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海力布教案

笔构网

2025-07-29教案

请欣赏猎人海力布教案(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猎人海力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誓、谎”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字,会写“猎物、尊敬”等29个词语。

2、读、说、议、演、写贯穿教学过程,把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同师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3、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懂得每个人都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5、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1、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

(1)课件。

(2)学生阅读几篇民间故事,把最感兴趣的1—2个记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简要地讲给大家听!(发言者每人1分种左右,要求把故事梗概说清楚。)

(此过程看似无意,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尤其是“简要地说”更要求学生能抓住线索,理清条理,弄清故事大意,即抓住主要内容,此过程预计5—7分钟。)

二、学一学

学习本课11个生字和有关的新词。(着重学习“酬、叮、嘱、塌、誓”的音、形、义,着重强调“延”字的笔顺和书写。)

三、读一读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是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吧!(或朗读,或默读,或轻声读,课堂上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读。此时的读不是细读、精读。而是摸清脉络,弄清梗概的读,此过程约5—7分钟。)

四、写一写

师:大家都已读过课文,下面请大家用10分钟的时间为这个故事写一个内容提要,约150字左右,要求故事完整清楚。(有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

(“写”比起“说”更郑重一些,而且每个人都参与了,动手了,练习把全文缩写150字的“内容提要”,实际就是在“抓主要内容”,而且又和“练笔”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达到“一石两鸟”的目的,此过程约为10分钟左右。)

五、议一议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们传颂。那么同学们读完课文,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下面请大家再细致地读课文,提起笔,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划出来,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说什么,怎么说都可以!

在全文中,有多处令人感动的地方值得深入体会。

1.第2自然段中“他热心帮助别人……尊敬他。”

2.第3—6段中,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他不求回报,不要珠宝等细节。

3.第7—9段中,海力布劝大家搬家的`三句话,及他牺牲后大家沉痛的心情等。

以上这些是备课时预想的“感动”语句,尤其海力布三次劝大家搬家的话要重点通过读、说来体会。文中还有许多感人之处,学生提出,教师相机引导。师生在此过程中体会、感悟,为后面表演打基础,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师:同学们,为了把这个动人的故事再现,请大家自由结合成“表演团”,先商量一下,然后把你们认为最感人的情节演一演,好吗?

(此过程重在情感的熏陶、感染。如“救乡亲”一部分,学生要想:海力布只有三句台词,但情真意深,怎么演?乡亲们会有什么想法,怎么演?鼓励学生能根据课文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发挥和创造性的表演,此过程约为10分钟。)

二、理一理

师:同学们,学习了“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那么这个故事为什么这么吸引读者呢?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有曲折的情节,环节紧密相扣,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板书图示:

(“文似看山不喜平”,此环节意在使学生知道,一篇文章,一个故事要想写得生动,吸引人,要有曲折的情节,合理的想象。)

三、编一编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故事开头续写故事,或者自己设计开头编故事。要求发挥想象力,把故事编得曲折动人,争当“编故事大王”!

拟提供以下开头(3—5个)

(1)“一个穷苦的青年,有一天上山砍柴,捡到一把金斧头……”

(2)“一个孩子,得到了一幅画。忽然有一天,画上的东西活了……”

(3)“一个穷人,一个富人,在一个寒冷的日子分头上街去找温暖……”

(此处题目可教师拟几个,也可以让学生自拟,编写过程约15—20分钟。)

四、评一评

讲评过程要注重大胆合理的想象和曲折动人的情节,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适当点拨,约10分钟左右。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写石头“海力布”的来历。

猎人海力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运用“从内容到思想”的学习方法阅读课文。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4.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运用“从内容到思想”的学习方法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猎人海力布》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海力布变的,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多媒体出示图片)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猎人海力布”的背景资料。

3.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变成了一块石头呢?请大家自己读这个故事,看有多少同学能自己读懂。

二、预习交流

1.同桌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流认识的生字。

2.汇报展示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3.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学习生字

1.多媒体出示字词,开火车认读字词。

2.小组汇报识记生字,交流词语并选词造句。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鹰”“酬”“禽”“塌”

4.独立书写生字,投影展示作业评价。

四、初步自学

1.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

(1)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画下来。

2.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含讨论)。

五、全课总结

海力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猎人海力布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运用“从内容到思想”的学习方法阅读课文。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4.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猎人海力布》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海力布变的,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

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变成了一块石头呢?请大家自己读这个故事,看有多少同学能自己读懂。

二、自学课文

1.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

经过;海力布得到了龙王的宝石。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

2.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画下来,读给大家听。

三、小组合作研讨

想一想,从使你感动的地方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要引导学生抓住海力布的言行,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从中感受到海力布一心助人,舍己为人的好品质。)

(当海力布从鸟儿那里听说“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这个消息时,“他急忙跑回来”告诉大家。这说明海力布是个心中有他人的人。当乡亲们听了海力布的话,谁也不相信时,“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可见海力布为乡亲们的安危十分担忧。时间就是生命,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怎样让乡亲们安全转移呢?此时的海力布别无选择,他把从鸟儿那里得到的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不。他在危急时刻,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早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这是何等可贵的舍已为人的精神啊!此外还要引导学生体会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后,龙王要酬谢他,面对珍宝,海力布不贪心,只是接受了对自己打猎有所帮助的一颗宝石。从这儿又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热心助人,不求回报的人。)

四、.总结全文

l.思考:海力布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听课文朗读录音,深化学生情感。

过渡:海力布的故事多么感人,你们想不想讲给别人听?

五、讲故事

1.师指导讲故事

(1)叙事要清楚,交待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可以脱离课文,自己组织语言。文中的重点部分可以用上书上的词句。

(3)讲故事要有表情、有感情。

2.同桌互讲互评。

3.指名讲故事。

4.分角色讲故事。

(可以把文中叙述的话改为对话。)

(1)小组内准备

(2)抽签指定小组到台前表演。

六、延伸拓展

你还读过哪些感人的民间故事?不妨讲给伙伴们听。

七、布置作业

把《猎人海力布》的故事讲给家人或邻居小朋友听。

教案点评:

这篇课文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这篇教学设计示例设计了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能用自己的话完整的把故事复述出来。

探究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感人的民间故事?不妨讲给伙伴们听。

猎人海力布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从猎人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的民间故事中,教育学生们要像海力布那样热心帮助别人,一心为别人着想。

2.能按事情的发展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及全文主要内容。

3.运用工具书独立解决疑难字词,积累写景和人物动作的有关词语。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按问题来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由于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分段仍是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玻璃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预习,导新课

1.这是一篇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大多有头有尾,情节曲折生动,不少还带有神话、幻想的色彩,语言朴素自然,常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民间故事往往与现实生活相近相通,但不一定确有其人,实有其事。大部分作品歌颂勤劳、勇敢、正直和善良,谴责懒惰、懦弱、虚伪和残暴,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2.这篇民间故事赞美了海力布的什么品质呢?同学们读课文。

二、读课文,理情节

同学们,这篇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咱们先理清故事情节,再分段,下面先看投影:

1.读准多音字并组词:

2.读词语:

猎物 忽然 急忙 酬谢 宝库 僵硬

焦急 催促 发誓 避难 迟延 崩塌

飞禽走兽千真万确原原本本

3.指名读书,其它同学边听边标出自然段。

4.大家思考问题。

(1)这个民间故事主要写谁?主要写了他一件什么事?这件事从哪一节到哪一节?

(2)故事情节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全文可以分成几段?(学生回答后,老师帮助整理。)

教师: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先简单介绍了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写救白蛇得宝石,接着写了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的经过,最后写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学生:全文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大家都非常敬爱他”。

第二段:从“有一天”到“就回家了”。第三段:从“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到“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第四段:即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三、分段读、想内容

教师:大家分段读书,概括段意,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交代任务

同学们,这一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以《倔强的小红军》为例,学习了用段意串联法来抓课文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按问题来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分段读书,回答问题

1.出示课后问题。

投影:先回答下面的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海力布平时是怎样热心助人的?

(2)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说要怎样报答他?

(3)龙王把嘴里含着的宝石送给海力布,小白蛇又是怎样叮嘱他的?

(4)海力布利用宝石从鸟儿那里听到了什么消息?

(5)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是怎样做的?

2.学生在书中找答案,按以上五个问题来理解课文,抓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以下训练:

读第一段。①进行换词练习。“总是”这个词你能换一个词吗?(经常、常常……)②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读第二段。①查字典弄清“酬谢”的意思。②正确理解海力布只要龙王嘴里含着的宝石的想法。(海力布要不要珍宝,是从能不能更好地为乡亲尽力考虑的。)③找出小白蛇叮嘱海力布的话,看一看一共叮嘱了几次?说明什么?

读第三段。找出在灾祸将临之际,海力布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品质。

第四段。①找出说明灾难之大、来势之猛的词语。(乌云密布、狂风怒号、倾盆大雨、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淹没)②这进一步说明什么?(如果没有海力布自我牺牲的精神,乡亲们将全都遭殃,这进一步表现了海力布的高尚品质。)

三、按问题来抓主要内容

1.按投影中的问题练习说一段话。

海力布平时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很少的一份。他救了小白蛇,老龙王用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酬谢他,小白蛇两次叮嘱海力布,让他不要把动物说的话对别人说,并告诉他如果说了,就将危及自己的生命,后果不堪设想。海力布为了让乡亲们免遭灾难,把实话告诉了大家,他自己变成了僵硬的石头。

2.海力布明明知道,要是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自己就会变成石头,为什么还是把鸟儿的话告诉给乡亲们呢?(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语来回答。)

3.这课赞美了谁的什么品质?

学生:这课赞美了海力布一切为别人着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质。

四、总结板书内容,复述故事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猎人海力布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牺”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酬谢、叮嘱、崩塌”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牺”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酬谢、叮嘱、崩塌”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出示课件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中的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同学们讲得真好,今天我们也学习一篇民间故事,那就是(板书:猎人海力布)

一、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出示课件2)

小组活动,解决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板书:大声朗读默读速读等方式)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生总结、汇报:

课文总共可以分为四部分:(出示课件4)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海力布热心帮助大家,大家都非常敬爱他。

第二部分(3—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写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

第三部分(5—8自然段)故事的经过。写海力布借着宝石得到了可怕的消息,劝说乡亲们搬家。

第四部分(9—11自然段)故事的结果。写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二、初步自学。

(课件出示5)

1、自学提示:

(1)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看谁用的字少。

生总结、汇报:

课文写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乡亲、变石头这几件事。

(板书: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乡亲变石头)

(2)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课件出示6)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

经过: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

(3)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画下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含讨论)。

三、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课件出示7)

1、背写课后生字。

2、熟读课文并练习复述课文。

3、思考: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复述故事。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10)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我请一位同学再把这个过程讲一讲。

(生讲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合作交流。

1、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出示课件11)

生交流、总结、汇报:

行动:把猎物分给大家

语言:告诉大家灾难就要到来

结论:通过语言、行动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人。

(板书:热心助人舍己救人)

2、人们对海力布怀有什么样的感情?(出示课件12)

生总结并汇报:

海力布把猎物分给大家,受到人们的尊敬。

当海力布变成石头后,大家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通过这些重点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喜爱海力布,因为他是那样善良,那样舍己为人。

三、讲故事,练习复述。

海力布的故事多么感人,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出示课件13)

1、师指导讲故事

(1)叙述要清楚,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可以脱离课文,自己组织语言。文中的重点部分可以用上书上的词句。

(3)讲故事要有表情、有感情。

2、自由练习。

3、指名汇报,师生评点。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海力布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今后你会怎样对待身边的人?

五、拓展延伸。(课件出示15)

仔细读读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分角色和同学演一演。

六、布置作业。(课件出示16)

1、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

2、找一找其他的民间故事读一读。

3、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

猎人海力布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猎人海力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猎人海力布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⒈能自主认识生字,联系文本理解、积累“陶醉、曙光”词语。

⒉品读表现达格妮心理变化的语句,感受她内心的激动,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⒊能根据提示简要复述音乐家信守十年前的诺言,把一首乐曲作为礼物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事,背诵课文3、4、5节。

⒋感受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给他人送去了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达格妮的心理变化,理解礼物的珍贵,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难点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抓住人物心理的变化简要复述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十分感人的课文。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⒉整整十年,历经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才收到的礼物,让你猛然间感受到这份礼物的——(用一个词语来表达)。

⒊请把你的这种感觉融入再读课题。

二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⒈预习了课文,我们对课文内容应该有了大概地了解,这是一份怎样的礼物啊?谁送给谁的呢?请根据提示说一说,出示:

十年后, 送给 一份 的礼物—— 。

⒉各自准备,交流。

三 研读文本,品析语言,体会情感

对于这份礼物,我们体会不一,请大家再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你的感受。

令人吃惊 (大师力作 影响深远)

⒈出示:下一个节目是我们挪威的音乐大师爱德华.葛利格的得意作品:《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

⒉教师补充资料介绍:爱德华.葛利格。

⒊达格妮收到这份礼物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①出示: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

②读读语句,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她此刻的心情吗?

③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语句。

④引说:达格妮惊讶是因为

达格妮充满疑惑是因为

达格妮觉得不可思议是因为

板书:激动

令人感动 (信守诺言)

⒈这是一支怎样的乐曲啊?达格妮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①出示语句,辨析:

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

她听到了喧哗的森林,咆哮的大海,鸣唱的小鸟,吹笛的牧童……

②想像说话:沉浸在乐曲中的达格妮如痴如醉,她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挪威西部的大森林,多么亲切,多么熟悉。从乐曲中她还听到了( ),( ),( )…

③指名读句 板书:陶醉

⒉优美的旋律让达格妮的思绪回到了十年之前的一个秋天,出示第四节。

①师生配合读,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②请大家展开想像:在这迷人的秋色中,音乐家和小女孩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呢?

同桌合作说一说,指名交流。

⒊八岁的达格妮得到许诺后,她一直在期待着,在这份期待中,她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

引读第5节:十年的时间多漫长啊!当她渐渐成长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期待着那件礼物),她心想(……),随着时光的流逝,她开始怀疑了(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最后她失望了,(就算他有这样的心吧,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

板书:期待 怀疑 失望

⒋课文第4、5两节是达格妮在静听音乐时对十年前往事的回忆,我们称这种写作手法为插叙,这段插叙可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大师爱德华创作的漫长和艰辛,在这段时间中,他会做些什么呢?

学生想像说话:感受大师创作的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以及他信守诺言的品质。

令人幸福 (充满祝福)

⒈为什么说这是最好的礼物?

⒉指名回答,出示语句:

那个和气的城里人就是大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

他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而且用这样奇妙的方式。

他的乐曲会传遍四方,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

她从音响的洪流里感到了音乐家对她的祝福:“你就是黎明的曙光,你就是幸福。”

①指名朗读。

②语言表达:达格妮从乐曲中感受到了音乐家对自己深深的祝福。祝福达格妮 ,祝福达格妮 ,祝福达格妮 。

所以说,达格妮是 ,她就是 。

⒊所以达格妮听完乐曲,出示语句: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

指导朗读。

⒋音乐会结束后,出示语句:音乐会结束以后,这位十八岁的姑娘走到海边,面对大海高

声说:“生活呀!我爱你——”

齐读语句。

这是达格妮内心的呼声,饱含着激动、感激和幸福,所以在破折号在这里起到声音延长的作用。

板书:幸福

再读语句。

四 复述总结

⒈多么神奇的经历啊,多么不同寻常的礼物啊!让我们试着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

学生简要复述。

⒉说说此刻你心中最真实的感受吧,学生交流,随机板书:信守诺言

五 课后训练

⒈背诵3、4、5节。

⒉简要复述课文。

⒊写话:

展开想象,达格妮在乐曲中还听到了什么?

板书: 24 十年后的礼物

令人吃惊 激动

信守诺言 令人感动 陶醉(期待——怀疑——失望)

令人幸福 幸福

猎人海力布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牺”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酬谢、叮嘱、崩塌”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牺”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酬谢、叮嘱、崩塌”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出示课件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中的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同学们讲得真好,今天我们也学习一篇民间故事,那就是(板书:猎人海力布)

一、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出示课件2)

小组活动,解决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板书:大声朗读默读速读等方式)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生总结、汇报:

课文总共可以分为四部分:(出示课件4)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海力布热心帮助大家,大家都非常敬爱他。

第二部分(3—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写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

第三部分(5—8自然段)故事的经过。写海力布借着宝石得到了可怕的消息,劝说乡亲们搬家。

第四部分(9—11自然段)故事的结果。写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二、初步自学。

(课件出示5)

1、自学提示:

(1)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看谁用的字少。

生总结、汇报:

课文写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乡亲、变石头这几件事。

(板书: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乡亲变石头)

(2)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课件出示6)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

经过: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

(3)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画下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含讨论)。

三、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课件出示7)

1、背写课后生字。

2、熟读课文并练习复述课文。

3、思考: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复述故事。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10)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我请一位同学再把这个过程讲一讲。

(生讲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合作交流。

1、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出示课件11)

生交流、总结、汇报:

行动:把猎物分给大家

语言:告诉大家灾难就要到来

结论:通过语言、行动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人。

(板书:热心助人舍己救人)

2、人们对海力布怀有什么样的感情?(出示课件12)

生总结并汇报:

海力布把猎物分给大家,受到人们的尊敬。

当海力布变成石头后,大家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通过这些重点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喜爱海力布,因为他是那样善良,那样舍己为人。

三、讲故事,练习复述。

海力布的故事多么感人,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出示课件13)

1、师指导讲故事

(1)叙述要清楚,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可以脱离课文,自己组织语言。文中的重点部分可以用上书上的词句。

(3)讲故事要有表情、有感情。

2、自由练习。

3、指名汇报,师生评点。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海力布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今后你会怎样对待身边的人?

五、拓展延伸。(课件出示15)

仔细读读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分角色和同学演一演。

六、布置作业。(课件出示16)

1、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

2、找一找其他的民间故事读一读。

3、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