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活动策划

笔构网

2025-05-10策划

请欣赏小学心理活动策划(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心理活动策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境界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效果。

二、辅导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辅导,普及心理辅导工作。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成。

3.认真细致地做好疏导和跟踪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4.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使辅导工作更加规范。

三、辅导宗旨:

留下你的烦恼,带走我的微笑

四、辅导原则:

1、教育性原则

即对咨询对象的具体情况提出积极的分析意见,鼓励其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批评态度。

2、交友性原则

咨询人员要和咨询对象交朋友,这是咨询工作顺利进行并富有成效的重要原则。

3、启发性原则

指咨询人员鼓励咨询对象吐露真情、启发他们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

4、保密性原则

指保守咨询对象谈话内容的秘密,不得对外公开咨询对象的姓名,拒绝任何关于咨询对象情意的调查,尊重咨询对象的合理要求。

5、预防性原则

指咨询员在明确弄清咨询对象心理障碍的同进,应注意咨询对象的整个心理特点并及早提醒预防心理障碍的加深和可能出现的其它心理障碍,同时要向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6、发展性原则

反映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求询者的问题,不仅要在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咨询结果的预测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

五、辅导内容:

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化,其中心和主旨是面向全体小学生,旨在全面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包括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心理素质,因而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内容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辅导

开学第一个月,一年级新生的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辅导,第二个月,对其他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也可以分类辅导。

2、学习心理辅导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小学生心理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乐于学习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学习心理辅导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考试心理辅导,目的`在于引导小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讨,进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帮助小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坚定的学习信念和旺盛的进取精神。

3、智能辅导

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未来的先决条件,也是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标志。

4、情感和意志辅导

帮助小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克服悲观、怯懦、抑郁、紧张等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经常性地保持舒畅、喜悦、乐观、自信等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保持生动活泼、蓬勃奋发的良好心态,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5、个性心理辅导

个性心理是一个独特的、多系统、多侧面、多层次和多级发展水平的开放性的结构系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个人个性结构中的优势、潜力、特点或弱点,不仅制约着其社会活动的选择性、效能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往往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

6、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社会交往辅导、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常识性的生活技能辅导。社会交往是人类意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基本条件。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生活技能辅导是我国现代社会生活提出来的新课题,是随着我国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飞速发展,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

小学心理活动策划 篇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开展xx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帮助所有师生共同健康工作、生活、学习,按照胶州市教体局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在5月份开展xx小学“关爱心灵,共筑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月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的.宗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活动要求,通过“5.25,我爱我,给心灵一片晴空”的口号,将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采取多元互动的方式开展,即加强社区、学校、父母、监护人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的互动,增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的幸福感,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学会感恩;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所有师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活动主题

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主题为:关爱心灵,共筑和谐校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25日——20xx年6月25日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启动仪式

1、时间:5月25日上午

2、地点:操场

3、活动内容:进行主题为“关爱心灵,共筑和谐校园”的国旗下讲话,奏响我校20xx“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序曲。

4、负责人:

活动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1、时间:6月11日班会课

2、主题:关爱心灵,共筑和谐校园

3、负责人:班主任

活动三:黑板报、校报、校园网宣传

1、时间:6月1日—20日

2、形式:宣传教育

3、内容:培养健康的人格

4、负责人:

活动四: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

1、时间:6月21—30日

2、对象:3—6年级各班

3、要求:用学校统一手抄报纸张,图文并茂,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每班上交5份到少先队大队部,学校将择优展出。

小学心理活动策划 篇3

班会目的:

1、以“克服浮躁”为主题,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使同学们克服浮躁、保持平和的心态、踏实学习。

班会过程:

一、导入课题

提出问题:你认为,在你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健康、金钱、事业、爱情、亲情、友情、美貌、道德品质等)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如下):

老师:同学们,现在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我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心理健康。

联系学习,我们更应该有个怎样健康的心理呢?

二、班长主持

1、提问如何解释浮躁,为何会存在浮躁心理,怎样克服,让同学们自由发表看法。

2、班长总结(见补充材料)

三、全班同学集体学习诸葛亮的《诫子书》片段。

《诫子书》片段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四、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讨论。

注意事项:

(1)两个值周班干部想办法组织同学上讲台发表自己对上述话题的看法,谈各自的亲身体会。方法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推荐同学,或指定每组两个同学等等。

(2)做好各方面的文字记录(尤其是同学们的发言),简要写出此次班会的'总结(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等等),形成文字材料。

五、班主任对此次班会课做总结,指出亮点和不足之处。

班会总结:

这次班会的主题极具针对性,意义重大。因为是同学自发组织协调,

班会气氛和谐,很多同学都能主动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地听并且积极思考。

这次班会让同学们受到了很好的心理教育,同学们心态平和,积极进取,找到了克服浮躁的方法:(1)明确目标,加强学习,勤于思考。(2)保持一颗平常心和正确的进取心。人贵有自知之明,非宁静无以致远。克服浮躁,要有这种心宇澄清的境界。在成绩、荣誉和位置面前,要始终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要化急躁为急迫,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紧迫感,增强进取心,努力搞好学习。

小学心理活动策划 篇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开展xx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帮助所有师生共同健康工作、生活、学习,按照胶州市教体局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在5月份开展xx小学“关爱心灵,共筑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月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的宗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活动要求,通过“5.25,我爱我,给心灵一片晴空”的口号,将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采取多元互动的方式开展,即加强社区、学校、父母、监护人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的互动,增加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的幸福感,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学会感恩;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所有师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活动主题

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主题为:关爱心灵,共筑和谐校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25日——20xx年6月25日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启动仪式

1、时间:5月25日上午

2、地点:操场

3、活动内容:进行主题为“关爱心灵,共筑和谐校园”的国旗下讲话,奏响我校20xx“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序曲。

4、负责人:

活动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1、时间:6月11日班会课

2、主题:关爱心灵,共筑和谐校园

3、负责人:班主任

活动三:黑板报、校报、校园网宣传

1、时间:6月1日—20日

2、形式:宣传教育

3、内容:培养健康的人格

4、负责人:

活动四: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

1、时间:6月21—30日

2、对象:3—6年级各班

3、要求:用学校统一手抄报纸张,图文并茂,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每班上交5份到少先队大队部,学校将择优展出。

小学心理活动策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境界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效果。

二、辅导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辅导,普及心理辅导工作。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成。

3.认真细致地做好疏导和跟踪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4.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使辅导工作更加规范。

三、辅导宗旨:

留下你的烦恼,带走我的微笑

四、辅导原则:

1、教育性原则

即对咨询对象的具体情况提出积极的分析意见,鼓励其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批评态度。

2、交友性原则

咨询人员要和咨询对象交朋友,这是咨询工作顺利进行并富有成效的重要原则。

3、启发性原则

指咨询人员鼓励咨询对象吐露真情、启发他们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

4、保密性原则

指保守咨询对象谈话内容的秘密,不得对外公开咨询对象的姓名,拒绝任何关于咨询对象情意的调查,尊重咨询对象的合理要求。

5、预防性原则

指咨询员在明确弄清咨询对象心理障碍的同进,应注意咨询对象的整个心理特点并及早提醒预防心理障碍的加深和可能出现的其它心理障碍,同时要向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6、发展性原则

反映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求询者的问题,不仅要在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咨询结果的预测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

五、辅导内容:

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化,其中心和主旨是面向全体小学生,旨在全面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包括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心理素质,因而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内容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辅导

开学第一个月,一年级新生的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辅导,第二个月,对其他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也可以分类辅导。

2、学习心理辅导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小学生心理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乐于学习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学习心理辅导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考试心理辅导,目的在于引导小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讨,进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帮助小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坚定的学习信念和旺盛的进取精神。

3、智能辅导

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未来的先决条件,也是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标志。

4、情感和意志辅导

帮助小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克服悲观、怯懦、抑郁、紧张等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经常性地保持舒畅、喜悦、乐观、自信等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保持生动活泼、蓬勃奋发的'良好心态,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5、个性心理辅导

个性心理是一个独特的、多系统、多侧面、多层次和多级发展水平的开放性的结构系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个人个性结构中的优势、潜力、特点或弱点,不仅制约着其社会活动的选择性、效能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往往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

6、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社会交往辅导、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常识性的生活技能辅导。社会交往是人类意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基本条件。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生活技能辅导是我国现代社会生活提出来的新课题,是随着我国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飞速发展,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

小学心理活动策划 篇6

班会目的:

1、以“克服浮躁”为主题,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使同学们克服浮躁、保持平和的心态、踏实学习。

班会过程:

一、导入课题

提出问题:你认为,在你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健康、金钱、事业、爱情、亲情、友情、美貌、道德品质等)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如下):

老师:同学们,现在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我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心理健康。

联系学习,我们更应该有个怎样健康的'心理呢?

二、班长主持

1、提问如何解释浮躁,为何会存在浮躁心理,怎样克服,让同学们自由发表看法。

2、班长总结(见补充材料)

三、全班同学集体学习诸葛亮的《诫子书》片段。

《诫子书》片段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四、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讨论。

注意事项:

(1)两个值周班干部想办法组织同学上讲台发表自己对上述话题的看法,谈各自的亲身体会。方法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推荐同学,或指定每组两个同学等等。

(2)做好各方面的文字记录(尤其是同学们的发言),简要写出此次班会的总结(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等等),形成文字材料。

五、班主任对此次班会课做总结,指出亮点和不足之处。

班会总结:

这次班会的主题极具针对性,意义重大。因为是同学自发组织协调,

班会气氛和谐,很多同学都能主动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地听并且积极思考。

这次班会让同学们受到了很好的心理教育,同学们心态平和,积极进取,找到了克服浮躁的方法:(1)明确目标,加强学习,勤于思考。(2)保持一颗平常心和正确的进取心。人贵有自知之明,非宁静无以致远。克服浮躁,要有这种心宇澄清的境界。在成绩、荣誉和位置面前,要始终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要化急躁为急迫,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紧迫感,增强进取心,努力搞好学习。

小学心理活动策划 篇7

一、活动类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二、活动主题:在一声声“不可以”中长大

三、活动准备:PPT课件

四、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并懂得与父母正确相处;

2、培养学生正确表达爱;

3、通过活动初步体验换位思考,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4、通过活动,让学生对如何与老师及他人相处有所思考。

五、活动步骤:

活动一:换位思考体验宽容

(一)、激趣导入

(1)、观看趣味心理图片,导入新课。

(2)、回顾生活场景,导出绘本。

(3)、欣赏绘本并交流,引出主题。

(二)、了解分享

(1)、回顾填写,提取你最不想听的“不可以”。

(2)、情趣表演,体验在“不可以”中各个角色的不同反应。

(3)、随机采访:面对爸妈的“不可以”,你的心情怎样?

(三)、换位思考

(1)、调换角色,情景表演。

(2)、随机采访:面对孩子的不理解,你的心情怎样?

(3)、设身处地:面对爸妈的“不可以”,我们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避免与父母冲突?

(四)、及时小结

理解心理小贴士:冷静倾听换位思考包容理解

活动二:由此及彼思考相处之道

(一)、由此及彼

(1)、由绘本前言,引出《大卫上学去》。

(2)、欣赏绘本并交流。

(二)、深入思考

(1)、交流:在学校,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2)、随机采访:面对老师的“不可以”,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三)、及时小结

欣赏绘本结尾,体会父母,老师的爱。

活动尾声: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一)、交流学习收获。

(二)、欣赏趣味心理教育图片。

小学心理活动策划 篇8

活动目标:

1、在轻松的环境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快乐地交朋友,表达自己真实的心理想法。

2、在优美、浅显的语言中调整自己的心理行为。

活动准备:

轻音乐、小椅子布置的小树林。区别不同班级同学的标志

从不同的班级选取若干名同学,他们相互间不是很熟悉。活动过程:

一、轻松活动

——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

(播放轻缓的音乐)

伴着轻缓的音乐,请同学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闭上眼睛。

老师配乐解说:

二、游戏《找朋友》

(1)讨论:

怎么认识新朋友呢?

(2)游戏找朋友

“那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认识一下新朋友,好吗?”

一半同学围成圆圈站好,别一半同学去找朋友,老师用语言的动作提醒同学问候、相互介绍。

(3)找个新朋友聊聊天。

3表达:

“当你和新朋友说“你好”、拥抱朋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4、小结“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乐。老师希望同学们有更多的朋友

三、游戏《树林散步》

1、说一说感受

你闭上眼睛走,朋友牵着你的手,在“树林”散步,有什么感觉呢?”

2、全体同学伴着音乐在“树林”里散步。

老师随机表扬大胆不睁眼看的同学以及细心照顾朋友的同学。

四、游戏《跟我不一样》

——勇敢地承认错误

老师说相反的话,跟老师说做相反的动作,如果错了,就举起小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1、跟老师说的相反。

2、跟老师做相反的动作。

随机表扬主动认错的孩子。

3、小结:勇敢地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好孩子,你会变得更快乐

五、游戏《马兰花》

——尝试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1、游戏规则:

(一起说)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

请你马上就开花,开了几瓣花?老师:三瓣花(幼儿三人一起抱做一团)。

没有找到朋友的同学继续举起小手,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2、学生游戏。老师注意忽易忽难,最后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