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学设计(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分析
《将心比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在这个以“真诚待人”为主题的单元里,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将心比心,那么,我们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故事显浅而紧扣生活,在情感态度教育方面,它通过揭示“多为别人着想”这一道理,突现了本组教材“以诚待人”的专题。从知识技能方面,它是“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感受人物思想品质”这一训练重点的有利承接。可以说,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文章。“将心比心,以爱换爱”的呼唤直逼人的心灵深处。本文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中将心比心,宽容他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自主学习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辨别多音字“将”的不同读音;正确读出“扎”这个翘舌音字;理解“将心比心”的本义以及在课文中的真正含义;
4、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以爱换爱。把“将心比心”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关心自己的长辈、朋友,体谅别人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课文所写的两件事,体会将心比心的真正含义。难点: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以爱换爱。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广告视频《妈妈,洗脚》,音乐《爱的奉献》
五、教学时数:
一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几张图片。请看大屏幕。
(1)如果你细心一点,你会发现,电梯里常常有一面镜子,那么这面镜子有什么作用呢?许多人可能回答不上来。当我偶然间知道了真实的答案时,我心里的'感动,像微雨似的纷纷落下。这个答案是:当有残疾人摇着轮椅进来的时候,他(她)不必费力地转过身来,就可以从镜子里看到楼层的显示灯。
(2)一般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
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
(3)这两种现象蕴涵了什么道理?
这两种现象蕴涵了这样的道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4)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也来题为“将心比心”的课文。(板书:8*将心比心)
全班同学齐读课题。(“将”是一个多音字,表示动作的时候,读第一声;表示名词的时候读第四声,可以根据意思判断它的读音,“将”的基本字义:
1、快要
2、带领,扶助
3、拿,持(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别人的心,形容做事应该替别人设想)
2、你是怎样理解将心比心这个成语的呢?这两个心的意思一样吗?课文中谁将心比心,又是怎样对待别人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8页
1、各自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谁来说一说?(指名回答)
3、1)第一件事,主要讲了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板书:阿姨奶奶
(阿姨帮奶奶推门是作者听说的事儿)
2)第二件事,又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
板书:妈妈护士
(妈妈鼓励护士给自己扎针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儿)
4、体会作者的心理(温暖与幸福)
这两件事都让作者受到了启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所以作者在每一件事情的结尾,都讲到了什么?我们把它读出来。第一件事,作者听奶奶讲完以后,她心里——温暖了许久第二件事,她亲眼目睹之后,她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5、体会详略写法
两件事情,哪一件是详写,哪一件是略写?作者重点写了哪一件事情?(妈妈鼓励护士给自己扎针的事)
(三)默读课文,寻找“感动”
1、现在,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的两件事,然后说一说这两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或者感动了你?
2、导语:这两件事情都让作者感到了幸福和温暖,我想这也让同学们心里有所触动吧?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文中让你感触的地方?(指名答)
3、(课件)“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手。”“我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1)阿姨和奶奶,体会“尊重”
(阿姨面对素不相识的老人,却愿意为她推开大门,用手撑着,一直等到奶奶跟上来才松手。从小事可以看出阿姨是个懂得关心尊重别人的人。板书:爱心、尊重)阿姨为什么要这么做?她想到了谁?
(当阿姨看到了奶奶,她不由的想到了自己年老的母亲,将心比心,因为她希望——我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体会“扶帮”,
当奶奶要谢谢阿姨时,阿姨说了什么?读出来。
(当奶奶向她道谢时,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3)同学们,现在我有个疑问,我不明白阿姨说的“这个时候”指什么时候?
(我父母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有人给他开这扇门,也就是说,给他帮助与扶持(板书:帮扶)。人生当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只要我们之间能够相互帮扶,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4)理解“门”
当你为别人打开一扇门的时候,别人也为你打开一扇门,文中“开门”仅仅是指简单的门吗?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扇门,而是爱心的门,打开心灵的门,正是这样的故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许久”这个词,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来换换?(很久)
5)除了可以帮推门,平时还能为老人做什么?
(展示图片)比如,公车让座,扶摔倒的老奶奶……
情境创设:
①场景:在公车上,一名少先队员见到年迈的老奶奶上车后,主动让座,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②表演,仿造文中阿姨与奶奶对话的句子。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读准多音字“扎、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将心比心的。体会作者通过简朴的语言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的含义,能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并在生活中能做到将心比心,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来学习《将心比心》,谁明白这个词语的意思?课文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将心比心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旁边的同学。
2、学生接力读课文,可以用学生指名读的形式。注意指导读准多音字“扎、禁”
3、课文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将心比心的?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在课文旁边写一写批注。
2、学生汇报,重点指导:
a、“我的妈妈……也有人为她开门。”在这个事例中将心比心指的是什么?
b、“这是我的女儿……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在这个事例中将心比心又指的是什么?
c、体会“温暖”这个词,第二次是照应前文。
d、中心段: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你得到哪些宽容和理解,请举例说明?
四、回归全文,体会写法。
齐读全文,体会作者怎样通过简朴的语言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五、交流体会。
你想对课文中的那位阿姨和母亲说些什么?
六、拓展阅读。
七、板书设计:
将心 比心 感受
阿姨为奶奶开门 也有人为她开门 温暖
护士扎针扎不进 也能得到宽容和鼓励 温暖幸福
尊重、关爱 宽容、理解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故事(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有位年轻的妈妈由于特殊的原因,担负起了照顾婆婆和儿子的重任。她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干活,打理家里的一切。虽然艰辛,但她无怨无悔。她每晚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给婆婆端洗脚水,帮婆婆洗脚,这已成为一道温馨而又特别的风景了。
有一天,这位妈妈讲了一个《丑小鸭》的故事后,就去帮婆婆洗脚了。当这位妈妈为婆婆洗完脚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一看,儿子不见了。妈妈正准备去找儿子,转过身来一看,儿子正用他那双稚嫩的小手端着一盆水颤颤巍巍地向她走来,她感到非常惊讶。这时,儿子童声童气地说:“妈妈,洗脚!”看到如此孝顺、懂事的孩子,妈妈感动得泪流满面。
2、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话要说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们,现在我们要学的课文,也是讲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你们看老师写题目,板书:8、将心比心
2、生读题,说题意。
(那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3、自由读文,读完后说说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概括地说出来。
4、指名学生说,教师随机板书:
阿姨 奶奶
母亲 护士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这时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个词来形容出来。
(感动、震撼、温暖……)
2、假如你亲耳听到你奶奶说这件事,亲看到你母亲做这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动、也会感到温暖的。那么文中哪些地方感动了你呢?请边默读边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3、交流、品读。
4、出示课件。
(一)导语:孩子们,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呢?谁来说说吧?
品读句子:
句1: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手。
(1)说说为什么温暖了我的心?(这位阿姨很善良。)
(2)那些字词能使你感到阿姨的善良?
(沉重、一直、才)
(3)阿姨帮助的是自己的亲友吗?如果你是那位老奶奶,你心里会怎么想?
(4)朗读:请读出暖暖的感觉。
导语:阿姨为什么这样做?
句2: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1)你能像阿姨一样轻轻地说嘛?学生读。
4、小结:阿姨看到了老奶奶,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做出了善良的举动,令人感动,这就是将心比心。
5、引读:
是呀,学会了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就多了一份爱心,读最后一段;
学会了将心比心,我们的天空更蓝,读最后一段;
学会了将心比心,我们的阳光更灿烂,读最后一段。
(二)研读第二件事。
1、 第二件事哪些地方更让你怦然心动?
2、 交流、品读。
3、出示课件:
句1.“一天,……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1)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
(2)如果你遇到了这种被扎了两针还没扎进血管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因疼痛而痛苦、埋怨或责备)
(3)如果对那位护士进行责怪,甚至辱骂,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导语:可是,母亲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让她成功了,是哪句话?
句2、“不要紧,再来一次。”
(1)你认为这句话简单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
(如果这位护士第三次失败,母亲又一次受皮肉之苦。)
(2)引读这句话:
当年轻的护士扎了两针还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
当母亲的手被扎得鼓起青包时,她同样鼓励着……
当母亲看到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时,这时她已经觉察到这是一个新手,但仍然鼓励着……
导语:(1)当你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对这位母亲说些什么?
(2)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呢?
句3、“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1)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
4、小结:
母亲遇到护士扎针失败,就想到了“我”,,做出了宽容和鼓励的举止,令人心动,这就叫——(让学生回答)。
5、引读:
是呀,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生活就多一份关怀,读最后一段。
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心胸犹如大海无边无垠,读最后一段。
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得更甜蜜,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1、导语:文中的阿姨与母亲的行为,让我们想起了一句什么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导语: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肯定也有过这种将心比心的举动的,想想看,谁来说说。
3、师引例。
大前年,我们那条街来了一位新邻居,她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奶奶。虽说这位来奶奶儿孙满堂,但真正关心她的人甚少,她靠捡破烂维持生计。我觉得她可怜,就把自己家种的菜送去,有时也把给我妈吃的食品分点去,有时在本村吃酒席时,还把该自己吃的那份好吃食物省点给她吃——我为什么这样做,因为我也有个老妈妈。我也希望我娘家的人,能像我一样,不但不嫌弃老人,而且还给我老妈送去一份爱心。
有一年,我同样是教四年级,遇到一个特可怜的学生。他一岁多妈妈就离开了人世,爸爸因赌博负债累累而逃之夭夭,可怜的孩子就跟着一个将近七十岁的爷爷相依为命。可想而知,这个学生的日子过得多么贫苦。由于生活困窘,再加上无父母教育,他从小养成了那别人东西的恶习。我刚叫他的时候,告状的人,连续不断。可我不但不讨厌他,也从没说过他一句“贼”或“小偷”之类的话,而是默默地关照他。下雨天,看到他没雨鞋穿,我就买给他;看到他身上长疮,我就买药膏,亲手帮他搽。菜啦、水果啦、鸡蛋啦等等,我什么东西都给他吃。这样一来,到了五年级,他就改掉了这个恶习。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想到:如果我的孩子像他这么小,也像他一样,每天看到伙伴们吃这吃那,而他自己一天到晚,吃的除了饭,还是饭,也肯定很想吃,搞得不好,也会趁人不注意去拿别人的东西吃。
这样的例子,老师我有很多,现在我把时间让给同学们。
3、 学生举例。
4、 出示课件“心”图。
导语:如果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那颗滚烫的心,学了全文后,为了勉励自己,你认为应该在你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什么词?
五、课外延伸:
1、出示课件:写一写:
不久的将来,这位小护士成了医院里工作最出色的护士,成了病患者最受欢迎的护士。一天,一家电视台要对她进行专门的采访,请你替她设计一份讲稿,说说她的心里话。
2、指名都设计稿
六、总结:
1、出示课件:
如果每一个人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台湾作家罗兰
2、学生齐读。
3、结束语:
总之,如果人人都能将心比心,我们的心灵会更美好,人生将更丰富,世界将更加美丽!
板书设计:
8、将心比心
阿姨 奶奶 将心比心 感动 温暖
母亲 护士 将心比心 宽容 鼓励
人 人 将心比心 世界 美好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文中两处人物的语言和结尾的重点段。
(2)通过课文的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认真听别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了解内容。
(2)延伸拓展,由此及彼,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与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宽容与体谅。
重难点
1、课文讲了什么人?什么事?
2、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教学准备
预习提纲与文中人物对话名人名言等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站队打饭时,一位同学不小心碰掉了你的饭盒;当你排好路队准备回家时,你前面的或后面的同学没注意踩了你一脚面对生活和学习中让你恼火的情形,你会怎么做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学完课文以后,也许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最完美的答案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也可以同学互相帮助来解决。
2、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3文中的我有什么感受?
4、出示课文情境朗读,边看边听边想想上面2、3两个问题。
5、学生交流汇报2、3两个问题,教师相机板书:商店阿姨帮奶奶推门医院母亲鼓励护士(将这两个内容分别写进两颗交叉相套的心形内)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1、再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感动?
学生边读边画出被感动的句子。
2、汇报交流所画的句子;学生读出句子并谈谈被感动的原因。
(1)当学生读到阿姨帮奶奶推门这件事时,交流:文中的阿姨这样做是把奶奶当成了谁?阿姨这样做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奶奶这时心里会把阿姨当她什么人呢?奶奶心里会怎么想?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奶奶,这时你会对阿姨怎么说?(分别请几位同学当奶奶说说看)
师:阿姨这样做,这样想,这样说,就是课题所说的将心比心。
(2)当学生读到第二件事时,问:如果是你到医院去打针连扎两针都没成功的情况下,你会有什么反映?(生自由谈谈)可是文中的母亲有什么反应?母亲为什么那么平静?当母亲看到护士额上密密的汗珠时,她心里可能怎么想?(生自由说)于是母亲就轻轻的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这是母亲对新上岗的护士的鼓励和宽慰。(请几位同学来当当文中的母亲说说看)
师:母亲这样说,这样做就是对护士的理解和宽容,也就是课题所说的将心比心。
是啊!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鼓励、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的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具体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这样想(课件出示阿姨对奶奶说的话,请几位同学分别读读),文中的母亲这样想(课件出示母亲对护士说的.话,学生分别读后再齐读)。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1、过渡: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做,这样想,这样说,温暖着我,于是我激动的想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再读激情:我们也应该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3,正因为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将心比心,歌唱家唱出了一曲《爱的奉献》请大家也来唱一唱吧(学生深情的齐唱),许多名人也写出了将心比心的名言(出示罗兰和屠格涅夫的名言,让学生读读)连《红楼梦》中都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课文学到这儿,相信我课前提到的学习生活中哪些个让你烦恼的事,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去处理了。(生自由谈谈处理方法)。
五、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多好的孩子们啊,在生活中我们要想幸福之花处处开放,就应该学会将心比心,对人多一份(课件出示许多心套着心形里写着的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让学生读一读。)这样我们才会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
六、作业:
1、孩子们,还犹豫什么呢!快拿起你们手中的笔模仿作者的写法,写出你们生活中一个个将心比心事例来,写出你们最美最纯最真的童心吧!(课件播放爱的奉献音乐伴奏,老师巡视指导。)
2、学生自由读一读自己的练笔(生生互评)。
3、师总结:要想把记事的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就要像文中的作者一样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自己心里的感受。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篇5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略读课文《8将心比心》,读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我们常说将心比心,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生:将心比心就是拿自己的心对照别人的心。
生:将心比心就是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然后做一些事。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那么课文中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咸知内容。
师进行自学指导(出示自读提示)
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重点访问学困生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情?
引导生会概括
一、在商店里,阿姨帮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希望自己的母亲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二、母亲去医院打针,宽容、体贴没把针打好的实习护士,是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即将当护士的女儿。
三、汇报交流,理解重点
师:老师观察到同学们都学得十分认真。你能把你的学习成果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生:文章写了两件事:
一、在商店里,阿姨帮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说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她的妈妈;
二、母亲去医院打针,宽容鼓励护士,然后说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她的女儿。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师:好,看来,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阅读已经准确地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不过,读书啊,还得深究,才能有更多的收获。你有没有关注到文中的一些触动你的语句?
生:有,我感受最深的是阿姨说的一段话。
师:哦,在哪儿呢,你能读一读吗?
生:在课文第一段,大家请看——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我读懂了那位阿姨十分善良。
师:这是你的理解。咱们再来听听别人怎么说。
生:让我感动的是母亲的话——母亲用另一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我体会到母亲多么为别人着想啊。
师:你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无论是阿姨的话还是母亲的话语给人的感受都是一样的。用书上的两个词来概括,就是——
生:温暖幸福。
师:好,咱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带着美好感受的温暖幸福。
(师板书,生跟着书空)。温暖幸福
师:咱们再来重点品悟这些令人温暖幸福的`话语。谁来读读这段话?(出示)
生: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师:你们听了有什么新的体会吗?
生:请大家先自个儿练练。
(生同桌互相练读)。
师:大家齐读。(出示词语)
生:我觉得阿姨很爱她的妈妈,她也爱别人的妈妈。
师:是啊,这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爱着自己的妈妈,可她首先想到的是去关心、帮助他人。用行动告诉我们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
(师板书)以爱换爱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3、通过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语言文字揭示的道理,联系课外阅读材料和生活实际,深刻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涵义。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涵义。
2、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学辅导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
1、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学生书写要点,注意“将”的多音字读法。
2、 围绕文题谈话,学生交流对文题的理解。
3、 检查字词,教师相机指导理解词语,注意“重”,“扎”的读音。
沉重 道谢 鼓励 尊重
关爱 理解 扎针 温暖
3、 读通句子。
请同学们自选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或文中的几句话来读一读,要求字音准确、语句流畅。然后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二、再读课文,探究学习。
1、自学第一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温暖?阿姨为什么能够这样做?(学生在自学基础上进行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2、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温暖?在书上做些批注。
(1)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3、学习第三段。
(出示句子)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1)请你谈谈对这一段话的理解。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请你阅读这两个故事后,谈谈感受。
(一)发生在我身上将心比心的小故事
去年“十一”的一天,妈妈带我到南宫水世界去玩儿。我们换好游衣进入游乐区后,突然看见离水滑梯不远处有一个摔倒的小女孩儿。妈妈看到了,飞快地跑过去,把她扶了起来。可能是摔的太疼了,小女孩儿一直大声哭叫着:“妈妈,妈妈”。
过了好一会儿,女孩儿的妈妈才闻声赶过来。在这段时间,妈妈一直陪在女孩儿的身边,并不时帮她揉着摔伤的头部,安慰着她。女孩儿的妈妈赶过来时挺不友好的没理妈妈,拉着自己的孩子问怎么回事儿,后来女孩儿说自己不小心摔了,女孩儿妈妈才向妈妈连连道谢,妈妈只是笑着说不用客气。
事后,我问妈妈,您怎么这么爱管闲事儿,万一人家误会是咱们把她摔伤的怎么办?妈妈听后,看着我心平气和地说:“如果摔倒的孩子是你,妈妈不在身边,也没有人管你,你会不会很伤心难过?妈妈也会很心疼的。将心比心,妈妈希望所有的孩子遇到困难时都有人在身边帮助你们。你想想看,如果别人在你困难时帮助了你,你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不帮忙吗?
听完妈妈的话,我沉默了很久。是啊,如果每一个人都懂得将心比心,就会对他人多生出一份关爱,一份尊重,那么世界就会越来越美好的!
(二)改变一生的闪念
那是一个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至今都珍藏在我的心里。
多年前的一天,这位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女儿,心里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就胡编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了这里。她当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他就是自己的学生呢?通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害怕,也许正面临着人生最尴尬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的赶了过去。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位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大声斥责着她。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28元的罚款,领着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了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了家中,帮她好好清洗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回家了,临走时,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这里有好多书呢。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的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多年以后,她早已忘了这件事,依旧住在哪里,过着平稳的日子。
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来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个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的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的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大女孩却激动的说出了一大堆的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陌生女孩的叙述中听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女孩眼里泛着泪花,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当时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的问:“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
老师的心中猛地一颤。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 教师引导:同样是表达将心比心这一主题的,这两篇文章各是通过什么事情来表达的?(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 从这两篇文章你还能感悟到“将心比心”还是什么?
3、 小练笔: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将心比心”的事。(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第三自然段。
2、收集身边将心比心的小事回家绘声绘色地讲给爸爸妈妈听。
附:板书设计:
将心比心
尊重 关爱
宽容 理解
温暖 幸福
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篇7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略读课文《8将心比心》,读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我们常说将心比心,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生:将心比心就是拿自己的心对照别人的心。
生:将心比心就是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然后做一些事。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那么课文中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咸知内容。
师进行自学指导(出示自读提示)
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重点访问学困生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情?
引导生会概括
一、在商店里,阿姨帮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希望自己的母亲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二、母亲去医院打针,宽容、体贴没把针打好的实习护士,是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即将当护士的女儿。
三、汇报交流,理解重点
师:老师观察到同学们都学得十分认真。你能把你的学习成果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生:文章写了两件事:
一、在商店里,阿姨帮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说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她的妈妈;
二、母亲去医院打针,宽容鼓励护士,然后说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她的女儿。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师:好,看来,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阅读已经准确地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不过,读书啊,还得深究,才能有更多的收获。你有没有关注到文中的一些触动你的语句?
生:有,我感受最深的是阿姨说的一段话。
师:哦,在哪儿呢,你能读一读吗?
生:在课文第一段,大家请看——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我读懂了那位阿姨十分善良。
师:这是你的理解。咱们再来听听别人怎么说。
生:让我感动的是母亲的话——母亲用另一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我体会到母亲多么为别人着想啊。
师:你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无论是阿姨的话还是母亲的话语给人的感受都是一样的。用书上的两个词来概括,就是——
生:温暖幸福。
师:好,咱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带着美好感受的温暖幸福。
(师板书,生跟着书空)。温暖幸福
师:咱们再来重点品悟这些令人温暖幸福的话语。谁来读读这段话?(出示)
生: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师:你们听了有什么新的体会吗?
生:请大家先自个儿练练。
(生同桌互相练读)。
师:大家齐读。(出示词语)
生:我觉得阿姨很爱她的妈妈,她也爱别人的妈妈。
师:是啊,这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爱着自己的妈妈,可她首先想到的是去关心、帮助他人。用行动告诉我们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
(师板书)以爱换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