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教师歌教案(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歌教案 篇1
活动主题:
“双节同庆——家园共庆教师节 中秋之际贺团圆”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并知道9月10日是老师的节日。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感受幼儿园的温暖,老师的亲切。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有关“双节”的场景布置; 幼儿自备月饼;相关诗歌、故事、卡片制作材料等。
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7日(星期三)
活动内容:
1、各班老师根据本班情况搜集有关教师节、中秋节的资料,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
及教师节的来历及意义。
2、家长在八月十五传统节日期间,带领孩子看望老人与亲人团聚,晚上与家人
一起赏月。
3、品月饼,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4、手工制作根据各班情况进行:
(1)孩子、家长制作感恩卡,共同感受老师的伟大与辛劳,引导幼儿懂得感恩 。
(2)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孩子绘画之用。
(3)泥工:橡皮泥,家长指导孩子做月饼。
(4)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5、欣赏儿歌如:《爷爷为我打月饼》、《老师亲、妈妈亲》等,体会节日的喜悦!
教师歌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辨别物体的轻重,并进行排序,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学会使用轻重的词汇来表述事物的特性。
教学准备:
1、轻重明显不同的三种物品(最好同样大)如砖块(半块或三分之一块)、木块和泡沫塑料块各一块;轻重明显不同的三种装在包中的物品(最好同色的包,同样大),里面可分别装小石头、豆子和稻子(带壳的米)或其他物品各一包;天平称一个(可以用筷子和绳子自制成手拎的天平)。
2、幼儿每两人一盘小石头、一盘纽扣、一盘木块(数量相同)、一个天平称(自制,也可不要)。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教学过程:
1、比较两种不同轻重的物品
(1)教师出示砖块和木块,提问:哪块重?哪块轻?怎样才能知道?(用手掂)请两三名幼儿上来掂量比较,告诉大家轻重,选出重的交给教师。教师再出示木块和泡沫块,提问:哪块重?哪块轻?请两三名幼儿上来掂量比较,告诉大家轻重,选出轻的交给教师。
(2)教师请幼儿找找活动室内有哪些物品比较重,有哪些物品比较轻,也可以回顾在生活中碰到过哪些不同轻重的物品。
2、比较三种不同轻重的物品
(1)教师出示三包不同重量的物品,请幼儿猜一猜:这三包物品,哪包最重?哪包比较重?哪包最轻?请两三名幼儿上来掂量比较,告诉大家比较的结果。教师出示天平,讲解如何用天平看轻重,然后用天平称一下上述三种物品,验证轻重给幼儿看。
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三包物品同时比较时,怎样来说清楚每一包物品的轻重,幼儿讨论过后,教师小结:三包不同重量的物品同时比较时,可以说最轻的,比较重的,最重的。然后请一名幼儿上来,再做比较,将三包物品从轻到重排队,其他幼儿做评判。
(2)幼儿两人一组,用手掂或用天平称的.方法比较手里的小石头、纽扣和木块的轻重,先找出不同轻重的物品,再按轻重排队,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比较重和最轻的包,在天平上称给幼儿看,提问:哪包重?哪包轻?幼儿确定以后,教师把最轻的包拿走,出示最重的包与比较重的包在天平上相比较,提问:哪包重?哪包轻?幼儿确定以后,教师再把最重的包拿走,出示比较重和最轻的包相比较,引导幼儿发现,在两包比较中较重的包,和另一包包比较时可能是轻的(或重的),在两包比较中较轻的包,和另一包比较时可能是重的(或轻的)。所以说物品的轻重,要看和谁比。
3、操作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24页上的练习。
教师歌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歌教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尊师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深切体会到教师的光荣和辛苦,并通过言语与行动等为老师送上节日的祝福,做一个尊师爱师的好学生。
二、活动时间:
xx年xx月xx日下午
三、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四、活动准备:
1、准备好文艺节目及道具等。
2、多媒体课件。
3、录音机一台,有关乐曲磁带一盒。
五、活动过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送节日祝福
全体学生整齐响亮地向老师说声——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
3、叙师生情谊
学生分别上台讲述自己与老师之间难忘的事,或说出自己最想对老师说的`话。(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4、向老师献礼
(1)独唱:《采一束鲜花》
(2)朗诵:《园丁颂》等
(3)游戏:学生比划老师猜
(4)舞蹈:《感恩的心》
(5)小品
(6)大合唱:班歌《我爱我家》
5、表自我决心
每天我为老师倒杯茶;
每天我为老师捶捶背;
每天……
6、班主任致辞
7、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教师歌教案 篇4
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构思巧妙,语言优美,形象鲜明生动的童话,本设计用歌曲引导入境,通过将充满了想象和幻想的极具画面美的故事改编成漫画这种方式,在创作与评价漫画作品的过程中感知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感知童话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进而在表演中悟出本文的主题思想,并感知童话这种文学形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故事情节。
2 通过对改编的漫画的述评,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感悟童话故事中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拓展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4 让学生学习从生活中汲取养料,依主旨选材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
感悟童话故事中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把握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评漫画作品,感悟艺术形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播放歌曲
“泉水啊泉水你到哪里去?”它要流到小溪里去,要流到大海里去。当代著名作家严文进笔下的`小溪流也“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板书课题。
二 读——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 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分别阅读课文的四个部分。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交流按课文内容改编的漫画作品,并播放歌曲作背景音乐。
3 (出示小黑板)展示阅读要求。
要求:
(1) 合作解决预习时遇到的字词拦路虎。
(2) 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小溪流 小河 大江 大海的特征的词各一个,再看看各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下面画上横线。
(3) 揣摩小溪流 小河 大江 大海及各劝阻者的形象特点,把握各角色的语气语调,为分角色朗读作准备。
(4) 交流根据课文内容改编的漫画作品,并推选出本组最优秀的作品,谈谈推理由。
三 述——述作品,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
1 每组将推选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2 每一幅作品的作者讲述自己的创作构思。
四 述——述漫画,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
1 提问:小溪流唱着歌儿流进小河,流进大江,流进大海,那么小溪流 小河 大江 大海各有什么特点?请用课文中一个词语来描述,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点?
2 提问:四个劝阻者都有什么特点?
(抓信了故事中艺术形象的特点,这就为评价漫画作品提供了依据)
3 学生评价漫画作品:哪些作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溪流的活泼,小河的精力旺盛,大江的强壮,大海的无边无际?哪些作品形象地表现了各劝阻者的特点?
(将课文改编成漫画,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拓展思维,培养学生阅读童话作品的再创想象力,而对作品的评价能让学生深切地感悟童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4 提问:小溪流唱着歌儿向前奔流,同学们画得栩栩如生,我们仿佛能听到小溪流悦耳的歌声,那么小溪流的歌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除了它的歌声发生变化标志着它在长大,还有哪些变化可以表示它在成长?
五 读——分角色朗读,进一步感悟艺术形象
1 同学们的画很好地表现了小溪流各个成长阶段的特点,也表现出了力量的变化,小溪流在向前奔流的过程中到遇到了枯木桩等劝阻者,让我们再为漫画配上对白好吗?
2 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
3 指导学生评价朗读,提出评改意见。
4 学生分组再次扮演文中的各角色,小组齐读对话。
六 探究
1 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而不以“小河的歌” “ 大江的歌” “大海的歌”为题?
2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七 拓展
试着讲出与本篇童话主旨相近的一两句格言 警句或一两个童话、民间故事。
教师歌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l、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知道老师的辛苦,老师爱小朋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师表达情感。
2、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理解老师过节和小朋友过“六一”是一样的重要。
活动准备:
l、一张幼儿园毕业生给老师的贺卡。
2、一张老师送给自己老师的贺卡。
3、录音机、磁带。
活动步骤:
l、引起幼儿谈话兴趣。老师和小朋友围坐在一起,猜一猜老师手里信封中装的是什么,引起幼儿兴趣。
2、出示贺卡,让幼儿看一看贺卡上的内容,猜猜是送给谁的。
3、介绍教师节。
4、幼儿说一说自己对教师工作的看法,如教师是做什么的?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你觉得自己班上的老师有哪方面好,哪方面不太好?
5、你知道有几类教师?列举自己知道的`不同层次、不同分工的教师。如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特长教师、家庭教师等。
6、将自己知道的教师用最简单的图画表现出来。
7、每人讲一句最想说的话,制作成磁带,在幼儿园的广播中播放。
活动延伸:
l、绘画活动:《老师的微笑》或其他。
2、我为老师做件事:引导幼儿选择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坚持做下去。
3、表演
活动:我是小老师。
教师歌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9月10日是我们的教师节。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关心关爱老师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大胆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二、 活动准备:
1、多张老师平时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的照片,制成幻灯片,录音《生日快乐》。
2、每人一个小盘子,各色皱纹纸一小块。
三、 活动过程
1、说一说你身边最熟悉的老师,长的什么样。
我们班有几位老师?谁能说一说我们小国A班的老师都长的`什么样?(请个别幼儿说)
2、看幻灯片,了解老师的劳动。
看看老师们每天都在干什么呢?(逐一放幻灯片)老师们每天工作都很辛苦。
3、让幼儿说说怎么尊重老师的劳动,怎么关心老师。
吃饭的时候不浪费粮食,活动的时候听老师的话等等。
4、讲解教师节的日期和第一个教师节是1985年。
我们为了宣扬尊师重教,提高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 特意确立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是我们教师的第一个节日,教师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
5、做长寿面,庆祝教师节。(教师巡回指导)
我们全的教师都很高兴,9月10 日这一天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老师过节了,我们也庆祝庆祝好不好?一般过生日、过节都吃什么?(蛋糕、长寿面)我们就做一碗长寿面送给在座的老师们好不好?我们再在面里加上果汁蔬菜汁,使长寿面更有营养,让我们的老师们吃了以后身体棒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