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读《感悟生命》有感(精选9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感悟生命》有感 篇1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感悟生命》这本书,感慨良多。这本书通过一个个动物的故事,让站在局外的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它们对生命的态度,得到生命的真谛。看完我不禁长长地叹了口气。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书中芸芸众生,触碰了心灵深处,唤醒了生命的灵魂。而此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第一篇文章——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
这篇课文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包弟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
虽然大家普遍认为这篇文章主要揭露的是“文革”期间的罪恶,但我认为,这篇文章还有一处闪光点,便是在呼唤人性,讴歌人性。人世间的冷酷与凄凉,即是体现在文中写到包弟的离开。这使作者愧疚万分,以至于以后每每想起时“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也许因为狗被普遍认为是最忠诚的动物,,因此有许多篇描写狗的文章。特别是动乱年月,人情殆尽、亲友疏远时,狗常常成了重要角色,用它们对主人的忠义,反照出社会中人的无情,就更衬托出人世间的冷酷与凄凉。作者为了免遭造xx派的袭击,保住生命安全,只有将爱犬包弟送到解剖台上。这样描写,既是作者的自责,也是从另一角度表现对人性的渴望与呼唤。倘若没有专政队的诸种暴行,狗的主人绝不会“残酷”地将爱犬送走;假如人间充满人性,怎么会随心所欲地践踏无辜的'性命?!因而,自责,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而呼唤人性,也是从另一方面对生命的讴歌和赞美。
生命与人性是相依相存的,而再看看如今,现实生活中的人性已荡然无存:捕杀珍稀动物;虐待宠物;食用饕餮珍稀大餐……利欲熏心的人们已经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而人性早已被置之脑后。不仅是人对动物,甚至连人对人都已经不再纯真,世态炎凉赤裸裸地曝露在这些惨态之下。不知道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是否能在冷酷无情之下给被蒙蔽双眼的人们带来一缕曙光?人性本善,为什么要让它成为“好人”而不是“人”的代名词?没有人性,又何算得上人?生命又有何意义?
当轻轻合上这本书时,这个故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或许人性也是这样,无论如何,都会萦绕在人的心头,只是有的人还未发现而已。生命的意义,或许也就在此吧……
读《感悟生命》有感 篇2
珍惜生命,就是把握生命。生命是惟一的,是脆落的,是坚强的,是不容小觑的。——题记
把握生命,就应该把握生活中的每一点每一滴,关注每一个小细节,仔细审视自己的不足、优点,珍惜每一个机会,努力展现最完整的自己。
带着对生命的不忍,我翻开了这本《感悟生命》,细细品读。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但更多时候,我们面对的更多的,应该是脆弱的生命。
你是否曾见过暴风雨后的大榕树下,一个个鸟巢散落在地上,而那些正在鸟蛋中孕育着新生命的鸟儿,已流出了蛋黄和蛋清;那些正在巢中等待亲鸟的喂食的雏鸟,已躺在地上,没有了生命迹象。这样的惨状使我不忍,这样的生命难道不是脆落的吗?
《感悟生命》这本书告诉我们:生命只是一个过程,不但包括“生”,也包括“死”,甚至包括夹杂其中的情感。我们站在局外,把这情感赋予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观察、体味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以便反省我们自身的灵魂,得到生命的真谛。它精选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有关生命的美文。这些美文从多方面多角度对生命进行解读,给予了我们关于生命的启示。
其中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数《小狗包弟》了。它讲述的是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更体现出一种不懂得珍惜生命的现状;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因为这篇文章令我的神情随之起伏,一会喜悦,一会伤感,一会不忍。
这篇文章表面看是作者用以自责,其实质是从另一角度表现对人性的渴望与呼唤,揭露了当时“文革”的罪恶。文章中,巴老体现出了严于自责、不怕嘲笑,敢说真话的高尚人格。也许自己如此的喜爱这篇文章,是由于自己的小狗的喜爱,同时也有过与作者相同心境的经历。
那时,家里的母猫生下了三只可爱的小猫咪,但在几天后,母猫却突然失踪,当时正当炎夏,不料它为了出去寻找食物时,中暑身亡了。
可是那三只小猫还没有断奶,眼睛也没有完全睁开,它们还需要母亲的照顾啊!妈妈只好向隔壁家的新妈妈借了一袋奶粉,冲好后一点一点地喂它们。每次听到小猫们拉着喉咙“喵喵”地叫,就知道他们在呼唤着母亲。年幼的我,实在忍不住了,想去关心一下它们,便用家里现有的酸奶去为它们。这样持续了三、四天后,忽然找不到小猫了,询问妈妈后,才知道它们已经不在世上了。我伤心欲绝。从这件事上,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生命的脆落。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小猫不能喝酸奶。因为猫无法只用牛奶来维生!甚至,小猫都有乳糖不耐症,它们没有乳糖酵素,所以无法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因而在喝了牛奶(或者酸奶)后数小时会发生软便或下痢的情形。 如果发生下痢,那么肠道就无法充分吸收水分和营养素。”看到这,我的心不觉的凉了:“难道是我把小猫害死的?”但是,我只是想让小猫能吃得饱一点,不料。
时隔多年,我的心一直感到愧疚,要是当时的我没有这样贪玩、不懂得珍惜生命,小猫说不定现在正高兴的生活、成长着!我想,我人生接下去的时间里,也许会带着这种“与日俱增”的遗憾、不舍与歉意,一直走下去吧!
生命仅有一次,让我们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充满绚丽的色彩,不留遗憾吧!
读《感悟生命》有感 篇3
我喜欢读书,这次我利用空余时间,读了苏少壬写的《感悟生命》。
苏少壬,男,大学毕业后当过教师、医生、记者、编辑,从机关又回到教研室。高中开始戏曲创作,也写小说,报告文学和杂文,发表于全国性和地方性报刊。出版《学步集》和《何时叫妈》两书,现教授大学语文和写作学。
读了作家简介后,更激起了我的`阅读兴趣,整本书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故事组成的。我读了之后爱不释手,其中最喜欢读的是《成为湖泊》。这篇故事主要讲和是一位大师由盐放入瓶子,放入湖泊,而教导弟子在心胸开阔。由此,我明白了很多,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互相包容,就像两个朋友之间,也有一此性格不和的地方,这时也就需理解他,包容他,如果一不小心得罪了你,你就要心胸宽阔,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朋友。就像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就怀有一颗宽容的心,最后两人联手,一起为赵国奉命效劳。
包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包容不是胆小无能,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做人做事都要学会包容,正如我们一直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读《感悟生命》有感 篇4
张硕同学:
你好!最近学习顺利吗?学习压力大吗?我们最近学了关于生命的四课,他们给我的印象很深,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触摸春天》一课中,我们知道它讲了盲童女孩安静抓放蝴蝶,让我们为安静的这种神奇的灵性而感到惊讶,文中有一句话是“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我们想象着她到底看到了什么?她看到了月季花对她微笑;她看到了翩翩起舞的蝴蝶;她看到了蓝天上悠闲飘着的云彩;她看到了在小径上做操的人们……她还描绘出了自己多姿多彩的世界。她感动着我们,她让我们明白了谁都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永生的眼睛》一课中,讲了作者从不明白父母为什么捐赠器官到明白,文中的“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眼角膜!”这句话,表现出作者已经明白了这个她深思了好久的问题,文中的父亲让我们明白,我们应该心系别人。
《生命 生命》一课分别讲了飞蛾求生、砖缝冒苗、静听心跳三件事。我们明白了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白白浪费它,要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多姿多彩。文中的一句话“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启示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我们要用它为社会做贡献。
《花的勇气》一课写了作者看花、探花、盼花、最终看到了花几件事,展现出了花在冷风冷雨中的那种勇气。“在冷风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这句话,更加表现出小花在冷风冷雨中不恐惧、不害怕的那种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几课讲了生命在于创造,谁都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生命在于奉献,就像巴金说的一句话:“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生命在于珍惜,我们要珍惜生命,让它为社会做贡献;生命在于勇气,就像小花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珍惜生命,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祝:
学业有成
读《感悟生命》有感 篇5
今天,我读了著名作家伍美珍写的一本名叫《生命流泪的样子》的书。它使我泪流满面、爱不释手。于是,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书的内容是这样的:妈妈和爸爸还有盛欣怡去小姨家“谢恩”,可是情况往往不尽人意;回家后,又一个噩耗传来:妈妈得了不治之症!这个消息犹如横飞之祸一般撞向欣怡。虽然最后经过大家的努力也没有拖住死神的脚步走向妈妈,但是它却过早的让盛欣怡感受到了生命的体验。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妈妈,想起了在“六.一”儿童节,在炎炎夏日爆晒的阳光下,妈妈带我去游乐园玩;在深夜,妈妈不顾工作的疲劳,轻轻地为我掖好被角……
我真不想失去妈妈,请大家和我一样,珍惜有妈妈在,有母爱在的每一天!
长假七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生命流泪的'样子》。
这本书讲了一个在班上没有朋友的六年级女生盛欣怡,原本与家人很幸福的生活着。可是,***妈的食道里长了一个瘤子。这场灾难使她们家的幸福生活来了个180°的大旋转。从那时,她才明白人总会生老病死,她也学会了勇敢地面对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感动了好几天。其实幸福的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可我们却不懂得珍惜,只有快要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记住,别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
我们都应该学习盛欣怡,学习她勇敢面对生活,虽然***妈去世了,对于她来说这件事非常痛苦,但她仍然冷静对待这件事,这种精神,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她吗?
读《感悟生命》有感 篇6
生命犹如一本大书,日是它的标点,月是它的段落,年是它的章节。而我们就是那些用自己的言行书写这本大书的人。——题记
今天下午,我和往常一样在阳台上给那几盆花浇水。当浇完最后一盆桃花的时候,我好像看见土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仔细一看瞧,呀,原来是一群蚂蚁。我这一浇,把它们都陷在了粘稠的湿泥里,它们正努力地挣扎着。看着它们对生命的顽强,我突然想起了《感悟生命》这本令人受益匪浅的书。
这本书的作者让我们站在局外,把这情感赋予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观察、体味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以便反省我们自身的灵魂,得到生命的真谛。它让人知道了:生命是一个过程,不但包括“生”,也包括“死”,甚至包括夹杂其中的情感。
读完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就数《母亲的生命教育》了“肆意残害生命是暴殄生命的表现,而暴殄生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一个人在遭遇困厄时或甘于沉沦,或肆意轻生……”是啊,轻生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轻生它往往发生在一个人痛苦的时候,人们为何不想开点儿,去细细品读那句“人之所以痛苦是在于追求着错误的东西”呢?要知道生命的意义是在于给予,在于珍惜,而不是在于当自己受挫时的放弃啊!看到这里我猛然想起那天下午我在公园散步.一群鸟儿中的一只小鸟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奋力扑闪着翅膀一跌一撞的跟在鸟群后面.它显然是刚出生的小鸟.不知什么原因,鸟群要迁移.使这个弱小的生命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学会飞翔.它越飞越慢,一头栽倒在地.过了一会儿,鸟群离它越来越远,此时,小鸟的翅膀好像受伤了,它不能飞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终于强烈的求生欲望使它腾空跃起,再次飞向蓝天。一只鸟儿都有着比我们坚定的理念,希望自己能够存活希望自己能够再次在蓝天中飞翔,我们为何不学习这种精神呢?
亲爱的朋友们请从现在开始珍惜生命吧!生命是宝贵的,它只有一次,朋友们好好保护自己的生命吧!
在50年代初本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河流,但现在它已是鱼虾绝迹的污河,又为我们的地球母亲添多一道疤痕。这,不是给人类重重地敲响了警钟吗? 由此,我郑重地向仍未觉悟的人们建议: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倡导同学门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建议叔叔阿姨们加入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保护环境、造福后代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家园吧!
读《感悟生命》有感 篇7
张硕同学:
你好!最近学习顺利吗?学习压力大吗?我们最近学了关于生命的四课,他们给我的印象很深,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触摸春天》一课中,我们知道它讲了盲童女孩安静抓放蝴蝶,让我们为安静的这种神奇的灵性而感到惊讶,文中有一句话是“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我们想象着她到底看到了什么?她看到了月季花对她微笑;她看到了翩翩起舞的蝴蝶;她看到了蓝天上悠闲飘着的云彩;她看到了在小径上做操的人们……她还描绘出了自己多姿多彩的世界。她感动着我们,她让我们明白了谁都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永生的眼睛》一课中,讲了作者从不明白父母为什么捐赠器官到明白,文中的“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眼角膜!”这句话,表现出作者已经明白了这个她深思了好久的问题,文中的父亲让我们明白,我们应该心系别人。
《生命 生命》一课分别讲了飞蛾求生、砖缝冒苗、静听心跳三件事。我们明白了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白白浪费它,要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多姿多彩。文中的一句话“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启示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我们要用它为社会做贡献。
《花的勇气》一课写了作者看花、探花、盼花、最终看到了花几件事,展现出了花在冷风冷雨中的那种勇气。“在冷风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这句话,更加表现出小花在冷风冷雨中不恐惧、不害怕的`那种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几课讲了生命在于创造,谁都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生命在于奉献,就像巴金说的一句话:“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生命在于珍惜,我们要珍惜生命,让它为社会做贡献;生命在于勇气,就像小花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珍惜生命,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祝:
学业有成
读《感悟生命》有感 篇8
读了《生命的故事》以后,我了解了很多地球知识,地球从无到有、从小时到现在,真的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故事的镜头一转,我跟着来到了银河系,在银河系中有亿万个星球。但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地球是最重要的,地球刚形成时还没有生命存在,那个时候地球是一团炽热燃烧的物质。
经过几亿年的过程变化后,生命才慢慢地来临了,最早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三叶虫曾统治海洋一亿年之久。以后才有一种叫做头足类的动物诞生了,也就说是现在的乌贼与章鱼。
地球上的陆地在慢慢地变化与发展,生命也在前进。有脊椎的动物慢慢出现了,如:文昌鱼;它们是最早的'“脊椎动物”。植物长得越来越茂盛,把地球装扮成了绿色的世界。
到了中生代,庞大的恐龙登场了。然后火山喷发,冰川来临,人类出现了。人类渐渐的学会了点火、打猎、种植、盖房,慢慢的就有了今天的我们。
生命是无限的,希望你也来讲自己的生命故事。
读《感悟生命》有感 篇9
《生命感悟》,由我国知名作家周国平著,全书共11.7万字。全书以四大部分去讲述生命的感悟,分别是生活态度、人生境界、生活质量、人生难题。
生命是一场修行,活着就是一种幸运。生命很长,但因为有无数意外的存在,生命也很短。“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
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
世界上最没有悬念的事情,就是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每个人都会老,每个人的生命都会走向终点。
是不是想明白了这点,人们就能坦然地面对生命?不是的,有些人会,有些人不会。他们有时候会为了名与利,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仿佛名与利,才是他们的唯一。可是,如果没有了生命,你已经不存活于这个世界上,留下功与名,还有何用?人走了,就是走了,尘世的功名陪伴着那一堆白骨,有何意义?
很久以前,看过一则新闻。一位女生说: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考上北大后,一个星期就离开人世;而不是考上普通的大学后,普普通通地过完漫长的一生。
从这则新闻中可以看到,考上北大之后的荣耀享受,已经远远超过了她对生命的热爱。家长了吹捧着考上了名校的别人家孩子,却忘记了去呵护自己家的那位成绩平平的孩子。她同样很努力,只不过可能在学习方面不太擅长,可她需要父母的关爱,需要父母给她支持,而不是一味地鼓吹别人家的小孩,如何优秀至极。
名声、财产、知识很重要,但是比它们更重要的是生命,你那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生命。“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长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读后感·大家都在鼓励社交,仿佛会社交的人,闪闪发光,荣耀在身。而不善交际,不喜欢社交的人,就成为了一个失败者。
其实不是的,这是一种社会偏见。谁规定了,必须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有些人,就喜欢独处。在我看来,独处不是孤单,独处是一种享受。我有几个朋友,她们特别喜欢热闹,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特别可怜,非要找个人陪着。
为了能够和朋友在一起,她可以开着一两个小时的车,去朋友家。不管是去逛街、还是只待在家里,她都希望身边有一人。我不能理解这种心理,因为我深知,我不是这种性格的人。
我觉得和朋友的相聚,一个月一次,或者两个月一次就好,多了,我便厌烦无比。每天上班,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只好戴着职场人的面具生活。上班的时间,奉献了虚伪的自己,下班后的一切时间,只想放空,独自呆着,不喜欢,也不愿意再出门。一个月一次的社交,对于我来说,已是足够。喜欢热闹的伙伴,希望你们一直有人陪,但是,请你们也不要破坏爱独处的人的心情。
世界之大,每个人喜欢的人生都不一样,尊重别人的生活,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