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昆虫记》有感

笔构网

2025-08-20读后感

请欣赏读《昆虫记》有感(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昆虫记》有感 篇1

暑假我读了3本书,其中有一本是我非常喜欢的,它就是出于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博物家、科普作家——亨利.法布尔,她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你就会知道是什么书,那就是《昆虫记》。

《昆虫记》是一本关于昆虫的科幻故事,里面讲解了各种各样的奇异昆虫,在这里面我最最喜欢的就是“蜣螂”。蜣螂简称“屎壳郎”,大家一定见过,可能你会感到非常恶心,可是就是一个小小的蜣螂它背后的故事是非常伟大的。现在就有我来给你们讲解一些关于蜣螂的故事吧。“蜣螂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在恐龙时期蜣螂就已经出现了。蜣螂是一种热爱劳动的昆虫,根蜜蜂相同,但有些不是,大家在生活中可能会看到蜣螂的背后老是滚个球,那不是它的“玩具”,而是它的`食物。它滚这个球是非常困难的,有时滚着球会遇到巨大的危机。有一天”我“在书上看见了关于蜣螂的资料,蜣螂在生活中它通常滚的食物离家有点距离,就是这点距离会让它遭到危险。如果你认为蜣螂是很善于合作的,那你们就是大错特错了。当一个蜣螂做成一个球,便会离开其它同类独自把劳动成果向后推去,就在这时一个没有做成球的蜣螂就会帮球的主人一起推,它真的是出于好心吗?不,它是一个”强盗“!当主人推到半路的时候会休息,就在这时”强盗“会趴在球上假装睡着,这样主人会放松警惕,就在这个时候”强盗“会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推走,如果主人发现”强盗“的话,”强盗"会装出一脸可怜的样子还给主人,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生抢,“强盗”会毫不留情的进行格斗,主人也会迎战,胜者会在球上欢呼,败者会孤零零的坐在地上继续做球。

我读完了昆虫记以后明白了好多的道理。我们要学习蜣螂热爱劳动、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是还有一些行为是不可以做的,不能抢别人的东西,更不能用欺骗的手段来坑害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读《昆虫记》有感 篇2

目前,党中央号召构建和谐社会,这不仅是党和国家的任务,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任务。要想社会和谐,就要从小处做起。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很大的整体,它是由许许多多小的群体构成的。只有小的群体和谐,整个社会才能和谐。我们的学校也属于这些小群体的一部分。我们中学生的任务,就是建设和谐校园,这也是我们在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

当前,我们校园不和谐的因素大量存在。如校园环境差,脚下到处都是口香糖,吃完零食的包装、喝完奶的袋子、饮料瓶子随处可见。部分同学综合素质差,如上课老师提问没人举手,同学迎面走过视而不见,风风火火闯进教室门也不关,老师批评不虚心接受甚至顶撞老师,看见前方有垃圾装作没看见,在同学遇到挫折时讥讽嘲笑,为一点小事和同学争吵甚至打架……

在我们邻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初二的男生下课后去小卖部买东西,不小心踩了一个女生的脚。这个女生张口就骂,男生也不示弱,最后发展到打架。虽然男生只是推了一下这个女生,而女生就打了男生好几个耳光。后来,女生打手机叫来她的爸爸、妈妈。家长来后不问青红皂白,就在校园里追打这个男生。一直追到男生的教室,操起凳子就朝男生的头上打去。男生被打得头破血流,躺在地上求饶。可女生的爸爸仍不罢手,又用脚踩了几下。男生昏死过去,送到医院时已经停止呼吸。这可把事情搞大了。男生的家长闻讯赶来,把孩子的'尸体停放在学校的教学楼上,叫来推土机在学校的大门口堆起一座小山,把学校大门堵得严严实实。校门口摆满了花圈,围观的人是人山人海,马路上的交通也中断了,学生上不了学,老师也出不了校门。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好多天,最后还是警察赶来平息了事态。后来的事情当然是这个女孩经常要去监狱里探视她的爸爸、妈妈了。

读《昆虫记》有感 篇3

著名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是一部科学巨作,作者把毕生研究昆虫的结果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将平时被我们忽略的小虫的生活习性写得趣味无限,读完之后,我不禁想要大抒感慨。

其实,最令我佩服的不是那些可爱的小虫子,而是创造这本奇迹的法布尔。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的法布尔,时年十九岁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1849年,法布尔被任命为科西嘉岛阿雅克肖的物理教师,他被那里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种所吸引,点燃了他研究动植物的激情。他一面努力教书,一面利用课余时间作动植物的研究。

看到这里,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法布尔肯定是个天才。其实,出入学堂的法布尔并不比我们普通学生强多少,他学习26个字母的时间甚至比普通人还要多几倍。他没有天生聪敏的头脑,但他有格外强烈的求知欲望。还在读小学的法布尔在那时就已显现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小法布尔经常跑到乡间野外,回来时蜗牛、贝壳、蘑菇或其他植物、虫子。

10岁的法布尔随家人移居到罗德茨市,家境贫寒的他为了交学费,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致使中学时代无法正常读书。勤学好问的他抓紧一切时间自学,努力不在班里落下来。

法布尔他还曾经说过:“如果遇到难题,不要轻易去求人家帮助,首先自己应该坚韧地研究下去,战胜困难。如果随便求助人家,自己没有钻研精神,那么,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你仍旧没有解决的能力……”正是这样的思想,带着他走向了巨大的成功。我应当学习他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多加思考,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向旁人求助。

我们将永远记得科学巨著《昆虫记》,我们也将不会忘记创造这部奇迹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读《昆虫记》有感 篇4

缓缓合上书,轻叹一口气,终于我读完了法国作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这本书,读完之后给了我众多感受。

《昆虫记》是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也是文学巨著,而它的作者法布尔31岁时,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河马”,他十分痴迷与昆虫,在日日夜夜不断的观察与实验之中,得到了许多关于昆虫的问题的'答案,也创作了《昆虫记》这本旷世巨作,让人们可以更真实的了解不同种类的昆虫,感受昆虫世界的奇妙,明白昆虫同人一样拥有情感。

如今闭上眼睛细细回忆《昆虫记》中的众多情节,那关于狼蛛的情节却首先浮现于我的脑海之中。

狼蛛拥有排成三列的8只黑色的眼睛,步足粗壮,多刺,善于奔跑、跳跃,行动敏姐犹如一位身经百炼的刺客,性情凶猛,拥有很强的毒性,大的狼蛛甚至可以毒死一个人,背上还长着恍若狼毫的毛,令人仅是看上一眼便心生恐惧,因此人们给它赐予了狼蛛的名字,而就是如此恐怖的昆虫却存在着不为人知的温柔母爱。

在狼蛛母亲生产前,会织一个松软,舒服的小床,之后将卵放在这个小床上,然后用线裹好成为一个丝袋,保护着孩子们的安全,但狼蛛妈妈仍是担忧便一直将这个丝袋背在身后,直到孩子们陆续破卵而出。

到了9月孩子们从卵袋里钻出,且迅速爬到母亲身上,直到爬到背部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200只左右的小狼蛛挨挨挤挤地趴在母亲背上,甚至连前胸和两侧都挤满了,承想,这是多么壮观,小狼蛛在母亲身上一待就是大半年,狼蛛母亲该多么劳累啊,即便如此,狼蛛母亲也十分乐意地带着孩子们周游世界。

狼蛛的母爱,令我为之敬佩,而我们的母亲也何尝不是这样不求回报的养育我们,她们的恩情我们拥有报答不完。这也让我明白昆虫世界与人类世界一样都是有着情感的。

读《昆虫记》有感 篇5

最近我看了一本让我如痴如醉的书,它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昆虫记》。它的作者法布尔是法国的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读了《昆虫记》后,我不仅对这本书非常着迷,而且对昆虫世界更加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书中讲述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位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这些美妙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看着看着,我思考起来:如果我们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是不是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着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我不知不觉对我之前瞧不起的昆虫肃然起敬。从字里行间我了解到建筑师:蜘蛛;编织家:被管虫;预测天气的大师:松毛虫。使我对这奇妙的昆虫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非常佩服法布尔,他是这样的顽强,在身体十分虚弱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著出堪称精品的好书——《昆虫记》。他拥有对观察的热心、热情、细致、用心,使我佩服。我认为

这是一种毅力的坚持。他的`辛苦没有白费,四十年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著作。我非常敬佩他为了自己喜欢的昆虫世界而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创作的精神。法布尔这种执着精神,把他引进了科学这个奇妙的世界。这一点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我们平时学习也像法布尔能坚持不懈的话,那么我们的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并且我相信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法布尔这种执着、持之以恒的精神,也一定会成功。

这是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本书。法布尔让我了解了昆虫世界,而他的著作《昆虫记》则令我永远记住了法布尔这位伟大、执着的科学家!

读《昆虫记》有感 篇6

我最喜欢的昆虫书是法布尔昆虫记第十卷,那个阿棠可厉害了,连蝗虫都能打败,那个蝗虫比阿棠还要大,可阿棠还是能打败它,真牛!这只螳螂真是太厉害了!阿棠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有些昆虫还骂它,我知道阿棠为什么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这个螳螂老是把别的昆虫给打伤,更可怕的是:只要是谁打败仗就会被阿棠给吃掉!这只螳螂太可怕了!比阿棠还要大五十倍的蝗虫,阿棠都能打败,那么多昆虫骂阿棠,阿棠肯定会生气!阿棠还唱过一首歌:想骂就尽管骂吧,我才懒得理会你们!我是个凶猛的斗士,我是个出了名的贪吃鬼!我什么都不怕,不论是谁都斗不过我!想骂就尽管骂吧!只要是活着的昆虫,就会统统被我吃掉!我是什么都吃的贪吃鬼,就连丈夫都不放过,就算同伴也敢吃掉。对啦!对啦!我很残忍!没错!没错!我是坏蛋!那又怎么样了呢?我是昆虫霸王——螳螂!

从这里读到,阿棠很生气!而且,它的眼里,这些昆虫都不是他的对手!根本不在乎它们也不把它们放在眼里,根本不理会它们。那些没被阿棠放在眼里的昆虫就算怎样骂阿棠,阿棠也不会理它们,等到阿棠很生气的'时候,就马上把那些昆虫给打败了!而且还把这些输给它的昆虫都给吃了!这个螳螂想要怎样的昆虫,就有怎样的昆虫,这个螳螂真轻松自在!多舒服!但是有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了呢?自己一个朋友都没有,我想阿棠很孤独,那为什么阿棠还是那么生气、根本不放在眼里,它就是那么贪吃,只要输给它的昆虫,都得给阿棠吃掉,这只螳螂太恐怖了!自己连个朋友都没有,我从这里读出了,自己不要太自私了!要不然老天将会给一个惩罚:那就是不给你也个朋友,让你很孤独!最后给它一句话:自己不要太自私了!要不然你一个朋友都没有!让你很孤独!

读《昆虫记》有感 篇7

暑假里,我读了《昆虫记》,这本经典名著的作者是法布尔。法国戏剧家罗斯丹说:“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

《昆虫记》这本书主要写了昆虫的习性和生活技能,告诉我们一些昆虫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在这里啊,我要告诉你:当绿蝇飞到家里时千万不能把它当做蚊子一样拍死,因为在窗子外面,它可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对外面的环境改善有着莫大的功劳呢。还有,有一种捍卫公共卫生的昆虫,正是因为它们辛勤劳动,乡间的土地才会得到净化,公共卫生才会保持在一个不错的水平,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昆虫吗?它们就是粪金龟。这些当然都是我从《昆虫记》里得知的,没看这本书之前我还不知道这么多知识呢。我很好奇法布尔怎么知道这么多呢?我想:他一定是认真观察才知道的。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观察是对于之儿童必不可少,就像阳光、空气、水份对植树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习到昆虫的知识,还让我明白观察的重要性,以前我还以为《昆虫记》不属科学书籍呢!后来仔细一想《昆虫记》也是科学,如果没有连本书我不难想象我对昆虫世界是多么的乏味。真的,如果没有《昆虫记》恐怕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了解世界生物的人。更不会有今天卫星、飞机等等,它们都是仿造昆虫而发明的,昆虫不仅是同人类生活在一个地球上的生命,还是人类的`“老师”。

在《昆虫记》里,所有的虫子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和人类一样,有着复杂的身体结构,有着微妙的喜怒哀乐,有着杰出的直觉和本能,为了生存,它们也坚忍不拔地与严酷的大自然做斗争——胜利和失败都一样惊天地泣鬼神。

读《昆虫记》有感 篇8

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科学名著,有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有霍金的《时间简史》;有布尔斯廷的《发现者》……但在数百本科学名著中,我最喜爱的莫过于法国作者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昆虫记》了。

《昆虫记》不仅是一本文学巨著,而且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全书,它花尽了作者一生的心血和精力,这本书以人性比照虫性,仿佛昆虫就像作者的好朋友似的,里面记载了近百来种昆虫的样貌、生活习惯,令人目不暇接,沉迷于这本书中。

这部书使我了解了许多昆虫,在没读这本书之前,对于屎壳郎如何会滚得一个比自己身体还大的粪球令我总是很疑惑,我曾经怀疑过是不是屎壳郎的力气比人还大?也很疑惑屎壳郎为何要滚粪球?甚至觉得屎壳郎是天底下最恶心的虫子。后来我才明白,原来屎壳郎有个很好听的学名叫蜣螂,它可是大自然洁净的主力军,它不辞辛苦地滚出的大粪球就是它孩子们的'产房和卧室。想想屎壳郎是那么辛苦,为自己儿女能有个安稳的家,用它那细小的身躯完成了这么巨大而繁重的工作,我突然不再觉得屎壳郎恶心了,反而被它那份爱心和责任心深深感动了。

同时在《昆虫记》中我还了解了许多其他动物,像螳螂是我最怕的一种动物,两只突眼比头还大,长而细的脖子,带着倒钩的长脚,锋利的大螯就像两把剪刀,能轻松地剪断一只蜻蜓的身体,别看它这么厉害其实螳螂的幼仔是十分弱小的,连小小的蚂蚁都能轻易将它打败吃掉,所以螳螂妈妈对自己的孩子保护非常周到,甚至为自己的孩子能付出自己的生命!

读完这部书,我十分兴奋,因为我从中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事,了解了许多昆虫不为人知的秘密,我很敬仰本书的作者,完成这本书要经过多少次细心的观察,耐心地等待和不厌其烦的记录呀!是他用自己超强的观察力和意志力开拓了有关动物知识的新天地,这本巨著的问世,让全世界无数儿童受益匪浅!他对科学的热情也将激励着我好好学习永不放弃!

读《昆虫记》有感 篇9

灯下,桌上躺着一本《昆虫记》,伴随着祥和的静夜,我闯入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

《昆虫记》中详细介绍了许多昆虫,介绍了它们各自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

《昆虫记》是一个深入昆虫生活的一部文学巨著。它不仅带有作者法布尔对自然,对昆虫的喜爱,同时也展现出昆虫的独一无二的个性。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而被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昆虫被法布尔披上了人的色彩,犹如每一只昆虫都具备人一样的情感。如:螳螂捕蝗虫,“已经慌了神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忘到脑后去了。”

被誉为“昆虫学的荷马”的法布尔用一生的精力以及时间来仔细观察昆虫的生活,并最终创作出称为奇迹的《昆虫记》。他的`这种对大自然执着探索,观察的精神不值得后人传承吗?所以我们要对生活仔细观察,既然,法布尔在大自然中读出昆虫的情感,而我们也应该对生活中的人和物感受到爱,这便是法布尔教会我们的其中之一的道理,做一个热爱自然,仔细观察,好奇的人。

虽然,我们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也已经逝去,但每一卷《昆虫记》却都记录着一个奇妙而不可思议的昆虫世界,也留下他的一缕灵魂,一种生活的情趣。让我们跟随着他的足迹一起去探索那神秘、奇妙的昆虫世界,从而获得人生的乐趣,享受法布尔的人生价值。

读《昆虫记》有感 篇10

最近我迷上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在我一开始读它的时候,就深深的被里面的昆虫吸引了。这本书写到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种类繁多,有会做“圆球”的蜣螂、“音乐天才”蝉、凶残的黄蜂、亮晶晶的萤火虫……

在这么多昆虫里,你要问我最喜欢哪一个?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母甲虫。不是因为她有着美丽又可爱的外表,而是她对孩子的那份坚韧的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她的卵存放在一个粘得很紧,只有少许的空气的空间里。她的卵可能会被闷死在里面。但为了不让小甲虫受到死神的威胁,她就想出一个好办法,预备一个墙壁薄且精致透气的小房间,让她的孩子居住。母甲虫为什么会想出这么聪明的办法呢?因为母爱的.力量激发了她们无限的创造力,让人敬佩不已!

当我还读到“但到了相当的高度,仍然难免后退。只要稍微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不但球落下来,连自己也被拽下来……有时经过一二十次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后成功”的时候,我的深深地被震撼到了,一二十次,对于一只背着沉重的小圆球的小甲虫来说,这是怎样的毅力呀!还要攀上陡峭的斜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有时甚至可能性命都搭上,但他们依旧不放弃,勇往直前,让人肃然起敬。一只小甲虫,都知道“勤奋+努力=成功”的道理,何况我们人类呢?当老师布置几道难题时,有人便会失去耐心和信心。这些题虽然有些难度,但也不是困难到极点。而且,别人能做出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呢?因为我们只愿意做简单的题目,缺乏了迎难而上的进取心,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一个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题目挑战,那么他永远是弱者!

我很喜欢《昆虫记》这本书,从中可以学到昆虫身上可贵的品质,来提高自己,激励自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