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中国名著《水浒传》读后感(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名著《水浒传》读后感 篇1
在成长过程中,无数本书滋养着我,伴我度过漫漫长途,我对书的渴望就像鱼对水。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当一本书真正融入你的心里,你就会有这种感触。
今年暑假,我拜读了名著《水浒传》。虽然以前看过电视,但看的是热闹。而书中细致精彩的描绘,让我对水浒英雄的忠、信、义,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还有宋江的领袖才能,吴用的神机妙算,李逵的粗鲁莽撞,鲁智深的侠肝义胆,武松的神威神勇,林冲的骁勇善战,燕青的伶俐机灵……他们每个人的遭遇都险象环生,扣人心弦。
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印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直到现在,我依然为他们的结局而感叹。但转念一想,觉得又能怎样呢?或许那已是最好的结局了。那个时代成就了他们,却也毁灭了他们。但到最后,他们的情也依然存在,想起吴用、花荣随宋江自杀,我眼中便盈满了泪水。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现实中,“义”字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中国名著《水浒传》读后感 篇2
说起水浒传,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它,读完也是让人回味无穷。《水浒传》主要讲述了一群好汉在当时朝廷黑暗、腐败、压迫下,被逼无奈,投奔梁山与朝廷抗争的故事。在这个恶人横行霸道的时代,梁山好汉们与他们斗争,只是没想到,最后梁山毁在了梁山老大——宋江的手里。
在风雨飘摇的`北宋末期,梁山好汉们忠君报国,为民除害,令人钦佩。而《水浒传》中一个极大的恶人——高俅,纵容乱臣贼子、冤枉好人,还将林冲加害于死地,真是一个卑鄙小人!《水浒传》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鲁智深——好一个粗中有细的汉子!在他三拳打死郑关西后,说是假死,以方便自己脱身;在营救金家父女时,他在门口坐了好久,确保二人已走远,这才动身……所有事情都看出他有勇有谋。做人也要像他这样,不能一味鲁莽,要学会思考与分析。
说完鲁智深,再来说说宋江。宋江原是朝廷上的一个官,在得知晁盖偷生辰纲要被抓的消息后,立马前去告诉晁盖,与几人一并上了梁山。在梁山,宋江成功拉拢人脉。晁盖一看,怎么行?明明自己是老大,怎么宋江的人缘比自己还好?在一次战争前,晁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要亲自率兵打仗,叫宋江好好休养,结果这一去却是条不归路,战死沙场。宋江明知晁盖是有去无回,却不说,实在是有些阴毒。于是,晁盖一死,宋江借着大伙的推举,顺理成章地坐上了梁山老大这把交椅。宋江的义气与忠诚是极端的,而他的迂腐更是极端的。他的骨子里仍然有报效国家的情怀,于是在最后他又带领梁山一众人被朝廷招安。可是朝廷只是缓兵之计,终有一天,宋江喝下一杯被人下了毒的酒,曾经的辉煌到此终了。
首领一死,梁山好汉们成了一盘散沙,彻底解散,《水浒传》也到此结束了。《水浒传》向我们揭露了朝廷的腐败,民众的穷苦,各个好汉的事迹,使它成为了一本流传千古的好书。
中国名著《水浒传》读后感 篇3
我曾经对古典名著《水浒传》有偏见,认为它暴力、迷信、长篇累牍,所以毫无兴趣。甚至,书在架上多年,也从未想翻开它。可今年暑假,当我读到所有好汉各沿其道、离交错的轨迹越来越远,当我舍不得此书完结之时,曾经鄙陋的看法也随之烟消云散。
我发现,它与我读过的现代小说截然不同,它的文字下活跃着灵魂,是那种令人每读一次都会有新收获的书。尽管我读不透它,却为它深深着迷。
回想着《水浒传》的情节,竟不能完全记得。它那么长,几近写完了一生,而人生就是这样,走过漫长风雨,只要留下痕迹,就会庆幸没有错过。一开始,我特别不能容忍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杀人放火,拐人落草。自觉身为现代人,对如此行为感到非常气愤。阅读渐入佳境后,我也渐渐有了思考,“宋江为何一意孤行在梁山泊鼎盛时期带领众人招安?《水浒传》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招安后,团结一心的梁山泊好汉征战四方,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可这是美好的结局吗?这群生性自由、真诚豪迈的人们,怎么可能在浮靡的官场生存呢?后来,卢俊义惨遭陷害,宋江和李逵喝下放毒的御酒,花荣、吴用也相随而去。其余人来来往往,有的认清道路,有的迷失官途。多年后,他们在乡间靠井打水的某一刻,他们在操练士兵的`某一刻,他们在与人豪饮美酒的某一刻,他们在死前相互深深凝视的某一刻,是否不可抑制地怀念昔日的梁山泊呢?曲终人散,那些我以为的“恶劣行径”,多么微不足道。只是这再也不能燃起那些同仇敌恺的日子了,只剩下依旧热闹辉煌的梁山泊在梦里唱着荡气回肠的歌。
感谢作者没有以成功招安为结局,而让我真正认识了这些人:他们誓死的情义、神出鬼没的作战计划、善用贤能和重用志士的主张、驰骋沙场的雄风和敏感脆弱的一面,使这群好汉鲜活地印刻在我的心中。批判或许不是最终目的,就像《安娜卡列妮娜》,他们创造的是人的灵魂。
我能感叹、辩白什么,腐败的政治,宋江执意招安的对与错?我还不够成熟,不能领悟《水浒传》所有意义,但这会是我此后一读再读、一直努力的方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太平。”这,是我心目中的梁山泊,我没有足够的阅历体会历史的厚重,但如果是我,在那个乱世之下,我一定守着梁山泊,与兄弟一同替天行道。
中国名著《水浒传》读后感 篇4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啊!不过,我从书中明白了许多道理。《水浒传》作者是明朝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书中以梁山108条好汉的人生历程和命运归宿为线索,展现了北宋末年奇瑰迷人的社会画卷。
《水浒传》最突出的特点是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书中描写的人物,有名有姓的500多位,无名有姓的90多位,书中提到但没有出场的有100多位,共计700多位,是世界上一部描写人物数量最多的`小说。书中的典型人物个性鲜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不必说及时雨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行者武松漂亮的醉拳,也不必说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吴用智取生辰纲、林冲风雪山神庙,单说那黑旋风李逵,就足以叫我折服。李逵,家境贫寒,除了两把板斧,一无所有。他性格鲜明,没有任何心机,对梁山聚义大业尽心尽力。李逵是个孝子,为了给死于虎口的母亲报仇,曾一口气杀死四只老虎。他虽然有些鲁莽,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但却有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亲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肝义胆。李逵的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想,假如李逵来到我们的身边,也一定会有很多人成为他的粉丝。这不是因为他身强体壮、力大无穷,而是因为他对亲人、对朋友忠心耿耿、情深意重。在一些人眼中,也许这只是芝麻大的优点,但这却是人间最淳朴的真情。我们清楚地记得:在去年的抗疫大战中,有多少英雄的白衣天使,有多少最美的逆行者,有多少普通的劳动者,大家素不相识,甚至看不清对方的面容,却在一起并肩作战,组成了无所畏惧、众志成城的抗疫大军,谱写了惊天动地的抗疫史诗。这力量来自何处?来自于人间的大爱,大爱无疆,大爱无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有爱才有希望,有爱才有力量,有爱才有温暖。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儿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一句简单问候,或者一个会心微笑,或者一只援助之手,就能让人温暖胸怀、增添力量。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让我们都多一点爱心吧,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中国名著《水浒传》读后感 篇5
开学前,第一次将《水浒传》认真地看完,我不是什么研究者或学者,看不出里面深刻的寓意,看不出里面的批评和征讨。但是我看得出这本书中最能影响我,最令我感触的情感——友情。整本书中,“情”的内涵倒是被施耐庵表现得淋漓尽致。
且不说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林;且不说梁山好汉大闹法场救宋江;也不说石秀怒杀贼僧答杨雄……只说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从未争执,从未内讧。第一次有不同意见也是因宋江谦让,让卢梭义坐第一把椅,众人不应,也未丝毫红过脸;只说招安之后,宋江自知误饮毒酒,便毒鸠李逵,李逵知后,毫无怨恨,道:哥哥要俺死,俺铁牛不死怎得;只说李逵,宋江死后,赛诸葛吴用,小李广花宋并在其坟前自缢……这本书中,到处承载着“义”。在我看来,这“义”便是友情,是愿为挚友触官府,献生命的友谊。
左道“玉麒麟”,右道“及时雨”,上书“替天行道”。分工合作,整顿梁山,为的是一个“义”字,为的也是一个“情”字。而当今社会,“义”有多少,真正的“友情”又在何方?
上次,看到一则报道:一人为骗邻居十几万,装友好有五年,拿到邻居“假借条”后,立即翻脸“讨债”,网上称其为“杀熟”。生活中,社会上这种事数不胜数,即使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友情的出发点也是利益,人与人之间的“义”、“情”也日渐淡薄。遇见危难挺身而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都上了感动中国人物提名榜了。从幼儿园抢苹果,到工作后抢机会,从小时候赤手肉搏到长大后刀光斧影。不禁问一句,社会怎么了?人心怎么了?
暑假里,补课一个月,剩下时间都迷在了这本《水浒传》上。只因它里面的“情”深深吸引着我,只因它的“义”深深打动着我,我敬佩及时雨宋江的仁义天下,我钦佩小旋风柴进的乐善好施……故事里每个主角原都是普通人,却最终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并说到做到。
当今社会,公正了,公平了,我们只需要公义了。“义”字当头,头顶天,脚撑地,迎风送雪,做一个充满“义”,充满“情”的有志青年。不求像梁山好汉,为了“义”,为了“情”,视生命于不顾,也当应像他们保情护义,弘扬我中华传统美德。
中国名著《水浒传》读后感 篇6
我在暑假里看完了大名鼎鼎的《水浒传》。它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该书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作品能紧紧扣住人物的不同出身经历,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去表现其性格,如宋江的领袖才能、吴用的神机妙算、鲁智深的忠勇仗义、李逵的粗鲁莽撞、武松的神威神勇、林冲的骁勇善战、石秀的英雄孤胆、燕青的伶俐机灵、以及西门庆的骄横、镇关西的凶悍、阎婆惜的淫|荡,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把握住人物性格与人物身份、地位、生活阅历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豹子头林冲,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着较优越的社会地位,同时又是习武带兵之人,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基于这一前提,作者赋予他的性格既有隐忍退让、委曲求全的一面,又有骁勇善战、敢作敢为的一面。在封建恶势力的逼迫下,林冲的身份、地位、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促成了他思想和性格的转化,从而作者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原先根本不想造反而最后不得不造反的人物形象。
《打虎景阳冈》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打虎景阳冈》它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我最喜欢的一篇就是《智取生辰纲》,它写的是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故事集中反映了蔡京、梁中书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与广大农民的矛盾,热情歌颂了起义农民的大智大勇与组织才能。第十六回在全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此之前,小说主要描写了鲁智深、林冲等个别英雄人物的抗争。而“智取生辰纲”则是起义农民的集体行动,是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开始。自此,小说揭开了起义农民大规模联合反抗的序幕。
这本书很有用,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哦!
中国名著《水浒传》读后感 篇7
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令人百看不厌。至今,我已经看完好几个版本,任爱不释手,回头仔细的反复品味,那生动的情节仿佛滚滚浪涛在脑海里流动,勾勒出每个人物生动的形象。
《水浒传》讲述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聚义梁山伯,接受朝廷招安,再到打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人陷害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那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那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了,正如金圣叹曾说的那样:“一百零八人,便有一百零八样出身,一百零八样面孔,一百零八样性格!”
我还记得那栩栩如生的好汉,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智多星——吴用,智取生辰纲;青面兽——杨志,卖宝刀;黑旋风——李逵,元夜闹东京……一百零八位好汉曾为了朋友出生入死,讲的就是“义气”,为了人民而除暴民安,讲的还是“义气”。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字,但是有时却是要用生命去谱写的!那如灵魂一般的高尚情操不知不觉中从人物中渗透出来。
忠义,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下之下,任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义。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X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义!
还记得一位黑脸大汉——李逵,虽然他性格暴躁,十分鲁莽,时常因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但他却蕴藏着十分正义的心底,打抱不平,拔刀相助,使那些丧尽良知的坏人和心术不正的小人文风丧胆!
诸如李逵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如鲁智深,他粗中有细,侠肝义胆,曾大脑野猪林,拯救林冲……
现在,虽然时代已经变化,不会发生这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义气和这种独有的精神时时刻刻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且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汇聚了整个民族的大义。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充满大义的民族。从近代以来,我们神州大地上饱受了外国侵略者炮火
的摧残,从1840年的鸦X战争到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一百多年间,多少义气凛然的爱国志士用鲜血换取了整个民族的独立和伟大的胜利呀!他们赴汤蹈火,视死如归,不怕牺牲,谱写了一曲壮烈之歌。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还肩负着建设国家的神圣使命,这也是义气体现的根本所在。我们应该发扬那些“义气”精神,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创新,继承,为的是祖国的发展,民族的未来…
中国名著《水浒传》读后感 篇8
水浒传是浩瀚文海中的惊世之作,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这部小说的作者施耐庵,通过精炼的语言,描绘出一个个情节跌宕扣人心弦的故事;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英雄。“替天行道”的大旗;出生入死的兄弟;誓死捍卫的忠义……充斥着这部巨著的字里行间的是:慷慨豪迈的英雄气,荡气回肠的壮士情。每个人物都是那么得值得品味:神机妙算的吴用;妙手回春的安道全;日行千里的戴宗;妙笔生花的萧让……不过最让我崇拜的还是在众多英雄中脱颖而出的武松。
“武松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这些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身躯凛凛,相貌堂堂,有着万夫难敌之勇的英雄就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在威彻山林的虎啸声中,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在高手如云的蒋家饭馆中,他用少林醉拳打得蒋门神跪地求饶;在人流众多的狮子楼上,他单枪匹马将西门庆打得七窍流血而亡。这可真是一个刚烈,勇猛,充满豪气与义气的英雄啊!
除了刚烈与勇猛,他还是一个极有担当的铮铮硬汉。在家乡,好打抱不平的他杀了一个欺压百姓,横行乡里的大恶霸;在鸳鸯楼上,光明磊落的他杀死蒋门神后,毅然地写下了“杀人者,行者武松也”八个大字;在古庙内,他毅然决然地砍下了自己的左臂,而后单臂擒方腊。这可真是一个光明磊落,坦荡果断的英雄啊!
武松更是一个内心宁静,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武松在梁山泊立下汗马功劳无数。招安后,北征辽国,剿灭田虎,南讨清溪,生擒方腊……更是功勋卓著,但在宋江班师回朝后,却拒回卞静京,心甘情愿在六和寺出家,成了水浒传中为数极少的善终者。
武松一生跌宕起伏,轰轰烈烈,但追终归于平静。我们虽然不会有武松这般丰厚的阅历,但是如他一般光明磊落,内心坦荡,有担当,保持一身浩然正气,确是我们可以做到也是应该做到的。
中国名著《水浒传》读后感 篇9
近日,我读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书中的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不可抹灭的印象。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元朝末年人,他是我们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他创作的《水浒传》则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反映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热情地歌颂了农民的革命斗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个作恶多端,欺压百姓的害民贼,同时也描述了一个个劫富挤贫、铤而走险的好汉,他们被那些大大小小的`统治者,上至宋朝皇帝、高官显宦,下至恶霸地主、差役爪牙,逼得无法再生活下去,走投无路,只好走上反抗的道路。通过阅读《水浒传》不仅让我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本质的了解,而且还让我熟悉了每一位英雄,如:宋江、吴用、林冲、武松、鲁智深……他们是多么让人神往啊!他们就好比刘备、诸葛亮、关羽、孙悟空……一般,是永远存活在人们心中的艺术形象。全书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算是英雄好汉武松醉后打虎的故事了——
话说武松离了“三碗不过冈”后,便直奔景阳冈。走了一里多路,武松便觉得又累又渴,躺到一块大石头上,正闭了眼要睡,忽然从乱树丛中蹿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来。武松见了,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酒也醒了一大半,从青石上翻身跳下,抄起哨捧,闪在旁边。那老虎把两只前爪在地上略按一下,纵身一扑,武松急忙闪到一边,老虎见捉不到武松,便干脆一掀,一剪,可都让机灵的武松闪过了。那老虎正准备再次攻击,武松连忙抡起哨棒,从空中劈下,谁知只打到了一棵树上,哨捧断成了两截。这一下,激得老虎向武松猛扑过来,武松往后一跳,老虎恰好落在他面前,武松丢掉手中的哨棒,两手把老虎皮揪住狠劲地踢它,又用拳头猛打它,不一会儿,老虎就只剩下一口气了,五官里全部是血,武松又到树边拾起半截哨棒,回来又打了一二百下,直到老虎一丝气也没有了才罢手。武松又回到青石板上歇了好一阵,才走下冈子去。
《水浒传》中那些紧张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那些带有传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
中国名著《水浒传》读后感 篇10
大家看过的“四大名著”里的其中之一《水浒传》么?《水浒传》特别的好看。里面讲的是一些觉得朝廷对老百姓不好的人,组成队伍,攻打朝廷。他们就把根据地设在了梁山,因为这地方易守难攻,所以他们每次都取胜。他们一共有108人。所以大家都叫他们“梁山一百零八好汉。”
在《水浒传》里,有名气的有许多。比方说宋江,他三打祝家庄。鲁智深,人称花和尚。徐宁,拥有武器钩镰枪,可以钩马腿、林冲等好汉。我最佩服的是武松,所以他的故事我是百看不厌。我跟你们简单讲讲“武松打虎”吧:武松因为有事要经过景阳冈。来到景阳冈下,看见店名叫“三碗不过冈”武松心想:这里怎么叫“三碗不过冈”呢?武松想着想着就走了进去。
武松坐下后道:“店小二,拿酒来。”店小二就拿了三个碗,一双筷子和一碟热菜拿到武松面前,武松因为很渴就把一碗酒喝了,道:“好酒!”然后武松又说道:“有下酒菜吗?”店小二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那就来两斤熟牛肉店小二就给武松上了两斤熟牛肉。武松又喝了一碗,然后又喝了一碗,恰好是三碗酒,叫道:“好酒!此酒好生有力。”武松吃完后,就没人倒酒了,武松边敲桌子边问:“怎么不上酒了?”店小二道:“我这名叫三碗不过冈,就是喝了三碗的人过不了对面的冈,因为我的酒虽然是在村里卖的,可是好比是老酒,所以喝了三碗就会醉倒。”“我不管,我就是要喝,要不然我就把你这店给砸了!”店小二只好给武松上酒。武松连喝十八碗酒就上山。
武松上山时,酒劲用了上来,他有点想睡觉,就找了一个光溜溜的大青石睡下了。刚一趟下来,就来了一阵狂风,接着一声巨响,从树林中跳出一只凶猛的老虎。武松一看,赶紧拿起哨棒,用尽全身气力向老虎打去,可哨棒给枯树打断了,老虎就扑向武松,他连忙后退,老虎见扑不到,转身就用尾巴一掀,武松灵巧躲开,它就又倒立起来一剪,可也被武松轻松闪过。原来这老虎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如果拿不了,信心就减了一半,武松冷静下来,沉着应战。武松一顿拳脚之后,老虎就不得动弹了。他就抓着老虎的脖子,骑在胯下,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用尽生平力气一阵狂打,终于将老虎打死了。你们说武松棒不棒?
听了“武松打虎”的故事是不是心动了?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去买一本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