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小抄写员》教学设计(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理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读”教学模式,重在追求阅读主体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小抄写员》这篇课文蕴涵着丰富而强烈的人文素养,反映浓浓的家庭亲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深刻的思想、正确的道理、感人的形象、优美的语言等人文素养来熏陶、感染、塑造学生的灵魂,最终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设计特色]
一、突出“研读”教学,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读研过程,实现思维互助,产生情感共鸣,充满了人文情怀,培养了研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通过组织性和启发性的语言,引导、点拨、调控、帮助学生研究性阅读,营造课堂教学的最佳氛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楷、瞒、懊”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皮肤、签条、缩短、脾气、名册、呵欠、咳嗽、原谅。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落。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文章的作者。
1.齐读课题,质疑、解疑。
什么是抄写员?本文说的小抄写员是谁?
(抄写员指照着原文抄写的人。本文中的小抄写员指的是叙利奥。)
2.了解本文的作者。
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1866年参加意大利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来曾加入意大利社会党。所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带有感伤情调,其他作品有《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
二、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进行自学。
(3)认识生字,掌握字形。
2.指名读课文。
(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一味:单纯地、一个劲儿地。
迸出:指由内而外地、突然地、不能抑制地发出。
瞟:斜着眼睛看。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后悔不该这样。
啜泣:抽噎,抽抽嗒嗒地哭。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与同桌合作读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瞒着父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坚持抄写签条,虽然被父亲误解、冷淡,依然坚持着。)
2.围绕着叙利奥帮助父亲抄签条这件事,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请你划分出本文的段落层次。
3.学生汇报。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叙利奥要帮父亲抄签条,父亲不同意。(1—4自然段。)
第二部分:叙利奥瞒着父亲抄写签条。(5—24自然段。)
第三部分:父亲了解了事情的真相。(25—30自然段。)
四、分组分部分熟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会写皮肤、签条、缩短、脾气、名册、呵欠、咳嗽、原谅)(认识楷、瞒、懊”3个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2.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请你说一说:你觉得叙利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
(体谅父母、爱家人的孩子。)
二、带着问题读课文。
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请你画出体会最深的语句,体会后出声地读出来。
三、突出重点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叙利奥三次受到父亲的责骂、误解都没有怨言,仍坚持帮父亲抄签条。
抓重点句体会,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
句子①
叙利奥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很快活。他想:“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还以为自己没有老呢。好!就这样做下去吧!”从“心里很快活”体会出他默默帮父亲工作,看到成果,他很高兴。“就这样做下去吧!”说明他要帮父亲抄下去的决心很大。
句子②
每天晚上到了十二点,叙利奥就起来工作。
从“每天十二点”体会到为了帮助父亲,他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
句子③
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叙利奥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从“心里很难受,继续做下去,仍旧工作”去体会。叙利奥长这么大,第一次受到父亲的责骂,心里真是很难受,可看到父亲和一家人高兴的样子,他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句子④
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他怕父亲知道,就不会让他做了,所以他没有告诉父亲。
句子⑤
“啊,不是这样!您不要这样说,爸爸!”叙利奥含着眼泪恳求说。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着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从“恳求”体会出叙利奥的心里非常难受,委屈。
从“更重要,对,这样做对!”体会到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做事,减轻父亲的疲劳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还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说明他很体谅父亲的辛苦。
句子⑥
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叙利奥看到这个样子,伤心得不得了。
从“夜夜”体会到叙利奥这样工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还能体会到父亲的冷淡,使他伤心到了极点,可为了帮父亲,他仍旧没有为自己辩解。
句子⑦
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又动摇了,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于是他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追问:你是怎样理解“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
(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工作看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干,就是对这个家的不负责任。)
句子⑧
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
追问:请你想象体会,什么是刀割一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叙利奥此刻已是伤心欲绝,他是那么爱他的家人,同样他也需要父母对他的爱。)
2.叙利奥受到父亲的责骂,冷落后是否停止了工作呢?
(没有,习惯的力量,为爸爸分忧的信念使他半夜又起来。)
追问:叙利奥为什么要偷偷地做?不告诉父亲呢?
(因为父亲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不要。你应该用功读书,功课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个钟头,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时间。“父亲很爱叙利奥,如果叙利奥告诉了父亲,父亲不会让他做的,他也就帮不了父亲了。)
3.叙利奥活很清苦。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父亲的肩膀上。他白天在铁路上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文件来抄写。工作很辛苦,父亲常常诉苦:“我的眼睛似乎坏起来了。这样的夜工,会缩短我的寿命呢!”
叙利奥心疼父亲,想为他分担一些。
4.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呢?请你认真25—30自然段,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父亲知道了真相,心中充满了愧疚,也充满了对儿子无尽的爱。)
四、总结,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维持家中的生活,减轻父亲的重荷,默默帮助父亲工作,虽被误解仍坚持着,表达了他对父亲、对家人深沉的爱。同样,父亲对这个家、对儿子也是十分挚爱,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愿意耽误儿子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父子间那份真挚的爱。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文章主人公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2.通过学习了解叙利奥的内心变化,体会叙利奥家庭成员之间深深的爱。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叙利奥内心的痛苦原因。
2.理解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叙利奥是怎样的孩子?他的.家庭怎样?
(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叙利奥为家庭做了些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
3.指名逐节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四)给课文分段。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贫穷的家庭->替爸爸抄签条->心理难过->消除误会)
2.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四段。
(五)作业。
抄写词语。(课内完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叙利奥痛苦的内心活动的?
(二)学习第3段课文中叙利奥心理活动的内容。
1.想一想,叙利奥心理难过的原因是什么?
2.找出第3段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叙利奥的内心活动?画在书上。
3.心理活动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
(三)学习课文中插叙部分。叙利奥在写签条时有许多内心活动,作者是用插叙的手法来表现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叙部分。
2.导读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2)想一想,当叙利奥被父亲误会时,想到些什么?
(3)爸爸在叙利奥心中是怎样一个人?
(4)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4、5自然段。
(5)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6)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3.导读13、14自然段。
(1)叙利奥是怎样被爸爸发现的?
(2)爸爸发现自己误会了叙利奥时,心情怎样?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
(3)从哪里可以体会出叙利奥这种快乐的心情?
(4)带着快乐的感情朗读13、14自然段。
4.说一说插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默读全文,概括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叙利奥偷偷给父亲抄签条这件事,真实地反映了叙利奥善良的心理。
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这篇文章为什么那么令人感动呢?
(二)分析重点细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3段“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
(1)请同学朗读“心理活动”,并思考:叙利奥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变化?其中哪一次写得最具体?
(2)默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作者是怎样注意细节描写的?
2.在爸爸不理睬时,叙利奥为什么难过?
(1)默读。
(2)说一说,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3)从这些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叙利奥的心理实际上是痛苦的,可是为什么叙利奥还要继续写签条?
3.学习第4段课文,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1)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4段,先找出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再说说你是怎样体会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的。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4)讨论:叙利奥做了什么梦?为什么?
(三)总结。
(四)作业。
1.思考课后练习第2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3 小抄写员
贫穷的家庭->替爸爸抄签条->心理难过->消除误会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抄写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学生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设身处地地读,以及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教学重点:
1、学生领悟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作用。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爱父母,爱家庭的教育。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设身处地地读,以及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受到爱父母,家家庭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当我们还在甜蜜的梦乡时,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就悄悄地穿好衣服,轻轻地走进父亲写字的房间,把煤油灯点着,偷偷地帮父亲抄写邮签。虽然父亲因为误会而责骂他冷淡他,但是为了维持一家的生活,他连续工作了四个月。这个小男孩是谁呢?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被叙利奥深深地感动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叙利奥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美好品质。
二、新授。
1、出示幻灯片,学生自学
阅读思考:
快速读课文,把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标记。
2、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可以把令自己感动的地方有感情的读一读,也可以谈谈感受。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1)幻灯片出示重点语句:
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理很难受。他想:“是的,这样的事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不止可。”
……叙利奥也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儿功,夜里仍旧工作吧!”父亲接着说“多挣六元四角钱虽然很好,只是这个孩子——”说到这里指着叙利奥,“他实在使我伤心!”叙利奥不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引导学生体会叙利奥第一次挨骂之后,心里很难受,本来下决心非停止不可,可是为什么又动摇了决心继续做下去呢?一是听父亲说比上月多挣了钱,使他看到了自己劳动的价值;二是看到父亲买糖果庆贺那高兴的样子,感到自己的劳动给父亲增添了喜悦,稍微减轻了疲劳。启发学生思考:叙利奥为什么不声不响地忍受着责备,忍住要流出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父亲虽然错怪了叙利奥,但是叙利奥却不想向父亲解释,他想继续帮父亲抄写邮签,减轻父亲的负担所以他忍受着委屈的眼泪,他心里欢喜是因为自己的劳动为父亲增添了喜悦,减轻疲劳,所以他忍住眼泪,心里欢喜。“不声不响”“欢喜”都体现了叙利奥对父亲的爱。)
他常常对自己说:“从今夜起,真的不再起来了。”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又动摇了,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于是他又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引导学生理解叙利奥虽然下决心不再起来,但是一到十二点钟,他又忍不住仍旧爬起来。因为他把帮爸爸抄写签条挣钱,当做自己的责任,如果不起来工作,就是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从这里体会出叙利奥虽然身体越来越疲倦,父亲对他渐渐冷淡,但他克服了这些困难,忍受着内心的痛苦,依然坚持工作,他这么都是因为他热爱父母,热爱家庭啊!
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竟不管他了!就是这个过去连他咳嗽一声都要担心得了不得的父亲。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我全说出来吧,不再瞒您了。只要您仍旧爱我,无论怎样,我一定像从前一样地用功。啊,这一次我真下了决心了!”
叙利奥的决心仍旧没有用。习惯的力量使他半夜又起来了。
提问:习惯的力量是什么力量?(叙利奥那么爱父亲,可现在父亲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这对于年仅十二岁的叙利奥来说是难以承受的痛苦。可是对父亲的爱的力量使他忍住了痛苦,战胜了痛苦,爱的力量使他半夜又起来继续工作。叙利奥多么懂事,多么体贴父母啊!)
(2)口语训练。
出示插图。观察插图,说一说这幅图画了什么?父亲虽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但是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却波澜起伏,他在想什么呢?
儿子深爱着父亲,父亲热爱着儿子,多么令人感动的画面啊。请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25──29段,其他同学看着插图想象这感人的一幕。请一名同学评价朗读情况。
总结全文: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感受到了叙利奥爱父母、爱家庭的美德,也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爱护。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像叙利奥一样感受爱,回报爱。这篇课文在表达上也很有特点,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三、作业。
1、课下读《爱的教育》,在阅读课交流哪个故事令你最感动。
2、每天帮爸爸妈妈做一件事,回报父母。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 篇4
[教材简析]
《小抄写员》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冲突”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文章,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文学名著《爱的教育》。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向我们讲述了小学生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维持家中的生活,减轻父亲的重担默默忍受父亲的误解责怪,偷偷帮父亲抄写邮鉴挣钱养家的故事。表达了他对父亲、对家人深沉的爱,赞扬了小叙利奥关心体贴父亲,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文章对叙利奥的心理活动描写十分精彩,委屈中渗透着一种浓浓的爱,越是不愿直言相告父亲,越让人感受到这个男孩的懂事,让人为叙利奥分担父亲的辛苦而感动。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有自己的见解,并能够在教师适当的引导、点拨下领悟文中的情感,尤其这样一篇以情动人,对学生进行爱父亲、爱家庭、勇于承担家庭责任教育的好教材,他们能够在感受深刻的地方联系自己的实际去体会作者的意图。
[设计理念]
课文篇幅较长,对于本课的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结合实际,围绕父亲的态度变化和叙利奥心理活动的.描写,营造课堂氛围,拨动学生心弦,运用体验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的方法,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并大胆放手,充分倾听学生的观点,让他们在读、议、评中感悟到“父爱子”和“子爱父”的浓浓亲情,随后进行拓展,引发学生对人性美的感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自己的感受、领悟,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
3、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
过程与方法:
以“自读、感悟、评议、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体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叙利奥对父亲的关心体贴,对父母的关爱,学习叙利奥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
2、让学生从思想上学会爱父亲、爱他人、爱社会,理解父母、理解他人,并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充分的读、议、评、悟中感受叙利奥对父亲的爱和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仔细回顾课文前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体验“爱”,奠定情感基调。
1、师:同学们,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他们无私奉献却从不索求。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刘和刚带给我们的歌曲《父亲》,相信会给你们带来很深的触动。(课件《父亲》)
2、生谈一谈看后和听后的感受。
3、师:是啊!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定是涌现着无限的感动,想去拥抱想去亲吻一下我们的父母,想立刻为他们分担一些辛苦。有这样一个男孩儿,十二岁,上五年级,他也在努力为家庭分担责任,他是谁呢?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来,让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营造课堂氛围,拨动学生心弦,体验父母对我们的爱,引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
二、回味“爱”,感知人物形象。
1、师:小抄写员听到你们这样亲切地喊他,一定会特别高兴的。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们对他、对故事熟悉多少呢?
2、生:再次浏览课文。
3、自由畅谈。
(设计意图:回忆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研读“爱”,探究内心世界。
1、体会“父爱子”
过渡:课文主要讲了叙利奥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四个月来默默忍受父亲的误解与责骂,仍坚持偷偷帮父亲抄写鉴条的事,那文中父亲责骂叙利奥的语言共有几句?
(1)生自由找一找父亲责骂叙利奥的语句。
(2)师引读这几句话。(课件2:五句话)
(3)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4)思考交流:从这五句话中我们可看出父亲对叙利奥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变化?(板书)(课件3:问题)
2、体会“子爱父”
过渡:叙利奥,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四个月来,父亲的责骂一次比一次严重,由开始的提醒到最后的不理、冷淡,他难道不伤心、不委屈吗?他告诉父亲帮抄鉴条的真相了吗?我们看书中叙利奥是怎么想的?
(1)小组合作,找出描写叙利奥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
(2)班级汇报、交流,随机引导理解,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哎!”表示的叙利奥的心情。
“流出眼泪,心里却很欢喜”是否矛盾?为什么?
(3)师引读叙利奥心理活动的语句。(课件4:心理活动句子)
(4)我们从这些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中可看出叙利奥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板书)
(5)思考交流,感悟形象:叙利奥的决心并没有用,习惯的力量使他半夜又起来了,是什么力量支持叙利奥继续工作的?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课件5:问题)
3、体会父子情深。
过渡:是啊?这样一位懂事、关心、体贴父母的孩子,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孩子,我们怎能误解他、责怪他呢?当父亲知道儿子忍受责骂与劳累长达四个月没有睡过一夜好觉帮自己抄写鉴条,为家庭分担责任之后会是怎样一种画面呢?
(1)生看图师读出相应的段落。(课件6:插图)
(2)讨论:此刻,父亲虽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内心却波澜起伏,他会想什么呢?
(3)汇报交流(板书)
(设计意图:以父亲的态度变化和儿子的情感变化作突破口,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学习,指导朗读,让学生的灵魂自由游历于文本中,从而使情感得到熏陶,心灵得到浸润。)
四、凝炼“爱”,丰富学生情感。
1、师:读了课文,我们体会到了儿子爱父亲,父亲爱儿子的浓浓亲情,多么令人难忘的画面,多么令人感动的故事呀!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2、生自由畅谈。
(设计意图:学生学完课文后谈学习、谈收获,口语交际得到发展,道德观得到升华。)
五、升华“爱”,领悟生命意义
过渡语:同学们,对于父母或亲人们的关爱,我们总是乐于接受,但是有时却又会觉得不耐烦,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假如父母亲就在你眼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1、生自由畅谈对父母想说的话。
过渡:其实,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生活在一个班级中,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中,我们不仅要感谢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值得我们感激值得我们感谢的人还很多,很多。
2、生畅谈还要感谢的人。
3、师总结: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让大家学会感恩,学会爱身边的一切,那样我们的生命会更加饱满丰盈!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思维,将爱父亲的思想转化为一种大爱、博爱、感恩,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从而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课件7:歌曲《感恩的心》)
六、拓展“爱”,塑造学生灵魂。(课件8:作业)
1、读一读。读《爱的教育》这本书,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书中故事。
2、做一做。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对父母、对亲人、对社会的关爱。
3、找一找。搜集体现感恩的动人事例,办一份手抄报。
4、写一写。学完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2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抄写员》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 篇5
[教材简析]
《小抄写员》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冲突”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文章,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文学名著《爱的教育》。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向我们讲述了小学生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维持家中的生活,减轻父亲的重担默默忍受父亲的误解责怪,偷偷帮父亲抄写邮鉴挣钱养家的故事。表达了他对父亲、对家人深沉的爱,赞扬了小叙利奥关心体贴父亲,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文章对叙利奥的心理活动描写十分精彩,委屈中渗透着一种浓浓的爱,越是不愿直言相告父亲,越让人感受到这个男孩的懂事,让人为叙利奥分担父亲的辛苦而感动。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有自己的见解,并能够在教师适当的引导、点拨下领悟文中的情感,尤其这样一篇以情动人,对学生进行爱父亲、爱家庭、勇于承担家庭责任教育的好教材,他们能够在感受深刻的地方联系自己的实际去体会作者的意图。
[设计理念]
课文篇幅较长,对于本课的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结合实际,围绕父亲的态度变化和叙利奥心理活动的描写,营造课堂氛围,拨动学生心弦,运用体验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的方法,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并大胆放手,充分倾听学生的观点,让他们在读、议、评中感悟到“父爱子”和“子爱父”的浓浓亲情,随后进行拓展,引发学生对人性美的感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自己的感受、领悟,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
3、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
过程与方法:
以“自读、感悟、评议、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体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叙利奥对父亲的关心体贴,对父母的关爱,学习叙利奥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
2、让学生从思想上学会爱父亲、爱他人、爱社会,理解父母、理解他人,并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充分的读、议、评、悟中感受叙利奥对父亲的爱和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仔细回顾课文前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体验“爱”,奠定情感基调。
1、师:同学们,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他们无私奉献却从不索求。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刘和刚带给我们的歌曲《父亲》,相信会给你们带来很深的触动。(课件《父亲》)
2、生谈一谈看后和听后的感受。
3、师:是啊!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定是涌现着无限的感动,想去拥抱想去亲吻一下我们的父母,想立刻为他们分担一些辛苦。有这样一个男孩儿,十二岁,上五年级,他也在努力为家庭分担责任,他是谁呢?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来,让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营造课堂氛围,拨动学生心弦,体验父母对我们的爱,引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
二、回味“爱”,感知人物形象。
1、师:小抄写员听到你们这样亲切地喊他,一定会特别高兴的。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们对他、对故事熟悉多少呢?
2、生:再次浏览课文。
3、自由畅谈。
(设计意图:回忆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研读“爱”,探究内心世界。
1、体会“父爱子”
过渡:课文主要讲了叙利奥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四个月来默默忍受父亲的误解与责骂,仍坚持偷偷帮父亲抄写鉴条的事,那文中父亲责骂叙利奥的语言共有几句?
(1)生自由找一找父亲责骂叙利奥的语句。
(2)师引读这几句话。(课件2:五句话)
(3)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4)思考交流:从这五句话中我们可看出父亲对叙利奥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变化?(板书)(课件3:问题)
2、体会“子爱父”
过渡:叙利奥,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四个月来,父亲的责骂一次比一次严重,由开始的提醒到最后的不理、冷淡,他难道不伤心、不委屈吗?他告诉父亲帮抄鉴条的真相了吗?我们看书中叙利奥是怎么想的?
(1)小组合作,找出描写叙利奥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
(2)班级汇报、交流,随机引导理解,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哎!”表示的叙利奥的心情。
“流出眼泪,心里却很欢喜”是否矛盾?为什么?
(3)师引读叙利奥心理活动的语句。(课件4:心理活动句子)
(4)我们从这些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中可看出叙利奥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板书)
(5)思考交流,感悟形象:叙利奥的决心并没有用,习惯的力量使他半夜又起来了,是什么力量支持叙利奥继续工作的?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课件5:问题)
3、体会父子情深。
过渡:是啊?这样一位懂事、关心、体贴父母的孩子,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孩子,我们怎能误解他、责怪他呢?当父亲知道儿子忍受责骂与劳累长达四个月没有睡过一夜好觉帮自己抄写鉴条,为家庭分担责任之后会是怎样一种画面呢?
(1)生看图师读出相应的段落。(课件6:插图)
(2)讨论:此刻,父亲虽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内心却波澜起伏,他会想什么呢?
(3)汇报交流(板书)
(设计意图:以父亲的态度变化和儿子的情感变化作突破口,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学习,指导朗读,让学生的灵魂自由游历于文本中,从而使情感得到熏陶,心灵得到浸润。)
四、凝炼“爱”,丰富学生情感。
1、师:读了课文,我们体会到了儿子爱父亲,父亲爱儿子的浓浓亲情,多么令人难忘的画面,多么令人感动的故事呀!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2、生自由畅谈。
(设计意图:学生学完课文后谈学习、谈收获,口语交际得到发展,道德观得到升华。)
五、升华“爱”,领悟生命意义
过渡语:同学们,对于父母或亲人们的关爱,我们总是乐于接受,但是有时却又会觉得不耐烦,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假如父母亲就在你眼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1、生自由畅谈对父母想说的话。
过渡:其实,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生活在一个班级中,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中,我们不仅要感谢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值得我们感激值得我们感谢的人还很多,很多。
2、生畅谈还要感谢的人。
3、师总结: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让大家学会感恩,学会爱身边的一切,那样我们的生命会更加饱满丰盈!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思维,将爱父亲的思想转化为一种大爱、博爱、感恩,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从而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课件7:歌曲《感恩的心》)
六、拓展“爱”,塑造学生灵魂。(课件8:作业)
1、读一读。读《爱的教育》这本书,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书中故事。
2、做一做。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对父母、对亲人、对社会的关爱。
3、找一找。搜集体现感恩的动人事例,办一份手抄报。
4、写一写。学完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抄写员》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汇总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文章主人公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2.通过学习了解叙利奥的内心变化,体会叙利奥家庭成员之间深深的爱。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叙利奥内心的痛苦原因。
2.理解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叙利奥是怎样的孩子?他的家庭怎样?
(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叙利奥为家庭做了些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
3.指名逐节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四)给课文分段。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贫穷的家庭->替爸爸抄签条->心理难过->消除误会)
2.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四段。
(五)作业。
抄写词语。(课内完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叙利奥痛苦的内心活动的?
(二)学习第3段课文中叙利奥心理活动的内容。
1.想一想,叙利奥心理难过的原因是什么?
2.找出第3段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叙利奥的内心活动?画在书上。
3.心理活动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
(三)学习课文中插叙部分。叙利奥在写签条时有许多内心活动,作者是用插叙的手法来表现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叙部分。
2.导读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2)想一想,当叙利奥被父亲误会时,想到些什么?
(3)爸爸在叙利奥心中是怎样一个人?
(4)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4、5自然段。
(5)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6)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3.导读13、14自然段。
(1)叙利奥是怎样被爸爸发现的?
(2)爸爸发现自己误会了叙利奥时,心情怎样?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
(3)从哪里可以体会出叙利奥这种快乐的心情?
(4)带着快乐的感情朗读13、14自然段。
4.说一说插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默读全文,概括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叙利奥偷偷给父亲抄签条这件事,真实地反映了叙利奥善良的心理。
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这篇文章为什么那么令人感动呢?
(二)分析重点细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3段“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
(1)请同学朗读“心理活动”,并思考:叙利奥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变化?其中哪一次写得最具体?
(2)默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作者是怎样注意细节描写的?
2.在爸爸不理睬时,叙利奥为什么难过?
(1)默读。
(2)说一说,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3)从这些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叙利奥的心理实际上是痛苦的,可是为什么叙利奥还要继续写签条?
3.学习第4段课文,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1)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4段,先找出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再说说你是怎样体会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的。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4)讨论:叙利奥做了什么梦?为什么?
(三)总结。
(四)作业。
1.思考课后练习第2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小抄写员
贫穷的家庭->替爸爸抄签条->心理难过->消除误会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楷、瞒、懊”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皮肤、签条、缩短、脾气、名册、呵欠、咳嗽、原谅。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落。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文章的作者。
1.齐读课题,质疑、解疑。
什么是抄写员?本文说的小抄写员是谁?
2.了解本文的作者。
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18xx年参加意大利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来曾加入意大利社会党。所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带有感伤情调,其他作品有《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
二、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进行自学。
(3)认识生字,掌握字形。
2.指名读课文。
(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一味:单纯地、一个劲儿地。
迸出:指由内而外地、突然地、不能抑制地发出。
瞟:斜着眼睛看。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后悔不该这样。
啜泣:抽噎,抽抽嗒嗒地哭。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与同桌合作读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瞒着父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坚持抄写签条,虽然被父亲误解、冷淡,依然坚持着。)
2.围绕着叙利奥帮助父亲抄签条这件事,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请你划分出本文的段落层次。
3.学生汇报。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叙利奥要帮父亲抄签条,父亲不同意。(1—4自然段。)
第二部分:叙利奥瞒着父亲抄写签条。(5—24自然段。)
第三部分:父亲了解了事情的真相。(25—30自然段。)
四、分组分部分熟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 篇8
教材分析:
《小抄写员》是我们小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这篇小说选自于经典之作《爱的教育》,故事感人肺腑,课文较长,小说对叙利奥的心理描写非常精彩。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仍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方法。此外,对于心理描写体现人物形象的方法,在《穷人》一课中已经初步体会,对于写作方法的学习,仍需要进一步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来做个人物竞猜游戏,图片出来以后,请你根据提示说说这是谁?
2.这些人物都出自同一种文学体裁——小说。出示小说概念。
3.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小说《小抄写员》。(板书)
二、整体感知
师:你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指名说。
(方法指导:写人叙事文章,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谁在什么情形下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三、人物形象分析
1.初步印象交流
师:文中的叙利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懂事、体贴父亲、有责任心)(板书)
这篇小说中,主要是通过哪方面的描写来体现人物形象呢?(心理描写)(板书)
2.读书感悟
师:就让我们走进叙利奥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出示要求:请你画出叙利奥面对父亲责备时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感受人物形象,批注自己的感受,感情朗读。)
3.交流:
(1)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他想:“不能这样下去了,非停止不可。”
预设:①我从中看出叙利奥想放弃。(师:你感受到他的迟疑了,就请你将他说服自己停下来的这句话读一读。)
预设:②我感受到叙利奥受到父亲责骂时很委屈。(师:就请你将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预设:③我从他是第一次挨骂,看出他以前是个懂事的孩子,这次挨骂内心的感受也就更强烈。(你真是叙利奥的知己!我们都有过第一次做某事的经历,第一次的感受往往更深刻,更何况是一向懂事的叙利奥,请你将他第一次挨骂时的痛苦读给大家听。)
(2)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预设:①我看出叙利奥为能帮助父亲感动高兴,即使受到责备,也一声不响。(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联系上下文,会让我们理解的更深刻。那么就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预设:②我看出叙利奥心里很委屈。(就请你将他内心的委屈读出来)
(3)“啊,不是这样!您不要这样说,爸爸!”叙利奥含着眼泪恳求说。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着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预设:①我“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着下去,帮爸爸做事吧……,这样做对!”感受到叙利奥下定决心帮助父亲。”(他是一下子就下定了决心吗?不是,你从哪里看出?反复,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叙利奥,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告诉我什么就是反复?从这一遍遍的重复中,你感受到什么?内心是犹豫的、矛盾的,在说与不说中煎熬着,把这段话给你的同桌读一读,感受叙利奥内心的矛盾。同学们,叙利奥内心的这些话仅仅是简单的重复吗?不是!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他要替父亲抄写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终于下定了决心要继续抄下去,就意味着将继续承担家庭的责任。谁来读一读,将叙利奥激烈思想斗争后的坚定读出来。指名读,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预设:②我从“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看出,叙利奥面对父亲的.责备,很想把真相说出来。(就请你把他这种强烈想说的欲望读出来,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吗?)
预设:③在叙利奥的心里,替父亲分担家庭责任是最重要的。(那就请你读一读这段话,让我没感受到他强烈的责任心。谁还要不同的体会)
(4)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竟不管自己了!就是过去连咳嗽一声都担心得不得了的父亲。 “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我全说出来吧,不再瞒您了。只要您仍旧爱我。无论怎样,我一定像从前一样用功。啊,这一次我算是下了决心了!”
预设:①我从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感受到他内心很痛苦。(就请你将他内心的痛苦读出来。你还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预设:②我感受到叙利奥离不开父亲的爱。(那就请你将叙利奥对父爱的渴望读出来,你知道叙利奥为什么对父爱的渴望如此强烈吗?父亲曾经很爱他,如果你是叙利奥,除了生病时的担心关怀,你的脑海中还能想起哪些父亲爱你的温馨场面?指名说,然而这一切都不存在了,因为父亲说“我早就不管他了”所以这是叙利奥对父爱强烈的渴求与呼唤,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③这一次我算是下了决心了,我看出他下定决心,不再帮父亲抄写了。(那就请你将他内心的坚定读出来)
四、揭示主题
1.师:面对父亲一次次的责备,叙利奥为什么忍受内心的煎熬,坚持下去,不把真相说出来呢?
2.师:可是一个晚上,当叙利奥再次抄写时被发现了,就让我们看看父亲发现真相之后的表现:
出示相关段落幻灯片。
3.师:终于,叙利奥可以安心地睡了,看着甜甜入睡的儿子,此时父亲会想些什么呢?请你拿起笔,写一写此时父亲的心理活动。
五、升华主题,拓展延伸
1.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心理描写的品析,认识了懂事、体贴父亲、责任心强的叙利奥这一人物形象。心理描写只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 2.拓展。
在小说中往往会通过不同的描写方式去塑造人物形象。希望同学们课下品经典小说,感人物形象!让小说伴我成长!
板书设计:
小抄写员
犹豫 懂事
委屈 有责任心
伤心 体贴父母
反思:
在课堂上,考虑到小学生对小说常识了解不多,简单介绍了小说的基本知识。在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时,注重方法的引导,使学生能掌握大意,并将方法运用到其他文章。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等方式去理解、感受叙利奥心理活动的句子,为了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刻,对叙利奥所有心理描写语句设计引读环节,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理解的更深刻。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因此在学生感受到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后,让学生想象续写父亲内心的想法,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学习心理活动写法,也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但是课堂上感觉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在朗读中,学生没有充分地读出叙利奥反复挣扎的矛盾心理,这是教师的指导方法欠缺。课堂评价语言太单一。没有进行多元评价,激励作用不够,使得学生兴趣不高。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学生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设身处地地读,以及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教学重点:
1、学生领悟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作用。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爱父母,爱家庭的教育。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设身处地地读,以及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受到爱父母,家家庭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当我们还在甜蜜的梦乡时,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就悄悄地穿好衣服,轻轻地走进父亲写字的房间,把煤油灯点着,偷偷地帮父亲抄写邮签。虽然父亲因为误会而责骂他冷淡他,但是为了维持一家的生活,他连续工作了四个月。这个小男孩是谁呢?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被叙利奥深深地感动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叙利奥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美好品质。
二、新授。
1、出示幻灯片,学生自学
阅读思考:
快速读课文,把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标记。
2、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可以把令自己感动的地方有感情的读一读,也可以谈谈感受。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1)幻灯片出示重点语句:
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理很难受。他想:“是的,这样的事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不止可。”
……叙利奥也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唉,还是继续做下去。白天多用点儿功,夜里仍旧工作吧!”父亲接着说“多挣六元四角钱虽然很好,只是这个孩子——”说到这里指着叙利奥,“他实在使我伤心!”叙利奥不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引导学生体会叙利奥第一次挨骂之后,心里很难受,本来下决心非停止不可,可是为什么又动摇了决心继续做下去呢?一是听父亲说比上月多挣了钱,使他看到了自己劳动的价值;二是看到父亲买糖果庆贺那高兴的样子,感到自己的劳动给父亲增添了喜悦,稍微减轻了疲劳。启发学生思考:叙利奥为什么不声不响地忍受着责备,忍住要流出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父亲虽然错怪了叙利奥,但是叙利奥却不想向父亲解释,他想继续帮父亲抄写邮签,减轻父亲的负担所以他忍受着委屈的眼泪,他心里欢喜是因为自己的劳动为父亲增添了喜悦,减轻疲劳,所以他忍住眼泪,心里欢喜。“不声不响”“欢喜”都体现了叙利奥对父亲的爱。)
他常常对自己说:“从今夜起,真的不再起来了。”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又动摇了,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于是他又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引导学生理解叙利奥虽然下决心不再起来,但是一到十二点钟,他又忍不住仍旧爬起来。因为他把帮爸爸抄写签条挣钱,当做自己的'责任,如果不起来工作,就是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从这里体会出叙利奥虽然身体越来越疲倦,父亲对他渐渐冷淡,但他克服了这些困难,忍受着内心的痛苦,依然坚持工作,他这么都是因为他热爱父母,热爱家庭啊!
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竟不管他了!就是这个过去连他咳嗽一声都要担心得了不得的父亲。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我全说出来吧,不再瞒您了。只要您仍旧爱我,无论怎样,我一定像从前一样地用功。啊,这一次我真下了决心了!”
叙利奥的决心仍旧没有用。习惯的力量使他半夜又起来了。
提问:习惯的力量是什么力量?(叙利奥那么爱父亲,可现在父亲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这对于年仅十二岁的叙利奥来说是难以承受的痛苦。可是对父亲的爱的力量使他忍住了痛苦,战胜了痛苦,爱的力量使他半夜又起来继续工作。叙利奥多么懂事,多么体贴父母啊!)
(2)口语训练。
出示插图。观察插图,说一说这幅图画了什么?父亲虽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但是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却波澜起伏,他在想什么呢?
儿子深爱着父亲,父亲热爱着儿子,多么令人感动的画面啊。请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25──29段,其他同学看着插图想象这感人的一幕。请一名同学评价朗读情况。
总结全文: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感受到了叙利奥爱父母、爱家庭的美德,也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爱护。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像叙利奥一样感受爱,回报爱。这篇课文在表达上也很有特点,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
三、作业。
1、课下读《爱的教育》,在阅读课交流哪个故事令你最感动。
2、每天帮爸爸妈妈做一件事,回报父母。
《小抄写员》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简析]
《小抄写员》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冲突”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文章,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文学名著《爱的教育》。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向我们讲述了小学生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维持家中的生活,减轻父亲的重担默默忍受父亲的误解责怪,偷偷帮父亲抄写邮鉴挣钱养家的故事。表达了他对父亲、对家人深沉的爱,赞扬了小叙利奥关心体贴父亲,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文章对叙利奥的心理活动描写十分精彩,委屈中渗透着一种浓浓的爱,越是不愿直言相告父亲,越让人感受到这个男孩的懂事,让人为叙利奥分担父亲的辛苦而感动。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有自己的见解,并能够在教师适当的引导、点拨下领悟文中的情感,尤其这样一篇以情动人,对学生进行爱父亲、爱家庭、勇于承担家庭责任教育的好教材,他们能够在感受深刻的地方联系自己的实际去体会作者的意图。
[设计理念]
课文篇幅较长,对于本课的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结合实际,围绕父亲的态度变化和叙利奥心理活动的描写,营造课堂氛围,拨动学生心弦,运用体验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的方法,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并大胆放手,充分倾听学生的观点,让他们在读、议、评中感悟到“父爱子”和“子爱父”的浓浓亲情,随后进行拓展,引发学生对人性美的感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自己的感受、领悟,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
3、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
过程与方法:
以“自读、感悟、评议、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体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叙利奥对父亲的关心体贴,对父母的关爱,学习叙利奥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
2、让学生从思想上学会爱父亲、爱他人、爱社会,理解父母、理解他人,并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充分的`读、议、评、悟中感受叙利奥对父亲的爱和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仔细回顾课文前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体验“爱”,奠定情感基调。
1、师:同学们,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他们无私奉献却从不索求。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刘和刚带给我们的歌曲《父亲》,相信会给你们带来很深的触动。(课件《父亲》)
2、生谈一谈看后和听后的感受。
3、师:是啊!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定是涌现着无限的感动,想去拥抱想去亲吻一下我们的父母,想立刻为他们分担一些辛苦。有这样一个男孩儿,十二岁,上五年级,他也在努力为家庭分担责任,他是谁呢?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来,让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营造课堂氛围,拨动学生心弦,体验父母对我们的爱,引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
二、回味“爱”,感知人物形象。
1、师:小抄写员听到你们这样亲切地喊他,一定会特别高兴的。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们对他、对故事熟悉多少呢?
2、生:再次浏览课文。
3、自由畅谈。
(设计意图:回忆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研读“爱”,探究内心世界。
1、体会“父爱子”
过渡:课文主要讲了叙利奥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四个月来默默忍受父亲的误解与责骂,仍坚持偷偷帮父亲抄写鉴条的事,那文中父亲责骂叙利奥的语言共有几句?
(1)生自由找一找父亲责骂叙利奥的语句。
(2)师引读这几句话。(课件2:五句话)
(3)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4)思考交流:从这五句话中我们可看出父亲对叙利奥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变化?(板书)(课件3:问题)
2、体会“子爱父”
过渡:叙利奥,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四个月来,父亲的责骂一次比一次严重,由开始的提醒到最后的不理、冷淡,他难道不伤心、不委屈吗?他告诉父亲帮抄鉴条的真相了吗?我们看书中叙利奥是怎么想的?
(1)小组合作,找出描写叙利奥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
(2)班级汇报、交流,随机引导理解,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哎!”表示的叙利奥的心情。
“流出眼泪,心里却很欢喜”是否矛盾?为什么?
(3)师引读叙利奥心理活动的语句。(课件4:心理活动句子)
(4)我们从这些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中可看出叙利奥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板书)
(5)思考交流,感悟形象:叙利奥的决心并没有用,习惯的力量使他半夜又起来了,是什么力量支持叙利奥继续工作的?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课件5:问题)
3、体会父子情深。
过渡:是啊?这样一位懂事、关心、体贴父母的孩子,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孩子,我们怎能误解他、责怪他呢?当父亲知道儿子忍受责骂与劳累长达四个月没有睡过一夜好觉帮自己抄写鉴条,为家庭分担责任之后会是怎样一种画面呢?
(1)生看图师读出相应的段落。(课件6:插图)
(2)讨论:此刻,父亲虽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内心却波澜起伏,他会想什么呢?
(3)汇报交流(板书)
(设计意图:以父亲的态度变化和儿子的情感变化作突破口,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学习,指导朗读,让学生的灵魂自由游历于文本中,从而使情感得到熏陶,心灵得到浸润。)
四、凝炼“爱”,丰富学生情感。
1、师:读了课文,我们体会到了儿子爱父亲,父亲爱儿子的浓浓亲情,多么令人难忘的画面,多么令人感动的故事呀!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2、生自由畅谈。
(设计意图:学生学完课文后谈学习、谈收获,口语交际得到发展,道德观得到升华。)
五、升华“爱”,领悟生命意义
过渡语:同学们,对于父母或亲人们的关爱,我们总是乐于接受,但是有时却又会觉得不耐烦,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假如父母亲就在你眼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1、生自由畅谈对父母想说的话。
过渡:其实,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生活在一个班级中,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中,我们不仅要感谢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值得我们感激值得我们感谢的人还很多,很多。
2、生畅谈还要感谢的人。
3、师总结: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让大家学会感恩,学会爱身边的一切,那样我们的生命会更加饱满丰盈!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思维,将爱父亲的思想转化为一种大爱、博爱、感恩,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从而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课件7:歌曲《感恩的心》)
六、拓展“爱”,塑造学生灵魂。(课件8:作业)
1、读一读。读《爱的教育》这本书,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书中故事。
2、做一做。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对父母、对亲人、对社会的关爱。
3、找一找。搜集体现感恩的动人事例,办一份手抄报。
4、写一写。学完课文,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