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疫情防控心得

笔构网

2025-05-02心得

请欣赏寒假疫情防控心得(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寒假疫情防控心得 篇1

“硬核”一词是来源于网络,可以理解为很厉害、很酷,也可表现网友对处理大难度事件的人的敬佩之情。疫情当前,“硬核”标语、“硬核”广播、“硬核”援助层出不穷,各地为防控疫情,可谓是使劲浑身解数,一道道“硬核”之光直破阴霾,在这寒冬里成为一道暖阳,普照大地,等待春暖花开。青年党员,该是晨曦的太阳,该是基层一线闪耀的“明星”,该是以“硬核”作为防控疫情的“主心骨”,驱散阴霾,绽放光芒,给这个寒冬带去曙光与温暖。

有一种“硬核”作为,叫“跟我们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党员干部要赶快行动起来,跟我们上!”“这个时候我们党员不上谁上?”在防控疫情的一线,这是安抚民心的最强音,也是初心的召唤,更是使命的践行。迎战重大疫情,“跟我们上”,彰显的是担当,尽显的是英雄本色。行胜于言,青年党员要如“最美逆行者”一般,不惧风雨,不畏险阻,以“跟我们上”的“硬核”作为,用非常之力应对非常之疫,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中接受洗礼,夺取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

有一种“硬核”作为,叫坚守岗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没有后方,没有前方,中国大地上,每一个人都是战士,是抗疫一线的“逆行者”、是防疫一线的“硬核”大爷、是日日消毒的环卫工人、是驻守“南大门”、“北大门”的基层干部,一个又一个的平凡岗位有着一个又一个平凡的人驻守着,他们坚守岗位,是因为他们坚信,众心汇聚之时,便是春暖花开,胜利可期之时。危难时刻显本色,疫情当前,青年党员不当胆小如鼠的逃跑者,要当坚守岗位的守望者,时刻奋斗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工作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坚守岗位,与群众连心,与病毒斗争,用“硬核”作为给群众送去“导航仪”。

有一种“硬核”作为,叫落到实处。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新冠肺炎不断蔓延,如何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就成了取得防控攻坚战胜利的关键一环。生命重于泰山,疫情防控措施关乎人民的生命健康,是当前的重点工作,容不得任何马虎,也容不得任何“虚招”,一招不实,可能会带来全盘皆输的局面。疫情防控是一场需要落实落细的战役,每一位青年党员都要沉下身子,出实招,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织好织牢疫情防控网,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奠定良好的基础。

和平的年代没有硝烟,但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样是每位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的淬炼场所,疫情面前显担当,越是艰难越向前,每一位青年党员都要时刻记着,我们的“硬核”作为,会带来曙光,会迎来希望,也要记得,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春天终将至,暖阳必来临。

寒假疫情防控心得 篇2

今年的春节,是一个特殊的春节,在这个最重要的日子里遇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场抗战肺炎的激烈“战争”由此开始了。

我们身边的每一人都为这次疫情担心受怕,我从电视上看到那些白衣天使叔叔阿姨们24小时都在等待命令,只要上级一发话,您们就义不容辞的去医院和病毒做斗争,在您们眼里,没有白天和黑夜,困了,您们就趴在桌子上或睡在地板上眯一小会。您们没有好好的吃上一顿饱饭,饿了,您们就吃方便面。由于医疗物资缺少,为了避免浪费,您们害怕耽误太多的时间去救治病人,您们一天才上一次厕所,有的甚至还穿上了纸尿裤。这种纯结、高尚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解放军叔叔的支援工作也很幸苦。为了不让各灾区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供应不足,您们成立了物资运输队,将这些物资送到了各个郊区,运输物资有时候来回就要半天的时间,您们在车子上没有食物,就随便找点吃的填饱肚子,生怕错过一分一秒。到达运送点后,您们还要将那些一堆堆的物资一箱一箱地搬下来,就算累得满头大汗,您们也不休息。

在这场疫情战斗中,有许多报名参加的自愿者们,冒着不怕被感染的风险也冲在了最前面。有的负责来回车辆的登记、有的负责各区域的消毒、还有的负责各医院的'后勤工作等等。您们的这种爱让我觉得很温?

这场疫情中,我们的老师也非常担心我们的安危。您每天不定时在群里面发预防冠状病毒的消息,让我们每天在班级群里面报平安,您才放心。还有环卫工人,一大早就会看到您们忙碌的背影......

感谢您们为这次抗战疫情冲在了最前面,我希望您们保护我们的同时也要照顾好您们自已的身体,因为有您们,我相信这场疫情马上就会结束,我们又可以像以前那样快快乐乐地上学、放学。

寒假疫情防控心得 篇3

冬日已至,春节已至,疫情也至……

从前,门庭若市,一出门便会碰着摩肩接踵的场面,参入敲锣打鼓的队伍里。如今,因为疫情,路上竟然不见一车,空荡荡的街道不禁让人打起一个个寒颤。

疫情开始后,便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如今,浙江,成为了第二个重灾区。

遵听钟南山院士的话:“春暖花开再动一动。”每天,我都会趴在窗子上,看向窗外——北风“呼呼”吹过,树叶没有一点翠色欲滴的样儿,花儿也不知在为谁低头哈腰。有时,火红的太阳便会当空照,使世界看起来充满活力些。

收听新闻是我每天的任务。我常常安适地坐在床上,打开手机,刷着有关疫情的新闻。或是打开电视,和家人共同收听各地疫情情况等。看着白衣天使们辛勤地付出,流下一滴又一滴汗水。我不禁紧皱眉头,抿住双唇,想要跳到他们跟前,拿出手帕,为一位位医护人员逝去他们额上那一粒粒晶莹的泪珠。但是,他们哪有时间?就连一口饱饭也吃不了……

其实,家,是温暖的港湾。被疫情袭击后,人们每日待在家中,除了医生与患者,每一个人都与亲人相处在一起。我们与家人一起喝着清新的茶水,吃着柔软的米饭,下一顿顿象棋,猜一次次谜底……每个未患病的家庭中,都充满了小脾气与次次欢笑,充满了过期零食与飘香的饭菜。

但同时,我也想到,那些患者的家庭却沉浸在痛苦与悲凉中。疫情如同一片广阔无垠的海,将他们隔离在海峡两岸;疫情如同一座险而高的山峰,将一个家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山头,另一部分却在山脚下;疫情如同一扇没有钥匙的门,将一个家庭隔离在门两侧。

这个假期,一个特别的春节。一日复一日,疫情并未好转,确诊病例愈增愈多,却也让我逐渐明白了一些事——生命是无价之宝,亲情是上帝赐予的珍贵礼物。

寒假疫情防控心得 篇4

作为21世纪大学生,00后的有志青年,我们已经踏上了漫漫的人生旅途,迷途挣扎中,让我们踌躇不前的是源于内心中一直埋藏的疑问:飞速发展的年代,我们能做什么,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带着这样的人生疑惑,我默默在学习的海洋中摸索前进。在我刚放寒假的时候,得知于都县组织了大学生“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知这是一次服务于人民的好机会,于是我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

在这次志愿服务中,我的任务主要是:引导群众扫健康码、测量体温、对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行登记、为来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领办帮办、咨询引导、维持秩序等服务。虽然活动只是由一些看起来平凡的小事组成的。但是这些平凡的点点滴滴都可能对服务的对象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我们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幸福,觉得终于为社会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志愿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志愿者不是单纯的奉献,我们也可以从活动中学到很多东西。我就是一个受益者,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增强了组织能力,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耐心。我并没有夸大的意思,当你身在其中的时候就会明白,在奉献与劳动中,自己便会不知不觉的成长起来。

这次的志愿服务活动也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四馆一中心的建立让人民办事更加便利,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正值建党100周年之际,于都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正是中华大地的现实写照,有千千万万个这个样的城镇发生着同样甚至是更为巨大的变化,我不由地为出生在中华大地上而感到骄傲自豪,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必将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共同富裕,开创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寒假疫情防控心得 篇5

连日来,面对来势汹汹的突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为了保障公共卫生环境,环保科技枫杨项目部的全体环卫人员积极响应公司号召,放弃春节休假、不惧危险,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多措并举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守护城市的干净整洁。

在疫情防控一线,环卫工人们每日除了做好清扫清洁道路环境卫生的本职工作,还要对果皮箱、交通护栏、硬隔离、公交站牌等城市家具以及地铁口、医院、垃圾中转站周边道路开展消杀工作,不放过任何卫生死角。虽然工作量大大增加了,但是环卫工人们都没有任何怨言,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贡献。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公司和枫杨项目部也高度重视一线环卫工人作业期间的防护,及时为环卫工人配备了医用口罩、消杀药品以及测温仪器,要求大家必须每日戴好口罩、测量体温、环卫作业车辆每日消杀,以确保疫情期间环卫队伍不出现感染者、不出现污染源头。

空荡荡的街头失去了往日的'喧闹,在一片安静中,依然有沙沙的扫帚声传来,正是这样一群朴实、勤奋而又敢于担当的环卫工人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为广大市民筑起一道维护环境卫生安全的稳固防线,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寒假疫情防控心得 篇6

疫情防控阻击战自打响以来,许多基层干部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在抗“疫”一线中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疫情虽在我们始料未及,但基层干部们却绝不能措手不及。面对疫情信息排查、走访调查、卡口执勤等诸多纷繁复杂的工作,务必要以“实”字当头,在此次疫情防控战“疫”中牢固战线,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端正态度要“务实”,踔厉奋发求“真实”。

除医护人员外,基层干部是另一群在防疫战场上的“逆行者”,工作在贴近群众的“一线战场”,调查出疫情传播的“第一手消息”。因此,基层干部要在思想上认清防疫工作的严峻形势,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工作纪律,查真情、录实况。严防“走访花了6小时,填表却要2小时”这样的形式主义乘虚而入,杜绝“一问三不知”这样的官僚主义浑水摸鱼,把干部们的精力真正集中到战场一线中来。我们不是投身于为表格数据服务,而是投身于为人民服务,慎小事微对待防疫工作,敦本务实践行初心使命,这才是防疫期间基层干部应有的“真实”姿态。

工作作风要“扎实”,千策鼎力抓“落实”。

近日,不少关于防疫工作的基层“硬核”宣传标语以及村干部喊话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这些言辞虽引人发笑却并不俗气,句句饱含着的都是在基层沟通中所需要的“地气”,以及基层干部们对群众健康安全的关心和劝诫。基层领导们根据所在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合理分配,利用“村村响”、宣传单、告知书、设卡值守、上门摸排等一系列扎实的手段将防疫工作全面铺展开来,筑造起一座座坚实的“战斗堡垒”,形成一道道严密的防疫阵线。俗话说:“走马看花不如驻马看花,驻马看花不如下马看花。”基层干部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需要放下身段,走下“马背”,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抓好疫情管控的工作落实。

采集信息要“详实”,精益求精描“事实”。

基层的防疫“战事”里,采集信息,摸排数据,上门走访等工作总是一刻不停地唱着“主角戏”。这样的工作很枯燥繁琐,也容易惹人生厌,但却也是防疫工作战线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挖战壕”工程。采集了详实的信息,描述了完善的'事实,便是挖出了坚实可靠的“战壕”,基层干部这些“战士”同伴们便能更加自如地阻击肺炎病毒“攻城略地”。信息统计不留一丝遗漏,也就是不为病毒扩散留下一丝可能。李大钊有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既有长风过隘口,必是奋斗正当时。

疫情虽来势汹汹,而基层干部在防疫一线以“实”字当头,必能牢固阵线,覆盖全面,打一场漂漂亮亮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同时,也在此也希望各位基层干部在此次防疫工作中注重自身防护,做好安全保障,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不要只顾着忙碌争分夺秒的今天,也要期待看到拨云见日的明天。

寒假疫情防控心得 篇7

近期,国内疫情零星散发、多点散发,甚至局部出现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成为常态。作为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的一名学子,放假回到家乡,我选择做一名光荣的志愿者,为疫情防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参加了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志愿者招募并成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

在参加志愿者服务期间,我感触最深的是参与配合型过氧乙酸消毒液的配置与发放。在这期间,我的工作是负责对AB两种原液的出库及使用量的记录,以及记录化学反应的时间,及时报送反应完成的时间,以及辅助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记得第一次进入消毒液配制实验室的时候,带着N95口罩的我在高浓度的原液的强烈气味的刺激下,鼻腔和喉咙干疼,眼睛被强烈的气味刺激得“眼泪汪汪”。那时的我就觉得那些在这里工作的“幕后英雄”非常伟大。除了过氧乙酸消毒液的配置,我还参加了对隔离宾馆和隔离病房领取0.3%过氧乙酸的登记工作。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又参加了为交警等卡口单位人员和类似政务大厅这样的窗口单位人员发放一次性医用口罩、配制84消毒液的工作和进入疾控中心的外来人员的预检分诊等工作。

参加志愿活动已经半个月了。在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和防疫工作长辈们的关心下,我们用心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认真履行志愿者职责,在工作潜力、思想素质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医学检验系的大学生,在志愿者工作中我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锻炼,最重要的是深刻体会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将以这次志愿者工作经历鞭策自我,继续弘扬志愿精神,在社会中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尽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驰援疫区,无数不知名的志愿者前赴后继奔赴一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着不同的意义,虽然作为医学生的我们还不能像医务工作者一样在与死神战斗,但是排查返乡疫情、提醒居民做好防护措施,保障防疫物资的及时供应,在战场后方的我们也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发光发热。

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无情我先行。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待春暖花开之时,我们繁华与共!

寒假疫情防控心得 篇8

新冠病毒,体积虽小,影响却一点也不小。它如一块巨石坠入水中,把我们平静的生活打破了。而此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批英雄不畏生死,逆流而上,冲在了一线。吴红卫就是其中的一位。

吴红卫,晋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一名主治医生,主动请缨加入了我市的援鄂队伍。在他刚到湖北开始加入急救工作时,身体极度不适,压抑的工作氛围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以及密不透气的工作服压得他几乎要趴下。因为每天至少要工作六个小时,而且在这期间,不能喝水,不能吃饭,不能上厕所,再加上严实的防护服使得他都感到呼吸困难,护目镜也相应地因这样的高温而被蒙上了一层薄雾,视线模糊,这样导致平常简单的操作都变得异常困难。但这些都没有把他吓倒,吴红卫坚持了下来,并为自己能在国家危难时机而尽力感到无比欣慰。

经过几天的适应,吴红卫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工作环境,但他又面临新的考验。医院重症患者90%都需要呼吸机的支持,而大多数患者又都是老年患者,他们精神萎靡,求生欲望极低,这既影响了医生的情绪,也不利于他们病情的早日康复。所以吴红卫不仅要监护病人的治疗工作,还得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病人进行心理治疗。他在日记中写道“进入病区的前几天,我整个人都是崩溃的”,但是,他心中有信念,他把救死扶伤看作是一种高尚的事业,看作是自己应履行的职责。他始终工作在一线,他的誓言是“不胜不归”。

这就是今天我要称赞的抗“疫”英雄吴红卫。他大爱无疆、他医德高尚,他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隔离病毒,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恪尽职守。他是新冠病毒的克星,他是我们晋城人的骄傲。我们等着你的早日归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