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姑娘》教案

笔构网

2025-08-08教案

请欣赏《蚕姑娘》教案(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蚕姑娘》教案 篇1

课文第2-5自然段写了蚕4次蚕眠脱皮的现象,用“吃、睡、脱(换)、醒、变”几个动词揭示了蚕的生长规律,并从蚕的身体大小、肥瘦、颜色、光亮的变化介绍了蚕眠每个阶段的特征。

教学的难点是: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

我是这样组织教学来攻破难点的:

(一)研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

思考:圈出蚕的动作词。

2、交流。

板书:吃、睡、脱、醒、变。

3、补充板书:

又黑又小吃、睡、脱、醒、变黄姑娘

4、你能看着黑板上的这些词用上“先……后……再……最后……”这些表示先后动作的词来说说吗?

生:又黑又小的蚕先吃了几天桑叶,后睡在蚕床上,再脱下黑衣裳,醒了,最后变成了黄姑娘。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没有。

师:五个动作词,这个最后应该放在哪里呢?你们自己换着说一说,觉得哪种说法比较顺口?

生尝试。

交流。

评议。

结论:最后放在醒前面比较好。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又黑又小的蚕先吃了几天桑叶,后睡在蚕床上,再脱下黑衣裳,最后醒了,变成了黄姑娘。

5、指导朗读,要求用欢快的语气读。

6、小结学习方法:读、圈、说、读。

(二)自学第3-5段。

1、用学习上一段的方法步骤分组学习。

2、讨论。

师指名叫三个同学上来补充板书。

见下:

又黑又小吃、睡、脱、醒、变黄姑娘

又黄又瘦吃、睡、脱、醒、变白姑娘

又白又嫩吃、睡、脱、换、醒胖姑娘

又白又胖吃、睡、脱、换、醒亮姑娘

3、交流研读成果。

错误情况引导:

(1)“渐”学生当动作词有出示。

师:这是个动作词吗?

生没有反应。

师:课文中在哪里?

生读。

师:请你给他找一个近义词。

生:慢慢。

生:逐渐。

师:是动作词吗?

生:不是。

师:那我们应该把它去掉。

师:你能用“渐渐”说一句话吗?

生:小狗渐渐长高了。

生:我渐渐地变聪明了。

生:小树渐渐地长成了一棵大树。

(2)不知在后面两栏里填上什么姑娘。

部分学生说:胖姑娘。

部分学生说:白姑娘。

师:填哪个比较合适?

生:填胖姑娘,因为上面已经有了白姑娘,都是“白姑娘”就重复了。

生:填胖姑娘好,因为课文中说“身体渐渐长胖。”

师写上胖姑娘。

4、说话练习。

请你选3、4、5其中的一段,用上“先……后……再……最后……”说话。

(三)小结。

1、春蚕的变化。

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蚕的变化?

生:开始由“又黑又小”变成了“又黄又瘦”。

师:也就是说从什么方面?(师指着‘黑’‘黄’)

生:颜色。

师:还有什么方面?

生:大小。

生:胖瘦。

师:还有吗?

生没有反应。

师:我们来看黑板,一起来读“亮姑娘”,其实文中还从光亮的变化来写了春蚕的变化。

2、读课文的第2-5段。

自由选择读——指名读——评读——竞赛读——齐读。

3、作业巩固。

写出与下面的词意思相反的词:(卡片)

穿——()吞——()瘦——()

新——()黑——()暗——()

反思:

文章中的四个自然段是极其相似的,故在教学中师带着学生研读了第2自然段,其他几段就由学生自学,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自学中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思考时间,并针对一些错误进行了耐心的引导,不包办代替,让学生自读自悟。在教学中注重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并引导在读中把自身的理解、感悟表现出来。

《蚕姑娘》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过程中的几次变化。

2、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信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回仿照“渐渐”说一句话。

4、会正确朗读课文,能说出并看图写出蚕生长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以及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3歌声字,理解“姑娘、桑叶、茧子”等词语的意思。

2、初步理解课文,理清层次,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一块丝巾,问:这块丝巾漂亮吗?请一位同学摸摸有什么感觉?你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材料织成的吗?(是可爱的蚕宝宝吐出的丝织成的。)

2、板书课题:蚕姑娘(学习生子“蚕”)

蚕姑娘非常神奇,她一生中有许多变化,她是怎么变得呢?学了课文我们就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蚕生长的过程。

1、边看《课堂作业》中“蚕生长过程图”,边听录音范读。

听了录音,你能说说图上画的各是什么吗?(蚕卵、蚕、茧子、蛾)

学习生子“卵”注意笔顺。“茧”“蛾”。

2、完成课堂作业:按蚕的生长过程填空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看图读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填空:课文()自然段和第()幅图是写蚕卵中孵化出蚕;第()至()自然段和第()幅图是写蚕()次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第()自然段和第()幅图是写蚕吐丝结茧的;第()自然段和第()幅图写了茧里的蚕变蛹成蛾的。

2、交流。

3、小结:课文就是按蚕卵--蚕--茧子--蛾向我们介绍了蚕的整个生长过程。每一次变化为一层意思,全文共有4层意思。

四、三读课文,学习新词。

1、自由读课文,划出剩下的生词,读准字音。

2、正音:桑叶、又白又嫩、脱下、渐渐

五、复习巩固

1、抽生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练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蚕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变化,能用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变化。

2、会正确地朗读课文。

3、会仿照句子用“渐渐”写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小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看拼音写字。(蚕变化的四个过程)

3、你能看着半数,说说蚕的生长过程吗?(学生边说,老师用箭头标出顺序。)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默读,完成《课堂作业》题4(1)按课文内容天空。

春天天气(),()里钻出了()。

2、汇报。

3、齐读第1自然段。

说说读了这段话,你懂了什么知识?(蚕儿生长喜欢温暖的天气;蚕宝宝是从蚕卵里钻出来的。)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蚕姑娘在蚕床上先后脱了几次皮?没脱一次皮身体有什么变化?用“---”划出相关的`词。

2、讨论:又黑又小--黄姑娘;又黄又瘦--白姑娘;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

3、指名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记第一次脱皮)

(1)指名读。

(2)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图“o”圈出表示动作的词。(一位学生在投影片上圈出)

动词:吃、睡、脱、醒、变

(3)你能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变化吗?(投影出示)

先...接着...然后...最后...

指名说,同桌互说。(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先吃了几天桑叶,接着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不动,然后脱下黑衣裳,最后醒了变成黄姑娘。)

(4)指导朗读:“醒了,醒了”读得欢快一点,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5)质疑解难。

学习了这一段,你还后什么不懂的?(如:蚕床、“睡”“脱下”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4、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是按什么方法学习第2段的?(板书:图--说--读--问)

5、学习第3自然段。

(1)四人小组按学法学习课文的第3自然段。

(2)汇报。

指名按:先...接着...然后...最后...的顺序说说蚕的第二次脱皮。

(3)齐读第3自然段。

6、学习第4、5自然段。

(1)默读第4、5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第2、3自然段不同,用“--”划出。

(2)投影片出示第4、5自然段的内容,学生汇报。老师边划边重点分析:

“渐渐长胖”、“渐渐发亮”种“渐渐”是什么意思?你可以用其他词来替换吗?(慢慢)课文指蚕姑娘睡醒后,身体--?

(3)师生对读4、5自然段。(老师读相同部分,学生读不同部分。)

7、小结:学习了课文2-5自然段,知道了蚕在四次蚕眠脱皮过程中身体的变化。

有感情的朗读第2-5自然段。

四、巩固练习。

用“渐渐”说话造句。

1、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渐渐”就是指“慢慢”。你能按课文内容说话吗?

蚕姑娘的身体渐渐(发亮、长胖)。

2、你能离开课文用“渐渐”说话吗?

课后练习4:仿照样子写话。

《蚕姑娘》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蚕姑娘》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蚕姑娘》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

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板书:姑娘,补全课题)

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0 niong。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2),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桑叶 蚕卵 蚕床 蚕山 吐丝 茧子 盖新房 蛾 从此

(3)读顺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蚕 桑叶 从此 瘦

钻出 换上 卵 茧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桑叶:(用图或实物讲解)

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书上插图)。

蚕山:(看实物或图)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

蛾:(看图)蚕的.成虫。

从此:从这时起。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

(5)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此:左右结构。左部止第一笔是长竖而不是短竖,第四笔是提而不是横;右部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两笔相连而不交叉,不能写成七,上部左低右高,下部齐平。

旧:开头两竖长度相当,上下间隔相等,日框内部一横连左竖不连右折,底部一横既连左竖又连右折。

姑:左部女字旁末笔改横为提,右连第三笔撇而不交叉;右部古首横宜收紧些,下面口形上宽下窄,体形稍大,使下部平稳。

蚕:上部首笔是横而不是撇,第四笔捺起笔处连横而不连撇。撇、捺舒展,预留下部空隙写虫。

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提手旁写法同前;右部奂,自上而下笔画由收紧到放开,最后两笔撇、捺相配,支持下部平稳。

钻:左右结构,左右宽度相等。左部金字旁开头两笔占位略宽,盖住下部笔画;右部首竖挺直,横画宜短,左连竖画,下面口形写法同姑而略大,保持下部平稳。

娘:左部女子旁写法同姑字;右部良首点宜高,第二至四笔应横向收紧,竖提长而挺直,其提部,形成的角度略大,最后两笔,撇连于捺,共同布白于右下空隙部位。

桑:上部三又呈品字形分布,上大下小,一律改捺为点;下部木的横画要长,撇、捺舒展,全字上收下放,保持平稳。

盖:上下结构。上部羊字头开头两笔一侧点一撇点,三横间隔均匀,中横略短;下部皿字底体形宽扁,框里两短竖,分别同左右两竖画走势相应,而彼此对称,平分成框里三个空隙,末横特长,左伸右展,保持底部稳定。

裳:上部宜纵向收紧;下部衣的横画宜短,撇画稍长,竖提偏左定位,最后的短撇连于长捺,下部四笔体形宽放,保持全字稳定。

2.学生练习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注意第2~5自然段词句的异同。

2.读抄词语(见文后练习3)。

札记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词语。

变成 吐丝 蚕姑娘 吃桑叶

换上 从此 暖洋洋 盖新房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事?(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时间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诉我们蚕是从蚕卵中孵出来的)(板书:卵一蚕)问:钻出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钻出就是爬出来的意思)

(3)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孵出来的。

(4)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

(板书:又黑又小)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来以后,变成黄姑娘)(板书:吃桑叶、睡、脱、醒)教师提示注意: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板书: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色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3)小结:读了第2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

(4)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语句基本相同,但有几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又黑又小换成又黄又瘦;黑换成黄,黄换成白)这反映了什么情况?(反映了蚕姑娘在不断生长)(板书:又黄又瘦)还有什么词语换了?(就换成又) 出示:{:{登::

谁能说说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两个不同动作接连发生用就;表示某个动作的重复发生用又)对,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蚕眠的情况是恰当的。

(3)齐读第3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的情况。

4.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句不同?(又黄又瘦换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变成白姑娘换成了从此一天天发胖和从此一天天发亮;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板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

(3)齐读第4、5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情况。

三、指导背诵

看提示(写在小黑板上)背诵第2、3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______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______衣裳。醒了,醒了,变成______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两个字,下同)

2.看提示背诵第4、5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

四、课堂作业

朗读、练习背诵第l-5自然段。

札记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指名背诵第1-5自然段。

二、继续细读课文(第6、7自然段) ,

1.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为什么要写明睡了四回?(因为蚕眠有四次,这是蚕的生长特点,所以必须特别写明)这个自然段里把茧子比作什么?

(新房)为什么说茧子真漂亮?(茧子又白又亮,长圆形,很好看)

(3)这段里为什么不写醒了,醒了,要写成了,成了?

(蚕没有再睡,就不能说醒了;蚕结茧子好比盖新房,茧子结成,好比新房盖成,所以要写成了)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这句要怎样读?(要读出喜悦的语气来)请你把这句读一下。(学生读)

(4)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吐丝结茧前后的情况。(板书:吐丝结茧)

(5)齐读第6自然段。

2.第7自然段。

(1)指名读。

(2)茧子里面的蚕姑娘称做什么?自答:茧子里的蚕称做蚕蛹。(板书:蛹)为什么写它一声也不响,不写一动也不动?(茧子里的蛹是慢慢在变化,逐渐长出两对翅膀来,所以不能写一动也不动)

(3)茧子开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蚕蛹长出翅膀,成为蚕蛾(板书:蛾),蚕蛾咬破茧壁飞出来就是开天窗的意思。前面抑苗子I-I,/4:~斩帛;士田烟嫱n夺Z右茁辟㈠柞并下宙*徂会括而有趣。请看第31页上面的第一、二两幅图。(学生看图)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这句要怎么读?(要读出惊异好奇的语气来)请你读一下。(学生读)

(4)看31页上第三幅图,想一想:两个蚕蛾在干什么?(蚕蛾在产卵)提示:蚕蛾产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蚕卵又能孵出小蚕来,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过程。

(5)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根据板书内容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填空练习,概括课文。

从_____里钻出来的又_____又_____的蚕姑娘,一共睡了_____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二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三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四次身体一天天_____。它吐_____结_____,最后_____开了窗,飞出了_____姑娘。

3.齐读完成填空后的这段话。

四、课堂练习

1.读句子,初步认识句子的并合(课后练习4)。

这里有两组句子,每组三句话,要求我们读一读。初步懂得怎样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

(1)各人自读,体会。

(2)指名读第一组三句话。

(3)谁能说说怎样把第一、二两句并成第三句的?(把一、二两句连起来,把第一句未了的句号改为逗号,把第二句开头的蚕姑娘去掉,这就并成了第三句)

第二组三句话的练习方法同此。

2.背诵第6、7自然段。

(1)利用押韵的字引背。(押韵的字写在小黑板上:娘、上、由主.*白¨向宙*白、

(2)分两个大组,一组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评议。

(3)各人自背。

(4)指名背诵。

3.背诵全文。

(1)全班背诵。

(2)指名背诵。

4.书面作业。

(1)扩词。

蚕( )( )( )( )

换( )( )( )

丝( )( )( )

(2)照样子,写词语。

例:暖洋洋 红通通 黑白 绿亮

札记

《蚕姑娘》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记住意、写美观),4个只识字;

2.读通课文,了解蚕生长的自然常识;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蚕生长的不容易,以及它对人类的贡献,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解读课题

认识“蚕”(出示图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指导正音;

3.齐读生字词(词语分类),齐读古诗。

蚕姑娘又黑又小换上

蚕卵又黄又瘦旧衣裳

蚕叶又白又嫩漂亮

蚕床又白又胖

蚕茧

盖新房

蛾姑娘

4.分段读课文

三.解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理清条理——“蚕卵、蚕、蚕茧、蛾”怎样排序?

2.引读全文:蚕卵——1自然段

蚕——2-5自然段

蚕茧——6自然段

蛾——7自然段

3.读通全文——认清蚕各个生长时期的`身体特点(贴词语游戏

词语: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4.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四.认读生字,齐读全文,巩固复习

五.游戏表演——“蚕的一生”

六.指导朗读——了解蚕的每次蜕变都不容易,最后却把自己奉献给了人类

七.引导背诵

八.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巩固字音

2.自学生字,主动记字

3.老师重点指导:桑、盖的书写

4.学生临描,老师巡视

《蚕姑娘》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蚕、床、脱、旧、胖、吐、茧、卵、桑、裳、嫩、渐、蛾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正确书写卵、桑、裳、嫩、蛾、渐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教学过程:

一、揭题、教学生字。

1、出示蚕的图画

今天,魏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新朋友,是什么呀?(蚕)

2、出示生字蚕

请小朋友把这个字的音读准。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古时候的人们把蚕称作天虫蚕能吐丝结茧织成美丽的丝巾。我们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宝宝而这里小作者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姑娘谁亲切叫它一声?(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齐读)

3、蚕姑娘非常可爱,我们先来听一听课文录音。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很多同学都了解蚕,有的同学可能还养过蚕,对蚕感到很亲切,相信读了课文,你会更喜欢蚕。

三、学生自学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反馈:〈1〉出示词语(带拼音)

蚕卵桑叶蚕床脱下蛾姑娘又白又嫩

茧子渐渐长胖吐出旧衣裳又黄又瘦

老师把带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了,请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如果有读错的,请你帮他纠正一下。重点朗读词语蚕卵又白又嫩旧衣裳蚕床

〈2〉、请你再看看这些带有拼音的字,哪个难写而你又用好办法记住了,请你介绍一下。重点指导卵的笔顺(指名说教师板书书空学生在作业

本上写一个)

四、读准了生字词语,现在我们来读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挑选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3、反馈、评议。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评的重点就是上面两方面。

可作如下点评:

〈1〉你一个字都没读错,真行啊!

〈2〉这个词语你读的特别准,你再读一遍。

〈3〉你读得太心急了,把字给丢了,慢慢来再读一遍。

〈4〉你这一小节没读好,没关系,你可以请同学帮你读。

当学生读第六小节时,教师板书茧。读第七小节时板书蛾

五、刚才小朋友经过认真地读课文,了解了从蚕卵里钻出了蚕姑娘,蚕姑娘又变成了茧子,茧子变成了蛾姑娘,你对哪部分最感兴趣,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读。

(1)自由准备

(2)抽四人小组赛读。(2组)

(3)你们看,这就是蚕的一生。(课件出示图画)你记住了吗?

(4)拿出课堂作业

本,填一填。反馈、校对

六、小结

蚕姑娘从卵转变为茧再转变为蛾,它们是怎样渐渐变化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七、板书设计

《蚕姑娘》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 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 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

4、 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字词,会仿照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难点: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

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理解“姑娘、桑叶、茧子”等词的意思。

2、步理解课文。理清层次,了解茧生长的整个过程。

3、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2、揭题:教学“蚕”,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

1、 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织成的?

2、 出示课题:12、蚕姑娘

教学生字“蚕”,读准字音。

3、 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听课文录音,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

2、 听后交流。

三、 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1、 自学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2、 反馈自学情况。

音:卵、床、裳、嫩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 巩固练习。

1、 认读生字新词。

2、 给生字扩词找朋友。

3、 课堂作业:抄写生字,特别是注意“嫩”右边与“赖”字区别。

《蚕姑娘》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蚕、床、脱、旧、胖、吐、茧、卵、桑、裳、嫩、渐、蛾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正确书写卵、桑、裳、嫩、蛾、渐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教学过程:

一、揭题、教学生字。

1、出示蚕的图画

今天,魏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新朋友,是什么呀?(蚕)

2、出示生字蚕

请小朋友把这个字的音读准。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古时候的人们把蚕称作天虫蚕能吐丝结茧织成美丽的丝巾。我们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宝宝而这里小作者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姑娘谁亲切叫它一声?(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齐读)

3、蚕姑娘非常可爱,我们先来听一听课文录音。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很多同学都了解蚕,有的'同学可能还养过蚕,对蚕感到很亲切,相信读了课文,你会更喜欢蚕。

三、学生自学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反馈:〈1〉出示词语(带拼音)

蚕卵桑叶蚕床脱下蛾姑娘又白又嫩

茧子渐渐长胖吐出旧衣裳又黄又瘦

老师把带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了,请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如果有读错的,请你帮他纠正一下。重点朗读词语蚕卵又白又嫩旧衣裳蚕床

〈2〉、请你再看看这些带有拼音的字,哪个难写而你又用好办法记住了,请你介绍一下。重点指导卵的笔顺(指名说教师板书书空学生在作业

本上写一个)

四、读准了生字词语,现在我们来读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挑选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3、反馈、评议。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评的重点就是上面两方面。

可作如下点评:

〈1〉你一个字都没读错,真行啊!

〈2〉这个词语你读的特别准,你再读一遍。

〈3〉你读得太心急了,把字给丢了,慢慢来再读一遍。

〈4〉你这一小节没读好,没关系,你可以请同学帮你读。

当学生读第六小节时,教师板书茧。读第七小节时板书蛾

五、刚才小朋友经过认真地读课文,了解了从蚕卵里钻出了蚕姑娘,蚕姑娘又变成了茧子,茧子变成了蛾姑娘,你对哪部分最感兴趣,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读。

(1)自由准备

(2)抽四人小组赛读。(2组)

(3)你们看,这就是蚕的一生。(课件出示图画)你记住了吗?

(4)拿出课堂作业

本,填一填。反馈、校对

六、小结

蚕姑娘从卵转变为茧再转变为蛾,它们是怎样渐渐变化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七、板书设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