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

笔构网

2025-08-01教案

请欣赏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尊重你我他》

活动目标:

1、会倾听,别人说话不打扰,会等待。

2、使用礼貌用语,会举手,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在集体中尊重他人、欣赏他人。

3、体验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贴纸(大拇指)

2、正确的礼貌行为图片

活动过程:

1、尊重你我他。

(1)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行为可以表现出对别人的尊重呢?请谁来说一说。

(2)教师小结:见认识的人要微笑主动打招呼、不大声说话,不吵闹、会等待等。

2、引导幼儿思考、了解和尊重别人的'表现有哪些。

(1)教师:我们早晨来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主动打招呼、面带微笑)

(2)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大家都想发言怎么办?(举手轮流去说,会倾听、会等待)

(3)教师:游戏活动时,同伴相互之间发生矛盾拿怎么办呀?(要好好跟同伴去说,不乱发脾气)

(4)教师:妈妈给宝宝洗了一个苹果时,宝宝说什么了?(谢谢)

3、观看正确的礼貌行为的图片。

(1)图一:客人来的时侯要主动、微笑问好。

(2)图二:小朋友排队玩游戏时,不推不挤。

(3)图三:小朋友在玩玩具的时侯不争不抢。

(4)图四:在车上的时侯会主动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位等。

4、文明礼仪我知道。

(1)请幼儿说一说礼貌用语、做一做基本的礼仪动作。(握手、拥抱、微笑等)

(2)将贴纸送给有礼貌的幼儿。

1、小朋友知道别人在讲故事的时侯,应该怎么做呢?(倾听,不打扰)

2、小朋友之间发生矛盾的时侯可以打架吗,那怎么做?(不能,要懂得相互谦让)

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的尊重品德的感受和对尊重意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尊重是对他人的尊敬和重视,是对他人的人格而言的。

2、知道尊重是公德的前提、和谐社会的基础,对于自己、与他人交往和社会都有很大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在于教育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尊重以及尊重的意义。

2、让学生认识到尊重是对他人的人格而言的;使学生如何掌握尊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讨论:想一想据你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尊重他人的现象?又有哪些不尊重他人的现象?

二、新课学习

1、什么是尊重?

(1)尊重是对他人的尊敬和重视。

尊重表现为一种感情和态度。尊重意味着重视他人的权利和尊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感受,与人为善,真诚、平等地对待他人。

(2)尊重是对他人的`人格而言的。

每一个人,无论性别、身份、地位、爱好有什么不同,无论身体、气质、性格、能力、知识、智能有什么差别,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尊重他人首先意味着尊重他人的人格。

2、尊重有什么意义?

(1)尊重是公德的前提。

信任是对他人品质和能力的尊重,宽容是对他人习惯和特点的尊重,诚实是对善的尊重,守法是对规则的尊重。离开了尊重,公德则无从谈起。

(2)尊重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在交往中相互理解、与人为善、相互尊重,才能减少摩擦,缓解矛盾,消除隔阂,使人们心情更加舒畅,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

三、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材料:有的同学天资聪慧、成绩优异,但恃才傲物、盛气凌人。有人认为,这是他的个性,应该收到尊重;也有人认为,他不尊重别人,也不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

1、你怎样看待上述问题?

2、你与别人交往时个性是怎样表现的?

四、作业:思考怎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的尊重品德的感受和对尊重意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尊重是对他人的尊敬和重视,是对他人的人格而言的。

2、知道尊重是公德的前提、和谐社会的基础,对于自己、与他人交往和社会都有很大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在于教育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尊重以及尊重的'意义。

2、让学生认识到尊重是对他人的人格而言的;使学生如何掌握尊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讨论:想一想据你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尊重他人的现象?又有哪些不尊重他人的现象?

二、新课学习

1、什么是尊重?

(1)尊重是对他人的尊敬和重视。

尊重表现为一种感情和态度。尊重意味着重视他人的权利和尊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感受,与人为善,真诚、平等地对待他人。

(2)尊重是对他人的人格而言的。

每一个人,无论性别、身份、地位、爱好有什么不同,无论身体、气质、性格、能力、知识、智能有什么差别,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尊重他人首先意味着尊重他人的人格。

2、尊重有什么意义?

(1)尊重是公德的前提。

信任是对他人品质和能力的尊重,宽容是对他人习惯和特点的尊重,诚实是对善的尊重,守法是对规则的尊重。离开了尊重,公德则无从谈起。

(2)尊重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在交往中相互理解、与人为善、相互尊重,才能减少摩擦,缓解矛盾,消除隔阂,使人们心情更加舒畅,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

三、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材料:有的同学天资聪慧、成绩优异,但恃才傲物、盛气凌人。有人认为,这是他的个性,应该收到尊重;也有人认为,他不尊重别人,也不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

1、你怎样看待上述问题?

2、你与别人交往时个性是怎样表现的?

四、作业:思考怎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

3、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如何通过观察,了解最受尊敬的人的外貌特征。

2、在肖像有绘画过程中,如何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能对其外貌特征进行描述。

(2)教师请学生欣赏几幅不同风格的肖像画作品。

通过讨论,得出谁是最受尊敬的人,为什么?

出示范作,猜猜“这是谁”?“为什么”?“他为什么受尊敬?”

得出画肖像画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的道理。

2、发展阶段

带领学生进一步讨论,得出要画出最受尊敬的人,可以从他的'职业特点入手,并能进行描述。通过不同职业人物衣着的比较,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肖像画的风格多变,注重色彩与线条的表现力。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绘画,并能运用拼贴,拓印等多种制作方法来绘制作品。

欣赏名家的肖像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四、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卫生。

五、课后拓展:

1、想象一下,还可以怎样来画肖像画。

2、还有谁受尊敬,可以来画一下。

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懂得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2、学会换位思考,体验不同职业的辛苦。

3、使幼儿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Ppt动画、萝卜若干、小象头饰、图书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大萝卜图片,导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蔬菜?你知道这是谁的劳动成果吗?

二、基本部分

1、倾听故事《小象的萝卜地》,感受辛苦劳动成果被破坏的心情。

教师:勤劳的`小象做了哪些事情?

教师: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被破坏,小象是什么样的心情?

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小象劳动成果被破坏的伤心情感。

教师小结:收获劳动成果,需要付出很多辛勤的汗水,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

2、幼儿观看动画,懂得尊重、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幼共同讨论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劳动成果

幼儿看动画,启发思考:

教师:宝宝在家有没有尊重妈妈的劳动成果?他是怎么做的?

教师:后来,宝宝为什么体会到要尊重妈妈的劳动成果呢?

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互相讨论如何尊重环卫工人、清洁员、服务员、老师等不同职业的劳动成果。

师幼共同小结:尊重是相互的,我们要学会理解他人的辛苦,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4、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1)、师幼共同观察两张图片内容。

2)、引导幼儿判断对错并思考原因。

3)、请个别幼儿表达观点,教师进行指导。

5、教师组织幼儿玩《我会整理》的游戏,学会换位思考。

1)、教师请幼儿分别整理班级的图书、玩具。

2)、幼儿整理好之后,教师将幼儿整理的书本弄乱。

3)、请幼儿分别说说看到自己整理好的东西被弄乱后的感受。

4)、对个别不理解的幼儿进行心理辅导。

三、结束部分

诵读《弟子规》,感受经典熏陶。

分凡取与贵分晓

与宜多取宜少

四、活动延伸:教师搜集关于环卫工人、饭店服务人员、幼儿园保教阿姨的图片让幼儿感受他们的辛苦,并知道如何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在幼儿园开展劳动活动时,组织幼儿捡树叶、擦公共楼梯等。

关于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3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重他人的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懂得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2、学会换位思考,体验不同职业的辛苦。

3、使幼儿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Ppt动画、萝卜若干、小象头饰、图书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大萝卜图片,导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蔬菜?你知道这是谁的劳动成果吗?

二、基本部分

1、倾听故事《小象的萝卜地》,感受辛苦劳动成果被破坏的心情。

教师:勤劳的小象做了哪些事情?

教师: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被破坏,小象是什么样的心情?

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小象劳动成果被破坏的伤心情感。

教师小结:收获劳动成果,需要付出很多辛勤的汗水,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

2、幼儿观看动画,懂得尊重、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幼共同讨论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劳动成果。

幼儿看动画,启发思考:

教师:宝宝在家有没有尊重妈妈的劳动成果?他是怎么做的?

教师:后来,宝宝为什么体会到要尊重妈妈的劳动成果呢?

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互相讨论如何尊重环卫工人、清洁员、服务员、老师等不同职业的劳动成果。

师幼共同小结:尊重是相互的,我们要学会理解他人的辛苦,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4、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1)、师幼共同观察两张图片内容。

2)、引导幼儿判断对错并思考原因。

3)、请个别幼儿表达观点,教师进行指导。

5、教师组织幼儿玩《我会整理》的游戏,学会换位思考。

1)、教师请幼儿分别整理班级的`图书、玩具。

2)、幼儿整理好之后,教师将幼儿整理的书本弄乱。

3)、请幼儿分别说说看到自己整理好的东西被弄乱后的感受。

4)、对个别不理解的幼儿进行心理辅导。

三、结束部分

诵读《弟子规》,感受经典熏陶。

分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活动延伸:

教师搜集关于环卫工人、饭店服务人员、幼儿园保教阿姨的图片让幼儿感受他们的辛苦,并知道如何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在幼儿园开展劳动活动时,组织幼儿捡树叶、擦公共楼梯等。

区角活动:在区域角给幼儿提供道具,让幼儿扮演不同职业的人民,从中体验劳动的辛苦,以及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领域渗透:在语言领域活动中,让幼儿描述不同职业的辛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