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读后感

笔构网

2025-07-08读后感

请欣赏《孽子》读后感(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孽子》读后感 篇1

轻轻合上白先勇先生的《孽子》。心里的千种念万般想如刚被拽断的珠链,大大小小的珠子活泼生动地在地板上蹦跶跳腾,一阵噼啪过后,满地的零落。我无法清晰地照原样一一串联,只能择其一二,信口胡诌。

看这样的小说如看话剧,当然背景是无法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一个卑贱、隐晦、肮脏的世界,这里有一群被抛弃,无所归依孩子。毫无希望的贫穷,压抑阴沉的色调在淡白色的素描纸上慢慢突显,那炭笔有点涩,笔触有些凌乱。灰暗的公园午夜,狭仄闷热的出租屋,残破污秽的巷底那间有辛辣呛鼻霉味的破旧矮房子组成一个令人绝望的场景。也许必须有这样的场景,将这世界上所有的光,所有的希望一点一点捻灭,灭到死一般的沉寂,然后在残墙颓垣,荒原疮痍上看到一丝嫩嫩的绿。这绿仿佛生宣上那抹柳芽,随水墨缓缓晕染开去,渐渐春色漾满整个画面。可惜小说里每个这样的鲜亮温暖的场景都是稍闪即逝,让我的情绪刚刚舒缓开来又陷到惴惴中去了。

小说里能带给我丝丝暖意的情节都跟早逝的弟娃,被遗弃的痴呆小弟,福利院里没有双臂的傅天赐,还有略带智障的阿雄仔有关联,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体验尘世的残酷,还是这些尚年幼的青春鸟期望自己能饮下一杯忘却情缘和苦痛的断肠水?但是感动我的是弱势对更弱势的那种悲悯。我觉得这是种很高尚的情感,达则兼济天下是君子的德行,但只有半杯羮也能分一勺与人又是怎样的一种操守?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落雨的屋檐下能伸出手去将另一具潮湿的躯体拥入怀抱,对某些人来说总要去权衡计量,但这些孩子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也许是因为自己曾经的切肤之痛让他们的神经变得异常敏锐吧!但漠然麻木是另一种归宿,所幸的是作者并没有让这种情感占主流。他用一种超然的态度,带着理解和温柔的眼光来看这个特殊的群体,一边用灼灼的字眼描绘出人性被破坏被蹂躏的阴暗堕落的一面,一边让他们用自己并不强壮的身体彼此取暖。

小说里基本都是男性,对于同性之间的'情感我更多的了解来自于《蓝宇》,但那个是两个人的舞台,《孽子》更多的是群体的众生相,没有具体的同性情感的细致刻画,大大小小的故事基本来自于众人的口口相传,可这种旁观者的描述同样具有震撼效果,同时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所谓的畸形的东西往往是璀璨到罪恶,淋漓到无法承受。一切的情感只要过于强烈总是要遭到嫉妒的,生命力总是不可能长久的。而且人们总会为了自己的任性付出无法想象的代价,只有水深火热的炼狱过后,那一声穿石裂帛痛不可当的悲啸,那对浮生宿世的淡然浅笑让自己对往昔有所交代并且释然。所以,爱呀!是一种摧毁吧!也是一种成全吧!

这个时候,倒是想起一句话,通篇都让人感觉到一种流氓的温暖,而那些人都是一群温暖的流氓。

《孽子》读后感 篇2

有的人的人生属于白天,可是李青他们却只属于黑夜,他们的生命中没有白昼。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与家庭有一些矛盾或者隔阂,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能找到一个可以调和的方式,通过自己妥协或者对方妥协。但是如果不能和解呢?

白先勇在《孽子》中为我们描绘了一群离开家庭独自谋生的还未成人的男孩子的生活画面,一幅隐匿在黑暗中的生活图画。在这些隐晦的生活下面,藏匿的是父与子的扭曲与割裂关系,是救赎他人与自我救赎之间的来回转换。

父与子:不可和解

在公园里,李青和小玉、吴敏、老鼠等人,通过杨金海洋教头的介绍,为一些有特殊嗜好的男子服务,这些男子中有年轻的、中年或者老年,他们就靠此方法谋生,偶尔会遇到正经工作的介绍,但他们似乎天生属于暗夜,没多久就会从工作地方偷偷跑回来。

李青的母亲多年前就离开了家,留下父亲和他们兄弟俩相依为命,而当李青的弟弟不幸去世后,李青被父亲赶出了家里,来到公园正式“出道”,从此过上了无依的黑暗生活,母亲也在此后没多久去了另一个世界。整个故事里,李青也偶尔会想起父亲来,但终究没有回过家,他们之间的决裂似乎是永久的。

小玉的母亲告诉小玉他的父亲是一个日本人,本来说回日本后寄钱来让小玉母子过去的,但始终杳无音讯。小玉离开了母亲和继父的家,独自求生活,而且心中去日本寻找父亲的愿望与日俱增,一次次的期盼,一此次地失落之后,他终于到了日本,可是寻找亲人的路却没头绪。

吴敏是一个重情的人,曾因别人的绝情而自杀过,但在对方需要的时候又回去尽心照顾。在监狱的父亲出狱后,吴敏将照顾父亲的责任一并扛起来,这几个人里,他算是承担最多的一个,但却并没有抛弃谁的想法。

喜欢偷窃的老鼠,把得到的物品都装进他的百宝箱里,锁上。为这个百宝箱他被打得不成人样,也因为偷摸扒窃的习惯被关进了少管所。

杨金海杨教头算是这一群人的生意联络人和保护人。他会给大家介绍人,有点拉皮 条的意味,但同时在他们收到伤害和威胁时,也会提供一定的保护。有时他也想做正经生意,但是两次尝试都失败了。第二次开的安乐乡酒吧,孩子们都去那里工作,生活似乎有点上正轨的意思,起初生意也很好,可不久,这里就被取缔了,归根结底,在那个时候同性恋、Gay Bar还不为其他人所理解和接受。本来红火的生意不得不关门大吉。

对于他们,回到往日的生活状态困难得令人难以想象。但是真的出了杨教头无法解决的问题后,请求傅老还是能得到满意的结果的。傅老曾对自己年轻的同性恋儿子绝情,导致儿子的自杀,因此愧疚不已。于是开始做善事,帮助这些无依无靠的年轻孩子,与杨金海的渊源颇深。

他曾经照顾过的一个名叫阿凤的孩子,在新年的夜晚被朋友的儿子杀害在公园里。后来才知道,王夔龙因为爱阿凤爱得深,而阿凤却不愿意被束缚,想挣脱这沉重的情感负担,却被王夔龙扭曲的占有欲和强烈的爱给永远地束缚在了公园荷塘边。而王夔龙也因此丑闻与父亲决裂,在父亲有生之年都未曾再见父亲一面,父子关系终究至死还是未能和解。

在这种决裂的关系中,从李青、王夔龙等人的视角里,看到的都是自己所受的苦,对父亲既仇恨又愧疚的复杂感情。可是从傅老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作为一个父亲面对这种事,所背负的沉重负担,那种希望被辜负、面子被丢尽、孩子的忤逆与自己面子的矛盾,每个人其实都不容易。

救赎与被救赎。

傅老、王夔龙对别人的帮助,其实是在救赎别人的同时也在自我救赎。他们心中有愧疚,悔不当初,可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无法改变,能改别的就只有未来。他们看到其他人受苦,便心生怜悯,于是伸出援手。即使对方可能并不领情,可能会反过来伤害他们或是默默逃走,他们依然在坚持做着这些事。为什么呢?也许只是为自己的内心好过一些吧。

傅老一直在做善事,为慈善机构灵光育幼院帮忙,死后自己的财产都捐给了他们。王夔龙在美国浑浑噩噩地生活了几年之后,终因遇见一个可怜的年轻人而让死灰般的心再次有了热血,保护、帮助他所遇到的境遇糟糕的年轻男子。父亲死后回台北,提出照顾李青,并安排另一个生病的男孩进医院治疗。在傅老的坟前,他哭得一塌糊涂,想必也是愧疚所致吧。

李青救下了那个精神不正常的小弟,因为在他的眼里,他像弟弟。他想保护这个智利低下的青年,就像以前照顾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做别人的保护者和支持者,这也是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救赎的方式之一。可是房东丽月姐因为小弟伤到了自己的儿子而把他送到了警察局,李青寻找不得,终究这个梦想也未能如愿。最后一次见母亲时,重病在床的母亲因为得知她弟弟的去世而歇斯底里,李青不得不逃离,而第二次回到母亲住的地方,得到的却是母亲的死讯,他将母亲的骨灰送回了父亲家里,希望和弟弟的骨灰放在一起,却避免了和父亲的见面,因为不知该如何与父亲见面、相处。李青与家庭的关系依旧是破碎的。

客人:相识相知再成陌路

小说中,李青他们遇见的很多客人,虽然是萍水相逢,但有时候似乎对陌生人打开心扉更容易一些,他们会吐露自己内心深处种种不愿透露给熟悉人的事情隔和感情。那个也喜欢看武侠小说的老师,那个经历丰富的王夔龙,似乎都愿意在李青面前吐露心声,不过李青却并不习惯这种被束缚的亲密关系,一次次地逃离。生活的希望已经很微弱了,若是连仅存的自由都失去的话,那人生跟傀儡还有什么区别呢。

有时候,也会对遇到的客人抱有一些寄托和希望。比如小玉,遇到有可能对他去日本寻找父亲这件事有帮助的人,会为此而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并讨好对方。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偶尔也会消沉一阵子,但终究还是没有放弃希望,并且借由一个跑船客人的帮忙,终于实现了去日本的愿望,虽然前路依旧很渺茫,但终归还是给了小玉一丝微光。

吴敏是一个有情义的人,任劳任怨,也曾激烈地为客人的抛弃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可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他投入炙热的感情,但得到的回报却难以与付出成正比,尽管如此,依旧做着自己。

《孽子》这本书,为我们描绘了这些流浪着、漂泊着的青少年们的生活状态,我们所看到的几乎都是处于黑暗中的肮脏和不堪。但是,在这一个又一个的黑夜里,尽管无尽的黑暗笼罩着世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丝微弱的、透出希望的光芒。故事将如何继续,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发散的空间,描绘的那些问题依旧存在,孩子们的生活依然艰辛,与家庭的关系依旧存在各种误会,如何解决,会不会介解决,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需要我们去深思,去寻找答案。

《孽子》读后感 篇3

轻轻合上白先勇先生的《孽子》。心里的千种念万般想如刚被拽断的珠链,大大小小的珠子活泼生动地在地板上蹦跶跳腾,一阵噼啪过后,满地的零落。我无法清晰地照原样一一串联,只能择其一二,信口胡诌。

看这样的小说如看话剧,当然背景是无法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一个卑贱、隐晦、肮脏的世界,这里有一群被抛弃,无所归依孩子。毫无希望的贫穷,压抑阴沉的色调在淡白色的素描纸上慢慢突显,那炭笔有点涩,笔触有些凌乱。灰暗的公园午夜,狭仄闷热的出租屋,残破污秽的巷底那间有辛辣呛鼻霉味的破旧矮房子组成一个令人绝望的场景。也许必须有这样的场景,将这世界上所有的光,所有的希望一点一点捻灭,灭到死一般的沉寂,然后在残墙颓垣,荒原疮痍上看到一丝嫩嫩的绿。这绿仿佛生宣上那抹柳芽,随水墨缓缓晕染开去,渐渐春色漾满整个画面。可惜小说里每个这样的鲜亮温暖的场景都是稍闪即逝,让我的情绪刚刚舒缓开来又陷到惴惴中去了。

小说里能带给我丝丝暖意的情节都跟早逝的弟娃,被遗弃的痴呆小弟,福利院里没有双臂的傅天赐,还有略带智障的阿雄仔有关联,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体验尘世的残酷,还是这些尚年幼的青春鸟期望自己能饮下一杯忘却情缘和苦痛的断肠水?但是感动我的是弱势对更弱势的那种悲悯。我觉得这是种很高尚的情感,达则兼济天下是君子的德行,但只有半杯羮也能分一勺与人又是怎样的一种操守?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落雨的屋檐下能伸出手去将另一具潮湿的躯体拥入怀抱,对某些人来说总要去权衡计量,但这些孩子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也许是因为自己曾经的切肤之痛让他们的神经变得异常敏锐吧!但漠然麻木是另一种归宿,所幸的是作者并没有让这种情感占主流。他用一种超然的态度,带着理解和温柔的眼光来看这个特殊的群体,一边用灼灼的字眼描绘出人性被破坏被蹂躏的阴暗堕落的一面,一边让他们用自己并不强壮的身体彼此取暖。

小说里基本都是男性,对于同性之间的情感我更多的了解来自于《蓝宇》,但那个是两个人的舞台,《孽子》更多的是群体的众生相,没有具体的同性情感的细致刻画,大大小小的'故事基本来自于众人的口口相传,可这种旁观者的描述同样具有震撼效果,同时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所谓的畸形的东西往往是璀璨到罪恶,淋漓到无法承受。一切的情感只要过于强烈总是要遭到嫉妒的,生命力总是不可能长久的。而且人们总会为了自己的任性付出无法想象的代价,只有水深火热的炼狱过后,那一声穿石裂帛痛不可当的悲啸,那对浮生宿世的淡然浅笑让自己对往昔有所交代并且释然。所以,爱呀!是一种摧毁吧!也是一种成全吧!

这个时候,倒是想起一句话,通篇都让人感觉到一种流氓的温暖,而那些人都是一群温暖的流氓。

《孽子》读后感 篇4

如同花园里的红莲,生长在黑夜中,却带着美丽的颜色。

在生命的无涯中,并没有什么是我们能够真正得到的。阿青没有得到父亲的救赎,自己也并未真正走出心中的牢狱。在黑夜中,他再一次领回小男孩罗平,痴念将又一次蔓延起来。

后续仍旧无数磕碰下去,谁料得清前路如何漫漫寂寥,老鼠会否被教育感化,重新走一回人生路?小玉在东京摸爬滚打,异国他乡又会遭遇怎样的不测?书已读完,但故事远远没有结束。

岂止他们,我们也是如此。“与对痛苦的过度补偿相比,真实的幸福当然看起来很卑劣。稳定看起来也没有不稳定那么壮观,心满意足从来没有反抗苦难所具有的外表迷人,也没有抵挡诱惑或者被激情被怀疑打败来得栩栩如生。幸福从来不豪华。”赫胥黎说的多好啊,像阿青小玉老鼠吴敏甚至夔龙傅老,经历了千疮百孔的人生,反而有种别样的美丽。这是白先勇笔下的,也是他们自己的。

创造生命的从来不是我们自己。可怕的黑暗永远蛰伏着,但为着些微的光亮,我们要像他们一样,在黑暗中开出红莲来。

《孽子》读后感 篇5

在第二部之前我几乎是一边哭一边看,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些画面总是反复出现在我的眼前,我觉得好像是,我是阿青。

我有一个朋友,她也叫李青,我们是小学的同学,我对她最深的映像,是一句话和和一些画面。那是我们语文老师对我说,她是一个很偏执的人,你要关心她多一些;那些画面,是我们两熬夜玩游戏,是我们一起吃辣椒炒饭,是我们复习生物男性生殖器时我们两半夜读书和讨论,还有是端午的时候跟着去她家半夜我把老鼠从我脸上抓下来,我发现她静静的打鼾,我不叫她阿青,我叫她小青子。

她和阿青,给了我同样的感觉,不是关于和她们在一起的快乐,而是跟她们在一起的心酸。当我看到阿青破财不堪的油布屋子,我总是会想起那时候我和她一起去她祖母家的那个小茅屋,那是很旧的电视的,味道是让人迷恋但是令人反感的,馊的味道,油开了散发的香气和老人身上给我的重重的令人闷心的味道,那时候我不知道李敏镐,我不知道成均馆绯闻,我只知道那时候我们好像地下水道的小老鼠,那种营养不良然后浑身无光,那才是卑微的样子。

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常常使我陷入悲伤,我看到一个字,看到别人的一个眼神,看到一片叶子,我自然而然的想起很多以前的事。那些事好像约好了一样,在任何时候都能钻进我的眼睛,然后我满眼通红的走在路上,世界真小啊,人也真小啊。

我很开心看到阿青他们这群鸟儿,最终都飞回各自的巢穴,可是我同样很失落,因为我将看不到他们。我想阿青可能会有一个喜欢的男人,他们一起生活,又或者给他一个喜欢的女人,他们生生不息的活下去,这样的话,世上就没有那个公园了,有的只是空落落的,归于平凡的,普普通通的凡人。我不知道什么是积极的东西,大概就是那种劝人看得开,讲笑话然后比如什么甜甜的爱情那种,我觉得那不是,以前很老的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的好像是一种积极的,谁知道这种看似阳光满面的字,作者是在多少悲伤绝望中才明白。我大概看不来那些东西,我一向爱的是悲剧,我曾看过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那才是甜甜的爱情啊,为什么现在人们都那么流于表面?我看不来大喜大悲的东西,我更爱的是那些小小的人,他们身上的苦难是我一生再没有可以经历的了,我很遗憾,我活不了那么多人的样子,所以有时候觉得他们孤单,我很自责。这群孩子不是孽子,他们是天使,天使不是来自天堂,是来自地狱获得救赎才可以的。我想小玉一定能找到他的父亲,弟娃也一样会活着回来陪着阿青,父亲总会找到阿青,母亲大概得到佛祖的救赎了,被原谅了,这一生就不是在逃难和躲藏,每一个人,都会幸福吧。

《孽子》读后感 篇6

这几天断断续续看完这本书,心里颇为平静。这本关于同性恋题材的书叫做《孽子》,但内容却毫不低俗下流,也没有任何裸露的性场面描写,它写的就是那群不被社会认可的青春鸟。

就现在来说,当下社会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较十年二十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再也对同性恋不会闻风丧胆,但同性恋仍然是好奇眼光的打量处。 《孽子》里的每一个人,抛开同性恋取向,是和那些异性取向的人一模一样的平凡存在,也想过上好日子,也遭受磨难。孽子不孽,甚至更加富有同情心。他们遭受得太多,所以他们的爱心也更多一点。他们的爱要么轰烈,要么隐忍,都是刻进骨头的深情。他们也有自己的爱好、自己视为珍宝的人事物。老鼠的百宝箱,吴敏的.张先生,李青的弟娃,小玉的寻父樱花梦,传奇龙子的阿凤,杨先生的阿雄等一众青春鸟,傅先生的傅天赐... 他们渴望、追逐,如同飞蛾扑火。那些孽子是社会的笼中之鸟、善良的惊弓之鸟,他们和社会中的其他人,一起交织成一副绮丽的百鸟图。

白先勇他是不歧视同性恋的,他更像是傅先生或者杨先生,叹诉孽子们的生活和内心,宽容、细腻、温柔。“清风徐来,好梦不惊”这刻在扇子上的话也许正是白先勇先生对青春鸟们的期待。

可能受到过不公平的待遇的同性恋看这本书应该会哭吧。

《孽子》读后感 篇7

轻轻合上白先勇先生的《孽子》。心里的千种念万般想如刚被拽断的珠链,大大小小的珠子活泼生动地在地板上蹦跶跳腾,一阵噼啪过后,满地的零落。我无法清晰地照原样一一串联,只能择其一二,信口胡诌。

看这样的小说如看话剧,当然背景是无法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一个卑贱、隐晦、肮脏的世界,这里有一群被抛弃,无所归依孩子。毫无希望的贫穷,压抑阴沉的色调在淡白色的素描纸上慢慢突显,那炭笔有点涩,笔触有些凌乱。灰暗的公园午夜,狭仄闷热的出租屋,残破污秽的巷底那间有辛辣呛鼻霉味的破旧矮房子组成一个令人绝望的场景。也许必须有这样的场景,将这世界上所有的光,所有的希望一点一点捻灭,灭到死一般的沉寂,然后在残墙颓垣,荒原疮痍上看到一丝嫩嫩的绿。这绿仿佛生宣上那抹柳芽,随水墨缓缓晕染开去,渐渐春色漾满整个画面。可惜小说里每个这样的鲜亮温暖的场景都是稍闪即逝,让我的情绪刚刚舒缓开来又陷到惴惴中去了。

小说里能带给我丝丝暖意的情节都跟早逝的弟娃,被遗弃的痴呆小弟,福利院里没有双臂的傅天赐,还有略带智障的阿雄仔有关联,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体验尘世的残酷,还是这些尚年幼的青春鸟期望自己能饮下一杯忘却情缘和苦痛的断肠水?但是感动我的是弱势对更弱势的`那种悲悯。我觉得这是种很高尚的情感,达则兼济天下是君子的德行,但只有半杯羮也能分一勺与人又是怎样的一种操守?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落雨的屋檐下能伸出手去将另一具潮湿的躯体拥入怀抱,对某些人来说总要去权衡计量,但这些孩子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也许是因为自己曾经的切肤之痛让他们的神经变得异常敏锐吧!但漠然麻木是另一种归宿,所幸的是作者并没有让这种情感占主流。他用一种超然的态度,带着理解和温柔的眼光来看这个特殊的群体,一边用灼灼的字眼描绘出人性被破坏被蹂躏的阴暗堕落的一面,一边让他们用自己并不强壮的身体彼此取暖。

小说里基本都是男性,对于同性之间的情感我更多的了解来自于《蓝宇》,但那个是两个人的舞台,《孽子》更多的是群体的众生相,没有具体的同性情感的细致刻画,大大小小的故事基本来自于众人的口口相传,可这种旁观者的描述同样具有震撼效果,同时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所谓的畸形的东西往往是璀璨到罪恶,淋漓到无法承受。一切的情感只要过于强烈总是要遭到嫉妒的,生命力总是不可能长久的。而且人们总会为了自己的任性付出无法想象的代价,只有水深火热的炼狱过后,那一声穿石裂帛痛不可当的悲啸,那对浮生宿世的淡然浅笑让自己对往昔有所交代并且释然。所以,爱呀!是一种摧毁吧!也是一种成全吧!

这个时候,倒是想起一句话,通篇都让人感觉到一种流氓的温暖,而那些人都是一群温暖的流氓。

《孽子》读后感 篇8

在第二部之前我几乎是一边哭一边看,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些画面总是反复出现在我的眼前,我觉得好像是,我是阿青。

我有一个朋友,她也叫李青,我们是小学的同学,我对她最深的映像,是一句话和和一些画面。那是我们语文老师对我说,她是一个很偏执的人,你要关心她多一些;那些画面,是我们两熬夜玩游戏,是我们一起吃辣椒炒饭,是我们复习生物男性生殖器时我们两半夜读书和讨论,还有是端午的时候跟着去她家半夜我把老鼠从我脸上抓下来,我发现她静静的打鼾,,我不叫她阿青,我叫她小青子。

她和阿青,给了我同样的感觉,不是关于和她们在一起的快乐,而是跟她们在一起的心酸。当我看到阿青破财不堪的油布屋子,我总是会想起那时候我和她一起去她祖母家的那个小茅屋,那是很旧的`电视的,味道是让人迷恋但是令人反感的,馊的味道,油开了散发的香气和老人身上给我的重重的令人闷心的味道,那时候我不知道李敏镐,我不知道成均馆绯闻,我只知道那时候我们好像地下水道的小老鼠,那种营养不良然后浑身无光,那才是卑微的样子。

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常常使我陷入悲伤,我看到一个字,看到别人的一个眼神,看到一片叶子,我自然而然的想起很多以前的事。那些事好像约好了一样,在任何时候都能钻进我的眼睛,然后我满眼通红的走在路上,世界真小啊,人也真小啊。

我很开心看到阿青他们这群鸟儿,最终都飞回各自的巢穴,可是我同样很失落,因为我将看不到他们。我想阿青可能会有一个喜欢的男人,他们一起生活,又或者给他一个喜欢的女人,他们生生不息的活下去,这样的话,世上就没有那个公园了,有的只是空落落的,归于平凡的,普普通通的凡人。我不知道什么是积极的东西,大概就是那种劝人看得开,讲笑话然后比如什么甜甜的爱情那种,我觉得那不是,以前很老的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的好像是一种积极的,谁知道这种看似阳光满面的字,作者是在多少悲伤绝望中才明白。我大概看不来那些东西,我一向爱的是悲剧,我曾看过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那才是甜甜的爱情啊,为什么现在人们都那么流于表面?我看不来大喜大悲的东西,我更爱的是那些小小的人,他们身上的苦难是我一生再没有可以经历的了,我很遗憾,我活不了那么多人的样子,所以有时候觉得他们孤单,我很自责。这群孩子不是孽子,他们是天使,天使不是来自天堂,是来自地狱获得救赎才可以的。我想小玉一定能找到他的父亲,弟娃也一样会活着回来陪着阿青,父亲总会找到阿青,母亲大概得到佛祖的救赎了,被原谅了,这一生就不是在逃难和躲藏,每一个人,都会幸福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