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笔构网

2025-08-01教案

请欣赏小学三年级语文《北京》教案(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和使用近义词,通过选词填空,提高近义词辨析能力和运用能力,了解词语的意思和了解近义词的区别。与别人进行口语交流,使学生有观察和想象的能力,乐于表达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能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字写的比较端正、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感悟近义词,进行读和写,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修改句子,能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字写的比较端正、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感悟近义词,进行读和写,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重点学会设计。

教学重点:

有针对性地写己喜欢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选词填空

1、理解意思会区分他们的不同。。

1、试做。

2、订正。

二、照样子写句子。

1、先读懂例句,在改写句子。

2、改好后订正,再读一读。

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读懂句子找出毛病。

2、自己修改。

3、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上查资料

教学重点:

筛选材料。

教学过程:

一、阅读短文。想一想为什么纸张能变成风筝,竹子能够唱歌,树木能够在载着游客四处游玩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

2结合思考题进行默读明白。纸张能变成风筝,竹子能够唱歌,树木能够在载着游客四处游玩

二、我们的科技角

查找有关机器人、星空或其它科技方面的材料,办一期科技报。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组织和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难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计过年。

二、分工合作,做好准备。

一、开展活动,落实

完成习作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是一座古老而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美丽城市,引发热爱和向往北京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积累“闻名中外、永垂不朽、川流不息、名胜古迹”等词语。

3、能正确抄写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巩固顿号的用法。

4、能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四周、中央的主要建筑物。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

第2自然段中北面的主要建筑物也是按方位顺序写的,在理解了全段的方位顺序之后,应按方位顺序做再一次的梳理。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北京和天安门广场上主要建筑物的资料。

2、辅助课件。

教学时间:《教参》中是2课时,建议大家上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北京的?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课件播放“50周年国庆阅兵式”的镜头。谁知道当时这么神圣庄严、激动人心的阅兵式在哪儿举行?(板书:北京)

2、谁去过北京?给大家说说你眼中的北京。谁还通过其他途径对北京有更多的了解呢?

3、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妈妈的心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得很美的文章。它能使我们更走近北京,更了解北京。

二、读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北京,划出相关的句子。

交流:在交流中理解“中央、造型、新颖、闻名中外、名胜古迹”等词语的意思。

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说说哪些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耷、史、垂、坪、川、胜、峻。

2、校对音序、结构、部首、字典页码。

(1)说说哪些字难写易错,上黑板书写,其他学生在笔记本上写3遍:雄、矗、毯、史、迹。

(2)说说在查字典学习时,有什么新发现?

3、校对《词语手册》上相关作业。

说说部分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熟读课文。

要求:读准、读通、读顺。

方法:自读、跟读、轻读、比读。

五、作业巩固。

1、抄写生字。

2、完成《课堂作业本》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能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四周、中央的主要建筑物,完成《课堂作业本》第6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学习第1自然段。

1、听写词语。

2、听写完“首都”后,问问首都是一个国家的什么?你知道首都北京举行过哪些重要的会议和活动?

3、读第1自然段。

4、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北京的?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读第2自然段,天安门广场在北京城的什么方位?这一段按什么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是哪几句?

2、广场上有哪些主要建筑物?用“”,划出分别在广场的什么方位?用“”划出。

3、交流后出示天安门广场示意图,将方位词和建筑物名称写到相应位置。同时了解

(1)天安门城楼是北京的象征,我们还可以在哪些地方见到它的图案?

(2)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里陈列着什么?有什么作用?

(3)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怎样的人?理解“永垂不朽”。

4、哪几句话是写广场北面的?读一读,按什么顺序介绍?用“△”标出方位词,用“○”标出写了什么?交流后也标到示意图上。

(1)了解华表是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

(2)找出带顿号的句子,复习顿号的用法。看课件体会这幅由城楼、小河、石桥、华表、组成的图画的美丽、庄严。

5、配画外音。

中央电视台要拍一部介绍天安门广场的记录短片。谁想来配画外音?按方位顺序来解说天安门广场?

(1)看示意图自由准备。

(2)全班交流说、评说。

(3)同桌互相说。(A、注意方位顺序。B、主要建筑物介绍得稍微具体些。C、注意解说的完整性。)

三、作业巩固。

1、完成《课堂作业本》第6题。

2、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天安门广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3—5段,抓住重点句子学学课文。背诵第3、4段,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按方位顺序简单介绍天安门广场。

二、学习课文3—4自然段,找出3句句式相同的句子。(什么地方有怎样的什么和怎样的什么。)在书上用“”划出来。

(1)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大街和造型新颖的立交桥。

(2)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美丽的花坛。

(3)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

2、你喜欢哪一句?用下列方法学懂3句话。

(1)读通句子。

(2)抓住难理解的词学懂句意。

(3)反复朗读,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读出北京的美丽。

3、交流。

句①:重点理解“造型新颖”。

句②:重点理解“似的”(像……一样)用上“似的”改写“天上有小船一样的月亮”。

句③:重点理解“名胜古迹”,结合学习第4段中的第2句。

●朗读

●连读3句话,说说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物?

●这三句话是用同一句式写出来的。……有……的……和……的……。按这个句式来填空。

(1)动物园里有顽皮的猴子和的。

(2)山上有的和的。

(3)有的和的。

4、学习第3段中的第2、4句,重点理解“绿树成荫”、“川流不息”。

5、背诵第3、4自然段(结合板书)。

三、交流信息。

1、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北京的图片,文学资料。

2、学了这篇课文,看了这些资料,你会情不自禁地说:!

3、带着爱和自豪读第5自然段。

四、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第5、6题。

2、家庭作业:默写第3、4自然段。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北京》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和使用近义词,通过选词填空,提高近义词辨析能力和运用能力,了解词语的意思和了解近义词的区别。与别人进行口语交流,使学生有观察和想象的能力,乐于表达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能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字写的比较端正、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感悟近义词,进行读和写,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修改句子,能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字写的比较端正、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感悟近义词,进行读和写,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重点学会设计。

教学重点:

有针对性地写己喜欢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选词填空

1、理解意思会区分他们的不同。。

1、试做。

2、订正。

二、照样子写句子。

1、先读懂例句,在改写句子。

2、改好后订正,再读一读。

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读懂句子找出毛病。

2、自己修改。

3、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上查资料

教学重点:

筛选材料。

教学过程:

一、阅读短文。想一想为什么纸张能变成风筝,竹子能够唱歌,树木能够在载着游客四处游玩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

2结合思考题进行默读明白。纸张能变成风筝,竹子能够唱歌,树木能够在载着游客四处游玩

二、我们的科技角

查找有关机器人、星空或其它科技方面的材料,办一期科技报。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组织和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难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计过年。

二、分工合作,做好准备。

一、开展活动,落实

完成习作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多音字组词练习,使学生区别多音字的不同用法。

2、通过照样子组词练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3、通过把词语连接成句的练习,引导学生自己感悟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4、在认识修改符号的练习,为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造句、习作打下基础。

5、阅读短文的练习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初步学习状物的一些写法。

6、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7、学习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小物件。

教学重点: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习作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利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造句或习作。

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别多音字的用法,并进行组词。

2、通过照样子组词练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积累词汇的能力。

4、通过把词语连接成句的练习,引导学生自己感悟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巩固本单元的词语。

教学难点:

扩大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以及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单元的词语。

二、第一题:多音字组词

1、出示:干发倒数(说说它们都有哪些读音?)

2、口头组词。

3、填写在书上括号内,每个字组两个词语。

二、第二题:照样子组词语

1、指名读题和例题,了解题目要求。

2、词语接龙。

3、照样子自己完成。

三、第三题:连词成句

1、指名读题和例题,了解题目要求。

2、自读自悟。

3、小组交流。看谁写的又多又正确。

4、汇报连句的结果,评议。

四、作业:积累本册中学过的多音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修改符号,自己试着用一用。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修改符号。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修改符号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前在我们造句或是文的时候总是出现丢字、错字等情况,今天老师教你几招,学完之后,你们就不会再为写错字、丢字,然后从写而发愁了。

我们一起认识三种常见的.修改符号。

二、出示例句。

1、指名读一读句子,思考:句子的毛病出在了哪里?

2、汇报。

3、教师:如果有几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但又同时出现我们就要删掉其中的一个,就要用到删除符号。如果出现了丢字、丢词等情况时,我们就会用到增加符号。如果有错别字的时候我们就能用到更换符号。

4、每人发一张修改条,把其中的错误用修改符号修改。

5、汇报,展示。

三、阅读短文:

1、默读短文,借助字典学习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其余学生思考:介绍了小瓷象哪几部分?

3、汇报说出每一部分都什么样?

4、作者是怎样把小瓷象介绍具体的?(小组讨论交流。)

四、作业:把今天的感受写一写,出现问题用修改符号解决。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学生要把自己的欢乐或烦恼讲清楚,对于欢乐,大家共同分享;对于烦恼,同学们要给与热情的帮助与鼓励。指导学生先理解题意,然后进行准备,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同学交流。

2、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养成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教学过程:

一、明确交际要求:朗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要求。

(把自己的欢乐或烦恼讲清楚,对于欢乐,大家共同分享;对于烦恼,同学们要给与热情的帮助与鼓励。学生选择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二、选择交际内容:学生自主选择内容,是讲快乐,或是讲烦恼。

(小组学习,学生要学习表达于倾听)

三、进行交际活动:先小组进行听说练习,同学之间互评,在选代表向全班做汇报。

四、进行交际: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五、课堂:

第四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1、把自己喜欢的小物件的样子,用语言文字文字表达出来。

2、对习作进行点评,让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

3、培养学生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习惯。

4、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把观察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学生在点评中认识自己习作的缺点,然后进行修改。

教学难点:

把小物件的样子描写具体。

教学准备:

提前准备好的小物件。

教学过程:

一、习作:

1、朗读题目,理解题意。

2、学生观察自己的小物件,说说它什么样?为什么喜欢它?

3、全班交流。

二、指导书写:动笔写下来,进行习作。

三、修改习作:

1、写完后读一读自己进行修改。

2、请一人读习作,然后全班进行点评。

3、同桌互相读习作,互提意见,进行修改。

四、板书:

语文实践活动6

写样子:先整体后部分;

顺序:从上至下从下至上。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并把字写端正、匀称、正确。

2.巩固已经学会的字。

3.扩大古诗积累,积累格言、成语。

4.口语交际练习,鼓励乐于说、敢于说的习惯。

5.写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地拼读音节,把字写匀称、正确。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难点:写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1、2、4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一)自己独立完成。

(二).同桌互查,看字是否正确,比一比谁写得最漂亮。

3.讲一讲三个成语的意思。

4.再找几个你会的写下来。

二、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请你认真想一想,看看能够写出几个来。

(一).读题,看有几点要求?

(二).自己思考,独立完成。

(三).交流:

此:(柴)(些)(紫)

兑:(锐)(说)(悦)(脱)

台:(苔)(抬)(殆)(始)(治)

三、口语交际

(一).自读材料要求,看从中了解了什么?

(二).引导准备:争论什么?(非看不可的理由)

怎样达成协议?达成怎样的协议?

(三).自愿挑选一角色准备。

(四).自选伙伴,三人一组,表演争论的情景及达成的协议。

(五).全班表演,评价。

教学反思: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第二课时:

完成目标3

一、读读背背下面的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然后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一).查字典自学完成:会正确读出古诗,了解古诗意思。

(二).检查自学效果:

①读音:悯绅粟闲犹

②字义:悯粟闲犹(查字典理解)

(三).指导朗读背诵

(四).质疑:农民获得了丰收,为什么还会饿死?

二、读读下面的格言,愿意背的可以背下来。

(一).自学: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查字典或请教同桌。

(二).交流:这些格言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三).读一读,背一背。

三、回忆由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

(一).提前准备一个寓言故事讲。

(二).交流:讲寓言故事,说一说从中你懂得了什么?

教学反思:教学中充分估计学生的情况,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使学生的生成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第三、四课时

完成目标5

一、回忆《自相矛盾》

(一).朗读课文。

(二).自己讲一讲,说一说。

二、指导习作:

(一).引导思考: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什么也没有卖出去,回到家后会对家里人说什么呢?它的家里人会说什么呢?

(二).大家交流,评价,补充。

(三).指导开头:

回到家里,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对……说:“……”……

(四).独立完成。

三、讲评:

(一).二人一组互读习作,二人互评。

(二).请2——4组同学做示范,把握语言,通顺,想象合理,思维灵活,重点指导语言生动。

(三).自己修改作文。

(四).再次交流

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并把字写端正、匀称、正确。

2.巩固已经学会的字。

3.扩大古诗积累,积累格言、成语。

4.口语交际练习,鼓励乐于说、敢于说的习惯。

5.写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地拼读音节,把字写匀称、正确。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难点:写话练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1、2、4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一)自己独立完成。

(二).同桌互查,看字是否正确,比一比谁写得最漂亮。

3.讲一讲三个成语的意思。

4.再找几个你会的写下来。

二、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请你认真想一想,看看能够写出几个来。

(一).读题,看有几点要求?

(二).自己思考,独立完成。

(三).交流:

此:(柴)(些)(紫)

兑:(锐)(说)(悦)(脱)

台:(苔)(抬)(殆)(始)(治)

三、口语交际

(一).自读材料要求,看从中了解了什么?

(二).引导准备:争论什么?(非看不可的理由)

怎样达成协议?达成怎样的协议?

(三).自愿挑选一角色准备。

(四).自选伙伴,三人一组,表演争论的情景及达成的协议。

(五).全班表演,评价。

教学反思: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第二课时:

完成目标3

一、读读背背下面的古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然后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一).查字典自学完成:会正确读出古诗,了解古诗意思。

(二).检查自学效果:

①读音:悯绅粟闲犹

②字义:悯粟闲犹(查字典理解)

(三).指导朗读背诵

(四).质疑:农民获得了丰收,为什么还会饿死?

二、读读下面的格言,愿意背的可以背下来。

(一).自学: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查字典或请教同桌。

(二).交流:这些格言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三).读一读,背一背。

三、回忆由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

(一).提前准备一个寓言故事讲。

(二).交流:讲寓言故事,说一说从中你懂得了什么?

教学反思:教学中充分估计学生的情况,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使学生的生成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第三、四课时

完成目标5

一、回忆《自相矛盾》

(一).朗读课文。

(二).自己讲一讲,说一说。

二、指导习作:

(一).引导思考: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什么也没有卖出去,回到家后会对家里人说什么呢?它的家里人会说什么呢?

(二).大家交流,评价,补充。

(三).指导开头:

回到家里,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对……说:“……”……

(四).独立完成。

三、讲评:

(一).二人一组互读习作,二人互评。

(二).请2——4组同学做示范,把握语言,通顺,想象合理,思维灵活,重点指导语言生动。

(三).自己修改作文。

(四).再次交流

板书设计:

语文实践活动7

此:()()()()()

兑:()()()()()

台:()()()()()

教学反思:习作要为学生打开思路,帮助学生说出想说而又不能说出的话,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语文实践活动7

此:()()()()()

兑:()()()()()

台:()()()()()

教学反思:习作要为学生打开思路,帮助学生说出想说而又不能说出的话,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京》教案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北京》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和使用近义词,通过选词填空,提高近义词辨析能力和运用能力,了解词语的意思和了解近义词的区别。与别人进行口语交流,使学生有观察和想象的能力,乐于表达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能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字写的比较端正、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感悟近义词,进行读和写,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修改句子,能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字写的比较端正、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感悟近义词,进行读和写,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重点学会设计。

教学重点:

有针对性地写己喜欢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选词填空

1、理解意思会区分他们的不同。。

1、试做。

2、订正。

二、照样子写句子。

1、先读懂例句,在改写句子。

2、改好后订正,再读一读。

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读懂句子找出毛病。

2、自己修改。

3、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上查资料

教学重点:

筛选材料。

教学过程:

一、阅读短文。想一想为什么纸张能变成风筝,竹子能够唱歌,树木能够在载着游客四处游玩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

2结合思考题进行默读明白。纸张能变成风筝,竹子能够唱歌,树木能够在载着游客四处游玩

二、我们的科技角

查找有关机器人、星空或其它科技方面的材料,办一期科技报。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组织和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难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计过年。

二、分工合作,做好准备。

一、开展活动,落实

完成习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