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红红火火过春节中班活动方案(精选9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红火火过春节中班活动方案 篇1
1、体验民族风情,感受迎新春热闹欢快的气氛。
2、大胆尝试用手势指挥和小乐器合奏等方法表演歌曲,体会合作演奏的乐趣。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略多于幼儿人数的小乐器,如:小铃、圆舞板、铃鼓等。
2、大鼓和镲各一。
活动过程:
一、谈论迎新春主题
1、刚过了元旦,再过几天就要过一个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这是什么节?
2、在中国的新年(春节)里人们做些什么?
二、演唱歌曲《过新年》
1、演唱歌曲。
随着歌声想象人们是怎样过年的,如何表现热闹的欢庆场面。
2、再次演唱,想象新年敲锣打鼓的情境,教师运用情景语言纠正幼儿的口型,做到吐字清晰。如:
师:锣鼓敲起来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幼:咚咚咚、呛呛呛。
师:这是一只新鼓,敲出来的声音真精神,新的锣亮闪闪,很明亮。(边演示边请幼儿注意教师发“咚”和“呛”时的口形)
引导幼儿以找新的小鼓和小锣的方式,互相倾听谁的声音最好听。
三、尝试用不同的节奏伴奏
1、敲锣。听琴声,按照拍律拍节奏,表现模仿敲锣的动作。
2、打鼓。听琴声,按照拍律拍节奏,表现模仿打鼓的动作。
3、小朋友听了真高兴。听琴声,用拍手转动手腕表现小朋友欢天喜地的动作。
每一次尝试轮换着请一位幼儿按大家商定的节奏,用自己的手势来指挥。
四、合作表演
幼儿在以上三种表现方法中,按自己的意愿任选一种,分成三组,由三位幼儿分别当指挥,合作进行表演。
五、打击乐演奏
1、选取小铃、圆舞板、铃鼓小乐器,分别模仿敲锣、打鼓、拍拍手,共同表演。
2、增加大鼓和镲,共同商量何时介入,怎样介入。
3、尝试介入大鼓和镲,与小乐器合作演奏乐曲。
红红火火过春节中班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交流讨论学说儿歌,感受欢度春节的氛围。
2、积累儿歌中"剥"、"搓"、"踩"、"舞"、等动词,会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2、春节歌谣、录音磁带、各种小动物角色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磁带,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远处传来热闹的背景音乐和鞭炮声。
提问:猜猜是什么事情这么热闹?春节的时候你都做些什么?
二、听听、看看、讲讲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
1、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2、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兴高采烈的迎接春节?他们是怎样迎接春节的?
他们说了什么祝福的话?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以游戏的形式,学习动词。
1、教师做动作幼儿说出动词。
2、变化游戏方式,请个别幼儿做动作大家说动词。
四、通过各种形式朗诵儿歌,体验与同伴合作朗诵的快乐。
1、利用图片,教师和幼儿共同朗诵儿歌。
2、请部分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朗诵。
活动延伸与建议
幼儿自由结伴进行表演。
儿歌:过春节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黄狗贴春联,山羊把地扫,猴子买糖果,花猫蒸年糕。
松鼠宝宝剥花生,母鸡大婶搓元宵,三个小猪来拜年,穿着新衣戴新帽,你来舞龙灯,我来踩高跷,放起爆竹劈啪响,恭喜恭喜春节好。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结束,孩子们都还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大家了解了"过新年"的风俗,在延伸环节更是让幼儿的激情得以释放到极致。今后就让幼儿在课堂上能说,有看、有动(操作)。
红红火火过春节中班活动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新年是中国特有的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了解中国过新年习俗的由来。
2.学说一句新年祝福语,并在游戏中大胆运用。
3.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有趣以及过新年的喜悦。
活动重点:
了解中国过新年习俗的由来
活动难点:
学说一句新年祝福语
活动准备:
1.“年的来历”课件
2.过新年的图片若干
3.音乐“恭喜恭喜”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新年,了解“年”的来历
1.教师出示红包图片
师:这是什么?什么时候你会收到红包?新年的时候除了要拿红包装着的压岁钱,你还见到新年的时候要用到哪些红色的东西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随机出示过新年的图片)你知道过新年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包红包、贴春联、放鞭炮吗?
2.教师播放课件《年的来历》,幼儿欣赏。
3.师:古时候,“年”是什么?“年”怕什么?人么怎样对付“年”的?
4.教师小结:“年”就是“年兽”。“年兽”最怕三种东西——光、声响还有红色,所以人们为了吓走年兽,常用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等方式来过年,见面时,还彼此说“恭喜恭喜”等吉祥的话祝彼此平安。
二、交流过年的习俗
1.“年兽”来了,你除了放鞭炮、贴春联、穿红衣,还做过哪些事情?
2.幼儿介绍过年时的欢乐情景。
3.教师小结: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会贴春联、倒贴“福”字,在年三十晚上会吃团圆饭,大人会给小孩子压岁钱。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大家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做恭喜的动作,说祝福的话,现在人们还有电话拜年、贺卡拜年等多种拜年方式。
三、自由游戏,感受过年的欢乐
1.请一部分幼儿扮演年兽,另一部分幼儿通过红色、响声、光亮等各种办法将年兽吓走,然后互相恭喜。
2.师:恭喜的时候可以说些什么呢?想一想,新年的时候人们最希望听到哪些祝福的话?
幼儿自由交流讨论然后集体回答。
3.游戏:大拜年(播放音乐“恭喜恭喜”)
全体幼儿围成圆圈,每次游戏请五到六名幼儿,到坐着的幼儿家里拜年。游戏进行多次,幼儿轮流拜年,到别人家时先敲门,然后向主人说一句祝福的话。
红红火火过春节中班活动方案 篇4
教案目标:
1、知道吃过多甜食的不良影响
2、体会过年吃甜食的吉祥意义
教案准备:
过春节的传统甜食,如八宝茶、桂圆茶、八宝粥等
教案过程:
1、请幼儿尝一尝这些春节传统甜食
2、拿出几种过年时常吃的甜食,问幼儿:“这些是什么?”“你吃过么?”
3、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这些食物好吃么?
——他们是什么味道?
——你们知道这些甜食都是什么时候吃的么?(告诉幼儿:过年时,吃点甜甜蜜蜜的东西,祝福来年生活甜美)
——过年时你还吃过什么甜的食物?
4、再引导幼儿讨论:“吃甜食虽然可以占喜气,可是吃得太多会怎么样呢?”
5、提醒幼儿甜食不能一次吃得太多,吃完要记得漱口,保护好牙齿。
红红火火过春节中班活动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初步学念儿歌。
2、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过年的热闹,快乐的气氛。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内容
难点:发挥幼儿的想象, 会说“红红的···”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的准备
2、PPT演示文稿
3、 音乐(喜庆、欢快的)
4、 春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
——发展幼儿的想象
2、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过新年都会做些什么呢?
——出示PPT,“过新年”三个大字
——教师有意识的念,今天李老师带来了一首关于过新年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做“过新年”
3、出示图片,让幼儿理解“团圆” ——这么多人,他们在做什么?
——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在一起吃饭呢?
——教师总结团圆
4、理解儿歌内容出示娃娃头像 ——这是谁,娃娃的脸是什么形状的,这个娃娃的脸可真漂亮呀!脸蛋是什么形状的呢?
——幼儿自由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
5、出示图片“春联” ——这是什么地方,门上有什么?春联是什么颜色的
——引导幼儿想象,我们除了说“红红的脸蛋、红红的春联、还可以说红红的··”
——幼儿自己说,并及时给幼儿肯定
6、出示最后一幅图 ——图上都有谁呀?他们在做什么
——引导幼儿说在给我们拜年
——教师范念儿歌,从头出示图片
——出示图谱 图+文形式
7、游戏
——请助教一起玩拍手游戏
——两个小朋友相互玩游戏
——播放音乐 幼儿在欢快的环境中,和老师们一起玩游戏
活动延伸:
1、美术区;给幼儿提供材料,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相应的作品
2、表演区:给幼儿提供音乐,让幼儿大胆表演,
3、亲子游戏:和爸爸妈妈边拍手边念儿歌,增进他们之间的亲子感情
红红火火过春节中班活动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
2、能大胆的与同伴交流、体验过新年的活动。
3、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感受过年的欢乐。
4、参与节日游戏。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重点:
了解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
活动难点:
能大胆的与同伴交流、体验过新年的活动。
活动准备:
课件、剪刀、纸、红包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歌曲表演《新年好》
二、基本部分:
1、你们过年的时候都干些什么?
2、了解过年的习俗和由来。
我们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年夜饭、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贺卡、贴春联、贴福字、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舞龙舞狮等。
3、教师提问:“那人们过新年时为什么要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或和同伴相互交流)
4、欣赏故事《年兽来了》。
(1)年兽最怕什么呢?
(2)年兽最怕三种东西:光、声响,还有红色。所以人们为了吓走年兽,常用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等方式来过年,见面时,还彼此说“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5、分组过新年,感受过年的欢乐。
“过年真开心,你们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课件)那我们就挑选你喜欢的方式来过年吧。”
第一组:互相拜年。
第二组:包饺子。
第三组:剪窗花。
第四组:拼年画。
三、结束活动,分享过年的喜悦。
过完年,我们小朋友就长大了一岁,那我们就不但要团结同伴,还要尊敬父母和老师,孝敬老人。
红红火火过春节中班活动方案 篇7
教案目标:
1、引导幼儿认真听其他小朋友的讲话,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2、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快乐,共同分享快乐。
教案准备:
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教案过程:
一、欣赏重现
1、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
师: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
春节你去了哪里玩?和谁去的?
看到了什么?
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二、引导发现
1、有的小朋友春节好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朋友,一起看。(小朋友三五成群地一起看)
2、 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教案讨论:
现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贴到语言区的墙上,给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过春节的有趣的事。
教案活动:
幼儿边看边讲述边用纸笔画出自己过春节的事。
红红火火过春节中班活动方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阅读、交流春联活动中,感受春联的韵律美。
2、初步理解春联的含义和结构。
3、感受人们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带一副春联,活动前学会念自己带的春联。
活动过程
1、知道贴春联是中国过年的民俗。
教师:小朋友家是怎么迎接新年到来的?家门口有什么变化?
教师着重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自己的春联。
2、幼儿介绍自己带的春联,知道春联上下联字数相等,讲究对仗、押韵。
教师:你家的春联内容是什么?是什么意思?你发现春联有什么特点了吗?
3、通过讨论春联的内容,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师:你喜欢谁带来的春联?为什么?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将幼儿带来的春联布置在活动室内,供大家欣赏。
红红火火过春节中班活动方案 篇9
设计意图:
当今社会的大部分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而这唯一的孩子就是家庭中的宝贝。由于家长的宠爱,很多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不懂得关爱他人,更不懂什么是分享。根据《纲要》:“发展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培养健康积极的社会情感,认识并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协作的重要和快乐。”我设计这个活动,利用过新年互送贺卡的方法,让幼儿初步理解分享,在活动中感知分享的快乐。同时在幼儿回答老师问题时,有效的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记住故事名称及主要角色。
2.能用较完整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初步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己贺卡若干、油画棒、动物图片。
活动重点:
能够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难点:
能较连贯的回答问题。
活动过程:
一、出示贺卡。引入故事。
小朋友,老师昨天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看看?这是什么?(贺卡)这张小贺卡漂亮吗?你们猜一下是谁送给我的?因为新年快到了,小老鼠波波专门画了这张贺卡送给我当新年礼物,而且波波知道我最喜欢吃葡萄了,还在卡片里画了一串大葡萄,王老师可喜欢这张卡片了。波波不仅送贺卡给王老师,他还画很多的贺卡给她的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波波还送贺卡给谁了吗?想知道波波有没有送贺卡给你吗?那么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听完故事你们就知道波波画得贺卡送给谁了。
二、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涵义。
1.交待故事名称。
2.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并运用图片和半成品的贺卡,边讲述边在贺卡上贴鱼(送给小猫)、萝卜(送给小白兔)、蜂蜜(送给小黑雄)、苹果(送给小红鸟)和鸡蛋(送给波波),帮助幼儿记忆。
3.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当幼儿回答出一个小动物,就将一个小动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4.教师有感情的再讲一遍故事,边讲述边提问!
(1)波波画了什么好吃的送给小猫(小白兔、小黑熊、小红鸟)?
(2)为什么波波要画贺卡送给她的好朋友?
(3)波波在每一句贺卡上都写了一句什么祝福的话?
三、教师小结,让幼儿体会分享的感觉。
小朋友,你们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对吗?你们想不想像王老师和小老鼠波波一样画出一些好吃的送给你们的好朋友?请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玩玩具,一起吃好吃的,一起过新年呢?小朋友你想画什么好吃的?送给哪一位好朋友?
附注:故事
祝你新年快乐
新年快到了,小老鼠波波想寄贺卡给它的好朋友。
波波找了一张图画纸,画了一条鱼送给小猫咪。波波找了一张大的图画纸,画了一罐又一罐的蜂蜜,送给小黑熊。波波找了一张再大一点的图画纸,画了一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送给小红鸟。最后,波波找了一张最大的图画纸,画了一个大萝卜,送给小兔子。
波波把卡片寄出去之后,心里想:它们会喜欢我的卡片吗?第二天早上,波波听到敲门的声音,打开门一看,哇!一张好大的贺卡呀,上面画着一块它最喜欢的奶酪呢!小猫咪、小兔子、小黑熊和小红鸟从卡片后面伸出头来,开心地说:“波波,祝你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