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马小跳玩数学读后感(精选9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小跳玩数学读后感 篇1
读了《马小跳玩数学》这本书一转眼就过去一年了,可是它还是深深的记在我的心里,因为,那是一本很好的书,书中的主人公马小跳同学是个很喜欢数学,尤其是关于数学的游戏。
书中讲述了很多关于他和数学之间的故事,最让我难忘的是:有一次,他的好朋友约他第二天出去玩,结果,他太沉迷于数学游戏而忘记了好朋友在等他。总之,在数学里,他发现了生活中处处都会有数学的影子,数学中的美和乐趣,在书中,马小跳将带着你一起去发现在生活中的数学,你就会发现原来数学真的太美妙了。
读完这本书,我真的发现了数学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帮助,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离了数学我们就无法算数,马小跳是个爱学习的小朋友,他比我们先发现了数学的好处,所以他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以后我也要向他学习
马小跳玩数学读后感 篇2
最近我看了《马小跳玩数学》,书的作者是杨红樱。
以前我的孩子还没上小学的时候,听同事说她女儿在看杨红樱写的《淘气包马小跳》,还说这书在孩子们中间很受欢迎。我也去书店买来看,书的主要内容是趣味数学故事,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让我懂了很多以前不懂的解题诀窍;现在我的孩子上小学了,当我拿起《马小跳玩数学》时,我就知道他是马小跳的好朋友,这本书让我们玩中学,学中玩,不再无聊,这本书会让你发现过数学中的美和乐趣,让你懂得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马小跳玩数学》带着你一起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去发现数学中的美和乐趣。当你翻开这《马小跳玩数学》的第一页,便已经进入到马小跳的数学王国,你不仅能和他一起学习用聪明又巧妙的方法去玩各种各样的数学游戏,还能和他一起去认识数学之神。
看了《马小跳玩数学》之后,我和我的孩子都爱上了这本书,他让我和孩子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和学数学的乐趣。
马小跳玩数学读后感 篇3
今天我阅读了《马小跳玩数学》中的路曼曼的考题和搞不清楚的时间。大家都去马小跳家玩数学游戏,路曼曼很不服气,想杀杀马小跳的威风,就对马小跳说:“我给你出一道题,不知道你能不能答出来?”“好啊,我接受挑战,”马小跳胸有成竹的说。路曼曼说:“今天是星期一,再过15天是星期几?再过25天是星期几?”马小跳对路曼曼说:“上课了,下课我告诉你。”老师在讲什么马小跳一点也没听进去,光想星期几了,下课了,马小跳对路曼曼说:“再过15天是星期二,再过25天是星期五。”算你蒙对了,路曼曼瞧也不瞧马小跳转身就走了。
张达上课迟到了,把老师都气病了,原来是张达算错了时间,看到张达父母给他留的纸条,马小跳帮助张达算出了准确的起床时间。
从这两个故事看出,马小跳是一个爱动脑经的孩子,遇到难题认真,仔细的观察,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马小跳玩数学读后感 篇4
周末,我读完了《马小跳玩数学》这本书,这本书讲了淘气包马小跳在生活中玩数学的故事。
数学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无时无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这天上课时,坐在我旁边的小明和小红没有带笔盒,他们都来向我借黑笔和蓝笔。我听课听的正起劲,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扰,觉得有些困扰。幸好,接下来是老师留给我们的5分钟思考时间,我只用了3分钟就解决出了老师布置的问题,还有两分钟。我每天的笔盒里有蓝色和黑色两种笔,共10支,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准确的拿出2支黑笔2支蓝笔,该怎么办呢?正当我发愁的时候,《淘气包摸袜子》的故事突然出现在我的脑中,我正可以用里面的方法来解决。
于是,我第一次拿出来3支笔,有2支蓝色和1支黑色,正好满足一个人的要求,先拿给了小明;然后再一次拿出来3支笔,有2支黑色和1支蓝色,恰好又满足了小红的要求。我把笔借给他们后,看了看钟,正好2分钟。借笔和摸袜子有点类似,又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时间比较紧,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拿笔出来又是碰巧满足了要求。但细细的思考,这两种情况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我相信,只要能把数学知识活学活用,一定能学好它!
马小跳玩数学读后感 篇5
放暑假了,妈妈给我买了一本《马小跳玩数学》,我读过很多杨红樱阿姨的书,如:《笑猫日记》、《淘气包马小跳》,但《马小跳玩数学》这本书我还是第一次读。它可真是一本有趣的书,它告诉我们怎样能从数学中找到乐趣,怎样在玩中学习数学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
我最喜欢的是《糖纸换糖果》这一篇,它讲的是马小跳的妈妈每周给马小跳10块糖,每攒2张糖纸可再换1块糖,问马小跳一周能吃多少块糖?我在心里暗计算:10块糖就有10张糖纸,每攒2张糖纸可换1块糖,就可以换5块糖,一周马小跳就可以吃15块糖。
当我把答案告诉妈妈时,妈妈直摇头,她说马小跳一周可以吃19块糖,让我再仔细想一想,我想了半天才弄明白:先吃了10块糖,就可以换5块糖,吃完这5块糖,能再换2块糖,还剩下1张糖纸,吃了换到的2块糖,又可以换到1块糖,这块糖的糖纸和之前剩下的那张糖纸加起来,又可以换1块糖。10+5+2+1+1=19所以马小跳一周可以吃19块糖。你看《糖纸换糖果》这道题是不是很有趣!
跟着马小跳,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玩数学,玩中学,学中玩,不知不觉,我已经爱上数学了,已经离不开数学了。
马小跳玩数学读后感 篇6
就像杨红樱姐姐说的:数学就像空气一样,它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我们无时无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知识。读完此书后,我发现:数学就像一个调皮的鼠标,总是在不经意间偷偷潜入你的大脑。然后悄悄轻点左键,一举激活你的数学细胞,随后不计其数的想象因子开始争先恐后地崭露头角。引领你走入一个绮丽而充满遐想的未知世界。
我认识了数学天才马小跳和他的同伴发生的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个比一个难的数学难题被他解开了。比如其中“用桶装下西湖水”的故事,安琪儿一家去杭州玩,安爸爸给小孩们出了一个问题:西湖里的水如要用水桶装,需要装多少桶。这个问题可真没法回答,谁知道西湖里有多少水呀?再说又没说用多大的水桶,缺条件答不了。可是安琪儿却答出来了:如果水池和桶一样大,就只需一个桶。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一半大,就需要两个桶。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就需要三个桶。……所以关键要看水桶有多大。他真是厉害的无话可说!
《马小跳玩数学》这本书,让我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是太有趣了!
马小跳玩数学读后感 篇7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有关数学的课外书《马小跳玩数学》,通过阅读,使我更进一步了解数学。这本书不仅有数学理论,还有一些大数学家的故事。“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名叫欧拉,13岁的欧拉靠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巴塞尔大学。在他年仅28岁时,为了计算一个彗星的轨道,他奋战了三天三夜,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过度的工作使欧拉得了眼病,就在那一年他右眼失明了,可他更加勤奋工作,仅剩的一只左眼视力衰退,最后双目失明。但工作就是他的生命,他决心用加倍的努力,来迎接命运对他的挑战。眼睛看不见,他就口述,由他的儿子记录,继续工作。欧拉凭着他惊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在黑暗中整整工作了17年。”他愿意为数学而付出生命,数学的魅力真的太大了。这个故事让我真正明白:“当你喜欢做一件事情,它让你快乐,你为它付出生命都值得,因为你喜欢。”数学这门学科,不需要你***记硬背,它只要你去悟,就能懂得其中的理论。当你遇到一道非常难的题目,你费尽心思,不断思考,最终揭开谜底时,你会觉得心底里有一种成就感,很自豪。
数学就是这样,它让你不断思考,不断超越,不断创新……
马小跳玩数学读后感 篇8
最近我看了一本幽默风趣的数学课外读物,马小跳玩数学。
这本书是著名的作家杨红樱写的,主要是有80个数学小故事组成,带我们读故事,做游戏,玩出数学好成绩,比如在这本书里有一个小故事,是让求该买多少头牛的,第一片牧场,三又1/3亩,12头牛,四星期吃完牧场的草,第二片牧场十亩,21头牛九星期吃完牧场的草,现在想让买的牛十八星期吃完那片最大的牧场的草,不知道按这个比例,该买多少头牛?毕竟我的能力有限,在没有看下面的解题密码的时候,连题意我都不理解,但是看完下面的解题密码,我有了一些小小的头绪。
这本书带领我们从玩儿中学,学中玩,而从这本书我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这本书中,我也发现了数学中的美和数学中的乐趣,还能在这本书中把我们不会和比较不熟练的题的大致思路弄明白。
我觉得看了这本书,我的数学成绩慢慢就提高了,以后还要看这样的数学课外读物。
马小跳玩数学读后感 篇9
今年的暑假里我读了《马小跳玩数学》四年级版本,里面讲的是马小跳和他的同学们发生的数学故事。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外宾来了》,讲的是外国朋友要来学校参观,夏林果和路曼曼去参加迎宾训练了。每两个人间隔一米,一共站了25排,有24个间隔。小非洲说:“这条路长24米。”马小跳说:“当然了!”间隔等于株数减一,老师在植树问题里讲过!
夏林果站在校门口,路曼曼站在教学楼门口,这条路上两端都有人,所以这是一个非封闭路线两端都植树的问题。非封闭路线两端都植树的公式:全长=株数—1;株数=段数+1;株距=全长÷(株数—1)。
你看,是数学知识帮助小非洲解决了难题,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数学,学好数学,让数学走进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问题,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
同时我们会发现,在课本中学过的知识,会在我们平时阅读的书里再次和我们不期而遇,阅读不仅可以学到新的知识,还可以温习旧的知识,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会让我们受益匪浅,同学们赶紧阅读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