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最后一分钟》读后感(精选33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1
今天,我学习了《最后一分钟》这首诗我是最喜欢了。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一分钟,泪水渐渐的流淌在我的脸上、心里。那是激动的泪水,更是喜悦的泪水!
1997年7月1日,那块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牌上大大零出现的那一刻,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跳、在笑!大家紧紧拥抱在一起,任泪长流!
终于离家德香港回来了!压在中华儿女心头一百多年来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香港回归祖国是祖国日益强大的有力见证,是对所有炎黄子孙的巨大激励与鼓舞。那一刻,无数的华夏儿女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这是多少代人多少年热切期盼的时刻啊!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日益繁荣昌盛的祖国让我们终于圆了一个团圆的梦!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2
《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腾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之中了。教学诗歌,朗读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可以说,朗读犹如学生领会课文主旨的指挥棒。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各种朗读法:利用初读,逐节理清文章脉络;运用细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采用精读,品味意境,品味思想;品味手法;启用熟读,把诗句中描述的形象和语言文字融为一体,牢固地保留在头脑中,积淀语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毕竟这一历史事件学生还是比较陌生,大家对很多地方还不理解,有的同学就提出“‘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9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中的‘1997页’是什么意思?”,还有的同学提出“呼喊一般是大声地叫,为什么诗中却说‘轻轻地呼喊’呢?”也有的同学问“为什么说‘此刻,是午夜,又是清晨。’呢?不是自相矛盾吗?”不得不佩服同学们质疑的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不就正好体会了了香港回归祖国后,全国人民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不就正好回顾了香港的屈辱历史,不就展示了全国人民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烈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愿吗?一切要解决的问题都因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可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如果学生在质疑后能想办法释疑那就更好了。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3
读了《最后一分钟》,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被中国人的爱国心震撼住了。
课文讲述了香港回归前的最后一分钟,所有中国人的心情都异常激动、心潮难已。以前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辉煌成就,已经深深印在所有中国的心里。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飘扬时,所有人都为之欢呼、为之(读书笔记)激动!都用心去拥抱香港,去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香港曾经被英国占领150年,这些可恨的侵略者,让中国忍痛割爱去了这块美丽而富饶的土地,真是十恶不赦!现在香港终于挣脱了英国的约束,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每当翻过一页页中国屈辱的历史,见到侵略者践踏祖国美丽的山河,我们感到无比愤慨。但是,中国人民是坚强不屈的。我想起了许多爱国人士的奋勇抗争的情景:吉鸿昌高挂“我是中国人”标语的木牌,在一片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之中走过;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等等。就是这些千千万万的爱国人士才换来了祖国的解放,是祖国的繁荣和强大才换来了香港的回归。
这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让我们永远铭记。而这些故事映证了一个朴素而坚定的信念:祖国在我心中!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4
读《最后一分钟》这首诗歌,我感到人们对香港回归祖国有多么强烈的欲望!
作者用这首诗歌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衷心祝福。
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最后一分钟,人们是多么迫切这一时刻到来。当中国革命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大大的.零出现时,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屈辱的历史已成为过去;百年的痛苦,已成为欢乐。此刻,是午夜,又是清晨,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这使我想起了1840年,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1898年英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这一“东方明珠”被英国统治了一百多年。
现在,香港虽然回归祖国了,但我们要努力学习,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5
今天的语文课上的是24课《最后一分钟》。这是一首小诗,作者是李小雨。
一开始老师讲了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过程。到1997年6月30日23点59分,英国国旗降下,中国和香港的旗帜在《义勇军进行曲》中升起。香港回归了!这最后一分钟。是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
诗中写“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我觉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全国人民都怀激情地迎接香港。从“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吧。”写出了全国人民的热情。
这一课让我感觉到了这是首充满激情的诗。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心中的爱国情感。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6
今天,我们上了一堂有特殊意义的课——《最后一分钟》,在学习中我读到了这样一句: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烟尘中浮现出来的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咦?这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是旧条约?于是我打开电脑仔细地查了查,终于我弄明白了,这是1842年当时的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我便仔仔细细地看起来,谁知,我越看越生气,特别是:4、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看到这里,我眼珠都差点蹦出来了,心想:这可是中国一个不可分割的土地,他……他们竟然把它割让给了英国强盗,使我们国家失去了这样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岛,难道当时的清政府是真的那么没用吗?我忍怒看下去,“什么?”我已怒不可遏,“英法列强竟趁火打劫,可恶!可恶!”
“你在看什么呢?竟气成这样。”老爸好奇地问。
“没,没什么!”我忍怒道。
我继续往下看,“什么?”我再也忍不住了,“破坏中国主权,要使香港成为他们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实在是太可恨了,呜呼——”
不平等的条约不止这一条,还有随后的《北京条约》、《天津条约》,这说明外国强盗正在加紧一步步地占领中国。
我真没想到,当时的清政府这么落后,这么腐败,的确,旗人的马上功夫是很好,包括射箭,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总抵不过侵略者的长枪大炮,一枪一个,一轰一群,只能当活靶子。所以,我们必须要发展,必须要学习,提高科学技术,邓爷爷不是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吗,落后肯定要挨打。令人欣喜的是,现在的中国不再是几十年前、几百年前落后贫穷的中国,现在的我们科技发达、社会进步,国家欣欣向荣,六十周年大阅兵上所展示的国威、军威,使我们昂首阔步地迈步前进,骄傲地在全世界面前展示。
“勿望国耻,振兴中华”是我们应该铭记的一个警句,只有时刻把振兴中华放在心底,才能不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才能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7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文章,我感到无比的喜悦。
历经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交接仪式上,我们欢呼雀跃,喜悦不已,同时在这最后一分钟里,全国人民也对香港的回归给予了美好的祝福和希望。
虽然,以前我们中国历经了百年沧桑,但是现在的中国已是个屹立在世界顶峰的国家,这也是我国日益昌盛的见证!
说到这儿就让我想起了去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当二十九个大脚印来到“鸟巢”运动馆的时候,全场几乎沸腾了,我们欢乐,我们呐喊,“鸟巢”中心立刻变幻出了各式各样的美丽画卷,有淡淡的水墨画,也有浓浓的水粉画,好似身入奇境一般。最有趣的就属活字印刷了,那一个个小方格上下浮动,错落有致,从里面表现出来的从古到今的三个“和”字更是体现出了中国文字的魅力!在场的外国人各个赞叹不已,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中国文字居然如此巧妙,比他们的“ABC”的结构更有趣味、情致。在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健儿更是为国争光。他们勇夺第一,他们勇往直前决不逊色于外国人,完全把当年“东亚病夫”的帽子给摘了。中国在发展,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不同凡响的中国。
如今,香港回归12年整,祖国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想到这儿,让我感到无比的喜悦与自豪。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8
当香港回归时,人们的心在沸腾!当读完《最后一分钟》时,我感到了香港回归的不易与人们期盼祖国的热情。
香港,祖国七个儿子之一,它是中国的一部分,而可恶的外国人却抢走了这片珍贵的土地,香港是我们中国的,为什么抢走它?偷盗的事不是人的东西才干的!如果我们抢走你们的领地,们会怎么想?做了就要担起来,中国人是不忘国耻的!别指望再改教科书,别指望再抢走财宝!别指望抹去中国人心中的阴影,别指望再和好如初!
就如文中说的,“第199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中国的儿女拥有着强大的尊严,放心吧!我们不能忍受这样的耻辱!我们要用行动来证实:我们才是最强大的!我们要用一句真诚的话语告诉你们:我们不记仇,但记辱!我们要用颗火热的爱国之心表明:我们是一定要把我国领土要回的!我们要用眼神表示:我们是有尊严的!我们不能容忍你们的行为!一个中国人,他们爱自己的祖国,一位外国人,也爱自己的祖国,各国都有各国的领土,为什么去抢?撕裂土地,不要用鲜血染红清泉!别连累了可怜的百姓啊!
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是展开的……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9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的内充满激动。
在一九九七,我们相约在香港的土地上,去瞻仰,去瞭望,去迎接那含露的紫荆,看着米字旗缓缓下降,看着中国人的.脊梁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是什么在静静流淌。在海外工作的华侨们,千里迢迢的回到祖国,因为,全世界人都知道,中国,那个崛起只国,是大国!
我心痛那,当年清政府腐败无能,使得香港回归这么困难,这么历经风雨,饱经沧桑。
哎,我后悔啊,自己没有出生在1997,我想看想看那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散净。
我高兴啊,终于在百年之后,香港投入我们的怀抱,那张条约悄然落地,终于没有了那不堪入目的屈辱。
不管怎样都是值得高兴,来,香港,让我拉起你的手……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10
读了《最后一分钟》后我的感受很深,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也能体会到香港回归最后一分钟时人们激动的心情,我也能理解他们的这种心情。
一百年,整整一百年都被英国统治。
12点59分这一刻,香港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犹如一位母亲找到失散多年的孩子时的喜悦,然后又为她多年受到的罪而心疼......
把眼睛比做成日出,把礼炮比作成世纪的钟声,说明中华人民想把多年来的耻辱洗清,读到这里,我想起了那三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这些深入骨髓的伤痕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的动力!
课文的最后一句-----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这句话表示香港回归后会和祖国紧紧连在一起,香港会有美好的明天......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一定会把握好机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11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首诗,我感到愤怒和喜悦。
1997年7月1日,英国政府无条件地把香港的统治权归还中国政府。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香港人民终于和大陆的同胞团聚。当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为0时,香港人民沸腾了,大陆同胞也沸腾了。百年里的痛苦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百年前,清政府被迫和英国政府签定不平等的条约,将香港的统治权交给了英国。香港的同胞在这段时间内受到英国政府的欺压,许多香港同胞也无法与内地同胞见面。英国政府的行为便我感到无比的愤怒,香港本来就是中国的土地,而却被英国强行抢走了。但是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了。离开祖国百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与英国的那张发黄的条约终于撕碎。中国人民盼到了期待已久的那一天来到了。读到这儿,我感到无比的高兴。
诗里有这么一段话: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经历了百年风雨的香港终于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未来的挑战。香港,在这一刻,傲然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
香港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终于结束了受英国政府的压制,带着祖国人民的喜悦,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12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的内心是百感交集,那种复杂的心绪简直难以用语言来描绘!
在这首充满激情的诗里,作者李小雨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最后一分钟——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所见所闻所感。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香港,香港,祖国母亲的孩子啊!你终于回归了祖国,历经百年的沧桑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当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当英国国旗缓缓降落的那一刻,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顿时喷涌而出: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香港你是昔日母亲带血的泪眼。因为旧中国贫穷与落后,因为清政府腐败和无能,因为侵略者的肆虐的铁蹄,因为那一纸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美丽的东方明珠——香港,被割让给了英国。香港像无字的教科书,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落后必挨打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1997年7月1日,你看见了么,那虎门上空的硝烟?你看见了么,那本撕碎的历史教科书?你看见了么,那张发黄的旧条约?你看见了么……最后一分钟,在世人的眼里,这是多么短暂的瞬间,可在香港人民与全中国人民的眼中,它是多么漫长与艰难。中国强大了,中华民族崛起了!香港,这块中国的土地,终于能回归了祖国,终于回到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了!香港的回归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祖国今日的崛起,也默默地提醒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这最后的一分钟,汇集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我们骄傲——历经百年的沧桑,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自豪——我们中华民族终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13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是中国人值得高兴、激动的日子。《最后一分钟》不仅让我们为香港回到祖国而欢腾,也为曾经人民政府腐败而悲哀。就是因为这样,才让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曾经《南京条约》落地时,我们就知道总有一天我们会胜利的。读完这篇作文,我想起了伟大领袖——毛主席,还有许多烈士。因为只有屈辱的历史,才有辉煌的今天。
香港回归的那一刻,中华儿女多么激动,多么舒服。也让我们对香港怀有祝福之心,希望香港的明天对今天更加辉煌。
不知还有多少中国的`土地在对方手里,但是知道香港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有哪个中国人不激动呢?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14
1997年7月1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十三亿中国人的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香港,整整被英国占用了一百年呀!
当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当英国的国旗慢慢降下,中国的国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从此,香港不再是英国的殖民地,香港,你这漂泊多年的游子呀,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最后一分钟,是缓缓上升的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从此,我们中国人民也站得更直了!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无能,我们已日渐落后,当我们还在使用大刀长矛时,西方列强早已使上枪炮。列强的步步紧逼,清政府无奈之下,割让了香港、澳门等地方,做为外国的殖民地,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让我们不堪回首。直到一九四九年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新中国,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刮遍祖国大地,我们才渐渐地摆脱了落后贫穷,一步步强大起来。
为什么时中国在近代史上那么落后,为什么外国人总来侵略中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才不会被人欺负。如果说,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由我们父辈多少年来努力的结果,那么我们,则更要发愤图强,祖国未来的腾飞还要靠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最后一分钟,香港已经掀开历史的新篇章,永远告别了以前的屈辱历史。而我们,在无限的未来时间,要靠我们的努力,争取祖国更大的腾飞!作文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15
今天,我们学习了《最后一分钟》的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在1997年7月1日23。59分香港回归中国时热血沸腾的情景。
每当我读到: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时,我的情绪就会变得激情万丈。
每当我想起英国人占领了我国香港99年的时候我就会为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而感到羞耻和恼怒。
我也从这篇课文明白了:一个人要有本领,不然的话就会被别人欺负,一个国家要强大,不然的话就会被别的国家侵略。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掌握全部科学知识,长大了保卫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16
在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官员双手颤抖的签下了《南京条约》。在此时此刻,我们中国,就少了这么一块土地,香港,东方之珠,离开了祖国妈妈的怀抱。
直至有一天,那是1984年,香港已经被国外占领了整整136年,一世纪之久。邓小平终于提出“一个国家,两个制度”的政策,使那一年——1997年7月1日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之中。
在1997年的6月30日晚,那一天那一年的那个晚上,举国无眠!中国人,已经结束屈辱,重新站起来了!
当天边最后一颗繁星绕过云间,当时间的大屏幕上出现了大大的“0”时,百年的屈辱已化为烟云。香港回来了!百年的离别终于在这一刻团圆了!
黄皮肤的脸上充满感激和洋溢着激动,白皮肤的脸上充满了歉意与真诚;黄皮肤笑了,白皮肤也跟着笑了。这次,不是胜利的笑,不是邪恶的笑,而是友好的笑,是对中国充满了敬意。
母亲呀,我哭泣,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虽然香港回归了,但我的耳边依然回荡着这首《七子之歌》……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17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是大海沸腾!”1997年7月1日,这个难忘的日子,香港,这百年沧桑的土地终于扑入了祖国妈妈的怀抱,历史上,这最后的一分钟即会历代相传。
这百年的痛苦和欢乐,从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到1898年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香港这美丽富饶的地方行政区,这朵芳香的`紫荆终于绽放了自己最美的笑容。还记得那把“剑”吗?一刀就割去了我们心爱的宝地——《南京条约》,这可恶的强盗,这令人气愤的死囚犯,英国罪恶的黑手,夺取了我们的紫荆花,1997年,经历了百年沧桑,一排排有力的文字告诉我们,香港回归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五颗金星旁有着一面耀眼的旗帜,红色,和中国一样的颜色,一朵美丽、芬芳如金银般闪耀的紫荆花镶嵌在红旗上,是香港,是香港!我们祖国最爱的孩子——香港!
“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是中国政府一贯立场。香港,你听,大陆为你抱不平,祖国为你而战,你听见了吗?这就是祖国妈妈,一个最伟大的母亲,她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香港,你看,邓小平爷爷为你谈判,中华人民为你流泪,你看见了吗?这就是你的家,一个大家,“游子久不至”“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香港快回家吧,大家都等待着你的归来。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不是十岁孩童的无稽之谈,而是一个爱国志士光荣的宣言,当我满怀抱负读着这八个字时就清楚的意识到:少年强则国强。周总理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我虽可能没有周总理那么伟大,但我还是要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18
在清朝的时候,慈溪太后和一位洋人做交易。说要把香港转让给洋人一百年。在这一百年内,洋人多次想法设法让政府把香港永远地把香港让给洋人,还说香港以前是他们的国土。自从我学了《最后一分钟》这一篇课文,在香港回归我们祖国怀抱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像火山喷出溶江一样,喷涌而出。在香港回归的最后一分钟,就像儿子回到母亲的身边一样。所有香港人民的欢呼声变成了寂静。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百年的痛苦和快乐,都穿过了一滴滴的泪珠。
午夜,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旗杆一一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是寂静中谁微微颤抖的嘴唇,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所以。我是不会忘记国耻,我们也要振兴中华!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19
《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腾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之中了。教学诗歌,朗读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可以说,朗读犹如学生领会课文主旨的指挥棒。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各种朗读法:利用初读,逐节理清文章脉络;运用细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采用精读,品味意境,品味思想;品味手法;启用熟读,把诗句中描述的形象和语言文字融为一体,牢固地保留在头脑中,积淀语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毕竟这一历史事件学生还是比较陌生,大家对很多地方还不理解,有的同学就提出“‘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9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中的‘1997页’是什么意思?”,还有的同学提出“呼喊一般是大声地叫,为什么诗中却说‘轻轻地呼喊’呢?”也有的同学问“为什么说‘此刻,是午夜,又是清晨。’呢?不是自相矛盾吗?”不得不佩服同学们质疑的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不就正好体会了了香港回归祖国后,全国人民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不就正好回顾了香港的屈辱历史,不就展示了全国人民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烈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愿吗?一切要解决的问题都因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可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如果学生在质疑后能想办法释疑那就更好了。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20
1997年7月1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十三亿中国人的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香港,整整被英国占用了一百年呀!
当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当英国的国旗慢慢降下,中国的国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从此,香港不再是英国的殖民地,香港,你这漂泊多年的游子呀,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最后一分钟,是缓缓上升的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从此,咱们中国人民也站得更直了!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咱们已日渐落后,当咱们还在使用大刀长矛时,西方列强早已使上枪炮。列强的步步紧逼,清政府无奈之下,割让了香港、澳门等地方,做为外国的殖民地,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让咱们不堪回首。直到一九四九年咱们建立了自己的新中国,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刮遍祖国大地,咱们才渐渐地摆脱了落后贫穷,一步步强大起来。
为什么时中国在近代史上那么落后,为什么外国人总来侵略中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才不会被人欺负。如果说,咱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由咱们父辈多少年来努力的结果,那么咱们,则更要发愤图强,祖国未来的腾飞还要靠咱们这些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最后一分钟,香港已经掀开历史的新篇章,永远告别了以前的屈辱历史。而咱们,在无限的未来时间,要靠咱们的努力,争取祖国更大的腾飞!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21
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所有中国人都沸腾了,为香港回归祖国而沸腾、欢乐,但人们有没有想过,在所有港人欢乐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痛苦!
1841年,英国人和世界各个列强闯入中国,并占领了香港。1898年,英国又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阔香港界址》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将香港周围的两百多个岛屿并吞掉了,并将香港租借了九十九年!九十九年,加上之前的五十多年,整整一百多年,一个半世纪呀!难以想象,在那一个半世纪里,所有香港人都承受了什么。
最后的一分钟,是英国人的统治结束了!英国的'帝国主义失败了!他们那些在香港驻军的军队将卷旗走人了!是中国人挺直了腰杆,步入强国了!是中国不会再签订不平等条约了!是中国不再让别国任意侵犯了!
最后的一分钟,祖国母亲将失散多年的游子——香港紧紧地抱在了她那宽广、温暖的怀里,香港不再是租借地了,所有的香港人都能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中国人!”最后的一分钟,香港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大地上。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22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把租界扩大,从九龙半岛以北地区,以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因为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被迫把香港租给了外国侵略者。从此大陆和香港分开了。
当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中国那个100年的恶梦终于结束了。战争停止了,战争的硝烟终于消失了,中国终于靠自己的能力把侵略者赶出了中国的土地。
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1997年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历经了那困难而又辛苦的路程,历经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场面,因为我们知道香港是中国的土地,那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土地,我们要保护它,不让它被任何一个国家所侵占。
我们期盼着那个神圣的时刻,再过一分钟,香港就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了,这是多么令人感到高兴的时刻呀!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23
读完了《最后一分钟》这篇文章,我想了很多。
在1997年7月1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0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我又想:“香港回归不但意味着香港这个祖国不可失去的特殊地方,还意味着以前清代政府的腐败无能才把这个美丽又繁华的大都市拱手让给了外国人。而现在香港再一次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在哪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中国人的脊梁也直起来,当虎门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了。当祖国拥抱香港的同时,也让外国人滚出了中国的领土上。不平等条约也被撕毁了。
这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心愿终于完成了,我相信,只要你我他,一人献出一点力量,香港会变得更美丽,更繁华。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24
今天,我们学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马上把我的目光给吸引住了。
这篇课文写了英国侵略者的可恶行为,香港回到我们中国的最后一分钟里人们高兴的`泪水在缓缓流淌。
在一百多年前,清政府腐败无能,可恶的侵略者英国非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把宝地香港让了出去。
现在,中国已经在世界大家族中站立了起来,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给全世界展示了我们中国的真正的实力。
当然,我们还不能忘记国耻,还要振兴中华,才能使祖国的未来更加美好。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25
读了《最后一分钟》的这篇课文后,我感到无比自豪。因为香港又回归了我们祖国的怀抱了!
这篇文章的作者倾诉了1999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爱国热情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的衷心祝福。在鸦片战争中,我们中国被迫签了三个不平等条约,那是我们中国人耻辱的时候。现在,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越来越繁荣昌盛了。我们只要强大起来,侵略者就对我们束手无策,祖国永远屹立在祖国的东方!
在签下合同的那一刹那!我们中国人民的心都在流血,都在为自己的祖国的懦弱和无能自责中。在想着,为何自己现在的祖国如此弱小!正所谓:落后是要挨打的!这句话深深的映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上、骨髓上。从那一场交接仪式我就知道了!在旗杆上挂了99年的英国旗,现在终于挂上了属于我们中国人民的国旗!就在那仅仅的最后一分钟的时间也让我们感到无比长久。当数字数到0的时候全国人民的呼吸都开始虚弱了起来,因为感到非常兴奋!香港终于回归我们自己的祖国了,从今往后,我们的祖国不再是以前那样弱小无能了!而是变得强大了!
在这最后一分钟我们无比自豪!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26
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解开了我心中的不解之迷,我终于明白了,祖国妈妈一百多年前为什么眼睁睁地望着自己的`孩子——香港被英国占领。那都是因为旧中国贫穷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我们才受强烈的欺凌,任人宰割,这真是百年国耻啊!
我们以后要牢牢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我们现在要认真学习,掌握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各项本领,在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使祖国更强大!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27
今天,我们学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马上把我的目光给吸引住了。
这篇课文写了英国侵略者的可恶行为,香港回到我们中国的最后一分钟里人们高兴的泪水在缓缓流淌。
在一百多年前,清政府腐败无能,可恶的侵略者英国非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把宝地香港让了出去。
现在,中国已经在世界大家族中站立了起来,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给全世界展示了我们中国的真正的`实力。
当然,我们还不能忘记国耻,还要振兴中华,才能使祖国的未来更加美好。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28
在生活中,有着无数个一分钟,虽然短暂,却各有不同。或欢乐;或哀伤;或温情;或悲凉……有的一分钟,过了也就过了,而有的一分钟,却值得人终生铭记。
1997年6月30日晚上11点59分,这一分钟,让我,让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永远都不会忘记。在这一分钟之后,中国将又多一片领土,那就是香港——————中国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花!
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自豪。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自豪,因为我的祖国强大了!
这一分钟里,有人在哭泣,他可能是历尽沧桑的老人,也可能是在战争中失去孩子的母亲,她们在这一刻,回想起了惨痛的过去。在这一分钟里,也有人在欢笑,他可能是正要回归的香港人,也可能使马上要见到自己在香港的亲人的人,他们在这一刻,期待着下一分钟的美好。然而,不管是欢笑还是哭泣,所有的`中国人都有着同一种心情——————自豪,在这一刻,所有的人都看见了:原来的英国国旗,已变成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香港将要回归祖国的环抱!对所有的香港人来说,历史,将要翻开崭新的一面,在祖国日渐强大的今天,他们终于不用受英国政府的凌辱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想到了三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是这些条约,让中国失去了香港,台湾和各个岛屿;是这些条约,让中国损失了上亿两白银。然而,在这背后,有一个不可能掩饰的事实———满清政府的腐败!入轨不是他们,中国就不会有这么多巨大的耻辱!是他们使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成为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
不过,中国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了,祖国恢复了香港,澳门等地方,台湾也不再属于日本,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的繁荣富xff强而忘了曾经的痛苦,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29
一读起李小雨先生的《最后一分钟》,我就感到有一股热流在心中流动,深刻感受到了香港回归时,全中国人民的热情和激动。
在1997年的六月三十日的夜晚,在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最后一分钟,是万众欢腾中一刹那的寂静。香港回归倒计时的'牌上,大大的“零”字终于闪过,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我仿佛看见,这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紫荆花开的模样。
香港终于回归了祖国的怀抱,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欢呼。但欢呼过好后,我们是否该觉醒了呢,我们这个拥有富饶产物的国家在未来的某一天还会不会被割让呢?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之所以会被掠夺都是由于中国曾经的软弱和落后。如作者所说“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了我们的灵魂”。我们应该铭记历史,敲响警钟,少年强则国强,如果不想让土地被割让,那名族就得兴旺,国家就得富强。我们这些零零后更应该努力学习,发愤图强,成为国家栋梁,让科技入驻中国,让世界认同中国,让沉睡的东方巨龙永久苏醒!不让历史重演!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30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首诗,我感到愤怒和喜悦。
1997年7月1日,英国政府无条件地把香港的统治权归还中国、政府。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香港人民终于和大陆的同胞团聚。当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为0时,香港人民沸腾了,大陆同胞也沸腾了。百年里的痛苦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百年前,清政府被迫和英国政府签定不平等的条约,将香港的统治权交给了英国。香港的同胞在这段时间内受到英国政府的欺压,许多香港同胞也无法与内地同胞见面。英国政府的行为便我感到无比的愤怒,香港本来就是中国的土地,而却被英国强行抢走了。但是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了。离开祖国百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与英国的那张发黄的条约终于撕碎。中国人民盼到了期待已久的那一天来到了。读到这儿,我感到无比的高兴。
诗里有这么一段话: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经历了百年风雨的香港终于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未来的挑战。香港,在这一刻,傲然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
香港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终于结束了受英国政府的压制,带着祖国人民的喜悦,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31
1997年6月30日~7月1日,在香港的会议中心,举行了一个令我们china人永世难忘的一件事,那就是被可恶的英国人抢夺去1XX年的香港回归仪式,在最后一分钟这一课,作家李小雨写的感受有两个:耻辱和骄傲。
耻辱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八个五年计划1997页上,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大海沸腾!这句话写了英国人的可恶和清朝政府的腐败!那个慈禧,贪生怕死,签了丧国的香港条约,如果有时光机,我要把慈禧给宰了,换上诸葛亮香港就不会落到英国之手了!可恶啊!
骄傲
慈禧太后挂掉后,有很多爱国人士纷纷来抵抗侵略者,最后,香港因为期限已到,在1997年终于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在这1XX年的期间,多少中国人丢失了宝贵的生命,但是,中国人的坚强和忠于祖国之心令我深深震撼了,竟然能用冷兵器和自己的热血力挽狂澜,夺回许多祖国的宝贵城池!那个猪狗不如的慈禧,不像他们一样,慈禧你竟然不顾自己国家,逃难到南方去真是禽兽不如!如果没有那些人,我们还能有今天美好的生活吗?
我要对那些爱国人士说:“谢谢你们,如果没有你们,香港和全中国就没有了今天,你们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32
香港回归时,人们的心在沸腾。当读完《最后一分钟》时,我感到了香港回归的不易与人们期盼祖国统一的热情。
香港,祖国七个儿子之一,它是中国的一部分,而可恶的外国人却抢走了这片珍贵的土地。这本书的作者通过描写香港回归时全国上下热血沸腾的场面,引出了香港屈辱的历史,展望了香港回归祖国的辉煌未来。作者倾诉了自己在1997年7月1日,对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就如文中说的,“第199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中国的儿女拥有着强大的尊严,放心吧,我们不能忍受这样的耻辱。我们要用行动来证实,我们才是最强大的;我们要用一句真诚的话语告诉你们,我们不记仇,但记辱;我们要用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表明,我们是一定要把我国领土要回的;我们要用眼睛表示,我们是有尊严的,不能容忍你们的行为!一位外国人,他爱自己的'祖国,一位中国人,也爱自己的祖国。请不要用刀枪撕裂他国的土地,不要用鲜血染红他族的清泉!
每当国旗升起,我都会想起这个时刻,不仅仅是这个时刻,也是当匈奴,吐蕃入侵时,中国人顽强抵抗的时刻;也是八国联军长驱直入时,中国人英勇牺牲的时刻;更是八年抗战,中国人奋力杀敌的时刻。虽害怕,但我们永不退缩!
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旗杆,是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篇33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首诗,我很感动,因为香港回归了祖国。香港本来应该归中国的,可是后来被英国国家霸占了。在1997年的7月1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的香港回归祖国,当11点59分的时候,每一位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感喷涌而出。英国人民不应那么蛮横无理,霸占香港。1997年香港回归了中国,我们都很激动,高兴。
因为一分钟,让全国人民想要回来的东西,终于拿来了,很高兴。作者描述了1997 年7 月1 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的前程和衷心祝福。归家归航。沐浴过世纪的.风雨,一个信念伴随一个民族走过了百年沧桑。
长久的期待,苦苦的渴望,今夜,紫荆花以一瞬的盛开凝聚了一个世纪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