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精选1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1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安意如的浪漫古典情系列,最爱的便是这一句。仿佛偶然的相遇,蓦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瞬间,即使时光辗转了千年。初见即是美好,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这份美好是单纯而简明的,或许正是如此亦脆弱的经不起时间的蹉跎,誓、言有口却偏偏有口无心,唯留遗憾清冷如霜雪。
读《人生若只如初见》常常感伤于安意如那哀婉的文字,因为每一段文字的背后必有一段伤感的故事,也必有一个美丽且哀愁的女子。她许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许是“玉颜不及乌鸦色,犹带朝阳日影来”的班婕妤,许是“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的唐婉,许是…安意如用怜惜的心绪勾勒出男权社会里一个个心洁如霜雪,花容月貌不减清烈的奇女子,在她的书里古诗词间的女子不再是一个个任人摆弄的皮影,而成为具有独立灵魂的演绎者,生动地演绎着最初的美丽与最终的遗憾,于是人们如我般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
通过安意如的书,人们常常体会到支离破碎的美好,那是掩藏于笑容背后细微的苦涩。世事古难全。我们都遗憾沉重,因为我们一手握紧了什么也就一手失去了什么,“命运像名贵的丝绢,怎样的巧夺天工,拿到手上看,总透出丝丝缕缕的光,那些错落是与生俱来的原罪”。安意如同我们一样,同样怀恋着曾经的美好,在黑夜里独自抚慰日久的伤痛,但她比我们多了几分达观,懂得放手。放手也是一种快乐,它让你拥有更多的时间拥抱未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时风华正茂,那份可贵的美丽即使若干年后亦难以忘却,但也只能停留在回忆里。昏黄的灯光下,细细地回忆,或许这也是一种别样的美好。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2
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他仍是他的旷世君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侵。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
独自走在路上,星光点点,略微昏暗的路灯恰到好处,夹杂着花香的`风扑面而来,那香味沁人心脾,令人神往。在这忙乱的时间中停下来,细细品味,像这不经意的香气一般,生活总会有些幸福停留在那初见的时刻。或许已经没有人再去谈论那或喜或悲的爱情,但它曾经轻轻地落在人们心上,教会他们珍惜初见时的那份感动,即便后来发生再多,最后也会怀念当时的倾情。
生活依旧在继续,呱呱坠地的小生命睁开眼睛,初见这世界的精彩都印在他那干净的笑脸上,母亲怀胎十月的艰辛都不如那初见时的欣慰与喜爱;雨天,悠闲地漫步街头,不经意地擦肩、回眸,初见的心动便印在了不约而同的微笑之上;久违的人再次相见也总是会回想起初见时的青涩模样。或许,多年以后,在他(她)身边的人便不止你一个,你总会想,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但你会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和你一样地照顾他,陪着他。
席慕容在《初遇见》里说:“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我们没料到的情况下出现”。很多东西都会改变,时光会变,年岁会随着指尖一点点流逝的光阴渐渐老去,谁都逃不过时光的浩劫。但,那已经是很久以后的话了。既已相遇,便只保留初见时的感动,珍惜就好。
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时光匆匆,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去后悔曾经的错,改写最初的历史。若是如此,不如珍惜初见时的那份感觉……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3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我是先认识这首诗才认识这本书的,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是喜欢人生若只如初见,可见我和很多人一样也是有很多遗憾的。命运像最名贵的丝绢,怎样的巧夺天工,拿到手上看,总透出丝丝缕缕的光,那些错落,是与生俱行的原罪。人生若只如初见,彼此都只是朦胧着,回忆着,而非去戳破彼此间的那层隔膜,就好像书中讲的那样,李隆基仍是他的旷世名主,杨玉环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相侵。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读至此处,心中突然感慨万千,岁月如哀歌,青春易逝,容颜易老。当镜中人仅余一片斑白,你不曾知晓的是那个蓦然回首的女子,一闪而逝刻骨的伤痛和来不及逞强便被风干的,不舍的泪。而更为无奈的是,三郎等不到镜中人的一片斑白了,只能透过已很模糊的记忆来怀念曾经的那个她了。
而萧郎与慧娘的故事似乎更加传奇,从慧娘得知萧统是太子时便已定下了之后的悲伤结局。太子是承载着整个王朝的人,是决定着今后黎民百姓命运的人。他挣不脱门当户对的传统,逃不出封建礼法的制约。"宫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慧娘便死于此,而萧统亦追随慧娘而去。一对痴男怨女,用生命谱写了这一曲恋歌。代表相思的红豆便由这二人传播开来,渗透着二人的鲜血,成了王维留给我们的千古绝唱。倘若都只是初见,没有相知,相惜,相爱,这两对痴情男女便也不会如今日这般,只能让后人艳羡、哀叹、怀念。安意如便用这般忧伤温柔的笔触带我感受着,让我沉醉,让我悲伤,却又忍不住感慨。
而后要提到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和刘彻与阿娇则是有缘分相遇,更有机会厮守,却阴差阳错的虚度了彼此相爱的时光。从古至今,没有人能比文君和相如更配得上浪漫二字。得不到家庭的祝福,他们可以很浪漫的私奔。而偏偏两人又都绝顶聪明,能够无声的说服家人,两人的厮守似是必然的。但天下男儿皆薄幸,无论曾经多么深爱,总会有君心淡漠的那一天,文君毅然决然的与相如决绝。她是满怀留恋的,却仍壮烈的与爱人诀别。直至相如缠绵病榻,两人才冰释前嫌。其实本没有什么"前嫌"可言,因为文君从未真正的怪过相如。
对于一个古时的女子来说,最悲痛的便是那厢的多情手已把玩新人发,与他人结同心去了。文君可以壮烈的与君绝,而阿娇做不到。她从小便是娇生惯养,不懂宽容为何物,偏偏刘彻是一代帝王,是拥有弱水三千的帝王,而且做不到只取一瓢饮。阿娇便注定了被废的命运,只能对着冷清的金屋怀念曾经刘彻"金屋藏娇"的誓言,寂寞的对镜独赏。
如花美眷,终究敌不过逝水流年。流年太现实,现实里有太多的欺骗与无奈。当年的秋风轻易就荒芜了今人的心,今日的浮华依旧褪不尽那年的忧伤。沧海桑田,亘古不变的,只有那心头的一抹苍凉,和那一声飘散在风中的叹息:"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4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作家安易如的作品。只有在她的笔下,我才能感受到古典与现代之间的契合点。
古代诗人、词人的一生经历很少被人细细品味,但却像一壶醇香、沁人心脾的好茶,有天然之美。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在这本书中,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文章一开始就提到了这句话。这句话无疑是中国最经典的一句话。有人觉得这只是一句没有什么意义的话,但我却觉得它富含哲理。
这句话极其形象的描写了辛弃疾的一生。失而复得的惊喜,出现在那个火树银花不夜天的上元灯节。辛弃疾,也就是辛稼轩。刚开始,他还有“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雄心壮志,可是,后来却变了。辛稼轩用一阕《青玉案》证明了自己。
一个人,无论怎样,他也不可能一生都有好的运气。不把握好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最后蓦然回首时,也许已经空无一人。常常一个人在失去后,才懂得拥有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常常在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后来追悔莫及;常常在最后失去什么时,还是觉得是偶然,依旧懵懵懂懂。
我曾经看过一部微电影,《天堂午餐》。电影让人醒悟,不要在拥有时不去珍惜,而是后来失去时才履行承诺。影片的儿子,正是在母亲在世时说等他长大了再给母亲烧一顿饭最后母亲突然死亡,他才后悔,给母亲做了一次“天堂午餐”。
一个人,不要永远那么拖沓,该行动的时候就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机会,不然最后都已成空,灯火已黄昏。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把握,终究那壶令人回味的茶,会散尽香味,就连最令人享受的味道,也会消失不见,也许最糟糕的结果,就是连茶壶都被翻倒。或者,灯火已不阑珊,也不人海茫茫,最终只有自己站在黑暗中。所谓的火树银花,只是一种装饰。
最后,文章写道:人海茫茫,蓦然回首时,我们是不是还有运气看到那个等在灯火阑珊处的人呢?我们最常看见的结果是:终于明白要寻找的那个人是谁时,灯火阑珊处,已经空无一人。
对,运气只是运气,不能代表以后的一切。如果说一个人经过漫长的等待,是否还能履行自己的承诺,挽救差点失去的所有,逝去的那股香味。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5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
是的,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每一个人当最初和你相遇,那种美好的感觉一直就象春天初放的花,那种温馨、那种自然、那种真诚、那种回忆,因此就一直弥漫在了你的生命中。为什么在人的交往中会有误会、费解、猜测和非议呢?只有淡淡的如水的情怀不就足够了吗?就象从未谋面的网友,每次在网上遇到时候互相打个招呼,心中存有彼此的牵挂,不也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吗?
我想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是这个道理吧。由此看来,每个人都有着一种初遇情结,真的就象一杯清水一样清纯透明。而诗人给它以诗意的注释,让人感觉到初相遇的美丽、温馨和浪漫。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景,初见后的分手,有如曾经挥手的云彩,也似轻轻告别的康桥……
最美的在心不在远处。曾经,初相遇是怎样的一种情怀?人生若只如初见,岂不是人生最好的写照吗?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的,有人说的'对,得到了往往就不会去珍惜。得不到才是一种境界。或者只如初见,那种淡淡的情怀倒是让人释怀、让人坦然、让人心安。一句心灵的问候,足以让你一生难忘,我想人生这个东西,淡然一点往往会是清风明月,太过执着,则就是迷惘了,因此我情愿对于友情、恩怨、功过、得失、钱财……都看的再淡一点,情愿那初见的情节永远留在自己的梦里。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6
初识安易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全因她外观如流水般的柔情所起,只当是闺中少女的心情叙说而随手捡进购书篮中。
这本书句句佳句名言都有一份凄美的爱情故事,段段故事都有让人叹息的结局。它的独特在于诗词与赏析兼顾,正史与野史并收,一桩桩诗事、情史皆被录入,算得上是读诗的参考书,但又不仅仅是注释。正是因为安意如涉猎广泛,在书中,她可以用心去感应诗歌、诗人,依靠强大的想像力,敏锐地捕捉住了刹那芳华。
安易如对诗的解读可能会让一些学者不以为然,却用她独特的手法把每首诗意、诗境坦荡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她用感性哲思灵婉哀伤的细腻笔触描摹了汉至清近两千年的诗词爱情之历史画卷,句句佳句名言都有一份凄美的爱情故事,段段故事都有让人叹息的结局,都没有满足写下它时的愿望,原来这些句子都是人们对于爱情美好的愿望,都是人们在拥有爱情时的牵挂思念与誓言,更是后代文人骚客下笔抒情感慨的绝好素材。可惜的是,当时过境迁,情已消逝的时候,那些誓言与承诺只能成为让人怀念,令人心碎的缘头。
读罢全书,发现的是深情之无奈,薄情却默哀,在她笔下的女子是可怜皆因一“痴”字,男子多情源自一“才”字,因为男子之“才”所以“真爱不眷”之时,文字愈哀转。似乎几千年的历史已经墨守成规的定格:女子的专一是天经地义,男子的花心也非天理不容,像纳兰这样的性情男子是罕有之物,遇到是幸,错过是命,即使一生无缘也不过平常而已。
“命运伸出手来,我们无能为力,有些爱要用一生去忘记,恨,一样会模糊时间,若,若人生若只如初见,他仍是他的旷世明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侵。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有些人,留不住,也放不下,可是却无法放开对他的奢望,奢望“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回首想想,莫不如当此一生换了前缘的生生世世,只该到此,完结残余的缘分,等待那一生路尽,蓦然回首时的甜美眷恋,毕竟上天早已注定,情感的露珠终将被时间晾干,思念抵不过万水千山,即使曾经我的忧伤如线,千丝万缕,但今天也终于只落得缚住了别人,牵住了自己……
从未有人回在爱恋着别人的时候想到回首已千年,千年冷落故人面的结果,于是在爱恋淹没半生之后又如红烛飘荡水面的时刻,我们轻发感叹,可惜,当时我们看不到结果…
确实,爱有时只是一步之遥,但却无法迈出,既不能,也不会,至多我们敢站在原地,等待着有一天这一步之遥变成千万里,爱,只差一步是相思,而不是相爱,感情如尘埃,就是这样细致入微,自知爱不起,只好许下一个谎言留待让凡尘世人想通:等待是个缠绵绕骨的谎言,但是或许最后只是二字皆带口,但又都有口无心,当我们潜回心底,那里的幽暗深静或许会给我们答案,爱,是沧海遗珠,因为遗失,所以美好。
曾经天真的以为爱了就要相守,就要生死相依,哪怕世俗不容,哪怕天难地险,也要坚定的冲破障碍,但经过了,看过了,也明白了。人生如此翻云覆雨,似纳兰容若说的“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也似刘禹锡的《竹枝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因了这本书,让人对情有了一份现实的理解,书中的各式主人公,哪一对不是爱的生死相誓,哪一对不是才子佳人爱的深刻,以至产生出这流传千百年都盛歌不衰的爱情佳句,比起我们这当代的速食爱情可是要深远的多,只劝大家情深深意浓浓来时把握去时抛,非要求得个天长地久大圆满的结局倒也真是个难事。有一份平和的心态,懂得拥有更懂得放弃,拥有时执着,放弃时洒脱不失一种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也是一种对情最好的把握方式吧!
人生一直在邂逅,我们选择不同的路就会有不同的生活,左边还是右边?快乐邂逅幸福,阅读邂逅好书,欣赏邂逅优秀的学生!作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7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朋友家里的书桌上。“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本是不俗的,只是感觉,若写书的人连自已的书名也起不好,要套用一句古诗来给自已的书命名,且先不说俗不俗,这种做法不免让人感得哗然取宠,所以连翻的欲望也没有了。
后来,朋友说这本不错,又因家里实在没书看了,再到朋友家,顺便捎了回来。
写书的人是位年轻的女子。她似在谈诗,又像在谈风月,更像是用清丽,感性的笔调,给读者讲一个个凄世绝美的恋曲。旷世的奇才,绝代的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让人不免沉浸在c千百年前才子佳人的爱恨情仇中恍恍然!
从名门闺秀,幽雅贤德的班婕妤繁华过尽,因飞燕合德失庞所作<团扇歌>开篇,引出纳兰容若的“人生若此如初见,”行文巧妙,也灰讥幽默,也不乏言词的狠毒。
我不甚喜欢《团扇歌》,诗作得还巧妙,比喻打得还好,还忧切动人,我依旧是不喜欢。不喜欢班婕妤爱不敢爱,恨不敢恨的个性。虽安意如评她清高自诩,目下无尘,处处以大闺秀自处,以至失庞后,不哭不闹,安静躲开旁人,偷偷的把自已忧伤哀怨揉进<团扇歌>里。把古代妇女的美德及柔弱演绎到极致。我只是有点婉惜并不喜欢。如此一个德材兼备的佳人,结局却甚凄凉。还是喜欢杨玉环的个性,爱就爱了,从来不去想她眼里的'“三郎”是她的公公,是天下旷世的明君。她眼里爱是平等,也不受外界任何因素影响。她呼他如平民老百姓夫妻般的叫着“三郎”,平常人家的小日子,对深宫帝院来言,却成了不寻常!她在他面前只想做个小女人,有点任性,喜欢被娇宠,也小心眼般的吃醋。
她爱他,所以受他的恩宠便成了理所当然,他受她,也是倾城所付,不,是倾国所付也在所不惜。他因她“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她是个不涉政的娇憨女人,最终变了风云,不知身在福中亦也祸,更不知身系天下安稳。王朝动乱,因为有她的关系,却不是她的错,收拾残局里,却需要一个“宛转蛾眉马前死”才戛然而止。爱得娇憨,爱得纯碎,爱得平等。爱到死也无所怨。只求三军齐发,护我三郎早日回长安!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8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一次见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朋友家里的书桌上。“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本是不俗的,只是感觉,若写书的人连自已的书名也起不好,要套用一句古诗来给自已的书命名,且先不说俗不俗,这种做法不免让人感得哗然取宠,所以连翻的欲望也没有了。
后来,朋友说这本不错,又因家里实在没书看了,再到朋友家,顺便捎了回来。
写书的人是位年轻的女子。她似在谈诗,又像在谈风月,更像是用清丽,感性的笔调,给读者讲一个个凄世绝美的恋曲。旷世的奇才,绝代的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执迷不悔的凛然,心照不宣的释然,让人不免沉浸在千百年前才子佳人的爱恨情仇中恍恍然!
从名门闺秀,幽雅贤德的班婕妤繁华过尽,因飞燕合德失庞所作《团扇歌》开篇,引出纳兰容若的“人生若此如初见,”行文巧妙,也灰讥幽默,也不乏言词的狠毒。
我不甚喜欢《团扇歌》,诗作得还巧妙,比喻打得还好,还忧切动人,我依旧是不喜欢。不喜欢班婕妤爱不敢爱,恨不敢恨的个性。虽安意如评她清高自诩,目下无尘,处处以大闺秀自处,以至失庞后,不哭不闹,安静躲开旁人,偷偷的把自已忧伤哀怨揉进《团扇歌》里。把古代妇女的美德及柔弱演绎到极致。我只是有点婉惜并不喜欢。如此一个德材兼备的佳人,结局却甚凄凉。还是喜欢杨玉环的个性,爱就爱了,从来不去想她眼里的“三郎”是她的公公,是天下旷世的明君。她眼里爱是平等,也不受外界任何因素影响。她呼他如平民老百姓夫妻般的叫着“三郎”,平常人家的小日子,对深宫帝院来言,却成了不寻常!她在他面前只想做个小女人,有点任性,喜欢被娇宠,也小心眼般的吃醋。
她爱他,所以受他的恩宠便成了理所当然,他受她,也是倾城所付,不,是倾国所付也在所不惜。他因她“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她是个不涉政的娇憨女人,最终变了风云,不知身在福中亦也祸,更不知身系天下安稳。王朝动乱,因为有她的关系,却不是她的错,收拾残局里,却需要一个“宛转蛾眉马前死”才戛然而止。爱得娇憨,爱得纯碎,爱得平等。爱到死也无所怨。只求三军齐发,护我三郎早日回长安!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9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安意如的浪漫古典情系列,最爱的便是这一句。仿佛偶然的相遇,蓦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瞬间,即使时光辗转了千年。初见即是美好,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这份美好是单纯而简明的,或许正是如此亦脆弱的经不起时间的蹉跎,誓、言有口却偏偏有口无心,唯留遗憾清冷如霜雪。
读《人生若只如初见》常常感伤于安意如那哀婉的文字,因为每一段文字的背后必有一段伤感的故事,也必有一个美丽且哀愁的女子。她许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许是“玉颜不及乌鸦色,犹带朝阳日影来”的班婕妤,许是“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的唐婉,许是…安意如用怜惜的心绪勾勒出男权社会里一个个心洁如霜雪,花容月貌不减清烈的奇女子,在她的书里古诗词间的女子不再是一个个任人摆弄的皮影,而成为具有独立灵魂的演绎者,生动地演绎着最初的美丽与最终的遗憾,于是人们如我般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
通过安意如的书,人们常常体会到支离破碎的美好,那是掩藏于笑容背后细微的苦涩。世事古难全。我们都遗憾沉重,因为我们一手握紧了什么也就一手失去了什么,“命运像名贵的丝绢,怎样的巧夺天工,拿到手上看,总透出丝丝缕缕的光,那些错落是与生俱来的原罪”。安意如同我们一样,同样怀恋着曾经的美好,在黑夜里独自抚慰日久的伤痛,但她比我们多了几分达观,懂得放手。放手也是一种快乐,它让你拥有更多的时间拥抱未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时风华正茂,那份可贵的美丽即使若干年后亦难以忘却,但也只能停留在回忆里。昏黄的灯光下,细细地回忆,或许这也是一种别样的美好。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10
最近闲暇时在读安如意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刚读时,那书中的诗情画意吸引了我,我从小就喜欢诗词,可却又没有那么好的头脑记住它,总是过目就忘——可读过此书后,我发现里面那曼妙的诗句随时摘吵却给我留下印象深刻。
此生,你与谁初见?是你出生时那些帮你来到世间的大夫——是你第一次上学时看到的同学还是和你擦肩而过的路人——或许在初见中却可以有一场美丽的邂逅——太多人喜欢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呵呵这不是安如意的书名,不是纳兰的诗句,而是天下人的心声——若人生只如初见该多好?
可以留下美好的回忆,不会有嫉恨、不会有怨恨、不会变成仇人,永远是对方心中的完美影象。因为初见时,只是不经意的一瞥。不过是一时的恍惚,不过是一时的.心跳,却不想,短短的一瞬,变铭刻在心中,挥之不去。
若当年李隆基和杨贵妃能像初次见时那样,你是你我是我该多好?不会有最后凄惨的结局,可却又不能只有初见,若只有初见,就没了《怅恨歌》,就没了那些凄美的结局——但是还是喜欢初见——
若人生只如出见,我们该保留多少美好的记忆?我们该记得多少难忘的往事?多少的往事已难追忆,多少的故事中有你有我。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11
看到一本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人生若只如初见”,原句出自纳兰容若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在她的笔下,一首首古典诗词,都变成了一幕幕凄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细细品位,就如一壶沁人心脾的好茶,慢慢回味,还能感受到它的醇香。
翻开目录,看到的每一章节的名字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从“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到“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翻开书本,从班婕妤的《团扇歌》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从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到陆游的《钗头凤》,杨玉环、卓文君、李清照……她在诗词的变幻中讲述了古代英雄美人,才子才女不为人知的毅志思想。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在冰冷绝情的深宫大院,她始终相信,她爱着的男子会重新对她回眸,可是没有,当繁华尽落,天子与凡人一样躺在冰冷的墓穴里时,她依然在他的陵园里,陪着他一生一世。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和,乃敢与君绝”将双指并拢,她对天发誓,原以为她会得到幸福,殊不知,皇室的恋情是廉价的,阴谋和狠毒,将她付出的爱恋全部抹去,变成了一个仅仅值得可怜的牺牲品。
“人生若只如初见”中的这个“若”字,是世上多少人期望,却永远不会实现的。因为遗憾和希望,世间的人大多喜欢假设曾经和将来,不得不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是美丽,而又惆怅的。我们都曾遗憾过,后悔过,但这是我们人生中必须经历的,正如书中所说“命运就像名贵的丝绢,怎样的巧夺天工,拿到手上看,总透出丝丝缕缕的光,那些错落是与身俱来的原罪”。谁都会有一个美好的开始,却都不知结局怎样,我们能做的,便是珍惜这场人生的初见。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12
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他仍是他的旷世君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侵。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
独自走在路上,星光点点,略微昏暗的路灯恰到好处,夹杂着花香的风扑面而来,那香味沁人心脾,令人神往。在这忙乱的时间中停下来,细细品味,像这不经意的香气一般,生活总会有些幸福停留在那初见的时刻。或许已经没有人再去谈论那或喜或悲的爱情,但它曾经轻轻地落在人们心上,教会他们珍惜初见时的那份感动,即便后来发生再多,最后也会怀念当时的倾情。
生活依旧在继续,呱呱坠地的小生命睁开眼睛,初见这世界的精彩都印在他那干净的笑脸上,母亲怀胎十月的艰辛都不如那初见时的欣慰与喜爱;雨天,悠闲地漫步街头,不经意地擦肩、回眸,初见的心动便印在了不约而同的微笑之上;久违的人再次相见也总是会回想起初见时的青涩模样。或许,多年以后,在他(她)身边的人便不止你一个,你总会想,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但你会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和你一样地照顾他,陪着他。
席慕容在《初遇见》里说:“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我们没料到的情况下出现”。很多东西都会改变,时光会变,年岁会随着指尖一点点流逝的光阴渐渐老去,谁都逃不过时光的浩劫。但,那已经是很久以后的话了。既已相遇,便只保留初见时的感动,珍惜就好。
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时光匆匆,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去后悔曾经的错,改写最初的历史。若是如此,不如珍惜初见时的那份感觉......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13
看到一本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人生若只如初见”,原句出自纳兰容若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在她的笔下,一首首古典诗词,都变成了一幕幕凄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细细品位,就如一壶沁人心脾的好茶,慢慢回味,还能感受到它的醇香。
翻开目录,看到的每一章节的名字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从“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到“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翻开书本,从班婕妤的《团扇歌》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从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到陆游的《钗头凤》,杨玉环、卓文君、李清照……她在诗词的变幻中讲述了古代英雄美人,才子才女不为人知的毅志思想。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在冰冷绝情的深宫大院,她始终相信,她爱着的男子会重新对她回眸,可是没有,当繁华尽落,天子与凡人一样躺在冰冷的墓穴里时,她依然在他的陵园里,陪着他一生一世。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和,乃敢与君绝”将双指并拢,她对天发誓,原以为她会得到幸福,殊不知,皇室的恋情是廉价的,阴谋和狠毒,将她付出的爱恋全部抹去,变成了一个仅仅值得可怜的牺牲品。
“人生若只如初见”中的这个“若”字,是世上多少人期望,却永远不会实现的。因为遗憾和希望,世间的人大多喜欢假设曾经和将来,不得不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是美丽,而又惆怅的。我们都曾遗憾过,后悔过,但这是我们人生中必须经历的,正如书中所说“命运就像名贵的丝绢,怎样的巧夺天工,拿到手上看,总透出丝丝缕缕的光,那些错落是与身俱来的原罪”。谁都会有一个美好的开始,却都不知结局怎样,我们能做的,便是珍惜这场人生的初见。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14
今天,又一次重读了80后女作家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全书以诗词为鉴赏的由头,以散文化的笔触,抒写了古典诗词中的爱情故事与浪漫情怀。而我,也许因为在病中,不仅仅身体虚弱,精神更是脆弱得无以复加,难以抵御这来得太过于紧密的情感的冲击,竟数次失语流泪……
可叹纳兰容若,能写下如此深刻而黯然的词句。他当时恐不仅仅是在感慨班婕妤的不幸,更是发自肺腑地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吧!可叹安意如,以女作家特有的细腻与敏感,从纳兰容若的诗词中,如此细微地体察他的一片肺腑之心,他们若是相识,定能成为知己吧?
纳兰说得多好,“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深秋悲画扇”。如果我们只是如初见面时一样,并不曾继续深入地交往,你永远是我心中的佳人“在水一方”,我也永远只是从你窗前走过的友好过客,一切将会多么美好。只因“达达”的马蹄声犯的那个错误,我惊了你的春梦,你摇动了我的心扉,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柳永在作别那些爱着他的歌妓时,是否也会想着,与她们若只如初见,就不会伤感离别?东坡在伤怀亡妻时,是否也会想着与她若只如初见,就不用“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了?汉唐,两宋,中国从来不缺少才子佳人,可总是罕见真正的相知相守,不计较得失,不拘泥礼法,不慑于权势!才子佳人的故事往往都是以悲剧收场:才子因为才,可以只顾风流,来赢得“青楼薄幸名”;佳人年老色衰,色衰则爱弛,终究只能孤独老去,让后人或喟叹或伤感。喜欢安意如对苏轼的评价:“他能够从于自己的感觉。”感觉,比之于感情,更加鲜活。无论何时,跟着感觉走,感觉是感情中最感性、最真实,也是最有力量的部分。有了感觉,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词坛宗主,而是有血有肉的词客,用词句来抒写自己的感觉。
还说纳兰,他似乎很敏感,常人不察的东西,都能在他的笔下生动地呈现。他写“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深秋悲画扇”,他写“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些语句如此动人心魄,一看到就让心瞬间停跳,因为痛得深。读他的词,心灵真的很脆弱,一句话,能让人心痛好久,让人的心脆弱得不堪一击,眼里总是充盈着泪水。这样细腻的词句,出自长于骑射的侍卫之口,其情感似乎来得更加深邃而热烈。让我们再轻吟一遍这首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深秋悲画扇。等闲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15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一时惊艳,一个清代的富家公子,竟然能写出这样温婉细腻的词来,真是惊叹不已。于是在网上看到安意如的这本书时,就打算慢慢的看下来。
这是一本解释或是讲述古代诗词的,用作者背后的故事来讲述诗词本身的意境。我不是唐诗宋词的爱好者,只是觉得这些东西都很美很美,可是看完这本书真的要鄙视自己以前的鄙陋了,多么绚烂美好的瑰宝啊,怎么以前上了那么多年的语文课,都没有一个老师来讲述一下呢。安意如用了感性细腻的笔触描写一副副感人的古代故事。李隆基与杨贵妃以及与梅妃,鱼玄机、薛涛、朱淑真这些才女的或是悲惨或是无奈或是放纵的生活,潘岳(美男子潘安)的悼亡妻,苏轼悼念亡妻王弗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李冶的“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杜牧与扬州的千样惆怅,陆游与唐婉在沈园的“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太多了。
印象最深的是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了,从小就是听着越剧里面的陆游与唐婉才子佳人的分离,对于陆母的百般阻挠很是不能理解,以至于后来在书上读到那个豪气悲凉的“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就对不上号了,这是那个当年在沈园与分花拂柳的爱人相对无言的陆游吗?呵呵,有点迷茫了。
读完全书,我已经彻底迷上了诗词,于是回家翻箱倒柜找出N年前买的宋词三百首看了起来,和以前看真的感觉不一样了,呵呵,推荐大家都看看这本《人生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篇16
看到一本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人生若只如初见”,原句出自纳兰容若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在她的笔下,一首首古典诗词,都变成了一幕幕凄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细细品位,就如一壶沁人心脾的好茶,慢慢回味,还能感受到它的醇香。
翻开目录,看到的每一章节的名字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从“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到“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翻开书本,从班婕妤的《团扇歌》到白居易的《长恨歌》,从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到陆游的《钗头凤》,杨玉环、卓文君、李清照……她在诗词的变幻中讲述了古代英雄美人,才子才女不为人知的毅志思想。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在冰冷绝情的深宫大院,她始终相信,她爱着的男子会重新对她回眸,可是没有,当繁华尽落,天子与凡人一样躺在冰冷的墓穴里时,她依然在他的陵园里,陪着他一生一世。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和,乃敢与君绝”将双指并拢,她对天发誓,原以为她会得到幸福,殊不知,皇室的恋情是廉价的,阴谋和狠毒,将她付出的爱恋全部抹去,变成了一个仅仅值得可怜的牺牲品。
“人生若只如初见”中的这个“若”字,是世上多少人期望,却永远不会实现的。因为遗憾和希望,世间的人大多喜欢假设曾经和将来,不得不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是美丽,而又惆怅的。我们都曾遗憾过,后悔过,但这是我们人生中必须经历的,正如书中所说“命运就像名贵的丝绢,怎样的巧夺天工,拿到手上看,总透出丝丝缕缕的光,那些错落是与身俱来的原罪”。谁都会有一个美好的开始,却都不知结局怎样,我们能做的,便是珍惜这场人生的初见。
若,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