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旅游景区的调研报告(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旅游景区的调研报告 篇1
MM区的核心文化旅游资源要素为长江、龙窝湖,次核心旅游资源要素为峨桥茶市、响水涧油菜花、浮山、华山、莲花湖等。目前,MM区文化旅游业刚刚进入起步阶段,文化旅游产品以观光、餐饮或采摘为主,主要以传统的“采摘、垂钓、吃饭”为主,存在“规模偏小,特色不明显,资源整合不够,与相关产业融合度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近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组织考察调研,积极谋划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人员赴浙江杭州、安吉、天荒坪、莫干山、桐庐,江苏高淳,安徽铜陵市、南陵县等与我区文化旅游资源相似的地方学习考察,开阔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视野,理清我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同时,邀请了北京世纪唐人、浙江绿客旅游公司、上海景域集团、南京规划设计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等规划设计单位组织相关专家对我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评估,明确了全区文化旅游业按照“两山两湖一镇”的规划思路布局建设,即:“浮山以绿色生态休闲度假为主、华山以佛教文化旅游为主,龙窝湖规划为主城区最大的湿地公园,莲花湖打造成产业工人休闲游乐公园,MM镇打造成茶文化产业特色旅游小镇”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2、深入搜集整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历史人文内涵。
一是组织专门人员对我区境内的华山、浮山、龙窝湖等地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编撰了《MM山古今》一书,对MM山的历史、人文和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二是成立“芜湖长印”课题组,对在华山发掘出土的汉代官印“无湖长印”进行深入研究考证,并形成文稿编印出版;
三是对峨桥镇境内的名胜古迹、古寺禅院、文物遗址、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民间特色食品进行搜集整理,编撰了《走进峨桥》、《峨桥人文资料》。
四是对我区的夏家湖渡江登陆第一船和峨桥镇金涛烈士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整理。
3、完善配套设施,逐步提升文化旅游业发展环境。
成立5个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对全区5个区域进行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对“321省道沿线和龙窝湖周边地块、华山周边地块、淮九路沿线、五华山路沿线、开发区境内及莲花湖周边”等区域进行美化、绿化、亮化。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响水涧村被住建部公布为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对峨桥镇乡村旅游道路进行升级改造,新修建响丰路、环铜山寺道路、响水涧进场道路刚改柔,开通峨桥集镇到响水涧景区公交路线,修建响水涧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新建旅游厕所2座,完成峨桥镇域内旅游交通指示和标识牌配置,在高速出入口、公交站及主要道口制作安装了旅游导览图等旅游基础设施。
4、加大宣传推介,促进文旅融合聚集景点人气。
连续3次举办了“油彩峨桥”踏青赏花文化节。文化节荟萃“民俗文化表演、全民文创大赛、百米长卷绘画、茶文化移动课堂、茶乡土特产联展、油菜花女神微信征集活动、油彩峨桥旅游高峰论坛”等12个特色文化活动,系列文化活动先后3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极大地提升了我区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旅游景区的调研报告 篇2
一、调研概述
工业旅游是以工业企业为基础开发出来的新兴旅游产品,而西峡作为南阳市乃至国内著名的工业城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生命力。
本次调研针对西峡工业旅游的调研,调研内容涉及游客对工业旅游景点的意见、对工业旅游开展的了解以及工业旅游的发展的看法。
二、调研目的
西峡是南阳市著名乃至国内有名的工业城市和观光旅游目的地,工业旅游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本次调研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向、区域价格类型、工业旅游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工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意见。
三、调研内容
1)了解游客对工业旅游景点的满意程度
2)旅游发展前景
3)游客建议解决情况
4)如何进行价格定位
5)突发情况及应急措施
6)如何实现景点的可持续发展
四、调研对象
1)宛西制药工业旅游部分游客
2)工业旅游负责人
3)宛西制药厂工人
五、调研单位
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六、调研方法
1)对厂方负责人访谈
2)同工人们的交流
3)对游客的问卷调查
七、调查结果
1)对卫生状况的满意程度如下:
满意、能接受、不满意分别占65%、25%、10%。
2)对景区服务人员态度的满意程度如下:
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占90%、10%、0%。
3)对该景点设施的安全保障满意程度如下:
非常安全、比较安全、不满意、不清楚分别占:72%、15%、5%、8%。
4)对景区的了解程度如下:
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不了解分别占:65%、20%、13%、2%。
5)通过朋友、报纸、杂志、其他途径了解该景点的分别占:40%、25%、10%、25%。
6)认为西峡有必要、可以考虑、没有必要、不清楚必要开展工业旅游分别占:80%、10%、5%、5%。
7)季节旅游人次:暂无统计,但前往人数逐渐增多;
8)旅游发展前景:前景良好;
9)游客来源统计:一般是大、中小学生,以及同行业人员
10)游客建议解决:根据具体情况满足游客需求;
11)如何进行价格定位:暂无价格,但根据发展规模,制定一个工业旅游项目,完善工业旅游体制;
12)突发情况及应急措施:有医护人员、完善安全体制;
13)如何实现景点的可持续发展:和谐是关键,沟通联系其它友厂为重点;
八、调查人员主要建议和意见:
1)游客注意安全,参观人员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前去;提前做好参观的准备;
2)积极与学校联合,以工业旅游为载体,以强化科普知识教育为目的,涵养学生消费群体,充分发挥旅游育人的功能;
3)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前去参观,了解工业生产的流程,从而起到环保作用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4).提高宛西旅游服务质量,规范企业内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5).树立品牌意识,打响宛西旗帜。
九、建议与思考
1.树立旅游形象、发挥特色优势
西峡县是以我国中原地区新型的工业城市矗立于世,工业观光旅游可主要围绕着龙成集团和西保集团等进行。
工业观光旅游对促进全民的教育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提高工业旅游的质量,增强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和全面性,宣传企业形象,建立配套的工业博物馆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2交通通达性
西峡县位于豫西南。西达陕西,北达洛阳,南达湖北,东达南阳。通往西峡四通八达的交通有:沪陕高速、霍山高速、宁西铁路、g312国道、g311国道、g209国道以及诸多省道、县道、乡道纵贯其中。便捷的交通使西峡发展工业旅游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再加上距离大中城市比较近航空业也很比较便捷。
3.提高服务质量
西峡县拥有独特的工业旅游资源的优势,在工业旅游资源发挥优势的同时,不断的完善其服务质量,不仅仅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还要建立完备的服务管理系统,开辟多种生活服务设施,如游乐场、休闲度假村,以及建立完备的公共设施,如停车场,厕所等。但较高级别的旅游设施不宜一哄而上,而应按照科学的规划逐步实施。
同时,实施工业旅游的质量提升战略,着力提高工业旅游项目的规划质量、工业旅游线路的设计质量、工业旅游产品的组织质量和工业旅游服务质量,以质量作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扩大客源市场,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
十、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必要性
西峡县的工业型城市,工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整个工业系统处在一种良好的动态平衡之中,如果整个工业系统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也必然导致整个工业旅游链失去平衡,也必然影响工业旅游的发展。
而西峡县的工业也在可持续的发展,工业旅游的前景也非常客观,工业旅游给西峡县带来的旅游收入不断的增长,会发展到产业的规模,给西峡县的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加大,因此工业的的可持续发展也非常的必要了。
2.可持续发展措施
1)树立工业大旅游战略
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打破地域和行业的壁垒,发挥社会各个部门和行业的力量,共同参与,实施工业大旅游战略。具体来说,工业大旅游战略的思想体现在:“大资源”、“大合作”、“大市场”、“大品牌”的概念。“大资源”的概念,即要改变传统观念,扩大工业旅游资源的概念,挖掘潜在资源。第一在时间概念上形成历史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三种类别的资源;第二在存在形式上注重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的合理搭配。“大合作”的概念,即第一在工业企业之间开展合作;第二在旅游产业内工业旅游企业与旅游餐饮住宿业、旅游交通业、旅行社业、旅游观赏娱乐业、旅游购物品经营业五大行业进行合作,整合“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第三在社会组织上,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组织要加强合作;“大市场”的概念,即第一针对上海本地客源,要从学生市场、老年人市场向普通公众拓展;第二在客源的地域分布上,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策略,吸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全国甚至国外的游客。“大品牌”的概念,即要加大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培育几个在全国和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2)精品战略
实施工业旅游精品战略,突出重点和特色,树立工业旅游品牌。旅游品牌特别是知名旅游品牌的创建,一是要注重要着力优化工业旅游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对资源的深度开发,进一步提升特色,形成内涵丰富、参与性和观赏性强的拳头产品;二是要注重包装,加大对外宣传和促销的力度,提高工业旅游项目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三是要积极组织更多的单位投入到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行列中,发挥精品项目的带动作用。
3)景区带动型模式
景区带动型模式,是以重点旅游景区为依托,对位于旅游景区内或周边的'工业企业进行旅游项目开发,积极发展工业旅游产品。一是可以凭借重点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充足的客源,扩大工业旅游在游客中的影响力,从而带动工业旅游的发展;二是通过工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可以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体系,满足游客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延长游客在景区的逗留时间,提高游客的消费水平。
景区带动型模式的主要条件:一是依托的旅游景区一定要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客流量,这样才能带动工业旅游的发展;二是工业旅游的特质要与旅游景区的整体氛围相吻合,绝对不能破坏景区的整体性。
4)政府主导型模式
政府主导型模式,就是适应攀枝花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大力推进工业旅游的发展。政府主管部门要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攀枝花工业旅游的发展规划,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该模式的意义在于:一是可以明确攀枝花工业旅游发展的定位、发展目标、开发途径、空间布局、产品结构以及市场营销;二是引导和扶持精品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三是制定工业旅游发展的政策,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是可以将工业旅游的发展纳入到攀枝花旅游业总体发展的框架中,在市场营销、宣传、资源整合、组织合作等各方面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运作平台。
5)工业企业加旅游公司模式
工业企业加旅游公司模式,是在具有旅游规划、项目开发经验的旅游规划公司和线路组织、市场经营能力的旅游公司以及景点经营能力、旅游纪念品设计能力的企业的指导下,制定工业企业旅游的发展规划,指导工业企业进行资源的深入挖掘、配套设施的建设、项目的设计、市场的开发、产品的促销、服务的实施、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真正实现“工”和“游”的无缝对接。具体方式可以有四种:一是自主管理,即一些大型企业利用多年积累的公务接待经验,通过引进旅游专业人才,自己成立工业旅游经营部门;二是旅行社可以将工业旅游项目纳入到其经营的常规线路中,确保工业旅游的客源,同时丰富了旅行社的产品。
旅游景区的调研报告 篇3
一、调查背景
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旅游资源的考察和好的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还有导游等一些列相关的了解作实地学习和考察是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必修课程。而黔南师院坐落于贵州省都匀市这样的一座落后的县级旅游城市,都匀在旅游基础设施和各方面的建设都尤为落后,根本不足也满足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要求。而对于我学院最临近的省份湖南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及经营状况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加之考虑到完全自费的专业调查,在节约经济和为更大限度的满足专业学习的要求之下,赴湖南旅游管理专业调查势在必行。
二、调查地点
湖南长沙、湖南张家界
三、调查方式
实地考察、导游实地讲解、老师实地讲解
四、调查目的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知识加技能的应用性学科,在行业的吃、住、行、游、购、悦应用上参杂着社会上的人、事、物各方面形形色色的广阔知识。 作为一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想学好专业知识并更好的运用于实际的职业和操作中,足够的操作实习和广阔的视野见识是对在校专业知识学习的诠释和学习的其中一部分。本次赴湖南专业调查的目的就在于从旅游管理专业实际需要出发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当做一位旅游行业人,以行业的眼光对湖南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作全面的调查和学习。
五、调查内容
(一)景区概况
1、橘子洲
橘子洲又称橘洲、水陆洲,它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橘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 国家AAAAA(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橘子洲介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2、岳麓山
岳麓山位于国家AAAAA(5A)级旅游景区岳麓山-橘子洲旅游景区内,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海拨300.8米,是南岳衡山72峰之一,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位于古城长沙湘江西岸,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已开放的景区有麓山景区、橘子洲景区。其中麓山景区系核心景区,景区内有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新民学会旧址景点等。
3、湖南第一师范
第一师范前身,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拭创办的城南书院,有近千年的历史文化渊源。1903年改为湖南师范馆,数易其名,师范教育史也有90多年了。该校校舍十分壮观,始建于1912年,但被1938年的“文夕大火”毁灭。其后历经劫难,直到1954年才迁回,1968年经党中央、国务院特准,按原貌复建。徐特立同时题写“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以作校风。郭沫若、李维汉也曾先后为纪念馆题写匾牌。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于197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被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师范学校,1995年起又作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开放。
4、张家界简介: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介于东经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纬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间,东接石门、桃源县,南邻沅陵县,北抵湖北省的鹤峰、宣恩县。市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全市总面积9653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5%。张家界市的地层复杂多样,造化了当地的特色景观。
5、黄龙洞
黄龙洞(索溪)从水绕四门以下,至黄龙洞一段溪水,就是著名的索溪。据县志记载,因官军讨伐向王天子起义而得名索,古称索水。索溪汇集武陵源八百条溪涧之水,然后注入娄水,并入澧水。当代一位叫苏叶的女作家,为索溪之美所激动,竟然表示“来生甘作石,嫁与索溪水”,下辈子要作索溪的妻子。
黄龙洞现已探明的洞底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全长7640米,垂直高度140米,内分两层旱洞两层水洞,有1库、2河、3潭、4瀑、13个厅、98廊以及上千个白玉池,上万座钟乳石峰。整个大洞犹如一株古木,错节盘根,散发开来,洞中有洞,天外有天,山重水复,峰回路转,由天生灰质溶液凝聚而成的洞穴景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无所不奇、无所不有
6、袁家界
袁家界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北面砂刀沟北麓,是一方山台地。背依岩峰山峦,面临幽谷群峰,自东向西延伸。主要景点有后花园、迷魂台、天下第一桥等。
7、天子山景区
天子山原名青岩山,因古代土家族领袖向大坤率领当地农民起义自称“天子”而得名,武陵源的四大景区之一。它东起天子阁,西至将军岩,南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绵延盘绕近四十公里,总面积近百平方公里,至高点天子峰海拔1262.5米,最低海拔534米。因宋代土家族领袖向大坤在此率众起义,自称“天王”,后来殉难于此,故名天子山,更有“峰林之王”的美称。天子山年平均气温12℃,年降雨量1800毫米,无霜期240天,冰冻期60——80天左右,为台地地貌类型。
(二)调查情况
1、导游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a. 根据与旅行社约定的行程安排,全班48位同学和两位老师(刘奥东、蒙文贵)共计50人组成的旅游考察团乘坐火车于2014年4月14日23:30到达长沙。由张家界国际旅行社地接导游(徐迎春)接团。
从接站第一站开始,即认团、清点人数核对行程---上旅游大巴、致欢迎词、第一站住店。至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考察学习,在实践和书本上的高度结合和吻合中,给考察学习的同学们带来了良好的共鸣和欣慰。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由地接导游带领,游览了长沙的橘子洲、岳麓山旅游风景名胜区以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金鞭溪、武陵源、黄龙洞、天子山等风景名胜点到十里画廊为最后一站结束行程。
b. 在这一路下来,在导游和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各位同学都把自己作为导游和游客的双重身份积极参与自助管理和导游服务工作,在一些列旅游行过程中各位同学从旅游的吃、住、行、游、购、悦中把书本和实际紧密联系与结合,对旅游管理培养未来旅游业人才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2、观察旅游开发的现状,旅游开发中好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a.现状:湖南省作为国内最大的内地交通枢纽,以特定的二级阶梯向平原的过度之神奇张家界森林公园为依托的旅游资源开发,并以长沙革命历史文化地与当地少数民族(土家族为主)为一体打极具吸引力的湖南旅游城市。在国内旅游城市中的旅游基础设施和开发成熟度都是算名列前茅的,在内陆城市算是首屈一指。
b. 经验:
(1)在长沙的岳麓山--橘子洲风景名胜区和张家界金鞭溪、袁家界、黄石寨、十里画廊等旅游风景名胜区组合的金品旅游路线恰到好处;
(2)把旅游资源形象的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对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得以保存和传承。
(3)全民旅游开发,把景区内少数民族居民纳入旅游资源发展之中,例如:运用专门人员指导和引导景区内居民从事农家菜馆经营、开发土特产、利用当地剩余劳动力从事最原始的交通工具--滑竿等。
(4)在景区内开展旅游购物店,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就参与了旅游购物,使其在景区就可以完成游、购、悦等一些列旅游活动。
c. 存在问题:
(1)旅游资源在保护上还存在问题,如在岳麓山风景区内的各观光水池内到处是杂物盒垃圾,岳麓书院到处可以看到游人到此一游的印记。
(2)对黄龙洞这世界级大溶洞的保护成在问题,由于过分的追求经济价值,有过多的人工开发改变了洞内大部分结构,加之灯光强热和过多游客进入带来的氧化作用,使得洞内的美观和观赏价值大打折扣。
(2)景区内外旅游商店和餐馆有些过分宰客现象,对于旅游地的形象会带来很大不利影响,需要加强管理。
(3)一些指路牌不明显,很久失修和管理,需加强公共设施的管理力度。
3、景区服务与管理
(1)从进景区站开始每个景点门口都设有专门的问询处,态度温和是景区服务的第一亮点。
(2)利用电子门票和指纹核对验票方式,有利于游客对旅游门票的保护并给环境带来保护作用,但对于团体游客有可能带来门票混乱,给验票和游客都带来不便和麻烦。
(3)针对游客投诉处理和求救不够及时,由于景区太大,需增设景区服务店和加强对导游和游客提示力度。
(4)观景台设计合理,都在精华景点,且都有防护栏,但缺少提现指示牌。
(5)环保车都采用天然气发动机较为环保,并把乘车票价包含在景区门票里给游客带来很大程度的便利和避免游客在乘车被当地师傅宰价的情况。
(6)景区内的餐饮环境较差,给游客带来较差映像。
4、旅游市场营销
(1)旅游整合营销:通过把各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整合在一起,统一于一体的营销方式,例如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有金鞭溪、袁家界、黄石寨等组合一体。
(2)品牌营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吸引《阿凡达》和《西游记》等名片到此拍摄和各界领导和名人到此一游,加大宣传和塑造,奠定了自己的独特前位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品牌。
(3)网络营销 :我们在网络中不仅可以随时收索到湖南旅游城市状况,还可以直接网络购票等业务的处理。
(4)体验营销:在长沙橘子洲头有免费婚纱拍摄点的建设,是年轻人的最好婚纱拍摄点,老年人的`漫游点,小孩的游乐场。
(5) 最后就是全市旅游营销,在景区和城市各个饮食店和超市市场都张贴和使用电子版的旅游广告,加强旅游营销氛围。
六、考察学习结果
(一)导游模块
通过这次的考察学习,让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人的我有了对旅游和导游亲身实地的体会及了解,让我在今后的旅游专业知识学习中不在感觉一如空空,将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对专业细节的重视和补充,也为将来不久更好的进入工作岗位作了坚实的铺垫。
(二) 旅游开发的现状模块
通过对湖南各景区的游览考察,较为详细的了解了湖南旅游业发展的先进性和优点,同时利用旅游专业知识了解到了其中的不足,利用湖南旅游业开发的优缺点与贵州旅游的比较,得出了在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是单方面的因数可以促成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中缺一不可以。
(三)景区服务与管理模块
鉴于在我国旅游业发展历史和条件之下,湖南省各旅游景区的管理与服务也算是在内地列于靠前,景区在电子门票和电话通讯等公共设施上还算较为完善,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特别对于我们旅游发展较为落后的贵州,对此这也是我们贵州旅游人、旅游行业人才的责任,需在此基础上加以学习和创新。
(四)旅游市场营销模块
湖南省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对外营销中使用了旅游品牌营销、旅游体验营销、旅游网络营销、旅游整合营销、旅游互动营销等等的营销方式,对旅游实地景观和当地特色、特产等方面塑造在一起,打开了国内外旅游市场,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资源,并使得旅游产业在湖南省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站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七、总结
对于本次班级的专业调查,是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大学三年来正真意义上的一次站在专业角度以游客和导游及专业人才的学习考察,在这过程中不仅把课本学习和实地导游正真结合起来的学习考察,更多的让我们开阔了视野,懂得了在导游行业的业务流程,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在这次的考察中对于我们的人生都是迈出了重大一步,让我们不在沉睡于书本和课堂,将促使我们脚踏实地的从头开始履行作为社会公民一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旅游景区的调研报告 篇4
一、我县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一)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我县境内有被誉为世界溶洞博物馆的乌龙山大峡谷;有被誉为岩溶地质百科全书的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有被誉为中国南方呼伦贝尔的八面山空中草原;有被誉为南方长白山的印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尤其是我县洞穴资源极丰富,著名画家黄永玉曾赞云龙山二千二百洞,洞洞奇瑰不可知,其中乌龙山大峡谷溶洞群规模居全国之首。
(二)文化旅游资源璀璨夺目。我县有以里耶古城、古井、秦简为代表的秦文化;有以洗车河流域为代表土家民俗文化;有以茨岩塘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有以佛教圣地太平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特别是20xx年在里耶出土的37000多枚秦简,被专家誉为21世纪以来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里耶古城遗址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耶古镇也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和舒适的人居环境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宜居小镇。
(三)民俗旅游资源古朴浓郁。我县是土家族发源地之一,全国使用土家族语言的仅有5万余人,龙山就占4万余人。其中坡脚、靛房及洗车河流域土家语言文化、民俗民风至今保存完好,是全国土家族语言及土家民俗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仍保存有大片完整的土家特色古民居建筑群。特别是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惹巴拉,有武陵土家第一寨之称。我县有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4项,其中土家族梯玛歌、打溜子、咚咚喹、摆手舞、茅古斯舞、织锦技艺等6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即土家族溜子之乡(靛房镇)、土家族摆手舞之乡(农车乡)、土家织锦之乡(苗儿滩镇)、三棒鼓之乡(兴隆街乡)
二、我县全域旅游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政府主导,确立旅游产业主导机制。近年,我县确立了生态文化旅游兴县战略发展思路,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我县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推动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生态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确立了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县财政每年按上年度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的标准安排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二)注重顶层设计,编制旅游发展系列规划。坚持规划先行,近年编制了《龙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龙山县里耶古城商业及休闲发展规划》、《龙山县旅游品牌定位与传播策划》、《八面山旅游区重点项目产品策划及落地实施规划》、《惹巴拉旅游区重点项目产品策划及落地实施规划》、《里耶古城旅游区重点项目产品策划及落地实施规划》、《里耶文化生态景区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里耶镇城市总体规划xx》等一系列旅游规划。
(三)着力招商引资,推进资源资本有效结合。政府主导投资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积极对接战略投资者。其中,和重庆汇邦旅业合作开发的'里耶文化旅游小镇项目已完成施工设计,进入评审阶段;和北京消费宝集团合作的惹巴拉影视旅游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和重庆恒悦公司签约的农车汝池河漂流项目正在走相关程序。
(四)突出交通发展,加快旅游交通瓶颈破解。近年,我县着力破解交通瓶颈,改善旅游通达条件。一是加快推进1条铁路、2条高速、1条高速连接线等旅游进入通道建设:龙永高速实现部分通车;龙桑高速(龙山段)工可通过省评,预计年内开工建设;张花高速里耶连接线已开工建设。二是加快推进2条二级路、3条高速连接线等县内旅游环线建设:龙里二级路7月可全面通车;洗里二级路预计年底通车;龙永高速县城、洗车、茨岩连接线已竣工通车。三是启动了景区旅游路建设:洛塔阿亏至楠竹旅游公路已建成通车;里耶至八面山、S315洗车至火岩、苗儿滩至永顺勺哈、惹巴拉旅游路4条旅游公路已进规划。
(五)强化项目建设,加快重点景区景点建设。里耶古城景区:完成了古城遗址本体保护(一期)、考古遗址公园、秦简博物馆、历史街区整治、秦朝墓葬群、战国墓葬群、溪口新石器遗址保护展示、秦风大道等工程,完成投资近7亿元。惹巴拉景区:完成了特色民居改造、冲天楼、摆手堂、游步道、停车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拉拉渡、造林绿化、家庭客栈、农家乐等项目建设。洛塔石林景区:投资1000万元的地质遗迹保护一期工程全面完成;二期工程20xx年项目投资1865万元,完成了科考游道、保护围栏、排水沟、景点解说牌、温馨提示牌、景区介绍牌等项目建设,完成进度90%;二期工程20xx年项目投资1141万,完成进度30%。乌龙山大峡谷景区:完成了景区总体层面设计,启动了鲢鱼洞停车场、洞口广场、鲢鱼洞至两岔河游步道及洞内灯光改造工程。惹迷洞景区:完成了景区总体层面设计,完成了洞内灯光设计。茨岩塘景区:完成了湘鄂川黔省委、省政府旧址一、二期(龙家大屋、红军兵工厂、红军医院、蒋家大屋)抢救性维修、基础设施建设及周边环境改造。太平山景区:实施了部分栈道修建及庙宇修复,正启动旅游规划编制、旅游绿道建设及遗留问题的解决。
三、我县发展全域旅游存在的短板
(一)景区建设水平不高,核心景点打造不足。由于资金投入有限,景区景点建设难以形成精品。里耶古城景区仅有秦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明清古街三大核心景点,八面山还没有实质性开发;惹巴拉景区除土家凉亭桥和冲天楼外没有其他核心景点,旅游景观单一;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设施老化,近几年仅仅修建了部分游道,无专门的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数量过少,标识系统不完善。
(二)交通瓶颈制约严重,旅游发展速度不快。一是旅游大通道不畅:龙永高速还没有全线贯通,张花高速里耶连接线刚开工建设,黔张常铁路预计20xx年建成通车,龙桑高速还在规划之中。二是县内环线没有形成。龙永高速洗车连接线、龙里二级路、洗里二级路还没有开通。三是景区道路严重不足。景区道路普遍等级不高、路况差,旅游路里程少。
(三)配套设施严重滞后,旅游接待能力不高。我县绝大部分景区还没有游客中心、停车场、公共厕所、标识标牌等配套服务设施。目前,县内还没有一家高星级酒店,现有农家乐、民俗客栈档次不高,接待水平低下,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四)旅游产品开发不够,旅游业态单一粗放。商务游、休闲游、健身游、康养游、研学游、探险游、体验游、亲子游等新兴旅游业态还没有形成,民族文化挖掘、节庆品牌打造、演艺节目提质还刚刚起步,旅游商品主要集中在土家织锦、霉豆腐、腊肉等传统产品,还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加快完善规划设计,构建全域旅游规划体系。着眼全域旅游,结合旅游总规、修规及各行业专项规划,围绕一心、一核、一带、三区(一心:主城区休闲服务中心;一核:里耶古城文化体验核;一带:洗车河民俗风情带;三区:里耶-八面山休闲度假区、乌龙山地质科普旅游区、茨岩印家界旅游区)总体布局,突出自然山水、民俗风情、厚重文化,把旅游与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城市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策划具有龙山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二)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推进全域旅游景观打造。以秦文化和土家文化为引领,高品质推动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打造秦文化研学展示基地和土家民俗风情园。
1.恢复乌龙山大峡谷景区开放,力争建成国家4A景区。按照两线七区布局把峡谷内溶洞群联合打造:两线即景区主干路、景区次干路,形成机动车道、自行车道、步行道、紧急救援车道共存的交通体系;七区即综合服务接待区、溶洞深度体验区、景观文化展示区、营地休闲度假区、小镇休闲体验区、土家原始部落区、生态观光度假区。力争到20xx年,建成3A景区,到20xx年建成4A景区。
2.重点加强惹迷洞景区提质,力争建成国家4A景区。立足奇特景观,高起点、高水平规划设计,既保持原始的韵味又体现出溶洞的恢弘气势,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留下一步一景,一步一心情的深刻印象。洞内景观照明设计,注重应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让色彩饱和度、层次表现感更强,通过对景点命名,让洞景变得有景有情,更加富有梦幻色彩。力争到20xx年建成3A景区,到20xx年建成4A景区。
3.启动实施县城城市公园建设,打造休闲旅游复合体。以绿道建设为重点,依托多样山地,设计休闲健身项目,打造绿色休闲天地皇仓坪公园、宝塔公园;复原佛教建筑,营造香火氛围,打造武陵佛教中心太平山宗教文化公园;推进果利河、酉水河综合治理,打造绿色走廊、滨水空间。力争到20xx年,太平山建成3A景区。
4.加快推进里耶古城景区建设,力争建成国家5A景区。以读秦简、寻秦郡、游里耶、访百家为主题,建设穿越千年的历史文化古镇,重点实施一水(酉水河)一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城(明清古城)一郡(秦郡)工程。近期全面实施一镇一区一线两个中心三个改造8项重点项目建设:即旅游文化小镇(一期),安置区,张花高速连接线,南、北游客中心,道路改造,棚户区改造,遗址公园提质改造。力争通过一年努力,实现景区形象明显改观,成功创建4A景区,到20xx年建成5A景区。
5.全面加强惹巴拉景区建设,力争建成国家4A景区。以惹巴拉区域捞车河村、六合村、黎明村、树比村、星火村等村为核心,完善功能分区,实行统一租赁,统一打造。在招商引资、利益联结机制上求突破,推进优势资源、战略资本有效结合,通过和北京消费宝集团合作,实施集土司王宫建筑群落和特色民宿酒店为一体的影视旅游项目,力争把惹巴拉建成中国土家第一村、全国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4A级景区。
6.分步实施茨岩印家界景区建设,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修复湘鄂川黔省委省政府旧址,重点建设龙家大屋、红军兵工厂、红军医院、蒋家大屋等红色遗迹,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依托多样的地形、茂盛的植被、珍惜的动植物,打造印家界立体化山地休闲度假区、科普体验区。力争到20xx年建成3A景区。
7.有序推进洛塔石林景区建设,力争建成国家4A景区。加强地质遗迹保护,依托山水石林景观及独特高山气候,凸显科普教育、浪漫爱情、运动拓展三大元素,重点实施科普游道、遗迹保护、景点介绍等建设项目,打造世界级地质公园。力争到20xx年建成3A景区,到20xx年建成4A景区。
8.梯次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土家探源精品线。抓好全域生态、民族文化、传统村落的保护及大地景观和林相改造,按照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商品的格局,全面推进捞车河村、六合村、乌龙山村3个示范村建设,同步实施茨岩社区、太平村、楠竹村、洗车村、新建村、星火村、杨家村、长春村、大板村、比耳村10个重点村旅游开发,分步实施万龙村等53个特色村寨整治。通过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村寨等品牌,包装一批风情小镇、特色乡村,加快融入大湘西土家探源精品线。
旅游景区的调研报告 篇5
一、基本情况
石湖景区是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十三个景区之一,是集吴越遗迹、江南田园山水风光一体的山水型自然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距苏州古城区仅4.6公里。但是景区外围环境的现状仍然极其恶劣,交通管理混乱,环境脏乱不堪,地痞流氓及违法事件不断,与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优美的自然和历史景区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景区行政区划隶属于高新区、沧浪区、吴中区和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造成管理体制混乱,规划范围内的景区与实际的行政属地管理严重脱节,游客和当地市民怨声载道。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景区的发展和建设面临非常有利的机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朱市长及政府相关部门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建设和保护工作。但石湖景区仍然面临着三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
(一)理清景区土地权属的问题
石湖景区行政范围涉及沧浪区、高新区、吴中区多个辖区,区域内土地权属情况复杂,虽然08年调整的总规修编确定我景区总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但现实情况是规划范围内大部分土地隶属于友新街道、越溪街道、长桥街道、横塘街道及景区管理处,景区管理处持有用地较少,导致整个景区违章搭建众多,环境脏乱无序,景区形象大打折扣,给统一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在目前推进的石湖景区北入口建设和即将进行的吴越路道路改造项目中,我处发现所有工程的推进均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与土地权属方协调解决租地、地面附属物拆迁补偿等问题,这将是未来的其他项目开发同样存在的制约。
(二)景区内外部道路交通体系问题
目前穿行于景区间的吴越路和环山路在规划中为7米至9米的景区游览道路,只适用于景区内部交通。而该条道路现行交通主次等级混乱,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因此势必要求外围市政道路与景区内部道路各成体系、有效对接,才能更为高效、便捷地服务于广大市民和游客。只有改善交通体系,将石湖核心景区吴越路段功能转变为景区景观道路,减少过境交通穿行,才更利于完成游览路线的组织。
(三)管理体制不顺,矛盾交结产生混乱局面,形成制约景区保护建设发展的瓶颈
由于土地权属与管理权属的不统一,加之相关管理部门工作的不到位,使得景区内违章建设、外来人口无序流动,地方经济利益的`驱动占用土地等现象都在潜伏蔓延,这些现象愈演愈烈,对未来的景区保护建设工作将造成不可预测的资源、资金成本浪费。
三、加快景区开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由市政府牵头,尽快协调景区相关行政区责任单位与土地相关部门等,实质性地解决土地单位补偿预期与国家标准的差距问题,早日完成石湖景区征地工作。为石湖景区的全面开发打好基础,铺平道路。
(二)在南北教育园之间打通山体隧道,与环山路连接,实现教育园区间师生的互穿,形成贯穿景区南北交通的过境的主要道路。同时改善整个吴越路和环山路状况,增加公共交通线路,提高景区的可达性,更利于市民游览。
(三)借鉴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等地设立景区管委会的经验做法,理顺管理体制,对景区实行独立的行政管理,统一思想,整合景区及周边资源。在石湖总体规划指导下,统筹开发建设,全面打造“人间天堂,新西湖”。
我们相信,只要石湖景区的开发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景区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深厚的人文积淀、便利的交通优势,必将焕发巨大潜力,成为苏州市民的旅游休闲胜地。
旅游景区的调研报告 篇6
一、现状和特点
我市旅游业发展经历了外事接待(xxxx年前)、外事接待型向经济创汇型过渡(xxxx年至xxxx年)、开发起步(xxxx年至xxxx年)和快速发展(xxxx年以来)四个阶段。xxxx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张掖市旅游业管理暂行办法》,编制并批转实施了《张掖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张掖丹霞地貌旅游区发展规划》,县(区)及主要景区发展详规逐步制定与实施。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市委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和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旅游业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目标定位更加准确,宣传氛围更加浓厚,项目建设不断加强,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旅游业呈现出快速、
健康发展势头。止目前,全市已建立国家A级旅游景区15家,其中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4家,2A级景区8家,国家级水利名胜景区6家,省级风景名胜区3家,省级森林公园5家,省级地质公园1家,国家级观光农业示范点1家。各类宾馆206家(其中星级宾馆9家),接待床位总数达10020张,100个餐位以上的酒店餐厅178家,娱乐场所120多家,旅行社14家。同时,形成了以石岗墩国家级高科技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为龙头,全市20多家休闲度假村为骨干,城郊400多家“农家乐园”为主体的乡村休闲旅游。2009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旅游行业从业人数达到万人。主要有以下特点:
1、思想认识统一,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认真分析我市资源禀賦,结合张掖实际,把培育和发展旅游业放在区域发展战略优先位置,确定把旅游业作为加快生态经济建设的突破口,作为强市富民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带动第三产业的龙头行业来培育,提出了建设生态旅游强市、文化旅游名市和旅游产业大市的目标,这些战略部署、目标任务为我市发展旅游业指明了方向,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统一,全市上下抓旅游促发展的愿望强烈、氛围浓厚。
2、狠抓项目建设,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过争取国债项目、吸纳社会资金等方式共投资近8亿元完成了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后实施了张掖大佛寺、肃南马蹄寺和高
台烈士陵园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景区修建21座三星级旅游厕所。马蹄寺万元世行贷款项目正式实施,投资4473万元的丹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张掖湿地公园、滨河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张掖大佛寺、肃南马蹄寺、高台骆驼城三处国家级文物列入丝绸之路中国段申遗推荐名单,以项目带动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4、加强行业管理,旅游市场日益规范。旅游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旅游行业标准,实施一年一度的旅行社、星级宾馆、A级景区的年检、复核工作;加大检查力度,重点整治涉及超范围经营、安全隐患、无证上岗、星级宾馆服务不达标等问题;全面推行旅游合同标准化工作,强化旅游责任保险和意外保险,实行统一投保;认真落实旅游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对饮食、宾馆、运输等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大力整顿规范旅游市场,严格查处零负团费、欺客宰客等现象,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优势和潜力
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甘肃各市州少有的高品味综合旅游资源富集区。1986年张掖被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张掖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业比较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
1、区位优势日趋明显。我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南临青海,西通新疆,北靠内蒙,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东西文化交流、南北民族交融的十字路口,有“居中四向”的交通区位优势。特别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军民合用机场项目的开工建设,张掖被列为全国179个公路交通枢纽站之一,兰州至张掖铁路增建三四线即将开工,张掖至西宁高速公路项目的列项,张掖至阿拉善盟高等级公路项目正在争取,我省将设立通用航空公司、建设通航起降点,这些都将使张掖立体交通枢纽的框架进一步清晰,通道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冲破了自古河西是东西单向瓶颈的走廊格局,构建了河西立体交通枢纽的雏形,为加快发展旅游业搭建了平台。
2、人文资源丰富多彩。全市现有各类历史文物古迹57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单位13处,省级文物单位47处,各个时期的文物藏品3万多件;张掖大佛寺寺内的卧佛是世界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寺内金经为我国稀世之珍;肃南马蹄寺石窟是我国最古老的'石窟艺术,金塔寺内的高肉雕彩塑飞天是中国洞窟艺术的珍品;高台骆驼城遗址及汉墓群是中国之最;山丹境内明汉长城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城段。
3、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我市自然资源丰富,地形地貌齐全,有冰川、雪山、森林、绿洲、湿地、戈壁、荒漠、草原构成了风格独特的自然景观。现有2000多年历史的山丹军马场是世界最大的马场和中国最美七大草原之一;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和彩色丘陵构成的张掖丹霞地貌是全国最美的六大丹霞地貌之一;中国离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离城市最近的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和张掖城市国家湿地公园,这些都是我市发展旅游业最大的特色、最大的后发优势。
4、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西路军悲壮的历史留下了血战高台、肃南县红石窝会议和临泽倪家营战役旧址等历史遗迹,其中,高台烈士陵园被确定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国际友人艾黎捐赠的山丹艾黎博物馆和艾黎与何克陵园,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5、民族风情独具特色。张掖是多民族聚集地区,传统的民俗风情具有浓郁的西部特色,肃南裕固族是全国独有的少数民族,热情好客的裕固、藏、蒙、回等民族用别具特色的服饰,优美的歌舞,吸引着四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