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读感动中国有感(精选12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感动中国有感 篇1
拿起《感动中国》这本书,我随手翻开了71页,这是一位爸爸的故事。
爸爸的名字叫丛飞,生于1969年,一个平凡人拥有着不平凡的故事。我带着好奇心看了下去,这个故事十分动人。
故事是这样的:
丛飞原是一名深受观众喜爱的歌手,开始,一场慈善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
当年,四川成都举行了“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活动中,丛飞也赶到了现场,看见那几百名失学儿童,他当场捐出所带全部现金——2400元,这些钱在当时可以让20多个学生完成2年学业。
从此,他以各种形式帮助贫困儿童,而且每次都把挣来的钱全部捐出去。孩子们称他“爸爸”,朋友们叫他“丛飞大哥”。
11年里,他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为了及时交上学费,他玩命一样演出,收到一笔钱,寄出一笔钱,自己身无分文。05年1月,丛飞已是肺癌晚期了!可他却不治,因为只有1000多元。当人们捐钱时,他又坚持从中取2万元捐给山区。
丛飞,20xx年4月20日,37岁的他永远地离开了他爱着和爱他的人们。丛飞,这个硬汉,平生捐资300多万元,也没什么可以留给女儿的,却只留下一本相册个六月大的女儿做个纪念。
大家可能听这个故事可能会哭泣,才37岁,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但是他平生帮助了无数个贫困儿童重返校园,他一定觉得值!这让我想起蒙田曾说过的一句话:“生命的用途并不在于长短,儿在我们怎样去利用它,许多人短暂的生命却永久地铭刻在人们的'心间。”
丛飞,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爱”的内涵,诠释了“奉献”的真谛,他默默无闻的至善至爱感动着你我,记录着一段历史的痕迹。
我想:丛飞,你资助了无数个儿童,是多么的伟大呀!只可惜,你走了,却也留下了很多遗憾。你为了让贫困儿童上学,把自己变成穷光蛋,自己的病都不治,不能去陪伴自己女儿成长。但我相信,等你女儿长大了,她会认为:帮助更多人比陪伴她一个人一生更有价值、意义,因此她会理解爸爸的。同时,爸爸的精神值得大家去学习,她也会为此而骄傲的。让我们从他身上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积极行动起来倡导奉献,乐于奉献,自觉地把生命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在奉献中体现人生的价值,让生命得到升华。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我们少吃一包零食,少喝一杯酒,少买一件衣服,少抽一盒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所有贫困儿童回到校园。好吗?
从今天起,我要把所有零花钱节省下来,就我所能地去帮助山区里那贫困的儿童。
读感动中国有感 篇2
为了不让一只羊掉队,她们一边聚拢四处乱窜的羊羔,一边拼命地追赶羊群。渐渐地,天黑了下来,积雪已近一尺厚。汗水和雪水在她们脖子四周和胸部、背部结成了厚厚的冰甲,脚下越来越沉重。玉荣的毡靴已经和脚结结实实地冻在了一起...姐妹俩相互搀扶着,赶着羊群,一步步挪向铁道。从中午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姐妹俩整整奋斗了20个小时。寒冷、恐惧、饥饿、疲劳、责任感全部集中在了两个小姑娘身上。终于玉荣昏倒在雪地上奄奄一息,姐姐龙梅也好不了多少,但仍撑着跟在羊群后面。幸好牧民哈斯朝禄父子俩及时赶到并发现,叫铁路工人和赶来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将姐妹俩送往医院抢救。
姐妹俩的生命保住了,但是龙梅失去了左脚拇指,玉荣双脚被截肢,造成终身残疾。而她们放牧的384只羊,仅有3只被冻死,其余的安然无恙。姐妹俩冒着大雪和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用自己的责任和生命看护着属于生产队的384只绵羊的英勇事迹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她们为了公共利益而残废让我十分感动。
这说明以后干什么事都要有责任心。我们也要广泛宣传她们俩的感人事迹。特别是在学习上不能偷工减料,要踏踏实实干好每件事。
读感动中国有感 篇3
今天,我读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最让我感动的是刘伟。
刘伟是一位无臂钢琴师。他这样说过:“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他12岁时在水疗池学会了游泳;14岁时游泳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时他登上了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他坐上琴凳之后,优美的旋律飞快地流出,十个脚趾灵活地跳跃着,在表演结束后,所有观众起身鼓掌。
我想: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发挥出自己的努力,创造奇迹。也许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做件大事,但我可以为别人做些什么,那时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这样,我们可以支撑自己,又能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读感动中国有感 篇4
我无意中翻起了感动这本书,里面的一篇文章题目吸引了我,使我有想看下去的想法。它三轮车上有大爱的翁——白芳礼。 74 岁的白发老人,为还要去蹬三轮车呢?是他没有生活来源,儿女不孝顺?都。白用他蹬三轮车的钱去支助贫困山孩子。白一共捐了 35 万。这可小数目啊! 1994 年,白又做了惊人的举动,他卖掉了家里的两间老房子,了一万多元,又向银行贷了些款,在天津火车站旁成立了自己的“支教公司,并自己每月为需要支助的贫困学生捐款 8000 元,达就自己去蹬三轮,借钱也要! 5 年后天津火车站整改,白的“支教公司”转眼了废墟,老人留下了眼泪。而他也老了,再也等不了三轮了。办?给孩子挣钱读书呢?老人在那年的冬天,硬是给人看了三个月的自行车,一角,两角,一元,两元,就凑足了 500 元,当他把 钱交给 老师时,老人很无奈的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再给孩子支助了。我最后钱。”老师拿着钱哭了。 20xx 年 9 月 23 日 早晨, 93 岁的他静静的。天津几千名师生和市民自发来为他送行。 想想贫困山孩子,再想想我们自己,好的.条件不去学习,而吃穿上讲究。我们何不将用在吃和穿的钱省,将钱用来支助贫困的孩子呢?为社会做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呢?
读感动中国有感 篇5
每天早晨,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他就是感动中国的人—洪战辉。
由于母亲的逃离,父亲又得了精神病,洪战辉提前告别了童年,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11年如一日,洪战辉一边读书,一边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照看时常发病的父亲,抚养捡来的妹妹。一个平凡的人,却以坚强的意志、平凡的爱心,做着让我们深深感动的不平凡的事。
我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有深爱我的爸爸妈妈,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幸福生活,但是我却很少懂得去体谅爸爸妈妈的辛苦。读了洪战辉的故事,想起以前,妈妈叫我帮她做家务,而我却说我还要玩呢。现在想想,真是太惭愧了。洪战辉让我学会了爱,我也要无私地把自己的爱心全部奉献出来。爱自己的亲人,爱我的老师同学,爱天下所有的人,我再用我的爱去感染更多的人,让他们也加入爱的队伍,使我们生活的社会变成一个美好的大家庭。
洪战辉把自己比作一只背着夹板前行的蜗牛,但他是一只自强不息、勇敢坚强的蜗牛。为了养家,他起早贪黑,冬天卖鸡蛋,夏天卖冰棍,实在没有钱给妹妹补充营养,他就上树掏鸟蛋给妹妹做汤,曾不止一次从树上摔下来。为了上学,洪战辉打零工、挣零钱,一分分地攒,省吃俭用地花。他在校园里利用课余时间卖辅导书,而遭到班主任的误解,甚至遭到别人的殴打……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我从洪战辉的身上,感受到了他那种不屈不挠、敢于在逆境中创造希望的勇气和精神,这也是我们新时代的小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品质。
让我们都从洪战辉的身上学会爱,学会坚强,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
读感动中国有感 篇6
在星期六,我打开电脑查看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其中有一个叫何玥的小女孩令人深怀感动,更令人敬佩。
何玥12岁得了肿瘤,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下3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当何玥告诉父母要捐赠自己的器官,父亲把何玥骂了一顿。因为按桂林老家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被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可何玥哭着说: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后,她的'父母含泪同意了。
一个人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她的这种精神,我相信世界的许多患者听了后,一定对自己更有信心了。有着爱心的何玥,她在天上看见那些因为她而恢复了健康的患者,一定会很高兴的。何玥那充满爱的心,我一定要向她学习。
在我们身边一定也有不少有着爱心的人!在我家楼下有一位为人正直的保安,每天上学放学我都会看见他乐于助人的事。有一天,我正要去超市买东西,前面站着两位老爷爷和老奶奶,不知他们停在前面干什么。这是,王叔叔——保安从远处跑来,按了一下开门按键,老奶奶看见了,高兴的说:谢谢你!我这才明白,原来老爷爷和老奶奶年纪大了,眼睛有点迷糊,看不见按键,王叔叔就跑来帮忙。
这一个事例,虽然没有像何玥捐赠器官那么伟大,但这是一个怀有爱心的行动。我们一定要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因为在帮助别人时自己也会很快乐。
读感动中国有感 篇7
为了不让一只羊掉队,她们一边聚拢四处乱窜的羊羔,一边拼命地追赶羊群。渐渐地,天黑了下来,积雪已近一尺厚。汗水和雪水在她们脖子四周和胸部、背部结成了厚厚的冰甲,脚下越来越沉重。玉荣的毡靴已经和脚结结实实地冻在了一起...姐妹俩相互搀扶着,赶着羊群,一步步挪向铁道。从中午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姐妹俩整整奋斗了20个小时。寒冷、恐惧、饥饿、疲劳、责任感全部集中在了两个小姑娘身上。终于玉荣昏倒在雪地上奄奄一息,姐姐龙梅也好不了多少,但仍撑着跟在羊群后面。幸好牧民哈斯朝禄父子俩及时赶到并发现,叫铁路工人和赶来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将姐妹俩送往医院抢救。
姐妹俩的.生命保住了,但是龙梅失去了左脚拇指,玉荣双脚被截肢,造成终身残疾。而她们放牧的384只羊,仅有3只被冻死,其余的安然无恙。姐妹俩冒着大雪和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用自己的责任和生命看护着属于生产队的384只绵羊的英勇事迹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她们为了公共利益而残废让我十分感动。
这说明以后干什么事都要有责任心。我们也要广泛宣传她们俩的感人事迹。特别是在学习上不能偷工减料,要踏踏实实干好每件事。
读感动中国有感 篇8
最近,我读了《感动中国》这本书,其中吴登云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吴登云是一位非常尽责的医生。有一个婴儿,不慎落入火堆,幸好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可完好的皮肤却损伤许多。无奈之下,父亲就把孩子送到了乌恰医院。吴登云看着惨不忍睹的小生命,感到阵阵揪心,决定马上手术。可是婴儿身上一半的皮肤都烧掉了,又不忍心动仅存的那些嫩嫩的皮肤。于是,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孩子的父亲。父亲听后,吓得惊恐万状,连连说不行。吴登云想:那只好从我身上取皮了。护士们听了,都说:“怎么能从医生身上取皮呢?”护士们都不配合,吴登云只好自己动手。他从腿上总共取下13张邮票那么大的皮,又拖着两条没有知觉的腿,来到手术台前做手术。吴登云用自己的皮,就来这个孩子,现在那个孩子已经长大,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吴登云是一个不畏艰难的医生。他刚来到乌恰医院时,这个医院连简单的阑尾炎手术都做不好,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认真工作。在做院长期间,他从外地买来水、土、种子,硬是在“生个娃娃容易,种活一棵树难”的帕米尔高原上,建起了一家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医院!我觉得吴登云很了不起,虽然来到条件艰苦的高原,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更加不顾自己、竭尽全力的工作、救人。连孩子的爸爸都不敢取皮救自己孩子,而吴登云却从自己身上取那么多皮救病人。像这样为病人献血、献皮的事,在他身上还有许多次,他说:“我献出一点血、一点皮,换来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这是天底下最值得做的事。”
吴登云在条件落后的帕米尔高原一干就是36年,但他从无怨言,而是积极去建设这里的医院,改善医院条件,更好地为这里的病人服务。我们一定要学习吴登云医生这种坚持不懈、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读感动中国有感 篇9
这是一本弘扬中国教师精神的书,一本净化教师心灵的书。学校师德教育的优秀教材,师范院校学生的成长读本——《教师感动中国》。
每次翻阅《教师感动中国》,都会被其中每一位教师的事迹所感动,一幕幕情景仿佛又出现在我的眼前。他们虽然是普通的人民教师,但是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挺身而出,毅然选择把生的希望让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真正含义,彰显着大仁、大义、大爱的光辉足迹;他们在危难之时给我们留下无数感动,留给我们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感动着中国,感动着人类。
聚源中学、北川一中、青川中学……在汶川大地震中,学校遭受灭顶之灾,面临突如其来的灾难,是这些平凡的人民教师,第一个站了出来,拯救了一个个宝贵的生命,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教师的良知。是他们用沉着、冷静、机智,甚至是鲜血和生命,挽救了无数个花朵般的生命,维护了师德,铸就了师魂,奏响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
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谭千秋;“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的张米亚老师;身挡水泥板救下学生的瞿万容老师……用生命守护学生的老师,在地震中不断涌现。当我们获悉教师们的英雄壮举时,会感叹他们人生的最后一课是如此伟大,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如此感天动地。他们用勇敢无私的行动,诠释和升华了人民教师的不朽师魂,他们用青春的热血,筑起了一座大爱的丰碑,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凄美乐章。他们的故事是那么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在这场可怕的灾难中,无数师生倒下了,无数生命不在了,但我们清晰地感觉到,有一种东西,一种平凡日子里似乎感觉不到的东西,一种灵魂深处的东西,一种刻骨铭心的东西,正在人民教师的心中顽强地、蓬勃地生长着、展露着,那就是“师爱”,沉甸甸的师爱,在大灾中巍然挺立。
一路走好吧,为保护学生而献身的老师们,孩子会铭记你们的教诲。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昂起倔犟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工作,向着光明,向着未来前进。
读感动中国有感 篇10
她从小患上了脊骨髓血管瘤,动了3次大手术,她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一生。但她不抱怨老天对她不公平,也从不向病魔低头。她自学了4种外语,还创作了许多作品。张海迪就是这么一个坚强不屈、热爱生活的人。
霍金也是一个轮椅上的英雄。他在17岁以后患上了卢伽雷病。他想放弃了,但他又重拾信心,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不幸,继续刻苦研究。终于,霍金发现了黑洞。
过了几年,他又得了肺炎而接受了穿气管手术。他从此再也不能说话,并且全身瘫痪。但他仍不屈服,继续坚持研究黑洞。虽然霍金身体残疾,但他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他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你在街上碰见那个老人佝偻着背,吃力地蹬着三轮车,也许你不会看他一眼,也许你会用同情的目光看他一眼。不,你错了,你应该用敬佩的目光看他。这个坚强的老人就是74岁的白芳礼。他这么一个普通的老人,却资助了300多名学生,捐资助学35万多元。
他的第一次捐款是在1986年,他把仅有的5000元养老金捐给了学校。然后,他又把每个月600元退休金和挣来的十几元捐掉。想想这35万是怎么来的?是一分一角凑起来的啊!我想老人在风雨中吃力地蹬着车,在烈日下他不时用毛巾擦去汗水。这35万对一掷千金的富豪来说根本不值一提,而对他来说却是一笔巨款啊!白芳礼默默地为社会奉献,真可敬啊!这本书里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
这些人好像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一个个故事仿佛活了起来,让我流泪。相信这本书也能感动你,感动所有人。
读感动中国有感 篇11
12岁的小学生何玥,竟然做出了如此令人惊讶的事情,感动了全中国人民。这种花样年华,何玥不故一切坚决把自已的器官捐献给比自己更需要的患者。何玥的行为是多么伟大,全国人们不禁为这位年轻的小姑娘而感到激动。何玥在我心里就像一位勇者,用性命挽救了更多的生命。虽然已经离去了,但是她的灵魂又回来守护着祖国,为全国人民默默祈福。
何玥的故事使我想起四年级的一篇语文课文《永生的眼睛》他们每一代都将去世后的眼角膜捐献于他人,使他们重见天日。他们和何玥都把自己平凡的生命最后的一道闪光,把人间照亮。
我相信他们的精神将会一代代的传递下去,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地绚丽。
读感动中国有感 篇12
看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后,我心中明白了:感动别人的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爱,有时也是琐碎平凡的小细节;感动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大举动,只需要一颗真正被爱充满的心。
其中有一个叫张丽莉的老师的事迹让我印象最为深刻。20xx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到了,老师失去了双腿,学生安然无恙。
看完这个事迹,我被张老师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了。只要我们心中有大爱,这个世界一定会绽放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