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教学设计

笔构网

2025-08-31教案

请欣赏《图书馆》教学设计(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图书馆》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能根据路线图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体会方向与距离对确定路线的重要作用。

2.在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的探索与应用中,体会方向与位置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学会看简单的平面图,能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中用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下已经学习过认识方向了,怎样在地图上辨认方向呢,这个方向是北,那这个方向呢,让学生依次说出八个方向,并强调指向标的画法。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新课既巩固了旧知又可以引出新的学习任务。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并探索,引发思考。

投影出示数学书61页主题图,先观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揭示这节课学习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深入的'探究,后以小组为单位有序汇报。(笑笑从家去图书馆,怎样说清楚她要走的路线?)

机灵狗说:先看朝哪个方向走。

淘气说:要说清楚在哪里转弯。

笑笑说:还要说清楚每一段路要走多远。

2.亲自实践

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出要确定的物体的具体位置必须要知道方向和距离。老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绘制路线图,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借助质疑,深入研究

如果反过来从图书馆到笑笑家,该怎么走呢?为什么这次描述和笑笑从家到图书馆不一样呢?老师引导,学生得出

结论:只是方向改变,两者间的距离并未发生改变。

【设计意图】通过写一写,说一说引导学生发现、归纳、概括规律的能力。

4.归纳概括

怎样描述一个物体的具体位置,在描述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师小结。

【设计意图】体现从数学走向生活的理念。

三、及时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6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试做后交流

2.课本62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试做后选取正确和错误的展示,通过对比,明确错误原因。

3.课本62页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后小组互批,互疑,互改,互讲。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生活中应用这部分知识时有哪些需要提示大家的?

3.对自己课中的表现做一个评价。

《图书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描写人物读书时专注的有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图书馆的小镜头,了解各种各样的人喜爱阅读的社会现象。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描写的表达方式;模仿课文第五小节的写法,结合生活中的小镜头对人物的活动进行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点击出示〗,说说这是什么地方?

2、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图书馆是休息日、长假期间人们最喜爱的地方之一,今天我们随着人流一起来看个究竟。

3、〖点击出示〗出示课题,读课题。

4、请关注这个词语:小镜头〖点击出示红点〗,说说你的理解。

镜头可以是照相机的镜头,也可以是摄像机的镜头。小镜头的特点是怎样的,用手握个空心拳,眯起一只眼,且将你的空心拳当作镜头来看一看吧。

小镜头的特点是捕捉到的不是全部,镜头很小,看不全。本文是汲取摄像方式的特点,用文字记录下人们在图书馆的言行举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要求听清读音是否正确,想一想作者分别在图书馆的哪些地方取景?

2、检查字词。

(1)字音〖点击出示〗:纤细

(2)字形〖点击出示〗:细腻

(3)理解“纤细、细腻”找反义词。

纤细——宽大外形

细腻——粗糙皮肤摸上去的感觉

〖点击出示〗文中这四个词语都是用来形容手的,从事什么职业的人的手会粗糙、细腻?

读一读这两组反义词。

3、作者分别在哪些地方取景?〖点击出示〗

4、透过这些小镜头,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

人们都喜欢阅读,书是人们获得快乐的源泉。

在26课中找出几句句子,说说人们喜欢阅读的理由。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2、3小节

1、作者又是以怎样的小镜头方式展示社会现象的呢?先来看看作者在描写图书馆大门口和书架前的镜头吧。

2、自由读,找找作者将镜头聚焦在哪几个方面。

(1)自由读。

(2)作者选取这四个小局部的描写,在这局部的描写中却极为巧妙地勾勒出了一个整体。〖点击出示〗

填空:不同___________的人,不同________________的人,不同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不同______________的人共同_______进了图书馆。

3、出示句子,指导学习。

(1)〖点击出示〗比较句子。

留披肩发的女青年,梳辫子的小姑娘,剃平头的小男孩,梳分头的中年男子,黑发的年轻人,白发的老人……

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

教师归纳:

①短句的特点是句子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节奏感强,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②选择的对象具有代表性,抓住特征,描写很准确。

③还有一层隐含的含义,请读上面的这句话。

各种各样、争先恐后、涌——多,速度快

(2)引读:那么多的人涌进图书馆,作者的镜头〖点击出示〗从上向下看,真是人头攒动——再往下看,〖点击出示〗个个是步履匆匆——大家的语速短促有节奏感。

(3)来到书架前,你觉得该描写什么了?(手和眼睛)

两组对读。

小结:在图书馆的大门口,人头攒动,步履匆匆;在书架前,人们爱书。作者的镜头所选取的材料很有代表性,展现了人们喜爱读书的社会现象。

(二)学习第五小节

师:让我们到阅览去看看吧。

1、〖点击出示〗引读第五小节,作者的镜头选择了4个人物,这4个人物代表的是——男女老少,让我们一起来读。

2、〖点击出示〗男女老少在阅读时有什么共同点?请你用4字词语来归纳。

旁若无人孜孜不倦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3、〖点击出示〗读第五小节,请你读一读,4人小组分角色做做动作,体会一下。

4、第五小节还有什么地方不能理解?

学生的问题大致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伏案疾书是什么意思?——趴在书桌上快速地写着。

(2)小姑娘为什么恨不得把头发绞了?——写出了对书的渴望。“绞”字写出了爱美的姑娘已顾不上美了。

(3)贪婪——贬义词,表现了姑娘对读书的渴望。

扫——看书速度快,求知若渴。

甩——看书时入神,连同用手整理的时间都不愿浪费。

(4)那神情究竟是什么神情?做动作——讨厌,不耐烦。

教师小结:细微的神态动作的.捕捉真是太出神入化了,作者在描写中捕捉了一些我们可能会忽略的极细微的地方,这样的描写叫细节描写。

5、人物的描写有共同点,但是作者更捕捉到了不同点。在细节描写中还捕捉到了人物之间的不同之处。男女生读

〖点击出示〗吃力——不认识字,费力——看不清

6、每一个人物的特征都在细节描写中凸现出来了。镜头虽小,但是却将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对知识的渴求都写出来了。这篇文章写于1976年后,在这之前的十年间中,中国曾经历一场文化的灾难。1976年后整个社会重新掀起了读书的高潮,作者将镜头对准图书馆,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地偏爱上。

四、小结复习

1、复习词语〖点击出示〗。

2、说说学了整篇文章有哪些方面的收获?默读课文,静静地思考。

小镜头中有大社会——写出人们对知识的渴望。

写作特点——细节描写,小镜头的描写,特写镜头,特点刻画得非常准确,动词准确。

五、拓展作业。

〖点击出示〗

课后作业:背诵课文第五节。

〖点击出示〗

课后拓展:请模仿第二、三小节的写法,结合生活中的小镜头续写。

周末,各种各样的人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大卖场。……

板书设计:

27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

大门口 涌头发 鞋

借阅区 盯小心翼翼 抚摸 眼睛 手

小伙子伏案疾书扶

阅览区姑娘 扫 甩专心致志

老人 费力

孩子 吃力

《图书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安排活动的步骤,合理制定方案。

2、了解图书馆的相关要求和规定,明确图书馆的作用。

3、乐于走进图书馆,培养读书兴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明此次活动的意义和要求

走进图书馆,认真观察和学习,了解图书馆的作用,并从在图书馆学习的人身上学感受到主动学习的乐趣。

二、明确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三、在学生完成实践任务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总结此次活动的收获,使活动有实效

四、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兴趣

《图书馆》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感悟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动手、表达、倾听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

3、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进位的道理。

教学教具:

多媒体实物投影台,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

1.谈话引入。小朋友喜欢看课外书吗?谁来说说你喜欢看些什么书?小朋友们喜欢看的书真不少,可以看出大家都是好学的孩子。

2.引入情境。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最近新开了图书馆,听说里边的书可多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题图)瞧,这就是图书馆的一角。(出示课题:图书馆)

二、提出问题,初探进位加法。

1.提数学问题。

(1)看图提问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那你们能提 出数学问题吗?(生独立思考,指名提出数学问题,师板书问题)

(2)根据问题列式。先来解决这个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 你会列式吗?请拿出练习本列出算式。(生列式师巡视)

2.初探进位加法。

(1)摆小棒

方法一:先摆28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板书:4+8=12,20+12=32

方法二:先从4根拿2根跟8根凑成10根,把它捆一捆合在2捆里就得到3捆零2根,就得32了。

请学生上台演示,师板书:28+2=30,30+2=32

(2)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个位满十进一

课件演示拨计数器过程 提出疑问:个位还有两个珠子怎么办呢?同桌讨论下

生:把个位的十个珠子换成十位的一颗珠子。

师:真聪明,个位的十个珠子换成十位的一颗珠子,然后再在个位上拨2个珠子结果就 是32(边说边课件演示)

师:同学们都观察的很仔细,那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要问你们了,十位上这颗珠子是怎么 来的呀?

生:10个一换成一个十。

师:我们就说个位满十进一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3)竖式计算

让学生说用竖式计算,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又是怎么算的?生说师写竖式。

师:先算个位8+4=12个位满十怎么办?(生:个位满十进一)怎样记不会忘了进一。

生:做个记号,可以在十位上旁边1

师:真聪明!在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把进上来的1写在十位数字的右下角,1要写得小一些,跟十位上的数字区分开(生讲师板书进位一)谁还会说个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多指名回答)

3、小结:小朋友真棒,能想出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28+4=32,你更喜欢哪种计算方法?

生:竖式计算,因为用竖式计算算的比较快,而且比较不会算错。

三、多层次练习,巩固进位加法。

1、做书本68页第二个问题。

2、书69页第二题

四、课堂总结

28+4= ,这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进一

3、加十位上的数时,要加上进上来的1。

板书设计: 图书馆 《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

28+4=32

《图书馆》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61页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去图书馆》。

教学目标:

1.掌握描述路线图的方法,能准确地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方向、距离、转弯的地方三个要素是描述路线的关键。

3.在对比学习的过程中,知道描述往返路线时距离不变,方向相反,转弯地方的.次序也反了。

4.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图。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往返路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装有不同“宝贝”的四个盒子。

2. 学生准备:尺子、铅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播放视频,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2.复习平面图上的方向和现实中的方向。

3.导入新知。(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1)课件出示笑笑从家到图书馆行走的路线示意图。

引导:怎样说清楚笑笑要走的路线?淘气、机灵狗、笑笑给出了怎样的提示?

学生反馈,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先看朝哪个方向走,每一段走多远,在哪里转弯。

(2)启发:从教材的提示上看,要描述行走的路线,必须抓住哪几个要素?

板书:

笑笑笑向 (方向)走米(距离)到(转弯地方)。

(3)学生动手画路线图,边画边在小组内模仿例句说一说。

(4)小结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先画一画,再找出方向、距离、转弯的地方。

2.探究、比较、描述往返路线。

(1)指一指。

指名学生在课件上指一指笑笑从图书馆回家怎么走。

(2)说一说。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笑笑从图书馆回家的路线。

(3)比一比。

指名学生分别说一说往返路线,引导学生比较方向、距离、转弯的地方三个要素哪些没变?哪些变了?是如何变化的?

(4)小结:描述返程路线时,距离没变,方向相反,转弯地方的次序也反了。

三、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2页“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再独立填空。(引导时适时板书八个方向。)

2.完成教材第62页“练一练”第2题。

要求学生仿照第1题填空的形式,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反馈汇报。其中科技馆到光明路、商场到天文馆、幸福路到动物园的方向需要重点指导。

3.完成教材第62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辨认教室内方向,并描述简单的路线。)

游戏:快乐寻宝

1. 课件出示并明确游戏规则。

2. 师生参与游戏。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出示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进行总结。

2.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62页“练一练”第4题。

3.肯定学生课堂表现,歌曲《加油歌》鼓励学生。

板书设计:

五、方向与位置

1.去图书馆

笑笑笑向 (方向)走 米(距离)到(转弯地方)。 返程路线相反 不变 次序反了

《图书馆》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

3、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进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图书馆〉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课件,学生看图:说说有什么书?各有多少本? 什么书最多?什么书最少?

2、 看图提问题:你能提出一道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1)〈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

(2)〈汪汪乐园〉和〈淘气历险记〉一共有多少本?

(3)〈汪汪乐园〉和〈咪咪学校 〉一共有多少本?

(4)〈海底世界〉和〈咪咪学校 〉一共有多少本?

......

〈先让学生独立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再请几个学生说说他提的数学问题,教师电脑出示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让全班学生解答,重点解答有进位加法的计算,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同时,强调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和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3、 讨论:(1)〈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

28+4=

4、 尝试计算 28+4=

5、 集体汇报:讨论计算方法

(1) 用小棒摆出28根和4根,通过数小棒算出结果32。

(2) 我先用28加2等于30,再用30加2等于32

〈28+2=30。30+2=32〉

(3) 先算8+4=12,再算20+12=32

(4) 用竖式计算

6、 指导竖式计算的方法 , 强调:数位对齐。个位上8+4 满十进一,十位上2加1 等于3 ,就是3个十。

2 8 + 4 = 32 (本)

2 8

+ 1 4

3 2

7.讨论(2)〈汪汪乐园〉和〈淘气历险记〉一共有多少本?

〈方法同上,(1)和(2)两个问题,学生先提出哪个问题就重点讨论哪个问题。〉

三、指导学生完成书上练习:(重点指导以下试题)

1、你能得几颗星:

9 + 8 = 9 + 28 = 9 + 18 =

25 + 7 = 26 + 6= 24 + 8 =

9 + 26 = 12 +7 = 3 + 49 =

〈观察第一,二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爷爷有50元钱,他买了一副眼镜和一个杯子,眼镜25元,杯子9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在计算时,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进一。 〉

《图书馆》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描写人物读书时专注的有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图书馆的小镜头,了解各种各样的人喜爱阅读的社会现象。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描写的表达方式;模仿课文第五小节的写法,结合生活中的小镜头对人物的活动进行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点击出示〗,说说这是什么地方?

2、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图书馆是休息日、长假期间人们最喜爱的地方之一,今天我们随着人流一起来看个究竟。

3、〖点击出示〗出示课题,读课题。

4、请关注这个词语:小镜头〖点击出示红点〗,说说你的理解。

镜头可以是照相机的镜头,也可以是摄像机的镜头。小镜头的特点是怎样的,用手握个空心拳,眯起一只眼,且将你的空心拳当作镜头来看一看吧。

小镜头的特点是捕捉到的不是全部,镜头很小,看不全。本文是汲取摄像方式的特点,用文字记录下人们在图书馆的言行举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要求听清读音是否正确,想一想作者分别在图书馆的哪些地方取景?

2、检查字词。

(1)字音〖点击出示〗:纤细

(2)字形〖点击出示〗:细腻

(3)理解“纤细、细腻”找反义词。

纤细——宽大外形

细腻——粗糙皮肤摸上去的感觉

〖点击出示〗文中这四个词语都是用来形容手的,从事什么职业的人的手会粗糙、细腻?

读一读这两组反义词。

3、作者分别在哪些地方取景?〖点击出示〗

4、透过这些小镜头,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

人们都喜欢阅读,书是人们获得快乐的源泉。

在26课中找出几句句子,说说人们喜欢阅读的理由。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2、3小节

1、作者又是以怎样的小镜头方式展示社会现象的呢?先来看看作者在描写图书馆大门口和书架前的镜头吧。

2、自由读,找找作者将镜头聚焦在哪几个方面。

(1)自由读。

(2)作者选取这四个小局部的描写,在这局部的描写中却极为巧妙地勾勒出了一个整体。〖点击出示〗

填空:不同___________的人,不同________________的人,不同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不同______________的人共同_______进了图书馆。

3、出示句子,指导学习。

(1)〖点击出示〗比较句子。

留披肩发的女青年,梳辫子的小姑娘,剃平头的小男孩,梳分头的中年男子,黑发的年轻人,白发的老人……

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

教师归纳:

①短句的特点是句子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节奏感强,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②选择的对象具有代表性,抓住特征,描写很准确。

③还有一层隐含的含义,请读上面的这句话。

各种各样、争先恐后、涌——多,速度快

(2)引读:那么多的.人涌进图书馆,作者的镜头〖点击出示〗从上向下看,真是人头攒动——再往下看,〖点击出示〗个个是步履匆匆——大家的语速短促有节奏感。

(3)来到书架前,你觉得该描写什么了?(手和眼睛)

两组对读。

小结:在图书馆的大门口,人头攒动,步履匆匆;在书架前,人们爱书。作者的镜头所选取的材料很有代表性,展现了人们喜爱读书的社会现象。

(二)学习第五小节

师:让我们到阅览去看看吧。

1、〖点击出示〗引读第五小节,作者的镜头选择了4个人物,这4个人物代表的是——男女老少,让我们一起来读。

2、〖点击出示〗男女老少在阅读时有什么共同点?请你用4字词语来归纳。

旁若无人孜孜不倦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3、〖点击出示〗读第五小节,请你读一读,4人小组分角色做做动作,体会一下。

4、第五小节还有什么地方不能理解?

学生的问题大致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伏案疾书是什么意思?——趴在书桌上快速地写着。

(2)小姑娘为什么恨不得把头发绞了?——写出了对书的渴望。“绞”字写出了爱美的姑娘已顾不上美了。

(3)贪婪——贬义词,表现了姑娘对读书的渴望。

扫——看书速度快,求知若渴。

甩——看书时入神,连同用手整理的时间都不愿浪费。

(4)那神情究竟是什么神情?做动作——讨厌,不耐烦。

教师小结:细微的神态动作的捕捉真是太出神入化了,作者在描写中捕捉了一些我们可能会忽略的极细微的地方,这样的描写叫细节描写。

5、人物的描写有共同点,但是作者更捕捉到了不同点。在细节描写中还捕捉到了人物之间的不同之处。男女生读

〖点击出示〗吃力——不认识字,费力——看不清

6、每一个人物的特征都在细节描写中凸现出来了。镜头虽小,但是却将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对知识的渴求都写出来了。这篇文章写于1976年后,在这之前的十年间中,中国曾经历一场文化的灾难。1976年后整个社会重新掀起了读书的高潮,作者将镜头对准图书馆,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地偏爱上。

四、小结复习

1、复习词语〖点击出示〗。

2、说说学了整篇文章有哪些方面的收获?默读课文,静静地思考。

小镜头中有大社会——写出人们对知识的渴望。

写作特点——细节描写,小镜头的描写,特写镜头,特点刻画得非常准确,动词准确。

五、拓展作业。

〖点击出示〗

课后作业:背诵课文第五节。

〖点击出示〗

课后拓展:请模仿第二、三小节的写法,结合生活中的小镜头续写。

周末,各种各样的人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大卖场。……

板书设计:

27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

大门口 涌头发 鞋

借阅区 盯小心翼翼 抚摸 眼睛 手

小伙子伏案疾书扶

阅览区姑娘 扫 甩专心致志

老人 费力

孩子 吃力

(热门)《图书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图书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