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工作心得体会

笔构网

2025-08-06心得

请欣赏社区工作者工作心得体会(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区工作者工作心得体会 篇1

近几个月来,社区工作特别繁忙,防汛、环境督察、老旧小区下水改造、空巢老人入户、安装烟感报警器等等众多事情接连不断。现在,老旧小区燃气改造也开始了,居委会的社工们一边监督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的工程,一边还要处理邻里纠纷、打击游商、维护环境,真是忙上加忙。

越是在这样忙碌的工作当中,越能体会到社区工作的重要意义。社区工作做得都是小事,责任却非常重大,都是跟居民利益息息相关的事,真是举足轻重。就拿老旧小区下水改造的工程来说吧。星三社区的几座矮楼多年来一直存在管道老化下水堵塞的现象。管道在使用多年之后已经严重堵塞,有的管道堵得只剩下一根手指那么细的一个小孔漏水了。管道老旧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经常听说谁家的管道堵了,或者反水了。居民自己疏通下水管道,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不到一年时间,下水管就再次堵塞了。现在政府派来施工队改造下水,这本是好事。但施工过程却非常艰苦。改造下水必须在一层居民家里开沟换管道,居民家中有近一个星期的时间不能洗澡上卫生间。居民家里的地砖在挖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损坏,补砖时又买不到跟原地砖完全一样的地砖。

于是,有些居民在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参加改造。居委会的社工们不畏酷暑,在施工队和居民双方之间多次协调,最大限度的保护居民的利益,并且帮助居民解决上卫生间的问题。经过居委会社工的辛勤努力,星三社区的下水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新的管道下水通畅,做过下水改造的家庭再也不用为管道老化下水不通发愁了。这些都是生活当中的点滴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一次改造不成功,可能以后10年这座楼的居民都不能正常生活。

做社区工作,我们工作的好与坏,上牵涉到党和国家政策的落实和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下影响着千家万户的利益和生活,任重道远。要做好社区工作,必须具有非常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的对待居民家里的每一件小事。

社区工作者工作心得体会 篇2

经过了笔试、面试、体检等一系列的流程后,我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对于初学者而已,社区工作和我之前从事的工作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这也让我深感要在社区工作并没有那么容易,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

转眼间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我一直负责社区的宣传和计生工作,能够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并且主动帮助其他同事开展相关工作。

在工作期间,我从老同事身上学到了担当、责任和奉献,在社区里居住的书记和主任被我们亲切的称为“老太太”,每次社区只要有需要都随叫随到,无论是周末节假日,还是恶略天气,她们都用自身的行为为我们践行了社区工作者和老同志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这是值得我进一步学习的奉献精神。

在从事社区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我们社区老年人特别多,他们中的很多人子女都不在身边而且有的都在国外,含辛茹苦的抚养孩子长大却都不能留在身边,照顾关心、为老人排忧解难是我们社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我们服务站工作人员都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耐心倾听、详细解释、手写提示等,热心细心耐心地为老人服务。

对社区居民的了解是我自己还欠缺的部分,日后我也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同时利用课余时间也要多进行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结合的应用,明年要拿到职称。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还要多向老同志学习、多向身边优秀的同事汲取经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及自身修养,争取早日达到自己的目标。

社区工作者工作心得体会 篇3

近几个月来,社区工作特别繁忙,防汛、环境督察、老旧小区下水改造、空巢老人入户、安装烟感报警器等等众多事情接连不断。现在,老旧小区燃气改造也开始了,居委会的社工们一边监督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的工程,一边还要处理邻里纠纷、打击游商、维护环境,真是忙上加忙。

越是在这样忙碌的工作当中,越能体会到社区工作的重要意义。社区工作做得都是小事,责任却非常重大,都是跟居民利益息息相关的事,真是举足轻重。就拿老旧小区下水改造的'工程来说吧。星三社区的几座矮楼多年来一直存在管道老化下水堵塞的现象。管道在使用多年之后已经严重堵塞,有的管道堵得只剩下一根手指那么细的一个小孔漏水了。管道老旧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经常听说谁家的管道堵了,或者反水了。居民自己疏通下水管道,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不到一年时间,下水管就再次堵塞了。现在政府派来施工队改造下水,这本是好事。但施工过程却非常艰苦。改造下水必须在一层居民家里开沟换管道,居民家中有近一个星期的时间不能洗澡上卫生间。居民家里的地砖在挖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损坏,补砖时又买不到跟原地砖完全一样的地砖。

于是,有些居民在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参加改造。居委会的社工们不畏酷暑,在施工队和居民双方之间多次协调,最大限度的保护居民的利益,并且帮助居民解决上卫生间的问题。经过居委会社工的辛勤努力,星三社区的下水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新的管道下水通畅,做过下水改造的家庭再也不用为管道老化下水不通发愁了。这些都是生活当中的点滴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一次改造不成功,可能以后10年这座楼的居民都不能正常生活。

做社区工作,我们工作的好与坏,上牵涉到党和国家政策的落实和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下影响着千家万户的利益和生活,任重道远。要做好社区工作,必须具有非常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的对待居民家里的每一件小事。

社区工作者工作心得体会 篇4

自20xx年正式考入社区服务站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至今,自己参加过多少次入户走访,多少次社区活动,多少次值勤值守,多少次节日值班,多少次晨巡夜巡,太多回忆无法一一细数,当中尽管也遇过不少挫败,但每次想起居民微笑的瞬间,心里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个平凡的职业,一个神圣的职业。在没入行之前,以为社工只是做一些慰问孤寡老人,帮助贫困户或残疾人之类的工作。然而现实并非想像中那样简单,做了社工之后才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而且不仅要学习,还要多实践,才能更快地转变角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从事社区工作的几年里,我参与了很多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情,但我感悟到:人生其实就是由无数点点滴滴的小事汇集而成的,而人生的价值也是体现在点滴小事之中。

在新时期新形式下,怎样做好社区工作,怎样才能给居民带来便利,让群众更满意呢?

一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作为为群众服务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对待每一位来办事的居民都应该热情地接待,要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直到他们明白为止,满意为止。

二是要有责任意识,社区工作责任重大,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无私奉献精神,要有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始终不能忘记做好本职工作,从小事做起,增强自身责任。

三是要深入群众,关心他们的方方面面,随时了解社区每一位居民的生活情况,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多和居民交流,正确的引导他们的思想,关心他们的点点滴滴。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第一的观念,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中追求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要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居民“所急、所需、所盼”,及时解决居民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始终不渝地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居民的心坎上,当好居民的贴心人。

社区工作者工作心得体会 篇5

通过多年的工作有收获和成功的喜悦,也有遇到挫折和困难后的委屈,但我都未轻言放弃,而是寻找原因,尽力去做好。同广大的社区工作者一样,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去打动居民群众的心、履行一名社区干部的职责,去诠释奉献爱心的内涵。

社区工作包罗万象,大到婚丧嫁娶,小到衣食住行。我们如何认真高效地做好这份工作,让居民满意,这是我面临的挑战。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得不断提高,更加凸显社区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细致与完善。社区工作既繁琐、又辛苦。有人说,社区工作是一种奉献的职业,这一点不假。社区的工作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婆婆妈妈,它粗中有细,细中见粗。我想既然从事了社区工作,就要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干好每件份内之事。如果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取得的工作成绩,能得到领到社区居民的认可,能真正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就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

只有不断到居民当中去,及时了解居民的呼声和需求,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不遗余力地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才能取得居民的信任和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要将大比武、大练兵意识贯穿到工作中,以满足社区发展的'需要。要加强服务意识,更多地掌握专业知识。要熟知各项工作流程,要熟知所分管楼院各种信息。要有解决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提高政策水平。随着政府和各部门各项工作逐步深入社区,居民与社区的联系也越来越多,政策、法律咨询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社区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新政策、新方法,理解新政策、新法规,提高政策和法律水平,要吃透政策、熟悉程序、规范操作、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措施到位,以便更好地对政府、对居民负责,以此提升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能力。

社区工作者要在工作中应做到了分工不分家,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工作中形成互相帮助,对待工作大家要齐心协力,遇到问题要开诚布公拿到桌面解决,遇到矛盾要心平气和坐下协商,做到精诚团结一条心,上下一致抓工作。社区工作者在从事具体工作时,要尽心尽力地干好份内的工作。当然在工作中也难免偶尔会出现疏漏和失误,这时作为同事来说,应当在善意提醒的同时,及时伸手“主动补台”,“别人落下的自己主动捡起来”,既对工作负责,确保工作“零失误”,又能使同事之间形成真诚互助的和谐氛围,从而进一步推动社区工作开展。

对于领导和同事的善意提醒和批评,应该有“闻过则喜”的态度,以“海纳百川”的心胸来面对和接纳。遇到批评时,首先反省自己在哪些方面、哪个环节上做得不够、不恰当,进而思考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只有勇于接受批评、正视不足、认真改进,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社区工作者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一切都要以政府和社区居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不计较个人得失;要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要倾听居民的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社区是政府面向群众的窗口,我们社区工作者在岗位上代表的是政府,我们的言行举止不在是个人行为。我们的微笑代表着社区,我们的真心服务代表的政府。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已达到更好的为居民服务的目标。建设更加美好和谐的新方庄,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实现。

社区工作者工作心得体会 篇6

近几个月来,社区工作特别繁忙,防汛、环境督察、老旧小区下水改造、空巢老人入户、安装烟感报警器等等众多事情接连不断。现在,老旧小区燃气改造也开始了,居委会的社工们一边监督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的工程,一边还要处理邻里纠纷、打击游商、维护环境,真是忙上加忙。

越是在这样忙碌的工作当中,越能体会到社区工作的重要意义。社区工作做得都是小事,责任却非常重大,都是跟居民利益息息相关的事,真是举足轻重。就拿老旧小区下水改造的工程来说吧。星三社区的几座矮楼多年来一直存在管道老化下水堵塞的现象。管道在使用多年之后已经严重堵塞,有的管道堵得只剩下一根手指那么细的一个小孔漏水了。管道老旧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经常听说谁家的管道堵了,或者反水了。居民自己疏通下水管道,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不到一年时间,下水管就再次堵塞了。现在政府派来施工队改造下水,这本是好事。但施工过程却非常艰苦。改造下水必须在一层居民家里开沟换管道,居民家中有近一个星期的时间不能洗澡上卫生间。居民家里的地砖在挖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损坏,补砖时又买不到跟原地砖完全一样的地砖。

于是,有些居民在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参加改造。居委会的社工们不畏酷暑,在施工队和居民双方之间多次协调,最大限度的保护居民的利益,并且帮助居民解决上卫生间的问题。经过居委会社工的辛勤努力,星三社区的下水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新的管道下水一根手指那么细的一个小孔漏水了。管道老旧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经常听说谁家的管道堵了,或者反水了。居民自己疏通下水管道,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不到一年时间,下水管就再次堵塞了。现在政府派来施工队改造下水,这本是好事。但施工过程却非常艰苦。改造下水必须在一层居民家里开沟换管道,居民家中有近一个星期的时间不能洗澡上卫生间。居民家里的地砖在挖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损坏,补砖时又买不到跟原地砖完全一样的地砖。

于是,有些居民在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参加改造。居委会的社工们不畏酷暑,在施工队和居民双方之间多次协调,最大限度的保护居民的利益,并且帮助居民解决上卫生间的问题。经过居委会社工的辛勤努力,星三社区的下水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新的管道下水通畅,做过下水改造的家庭再也不用为管道老化下水不通发愁了。这些都是生活当中的点滴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一次改造不成功,可能以后10年这座楼的居民都不能正常生活。

做社区工作,我们工作的好与坏,上牵涉到党和国家政策的落实和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下影响着千家万户的利益和生活,任重道远。要做好社区工作,必须具有非常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的对待居民家里的每一件小事。

社区工作者工作心得体会 篇7

进行了一周的社会实践工作,本人感想颇多。

(一) 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

原来都只是从书中,电影中知晓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的活动。实习过后也终于体会到了助人的真正含义,其中不免也有些无奈和遗憾。也深深体会到了帮助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五天的实习或多或少让我对社会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体会,感悟。我觉得社会工作不同于别的专业,他比较广泛也需要很多的技巧知识,但这些技巧又不具备太多的技术含量,也不需要太深入的去挖掘,根底也比较浅。普通的人只要学了一样能很容易掌握。

居委会的站长,主任,阿姨们虽然没有学过社会工作专业,但她们通过亲身实践与案例的参与,懂得的知识远远比我们多,懂得的理论与运用理论,技巧的能力远远比专业更专业。

这让我觉得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缺乏了专业的深度和根基,把它作为大学的一门专业投入四年时间去学是不是有点浪费了呢?社会工作是职业,是实践性的职业,只要开设专门的培训班培训相关的人员足以。

(二)宣传工作的体会

我们在宣传社会工作活动时更是深有体会,也发现了几个特有味道的现象;

① 我们宣传的对象全是中老年人,因为年轻人几乎对此不感兴趣,也不想知道。

② 中老年的大爷大妈根本一点也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什么是社工,我们解释一番后他们索性直接把社工和义工,志愿者画上了等号,更不会去相信自己如果请个社工帮自己解决了问题居然不用掏钱。

③ 有的人不相信社工能为他们解决什么实质性的问题,认为社工就像某些甚至大多数的政府官员一样,拿着皇粮俸禄,纳税人的钱却不为老百姓办实事。在办公室里喝着茶,看着报纸,耍着电脑度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直到退休又能领到更多的皇粮俸禄。

这几点让我认识到了开展社会工作的艰难,也足以深知国家对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广度,深度,还远远不够,没有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不得不说是一种失职。有些百姓就直接向我们痛诉政府的无作为,做无为,没有替老百姓办好实事。社工就是政府的雇员,政府是雇主如果雇主都得不到百姓的认可,他们还会去认可,信任雇员吗?这也不得不说是社会工作难以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这次实习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让我真正明白了对一个事物的了解不是从书上就能搞定的,要去真真正正的融入到实际生活当中,参与其中。只有这样得到的认识才是最真实,最有权威最实际的。

社会工作的开展,不是政府,社工,群众的单方面的工作。他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配合才能很好的去开展,落实。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社会共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社工能真正的融入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中去。一遇到问题首先找社工的思想能在百姓脑中根深蒂固。

社区工作者工作心得体会 篇8

当初带着兴奋激动的心情加入了社区工作者这个队伍,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和工作实践,对所主管的民政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民政工作的基本职能是“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民政工作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虽然涉及面很广,但根本的还是关注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归结到一点就是“为民”,这充分体现和实践了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应是民政救助理念的核心和基础,民政一切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民政一切工作的得失必须用这个基础来检验,民政一切工作的成就都是对这一基础的科学和人性化的注释。

我是最基层的工作人员,从政府各部门分配下来的各项任务,一切工作都会沉淀到社区由工作站来贯彻落实,在社区里接触的是从事各行各业的,形形色色的居民,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状况、经济条件、个人素质、经历等等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对政策的认知理解水平也相差甚远,要把政府分配下来的各项任务落实好就需要动脑筋、用心做,对不同情况的居民也要有针对性和不同的工作方法。要理解尊重他们每一个人,一视同仁、真诚、热情服务。社区工作的水平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着社区的素质和精神面貌,所以把自己当作社区人,融入到社区这个大家庭中,当作这个社区的一员才能体会和理解社区需要。遵循“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开展工作,社区工作就能做得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就能得到及时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就能得到及时体现。

东三社区弱势群体相对集中:常住人口中下岗、失业职工、低保人员、空巢老人比较多。而我又分管民政,相对别的社区而言这里的工作量就要大很多:低保、低收入家庭的认定;行动不便、空巢、不能自理老人的救助;医疗救助;养老补贴的申请等等。社区服务站怎么提供更多便民服务.怎么去更好的完成任务这些都要从实际出发要从群众的需求出发。

对低保、低收入认定工作严格把关、严格排查,对申请人员进行登记并入户调查,满足条件的做到不疏不漏,及时纳入救助门槛。确保困难居民的生活得到保障,并做到及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对新申请和半年复审时不符合条件或超过最低标准的居民,要严格把关耐心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说明原因,讲清准入条件,实现社区救助工作的规范化。这样不仅做到了应保尽保,而且实现了动态管理,随时掌握低保人员的各类信息,及时变更享受情况,同时加大动态管理力度,全面实行分类施保。使救助对象做到“有进有出”、“能升能降”。

老年人和残疾人需要来服务站办理和申请的事务很多,但是他们行动不方便,听力和记忆力都较差,而办事流程对于他们来说相对复杂繁琐而且容易遗漏,所以对待他们说话的方式要注意一些,要不急不噪、需要的证明和相关文件以及办事流程要详细、清晰、耐心的说明,如果有必要,记录下来给老人,避免因为缺项漏项而造成多次往返服务站不能及时办理。针对社区居民老龄化的情况,居委会和工作站组织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在2个多月的时间内用业余时间通过入户和走访张贴通知等形式在社区内进行调查确定XXX户“空巢”家庭。并为80以上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的XX位老人申请办理了社区养老服务补贴,本着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全心全意服务老年人、丰富社区老年人文体活动的宗旨社区组织成立了老年协会,下设了三个组织,分别为文体活动组织、宣传教育组织、健康互助组织,为老年人打造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晚年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对社区内各类别人员建立健全进一步细分相应的档案台帐,补充了大部分纸质材料的电子档案,完善社区相应的资料,确保统计数出有据,提高数据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不但便于查找和管理,同时还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各类报表资料的申报工作。

社区工作的经验需要积累。刚到一个新的社区初步认识了解社区、开展工作,在自我摸索中熟悉社区、总结经验。但做好社区工作,尤其是调解居民纠纷,化解矛盾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社区阅历、工作经验、居民的信任和认同。而获得这些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社区工作对象多,大量的工作在基层,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直接听到群众的呼声,才能掌握群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和思想脉搏,要与社区居民相互交流与打成一片,他们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体味到真情和友谊,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就能得到他们的认同和信任。

社区工作者战斗在社会救助工作第一线,身处矛盾的第一线,担负着各项具体救助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民政工作者,必须要把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民政工作政策性非常强,随着新的业务的大量增加,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政策、新方法,理解新政策、新法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绝不能因为自己工作上的疏忽而损害群众的利益。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事业、社区活动、社区公益性服务的关心和参与意识,调动起居民爱家、爱社区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居民的“主人翁精神”,社区工作才能从被动变为主动,从低效变为高效,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为打造一个居民自己的社区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