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验报告

笔构网

2025-07-25报告

请欣赏测量实验报告(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测量实验报告 篇1

血压测量的实训报告

姓名: 性别: 班级: 学号:

实训内容:血压测量(水银台式血压计)

实训地点:护理实训楼437农村医学实训室

实训日期:年月号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学习,使我们掌握血压计使用的正确方法

2.加深自己的体验过程,要熟练血压的测量目的,要为自己在生活中或工作做好准备。

3.了解人体血压的测量方法及相关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验要求

1.保持实验室的.安静。

2.要爱护实验室的器材,尽量要做到实验室器材不要损坏。

3.认真听和看老师示范的方法,注意老师讲的注意事项。

4.实验结束后注意学会分析总结和会使用血压计。

三、实验对象和器材

实训对象:

实训器材:听诊器、血压计

四、实训过程:

1.先让测血压的人保持情绪稳定。

2.把盒子打开,再把水银柱的最下边银色水银槽的开关打开。

3.被测者脱去一只衣袖,将前臂平放在桌子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掌心向上半握拳。测验着要和被测者在同一水平,将袖带缠住该上臂处,大约距肘横纹2-3cm,松紧以恰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宜。

4. 将听诊器置于肘窝部、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搏动处, 轻压之。

5. 旋紧与气囊相连的气球充气旋钮,并开始充气。气囊充气过程中应同时听诊肱动脉搏动音,观察汞柱上升高度。待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后,汞柱再升高20~30mm;然后以恒定的速率缓慢放气。在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使水银柱下降,视线与水银柱刻度平行.

总结:实训对象的血压是否正常?

测量实验报告 篇2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S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

3、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时数安排为2学时。

2、实验小组由8人组成:4人操作,2人记簿,2人扶尺。

2.实验设备:DS3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纸2张,

三角架1个;铅笔1根。

三、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仪器组合:

1.望远镜

2.调整手轮

3.圆水准器

4.微调手轮

5.水平制动手轮

6.管水准器

7.水平微调手轮

8.脚架

四、方法与步骤

(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1、安置仪器:

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

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注记。

3、粗略整平:

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练习并体会脚螺旋转动方向与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

4。水准仪的操作:

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

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

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

取四位数字,即直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毫米的数值。

5。观测练习:

在仪器两侧各立一根水准尺,分别进行观测(瞄准,精平,读数),记录并计算高差。不动水准尺,改变仪器高度,同法观测。或不动仪器,改变两立尺点位置同法观测。检查是否超限。

(二)普通水准测量

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确定起始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

2、在起始点和第一个待定点分别立水准尺,在距该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仪器,分别观测黑面水准尺,得到后视读数a黑和前视读数b黑;然后再观测前视水准尺红面,得到读数b红,旋转水准仪瞄准后视水准尺红面,得到读数a红;检查所测数据是否超限,如超限重测,不超限

则计算平均高差h1,然后进行下一站观测,依次推进测出h、h3、h4。

3、根据巳知点高程及各测站的观测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查是否超限。对闭合差进行配赋,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五、注意事项

1.测量前,水准仪要进行检验与校正。

2、仪器的安置位置应保持前、后视距大致相等。每次观测读数前,应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并消除望远镜视差。

3、立尺员要思想集中,立直水准尺。注意巳知水准点和待定水准点上不放尺垫。仪器未搬迁,后视点尺垫不能移动,仪器搬迁时,前视点尺垫不能移动。迁站时应防止摔碰仪器或丢失工具。

4。限差要求:黑、红面水准尺读数之差(黑+K-红)小于3mm;同一测站黑、红面(两次仪器高)所测高差之差应小于5mm;路线高差闭合差应在±20L或±6n(mm)之内,L为公里数,n为测站数。超限应重测。

5。实验结束时每人上交“水准仪的使用与水准测量”报告一份(附普通水准测量记录)。

六、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巩固了之前所学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的基本操作,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点非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利于作图而且更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但这两周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还有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他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

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这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以后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只有团结才能把事办好。

测量实验报告 篇3

一.实验概述

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要从工件上切下金属,其切削部分必须具备一定的切削角度,也正是由于这些角度才决定了刀具切削部分上各刀面、刀刃和刀尖的空间位置。用于切削加工的刀具虽然种类繁多,具体结构各异,但其切削部分在几何特征上却具有共性。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可以看作是各类刀具切削部分的基本形态,故此在工程中,是以外圆车刀为例,给出刀具切削部分的基本定义。而刀具几何角度就是描绘切削部分几何特征的参数。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将使同学能增强对刀具切削部分几何特征参数的感性认识,理解切削加工中的切削机理,掌握金属切削理论基础概念。

三.实验要求

1.熟悉车刀切削部分的构成要素,掌握车刀静态角度的参考平面、参考系及车刀静态角度的定义:2.了解车刀量角台的结构,学会使用量角台测量车刀静态角度或CAD软件测量3D模型车刀角度;3.绘制车刀静态角度图,并标注出测量得到的各角度数值。

四.实验内容

1.使用车刀量角台测量车刀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

2.使用CAD软件测量3D模型车刀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注:根据实验时数可选1或全选)

五.实验原理

车刀的静态角度可以用车刀量角台进行测量,其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按照车刀静态角度的定义,在刀刃选定点上,用量角台的指针平面(或侧面或底面),与构成被测角度的面或线紧密贴合(或相平行、或相垂直),把要测量的角度测量出来。

3D模型车刀角度可通过CAD软件辅助作图测量得到和标注。

六.实验数据处理

1.实体车刀实验数据

(1)实验刀具为外圆车刀

(2)实验刀具材料为高速钢

(3)实体车刀实验数据记录表

(4)实体车刀角度测量标注图

2.卓越班:3D模型车刀实验数据

(1)3D模型车刀角度标注图

(2)3D模型车刀实验数据记录表

测量实验报告 篇4

测量固体的密度

1、实验名称: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2、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适量的水、细线。 3、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的质量记作m ②在量筒中放入 的水记作V1

③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块将其浸没于量筒中的水中,水的体积记作V2 4、实验记录表格:

教师演示小石块密度测量方法: 1、先把天平调节平衡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2、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

3、把数据填入表中根据密度公式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学生:练习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并完成上述实验报告。

测量液体的密度

1、实验名称:测量盐水的密度

2、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和适量盐水、量筒 3、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 的质量记作m1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体积记作V ③用天平测出 的质量记作m2 4、实验记录表格:

教师演示盐水密度测量方法

1、先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体积记作V 3、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学生:练习测量盐水的密度,并完成上述实验报告。 教师巡视学生回答问题。

测量实验报告 篇5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作为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了。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在去测绘之前,所有人的热情都相当高,不仅仅是对测绘的外业感兴趣,更多的是对室外工作的向往。但在经历了太阳的曝晒,我们的热情已被疲劳所掩盖。对于测量来说,确实没有一个人的英雄,只有做好合作——包括本小组内部和各小组之间,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测量实验报告 篇6

一、绪言

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由于不同高程的水准面不平行,沿不同路线测得的两点间高差将有差异,所以在整理国家水准测量成果时,须按所采用的正常高系统加以必要的改正,以求得正确的高程,如图1,图2所示。

图1 水准测量原理示意图

我国国家水准测量依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可为研究地壳形变等提供数据。三、四等水准测量直接为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提供所必需的高程控制。

图2 水准测量转点示意图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高程的施测,掌握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熟悉使用电子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的测量,并将所学知识得到一次实际应用。

2、熟悉精密水准测量的作业组织和一般作业规程。

三、水准测量实验过程

3.1 小组成员及作业步骤 小组成员:

作业步骤:精密水准观测组由5人组成,具体分工是:观测一人,记录一人,扶持两人,量距一人。

3.2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仪器的'安置、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平和读数等操作步骤。 我们实验所用的仪器主要就是电子水准仪SDL30,其他操作同普通的水准仪。

SDL30 的等级水准测量功能用于国家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测量作业中的测站观测程序及其限差检核符合国家一、二水准测量规范(GB/T

3.3.1 已知点数据及测区平面图

(1)其中,211208和211号点为与南边测区的公共点。

(2)、测区平面图,如下图1黑色线条所包含的区域即为本组测区。

图1 测区平面图

3.3.2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

a.测站观测程序:往测奇数测站水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后-前-前-后,往测偶数测站水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前-后-后-前;返测时刚好与往测相反。

b.严格按照一测站的操作程序进行观测,进行读数和记录。再进行各项计算,并与各项限差和精度要求进行比较,如果超限则必须重测。

c. 水准路线全线外业观测成果的验算和成果表的编算。 3.4水准测量的内业水准测量外业式作结束后,要检查手簿,再计算各点间的高差。经检核无误后,才能进行计算和调整高差闭合差。最后计算各点的高程,并分配误差。

四、注意事项

1、在观测中,不允许为通过限差规定而凑数,以免成果失去真实性。 2、记录员除了记录和计算外,还必须检查观测条件是否合乎规定,限差是否满足要求,否则应及时通知观测员重测。记录员必须牢记观测程序,注意不要记录错误。字迹要整齐清晰,不得涂改,更不允许描字和就字改字。在一个测站上应等计算和检查完毕,确信无误后才可搬站。

3、扶尺员在观测之前必须将标尺立直扶稳。严禁双手脱开标尺,以防摔坏标尺的事故发生。

4、量距要保证通视,前、后视距相等和一定的视线高度,并尽量使仪器和前后标尺在一直线上。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