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笔构网

2025-08-26读后感

请欣赏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精选11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1

十月三日那天,我看了《中华美德故事》,我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倦》让我深受启发。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都60多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与别人学琴不一样,别人都是迫不及待地想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连就是10天,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曲。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新曲练熟,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来猜测作者的人品、个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看到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十分惭愧。有一次,妈妈给我买的复习资料,我碰到了一道难题,怎么想也想不起来。这时,我想起来参考书后面不是有答案吗,抄一下不就完了,再说爸爸妈妈刚好出门了。

第二天妈妈给我检查时发现了这道难题,又对对答案看到我做对了,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便把我叫到身旁,让我说出这道题的过程,我哪会呀!那天挨揍是少不了的。今天读了孔子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这件事,它提醒我:对待学习不能不能装懂,碰到困难要虚心向会的人请教。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成长的阶梯,只有勤学、好学,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现在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贡献。

看了这本书后,这其中有很多很多小故事,在这故事中,有着千层指导,万层教育,无限制的给予我们精神的力量,学习的动力,做人的启示,这一切都是我们需要的,应该做到的,可是我们真真做到了多少呢!有多少人能时时把它放在心上,时时不忘呢!在我们的生命里,有许多事例都像是美德书上所写的那样,有些事只是一瞬间就发生在某些人身上!完全出乎你的意料,料也料想不到!这样会给你造成很大的伤害!在精神这方面它给予了崇高、无私……精神给我,在学习这方面它教给我团结、互助勤奋、努力,在做人方面,它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读得对,这本书虽不是名著,但它给予我们的却是高尚的教育,像一位高尚的绅士在教导我们,而且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使得我们在这片蓝天中飞的更远!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2

当我们帮助别人时,别人的心里会感到温暖,而别人帮助我们时,我们的心中同样会感到安慰。我曾经就遇到过一次被别人帮助的事情,那是一个星期三的早晨,来到学校我打开书包,突然发现没有带文具盒,心里一下子慌了起来,没有笔没有学习文具,让我怎么学习怎么写字啊?

这时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响了,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让我们写生字。全班同学都低下头写生字了,唯独我在那里傻傻的看着生字本,一个字也写不了。我正在发愁,旁边的同学问我:"你为什么不写呢?“我告诉他说我没有带文具盒,他热情地对我说:“用我的吧。”说着便从文具盒中拿出一支钢笔给我,我道了谢,赶快写了起来,可是这节课以后还有数学课和英语课,怎么办咧············我还在发愁。

当周围的同学知道我没有带文具盒时,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打开自己的文具盒,这个借给我一支铅笔,那个借给我一块橡皮,看着他们一张张热情的笑脸,还有那一双双援助之手,就像阵阵暖流温暖着我的心时,犹如一束阳光照进了我的心田。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却让我从中体会到接受别人的帮助,心中有多么的温暖,也许,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一点帮助,就会给对方带来雪中送炭搬的温暖,帮助与被帮助同样会得到快乐。互相帮助是我们人类的美德,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一美德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爱心洒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3

寒假里,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其中的《曾子杀猪》一文令我感触很深。

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上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回来我就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的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我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以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4

我们中国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热爱祖国、节省节俭、道德修养……无不让我敬重。为了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美德,于是学校发放了《中华美德小故事》这本书。当我翻开第一篇故事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古人的精神所吸引了。

在这众多故事当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张良拾鞋》、《胸怀大志》了。这两个故事分别让我懂得了两个很重要的道理。《张良拾鞋》讲述的是儿时的张良在桥上散步时,一个老人走了过来,把鞋子往下一扔又叫张良帮他去捡,还要给老人穿上。当这之后,老人又让他五天后天刚亮时来这里,并传授给他《太公兵法》。从此,张良刻苦钻研,成为了一位非常著名的谋士。而《胸怀大志》讲述的,则是韩信青年时所受的胯下之辱。一个流氓让韩信把他的头砍下来,要不就从他的跨下爬过去。韩信选择了第二者。原因是,他胸怀大志,不屑与那个没有教养的年轻人争斗,杀了他也没有任何意义。从这两个故事中分别可以看出谦虚和修养的存在。张良可以选择不帮老人捡,并转身离去,但他并没有这样,他认为尊重老人是做人的基本,为老人捡一下鞋子也是应该的。而韩信则是有着远大志向的人,那些小人是不明白的。

《中华美德小故事》真是本好书,不但让我懂得许多道理,还坦平了我人生的路……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5

《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精心挑选了六十八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德故事,它们体现了爱国、正直、勤学、仁爱、诚信、机智、重孝等中华传统美德。

其中,《学痴王冕》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冕家里贫穷,没有钱读书。他就在放牛时跑去学堂外听先生讲课,并默默记住;到庙里打杂时,夜里就借长明灯读书到天亮。正是由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甚至达到了入迷的程度,最终成为了著名的画家、诗人。

我们小学生现在有这么优越的学习条件,就更应该珍惜大好时光,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以后才能报效祖国。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6

今天,我在书架上看到一本名为中华美德故事的书。我读了其中的一片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深受感慨。

正所谓融四岁能让梨。他的故事是这样的:孔融有5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他们吃梨。哥哥让弟弟先拿。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呢。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个大的,偏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说:“我年纪小,就该吃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你还有个弟弟,他不是比你更小吗?”孔融又答:“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父亲听了哈哈大笑:“真是一个好孩子。”

读了这篇故事让我明白了:人们要懂得互相谦让、礼貌和尊重他人,具有尊老爱幼和尊长的好习惯!

在生活中也有这些事情的发生:一天,我在小卖部买东西的时候就看到了兄弟俩手拿5.5元钱准备买东西吃。但是钱也不好分,弟弟就说:“哥哥我只拿一块钱其他全给你用,我肚子也不饿不用吃太多东西。”哥哥说:“不行的,就算那么多钱分不了,我就剩一点钱不买就好了。”同学们,这就是懂得互相谦让尊重他人的好习惯啊,我们一定也要领悟这些习惯,帮助他人!

以后我们也要像孔融一样尊老爱幼,为我们的祖国献出一份力量!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7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可以给人聪明才智,也可以给人心灵上的震撼。《中华美德故事》无疑就是这样的书。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数不胜数,源远流长。在道德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值得推崇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的道德品质深深影响了中华儿女。书中启迪人生的经典故事,令我读后颇感触深。它似一面镜子,时时对照自己的行为,对我们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要算毛主席的故事。毛主席从小就胸有大志,11岁便远走他乡求学,走之前他给父亲留了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向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求学的时候,毛主席夜以继日的学习着课本知识,而且能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使得毛主席见多识广,知识面不断拓宽。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他立下的志向又激励他一步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带领中华民族抵抗日本的侵略,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读了毛主席的故事让我知道,我们从小就要胸有大志,不能被一些蝇头小利所收买,还要从小努力学习知识,要像钉子一样不断钻研。“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最近中国和日本为了钓鱼岛的主权问题紧张的对峙,中国就是没有强大的海军作为后盾,所以才遭到日本人的欺负。我们要青少年现在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就应该努力学习,练好本领,长大后就像毛主席那样为保卫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8

翻开《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一个个故事映入眼帘。里面有许多爱国人士,有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还有爱国爱民的诗人屈原……文武双全的岳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岳飞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小在师父周侗的教诲下学习文学、武艺。他天资聪颖、刻苦,就如他所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一生出入疆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牛头山、爱华山战果优异。他的母亲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岳飞知道这四个字不仅留在自己背上,更应该铭记在自己心里。可这样的爱国之人却被奸臣秦桧陷害,被迫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可怜他的一世清白。

岳飞这样的爱国英雄被人们千古流传。现今也有许多爱国的人,有战斗英雄黄继光,有为中华之崛起的周恩来,还有为国争光的徐悲鸿……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更应该好好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现在不需要接受战火的洗礼,但要认真学习。以前的贫苦生活能出奇才,我们何不认真学习呢?请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为建设更美好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吧!

成为祖国的栋梁,这颗种子在我心中悄悄地萌发。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9

最近,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一书,感受极深,收获很大。

我被书里面很多动人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勤奋好学的高士其。他从小聪明过人,尊敬长辈,酷爱学习,长大了成为一名出色的微生物专家。他的伟大创举为我们少年儿童树立了榜样。高士其在生物学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与他平时刻苦钻研,发奋读书是分不开的。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激励我努力学好文化知识起着积极地作用。几年来,我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感到自己长大了许多,明确了学习目的,坚持天天到校,不早退,不迟到,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积极参加校内的各项活动,以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不懂就问,老师布置的作业按时完成,当天的事当天做。同时,还要参加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讲究卫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学会怎样做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时刻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两句名言。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压力。

我想:我能像高士其那样,从小就抓紧时间,奋发向上,树立雄心壮志,我们的家园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更加富强起来。因此,我们作为未来世纪的主人,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美德的优良传统。从我做起,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绝不虚度年华,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我们的祖国学好真本领,使自己成为“四有“新人,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读书活动是大开眼界,懂得了很多道理,增加了许多知识,也了解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很多伟人。小朋友们!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中华之崛起而如饥似渴地勤奋学习吧!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10

今年2月至3月,我读了一本有知识性的书,名叫《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有八部份,共六十八个有趣的精美的中华历史故事。

从这本书中我认识了:浩然正气的文天祥,精忠报国的岳飞、宁死不认罪的董宣、互相友爱的孔融,还认识了聪明善良的曹冲。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特别是浩然正气的文天祥,文天祥他生活在我国南宋时期,他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仍然忠贞不渝,宁死不屈,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文天祥以他自身壮举谱写的“正气歌”永垂不朽。

读完这本书,我的收获特别多,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爱国、正直、勤学、仁爱、机智、诚信、重孝等很多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应当继承这些精神财富,并使之发扬光大。

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11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书名是《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讲了许多中国古代杰出人物的美德故事。如陆绩怀橘、温席侍母、曹操自勉、苗岭女杰等,每一个故事都能让人深受启迪。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都有自己的美德:在闵骞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为了照顾小闵骞,就又娶了一个妻子,谁知后母很坏,冬天不让他穿暖,还经常打骂他。这事被他父亲知道了,他父亲要把后母赶走,闵骞还为她求情;王祥的后母对他很不好,但他却不记恨后母,还非常孝敬她。有一次,后母生病了,想吃鲜鱼,但那时候是冬天,已经没有鲜鱼卖了,于是,王祥就到了河边,脱掉衣服,用自己的体温使冰融化,终于捉到了两条鲤鱼。后母终于被王祥的孝心感动了。

读了这一个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想想自己平时在学校里,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跟同学斤斤计较,过意不去,甚至闹别扭、吵嘴;在家里,我和弟弟一起玩耍,又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不愉快。和书里的闵骞、王祥比起来,我想,我的心胸真是太狭窄了!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那时候我知道退让一下,我和同学、好朋友之间就不会发生那些不愉快了。的确,待人要宽容,同学能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是一种缘分,人与人能成为好朋友,更是一种缘分。

和善待人、宽容待人,是我们从小就要学会的。这是做人的根本。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