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绿化干旱养护方案

笔构网

2025-05-09方案

请欣赏针对绿化干旱养护方案(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针对绿化干旱养护方案 篇1

按照各级防汛抗旱部门的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防汛抗旱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摆在首位、狠抓落实,确保实现防汛抗旱工作常态化。

一、健全机构,责任到人

一是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其他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包村干部、各村(社区)支部书记、村主任为成员的防汛安领导小组,同时将镇卫生院、电管站、学校等部门负责人纳入工作组,整合壮大抢险力量。二是实行防汛抗旱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制,按照领导分片、镇干部包村、村社干部包点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确保防汛抗旱工作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安全工作例会都将防汛抗旱作为重要内容,对全镇作了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各村(社区)按照镇党委、政府要求,认真安排、提前部署、抓好落实,切实做好辖区内防汛安全工作。

二、工作重点

结合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制定了《xx镇20xx年防洪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应急预案》,为突出重点,进一步完善我镇汛期防御指挥体系,在各重点堤防、水库、河心坝等重点场所均有责任人及相关防御措施,各村(社区)、企业、单位均落实了具体工作责任人和防汛安全监测人员。

三、精心组织、排查

组织对全镇青衣江流域、镇域小支渠、3个小型水库、6个水力发电站、山坪塘,5个地质灾害点等进行了周密再查看,对可能威胁的村庄、农户重大隐患点进行详细勘查,并切实制定落实好监测防治措施;在防汛重点地段制作警示牌;要求监测员对防汛区域开展经常性巡回检查,防患于未然,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防汛物资落实

按照文件要求,我镇成立了镇、村(社区)、村民小组、农户四级防御工作体系,重点加强了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储备,准备了充足的防汛抢险物资,建立了专门的物资储备库房,储备应急救援和生活必需品等物资,以保证防汛抗旱应急救援之需。

针对绿化干旱养护方案 篇2

随着开发区工业产业的发展,现代化企业对生产区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生产园区不仅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对于周围的环境美化也要达到花园式工厂的标准。宜人的生产区绿化环境不仅陶冶人的情操,也有益于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制定厂区绿化实施方案时十分必要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厂区空地都应绿化,用以改善和美化厂区环境。一般厂区绿化范围包括生产管理区、主要出入口、交通道路(主干道、次干道、支道)两侧、生产设施周围等。

1、厂区绿化的作用

(1)生态作用:厂区绿化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效应,尤其改善局部气候效应,影响附近风力、温度、湿度等;可以调节气温,夏季吸收日晒热能,冬季绿化地段散热相对较慢;可以净化空气,吸收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对空气中的烟雾、粉尘起过滤阻滞的作用。

(2)防火减噪:许多树木具有防火功能,含树脂少、水分多、着火时不会产生火焰的树木,可以阻止火势芡延,隔离火花飞溅。一定宽度和一定树种的搭配可以减弱噪声,实测资料表明,18米宽的林带可以减弱噪声16分贝,2.2米宽的绿篱也能降低5-6分贝。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车间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树种。

(3)保护作用: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明显,树冠、草坪可以使坡面避免雨水的直接冲淋;树木和草地的根系发达盘根错节,可以减弱流水对土地的冲刷,固定沙石土粒的作用。

美化环境:优美的环境使人们的神经系统得到放松,从自然的的赋予中感受心理的宁静,得到视觉和心理的平衡。工厂交错林立的钢结构厂房,贯穿厂区的管架这些硬质的物体同柔性的绿地组成和谐的工厂空间形态。

2、厂区绿化的日常维护

厂区的绿化景观初步形成,后期重要的就是要作好绿地的维护计划。企业的绿地管理措施,建议加强以下几点:

(1)深人开展宣传教育,增强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2)针对厂区的绿化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做到有规划有管理。

(3)在树木绿篱、草地花卉的全局维护管理上,应大力发展本土树种,定向培养多种类型、不同规格的苗木。

(4)在树木绿篱、草地花卉的具体维护管理上,以植栽维护管理为主,主要包括浇水、施肥、修剪、防止病虫害、补植等。

工业厂区绿化必须针对企业生产特点和环境保护要求兼顾美化厂容进行布置。突出自然的环境建设思想,研究厂区绿化的特殊性,根据厂区的规划结构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点、线、面结合,提高现代化企业绿化设计的品位,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工业绿化景观。

针对绿化干旱养护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县局关于校园绿化、美化,创建绿色校园的有关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切实搞好学校绿化工作,营造整洁、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根据绿化功能作用需要设计打造一定的人文景观,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合理设计绿色植被分布方案,体现校园绿化的科学性、实效性。

二、规划目标:

为师生们创造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具有美丽的花坛、花架、花池、草坪、乔灌木等复层绿化的休息活动场所。

三、规划内容:

1、学校外部围墙

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关系,学校校门外空间有限,只能载少量树木,因此,我校拟在学校四周的围墙近处,栽植一些树木,北墙选用可观赏性的龙爪槐,西墙选用快长树为主速生杨,形成绿色的带状围墙,减少风砂对学校的袭击和外围噪声的干扰。

2、校园内部校园内部分为三个区域:校门口、北排教室前和中排教室前

校门口共有两个区域,进门处和进门左手边,这两个区域将规划成两个小花坛,进门处花坛两边种植常绿的松柏,两个花坛里分别种植不同的花草,争取做到春、夏、秋三季有花可见。

北排教室前对应各个班级建立大小不同的花池,发动广大师生,大家动手,亲力亲为,将花池种植完善,各个班级分工管理,各负其责,形成各具特色的美化带。

中排教室前,以甬路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两侧各有一个条形绿化带,种植小叶黄杨,甬路以东部分:中间建一个小亭,亭子周边种植藤条类植被,向亭子顶部攀爬;其余部分分成四小块,分别种植不同的花草。甬路以西部分,中间一座假山水池,假山上安装喷水装置,并在假山上洒下种子,任其生长,形成山、水、花相映,其余部分用花砖分割成四部分,主要种植一些灌木类植被,间或种植花草,高低错落有致。

4、办公室、教室的绿化

办公室、教室的绿化主要以盆栽花卉为主。

四、工作措施:

1、学校分年度、有计划地投入绿化美化资金,发动全校师生参加校园绿化美化工程。

2、发动学生搞好捐花献草活动,让校园更绿、更艳、更美。

3、充分争取社会力量参与校园的绿化美化工程,支持学校的校园绿化工作。

4、加强对绿化成果的管理,养护工作,建立科学管理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制,严把抗旱、排泄、施肥、除草、松土、修剪、保洁、病虫害防治关运用科学,艺术手法修剪提高植物观赏效果,达到树绿,花鲜,草美的标准。

总之,我们将通过校园绿化美化,让大自然的美景走进我们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在灿烂的阳光下,尽情地享受大自然春天般的温馨;大家都能健康、快乐的学习和工作。

针对绿化干旱养护方案 篇4

一、总体要求

在全乡范围内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树木,坚持“政府指导、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做好全乡的绿化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乡各村要根据各村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条件,综合考虑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及民风民俗,科学制定适合不同村庄特点的绿化规划设计方案,不搞形式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突出特点、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二)改善生态、发展经济。综合考虑近期绿化效果、四季景观及防护功能的需要,在树种选择上要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为辅,合理搭配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树种,增加经济树种及灌花结合型绿地的配置比例,构建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结构,实现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展现农村特有的绿化景观。

(三)乡村主导,群众参与。各村是实施村庄绿化的责任主体,要统筹谋划,全力推进,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被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群众力量和智慧建设美丽家园。

三、任务目标

20xx年,全乡8个村,按照人均3株树,户均10株树的标准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绿化行动。到20xx年底,全乡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基本实现“村内有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四旁有树木”的村庄绿化各格局,努力打造村在林中、人在绿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四、时间安排

(一)各村在3月13日前制定出绿化方案,并上报到乡政府。

(二)植树造林、绿化等工作于4月25日前完成。

(三)检查验收。4月30日前,乡政府将组织人员对全乡的绿化工作对照各村的实施方案检查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村限期整改。

五、建设内容

(一)庭院绿化。包括农户、学校、工厂、乡镇政府及村委会单位庭院及房前屋后边角空地。以种植经济树种为主,坚持绿化、美化与发展庭院经济相结合,打造花果飘香、居所优美的生态经济型庭院。

(二)路街绿化。坚持以乔木为主,灌、花搭配,有条件的可采取阔叶、针叶结合等方式,体现绿化、美化的多样性、季节性;小街道绿化要尽量栽植高大乔木;街道两侧有高压线设施的,要选择花灌木或小乔木。做到既美观,又便于通行。

(三)村边绿化。结合村民居住区周围地形地貌,充分利用荒山、荒地、荒滩和河堤,选择生长快、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的树种,应以生态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绿化、美化河岸为主要目标。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发动。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绿化领导小组,督导全乡村庄绿化工作。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明确工作责任,逐层分解绿化任务,加强对农村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绿化工作有序开展。通过广播、板报、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农村绿化重要性、绿化典型的宣传,转变广大干部群众绿化观念,调动全乡人民参与绿化的积极性。

(二)制定方案。切实加强规划引导,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有针对性地制定绿化实施方案,各村要建立健全绿化长效管护机制,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和绿化质量。

针对绿化干旱养护方案 篇5

一、统一认识。切实增强园林绿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努力创造一个空气洁净、环境清新的城市人居环境,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城市绿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市民更好地工作、生活,而且有利于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市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的热情,促进市民的身心健康。近几年来,市园林绿化发展较快,涌现了一批像师院、市国税局机关这样的绿化工作先进单位,但与周边城市相比差距仍较大。主要表现是公共绿地少,绿化档次不高,庭院、小区绿化水平普遍较低。为此,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园林绿化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抓住今冬明春的有利时机,将园林绿化工作当作为民造福的德政工程来抓,大力开展冬春绿化植树活动,着力推进市区园林绿化迈上新台阶,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二、迅速行动起来。掀起城区冬春园林绿化建设的高潮

各级各部门必须抢抓绿化季节,冬春是绿化植树的最佳季节。迅速行动起来,上下一心,市区联动,掀起今冬明春城区园林绿化建设高潮。

(一)市园林局要充分履行职能。重点围绕“一湖两路做文章。

1、尽快启动宾馆周边绿化建设和续建共青广场等湖风景区的绿化建设。完成大道人行道绿化带、行道树建设。用2年时间完成共青广场的绿化建设,力争年前向市民开放;完成湖风景区绿化补植。

2、提升大道绿化整体景观。利用大道与三路、路两个交叉口建设两处公共绿地。铺设草坪,硬化园路;完成大道北段、中段绿化带补植任务,作好大道南段建设方案,力争早日开工。

3、完成大道绿化带改造。解决黄土裸露和苗木缺株及老化问题。补栽广玉兰、国槐等大乔木。

4、完成城区道路行道树、绿化带补植和一路绿化带改造。

(二)区要按照绿化规划。力争早日向市民开放。

(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要负责发动开发区所属各村、机关、学校行动起来。完成贸易广场及周边的植树以及辖区内单位庭院绿化;负责落实由红卫村提供场地、配合市园林局完成的大洲岛小森林建设。

(四)市直各单位要积极支持配合城区的绿化建设。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原种场要负责提供场地、配合市园林局完成大道与三路、环湖路交叉口的小森林建设。市、区各级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会议的决议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实施方案》自觉在园林部门的指导安排下。对不能按标准完成3至5棵植树任务的由市园林局统一收缴义务植树费,专款专用,用于城区绿化。

三、努力抓好小区、庭院绿化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园林式小区(单位)达标活动

各社区、小区要大力抓好居住区、工作区的绿化建设,市、区各级各单位。努力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档次,凡未达标的要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绿化植物残缺不齐的要补植完整;需更新换代的花草植物要通过改造予以更新美化;树种单一、苗木瘦小的要丰富苗木品种,大力发掘利用乡土树种,引进移植大树,原则上新植乔木胸径不小于10厘米。园林部门要加强对各单位庭院绿化建设的指导、督促,要积极做好对市区各单位和居住小区创建“园林式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活动的组织、评比、验收工作。市、区各单位要以争创“园林式小区(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为目标,迅速制订完善庭院绿化建设或改造方案,力争达标,绿化先进单位要达到建成区单位和小区总数的60%以上。市“四大家”机关、师院、职院、鄂东职院、中学、市国税局、地税局、电力公司、农行、建行、安居小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机关、单位、大中专院校及小区要通过改造升级,达到园林式小区(单位)标准,以促进市区园林绿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领导。市区联动,促进市区园林绿化上水平

事关我生存发展环境的净化美化和城市的生态安全。市区各级各部门都有责任有义务搞好居住环境的绿化建设,园林绿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抢抓绿化季节,将本地本部门的绿化工作抓紧抓好。各级各部门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绿化工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过问并参与研究当前的绿化工作,并于年元月10前向市园林局上报年绿化工程计划表,确保年月底前完成绿化植树任务。市政府月份将组织检查验收。园林部门要严格执行绿线审批制度,确保绿化用地面积。整顿绿化市场秩序,严格绿化建设资质审查和检查验收,不断提高绿化档次和建设质量。认真落实今冬明春绿化建设的计划任务,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确保建一片成一片美化一片,积小变为大变,稳步推进城区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

针对绿化干旱养护方案 篇6

一、总体要求

在全乡范围内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树木,坚持“政府指导、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做好全乡的绿化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乡各村要根据各村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条件,综合考虑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及民风民俗,科学制定适合不同村庄特点的绿化规划设计方案,不搞形式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突出特点、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二)改善生态、发展经济。综合考虑近期绿化效果、四季景观及防护功能的需要,在树种选择上要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为辅,合理搭配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树种,增加经济树种及灌花结合型绿地的配置比例,构建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结构,实现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展现农村特有的绿化景观。

(三)乡村主导,群众参与。各村是实施村庄绿化的责任主体,要统筹谋划,全力推进,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被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群众力量和智慧建设美丽家园。

三、任务目标

20xx年,全乡8个村,按照人均3株树,户均10株树的标准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绿化行动。到2015年底,全乡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基本实现“村内有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四旁有树木”的村庄绿化各格局,努力打造村在林中、人在绿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四、时间安排

(一)各村在3月13日前制定出绿化方案,并上报到乡政府。

(二)植树造林、绿化等工作于4月25日前完成。

(三)检查验收。4月30日前,乡政府将组织人员对全乡的绿化工作对照各村的实施方案检查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村限期整改。

五、建设内容

(一)庭院绿化。包括农户、学校、工厂、乡镇政府及村委会单位庭院及房前屋后边角空地。以种植经济树种为主,坚持绿化、美化与发展庭院经济相结合,打造花果飘香、居所优美的生态经济型庭院。

(二)路街绿化。坚持以乔木为主,灌、花搭配,有条件的可采取阔叶、针叶结合等方式,体现绿化、美化的多样性、季节性;小街道绿化要尽量栽植高大乔木;街道两侧有高压线设施的,要选择花灌木或小乔木。做到既美观,又便于通行。

(三)村边绿化。结合村民居住区周围地形地貌,充分利用荒山、荒地、荒滩和河堤,选择生长快、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的树种,应以生态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绿化、美化河岸为主要目标。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发动。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绿化领导小组,督导全乡村庄绿化工作。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明确工作责任,逐层分解绿化任务,加强对农村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绿化工作有序开展。通过广播、板报、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农村绿化重要性、绿化典型的宣传,转变广大干部群众绿化观念,调动全乡人民参与绿化的积极性。

(二)制定方案。切实加强规划引导,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有针对性地制定绿化实施方案,各村要建立健全绿化长效管护机制,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和绿化质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