我家附近有个东湖公园。湖不大,是人工开挖的。
湖面有一百余亩,临水的一圈随意洒落着许多垂柳,靠街道的一边用挖湖的土方堆成了土丘,土丘上精心栽植着许多松柏。垂柳与松柏之间有一条四五米宽的铁红色人行道,绕着湖面蜿蜒着。
东湖公园依湖而建,面朝东方。湖的西面有用奇形怪状的石头垒成的微缩瀑布,两个简单的亭子分居南北,配上小桥、曲径、长廊、形如小岛且种满小草的土丘,便构成了一处休闲之地。
虽然小巧简单,可在这寸土寸金的城市腾挪出这么一块幽静,实在是不易。尤其对于一个北方的小县城更是难得。
惊蛰过后,天气变暖,阳光暖融融的。东湖公园渐渐绿起来了。游园的、锻炼的、休闲的、跳舞的,以及扶老携幼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涌向公园。那条环绕湖面的人行道上,灰色与彩色相融,冬装与春装交错,老年与青年并肩,儿童与少年穿行。不大的公园顿时沸腾了。
漫步湖边,时而欢快的节奏催衬着年轻一代的朝气和敏捷;时而熟悉的音乐演绎着广场大妈的自信与欢乐;时而优美的舞曲诠释着交谊舞伴的融洽与和谐;时而愉悦的交流述说着男女老幼的激情与渴望。就在这音调、音色、响度、节奏都无法调和的热闹中,我被人流带动着,绕湖转悠着。偶尔与别人的目光相碰撞时,只需微微一笑,各自仍按各自的轨迹飘移着……
走累了,就跨上小桥,绕过长廊,静静地倚着栏杆与湖水对视着、交流着、倾听着、思考着,悉心感受东湖的美。毕竟,水是有灵气的。有了水,周围的一切便活起来了。
看,这湖是在城市井字形街道的一个井口建造的。外围方形的规整和湖面圆润的自由揭示了为人处世的哲理。颇具南方风情的精巧灵秀,根植于雄浑粗犷的北方大地是对刚柔并济最好的诠释。简洁秀美的单孔桥上铺设着厚重的青石踏步,又是轻灵与敦厚的完美融合。河边的垂柳与深山的松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山流水。那微缩的瀑布不正是山水相连的纽带么!我们何曾认真地读它,听它,品它。
土丘上不起眼的小草正探出嫩绿的脑袋,拱桥边匍匐的迎春花早已折射出温热的光芒。柳树上嫩绿的叶芽酝酿成淡绿的雾,松柏上翠绿的松针渲染成墨绿的海。以湖为境,花草树木的倒影竟染绿了湖水,微风吹过,湖面上泛起了醉人的粼粼波光,借着瀑布的力量闪烁着涌向东方。
哦!这才应该是真实的东湖。像平平常常的岁月,像普普通通的生活。张弛有道,动静相宜。山石上铭刻的是傲骨,碧波中荡漾的是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