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重点:
感受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难点:
透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
发动学生搜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人物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照片上的这位慈爱的奶奶吗?她就是曾经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名誉主席的宋庆龄奶奶。那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来说一说。
2、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宋庆龄奶奶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
4。解题、指导读题。
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指名认读词语。
2、(播放课文动画)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都提到了哪些人?
3、集体交流。
4、自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交流,补充讲述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了一个(),宋庆龄全家准备到()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虽然父母都劝她(),可是宋庆龄还是坚决()的事。表现了小庆龄是一个()的孩子。
三、再读感悟
1、默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的语句,并圈出其中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2、集体交流:重点抓住以下三组句子谈自己的感受。
(1)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a、朗读句子。
b、抓住啊“特别”、“早就盼着”、“尖尖的”、“红红的”、“漂亮极啦”这些词来体会宋庆龄想去伯伯家的迫切心情以及鸽子的可爱。进而体会庆龄为守信而做出的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c、补充说话:宋庆龄多么想(),多么想()。
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a、朗读句子谈感受。
b、其他学生补充。
c、想象说话:此时小庆龄的心里在想什么?
d、有感情地朗读。
e、追问:这段话是通过描写小庆龄的()和()来展现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的。
(3)“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a、朗读句子谈感受。 b、有感情地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小组长分配角色。
2、各小组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选派四名代表上台进行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评议。
四、课本剧表演
1、代表表演。
2、小评委点评
五、讨论深化
1、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2、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六、拓展延伸
1、宋庆龄讲诚信的故事。
2、古人诚信小故事(曾子杀猪)。
3、关于诚信的成语。
七、作业布置。
1、读有关名人的故事。
2、讲有关名人的故事。
3、写一写发生在你身边的人身上的故事。
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篇2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部编本20xx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4课
主题:
追忆幸福童年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
三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基于阅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复述叙事性作品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基于口语交际:学会认真倾听,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本文作为略读课文,教学时可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成果,体会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
3.学情分析
基于识字写字:生字中“耀、叠、歉”三个字笔画较多,不易识记,“庆、盼”二字相对难度小一些。
基于阅读:课文情节简单,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验,理解课文不会有很大难度。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停留于表面,理解不够深刻,不太会联系生活实际。
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能认真倾听,但不能够很准确流畅地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目标
1.认识“耀、庆、盼、叠、歉”5个生字。
2.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评价任务
1.运用多种方法,会认“耀、庆、盼、叠、歉”五个生字。
2.通过朗读、默读、听范读能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并能体会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谈话导入
激趣揭题
(3分钟)
活动一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理解课题“失信”
(完成目标二)激发学习兴趣,理解课题。
(评价目标二)环节二
识记生字
理解课文
(10分钟)
活动一(5分钟)
1.检查预习。
2.交流识字方法,巩固生字。
(完成目标一)识记“耀、庆”等五个生字。
(评价目标一)活动二(5分钟)
1.听范读,把握课文内容。
2.讨论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完成目标二)听范读,把握故事内容。
(评价目标二)环节三
品读语言
体会品质
(12分钟)活动一:(12分钟)
1.自读课文,圈画描写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句子
2.交流、品读、体会小庆龄的可贵品质
3.理解文末小庆龄的话。
(完成目标二)通过圈画句子,做批注,朗读,分角色读体会人物可贵品质。
(评价目标二)环节四
联系生活
拓展升华
(5分钟)活动一(5分钟)
1、讨论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2、故事分享
(完成目标二)通过设身处地的思考,分享自己的故事,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品质。(评价目标二)
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练习写人物对话。
3.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的含义,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联系生活实际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4. 运用朗读、默读、浏览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透过对话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可贵品质。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 朗读感悟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彩色粉笔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认识我吗?我虽然不认识大家,但是我知道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十分好,好在哪里呢?(出示课件)
我的课堂上,大家能做到吗?希望同学们能说话算话,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板书:说话算话 诚实守信)。怎样才能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 我不能失信(板书)。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设置疑问,有效沟通情感与认知,拉近师生的心里距离,创设兴趣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提示自由朗读要求)。
1. 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
①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② 找出文中带拼音的生字或词语
③ 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 检查自读情况
①提问:课文有几自然段?
②抽读第一段和第十段课文,检查读“正确流利”的要求
③课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纠正字音):
【设计意图】
在轻松民主的环境中,读文识字,体现略读课文识字特点。
三、默读课文,体会主题
默读课文,小组探讨交流: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提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出示课件)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天早晨,庆龄( )和爸爸妈妈去伯伯家,出门前想起答应小珍( )的事情,爸爸妈妈多次建议,但庆龄还是决定留在家里( )小珍。庆龄觉得,一个人在家很( ),但她不( ),因为她没有(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 )。(时间 人物 事情经过 结果)
【设计意图】
通过默读,让学生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握故事的写作脉络。
四、学写对话,训练能力
过渡:为了突出宋庆龄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课文用了不少的对话,你知道有哪
些对话吗?浏览课文,找出人物对话。(提示浏览的要求)
(一)找一找,找出文中人物对话:男生找出爸爸与庆龄的对话,女生找出妈妈与庆龄的对话。
1.复习对话提示语的三种写法。
2.汇报交流,师评价。
3.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读一读,练读人物对话
1.分角色朗读对话:小组内分角色练习对话
2.分角色表演对话:抽4位同学上讲台表演
(三)写一写,练写人物对话(机动)
1.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写一写庆龄与伯伯的对话。
2.第二天,小珍看到了庆龄,她们会怎么说?认真思考后写一组对话
(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写一组对话)
【设计意图】
通过找一找、读一读、写一写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白对话的特点,掌握人物对话的'写法。
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闭眼回想本课的主要内容。
2.阅读课文提示,体会人物情感。
3.评价同学们学习情况,照应开头:说话算话,大家都是诚实的孩
子。希望同学们始终做一个守信的人。
【设计意图】
通过闭眼静思的方法,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加深对主人公高贵品质的印象,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成语、俗语记在日记本上,2.搜集宋庆龄的资料,全面了解宋庆龄。
【设计意图】
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和整合,让学生懂得从小坚持做到诚实守信,长大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进一步突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篇4
设计背景:
1、三年级作为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应注重发掘教材的例子作用,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在教学点滴中渗透写人,状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本篇课文所在单元围绕"名人故事"这一主题,通过列宁,李四光,宋庆龄等名人的平凡小事,表现了他们不平凡的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力图抓住课文通过典型事例描写人物的方法,在每一课中都潜移默化地体现写作方法的指导。
2、在倡导和实践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今天,学生在教师不断的指导下,已能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学与交流互评。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正好为学生自学,合作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保证。
3、在xxxx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积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在教学生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尤其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更能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本课通过描写宋庆龄幼年时遵守诺言,不失信的事,表现了她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是对学生进行xxxx教育的好教材。
学习目标:
1、运用读书方法自学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受到诚实守信精神的陶冶。
课前准备:
1、学生按照自学方法自学课文。
2、收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课题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那些名人故事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运用前面写人文章的方法,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人事品质)
二、重温自学方法,确定成员分工
自学一篇课文除了完成预习要求,还要掌握自学方法,谁还记得
读正确;二,读明白;三,读进去)
四人小组明确分工:
(召集人,发言人,噪音控制员,计时员)
三、合作学习,自主交流
1,学生小组按照"三读"要求进行学习。
2,教师巡视帮助,指导
四、展示交流,倾听评价
(一)"读正确":
1,选择一个小组上台展示,按小组自己的方法分工合作朗读全文。
2,其他小组针对个人和小组读文章是否正确的情况给与评价。(对读音,断句,声音洪亮等角度进行评价)
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读明白"
1、各小组发言人代表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例:我们小组理解了几个词语的意思……(板书重点词语)
我们组要向大家介绍宋庆龄的生平简介。
我们组知道课文写了宋庆龄小时候因为答应朋友而拒绝去伯父家坚守诺言的事,变现了她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板书:诚实守信)
2、教师质疑:从那里可以看出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呢
3、学生在文中上寻找,批画后交流。
4、师生共同发现总结:
作者抓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出人物的'高贵品质。
5、学生质疑,讨论:
课文中描写小白鸽样子的句子能否删去
(三)"读进去"
1、谁能读出宋庆龄语言的坚决,行动的果断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五,讨论深化,总结提升
1、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讲诚实重信用的人和事
2、小结:
俗话说"一诺千金",重诺言,守信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还记得"xxxx"歌吗(师生齐唱)
其中有这样一句响亮的话:以诚实守信为荣!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拥有这种可贵的品质。
六、读写结合,课后延伸
写一则日记,描写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或一件事。
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篇5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中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
3、体会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三、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交流:回顾第二组课文中认识的几位名人,引出“宋庆龄”。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所了解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并适当补充。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3、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请同学们读课文。
【设计意图】导入揭示课题。
二、新授
1、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交流: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
(3)简单地讲一讲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填空:宋庆龄一家要去.....,可她忽然想起.....,爸爸妈妈都.....,但她坚持.....。她真是个.....的好孩子!
(5)指名填空。
(随机板书:守信用)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
(1) 你从哪些语言读出她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边读边找,作上读书记号。
(2) 学生交流:(以下是学生可能交流的几个方面,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指点、引导)
A、“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庆龄很喜欢伯伯家的鸽子,但为了守信用,而放弃去伯伯家的机会。
(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两个感叹号,读出宋庆龄对鸽子的喜爱。)
小结:那么漂亮的鸽子等着庆龄去,可为了等小珍,庆龄还是决定不去了,真是信守诺言的孩子啊!
B、“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是啊,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时小庆龄在想什么?)
C、当父亲提出改天再教小珍时,庆龄连说“不行!不行!”,并把手抽回来。
(教师可创设情境,如师生角色对话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也可随机采访“小庆龄”当时的想法。)从哪里让你体会到了小庆龄的守信用?
D、当母亲提出可以回来后再向小珍解释时,庆龄表示自己不能失信。
(教师可创设情境,如师生角色对话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如肯定学生的朗读:看庆龄说得斩钉截铁的,肯定是不去的了,真是个守信的孩子!)
E、当父母赞同她留下来时,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庆龄此时在想什么?为何笑得那么甜?)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宋庆龄的可贵品质。
3、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4、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如果请你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加一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符号?
最好能说说理由。(随机板书标点“!”,感受小庆龄态度的坚决)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齐读课题,升华主题。
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板书:一诺千金)积累“一诺千金”,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诚实守信的词语或名言。
(如词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板书:言而有信。
【设计意图】围绕内容,深化主题,积累词汇和名言,使学生知道诚信是做人之根本。
三、巩固练习:
1. 引导发现:回忆这一单元里说的不同的形式:提示语在前的,提示语在中间的,提示语在后面的,提示语没有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所读的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说说发现了什么?
2.创设情景,让学生用不同形式来写一写人物的对话:
一进教室,张闻就看到地上有支钢笔,他捡起笔问方明: “..........____”
“.........._”方明摇摇头说,“ ”
“.....____”张闻又举起钢笔大声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提示语的不同形式。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感悟中心。
五、家庭作业:
1、背诵有关诚信的名言。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3、请把你在课外书中或网上查找到的宋庆龄的有关材料,制作成一张小小知识卡片,并试着向身边的人介绍介绍。
【设计意图】巩固深化,积淀积累,提高人文素养。
【板书设计】
8.我不能失信
守信用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篇6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中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
3、体会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三、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交流:回顾第二组课文中认识的几位名人,引出“宋庆龄”。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所了解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并适当补充。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3、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请同学们读课文。
【设计意图】导入揭示课题。
二、新授
1、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交流: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
(3)简单地讲一讲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填空:宋庆龄一家要去.....,可她忽然想起.....,爸爸妈妈都.....,但她坚持.....。她真是个.....的好孩子!
(5)指名填空。
(随机板书:守信用)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
(1) 你从哪些语言读出她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边读边找,作上读书记号。
(2) 学生交流:(以下是学生可能交流的几个方面,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指点、引导)
A、“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庆龄很喜欢伯伯家的鸽子,但为了守信用,而放弃去伯伯家的机会。
(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两个感叹号,读出宋庆龄对鸽子的喜爱。)
小结:那么漂亮的鸽子等着庆龄去,可为了等小珍,庆龄还是决定不去了,真是信守诺言的'孩子啊!
B、“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是啊,从“特别高兴”和“早就盼着”可以看出庆龄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为想起与小珍的约定而停住了脚步。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时小庆龄在想什么?)
C、当父亲提出改天再教小珍时,庆龄连说“不行!不行!”,并把手抽回来。
(教师可创设情境,如师生角色对话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也可随机采访“小庆龄”当时的想法。)从哪里让你体会到了小庆龄的守信用?
D、当母亲提出可以回来后再向小珍解释时,庆龄表示自己不能失信。
(教师可创设情境,如师生角色对话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读好庆龄说的话。如肯定学生的朗读:看庆龄说得斩钉截铁的,肯定是不去的了,真是个守信的孩子!)
E、当父母赞同她留下来时,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庆龄此时在想什么?为何笑得那么甜?)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宋庆龄的可贵品质。
3、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4、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如果请你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加一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符号?
最好能说说理由。(随机板书标点“!”,感受小庆龄态度的坚决)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齐读课题,升华主题。
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板书:一诺千金)积累“一诺千金”,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诚实守信的词语或名言。
(如词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板书:言而有信。
【设计意图】围绕内容,深化主题,积累词汇和名言,使学生知道诚信是做人之根本。
三、巩固练习:
1. 引导发现:回忆这一单元里说的不同的形式:提示语在前的,提示语在中间的,提示语在后面的,提示语没有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所读的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说说发现了什么?
2.创设情景,让学生用不同形式来写一写人物的对话:
一进教室,张闻就看到地上有支钢笔,他捡起笔问方明: “..........____”
“.........._”方明摇摇头说,“ ”
“.....____”张闻又举起钢笔大声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提示语的不同形式。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感悟中心。
五、家庭作业:
1、背诵有关诚信的名言。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3、请把你在课外书中或网上查找到的宋庆龄的有关材料,制作成一张小小知识卡片,并试着向身边的人介绍介绍。
【设计意图】巩固深化,积淀积累,提高人文素养。
【板书设计】
8.我不能失信
守信用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