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幼儿园小班鹅教案(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鹅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表现鹅的基本特征及不同动态。
2、让幼儿知道鹅是家乡的特产之一。
3、引发幼儿学习鹅的兴趣。
4、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幼儿会念古诗《咏鹅》,
2、深蓝色卡纸、白色、红色、浅蓝色、绿色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你看它是谁?(聚光灯出示大白鹅)
大白鹅长什么样子?
师:我们寨桥人用大白鹅烧出了一道有名的菜,叫寨桥老鹅。
我们家乡的渔民伯伯在滆湖里还养了很多有名的水产品,你知道吗?
(引导幼儿讲述并出示图片)
师:古时候的`诗人还特意为鹅写了一首诗,叫《咏鹅》,你会念这首古诗吗?
师:今天老师想把这么漂亮的鹅画下来,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二、欣赏感知,理解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情景化语言,让幼儿感知鹅的表现方法,使技能学习融入到情景中。)
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示范:
有一个小蛋宝宝和一个大蛋宝宝,它们很孤单。小蛋宝宝想跟大蛋宝宝做朋友,于是小蛋宝宝拿起电话跟大蛋宝宝说:“你好啊,我们做个朋友好吗?”大蛋宝宝回答说:“好啊,朋友!”(添画鹅的脖子)小蛋宝宝听了很开心,它睁开眼睛(添画),戴上了一顶红红的帽子,张开扁扁的嘴巴(添画并涂色)说:“你好,你好!”
师:你们看,两个蛋宝宝变成了什么?(大白鹅)
师:大白鹅很开心,它神气地伸长细细长长的脖子,穿上红舞鞋(添画并涂色),
张开翅膀(添画翅膀),翘起尾巴(添画尾巴),在水里跳起舞来了(添画水波)!它把羽毛洗得白白的(均匀涂色),真漂亮呀!
师:这只大白鹅好神气啊!你来学一学神气的样子!
(引导幼儿观察大白鹅伸长细长的脖子,好像很神气地样子。)
三、幼儿创作,大胆表现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用情景化的语言来指导幼儿的创作,引发幼儿的创作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出不同动态的鹅。)
师:你们看,还有很多鹅也赶来跳舞了,它们是怎么跳的呀?
引导幼儿观察鹅的各种动态并区分鹅的头和身体的大小。
师:还有许多小蛋宝宝和大蛋宝宝也想变成跳舞的大白鹅呢,你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好吗?
提出要求:
(出示图片)鹅的头是小蛋宝宝,身体要画成大蛋宝宝,还要画出大白鹅神气地长脖子,再给它涂上白白的羽毛,最后可以添画一些漂亮的荷叶和水草,让画面更漂亮!(播放音乐)
四、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展示作品:找找谁的大白鹅最神气
(播放音乐)我们一起来学学自己画的大白鹅神气的动作(特征、动态方面),边跳舞边念古诗。
幼儿园小班鹅教案 篇2
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古诗,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2、激发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小鹅头饰人手一个。
2、情境设置:小“池塘”。
过程:
1、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池塘里游泳,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1)孩子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好吗?
(2)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
(3)啊,游累了,我们来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幼儿随地坐下。
2、结合多媒体,初步了解小鹅的特征并能模仿小鹅的动作。
(1)今天妈妈请来了几个好朋友和你们一起玩,看看它们是谁呀?(播放课件)
(2)这些小鹅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讲出小鹅的特征,长长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红红的.爪子)请幼儿模仿小鹅伸脖子、游泳的动作。
(3)小鹅在水里游得真高兴啊,你们看它们又在干什么了?(唱歌、跳舞)它在唱什么歌?它们是怎么跳舞的?
3、结合多媒体,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1)小鹅到底在唱什么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完整播放课件)
(2)你听到小鹅在唱什么歌吗?(引导幼儿用古诗里的句子回答)
4、再次完整欣赏古诗《咏鹅》。
小鹅唱的歌真好听,我们跟着小鹅一起唱好吗?
5、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1)小鹅一边唱歌还一边跳舞呢,我们也学着小鹅边唱边跳,好不好?
(2)想再跳一遍吗?这一遍要大声地唱给小鹅听。
6、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古诗《咏鹅》。
这一次,小白鹅想找个朋友一起表演,你们愿不愿意呀?
7、结束。
今天我们和小鹅做了好朋友,还学会了小鹅的歌,你们觉得高兴吗?天也快黑了,我们该回家了,一起和小鹅说再见吧。(幼儿和小鹅道别后一起游回家)
幼儿园小班鹅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引导幼儿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头饰人手一个,塑料地毯围成一个小“池塘”。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游泳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 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 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
3、 游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你们看哪里也有小白鹅,哪些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呀?(模仿小鹅的手型)
4、 我们仔细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呀,?
(二)结合多媒体,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1、 哦原来呀,小鹅看见这么多的客人来了,正在高兴地欢迎我们呢!你们看,有这么多的小鹅?(鹅鹅鹅)
2、 小白鹅一边在欢迎我们,一边还在跳舞呢,我们再来看看它们是怎样来跳舞的?
(三)再次结合多媒体,通过模仿动作,进一步感知古诗《咏鹅》。
1、 它们是怎么在跳舞的呀? 它们的脖子是怎样的?(它们伸着脖子,头还抬的高高的一边跳舞一边还唱着歌呢:曲项向天歌)集体模仿动作。
2、 它们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白白的羽毛)哦,你们看它们还在水里游泳呢?(白毛浮绿水)集体模仿动作。
3、 它们的小脚可真漂亮,是什么颜色的'呀?(红红的)那它们是怎么在游的呀?哦,像划船一样的,我们来学学看,(红掌拨清波)集体模仿动作。
(四)和着音乐诵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1、 我们现在听着音乐轻轻的来学学小白鹅边唱边跳,好不好。(轻音乐)
2、 这次我们大声的唱给小白鹅听。(轻音乐)
3、 小白鹅,它送来了一盒它唱歌的磁带呢,不过它唱歌的速度有点快,我们跟着小白鹅一起唱,好吗?(跟念)
4、 这一次,小白鹅想请你们能找个朋友表演给它看,你们愿不愿意呀?(快)
两只两只小鹅手牵手到草地上去玩。
幼儿园小班鹅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引导幼儿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头饰人手一个,塑料地毯围成一个小“池塘”。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游泳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 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 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
3、 游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你们看哪里也有小白鹅,哪些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呀?(模仿小鹅的手型)
4、 我们仔细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呀,?
(二)结合多媒体,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1、 哦原来呀,小鹅看见这么多的客人来了,正在高兴地欢迎我们呢!你们看,有这么多的小鹅?(鹅鹅鹅)
2、 小白鹅一边在欢迎我们,一边还在跳舞呢,我们再来看看它们是怎样来跳舞的?
(三)再次结合多媒体,通过模仿动作,进一步感知古诗《咏鹅》。
1、 它们是怎么在跳舞的呀? 它们的脖子是怎样的?(它们伸着脖子,头还抬的高高的一边跳舞一边还唱着歌呢:曲项向天歌)集体模仿动作。
2、 它们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白白的羽毛)哦,你们看它们还在水里游泳呢?(白毛浮绿水)集体模仿动作。
3、 它们的小脚可真漂亮,是什么颜色的.呀?(红红的)那它们是怎么在游的呀?哦,像划船一样的,我们来学学看,(红掌拨清波)集体模仿动作。
(四)和着音乐诵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1、 我们现在听着音乐轻轻的来学学小白鹅边唱边跳,好不好。(轻音乐)
2、 这次我们大声的唱给小白鹅听。(轻音乐)
3、 小白鹅,它送来了一盒它唱歌的磁带呢,不过它唱歌的速度有点快,我们跟着小白鹅一起唱,好吗?(跟念)
4、 这一次,小白鹅想请你们能找个朋友表演给它看,你们愿不愿意呀?(快)
两只两只小鹅手牵手到草地上去玩。
幼儿园小班鹅教案 篇5
一. 说设计思路
《鹅大哥出门》这个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大白鹅为主要角色,讲述了一只大白鹅骄傲不懂礼貌的故事,特别是鹅大哥之前“红红的帽子,雪白的羽毛”和之后的“一只大黑鹅”。对比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自高自大的人,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较多,比较以我为中心,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们现在的心理而且也符合<纲要>中的教育要求,即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
二. 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纲要>语言领域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是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
在新《纲要》中,活动教育提出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以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自主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动感受,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 认知上:使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复述故事 ,丰富词汇“神气、乐滋滋”
2. 能力上: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懂得不能骄傲,不能欺负弱小的道理体验骄傲自大带来的烦恼
根据目标,在活动中,我把在游戏情节中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不能骄傲不欺负弱小的道理设为教学重点,根据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设为难点。
三. 说活动准备
为了此次活动的组织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的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准备:
1.物质上的准备
我给小朋友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鹅大哥出门》, 大白鹅、小鸡、小鸭的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入到游戏角色当中,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2.知识的准备
我让幼儿先认识鹅大哥,了解鹅的基本特征,练习鹅的走路姿势
四. 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掌握学习对象。”《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景教学法,角色游戏法、课件演示法、提问法。
1、情景教学法: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模仿鹅的走路姿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知道鹅大哥的自傲,体验鹅大哥自高自大的后果,这种效果是与以前仅通过图片理解故事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
2、课件演示法: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鹅大哥出门》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激发孩子的复述故事的能力。
3、角色游戏法: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4、提问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往的语言教学总是先讲完故事再进行提问的模式,而采取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开发性的提问如:鹅大哥为什么会掉进河里呢?我们能不能学他啊?为什么?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
幼儿园小班鹅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知道吃青团是清明节的重要风俗,了解吃青团风俗的由来。
2、幼儿尝试做青团,体验制作的成功感和分工合作的乐趣。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班2斤搅和好的青团粉,豆沙馅,请老师做好准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个青团)这是一种点心,小朋友们认识它吗?
2、你吃过青团吗?是什么味道?
3、什么时候要吃青团?(清明节的时候)二、清明和青团为什么清明节一定要吃青团呢?
(老师介绍清明节吃青团的由来)三、制作青团:
清明节就要到了,我们也来做青团,好不好?
1、学习做青团。
(1)老师示范,做青团的方法
a揉面将面团搓成长条状
b将长条分成较为均匀的小块
c把小块的面团搓圆,压成小碗状
d放入适量豆沙馅
e收口, 把馅包进面团里,并错搓圆(2)商量如何分工?
(3)幼儿做青团,老师指导(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煮青团。
2、将制作好的青团送厨房蒸熟
3、引导幼儿小组共同收拾整理,清洁桌面和餐具、保持活动室的干净。
4、点心时间品尝自己制作的青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儿歌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唐市的美食:青团子、大闸蟹、糯米糕的名称以及每种食物的时令;激发幼儿产生自己是唐市人的自豪感,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第一环节通过熟悉的歌曲《好吃的食物》让幼儿进入活动的主题,小朋友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第二环节通过有趣的故事和ppt画面让幼儿认识各种食物,初步了解家乡美食的名称和时令,产生自豪感。第三环节通过欣赏两个版本的儿歌感受和称赞唐市美食,进一步激发作为唐市人的自豪,从而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整个活动幼儿兴趣较浓,对于个别幼儿还要多关注,多给予表现的机会。
幼儿园小班鹅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1.幼儿喜欢去超市,在超市里经常出现危险行为:超市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和活动的场所。幼儿喜欢推着超市里的购物车到处跑或者欢坐在里面游戏,有摔倒撞伤和跌落的危险;他们看到琳琅满目的玩具忍不住的睁开大人手到处跑有走丢的危险;幼儿自己踩踏货架拿饮料或其他感兴趣的物品有被砸伤的危险……
2.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与危险行为种类和事故率有关:该年龄幼儿自控能力差,对于家长的口头提示容易忘记,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同时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吸引。另外危险意识弱,不知道自己行为会产生安全意外,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常常在不经意间受到意外伤害。
3.以情景和角色游戏贯穿活动:在认识方面,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活动开展以情景式,引导幼儿同里心感受,以角色游戏的方式正向引导幼儿体验、操作进一步加强正确的超市安全知识,让幼儿树立超市里的安全意识,避免意外发生。
活动目标:
1.知道超市里使用购物车、货架拿东西、与家长购物时的安全方法。
2.能判断超市里行为的对错,有初步的安全意识。
3.乐意与同伴交谈超市里安全知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去超市,感受超市的货架摆放、空间布局,体验乘坐购物车、推购物车,尝试在家长的陪同下选购物品,参观超市。
2.物质准备:购物车、饮料瓶、娃娃家超市、超市购物安全食品、在线监测资源包
活动过程:
(一)发现隐患:观看情景表演,发现超市里的不安全行为
1.观看大班幼儿情景表演《超市购物》,引导幼儿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
(1)哥哥推购物车发生了什么危险?
(2)自己去拿高处的物品时发生了什么事?
(3)看到自己喜欢是东西跑掉时,发生了什么?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在超市里曾经遇到过的危险事情
教师:原来有发生摔倒过的,被砸伤的`,还有走丢的危险
(二)正面引导:观看“超市里的安全”视频,知道超市里的正确行为
1.观看“超市安全”视频,发现超市里的正确行为
教师:视频里小朋友是怎么做到避免危险发生的?
2.出示超市购物正确行为图片,师幼讨论总结,避免发生危险的基本方法
(1)超市里的购物车不是玩具,应由大人推着。
(2)小朋友做在推车里不能随意站起来。不玩推车避免夹手。
(3)高处的物体由大人来拿,不能攀登架子自己拿。
(4)超市里跟进家长,不能离开爸爸妈妈的视线随意跑动,以免丢失。
(三)巩固提升:“小小安全督导员”游戏,提升幼儿超市安全意识
1.分组提供幼儿超市行为图片、视频,幼儿互相讨论判断,
教师:请给正确行为贴上笑脸贴纸,错误行为贴上哭脸贴纸
2.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四)安全实践:开展“超市”角色游戏,实践正确行为
现在要请每一个懂安全的小朋友去玩“娃娃家超市”,想一想应该怎么做才是安全的呢?
活动延伸:
1.家长带幼儿去超市,根据已有安全知识进行超市购物的体验、感知,巩固安全知识。
2.家长在日常超市购物中及时关注幼儿活动情况,做到危险提醒。
幼儿园小班鹅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喜欢古诗,并了解这是一首描写鹅的'古诗。
2、帮助幼儿了解鹅的外形特征。
3、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图画,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教材、大书、录音机、磁带
2、 准备字卡:鹅、掌
三、活动过程:
1、 游戏导入《五只猴子荡秋千》
小猴子今天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内容。
(2)提问:“画面上有什么?”出示字卡“鹅”
(3)提问:“鹅在哪里游?“鹅在水里游”。
(4)提问:“鹅长得什么样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作总结。
3、欣赏动画,学习古诗儿歌《咏鹅》
4、再次欣赏古诗,并认识字卡:掌
5、游戏;《小鹅找脚》
请幼儿将撒在地下的字卡宝宝按照名字放到相应的篮子中。
6、开汽车:
(1)出示大书,教师引导幼儿小手指读。
(2)幼儿独立指读
活动延伸:绘画大白鹅
幼儿园小班鹅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画大大小小的圆形,能用多种颜色画画,画得多。
2、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感和美感。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鹅软石小路 (森林小道)
2、画、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出示图片—鹅软石小路
幼儿观察图片,提问: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条漂亮的小路是用什么铺成的?(鹅软石)
教师:鹅卵石的小路,既漂亮又可以锻炼身体。
提问:仔细看看,鹅软石是什么形状的?
2、欣赏感受,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铺一条鹅软石小路呢?
启发幼儿讨论,自己想铺一条什么样子的.小路,用什么颜色的鹅软石?
(引导幼儿知道用五颜六色的鹅软石更漂亮。)
3、解示范
教师示范鹅卵石的画法。
4、幼儿创作
鼓励幼儿大胆下笔,一起来铺路。能用多种颜色来画,画得满。
5、互相欣赏
大家看一看,评一评,谁铺的路鹅卵石多又好。
延伸活动
大家一起走鹅卵石小路。
幼儿园小班鹅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舞曲的艺术美及乐曲欢快、跳跃的特点。
2、能用动作表现音乐轻快、活泼的性格。
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天鹅图片一副、天鹅头饰每名幼儿一个;
2、《四小天鹅舞曲》音乐、影像资料。
活动重点:
感受乐曲欢快跳跃的特点
活动过程:
1、 谈话引入,使幼儿初步感知音乐的情绪。
教师:宝宝们,春天来了,田野里的小草发芽了,桃花开了……听!什么声音?(放音乐)
教师:听完以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说出感受)
教师:其实这段音乐来自一个很好听的故事------(讲故事)
“从前在一个城堡里,住着一个英俊的王子,有一天,王子到森林打猎,他看到一群漂亮的白天鹅从头顶飞过,就追随天鹅来到一个湖边,这时天黑了,白天鹅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姑娘,王子惊呆了!原来是奥杰塔公主被魔王施了魔法,她和她的伙伴们白天变成天鹅,夜晚才能恢复人形,只有遇上真心喜欢他的王子,才能破解魔咒,王子听了奥杰塔公主的讲述,王子真心喜欢上了公主,发誓要解救她,这时天鹅伙伴们听了个个眉开眼笑,有四只小天鹅快乐的跳起舞来,后来王子奋不顾身的杀死了魔王,公主变回了人形,他们终于可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2、再次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情绪特点,了解乐曲的.形象。
(1)师:听音乐后,你觉得这段音乐是故事中的谁在跳舞?(四只小天鹅)师:你们见过天鹅吗?
(2)出示天鹅图片,了解天鹅特征
先请幼儿说一说天鹅的特征,教师总结:天鹅是一种高贵优雅的动物,人们都很喜欢它。
教师:天鹅高兴地时候会跳舞,谁愿意学一学?(鼓励幼儿做动作)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四只小天鹅跳舞吧!(放舞剧影像)
3、分段欣赏音乐,了解乐曲A-B-A的结构
教师:宝宝们如果你们仔细听,就会发现音乐的节奏是有变化的,我们先来听第一部分。(放A部分音乐)
第一段音乐节奏均匀,好像看到小天鹅跳起了整齐的舞步(鼓励幼儿学)
听第二段音乐后,教师:第二段的节奏更加丰富,好像看到小天鹅展开翅膀飞到水面上,拍水、玩水、想同伴洒水的场面。
听第三段音乐后,问幼儿:谁听出了这段音乐和哪一段是一样的?(鼓励幼儿回答)
师:第三段又回到了生动质朴的格调,这种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第二段不一样的音乐就是A-B-A的结构。(板书A-B-A)
教师:整个音乐通俗亲切,是世界上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的一小部分,这段音乐和舞蹈配合的天衣无缝,令人心驰神往。宝宝们,你们想不想把自己打扮成天鹅玩游戏呀?
4、幼儿戴头饰随音乐玩“四只小天鹅”游戏
(1)要求幼儿出场时四个人结伴
(2)引导幼儿随音乐ABA不同节奏变化,用动作表现天鹅的形象
5、鼓励幼儿邀请客人一起跳起“天鹅舞”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