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逛庙会心得体会(精选22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1
正月十六,我们每年都有一个大型的庙会,叫做庙会。其实很多人都是把东西拿出来放在路上买的。就像大的露天市场一样,每年晚上都会有很多商贩去占地方,因为第二天会有很多人。市里差不多80%的人都去庙会,就是什么都不买就要出去走走。我们这里有一句话叫“走尽病号”,意思是正月十六绕庙会走一圈,然后在最古老的河边走过桥,在桥的另一边买一束松柏树枝,把这一年的病都扫掉。呵呵——也是人们对来年平安的祝愿。
这几年也和朋友约好每年逛庙会,看看各种小玩意。每年,我都去庙会,花一美元做一个唐华。我一直很期待做一只大龙,但是每次指针转到大龙旁边的小桃上,但是小桃也挺可爱的,呵呵——。我的同学每年总是对我说:“我这么大了,还抱着它。”哈哈——今年在擂台上看到很多人。2元付了20个戒指,还有兔子穿。还买了20个戒指和好朋友一起玩。结果我很幸运。我一直对最可爱的兔子说:兔子,跟我回家吧。然后,圈子一旦拍出来,就定了!哈哈,身边好多小朋友的眼睛,别提羡慕了,哈哈,不过小兔子跟我拍了照,送给了好朋友家的宝宝。我希望小兔子能在她的家里安全地长大.
去年正月十六,我放了孔明灯笼。今年我自己做了很多河灯,晚上和朋友一起放在河边。希望随着河灯的远去,我的愿望慢慢实现。河灯是河中的烛光,太美了.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2
元旦第三天,我们一家人去了庙会。一路上,我在想,庙会是表演还是吃饭还是购物?我迫不及待想知道什么是庙会。
在庙会上,哇!周围人很多,彩旗,摊位,我一身喜庆的红色。叫卖和讨价还价的喊声不绝于耳,舞台五彩缤纷,热闹非凡!摊位五颜六色,有玩具,有烧烤,有饮料;还有很多小吃:天津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老北京糖葫芦等等。人流涌动,场面真的很壮观!
“喊——喊——喊”,跟着声音我转头看,哇,是做棉花糖的。快看!一根细竹竿,随着主人手的转动,包裹着一层又一层像棉花一样白又软的糖絮,就像变魔术一样,很快一个棉包膨胀了起来。而且,这个棉花糖是不可预测的。当你不吃它的时候,它看起来像一棵小树。咬了几口后,它变成了一个秃顶的老人.我埋下脸,好甜!这个棉花糖不仅是魔术师,还是糖果的另类代表!
在棉花塘旁,有精美的剪纸,有鱼(鱼)、陕西八怪,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人物皮影戏。
庙会上最漂亮的东西就是杂耍。“啪!哎!”这声音比放鞭炮还响。快看!原来是两个表演者,一老一少,每人拿着一根十米左右长的鞭子,在地上抽着烟,荡着。我怕被抽,吓得赶紧退后。爸爸笑着说:“别怕,他们有右手。过几年就练不出来了!”我妈跟我说,打鞭预示着大吉大利。
下一个节目是玩热轮。一个老人拿着一个线轴,一边是一个大碗,另一边是一个小碗。碗着火了。我看到老人抖得像根黄瓜。滚烫的轮子在他的手里灵活地飞来飞去,火焰熊熊燃烧。多么高超的技艺!怪不得爸爸说:高手藏在民间!
我表哥才三岁。她被这声音吓得不敢放开耳朵。很搞笑。
这是Xi的庙会。既有民族色彩又丰富多彩,让大家玩得很开心。太棒了!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3
新春佳节,大明湖里早已人山人海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年一度的文化庙会又隆重召开了。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也去逛了一趟庙会。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喜气洋洋的红灯笼隧道,非常喜庆。往里走,就看到一条经营美食、玩具的商品长廊。形形色色、应有尽有,有书籍、葫芦丝、饰品挂件、佛珠、年糕、羊肉串等。还有济南传统风俗文化:糖画、缠蜜、捏面人儿、剪纸等等,数不胜数。还有商河腰鼓、踩高跷等表演,热闹非凡,让我充分感受到节日欢乐的气氛,真是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尽。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奇石馆了。奇石馆里有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奇石,每种石头的石种和石质往往都是我不知道的,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有的石种是乌江石、墨石、红方解石、吕梁石……石质是泥质岩、钙质、硅质……有的名字更有趣,象“大珠小珠落玉盘”、“曲径通幽”、“榴莲皮”、“长鲸出海”等等,让你看的眼花瞭乱、目不暇接。有一块莹石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的石质是氟化钙,产自湖南,它的颜色非常梦幻,淡蓝的底色还透着一点点白,像白色的粘精灵飘在天空中,冰清玉洁、晶莹剔透的,就像一块巨大的水晶!真不愧称为“冰清玉洁”!
奇石馆逛完了,我意犹味尽,赶紧拿起手中的相机捕捉着美丽的瞬间,恋恋不舍的回家了,庙会之行让我领略了更多的中国风俗文化。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4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街上人山人海,不时从中传来阵阵吆喝声。一向喜欢凑热闹的我,自然被好奇心拽了过去,原来是一年一度的庙会来了!
街上可真热闹!我们只能随着人流而前进。
我兴高采烈地拉着朋友们,左逛逛,右逛逛,时不时拿起一件商品看了看,对着自己比划比划,却又马上被另一个商品吸引过去了。食品、玩具、装饰品琳琅满目,阵阵香味扑鼻而来,让我眉欢眼笑、兴奋不已:冰淇淋、臭豆腐、烤面筋、羊肉串、烤鱿鱼、炒凉粉……顿时垂涎三尺,不一会儿便抵不住食物的诱惑,投身“食物的怀抱"。真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我幸福地畅想着,徘徊着,最后却还是被硬扯走了。
我和朋友们来到了一家饰品店,许许多多可爱的小发饰映入我们的眼帘,十分精致,让我们感叹不已,爱不释手。我们买了一个同款发夹:主体是黑色的`,上面有一个小小的弹簧,安置着一个可爱的布朗熊作为点缀,是整个发卡的“点睛之笔",增添几分可爱。朋友选中的是一只小猫,显得小巧又精致,十分俏皮。我们互相为对方带上,阳光下的我们一蹦一跳地走着,高兴不已!
最后我们又在服装店逛了逛。一件件精美的服装,静静地挂在展示架上,等候着一位有缘人将它买走,再释放出耀眼的光芒。每一件服装都是一件精美的作品,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眼前出现了一件精美的古装特别引人注目,精致的绸带,美丽的花纹,别具古韵的搭配,仿佛有魔力一般,让人不禁想伸手触碰。真凑巧!我们眼前正好路过一对古装女孩,衣服,头饰,鞋子都搭配齐全,如从画中走出一般,看着背影都让人十分赞叹不已这番古典美。
不知不觉大半天过去了,夕阳已快下山,为天空染上了绚丽的橘红,天边的彩霞如一条天上的丝绸,为天空缀上一笔,更添了几分秀丽与幻美。时间过得可真快呢!我们在夕阳下互相道别,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5
大年初五的时候,我和爸爸去了洛阳逛庙会,庙会真热闹。快跟着我们一起去吧!
我一进大门,哇!一派过年的样子:挂满树枝的红灯笼和满是人的大街,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呀!我们顺着人流往前走,一路上,我们看到了不少有趣的`东西:木偶戏、皮影……很多东西。我们走着走着,到了食品区,哇,这里的东西真诱人:烤得金黄的鸡翅、一串串羊肉串|竟然还有一排全是卖臭豆腐的……还有好多好多好吃的,都想让你看了不想走,只想吃。
我们到处闲逛,边走边吃,看着路旁可以玩的游戏。玩的也很多,有射箭的,套圈的,射击的,应有尽有。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我特意玩了玩射箭。我付了钱以后,一手拿着弓,另一只手把箭从箭筒里拿出来,像别人一样搭在弓上,然后拉弓真紧张啊!我的手不停地在抖。看准位置以后,手一松,箭飞了出去,射中了六环。第一次嘛,还不算太坏。接下来的几次就顺利了许多,最后,我拿到了一个作为奖励的中型公仔。我又玩了玩别的,都挺好玩的。我们又去了工艺区,那里的东西也是琳琅满目,有钱包、皮带、玩具……庙会是多么有意思啊!
庙会真有意思,明年我一定要来!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6
今天我真高兴,你们猜为什么?告诉你们吧,妈妈带我和弟弟去逛河上街庙会了,庙会上有好多有趣的表演呢!
吃过午饭,我们来到森林公园附近,这里正在举办春节河上街庙会。哇!庙会上已经人山人海了,非常热闹,只见这儿一群,那儿一堆,都在围着看表演,还有许多卖东西的。
“咚咚咚——锵锵锵——”,舞狮子开始了。两只大“狮子”在地上滚来跑去,都在抢一个人手上拿着的五颜六色、小巧玲珑的环球,真有趣!“狮子”下去后,一群奇怪的人走了出来,有的抬着轿子,里面还有新娘;有的背着媳妇,傻乎乎地做着鬼脸;有的推着小车,小车上假装坐着人,还有的假装瘸腿歪嘴斜眼,惹得看的人都笑个不停。
接着,我们去参观“奇石展”,展厅里有各种各样的化石,有鱼化石、蜻蜓的化石、恐龙的化石,甚至还有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蕨类植物的化石呢!这些化石栩栩如生,真是真假难分呀!特别让我赞叹的是,还有天然水晶矿石和金矿石呢!个个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漂亮极了!我们又参观了著名的剪纸家的剪纸,这些剪纸惟妙惟肖、精美别致,让我非常喜爱!
最后,我们来到森林公园门口,这里正在举行天塔舞狮表演。只见十几条长凳两个一层两个一层摞了又六、七层高,像一个又高有陡的木塔,我从下向上看,哇!几乎和天差不多高了,真叫人发颤!开始表演了,一个身穿黄色衣服的阿姨吧小环球高高地举起,逗这些小“狮子”和大“狮子”,过了一会儿,只见她快速地爬上“木塔”——也就是“天塔”,“狮子”们也跟着那个阿姨,快速地爬了上去。他们在上面又做了一些高难度的动作,看得底下的人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直为他们拍手叫好。不一会儿,他们就敏捷地从上面跳了下来。真是太精彩了!表演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庙会,往家走去。
今天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逛河上街庙会,真是太开心了!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7
元旦第三天,我们一家人去了庙会。一路上,我在想,庙会是表演还是吃饭还是购物?我迫不及待想知道什么是庙会。
在庙会上,哇!周围人很多,彩旗,摊位,我一身喜庆的红色。叫卖和讨价还价的喊声不绝于耳,舞台五彩缤纷,热闹非凡!摊位五颜六色,有玩具,有烧烤,有饮料;还有很多小吃:天津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老北京糖葫芦等等。人流涌动,场面真的很壮观!
“喊——喊——喊”,跟着声音我转头看,哇,是做棉花糖的。快看!一根细竹竿,随着主人手的转动,包裹着一层又一层像棉花一样白又软的糖絮,就像变魔术一样,很快一个棉包膨胀了起来。而且,这个棉花糖是不可预测的。当你不吃它的时候,它看起来像一棵小树。咬了几口后,它变成了一个秃顶的老人.我埋下脸,好甜!这个棉花糖不仅是魔术师,还是糖果的另类代表!
在棉花塘旁,有精美的剪纸,有鱼(鱼)、陕西八怪,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人物皮影戏。
庙会上最漂亮的东西就是杂耍。“啪!哎!”这声音比放鞭炮还响。快看!原来是两个表演者,一老一少,每人拿着一根十米左右长的鞭子,在地上抽着烟,荡着。我怕被抽,吓得赶紧退后。爸爸笑着说:“别怕,他们有右手。过几年就练不出来了!”我妈跟我说,打鞭预示着大吉大利。
下一个节目是玩热轮。一个老人拿着一个线轴,一边是一个大碗,另一边是一个小碗。碗着火了。我看到老人抖得像根黄瓜。滚烫的轮子在他的手里灵活地飞来飞去,火焰熊熊燃烧。多么高超的技艺!怪不得爸爸说:高手藏在民间!
我表哥才三岁。她被这声音吓得不敢放开耳朵。很搞笑。
这是Xi的庙会。既有民族色彩又丰富多彩,让大家玩得很开心。太棒了!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8
正月十六这一天,我们这里每年都有大型的庙会,说是庙会,其实就是很多人都把东西在这一天拿出来摆到路上买,就跟大露天市场一样,每年一到这一天很多商贩都是夜里都去占地方了,因为第二天会有很多很多人,几乎全市的人百分之八十都去到庙会去,就是不买东西也要去走一圈,我们这里有个说法叫做“遛百病”,意思就是到正月十六这一天到庙会上走一圈,然后走过最老的河上的桥,到桥的另一侧买一束松柏枝在身上扫一扫,就把这一年所有的疾病都扫走了,呵呵——也是人们期盼来年平安的愿望吧。
这几年,我也是每年都和好友相约到这一天到庙会上走一圈,看看各种小玩意儿,每年都到会上去花一块钱打个糖画儿,我每次都盼着能打个大龙,可是在每次都是指针转到大龙旁边的小桃子上——5555,不过小桃子也蛮可爱,呵呵——我同学每年也都总是会说我一句:“这么大人了,还举着个小糖画儿吃。”哈哈——今年看很多人在套圈,2元钱20个圈,还有小兔子可以套,我也去买了20个圈和好朋友一起套着玩,结果很幸运,我对着其中一直最可爱的小兔子说了一句:小兔子,跟我回家。然后圈一出手,就套中了!哈哈,周围好多小朋友的眼神,别提多羡慕了,哈哈,可是小兔子就和我合了个影就被送给好朋友家的小宝宝了,希望小兔子在她家里能平安长大……
去年的正月十六我是放了孔明灯,今年我自己做了很多河灯,晚上约着好友一起在河边放,我希望我的愿望能随着小河灯的远去而慢慢实现。河灯在河里烛火点点,好美……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9
今年春节,我们一大家子人一起在山东过年。正月初一,我们便赶往济南大明湖畔逛庙会。
“快来看!内蒙古羊肉串喽!”“来、来、来!又酸又甜的甘蔗汁哟!”“麦芽糖喽!麦芽糖喽!”嘈杂的叫卖声混着各种各样的香味飘过来。哇!前面就是庙会中的小吃街喽!我迫不及待地拉起哥哥,朝小吃街奔去。街上排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小吃和美食。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他们有的手里捧着,有的嘴里嚼着,有的正掏钱买吃的……我们也加入了购买的行列。你看!妈妈捧着一盘韩国著名的辣炒年糕吃得津津有味。舅妈刚吞下了一盆重庆辣凉粉,辣得直呵气。三岁的小侄子也抱着一根老北京冰糖葫芦啃得呲牙咧嘴……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前面“卖童年,卖记忆”的小店。花花绿绿的小零食应有尽有,五彩缤纷的粘牙糖,嚼劲十足的鱿鱼丝,小巧玲珑的无花果干礼袋……不仅小朋友喜爱,还勾起了大人们的儿时记忆。但我很快又被一阵“嗨歌”所吸引。只见卖烤鱿鱼的哥哥正随着音乐扭动身躯,兴致勃勃地烤鱿鱼。摊于上方还写着一行大字,“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卖鱿鱼的”,真有趣!一转眼,哥哥已经举着五串鱿鱼唏哩哗啦地舔着,还直夸好吃。
走出小吃街,跨进艺术长廊。吃饱喝足后,我立刻被人们手中晶莹剔透的糖画所吸引了。大大的'转盘,小小的指针,十二生肖,花草树木,样样都有。轻轻一拔,指针旋转起舞。当针尖指向那巨大而美丽的动物时,一定有人欢呼雀跃。画糖画的老爷爷,有一双神奇的手,一倒,一点,一划,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动植物,真美。举起一只昂首腾飞的巨龙,一定是不少人儿时的梦想吧!远处的泥人摊也挤满了人,小小的泥团,经捏泥人的叔叔的手,成了一个个神气活现的泥人。而陶土摊上嬉戏玩耍的小鸭,独自垂钓的老翁,演奏乐器的夫妻,成双成对的鸳鸯……做工精美,巧夺天工。
大明湖畔的庙会,别有一番风味!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10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们全家一起去了金源购物中心逛庙会。
来到商场,妈妈给了我一百块钱,让我自己来买东西。我们走进庙会,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便非常感兴趣,拉着家人跑来跑去,左瞧右瞧,我惊喜万分。可是看来看去,也没有喜欢的。走着走着,我突然发现前面有两匹玩具马,有人在骑马,马前面有一个游戏屏幕,上面显示着赛马的情景,我觉得好玩,妈妈同意让我玩,就换了两个游戏币。我看过了说明,骑上马就准备开始了。三、二、一开始,大马摇晃了起来,可是慢慢的别人超过我了,我心里很着急,按下加速键,奋力向前冲!我的情绪越来越高涨,骑在马背上一颠一颠的,可是大马的速度越来越快,把我颠得几乎要跳起来。快到终点了,我按下了冲刺键,使劲向前冲,终于冲过了终点,可是我还是输了,虽然我没成功但我沒灰心,用另一个币再试一次。结果还是没有赢,不过我过了骑马的瘾,心满意足了。
随后我们来到一家餐厅美美地吃了一顿后继续看庙会。我突然发现有几个人围着一个阿姨,我觉得好奇跑了过去。只见那个阿姨拿着一本书,书上有一张模糊的马图片,和一张栅格纸。她把栅格纸放在书上的马图上,对着灯光向外拉这张纸,拉动的过程中能见到这匹大马在奋力奔跑,阿姨拉动的越快,大马跑的就越快,我第一次见到这种书,兴奋地买下了。
回到家,我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花了四十元,还剩下六十元呢。”妈妈觉得我买这两样东西都很有用,就夸我,我心里美滋滋的。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11
元旦第三天,我们一家人去了庙会。一路上,我在想,庙会是表演还是吃饭还是购物?我迫不及待想知道什么是庙会。
在庙会上,哇!周围人很多,彩旗,摊位,我一身喜庆的红色。叫卖和讨价还价的喊声不绝于耳,舞台五彩缤纷,热闹非凡!摊位五颜六色,有玩具,有烧烤,有饮料;还有很多小吃:天津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老北京糖葫芦等等。人流涌动,场面真的很壮观!
“喊——喊——喊”,跟着声音我转头看,哇,是做棉花糖的。快看!一根细竹竿,随着主人手的转动,包裹着一层又一层像棉花一样白又软的糖絮,就像变魔术一样,很快一个棉包膨胀了起来。而且,这个棉花糖是不可预测的。当你不吃它的时候,它看起来像一棵小树。咬了几口后,它变成了一个秃顶的老人.我埋下脸,好甜!这个棉花糖不仅是魔术师,还是糖果的另类代表!
在棉花塘旁,有精美的剪纸,有鱼(鱼)、陕西八怪,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人物皮影戏。
庙会上最漂亮的东西就是杂耍。“啪!哎!”这声音比放鞭炮还响。快看!原来是两个表演者,一老一少,每人拿着一根十米左右长的`鞭子,在地上抽着烟,荡着。我怕被抽,吓得赶紧退后。爸爸笑着说:“别怕,他们有右手。过几年就练不出来了!”我妈跟我说,打鞭预示着大吉大利。
下一个节目是玩热轮。一个老人拿着一个线轴,一边是一个大碗,另一边是一个小碗。碗着火了。我看到老人抖得像根黄瓜。滚烫的轮子在他的手里灵活地飞来飞去,火焰熊熊燃烧。多么高超的技艺!怪不得爸爸说:高手藏在民间!
我表哥才三岁。她被这声音吓得不敢放开耳朵。很搞笑。
这是Xi的庙会。既有民族色彩又丰富多彩,让大家玩得很开心。太棒了!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12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街上人山人海,不时从中传来阵阵吆喝声。一向喜欢凑热闹的我,自然被好奇心拽了过去,原来是一年一度的庙会来了!
街上可真热闹!我们只能随着人流而前进。
我兴高采烈地拉着朋友们,左逛逛,右逛逛,时不时拿起一件商品看了看,对着自己比划比划,却又马上被另一个商品吸引过去了。食品、玩具、装饰品琳琅满目,阵阵香味扑鼻而来,让我眉欢眼笑、兴奋不已:冰淇淋、臭豆腐、烤面筋、羊肉串、烤鱿鱼、炒凉粉……顿时垂涎三尺,不一会儿便抵不住食物的诱惑,投身“食物的怀抱"。真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我幸福地畅想着,徘徊着,最后却还是被硬扯走了。
我和朋友们来到了一家饰品店,许许多多可爱的小发饰映入我们的眼帘,十分精致,让我们感叹不已,爱不释手。我们买了一个同款发夹:主体是黑色的,上面有一个小小的弹簧,安置着一个可爱的布朗熊作为点缀,是整个发卡的“点睛之笔",增添几分可爱。朋友选中的是一只小猫,显得小巧又精致,十分俏皮。我们互相为对方带上,阳光下的我们一蹦一跳地走着,高兴不已!
最后我们又在服装店逛了逛。一件件精美的`服装,静静地挂在展示架上,等候着一位有缘人将它买走,再释放出耀眼的光芒。每一件服装都是一件精美的作品,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眼前出现了一件精美的古装特别引人注目,精致的绸带,美丽的花纹,别具古韵的搭配,仿佛有魔力一般,让人不禁想伸手触碰。真凑巧!我们眼前正好路过一对古装女孩,衣服,头饰,鞋子都搭配齐全,如从画中走出一般,看着背影都让人十分赞叹不已这番古典美。
不知不觉大半天过去了,夕阳已快下山,为天空染上了绚丽的橘红,天边的彩霞如一条天上的丝绸,为天空缀上一笔,更添了几分秀丽与幻美。时间过得可真快呢!我们在夕阳下互相道别,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13
以前,我常常听爸爸的朋友说,北京春节的庙会有多么多么热闹,多么值得一看,今年的春节,我终于有机会去参观参观了。
正月初五的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同乘车,准备去地坛公园,到庙会上去玩儿。
一进地坛公园的大门,迎面是一只巨大的手持如意、站立着的、笑容满面的彩色兔子。只见公园里人山人海,来参加庙会的人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我被挤得差点儿喘不过气来。
道路两旁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小商店,小店门口摆放和悬挂着花花绿绿、五花八门的各色商品,有各种面具、稻草人兔子、各种动物头的帽子、迎风招展的五颜六色的鱼旗、动物耳朵头饰等等等等,什么东西都有,简直是琳琅满目。差不多每个小店门口都有一个打扮得奇型怪状,站在高高的桌子或椅子上的人大声吆喝着,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我们从中间挑了兔耳朵和豹耳朵发夹各一对,还有两面颜色不同的鱼旗。兔耳朵和豹耳朵发夹既小巧又精制,戴在头上非常可爱,很多大人也戴着走来走去,充满了童趣。那两面鱼旗更是不用说,既色泽鲜艳,又做工精细,随风飘扬,非常漂亮。
顺着人流往里走,就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场,那里摆放着各地方的著名民间工艺品,有泥人张的彩塑、杨家埠年画、北京的兔儿爷、还有皮影儿、立体纸雕等,所有的'工艺品店前都挤满了人,而我更是被这些精美的工艺品吸引着,留连往返,被爸爸妈妈催促多次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一阵阵诱人的香味随风飘来,原来我们到了美食广场,这里集中了各地的小吃,因为吃得人太多了,我们又不饿,所以就没有逗留。
地坛庙会的确很热闹,但爸爸说唯一遗憾地是没有看到比如抖空竹等带有北京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等以后有机会再带我到历史最悠久的厂甸庙会去看看。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14
三月初八早上,我早早起床,与妈妈一起奔向和渎老家去祭祖。
在前往和渎路上,经过徐渎,我看到许多车辆停靠在路边,还有两位交警在维持秩序。我对眼前这一幕好生奇怪,问了在驾驶座上的妈妈,妈妈说:“今天有个活动——三月初八。”
妈妈的老家在和渎。我来到老家,闲的没事干,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而妈妈和太外婆谈笑风生。我隐隐约约听到了她们在讨论徐渎的庙会。
妈妈:“今天徐渎的庙会可真热闹。”
太外婆:“今天去玩玩吧,那里还有饭吃呢。”
妈妈:“好的,顺便去烧烧香。”
太外婆:“徐靓,你也去许个愿吧。让徐渎老爷保佑你!”
我听了他们这段谈话,兴奋极了。
不一会儿,姑婆打来了电话,说要我们一起到徐渎庙里去烧香。妈妈高兴地说:“好啊,我们一起去。”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庙会,平时常听大人们谈起庙会。今天我终于能亲自去看看了,真的好兴奋!
这种活动,最开心的是我们小孩子,不仅可以玩,而且还能长长见识呢!于是,我们来到了熙熙攘攘的徐渎村,开始了我们的旅行。徐渎难得这么热闹,这可打破了一如既往的宁静。我们走到村头的庙里,只见那里人山人海,几个老丈正在准备村上的'巡游。
我们先来到村上,看他们的巡游。“咚咚咚”一声震耳欲聋的鼓声,哦,他们要来了!看!队伍前有龙套!后面紧跟着一波又一波打扮得不同寻常的人,有趣极了!他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有鞭炮声,直到走完村上的路,再返回徐渎村。
人们彼此都热情地打招呼、聊天,还有许多老人领着年轻人在佛像前虔诚的祭拜。
我们在香摊子上买了几把香烛,用火柴把香烛点燃。然后我虔诚地许愿,祝福,口中念念有词。中午,我们在庙里吃了美味的斋饭。因为人实在太多,那饭桶都跟我差不多高呢!吃着斋饭,我突然觉得不对劲,细细一想,才发现菜里没有荤菜!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没有荤菜呢?”妈妈笑着说;“小傻瓜,因为神仙不忍杀生,才不吃荤菜只吃素呀。”哦,原来是这样,真是菩萨心肠啊!
走出了庙,我还默默地祈祷着,希望我的愿望能实现!
赶完庙会,我已是筋疲力尽了,但那兴奋和喜悦却久久不能散去。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15
大年初四一大早,我们一大家人坐着车赶往大唐西市去逛庙会。一下车,又红又大的灯笼映入我的眼帘,到处都飘着喜庆恢的歌。进了庙会,满眼都是中国红,红的舞台、红的摊位、红的糖葫芦……到处都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我们打算去看表演,我们在寒风中等了好久,可是表演总不开始,因为实在太冷了,我们只好遗憾地离开了表演场地。这时,爸爸离开了“大部队”,等到爸爸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两串烤肉,我和哥哥美美地品尝了一顿。我们沿着路一边走,一边逛。路两边的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东西。有毛绒绒的玩具、有老爷爷捶背的'小木锤、有漂亮的发卡……这里还有很多种游戏,不管是套圈、飞镖还是射击游戏,都吸引了来自不同地方的大朋友和小朋友。我和哥哥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射击比赛,虽然我输了,可我玩的很开心。
我们来到了美食街,顿时各种香味扑鼻而来,让我馋的直流口水。你瞧,那香喷喷的烤肉,那又肥又大的炸鸡腿、那好吃的丸子……多诱人啊!我吃了许多种小吃,还和哥哥一下吃了九个铜锣烧,味道真是棒极了!我还买了据说是爸爸那个年代小朋友们最喜欢的糖画,我转到了一个大公鸡,我尝了几口,又甜又脆,味道相当不错。我和哥哥还买了我最喜欢的立体拼插玩具,和一把玩具斧子。爸爸说我像隋唐英雄里的程咬金。于是,我拿起斧子和哥哥大战了起来,我们玩的开心极了。
下午,我们带着恢的心情,离开了喧闹的庙会回家了!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16
今年春节,我们一大家子人一起在山东过年。正月初一,我们便赶往济南大明湖畔逛庙会。
“快来看!内蒙古羊肉串喽!”“来、来、来!又酸又甜的甘蔗汁哟!”“麦芽糖喽!麦芽糖喽!”嘈杂的叫卖声混着各种各样的香味飘过来。哇!前面就是庙会中的小吃街喽!我迫不及待地拉起哥哥,朝小吃街奔去。街上排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小吃和美食。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他们有的手里捧着,有的嘴里嚼着,有的正掏钱买吃的……我们也加入了购买的行列。你看!妈妈捧着一盘韩国著名的辣炒年糕吃得津津有味。舅妈刚吞下了一盆重庆辣凉粉,辣得直呵气。三岁的小侄子也抱着一根老北京冰糖葫芦啃得呲牙咧嘴……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前面“卖童年,卖记忆”的小店。花花绿绿的小零食应有尽有,五彩缤纷的粘牙糖,嚼劲十足的鱿鱼丝,小巧玲珑的无花果干礼袋……不仅小朋友喜爱,还勾起了大人们的儿时记忆。但我很快又被一阵“嗨歌”所吸引。只见卖烤鱿鱼的哥哥正随着音乐扭动身躯,兴致勃勃地烤鱿鱼。摊于上方还写着一行大字,“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卖鱿鱼的”,真有趣!一转眼,哥哥已经举着五串鱿鱼唏哩哗啦地舔着,还直夸好吃。
走出小吃街,跨进艺术长廊。吃饱喝足后,我立刻被人们手中晶莹剔透的糖画所吸引了。大大的转盘,小小的指针,十二生肖,花草树木,样样都有。轻轻一拔,指针旋转起舞。当针尖指向那巨大而美丽的动物时,一定有人欢呼雀跃。画糖画的老爷爷,有一双神奇的手,一倒,一点,一划,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动植物,真美。举起一只昂首腾飞的巨龙,一定是不少人儿时的梦想吧!远处的泥人摊也挤满了人,小小的泥团,经捏泥人的叔叔的手,成了一个个神气活现的泥人。而陶土摊上嬉戏玩耍的小鸭,独自垂钓的老翁,演奏乐器的夫妻,成双成对的鸳鸯……做工精美,巧夺天工。
大明湖畔的庙会,别有一番风味!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17
正月十六这一天,我们这里每年都有大型的庙会,说是庙会,其实就是很多人都把东西在这一天拿出来摆到路上买,就跟大露天市场一样,每年一到这一天很多商贩都是夜里都去占地方了,因为第二天会有很多很多人,几乎全市的人百分之八十都去到庙会去,就是不买东西也要去走一圈,我们这里有个说法叫做“遛百病”,意思就是到正月十六这一天到庙会上走一圈,然后走过最老的河上的桥,到桥的另一侧买一束松柏枝在身上扫一扫,就把这一年所有的疾病都扫走了,呵呵也是人们期盼来年平安的愿望吧。
这几年,我也是每年都和好友相约到这一天到庙会上走一圈,看看各种小玩意儿,每年都到会上去花一块钱打个糖画儿,我每次都盼着能打个大龙,可是在每次都是指针转到大龙旁边的小桃子上5555,不过小桃子也蛮可爱,呵呵我同学每年也都总是会说我一句:“这么大人了,还举着个小糖画儿吃。”哈哈今年看很多人在套圈,2元钱20个圈,还有小兔子可以套,我也去买了20个圈和好朋友一起套着玩,结果很幸运,我对着其中一直最可爱的小兔子说了一句:小兔子,跟我回家。然后圈一出手,就套中了!哈哈,周围好多小朋友的眼神,别提多羡慕了,哈哈,可是小兔子就和我合了个影就被送给好朋友家的小宝宝了,希望小兔子在她家里能平安长大……
去年的.正月十六我是放了孔明灯,今年我自己做了很多河灯,晚上约着好友一起在河边放,我希望我的愿望能随着小河灯的远去而慢慢实现。河灯在河里烛火点点,好美……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18
迎新年,逛庙会。今天我们来到了毓璜顶公园,来“感受”庙会。
一进公园,我和妈妈就被“人流”挤得到处转。虽然天气很冷,但大家丝毫没有感觉出来,因为这里的气氛简直是太热闹了。
逛庙会最享受的,恐怕是嘴了。这里的小吃是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臭飘万里”的绍兴臭豆腐,令人垂涎欲滴的“巴西烤肉”、铁板鱿鱼,烟台最正宗的烟台焖子,软绵绵的棉花糖,晶莹剔透的糖葫芦,香甜可口的雪梨汤等各种大江南北的风味小吃。我右手拿着大串烤肉,左手拿着铁板鱿鱼,嘴里喝着雪梨汤,这可真是大饱口福!
而庙会最吸引人的民间手工艺品也很多:“吹糖人”,“草编蚂蚱”,“糖画”等等。这些民间艺人把中华民族的智慧用自己的双手创作了出来。而我认为最奇特的还是“吹糖人”了。只见一位老爷爷坐在一个简易的手工台上,然后从小锅里拿出一些金黄色的熬好的糖泥来,先揪出来很长的一段丝来,再把丝从中间弄断,再向里吹气。不一会,那团糖就鼓起来了,老爷爷再根据要捏的人物的形状来捏。捏出来的人物可谓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可真是大饱眼福!
随后,我们顺着锣鼓声来到了庙会的演出中心,今天演出的是在烟台消失了把半个世纪的表演——抬阁。只见一个木头做的大架子上立着几根大柱子,柱子上站着几个小演员,他们穿着大大的演出服,其中两个演白蛇传,另两个演牛郎织女。随后十六个人把这个阁和人一起抬起来,然后随着音乐慢慢的走起来……
这次庙会给我的感受就是:什么是人山人海,什么是摩肩接踵,什么是琳琅满目,什么是大饱口福,什么是大饱眼福,什么是满载而归!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19
三月初八早上,我早早起床,与妈妈一起奔向和渎老家去祭祖。
在前往和渎路上,经过徐渎,我看到许多车辆停靠在路边,还有两位交警在维持秩序。我对眼前这一幕好生奇怪,问了在驾驶座上的妈妈,妈妈说:“今天有个活动——三月初八。”
妈妈的老家在和渎。我来到老家,闲的没事干,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而妈妈和太外婆谈笑风生。我隐隐约约听到了她们在讨论徐渎的庙会。
妈妈:“今天徐渎的庙会可真热闹。”
太外婆:“今天去玩玩吧,那里还有饭吃呢。”
妈妈:“好的,顺便去烧烧香。”
太外婆:“徐靓,你也去许个愿吧。让徐渎老爷保佑你!”
我听了他们这段谈话,兴奋极了。
不一会儿,姑婆打来了电话,说要我们一起到徐渎庙里去烧香。妈妈高兴地说:“好啊,我们一起去。”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庙会,平时常听大人们谈起庙会。今天我终于能亲自去看看了,真的好兴奋!
这种活动,最开心的是我们小孩子,不仅可以玩,而且还能长长见识呢!于是,我们来到了熙熙攘攘的徐渎村,开始了我们的旅行。徐渎难得这么热闹,这可打破了一如既往的宁静。我们走到村头的庙里,只见那里人山人海,几个老丈正在准备村上的巡游。
我们先来到村上,看他们的巡游。“咚咚咚”一声震耳欲聋的鼓声,哦,他们要来了!看!队伍前有龙套!后面紧跟着一波又一波打扮得不同寻常的人,有趣极了!他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有鞭炮声,直到走完村上的路,再返回徐渎村。
人们彼此都热情地打招呼、聊天,还有许多老人领着年轻人在佛像前虔诚的祭拜。
我们在香摊子上买了几把香烛,用火柴把香烛点燃。然后我虔诚地许愿,祝福,口中念念有词。中午,我们在庙里吃了美味的斋饭。因为人实在太多,那饭桶都跟我差不多高呢!吃着斋饭,我突然觉得不对劲,细细一想,才发现菜里没有荤菜!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没有荤菜呢?”妈妈笑着说;“小傻瓜,因为神仙不忍杀生,才不吃荤菜只吃素呀。”哦,原来是这样,真是菩萨心肠啊!
走出了庙,我还默默地祈祷着,希望我的愿望能实现!
赶完庙会,我已是筋疲力尽了,但那兴奋和喜悦却久久不能散去。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20
这个周末,尽管台风“海马”使宁波的天气阴雨连绵,可丝毫没有减弱人们去富邦广场的热情,因为宁波首届民俗文化庙会在富邦广场隆重举行。这次庙会集中了市内外民间艺术、传统美食及文化创意类产品进行展示和售卖,让我们在家门口也能感受到传统民俗和非遗文化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逛庙会,最不能错过的当然是美食了!一进庙门,就闻到炒麦麸的香味,摊主非常热情地端着东钱湖青麻糍请大家品尝,细腻爽口,香甜醇朴,而我最喜欢的是那浓浓的艾香味。走着走着,一种模样奇怪的食品吸引了我的眼球,它就是“老鼠头”。大小形状还真像老鼠的脑袋,两头扁,中间圆,故得其名。别看它其貌不扬,味道还真不错,软糯滑嫩还不粘牙!先别急着吃饱肚子,还有番薯角、油赞子、烤菜年糕等传统美食等着你一一品尝呢。
逛庙会,最惬意的是边走边吃边听边看。天空突然传来一阵鸟叫声,抬头一望,看见四只燕子在空中飞舞,好奇心驱使我前去探个究竟。找到摊位后,我立即凑上去采访摊主,他耐心地告诉我,这就是太平燕,又称福燕,象征吉祥、喜庆,是用纸、绳子、胶片、铁丝、竹子等材料做成的。太平燕飞的时候,身体呈360度旋转,还可以发出悦耳的叫声。庙会上还有很多色彩鲜艳又好玩的东西,如北京兔爷、虎头鞋、葫芦雕刻、卵石画、空竹等,看得我眼花缭乱,真想全都买回家。
这时,我发现一位北京老爷爷的“拉洋片”摊位前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他身穿长衫,站在四周安装有镜头的古香古色的木箱旁,用标准的北京普通话,配着绘声绘色的表情,正给大家讲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家门口的民俗文化廟会,不但让我品尝了很多民间特色小吃,更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了解了很多民俗文化和古老的传承技艺。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21
大年初五的时候,我和爸爸去了洛阳逛庙会,庙会真热闹。快跟着我们一起去吧!
我一进大门,哇!一派过年的样子:挂满树枝的红灯笼和满是人的大街,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呀!我们顺着人流往前走,一路上,我们看到了不少有趣的东西:木偶戏、皮影……很多东西。我们走着走着,到了食品区,哇,这里的东西真诱人:烤得金黄的鸡翅、一串串羊肉串|竟然还有一排全是卖臭豆腐的……还有好多好多好吃的,都想让你看了不想走,只想吃。
我们到处闲逛,边走边吃,看着路旁可以玩的游戏。玩的也很多,有射箭的,套圈的,射击的,应有尽有。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我特意玩了玩射箭。我付了钱以后,一手拿着弓,另一只手把箭从箭筒里拿出来,像别人一样搭在弓上,然后拉弓真紧张啊!我的`手不停地在抖。看准位置以后,手一松,箭飞了出去,射中了六环。第一次嘛,还不算太坏。接下来的几次就顺利了许多,最后,我拿到了一个作为奖励的中型公仔。我又玩了玩别的,都挺好玩的。我们又去了工艺区,那里的东西也是琳琅满目,有钱包、皮带、玩具……庙会是多么有意思啊!
庙会真有意思,明年我一定要来!
逛庙会心得体会 篇22
迎新年,逛庙会。今天我们来到了毓璜顶公园,来“感受”庙会。
一进公园,我和妈妈就被“人流”挤得到处转。虽然天气很冷,但大家丝毫没有感觉出来,因为这里的气氛简直是太热闹了。
逛庙会最享受的,恐怕是嘴了。这里的小吃是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臭飘万里”的绍兴臭豆腐,令人垂涎欲滴的“巴西烤肉”、铁板鱿鱼,烟台最正宗的烟台焖子,软绵绵的`棉花糖,晶莹剔透的糖葫芦,香甜可口的雪梨汤等各种大江南北的风味小吃。我右手拿着大串烤肉,左手拿着铁板鱿鱼,嘴里喝着雪梨汤,这可真是大饱口福!
而庙会最吸引人的民间手工艺品也很多:“吹糖人”,“草编蚂蚱”,“糖画”等等。这些民间艺人把中华民族的智慧用自己的双手创作了出来。而我认为最奇特的还是“吹糖人”了。只见一位老爷爷坐在一个简易的手工台上,然后从小锅里拿出一些金黄色的熬好的糖泥来,先揪出来很长的一段丝来,再把丝从中间弄断,再向里吹气。不一会,那团糖就鼓起来了,老爷爷再根据要捏的人物的形状来捏。捏出来的人物可谓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可真是大饱眼福!
随后,我们顺着锣鼓声来到了庙会的演出中心,今天演出的是在烟台消失了把半个世纪的表演——抬阁。只见一个木头做的大架子上立着几根大柱子,柱子上站着几个小演员,他们穿着大大的演出服,其中两个演白蛇传,另两个演牛郎织女。随后十六个人把这个阁和人一起抬起来,然后随着音乐慢慢的走起来……
这次庙会给我的感受就是:什么是人山人海,什么是摩肩接踵,什么是琳琅满目,什么是大饱口福,什么是大饱眼福,什么是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