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傅雷家书的读后感(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篇1
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是不可耻的事。
——题记
这是我读完《傅雷家书》后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感情”是这世界上最奇妙的一件事,或许外严,或许内慈,却都是内心真情的流露。
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一个字就是“爱”。在这180多封家书中,字里行间,都溢满了浓浓的父爱。是一个父亲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章。有父亲对儿子的思念——点点滴滴的回忆就像日夜更替,反复循环;有父亲对儿子的鼓励——肯定的赞赏给了儿子信心;更有父亲的嘱咐——对远在他乡的儿子千叮万嘱……这种种父子间的情感在“抵万金”的家书中展露得淋漓尽致。只有那如海的深情才能一封家书长达7000多字啊!
翻阅着一封封家书,如同在读家中的长辈给自己寄来的一封封信,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深切的关爱,以至于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把自己当成了主角,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在这日益信息化的社会里,有多少人还秉承着这种维系感情的方式呢?
傅聪和傅敏无疑是幸运的,他们拥有一个如此爱他们的父亲,一个如此优秀的父亲,其实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虽然他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可能他不善表达爱意。他不会帮我买漂亮衣服;他也不会对我说“生日快乐”;更有甚者,考试失利时,他还会严厉的批评我。但他并不是不爱我,他会在责骂我之后,偷偷溜进房间看看我;星期五回家,他会买一大堆我爱吃的菜,让我打牙祭;我生病时,他更是忙前忙后,悉心照顾我。父亲,他只是习惯把爱掩藏在厚厚的外壳下罢了。
感谢傅雷,是您,让我读懂了父爱。父爱就像一本家书,你不用多问,你也不必多说,只要用心感悟,读上千年你也不会厌倦。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篇2
书信,已经被时代远远抛弃到后面,也许我们,几乎没有机会再感受打开一封远方来信时的期待或喜悦。这正是这本《傅雷家书》吸引我的地方,但它真正的深远意义,来自于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待。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傅雷先生的儿子傅聪远洋过海,书信成了父子之间唯一的联系方式,它承载的是对远方亲人的牵挂,是失意时最好的安慰。
当傅聪成功的时候,他告诉儿子要精益求精;当他偶然失利一次,父亲则给予他最诚恳的鼓励。书信中也不乏包括对音乐艺术的探讨,对国家建设的看法和建议,和对儿子生活的关心,虽然没有母子通信的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是无可代替的。
我对书中这样一段话感慨良深:“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 (完美),其实perfection 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 ,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 ,但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
是啊,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完美,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对的完整。而真正当有一天,所谓的完美在身上发生时,我们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最令我震撼的,还是傅雷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他对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也许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着
很深的研究吧。也正因如此,他的文学作品也给人以那样一种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会到傅雷先生那热烈的、恬静的、深刻的、朴素的、温柔的、高傲的、微妙的、直率的内心世界,我们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会从中学到如何育子成才的人生真谛。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篇3
我初中是在另一个城市上的,离里上百公里,只能住校。几乎美半个学期才回家一次,偶尔会主动和家里通电话,却从来没有写过一封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开始,我并没有在意这句诗的妙处。等读了《傅雷家书》后,才觉得这句诗的深刻含义。
《傅雷家书》是由傅家的185封家书组成,大部分是傅雷暨夫人写给远在大洋彼岸的儿子傅聪的信。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能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能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些家书简短,有些家书洋洋洒洒上万字,可是无不体现了傅雷的对儿子、女儿鼓励、信赖、表扬、建议、关心和爱。通过书信,和儿子女儿交流感情,畅谈天下事。而反观自己,连电话都懒得打,更何况是写信了,好像自己也从来没有想父母,主动关心父母。
读完后,我默默流泪,不仅是被傅家的书信感动,更是为自己疏忽父母的感情而留下了愧疚的泪水。我立刻拿起笔,给爸爸妈妈写上一封家书。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篇4
这个寒假很无趣,因为疫情的蔓延,所以在家我读完了傅雷家书,这本书可以看出傅雷无论是在文学还是在教育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傅雷在写信的过程中教育孩子,当中很高的哲学,文中也积极的表现出了傅雷对儿子的爱意,希望傅聪快点长大,快点成才,世界上所有父亲都希望孩子过得好,这也包括傅雷在内。
傅雷对于傅聪而言,更多的是良师和益友,傅雷把自己平生所学的经验和知识一一交给了傅聪,傅雷不仅关心他的学习,还关心他的成长,还有生活方面的琐事,傅雷也在信中教育傅聪:学习,感情,高尚情操,爱情,但方面的知识。
傅雷家书中的每一句都承载着,一位父亲对于儿子的思念。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篇5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给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从书中我体会了父母对我含辛茹苦的养育,他们辛辛苦苦的工作,为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在一个舒适的场所学习,用功努力,能为将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他们辛苦了!而我们还总是不懂道理,不顾父母的苦口婆心,一意孤行。其实到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没有才能、水平,以后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我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篇6
《傅雷家书》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傅雷的严厉,但我们也不难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傅雷对儿子的,如涓涓细流一般细腻的爱。
傅聪刚出国不久之时,富有社会经验的傅雷便知道他一定会遇到许多麻烦,于是他写信给傅聪,告诉他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麻烦,给了他许多的隔空鼓励与建议。在傅聪的事业取得了成绩之时,傅雷肯定了他,并且告诉他傅雷最骄傲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这告诉我们,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不应骄傲,要告诫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等。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一封封充满爱的信,更是一部富含人生哲理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篇7
孩子,是清泉中的一滴净水;孩子,是霄云里的一朵洁云;孩子,是入秋季的一树蒲柳;孩子,是未琢前的一颗璞石。但无论前前后后,他们的光辉,在暖阳倾洒过后,在历经风雨过后;总会绽放自己的光彩,正如那璞玉雕琢,栩栩映辉。
“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这是傅雷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所说过的一句话。真诚,是做人的根本;然而,这一点,也需从小培养。真,待人之道;诚,赤子之心。一个人,若不能做到真诚何能成就大业?
当下,一些菜摊小贩开始弄虚作假;出门买菜,首先考虑的不是今天想吃什么,而是打量哪家铺信誉最高。世人不够真诚,以至于国家国情也闹得人心惶惶;闲适时泡一杯热茶,学着父母翻阅报纸,往往争抢入目的,便是那些省级干部的涉嫌贪污案,或因某某原因又逃窜出国。如今迈入潮流的网络店铺,例如淘宝、天猫,那都是经历层层筛查,才允许上市的。由此可见,真诚迈入社会,何等重要?
正如傅雷先生教育孩子一样,循循善导。孩子一颗真纯之心,在良好教育下才能逐步成熟,逐步迈入真诚,逐步走向成功。朗费罗说过:“成功之路无他,凡事全力以赴,不可存沽名钓誉之心。”傅雷先生正是在孩子必走的人生路上,为他铺好一切会走错路的标记,警诫他,告示他。并为孩子叙述一切错因的后果,让他明白,以他现在的能力,他是否承担得起。
所以,读完这本书后,我意识到:人不可无真诚。国不可无真诚。一个孩子的心灵是洁净,唯有在诚国中成长,才能雕琢出一颗栩栩映辉的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