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昆虫记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9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昆虫记的读后感1000字 篇1
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出于无聊,那天,我翻阅了《昆虫记》这本书。我发现,我面对的不是枯燥无味的汉字,而是那神奇美妙的大自然,我深深地被这本书所吸引着,它就像我前方的指路老人,让我摆脱了迷茫的困扰。它,让我改变了对昆虫的看法。以前,也不知为什么,我对昆虫有极其的讨厌,也许是因为我对昆虫忽视太久了,产生了厌恶感,而现在,我对昆虫充满了喜爱之情,它们就像自然界的小精灵,嗬,多么可爱啊!而创作这鸿篇巨著的人——法布尔,他的那份执著,使他的胸口上蹿起了钻研的火花。梦想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自于梦想,并经过人们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梦想的力量是伟大的,它能创造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迹,正因为梦想,他刻苦地研究着,用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观察昆虫上。他出生于农民家庭,家里一贫如洗,竟靠自学取得多个学位,这是多么了不起!与他相比,我真是羞愧万分。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他热爱科学,因此妙笔生花,撰写了一部享誉全球的《昆虫记》。
书中描写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朴素的笔下,却犹如优美的'散文,人们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这本书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情趣。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法布尔用这清新自然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昆虫们的形象,幽默风趣的叙述,惹人捧腹大笑。法布尔把昆虫描写得那么真切、动人,活灵活现,来之于长期对昆虫生活精细的观察与研究,准确地掌握了他所描写的事物的典型特征。他的一生被“偏见”和“贫穷”所折磨和困扰,可却通过难以想象的努力,逐渐化教书匠之“贫穷”为为昆虫学之富有,最后又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这本身就是奇迹。到了晚年时,则用一生积蓄的一点钱在荒僻的乡间买了一块园地,在园中修建一种简陋的住宅,然后把住宅和园子当做观察昆虫的实验室和试验基地,真正过上了人虫共处的生活。可想而知,他对昆虫是多么的迷恋啊!
读过《昆虫记》后,他让我受益匪浅:我们要学习法布尔那种敢于探索、勇于追求梦想的精神,并且我还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人与自然需要和谐,人与生物需要友谊。只有学会尊重大自然,敬畏自然中的小生命,人类才会有光明的坦途。
昆虫记的读后感1000字 篇2
在这个寒假中,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那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迷上了这本书。
记得刚开始看到这本书时,我以为它是一本很难看的书,于是我就怀着这种心态看了起来,结果看了一会就被它迷住了。
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
蝉,这位大自然的歌唱家,虽然在炎炎夏日为我们带来了高昂的歌声,可人们似乎并不喜十分欢它。法布尔抛开世人对蝉的'看法,开始了他对蝉的研究。很快,他便发现蝉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奋者。反之,被人们授予极高荣誉的蚂蚁竟然是凶悍的劫掠者,它们将蝉辛苦寻得的食物一抢而光。这使我懂得看待问题时不能光依据别人对待此事的看法,而要自己去寻觅真正的答案,并且要从不同的角度去钻研。更令人赞叹的是,法布尔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令人赞叹。哪个人没看到过苍蝇倒挂的姿势,但又有谁去注意它呢?但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也正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
在这本《昆虫记》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昆虫的大千世界,更应该看到的是法布尔“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2
昆虫记的读后感1000字 篇3
《昆虫世界》、《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融入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体,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
读着《昆虫记》,我不禁疑惑:这还是我讨厌的,不断嚣张鸣叫、丑陋的昆虫吗?平时遇到会觉得很恶心,所以不是拍死就是踩死。但我感觉他笔下的昆虫并不是那么讨厌甚至还有几分可爱,昆虫们似乎都是他的宠物,语言之生动诙谐。别人都是解剖昆虫来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或者捉一只昆虫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但法布尔不同,他就是这样观察活生生的昆虫,并且编写《昆虫记》这本书。他把昆虫像人一样写,生动、活泼、可爱,简单易懂。我认为我必须要重新面对这些我原来厌恶的小生灵们,他们的生活也教给我们许多道理,他们也是人类之师:蚂蚁的辛勤劳作告诉了我们要团结一致;石蚕幼虫的小鞘告诉我们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一切来保护自己。看完了萤火虫的这一章,我才知道,原来萤火虫无法控制它的灯笼开、关。我被节腹泥蜂阿布的伟大母爱精神所深深感动。阿布很关爱自己的小宝宝。她为了给小宝宝寻找食物——最有营养的象鼻虫,和比自己重几倍的象鼻虫进行了殊死拼搏。她在强敌面前不屈服、不低头、勇敢战斗,不怕牺牲。最后,阿布终于抱着比她足足重两倍的象鼻虫飞回了家。我知道了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知道了蚂蚁和蚜虫有共存关系。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生出来时,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任何昆虫都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
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了现代文明。法布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不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平平,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
人类是地球的主宰?很多人认为如果所有昆虫都在一夜之间消失了,人类是不会受影响的,那就错了,如果昆虫消失了,人类将撑不了几个月,你还敢说人类是地球的主宰吗。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昆虫和动物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昆虫记的读后感1000字 篇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题记
只要看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本记录昆虫的书,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此书的作者热爱昆虫,热爱大自然。与作者相同的是,我也喜欢昆虫,于是,我翻开了书的扉页。
映入眼帘的是关于作者法布尔的介绍,他那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精神使我萧然起敬。一个人,可以这么有毅力,真的很不容易。看着如此厚的书,我不禁感叹道。
法布尔将自己一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研究昆虫,留下了这本旷世巨作《昆虫记》。书中运用大量笔墨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描写十分细腻,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和情趣。其中我特别喜欢描写蝉的那几章。法布尔先用寓言《蚂蚁和蝉》引出下文,再写蝉的地洞以及蝉是如何挖地洞的,后来又写蝉如何蜕变,再后来写了蝉的歌唱,我最喜欢这节,因为法布尔开始研究实验了,他先找来五中蝉,再逐一分析、实验,语言充满了科学性,段与段之间十分鲜明,没有一点断开,连接十分紧密,令人回味无穷。
《昆虫记》里还有其他的昆虫,如螳螂、蚂蚁、蝴蝶……法布尔对它们一视同仁,都很喜欢,并没有一丝厌恶的感觉,由此可见,他真的十分爱昆虫,也特别爱大自然,如果一个特别讨厌昆虫的人,还会写下这么富有哲理的书吗?还能有这么坚持不懈的精神吗?不会了,所以法布尔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热爱生灵、热爱大自然的榜样!
看完这本书,我感悟万千:天呐,法布尔坚持了那么多年,写出这么一本著作,真的很不容易!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
这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宝贝,你在惊叹他的毅力对不对?其实呀,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你有志趣,再多、再大的困难你都可以克服,就像法布尔,他爱昆虫,有爱昆虫的志趣,所以他就有了毅力写下《昆虫记》,可见,他的勇气与决心相当大!”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妈妈看着我,笑了:“那你有没有志趣?”我说:“当然,我的志趣是看书,看好书!”
《昆虫记》语言十分幽默,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昆虫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法布尔所叙述的`昆虫习性来源于他的仔细观察,他用心去观察,用他那细腻的心去观察,将昆虫的习性完完本本地描写了下来,让人们知道昆虫。
哦,我懂了,法布尔的《昆虫记》之所以那么精彩,语言那么诙谐、生动,形象那么鲜明,是因为他有一颗平易近人的心以及爱昆虫的志趣。
人们都说:“多读书,读好书。”像《昆虫记》这样的书就是好书,所以,我们大家都应该看看。把读书的精神发扬光大,使人们爱上读书,就可以为国家献上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
不知不觉,已经翻到了书的末页,我不由得感慨:这本书实在太好了!我们大家都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昆虫记的读后感1000字 篇5
《昆虫记》也叫《昆虫物语》《昆虫学礼记》,是法国著名昆史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朽的著作。《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敬生命的宏伟诗售,在自然科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昆虫记》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法布尔也被誉为“昆虫记的荷马”,中国也翻译出版了他大量的作品。
值得提的是,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还偷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万物的赞美之情。
《昆虫记)分十卷,每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其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蝉和蚁》中就把蝉比做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把蚂蚁与其他昆虫比做上层社会的剥削者把甜井比做利益,把钻井的过程比做劳动人民的汗水,充分表明了法布尔对上层社会人的虚荣与纸醉金迷的厌倦。 法布尔的的贫穷与家庭条件是他无法改变的,但是他改变了自己。 童年,他在农村度过,从小就对乡间的花草和虫鸟非常感兴趣。由于家中贫困,他连中学也没有读完。但是法布尔抓紧一切时间自学,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院,结果被正式录取。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中学教员职位。课堂教学之余,法布尔阅读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那一年,他不足十九岁。通过勤奋自学,法布尔先后取得了教学学士学位、物理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79年3月,法布尔用积极攒下的一小笔钱,在小乡村塞里尼昂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荒地上的老旧民宅,他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
法布尔用《昆虫记》这本书像我们表达了他对科学与昆虫的热爱,和对生命崇高的敬意。
《昆虫记》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
《昆虫记》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更是一种善于观察的精神,一种信念。
昆虫记的读后感1000字 篇6
《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讲昆虫世界化作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这是巴金这位世纪老人对《昆虫记》的评价,与此同时也激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让我产生了对此的相关的疑问:那是怎样的一本书籍,可以令巴金这位鼎鼎有名的作家赞不绝口呢?这本书的作者又是何方神圣呢?为了解决心中所惑,我翻开了这本奇妙的书籍
翻开书籍的那一刻,我就马上解决了我的第二个疑惑:哦!原来这本书的作者是那位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以及文学科普家亨利。法布尔啊!这位被世人称之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和昆虫世界的荷马的大科学家的著作。
这位享誉全球的作家倾注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的书籍那必定是一本艺术的杰作,那我们就开始一场心灵盛宴吧!
分析了全文就可以知道,全书一共有二十九章(原书共有十卷),总结一下,可以说是主要讲述了:歌唱家:蝉,蟋蟀,清洁工:圣甲虫,西班牙蜣螂,米诺多蒂菲,粪金龟。同类相残:螳螂,金步甲,朗格多克蝎。异性相吸:大孔雀蝶,小阔条纹蝶以及萤火虫。慈母心肠:隧蜂,象态橡栗象这几大类昆虫。
文章不仅不死板生硬,还运用了幽默的语言和大量生动的修辞,引人入胜。也怪不得法国剧作家埃德蒙。罗斯丹对其赞美道: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的想,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而且抒写。了。
当然,在我的心目之中,我认为在全书中写的最好的篇章便是《螳螂捕食》了!其中,作者对螳螂的外形特征,捕食和婚俗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刻画,描写和介绍。
于是我便对螳螂这个昆虫又多了几分喜爱和敬佩之情;喜爱它的外貌不俗,迪雅优美,敬佩这位大胆的女猎手的胆量和高超的捕猎技巧。在我赞美这种生物的同时,我也同样悟出了一个道理:草叶在土壤的滋养中成长,蝗虫咀嚼草,螳螂在后面大刀一挥,蚂蚁们又分享了螳螂的幼虫,转眼间又进了母鸡的肚子里,然后这些母鸡呢?不久就会躺在盘子里被端上人们的餐桌。在这条生物链上的所有生命都将会回归土壤并且开始新的轮回。捕食将大自然的所有生命联结在一起。使不同环节的生物数量趋势相对恒定。神圣庄严的大自然也就是这样的保持自身的平衡的。
《昆虫记》在记述了昆虫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同样体现了作者法布尔对人生,生命以及自然的感悟和态度,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真是一部兼具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世界巨著!
在这些天才式的观察中,融合热情和毅力,简直就是艺术品的杰作,令人感动不已。
昆虫记的读后感1000字 篇7
法布尔的《昆虫记》不仅仅是一本严谨的科普文,更是一篇有关昆虫生命的乐章,讴歌了昆虫的趣味,谱写了大自然的乐章。-------题记
大家都在说法布尔是一位追求哲理的科学家,一位最新思考的哲理家,但他更是一位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学家-------昆虫界的荷马。他写出了盎然的虫趣,表达了对昆虫的爱。
法布尔对昆虫的爱,无不体现在他那细致的观察上,丰富的想象与思考能力。他那文学家的资本,将他笔下的小昆虫们描写的淋漓尽致。如那拥有母爱的蟹蛛:那臃肿的肚子形似金字塔身,而底部的两侧都长着驼峰形的凸起。有一些优雅的蟹蛛还在腰上带着许多粉红色的镯子。大量的修辞手法,让人感觉他们就像华丽的富人,这不就是一个文学家的成功吗?
当然由昆虫学家和文学家结为一体的一个文学家不仅仅在对昆虫的外貌上描写的突出,也着重于昆虫们的个性动作。
米诺多蒂菲,这种被称为昆虫界的劳模,为他们的儿女献出了一生。这当中的虫趣只增不减。他那里流畅又存有个性的动作成为了乐章中的音符,随法布尔一起演绎生活的趣味:他稍稍弯下身去,将三叉戟插入粪球这样一来粪球便卡在新月形的工具中米诺多蒂菲爸爸运送粪球的方式是那样的与众不同,用那看似极为可怕的三叉戟插入粪球,再用前臂将粪球锯断。动作是那么的准确又不重复,将他那独有的个性一一描述。那平凡的动作在法布尔的笔下是那么的别有一番风趣。罗曼.罗兰是掌握无数小虫子秘密的大师。看来并非有错。
乐谱的构成当然不止有音符和独特的旋律,最重要的是歌的.灵魂。那迥异的生活习性之趣不就是法布尔给的灵魂吗?
蝉-------这个将大半辈子花在地下的家伙,做了四年的黑暗苦工。他将建筑自己家的泥土用尿液夯实在自己家的墙壁上,形成一个畅通无阻的小洞,从而通往外边的大世界。法布尔将其过程一一探究,找出其中的真理,对于这个文学家而言,花大量的时间去看一个工程师建房子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比起蝉,螳螂这个祷告神明的占卜师可就残忍多了。对于为什么雌螳螂多而雄螳螂少的原因我想法布尔这个爱探究真理的科学家肯定用了大把的时间去探究透彻了!对于新婚之夜的螳螂们。原本温柔的雌螳螂就变成了一只凶神恶煞的老虎竟然将自己的丈夫直接吞噬:先是将丈夫的头颅,继续吞噬直至丈夫的翅膀像落叶一般落下。这种野蛮而又残暴的习性真是讨人不喜欢。可却偏偏吸引了法布尔的注意力且获得了他的喜爱。
在大自然当中,昆虫也会经历死亡,可法布尔却用书来讴歌他们,写下他们在大自然中的神奇乐章从而永存于世。这盎然的虫趣从中体会,也就意味深长了啊!
昆虫记的读后感1000字 篇8
他,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之情,五十余年深入到昆虫世界中,用毕生的精力对昆虫进行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真实、细微、详实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特性,用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真实而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他,就是法布尔,一位把自己的一生都扑在昆虫研究上的“疯子”。有人称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有人说他是“昆虫的荷马”,但我觉得他是我们人生的老师,人生的楷模,他的种种伟大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传承,去发扬。
我们要学习他的献身科学一丝不苟。法布尔为了探求毛虫使人痒痛的毒素存在的位置,推翻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在表皮上的这种说法,不惜把自己作为实验品。他从外面捉回来了几只毛虫,从他们的血液中取下了几滴血,滴在了一张吸墨纸上,然后再用一根不透水的绷带将这一小片纸固定在了他的手臂上。深夜,一阵剧烈的'疼痛使他从睡梦中惊醒,他既高兴又兴奋,因为他证明了自己的推论是正确的,他又继续推测,血液中的毒素是哪里来的呢?会不会是在尿素中的呢?为此,他又进行了一次实验,他从毛虫中的粪便中将尿素提炼、浓缩成几小滴,又像原来一样滴在吸墨纸上,再用绷带固定在手臂上2个小时,晚上奇痒难熬,但他很高兴,因为他终于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但是,他为此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的手臂上出现了溃疡,又痒又疼整晚不能安睡,后来,为了晚上能安睡一会儿,不得不在伤口处敷上了凡士林。第三天,肿痛得更加厉害,并延伸到了一大块肌肉里面,用手指轻轻敲一下,就颤动,不久,又有大量的夜体像小水滴一样渗出,瘙痒在不断增加。五天之内,伤口处的皮已经完全掉了,露出了里面鲜红的肌肉,以至于早晚两次为他换药的人都恶心得要吐。这一大片的伤口直到四五个月后才完全恢复了正常。
我们要学习他对待科学严谨认真。在《昆虫记》中,他利用许多实验证明了他一个又一个的猜想和推论,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许多多很难甚至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他没有随便将自己的猜想、推论变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写入书中,而是坦诚的告诉读者这些问题他也没弄清楚,依然要去探讨答案,面对科学,他总是一个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者。
我们要学习他的观察生活细致入微。昆虫是整个生物界中较为细小的生物,它们不如大象、长颈鹿体形巨大适于观察,它们不如家禽动物好饲养方便长时间观察,它们也不如树木、花草不移动便于研究,但法布尔却独独选择了研究它们用那双闪亮的眼睛在大自然中的任何一个角落发现了它们,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它们的婚俗、习性或者任何一个方面,为它们编写一部特别的传记,让人们去认识它们,去了解它们。
法布尔,这位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昆虫世界的科学家,如今早已在自己钟爱的昆虫的陪伴下静静地沉睡在了地下,但他却留下了一部不朽的著作,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伟大的科学精神,他是我们人生的老师,我们要向他学习,对待自己的工作严谨认真,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自己所热衷的事业,不放弃,勇于追求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昆虫记的读后感1000字 篇9
《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法布尔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观察植物和昆虫,记录下了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讲述了许多发生在昆虫身上有趣的事。在他的笔下,小昆虫就是神奇的小精灵,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富有灵性。读《昆虫记》,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不知不觉被带进奇妙的昆虫世界,体会大自然的带来的神奇魔力。
蝉,辛辛苦苦在地下生长四年才奋力一搏掘土而出,就是为了能在阳光下歌唱,时长仅有短短的一个月;萤火虫会发光,是因为光亮产生于萤火虫的呼吸器官,属于自然光;蚂蚁能够辨认方向,如果沿途景物发生了变化她就回不了家了。
最让我感动的要数条纹蜘蛛了,在冬季很多虫子都在冬眠,可是它却不然。如果有人在野草丛里或柳树丛里搜寻,就能找到条纹蜘蛛的巢。它的巢是一个丝织的袋子,像蛋一样的物体,底部宽大,顶部狭小,是削平的。中央的袋子很精致能装下全部的卵而不留一点空隙,这样精致的袋子是蜘蛛用丝一圈一圈叠加上去的,既保暖又舒适。为了给孩子筑巢,吐完了最后一根丝,然后在衰老和疲惫中静静等死。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们的爸爸妈妈: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有孩子的身影就一定有强大的父母的爱存在,时刻陪伴着我们,佑护着孩子的安全。所以就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感升华,用在这里非常贴切。
有爸爸妈妈的呵护与爱,我们是幸福的。每天的一日三餐,他们都会为我精心的准备,每次都是我喜欢的饭菜;每次逛街,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买新衣服或小礼物;我上学的'时候有妈妈送、爸爸接;假期里,爸爸妈妈会带我到海边游玩,或到一些著名的景点去游玩……绚丽多彩的生活就是这样,陪伴着我的七彩童年。
记得有一次,我和姐姐玩跳格子,因为格子画的太小,我总是踩到线,踩到线就等于输了。为了能赢,我就我就把鞋子脱掉,光着脚跳了起来。眼看着妈妈看到了就要迎来一阵“暴风骤雨”了,我马上吓的光着脚拔腿就跑了,留下了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还有妈妈宠溺的嗔怪……
伴随着充满快乐的七彩童年,我慢慢长大了,而这一段多彩的日子,也将点缀我的生活这张优美的画卷,这最为珍贵的精彩掠影,令我流连忘返……
回味之中,我学会了感恩:我会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给家人做贺卡,说说感恩的话,表达我对大人的深深的爱。所以,我感到幸福无比。父母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做子女的一定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昆虫记》内容奇幻,值得一看,它会让我们在了解昆虫的同时,唤醒我们的感恩之心,教会我们满怀热情回报父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