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草房子》学生读后感(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房子》学生读后感 篇1
曹文轩的笔调总是朴素和忧郁的,语言虽然朴实无华,但句句都让人震撼。我曾随着他的《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葵花》、《迷屋》等作品,欢笑过,洒泪过,沉思过……
他的作品中,我独钟爱《草房子》。故事讲的是一群孩子们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目睹或演绎的事: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男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垂暮老人在生命最后瞬间闪耀出的人格光辉……
书中每个人的每个小故事都是一次又一次蜕变的经历。最初,大家都没有那么完美,但在暴风雨洗礼下,都在一步步重塑他们的灵魂,最终化蛹成蝶!
我们每个人开始也是平凡的,但有的人经受住了生活中困境的磨炼。学习的压力、考试的失败、家境的改变都让我们发现了身上的不足,才能不断改进。改进的过程是痛苦的,至少不是那么的容易,举一个很小的事情来说吧:
我一年级刚学跳绳时,每跳一下脚总要再在地上踮一下再跳起来,这样很浪费时间,为了改掉这个坏毛病,体育课上,我总在空闲时间拼命地练习,宁可跳一下顿一下,也不让自已在中途脚再踮一次地,直到脚都起了泡,才慢慢地正常跳绳了。
这么一件小事也要下功夫改进,倘若是更大的缺点那更要花许多的心思和精力,总有人会对此望而生畏。是啊,蜕变的过程是艰难的,有时甚至是出生入死的奋斗。我曾在书上看到一种叫做“帝王蝶”的蝴蝶,小小的蝶儿为什么被称作“帝王”?那是因为它们经历了一场痛苦的蜕变。帝王蝶的茧十分坚硬,与其他蝶类相比,帝王蝶的诞生更加不容易,它们朝着一丝光明,拼命地挣扎,扭动身子、蹬腿、鼓动翅膀……用尽一切可能的挣扎!最后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帝王蝶能活下来,活着的王者在阳光下晒干那长达几十厘米瑰丽的翅膀,翕然扇动,飞向远方。
没有人能施舍给它翅膀,惊艳的美丽是它们独自赢得的!
蜕变虽是痛苦的,但我们要把血肉之躯铸成一只英勇无畏的箭,带着呼啸的风声,携着永不坠落的梦想,义无反顾地射向那辽阔的长空。苦难并不可怕,苦难是生命的催化剂,承受住苦难,才能获得蜕变的美丽,焕发生命的光彩!
《草房子》学生读后感 篇2
草房子,这是一本曹文轩写的书。我认为她很好看。
这本书写了一个名叫桑桑的男孩油麻地小学的六年生活中的种种故事和经历。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他朝天空望去,天空干净得如水洗刷过一般。月亮像是静止的,又像是飘动的……月光下,桑桑远远地看到了蒋一轮和白雀。蒋一轮倚在一棵树上,用的'还是那个最优美的姿势。白雀却是坐在那儿。白雀并没有看着蒋一轮,用双手托着下巴,微微仰着头,朝天空望着。月亮照得芦花的顶端银泽闪闪,仿佛把蒋一轮与白雀温柔地围在了一个梦幻的世界里。”这一句相当好,我也想写得这么好,这么生动。
总让我难过的是最后一篇 “药寮”中桑桑告别草房子的一句话“那是一九六二年八月的一个上午,秋风乍起,暑气已去,十四岁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一幢的房顶。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子就全都扑进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这个男孩桑桑,忽然地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就将载着他和他的家,远远地离开这里——他将永远地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曹文轩他把这画面写活了,我仿佛就是桑桑本人,正准备告别生活了六年的草房子很难过。
我认为这本书有好多好词好句好段,我真希望都能用起来让我的作文变得更好。
《草房子》学生读后感 篇3
一个小房子,两个老人不分白天黑夜,用血和肉换来的那一片艾地,却成了油麻地小学唯一的敌人。
房子和艾地的主人是秦大奶奶,但是在学校要开建的时候秦大奶奶却一直不肯离开,还说:“那地是我的,那地你们谁也不许动”,地方政府是耐心的,充分地给她老人家讲道理:办学校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而秦大奶奶双眼紧闭:“我没子孙”,最后政府没别的办法,只好叫来了三、五个民兵把秦大奶奶抬了出去,才勉强把学校建起来,可秦大奶奶心有不甘,就去告状,告乡里,告区里,告县里,告了状心里也不舒服,于是就把鸡鸭鹅放到了教室里,而且每次进教室都会把里面弄的乱糟糟的。这让身为校长的桑乔很是为难,最后没办法只好自己出钱在不远处又给秦大奶奶建了一个房子,还买了一小片地。
有一天,唯一一个不怕秦大奶奶的桑桑发现,秦大奶奶死也不肯住的房子冒烟了,于是就和她的爸妈一起去看究竟,发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乔乔在秦大奶奶的房子里,而秦大奶奶在给她扎辫子,并且那些让人苦恼的鸡鸭鹅也被秦大奶奶一只又一只地卖掉了,得到的钱也全部捐给了学校,当桑乔问秦大奶奶这是为什么时?老人笑着说:“你儿子给了我爱”。三个星期后,桑桑哭喊着:“秦大奶奶不要走,不要走啊!”可没有人知道,秦大奶奶的死只为了油麻地小学的一个南瓜。
秦大奶奶的改变,正是因为桑桑对她的爱,因为这份真诚的爱感动了老人家,让老人家感觉到温暖,也让她知道了人间处处有真情。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同样地回报你。今天我读了一本荣获多项奖励的书,而且这本书还被拍成了电影,也荣获了许多奖项,这本书的名字叫《草房子》。
《草房子》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名叫桑桑的男孩在小学六年的生活。六年中,他目睹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这六年也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桑桑的小学六年是很有趣的,发生了很多的事情,虽然事情有好有坏,但正是这些事情让桑桑真正的长大了,我想以后桑桑永远不会忘掉这小学六年的美好、丰富的时光,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这本书非常好看,里面发生的事或许在你身上也发生过,让我们一起去看这边书吧,让我们在书的王国尽情的“玩耍”吧!
《草房子》学生读后感 篇4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草房子》。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精彩,我恨不得一天就把这本书读完。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叫桑桑的男孩,他很调皮,在他身上发生了许多好玩的事。但是,他后来得了一种病,当所有人都认为没有希望了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位能治得好这种病的高手,最后桑桑的病好了。
再来说说这本书里的主要人物吧。桑桑,这本书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活泼顽皮、善良、重情重义的孩子,当其他孩子都不想接近、不喜欢秦大奶奶时,他却一点儿也不讨厌她。他还帮助了杜小康很多次,竟然还把自己最喜爱的鸽子卖掉了一部分,给了杜小康钱,杜小康才能有货在学校门口卖。
杜小康是一个爱干净的男孩,刚开始,他的家庭很富裕,他的学习也非常好,是班上的班长呢!可是后来,杜小康家破产了,他的父母再也没有钱和精力来来供他上学,但杜小康对上学非常向往,他还要坚持学习。他把班上一个女同学的课本偷来自学,我觉得这个方法不是很好,杜小康其实可以趁放学时找他的朋友桑桑给他补习功课,用不着偷课本。再回到杜小康身上,桑乔校长说过,日后杜小康一定是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杜小康小学时就接受了这么多不好的事情,但他还能坚持下来,并在学校门口摆小摊卖东西,我很看好杜小康。
纸月是个学习很好,文笔很好,写字很好看的小姑娘,班上也只有她的学习成绩能和杜小康一拼。她以前是在板仓小学上学,后来才转到了油麻地小学。不过很快,她就和油麻地小学里的同学们成了好朋友,融入了这个大家庭里。
最后,随着桑乔工作的变故,桑桑也要随着桑乔离开油麻地,桑桑很舍不得这里,舍不得这里的每一个人。油麻地的每一件事都给桑桑留下了深切的回忆,桑桑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最美好的回忆。
我从杜小康的身上体会到了很多,他家里破产还非常想学习,而我们,生活在比杜小康好得多的生活环境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时却还很拖拉,不想学习,我们大家应该都要像杜小康一样,勤奋好学,努力学习!
《草房子》学生读后感 篇5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坚强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月……这些都出自于曹伯伯的纯美小说《草房子》。
《草房子》记录了一个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的六年小学生活。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每读完一个故事,我都会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尊严,顽强……这一切的一切都散发着人性之美的光辉,它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
故事中最撼动人心的莫过于秦大奶奶。她是书中最顽固的一个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几十年,房子龟缩在小学的西北角,是学校的一个“污点”,学校花费了十几年也没能将她赶出校园。在当地人的眼中,她是个“可恶”的老婆子,总在学校里搞破坏。然而在一个春季,她冒险救了落水的乔乔。在油麻地人的悉心照顾下,她半个多月后才勉强下地。从此,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动离开校园,用拐杖赶走闯进校园的鸭子,用拐杖关她够不着的窗户……最后,她竟为了学校的一个南瓜,不慎落水而永远地离开了。感动之余,我不禁想;是什么使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什么使她为了一个区区南瓜不顾眼前白花花的河水吧?是什么使她在垂暮之年发出人性光彩?是爱!是油麻地人的淳朴,是油麻地人对她纯真的爱。也是她那颗感恩的心。关爱、纯朴、感恩书写了秦奶奶完美的最后一笔。
书中最让我佩服的是书中的杜小康。他生长在高大阔气的红门里,他家曾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可一夜之间,他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学习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父亲放鸭子,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但一直生活在蜜罐里的他,在苦难面前表现得分外勇敢和坚强,他没有放弃生活,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让每个人都看到了他坚韧之后的美丽与优雅。杜小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告诉我们:苦难来临时,我们不能逃避,而要满怀希望,微笑面对。
《草房子》魔力般地吸引着我,荡漾着作者的悲悯情怀,闪耀着每个主人公身上的人性美,使我情不自禁地赞叹这极致的美。
《草房子》学生读后感 篇6
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草房子》这本书了。第一感觉,语言很美,结构也美,故事更美。
这是一部长篇的纯美小说。
我看过的小说不算少,这一部算是经典的。它不类似与那种肥皂小说,它的情节、语言会发人深省。
我欣赏这本书的三点。一是描写:我觉得曹文轩非常注重对情景的描写,特别是开头的那一段,他把油麻地小学形容地非常令人向往。还有,要成功地塑造一个有的特色的人物,就要注重他的心理活动,如果把这个人物内心的想法写的到位了,那么人物的特色就出来了。这一点是曹文轩叔叔教我的。我真佩服他的文笔,竟然能把秃鹤、桑桑这些主人公描写得那么神,那么有血有肉。
我还欣赏这个故事的情节。几个平凡的人物,组成了许多平凡的故事。整篇小说只有最后情节有点高涨。但恰恰在这样的平凡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秃鹤担心同学们会因为他那光头嘲笑自己的心情,也看到了桑桑那颗真诚,善良,有时候也顽皮的心。呵,这就是水平啊!这方面我可得好好向曹文轩叔叔学学。
最后,我觉得这里的故事非常的切合实际。比如说桑桑拿碗柜做鸟笼、拿蚊帐做鱼网,这体现了孩子们独特的想法,和说做就做的激情;还有秃鹤对他的光头,从一开始的不在意,到后来的非常抵触,这充分体现了孩子们都存在着自尊。
然后来谈谈我读了这部小说的感受。那时的孩子们有时会调皮,有时也会故意跟老师作对,在课堂上捣乱,但看的出,他们是多么多么的爱油麻地小学啊!也不能不说,他们也爱学习,上课时认真地听,下课时尽兴地玩儿,还有那么一群小伙伴,是多么快活啊!
我们呢?有那么好的条件,无论是读书还是玩耍,我们都比他们强。但现在的我们,总会怨天尤人,有好的了,还要追求更好。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满足。桑桑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那么快乐,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叫苦连天呢?
《草房子》,它使我懂得了许多,也进一步地认识了自己,真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草房子》学生读后感 篇7
当我校毛老师在我们班上过“群文阅读”新型课后,学生被其中的一篇文章《秃鹤》吸引住了,不住的要求看曹文轩的《草房子》。于是,我们在学校图书馆集体进行了借阅,一起走进《草房子》,再度开始我们五一班师生共读之旅。
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阅读初期领着孩子共同观看了电影《草房子》,孩子们从故事情节直观的了解了本书中的人物及他们所处的位置,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但同时我又担心:看过电影孩子们还会看书吗?书中的环节还能吸引他们吗?带着这些忧虑,我带着孩子们阅读了《草房子》。
没想到,电影过后,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不但没被削弱,反而更加积极。看到孩子们对阅读的渴望,我把之前的担忧告诉给全班同学,班长马茹琳和陈彦的一句话让我倍受感动“曹文轩的文章很美,有些语句我们可以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书中很多优美的描写是电影中所没有的。”“老师,你忘了吗?前段时间我们学的《走遍天下书为侣》中说‘每读一遍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我为她们的懂事而高兴,为她们真正爱上阅读而欣慰。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去书中怀念油麻地的乡村小学校给桑桑留下了哪些快乐又难忘的童年回忆;一起感受天生秃顶的秃鹤出于对尊严的`执著坚守;一起探寻在孩子眼中显得扑朔迷离的少女纸月的身世之谜;一起感悟猝然跌落到最底层的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的艰难历程……
孩子们一路闻着书香,迈步在这条林荫大道上,不断的收获着阅读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草房子》学生读后感 篇8
我以前在阅读文段中读到过《草房子》中零零星星的优美的句子,当时我想看《草房子》都想到天上去了,这个暑假我如愿以偿得到了这本我期待已久的书。
我觉得书中的主人公——桑桑是一个好奇心强的人。有一次,他从他爸爸的抽屉里找到了一个上锁的盒子,好奇心强的他用砖头把锁砸开。他看到里面有一大摞的本子,每个本子上都有一枚印章,他看印章刺眼,于是,他把有印章的纸撕下来丢进茅坑里,他爸知道以后把他暴揍一通。因为他把他爸爸多年得来的荣誉都消灭了个干净!桑桑的好奇心可把他坑苦了!
我觉得桑桑还是一个想法大胆的人。有一次,他在河边玩,看到一个人用渔网网住了一网鱼,他看到以后,跑到家里,把他爸爸妈妈用的蚊帐卸下来,跑到河边,把蚊帐做成渔网放网住了许多小鱼小虾。他是多么聪明呀!呵呵,可是他的聪明让他母亲气得够呛,最后把桑桑的蚊帐摘了,把他咬得满头包。
他喜欢养鸽子,得给鸽子做窝,于是他把自家的一个碗橱的四条腿锯掉,改造成了鸽子窝,虽然遭到了母亲的责骂,但他把鸽子窝做的有鼻子有眼的。他是多么有创意呀!
他还当信差给蒋一轮老师和白雀传递信件,他又是多么仗义、善良啊!
作者描写的主人公桑桑这个人物形象,写得多么细致呀!他就好像是活的一样,像我身边的朋友,没有距离。以后我一定要学习作者的观察能力,写好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形象,争取也能像老师说的,写得生动具体形象。
《草房子》学生读后感 篇9
我以前在阅读文段中读到过《草房子》中零零星星的优美的句子,当时我想看《草房子》都想到天上去了,这个暑假我如愿以偿得到了这本我期待已久的书。
我觉得书中的主人公——桑桑是一个好奇心强的人。有一次,他从他爸爸的抽屉里找到了一个上锁的盒子,好奇心强的他用砖头把锁砸开。他看到里面有一大摞的本子,每个本子上都有一枚印章,他看印章刺眼,于是,他把有印章的纸撕下来丢进茅坑里,他爸知道以后把他暴揍一通。因为他把他爸爸多年得来的荣誉都消灭了个干净!桑桑的好奇心可把他坑苦了!
我觉得桑桑还是一个想法大胆的人。有一次,他在河边玩,看到一个人用渔网网住了一网鱼,他看到以后,跑到家里,把他爸爸妈妈用的蚊帐卸下来,跑到河边,把蚊帐做成渔网放网住了许多小鱼小虾。他是多么聪明呀!呵呵,可是他的聪明让他母亲气得够呛,最后把桑桑的蚊帐摘了,把他咬得满头包。
他喜欢养鸽子,得给鸽子做窝,于是他把自家的一个碗橱的四条腿锯掉,改造成了鸽子窝,虽然遭到了母亲的责骂,但他把鸽子窝做的有鼻子有眼的。他是多么有创意呀!
他还当信差给蒋一轮老师和白雀传递信件,他又是多么仗义、善良啊!
……
作者描写的主人公桑桑这个人物形象,写得多么细致呀!他就好像是活的一样,像我身边的.朋友,没有距离。以后我一定要学习作者的观察能力,写好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形象,争取也能像老师说的,写得生动具体形象。
《草房子》学生读后感 篇10
本书讲述了桑桑即将离开他整个童年生活的油麻地,他回忆着他以前一个个同学,回忆着他养的白鸽,回忆着他以前生活的一点一滴,眼中闪起了泪花。
几乎是从一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这本书。作者描写的草房子打动了我这个毫不对农村生活感兴趣的人。“油麻地的`草房子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这一座座草房子,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而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草房子顶上金泽闪闪,又显出一派华贵来。”想想都是那样辉煌。
作者曹文轩把桑桑的生活描绘的淋漓尽致。有些情节甚至好像以前发生在我身上似的。看到有趣的情节,我会一起笑;看到感人的情节,我也会流下一滴滴泪。作者也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纸月这个小姑娘。纸月身子弱,在她原来的板仓小学有人欺负她,所以大费周折的转到了油麻地小学。纸月很受大家欢迎,她字写得好,学习好,也经常在学校的文艺表演时看到她的身影。因为桑桑是校长的儿子,纸月的家离学校太远,有什么紧急情况就在桑桑家住下,两人便成了好朋友。后来纸月因病去了别的城市。
秃鹤因为秃头每天上学要带个帽子,同学们拿起他的帽子来回乱丢,把秃鹤绕的来回乱跑。看到这儿,我就笑了起来,可我又担心秃鹤能不能找回自己的帽子。真是复杂的心理呀。
作者几乎把桑桑的每一个朋友都写了一个章节,秃头的秃鹤、文静的纸月、可爱的温幼菊,让我感觉到无比的真实。想到就要告别那些美好的回忆,我都替桑桑感到伤心。在桑桑与大家一一告别时纸月去了别的城市,桑桑多么想念纸月呀!看到作者描写桑桑要离开的心情,我都哭了。我想也许有一天,我也要离开记录着我童年的地方时,我的心情会不会和桑桑一样呢?
《草房子》给我带来了感动,带来了快乐,这真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