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笔构网

2025-08-21教案

请欣赏电流的热效应教案(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知道一般电热器的发热原理, 能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

3.理解焦耳定律、公式并能应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学习过程】

1.回忆我们是如何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因素的?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电流做功的大小?

2.电功的公式w= ,推导式有 、 。

活动1:观察电热器

1、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发热,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内能的现象称为 ,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装置成为 。

2、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_______

3、举例家庭中常见的电热器: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2: 电流通过电热器所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方法:

2.实验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如何反映出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2)如何研究电热的多少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3)如何研究电热的多少与导体中电流的关系?

3.根据以上分析,需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

画出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4、进行探究:

(1)我们看到:两瓶中温度计上升的示数△t1 △t2,此时1、2两锥形瓶中的两根电阻丝,它们之间相同的物理量是 ,不同的物理量是 。

这说明:

(2).我们看到:电流增大后,相同时间内2锥形瓶中温度计上升的示数△t2′ △t2,此时2锥形瓶中的电阻丝,前后两次实验中相同的物理量是 。不同的物理量是

这说明:

(3)实验中,若通电时间越长,瓶中煤油温度上升得将会 。

归纳结论

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导体本身的 、通过导体的 以及通电时间有关。导体的 越大、通过导体的 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

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总结出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大小、电阻的大小和通电时间的关系,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流的热效应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流的热效应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用实验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导体的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重点通过实验研究方法研究导体通电时发热与导体的电子之间的关系。

2、了解电流热效应跟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并能够用焦耳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了解生活中应用焦耳定律的例子,了解节约电能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

一、电阻和电流的热效应

问:①白炽灯通电以后,一会儿热得烫手②电饭锅通电以后能把生米煮成熟饭③电流通过导体时能使导体的温度升高在这些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如何?(电能变成内能)

说明:电流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

说明:导体通电时发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看下面的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①阻值不同的电阻丝A 、B②两烧瓶质量完全相等的煤油③两支温度计④电源⑤导线

实验过程:

1、阻值不同的电阻丝A 、B分别浸在质量完全相等的煤油里,两者串联起来,通过变阻器和开关接到电源上

2 、测量 两烧瓶煤油的初始温度并做记录

3 、闭合开关,过几分仲后再测煤油的温度并做记录,同时记下这次通电的时间,比较两烧瓶煤油的温度

实验结果:金属丝产生的热量跟金属丝的阻值成正比

问:除此以外,电流的热效应跟哪些因素有关呢?(①电流②时间)

说明: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电流发热具有下述规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问:如果用Q 表示热量,用I 表示电流,R 表示导体的电阻,t 表示通电的时间,如何表示焦耳定律?(Q = I2Rt )

说明:我们把电热器在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叫做热功率

问:热功率的公式是什么?(P=Q/t=I2R)

问:国际单位制中热功率的单位是什么?(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问: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情况如何呢?(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和内能,这时电功率大于热功率)

电流通过白炽灯泡时能量转化情况如何呢?(电能几乎全部转化成内能,这时电功率等于热功率)

板书设计

一、电阻和电流的热效应

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 Q = I2Rt

2、热功率: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

P=Q/t=I2R

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用实验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导体的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重点通过实验研究方法研究导体通电时发热与导体的电子之间的关系。

2、了解电流热效应跟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并能够用焦耳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了解生活中应用焦耳定律的例子,了解节约电能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

一、电阻和电流的热效应

问:①白炽灯通电以后,一会儿热得烫手②电饭锅通电以后能把生米煮成熟饭③电流通过导体时能使导体的温度升高在这些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如何?(电能变成内能)

说明:电流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

说明:导体通电时发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看下面的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①阻值不同的电阻丝A 、B②两烧瓶质量完全相等的煤油③两支温度计④电源⑤导线

实验过程:

1、阻值不同的电阻丝A 、B分别浸在质量完全相等的煤油里,两者串联起来,通过变阻器和开关接到电源上

2 、测量 两烧瓶煤油的初始温度并做记录

3 、闭合开关,过几分仲后再测煤油的温度并做记录,同时记下这次通电的时间,比较两烧瓶煤油的温度

实验结果:金属丝产生的热量跟金属丝的阻值成正比

问:除此以外,电流的热效应跟哪些因素有关呢?(①电流②时间)

说明: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电流发热具有下述规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问:如果用Q 表示热量,用I 表示电流,R 表示导体的电阻,t 表示通电的时间,如何表示焦耳定律?(Q = I2Rt )

说明:我们把电热器在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叫做热功率

问:热功率的公式是什么?(P=Q/t=I2R)

问:国际单位制中热功率的单位是什么?(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问: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情况如何呢?(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和内能,这时电功率大于热功率)

电流通过白炽灯泡时能量转化情况如何呢?(电能几乎全部转化成内能,这时电功率等于热功率)

板书设计

一、电阻和电流的热效应

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 Q = I2Rt

2、热功率: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

P=Q/t=I2R

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篇4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焦耳定律,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课前预习学案

二、预习内容

1.电流做功的多少等于 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数量;所谓电流做功,实质上是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对 的 力在做功,电荷的 减小,其他形式的能在增加;公式:W= ,P= 。

2.电流通过用电器时把 能全部转化为 能,这样的电路叫做纯电阻电路。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电流热效应的本质

2.掌握焦耳定律,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能区分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中的电功和电热

二、学习过程

1.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是电流通过一段电路时,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电场能、机械能、化学能或内能等)的量度。

(2)W= qU=UIt是电功的普适式, P= UI是电功率的普适式,适用于任何电路。

2.焦耳定律和热功率

(1)电热则是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量度.

(2)Q=I2Rt是电热的计算式,可以计算任何电路中电流I 通过电阻R时在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电热);P=I2R是热功率的计算式,

3.电功和电热

(1)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通过用电器以发热为目的,例如电炉、电熨斗、电饭锅,电烙铁、白炽灯泡等这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电功等于电热,即W=UIt=I2Rt= .同理P=UI=I2R= .

(2)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流通过用电器是以转化为内能以外的形式的能为目的,发热不是目的,而是难以避免的内能损失。例如电动机、电解槽、给蓄电池充电、日光灯等.?这时电路消耗的电能,即W=UIt分为两部分,一大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例如电流通过电动机,电动机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另一小部分不可避免地转化为电热Q=I2R t(电枢的电阻生热).这里W=UIt不再等于Q=I2Rt,应该是W=E其他+Q.?

(3)电功和电热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才等于电热,W=Q=UIt=I 2R t= ;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大于 电热,W>Q,这时电功只能用W=UIt计算,电热只能用Q=I2Rt计算,两式不能通用。

例1 一台电风扇,内阻为20 Ω,接上220 V电压后,消耗功率66 W,问:?

(1)电风扇正常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

(2)电风扇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是多少?转化为内能的功率是多少?电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3)如果接上电源 后 ,电风扇的风叶被卡住,不能转动,这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以及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和发热功率是多少??

三、当堂检测

1. 用电器两端电压22 0V,这意味着()

A.1A电流通过用电器时,消耗的电能为220J

B.1C正电荷通过用电器时,产生220J的热量

C.1A电流通过用电器时,电流的发热功率为220W

D.1C正电荷从电势高端移到电势低端时,电场力做功220J

2. 一灯泡标有“220V,100W”字样将其接到110V的电源上(不考虑灯泡电阻的变化),则有()

A.灯泡的实际功率为50W

B.灯泡的实际功率为25W

C.通过灯泡的电流为额定电流的

D.通过灯泡的电流为额定电流的

3.下图电路中,电灯L1、L2都标有“220V,100W”;电灯L3、L4都标 有“220V,40W”.将A、B两端接入电源,最暗的灯是 ( )

A.L1 B.L2 C.L3 D.L4

4.把两个相 同的电灯分别接在图中甲、乙两个电路里,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两灯都正

常发光,两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分别为 和 ,可以断定()

A. 〉 B. 〈 C. = D.无法确定

5. 输电线总电阻为r,输送的电功率是P,送电电压为U,则用户得到的功率为()

A.P B. C. D.

6.一个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为U,电流为 I,线圈内阻为 R,当它工作时,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U2/R

B.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I2R

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I U-I2R

D.电动机的功率可写作IU=I2R=U2/R

7.有一个直流电动机,把它接入0.2V电压的 电路时,电动机不转,测得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4A,若把它接入2V电压的电路中,电动机 正常工作,工作电流是1A。求:

(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 ;

(2)如在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被卡住,此时电动机的发热功率多大?(提示:电动机在电路中转子不转动时为纯电阻用电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篇5

第一节、能量的相互转化

常见的能有:动能、势能(动能和势能总称机械能)、内能(热能)、太阳能、化学能、光能、核能、电能、地热能、潮汐能。

第二节能量的转化和度量

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2、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3、机械功的计算公式:

W=Fs W=Pt W=Gh(提起重物)

4、功的单位是牛·米,其专用名称叫焦。

5、功率描述做功的快慢。功率的定义:物体在单位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6、人步行的功率约70瓦,表示:每秒钟人做功约70焦。

7、功率的计算公式:P=W/t P=Fv

(v表示速度,单位是米/秒,1米/秒=3.6千米/时)

8、功率的单位是瓦,常用单位还有千瓦、兆瓦。

第三节认识简单机械

1、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1)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叫做支点;

(2)使杠杆转动的力F1叫做动力;

(3)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叫做阻力;

(4)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叫做动力臂;

(5)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叫做阻力臂。

3、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都叫做杠杆平衡。

4、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 l1=F2 l2

表示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则动力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5、杠杆的类型及特点: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能省力,但要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能省距离,但要费力。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6、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

7、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9、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10、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计算公式:F=1/nG总=1/n(G动+G物)

11、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克服重物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对动滑轮的重力、绳子的重力、摩擦所做的功是额外功,绳子上的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绳子移动的距离s是重物提高高度h的n倍。

计算公式:W有=G物h W额=G动h W总=Fs绳

W总=W有+W额s绳=nh

η=W有/ W总

12、用滑轮组拉物体水平运动时,克服地面的摩擦做的功是有用功。拉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W有=fs W总=Fs绳η=W有/ W总

13、利用斜面来提升重物,若不计摩擦,则:Fl=Gh

F表示拉力,l表示斜面的长,G表示物体的重力,h表示斜面的高。

14、利用斜面来提升重物,若考虑摩擦,则:

计算公式:W有=G物h W额=fl W总=Fl

W总=W有+W额η=W有/ W总

第四节动能和势能

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2、势能可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势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高度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3、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如果有摩擦阻力,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会减少,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第五节物体的内能。

1、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这些粒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2、扩散现象表明了粒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而且温度越高,粒子作无规则动的速度越大。

3、物体内部大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4、物体内部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粒子具有的能叫做内能。内能又俗称热能。

5、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的温度越高,质量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大。

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7、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例如:①克服摩擦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②压缩气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例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8、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9、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其它形式的能与物体内能的相互转化;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10.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焦/千克。

11、焦炭的热值是3.0×107焦/千克,表示1千克焦炭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3.0×107焦。

12、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Q放=mq m表示燃料的质量,q表示燃料的热值。

第六节电能的利用

1、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3、电功率的单位:瓦、千瓦。

4、日光灯电功率是40瓦,表示1秒钟电流对日光灯做功40焦。

5、用电器铭牌上标有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是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功率。

6、电灯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的。电灯的实际功率越大,电灯越亮。

7、电功率的计算:P=W/t P=UI

8、实验室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a)实验原理:P=UI

b)实验器材:小灯泡、电源、导线、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

c)电路图:

d)注意: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在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电阻调到最大。

9、电能表是测量电能(电功)的仪表。电能表上的计量单位是千瓦时,俗称度。

1千瓦时=3.6×106焦

10、电能表上写有“220V 5(20)A 600revs/KWh”,其中220V表示额定电压,5 A表示标定电流,20A表示允许通过电能表的最大电流是20A,600revs/KWh表示电路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动600圈。

11、测出电能表转盘转动的圈数,可用比例式来求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12、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 W=P t电功的单位有:焦、千瓦时。

第七节电热器

1、家庭中常见的电热器有:电饭锅、电熨斗、电茶壶等。电热器是一种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

2、电流通过各种导体时,会使导体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3、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4、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5、电热的计算:Q=I2Rt Q=W(条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6、电热器主要部分叫做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的。

第八节核能的利用

1、原子核在改变过程中会释放出能量,叫做核能。

2、获得核能的途径有:裂变和聚变。

3、裂变是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分裂成2个新的原子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聚变是使2个质量较小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新的原子核,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4、原子弹和核电站是利用裂变的原理制成的。

氢弹(太阳等恒星)是利用聚变的原理制成的。

5、质量相同的核材料,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比裂变反应要多得多。

6、原子核裂变时,产生链式反式。原子核聚变时,需要超高温,又叫热核反应。

7、核电站的能量转化: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8、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都会产生一些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主要有α射线、β射线、γ射线,这些射线对人畜会造成伤害,产生放射性物质污染。

第九节能量的转化和与守恒

1、能量即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叫做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2、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定律。

3、“永动机”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反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4、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知道一般电热器的发热原理, 能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

3.理解焦耳定律、公式并能应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学习过程】

1.回忆我们是如何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因素的?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电流做功的大小?

2.电功的公式w= ,推导式有 、 。

活动1:观察电热器

1、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发热,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内能的现象称为 ,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装置成为 。

2、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_______

3、举例家庭中常见的电热器: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2: 电流通过电热器所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方法:

2.实验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如何反映出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2)如何研究电热的多少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3)如何研究电热的多少与导体中电流的关系?

3.根据以上分析,需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

画出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4、进行探究:

(1)我们看到:两瓶中温度计上升的示数△t1 △t2,此时1、2两锥形瓶中的两根电阻丝,它们之间相同的物理量是 ,不同的物理量是 。

这说明:

(2).我们看到:电流增大后,相同时间内2锥形瓶中温度计上升的示数△t2′ △t2,此时2锥形瓶中的电阻丝,前后两次实验中相同的物理量是 。不同的物理量是

这说明:

(3)实验中,若通电时间越长,瓶中煤油温度上升得将会 。

归纳结论

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导体本身的 、通过导体的 以及通电时间有关。导体的 越大、通过导体的 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

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总结出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大小、电阻的大小和通电时间的关系,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知道一般电热器的发热原理, 能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

3.理解焦耳定律、公式并能应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学习过程】

1.回忆我们是如何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因素的?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电流做功的大小?

2.电功的公式w= ,推导式有 、 。

活动1:观察电热器

1、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发热,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内能的现象称为 ,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装置成为 。

2、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_______

3、举例家庭中常见的电热器: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2: 电流通过电热器所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方法:

2.实验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如何反映出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2)如何研究电热的多少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3)如何研究电热的多少与导体中电流的关系?

3.根据以上分析,需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

画出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4、进行探究:

(1)我们看到:两瓶中温度计上升的示数△t1 △t2,此时1、2两锥形瓶中的两根电阻丝,它们之间相同的物理量是 ,不同的物理量是 。

这说明:

(2).我们看到:电流增大后,相同时间内2锥形瓶中温度计上升的示数△t2′ △t2,此时2锥形瓶中的电阻丝,前后两次实验中相同的物理量是 。不同的物理量是

这说明:

(3)实验中,若通电时间越长,瓶中煤油温度上升得将会 。

归纳结论

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导体本身的 、通过导体的 以及通电时间有关。导体的 越大、通过导体的 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

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总结出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大小、电阻的大小和通电时间的关系,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篇8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焦耳定律。

3.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二)教具

如图的实验装置一套(比课本上图9梍7的实验装置多用一个乙瓶和一块电流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问:

l)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学生回答:发烫。是电流的热效应。

再通过课本本节开始的“?”和图1,引入新课。

2.进行新课:

①介绍如图1的实验装置,告诉学生RA>RB,RB=RC,通电后,IA=IB,IB<IC(从电流表的示数可知道I的数值)。

②问: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

③问: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观察什么?向学生讲述:当电流通过电阻丝A、B、C时,电流产生的热量就使三个瓶中的煤油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瓶塞上面原来一样高的液柱就会逐渐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液面就会上升得越高。我们可以通过三个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④教师演示实验,记录下在同一时刻三管中煤油液面的高低情况:hC>hA>hB。

⑤分析:

问:比较A、B两瓶,什么相同?(I、t相同),什么不同?(R不同,RA>RB;玻璃管中煤油上升的高度不同,hA>hB)说明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问:比较B、C两瓶,同上问(略)。

引导学生回答: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教师指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问:上述实验中,若通电时间越长,瓶中煤油上升得将会怎样?(学生答;越高)引导学生回答:在通电电流和电阻相同的条件下,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2)师生共同归纳,教师指出,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焦耳定律。

①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公式:Q梍I2Rt。③单位:

I一安,R一欧,t一秒,Q一焦。注意:焦耳定律是实验定律,在此可向学生讲一些焦耳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3)根据电功公式和欧姆定律推导焦耳定律。若电流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即Q梍W,又∵W=UIt,根据欧姆定律U=IR,∴Q=W=UIt=I2Rt開

(4)指出:

焦耳定律适用于任何用电器的热量计算,对只存在电

(5)例题:

例2:某导体的电阻是2欧。当1安的电流通过时,l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

例3:一只“220V45W”的电烙铁,在额定电压下使用,每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你能用几种方法解此题?

(6)讨论:(先由学生说,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归纳)

①课文前面“?”中的为什么“觉察不出和灯相连的电线发热”。

分析:因为电线和灯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是一样大,又因为灯的电阻比电线的大得多,所以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灯产生的`热量比通过电线产生的热量大得多。因此,灯泡热量发光,而电线却感觉不到热。

②课文前面“?”中的和电炉相连的电线为什么显著发热?

分析:照明电路的电压是一定的,由P=UI可知,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电炉时,通过的电流大,在电线的电阻相同的情况下,跟电炉相连的电线中通过的电流比跟灯泡相连的电线中通过的电流大得多。所以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通过跟电炉相连的电线产生的热量比通过跟灯泡相连的电线产生的热量大得多。因此跟电炉相连的电线显著发热,有可能烧坏它的绝缘皮,甚至引起火灾。

③讨论课本本节中的“想想议议”,让学生自己说。

讨论小结:应用公式解释判断问题时,必须注意条件。

(四)说明

1.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是把课本上的1、2两次实验同时进行。闭合开关后,让学生同时观察三个瓶里玻璃管中煤油液面升高的情况(在课前就把实验电路连接好),这样,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分析实验,引出焦耳定律及运用焦耳定律上。

2.Q=W只对纯电阻电路(如灯泡、电炉等)适用,对非纯电阻电路(如含电动机的电路)不适用,这一点要向学生交待清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