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乌塔》读后感(精选11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乌塔》读后感 篇1
在我们四年级上册,曾经学过一篇课文,那就是27课——《乌塔》。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写“我”去欧洲旅游的时候和一个小女孩住在一起,她就是14岁的乌塔。乌塔告诉“我”,她是趁这次放暑假一个人来欧洲旅行的,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还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然后还要去希腊。她还说,自己为了这次旅行就预备了三年,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从第七段中,可以看出她为了预备这次旅行,安排得很细、很周到、很周密,而且预备充分、计划性强。也可以看出,乌塔盼望这次旅行已经盼了很久。就是说,乌塔对外面的世界布满了好奇和热爱生活。她恨不得用一天的时间就能周游世界好几周。
你们发现了什么?没错,乌塔说这全是她自己做的,而且说的时候语气平静缓和,好像是理所当然的`。假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的国家——中国里面,那可算是一个大新闻了。看了这篇课文,很多同学都希望自己也能一个人周游世界一周,那这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有两个答案。
第一个答案,就是这问题出现在我们自身上。现在想想自己,你是否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呢?你是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的教育方法。我举一个例子吧,比如:一个五年级的女生一个人在家,突然家里的门铃响了起来。她以为有坏人,竟然吓得哭了起来,一直哭到她的爸爸妈妈回来。只是她的邻居按错了门铃,居然也能把一个五年级的人吓哭!和乌塔相反,这个五年级的女生胆小如鼠,生活不是不会自理,而是不敢自理,没有信心。乌塔呢,有事敢大胆地做,并且有自立意识,能够自力更生,独立生活能力强,做事有恒心、有毅力,敢于大胆地预测。牛顿说得好,没有大胆的预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为什么那个五年级的女生那么胆小?因为她没有勇气,没有勇气去锻炼自己。
第二个答案,就是家长的问题。现在,很多的家长天天都要“护送”自己的孩子上学放学。我知道家长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怕孩子遇上坏人,被坏人拐走,或者是迷路了。可是,生活中有那么多好的机会,家长们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孩子锻炼呢?越怕这样的事情发生,就越要让孩子去锻炼,从小抓起;越锻炼,才能越降低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不仅是这样,很多家长都很溺爱自己的孩子。家长们,你们这样做,只会害了我们啊!
家长们,希望你们看到我的这篇文章,就不再继承这样做下去,为你们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打好良好的基础。孩子们有出息,你们也才能尝试骄傲、自豪的滋味,在别人面前有面子啊!
《乌塔》读后感 篇2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不禁的对这位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感到深深的敬佩之情。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欧洲旅行时到了罗马青年旅馆里遇见了一个德国小姑娘,叫乌塔,她告诉作者她已经独自去过了: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作者惊讶极了!他告诉乌塔中国孩子不是这样的,她反而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中国孩子不能一个人出门呢?最后小女孩要去别的地方的时候告诉作者她以后要挣更多的钱去中国旅游。
作为中国的孩子我感到有些惭愧,我们不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娇娇女吗?有些孩子跟乌塔的年龄差不多或许比她的年龄大,有自己出过门吗?更别说自己独自旅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乌塔那样自立、独立、能干,小小的年纪居然能自己一个人旅游,让中国孩子想都不能想的事情办到了。我们依赖父母,什么困难都面对不了,假如我们是一棵小树,父母是辛勤的园丁,如果园丁不浇灌我们就会枯死,因为我们不会自己寻找雨露。
不过我也很羡慕乌塔,她的父母批准她独自出游,相反我的父母肯定有一百个不放心,也许这也是我们不能独立的原因吧!
她才14岁,竟然能独自一个人游欧洲,我是那么的'佩服她,也是那么的羡慕她呀!我家里人总是不放心我,就连从家到辅导班都不让我一个人去。好不容易有一次爸爸、妈妈不在家,但奶奶又叫爷爷送我去,又没机会自己走了。只好叫爷爷送我去。我一定要把乌塔的故事读给奶奶他们听。
乌塔靠自己的力量挣去欧洲的旅游费用,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呀!我可做不到,因为我现在的一切花销都是爸爸妈妈给的,自己连一分钱也没挣过。看了乌塔的故事,我今后也要利用假期挣一些自己的零用钱,尽量少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零花钱。
乌塔远行时生活上的事从来没依赖过任何人,都是自己做。我可不行,我的衣服、袜子......都是妈妈一直给我洗,我也从来没有自己去试着做,今后我也要向乌塔学习自己的事自己做。另外我也要帮妈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
乌塔身上有很多我要学习的地方,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慢慢锻炼自己,像乌塔一样做一个自强、自立的孩子。
《乌塔》读后感 篇3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我很受感动,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居然可以一个人独自游历欧洲,这真是让我大吃一惊!
我和她比起来可有一定的距离了。我在平常生活中多是靠爸爸妈妈的关心和照顾,如果出去玩也是离不开爸爸妈妈。每天爷爷奶奶送我上学,甚至放学也要到学校来接我。到了家爸爸妈妈又是那么耐心的教我做作业。
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这句话是从《乌塔》这篇课文中选出来的,乌塔说的没错,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出去?去闯闯世界,去体验自己的'独立生活呢?而且,乌塔说的这句话也是我们中国小朋友和外国小朋友最大的差别了。
有一次,我在去西城广场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交,妈妈连忙把我扶起来,一边帮我弄掉身上的泥土,一边问我:峻,有没受伤啊!而外国小朋友遇到这种情况,他们父母一般不会去扶他们的,会让他们自己站起来。乌塔也是,而且他一个人去游历欧洲,还自己挣钱养活自己,真是让我肃然起敬!
我又想起了我自己,平时别说挣钱了,就连车费和零花钱都是父母给的,而且我也从来没有独自一人出去旅游。比一比才知道什么是差距啊!从乌塔的故事中,我深受启发!
《乌塔》读后感 篇4
最近,我们学完了第七单元。其中《乌塔》这篇课文使我记忆犹新。
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个名叫乌塔的14岁德国女孩独自一人周游欧洲的故事。乌塔做事十分周全,用了足足三年的时间准备旅行。她还很勇敢,很热情她拥有的许多品质都是我们身上欠缺的。
在中国,父母都很疼爱儿女,使他们如同弱小的花蕊,藏在绿叶中养尊处优。同样是家中的'宝贝,中国父母让孩子待在家里,乌塔的父母却放手让乌塔自由飞翔。其实,过度溺爱对我们的成长有弊无利。
比起乌塔,我们该惭愧。相仿的年龄,却有着大不相同的地方。我们像温室中的花朵,虽看着富丽堂皇,却终究少了那么一丝顽强的生命力。乌塔,她是开在原野的玫瑰。温室中的我们,到头没有平原上的玫瑰娇艳。她的自强,勇敢,独立,都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我们去文具店买笔,见到店员阿姨都害羞,更别说打招呼了。可是,乌塔还能镇定,神态自若地周游列国,在旅店碰到陌生人也会热情地问好。这一点,我们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
乌塔,你真是勇敢,敢于周游欧洲;乌塔,你真是自立,张开双翅飞翔;乌塔,你真是聪明,做事如此周全。而我们,却那样软弱,胆小总怕这怕那
我们应当学习乌塔,学习她的大方,爽朗,热情,自立。海阔凭鱼游,天高任鸟飞。我们要懂得的还有很多。
《乌塔》读后感 篇5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叫乌塔。我在罗马遇到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在和她交谈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她暑假一个人去过欧洲,去过法国、瑞士、奥地利、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希腊。
看完这篇文章,我的心被石头重重的撞了一下,头脑也清醒了。我们是我们家的宝贝。因为父母过度爱我们,所以我们很娇气。我们一生中失去了三棵大树:自强、自立、自尊。看似温柔的爱情毁了一个人。爱应该包含严厉。真爱是严酷的`,这是像寒风一样的爱。在德国,孩子都是靠这三棵树长大的,却不依靠父母,看似残酷的爱,却让孩子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一步一步前进,在生命的海洋上一波一波前进。这个国家一定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为了爱,我要对孩子狠心;为了爱情,你要放手。中国孩子怎么一个人去玩?去玩也是去夏令营。与德国人相比,中国的教育非常落后。但是,只要父母能信任儿子,支持女儿,我们中国人就伟大了!名人不都是靠自己成功的吗?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看到彩虹?谁都不能随随便便成功!让它飞吧!放开我们的手!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未来,放手吧!我们要去旅行!我们在寻找生命之树!
《乌塔》读后感 篇6
读完《乌塔》这篇课文,我感到非常庆幸,因为我的父母的教育方式跟乌塔的父母差不多。虽然我没有一个人去游欧洲,也没有挣过差旅费,但是我的父母跟乌塔的父母一样,培养我自立、自强。
记得三周岁半在南京爬山,父母还在后面气喘吁吁、慢悠悠地爬山时,我已经一口气爬上了海拔约500米的紫金山。五周岁时,父母还在山脚下时,我一个人爬山了万寿山的的岩石。小时候学走路跌倒了父母从来不扶,都是我自己爬起来。所有的压岁钱都是我自己保管的,但是我从来不乱花。假期我很少看电视、玩电脑,经常在家做科学实验,为了满足我对科学实验的好奇心,妈妈买了实验器材让我实验。假期也很少上补习班,而是游览了大半个中国。爸爸妈妈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亲身体验才是的。”
每当我想要一个东西时,爸爸妈妈总会跟我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要靠劳动获得。”于是我就按照妈妈的要求做她给我的任务:按时做家务、自己洗碗、自己洗衣服。一直到我养成习惯。
父母认为除了学习,还有一些跟学习一样重要的`事,那就是为人处世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性格,另外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解决,才能在社会中生存。
我非常庆幸,我的父母的教育观念跟乌塔的父母是一样的。
《乌塔》读后感 篇7
读完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不禁地对这位十四岁的德国姑娘感到深深的敬佩之情。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罗马认识了乌塔,她独自一人游欧洲,为了这次旅游她整整准备三年,赞扬了乌塔独立、自主、不依赖父母的美好品质。
看完了这篇课文,我觉得很惭愧。自己不就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娇娇女吗?我和乌塔的年龄相差不大,可乌塔是个独立自主的'孩子,小小年纪,应经能不依靠父母,独自一人出远门了。而我呢?遇到一点困难就依赖父母的帮助。我就像一棵小树,爸爸妈妈是甘甜的雨水,一旦停止浇水,我就会枯萎,因为我是一直依靠雨水生长,不懂得深入地下寻找水源。举个例子说吧,有一次,爸爸妈妈都外出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我静静地躺在床上,心里总忐忑不安,总觉得缺少一种安全感。
我也很羡慕乌塔,因为她的父母批准她独自一人由欧洲。相反,我的父母却是一百个不放心。我想,这可能是我不能独立自主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困难就像弹簧,你强他就弱。我要克服依赖父母的这个困难,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好孩子!
《乌塔》读后感 篇8
星期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是《乌塔》,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小乌塔是一个七岁的小姑娘,她的父母在很远的地方,对小乌塔毫不关心,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家。小乌塔很伤心,于是她下定决心要独自一人去寻找自己的父母,自己要永远跟他们在一起。
合上书本,我陷入了沉思,文中的小乌塔不正是和我一样的遭遇吗?我的父母也远在外地做生意,对我的学习成绩不闻不问,过年回家说的话也是有数的,更别说是平时了,几乎是一面也见不上,电话也不打。当我看见别人的爸爸妈妈都在他们的身边,而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免不了几颗“金豆豆”会洒落。当我看见我们班学习差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父母陪在他们身边,我就很嫉妒,为什么,为什么我不能和我的父母在一起,这是为什么?我宁肯自己学习也很差,只要父母在我的身边,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可是天不从人愿,我的愿望只是浮云。当别人问妈妈为什么不让我和她们在一起时,妈妈总会笑笑说:“自己独立也好,再说了,给她安顿到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还费钱,在家吧。”妈妈自以为找了个绝妙的理由,可是以乌塔的的话说,就是:“既然爱孩子,为什么不让孩子跟你们在一起呢,为什么要让孩子日思夜想,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呢?”
在外工作的'大人们啊,从今天起,减少工作的应酬吧,工厂没有你一样会运转,但孩子的成长过程缺少你们的参与,却是一片空白。有人说,培养好一个孩子就是赚钱了,当一个孩子学坏是,你要花费很多的金钱和时间,才能让它学好,这样你还是幸运的。最怕的是你付出了所有,孩子依然不能变好。金钱不是万能的,它能让你买来孩子,但买不来好孩子,它能让你买来亲人,但是买不来失去的亲情。有人说得对,养好孩子就是赚了钱,赚了一个家庭的幸福,赚了人生的快乐。
《乌塔》读后感 篇9
在第七单元中,我们们学习了许多篇名人的成长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篇文章.
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小女孩:乌塔自己一个人独自游历欧洲.体现了她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这使我想到中国孩子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每天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日子。这又使我想到了自己,自己想独自出去玩一玩也每每受到父母的控制,更不要说是让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去游历世界呢?
许多父母溺爱孩子,他们都认为这是爱孩子,可他们错了,不,他们应该是犯了个极大的错误,如果爱孩子,那应该让他们去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去克服困难!
乌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赞扬的孩子,我们应该从小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乌塔》读后感 篇10
今天,我们学了《乌塔》这篇课文,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勇气把我深深地打动了。
本文主要讲了德国小女孩乌塔趁暑假独自一人游历欧洲。一个仅仅14岁的小姑娘,一个人去欧洲却不害怕,反而很坦然。这一次游历花费了她不少心思,三年、整整三年,她坚持自己准备资料,就连旅费都是她自己挣来的,我不禁为乌塔的独立自主感到震惊和赞叹!
相比起乌塔,我忽然觉得很惭愧。我从小到大,都是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也习惯了什么都依赖妈妈。在乌塔面前,我觉得自己很渺小,就像温室里一棵弱不经风的花朵。
我觉得,中国的孩子大都是在父母的溺爱之中,从小泡在蜜糖里长大的。习惯了被照顾和依赖。有的都上大学了还要父母千里迢迢跑来侍候他们吃饭、生活。中国的.孩子,应该自立起来!中国的家长们也应该大胆地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去接受磨炼。
就像乌塔说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验到事物的真正美。这才是真正的快乐!”就让我们在这大自然中去经历风雨、磨练,去开辟一个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地吧!
《乌塔》读后感 篇11
最近我学了一篇课文,名字叫《乌塔》,文章中的小主人公乌塔让我深感震撼,这篇文章也让我受益无穷。
《乌塔》这篇文章描述了年仅14岁的乌塔独自一个人游欧洲的故事。乌塔能独自一人游欧洲是因为乌塔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了这一次旅行。乌塔每到一个国家都会先查明警察局的电话,然后给家人打个电话或者寄张明信片,乌塔还阅读了大量关于欧洲国家的书籍。我想这就是乌塔敢独自一个人游欧洲的原因吧。
乌塔的父母认为,爱孩子就要让他们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从小就学习独立自强。而中国的父母却把我们看为掌上明珠,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不让我们自己出家门;在学校也没几个同学敢独自一个人去上学,大多数都靠爸爸妈妈来接送我们去上学、放学。所以中国的孩子都不独立,别说独自游欧洲了,就是独自游中国也不一定有人可以做到。
和乌塔相比,我们之间差的不是几岁了,而像是几十岁的差别了。她有勇气去游欧洲,而我们都还不敢独自去上学;她在打工挣钱的`时候,我们还在向爸爸妈妈索要零花钱去买好吃的、好玩的玩具……因为这种种不同,我们和乌塔也大不相同。
读了《乌塔》我的感触很深,她那种自主自立的精神太值得我去学习了。以后我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尽量不麻烦父母。设计好自己的生活,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如果有时间还要帮把爸爸妈妈做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