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

笔构网

2025-08-31教案

请欣赏《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刚入园的小班孩子,由于环境的突然改变,会致使他们的情绪变得不稳定,甚至于哭闹,设计本活动就是为了稳定孩子们的入园情绪。

活动目标

1、认知:幼儿能够跟着老师或音乐哼唱。

2、情感:激发幼儿上学的积极性。

3、技能:能随着音乐做简单的动作。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稳定幼儿的情绪。

活动准备

《上学歌》光盘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播放歌曲《上学歌》,教师伴随歌曲做动作,吸引孩子的`注意。

二、 基本环节

1、 教师给幼儿读歌词。

2、 根据歌词提问:

“歌曲里面有谁?要去干什么?”

“高兴么?为什么高兴?”

3、 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学唱歌曲。

4、 鼓励幼儿跟着老师一边唱一边做简单的动作。

5、 对于情绪不稳定的幼儿,教师要走近并带动他一起唱。

6、 幼儿熟悉歌曲后,跟着光盘唱。

三、结束环节

让小朋友集体边唱边做动作表演。

三、 延伸环节

提高:“小朋友我们上幼儿园该怎么办?”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发新书,渗透交往礼仪的指导。通过认摆新书,初步建立珍惜书本、爱护学习用品的意识。

2.通过介绍书包的来历,微课观看,整理书包小比赛等,进一步激发爱护学习用品的意识,并在师长的协助下,学会整理书包。

3.通过爱新书,爱书包等活动,适应新的家庭期待,悦纳自己的新身份。

教材分析:

《开开心心上学去》是《我是小学生啦》单元里的第一课,重在使刚离开幼儿园的儿童完成新入学的角色适应。本课侧重引导学生形成对新环境的认同感与喜悦感,获得积极愉快的心理情绪,并为他们在新环境中认识其他人作准备。儿童只有完成心理上的过渡、完成对“我是小学生”的角色认同,开开心心地上学,才能主动参与到“结交新朋友”“认识新老师”等后面几课的活动中来。

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非常自然的现象,代表着自己又长大了;帮助学生克服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拥有积极的上学心态;从行为习惯上,帮助学生学会珍惜书本,爱护学习用品,在师长的协助下,学会整理书包。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学习,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重大的人生改变。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我上小学了”这一事实,积极调整好状态,从心理、生理以及行为习惯上尽快完成上学适应,爱上学,爱学习是本课的教学任务。刚入学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加上家庭的溺爱,在家动手实践的机会非常少,所以,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弱。再加上,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而学生受到年龄生理、人生阅历等限制影响,不能感受到在书本、文具等物质条件背后隐藏的家庭关爱,所以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新期待,并愿意珍惜书本,爱护学习用品,在师长的协助下学会整理书包,爱惜文具,从而悦纳自己是小学生的新身份,是本课时的主要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帮助学生学会珍惜书本,爱护学习用品。感受家庭新期待,悦纳自己的新身份。

重点:从行为习惯上,在师长的协助下,学会整理书包。

教学准备:

1.白板课件。

2.微课制作。

3.书包、新书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我爱新书本

(一)领取新书

设计意图:通过发新书的环节,自然地渗透文明礼仪的引导。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开心心上学去》。

2.板贴(书)课题。

3.师:先来发新书《道德与法治》,请第一小组上来领书。小朋友,要爱护它们呦!

(1)预设:你真棒!向老师说了谢谢!

(2)预设:后面的同学也真不错,真有礼貌!

(二)数数新书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的数一数,认一认,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新书,产生亲近感。

1.师:加上今天新发的书,咱们发了几本新书了?

2.请你把它们从书包里请出来吧!数一数!用手指告诉老师!

(三)认识新书

设计意图:说说自己记住新书的好方法,同桌交流后再反馈,课堂小游戏等。课堂上用好学生的经验,展开教学活动。

1.师:这些书,都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请你和同桌说一说。

2.师:这些书,你认识了吗?会认识的小朋友来教教大家。

3.师:哪些小朋友和他一样,都能叫得出新书的名字了?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把这些新书的名字记住的?

(1)预设:哦,你看图画,记住了新书的名字,了不起!

(2)师:刚才同桌教你的,你记住了,也很棒!

(3)师:原来爸爸妈妈在家老早教过你这些生字。

4.那咱们同桌来互相考一考,老师巡回。

5.师:通过两次互助学习,这些新书,你都认识了吗?老师来和大家玩个游戏吧!我举起哪本书,你就说哪本书的名字。

6.老师举书本: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

7.师:真棒!请拿出活动单,刚才的游戏中,你能认识几本新书,就在作业纸上的这一栏,打上几颗五角星。

8.示范打星:我会认新书:☆☆☆☆☆☆

(四)喜欢新书

设计意图:自主阅读、讨论分享最喜欢的新书,体会对新书的喜爱,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向往。

1.师:你最喜欢哪本新书?请你仔细翻翻看看你的新书。

2.生翻看新书,教师巡回。

3.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本新书吗?先说给同桌听。

4.师:谁来和大家说说。

(1)预设:是的,《道德与法治》课本里有许多有趣的游戏,通过玩这些游戏,我们还能知道很多道理呢!

(五)爱护新书

设计意图:畅所欲言地交流保护书本的奇思妙想。通过书写名字这一教学活动,激发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老师帮助写名字等,减轻不认识字的同学的焦虑情绪。

1.师:大家这么喜欢这些新书,你该怎么爱护它呢?

(1)预设:哦,和家人一起给他包个封面。

(2)预设:对啊,不能乱涂乱画。

(3)预设:是的,放在抽屉的时候,要注意放平整。

(4)预设:想得太周到了!为了保护好自己的书,我们得在书上写上名字,以免弄错!哪些同学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了?请举手!不会写名字的同学,别着急!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啦,你马上就会学会怎么写自己的名字!现在有需要帮忙的请举手!老师来帮助你写名字!

2.总结:大家刚才都说得很好!我们是小学生了,爱护新书,是每一个小学生应该做到的。

3.板贴(书):爱新书

二、我爱新书包

(一)书包的来历

设计意图:讲述自己的书包故事,体会家长在为自己准备书包时对自己的期盼,感受新身份给家庭带来的新期待。

1.师:除了大家之前说到的怎么爱护新书,新书有一个移动的家,那就是书包。你喜欢你的书包吗?

2.师:和同桌说说,你的书包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3.师:谁能拿着自己的书包来说说?

(1)预设:你的书包样子真可爱!

(2)预设:你的书包里面有分层,这样可以把物品摆放更整齐。

(3)预设:你的书包还有拉杆,等东西多的时候,还可以拖呢!

4.师:刚才大家都说了喜欢书包的理由,那么,你的书包是谁送给你的?

(1)预设:你和爸爸妈妈一起挑选书包的时候,爸爸妈妈和你说了什么?

(2)预设:舅舅送你书包的时候,对你有什么嘱咐?

(3)预设:奶奶亲手给你做了书包,她有什么话对你说?

5.师:是啊,你看大家都很喜欢自己的书包。不管是爸妈买的.,舅舅送的,奶奶做的,都体现了家人、亲戚,、朋友对你的期待!我们要爱惜新书包,体会他们对我们的爱。

6.板贴(书):爱书包

(二)我会理书包

1.哪些东西不该带?

设计意图:讨论书包中需要装哪些东西,引导学生思考:幼儿园与小学生活有哪些不一样。在讨论、辨析中,进一步认同自己是小学生的身份。

(1)师:那让我们来看看书包里,还有些什么吧?

(2)师:请小朋友把书包里的其他东西放在桌上。

(3)师:同桌相互看看,哪些东西该带,哪些不该带?

(4)师:先来说说哪些该带的?

(5)师:小朋友带了水壶、毛巾。这些用品你在学校生活中,用得上!

(6)师:老师还发现了小糖果,小玩具。你们觉得这些还能带吗?

(7)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幼儿园和小学生活不一样,这些啊,明天就不能再带到学校来了!今天先放在老师这里,放学记得来拿哦!

2.我会理书包

设计意图: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差距。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并针对重点,进行微课教学。开展游戏与竞赛,进行课堂练习,达成人人动手参与目标。

(1)师:这几天上学,书包是谁整理的呢?

(2)师:有的小朋友很能干,已经会自己整理了,有的小朋友是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共同整理的。那么,你有没有整理书包的好办法呢?

(3)师:真能干!再来看看老师推荐给你的整理书包的方法。

(4)播放微课。

(5)师:看明白了吗?那咱们来一场整理书包比赛!

(6)师:四人小组,比一比,你想夸夸谁的书包?为什么?

(7)师:在刚才整理书包的时候,丁老师也发现还有这样的书包。看了这样的书包,你想对书包的主人说些什么?

预设:你说得太对了,水杯要放在指定的位置,这样书包就不会弄湿了。

预设:是啊,绳子要卷好,放进书包!

预设:大书、小书要分类,这样书包才整洁!

(8)师:大家说得太对了!老师希望你们别犯这样的错误,也能和刚才夸过的同学一样,把书包理得整整齐齐。

(三)我会背书包

设计意图:以教材中呈现的儿歌,作为课的结束。诵读中,巩固技能。诵读中,升华情感。

1.师:大家的表现太棒了!整理完之后,要记得自己背书包。谁来背背?

2.师:真神气!哪些同学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做?请你在位置上试一试。自己的书包自己背!

3.师:祝贺你们,你们又长大了!希望你们能从今天晚上开始整理书包,从明天开始自己背着书包开开心心上学来!

4.师:这节课,大家的表现很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

5.读读书本第五页的儿歌。

三、我能坚持做

设计意图:课外拓展练习,让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巩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指导家庭教育,为好习惯的形成打好基础。

(一)师:理书包,背书包,这两项本领要掌握好,还需要坚持练习一段时间,你能坚持吗?

(二)出示表格。

(三)师:如果你能做到,就给五角星涂上颜色。一周都能做到,就能得到24颗五角星呢!

(四)师:请把这张评比表贴在你的书上,下一周的《道德与法治》课,我们来比比谁坚持做得最好,咱们再来一场整理书包比赛,好吗?

(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新书,学会了整理书包。我们还知道了书本、书包是我们的好伙伴。它们啊,将伴随着我们开启快乐的小学生活。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认识新朋友,适应新的作息,走走校园。相信大家一定不会辜负家人的期望,开开心心来上学,收获满满回家去!下课!

板书设计:

开开心心上学去

爱新书

爱书包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享受音乐律动的情趣。

2、让幼儿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缓解。

3、学会歌曲《上学最心》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上学最开心》

教学难点;学会歌曲《上学最开心》

教学准备;录音带、小贴画。

一师生问候

小朋友们好

老师好

二;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上幼儿园开心吗,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学一首歌曲《上学最开心》。

三;入课

1、教师播放录音带,让幼儿欣赏歌曲《上学最开心》。

2、待幼儿欣赏完后,教师为幼儿朗诵一遍歌曲《上学最开心》

加深幼儿对歌词的了解。

唱唱儿歌,跳跳舞,动动蜡笔,画画图,举起手儿数一数,

有趣故事读一读,上学快乐又幸福。

3、教师给领着幼儿一句一句的唱啊,让幼儿个深刻的感知音乐的美。

4、教师在幼儿以熟知的'情况下,编一些简单的动作加在歌曲里,

使幼儿更深刻的记忆。

5、教师找个别幼儿表演一边唱一边跳。并给予奖励。

游戏《比比谁好》

让幼儿分好组,或找到自己的小伙伴,与他人进行比赛,既巩固了歌曲,也达到了游戏的效果。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通用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 篇4

课题

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1课时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翻书到5页,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三、动手制作课程表。

1、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看,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老师示范做课程表。

3、学生动手制作。

四、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2、拉拉手,交朋友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发新书,渗透交往礼仪的指导。通过认摆新书,初步建立珍惜书本、爱护学习用品的意识。

2.通过介绍书包的来历,微课观看,整理书包小比赛等,进一步激发爱护学习用品的意识,并在师长的协助下,学会整理书包。

3.通过爱新书,爱书包等活动,适应新的家庭期待,悦纳自己的新身份。

教材分析:

《开开心心上学去》是《我是小学生啦》单元里的第一课,重在使刚离开幼儿园的儿童完成新入学的角色适应。本课侧重引导学生形成对新环境的认同感与喜悦感,获得积极愉快的心理情绪,并为他们在新环境中认识其他人作准备。儿童只有完成心理上的过渡、完成对“我是小学生”的角色认同,开开心心地上学,才能主动参与到“结交新朋友”“认识新老师”等后面几课的活动中来。

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非常自然的现象,代表着自己又长大了;帮助学生克服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拥有积极的上学心态;从行为习惯上,帮助学生学会珍惜书本,爱护学习用品,在师长的协助下,学会整理书包。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学习,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重大的人生改变。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我上小学了”这一事实,积极调整好状态,从心理、生理以及行为习惯上尽快完成上学适应,爱上学,爱学习是本课的教学任务。刚入学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加上家庭的溺爱,在家动手实践的机会非常少,所以,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弱。再加上,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而学生受到年龄生理、人生阅历等限制影响,不能感受到在书本、文具等物质条件背后隐藏的家庭关爱,所以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新期待,并愿意珍惜书本,爱护学习用品,在师长的协助下学会整理书包,爱惜文具,从而悦纳自己是小学生的新身份,是本课时的主要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帮助学生学会珍惜书本,爱护学习用品。感受家庭新期待,悦纳自己的新身份。

重点:从行为习惯上,在师长的协助下,学会整理书包。

教学准备:

1.白板课件。

2.微课制作。

3.书包、新书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我爱新书本

(一)领取新书

设计意图:通过发新书的环节,自然地渗透文明礼仪的引导。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开心心上学去》。

2.板贴(书)课题。

3.师:先来发新书《道德与法治》,请第一小组上来领书。小朋友,要爱护它们呦!

(1)预设:你真棒!向老师说了谢谢!

(2)预设:后面的同学也真不错,真有礼貌!

(二)数数新书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的数一数,认一认,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新书,产生亲近感。

1.师:加上今天新发的书,咱们发了几本新书了?

2.请你把它们从书包里请出来吧!数一数!用手指告诉老师!

(三)认识新书

设计意图:说说自己记住新书的好方法,同桌交流后再反馈,课堂小游戏等。课堂上用好学生的经验,展开教学活动。

1.师:这些书,都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请你和同桌说一说。

2.师:这些书,你认识了吗?会认识的小朋友来教教大家。

3.师:哪些小朋友和他一样,都能叫得出新书的名字了?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把这些新书的名字记住的?

(1)预设:哦,你看图画,记住了新书的名字,了不起!

(2)师:刚才同桌教你的,你记住了,也很棒!

(3)师:原来爸爸妈妈在家老早教过你这些生字。

4.那咱们同桌来互相考一考,老师巡回。

5.师:通过两次互助学习,这些新书,你都认识了吗?老师来和大家玩个游戏吧!我举起哪本书,你就说哪本书的名字。

6.老师举书本: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

7.师:真棒!请拿出活动单,刚才的游戏中,你能认识几本新书,就在作业纸上的这一栏,打上几颗五角星。

8.示范打星:我会认新书:☆☆☆☆☆☆

(四)喜欢新书

设计意图:自主阅读、讨论分享最喜欢的新书,体会对新书的喜爱,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向往。

1.师:你最喜欢哪本新书?请你仔细翻翻看看你的新书。

2.生翻看新书,教师巡回。

3.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本新书吗?先说给同桌听。

4.师:谁来和大家说说。

(1)预设:是的,《道德与法治》课本里有许多有趣的游戏,通过玩这些游戏,我们还能知道很多道理呢!

(五)爱护新书

设计意图:畅所欲言地交流保护书本的奇思妙想。通过书写名字这一教学活动,激发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老师帮助写名字等,减轻不认识字的同学的焦虑情绪。

1.师:大家这么喜欢这些新书,你该怎么爱护它呢?

(1)预设:哦,和家人一起给他包个封面。

(2)预设:对啊,不能乱涂乱画。

(3)预设:是的,放在抽屉的时候,要注意放平整。

(4)预设:想得太周到了!为了保护好自己的书,我们得在书上写上名字,以免弄错!哪些同学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了?请举手!不会写名字的同学,别着急!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啦,你马上就会学会怎么写自己的名字!现在有需要帮忙的请举手!老师来帮助你写名字!

2.总结:大家刚才都说得很好!我们是小学生了,爱护新书,是每一个小学生应该做到的。

3.板贴(书):爱新书

二、我爱新书包

(一)书包的来历

设计意图:讲述自己的书包故事,体会家长在为自己准备书包时对自己的期盼,感受新身份给家庭带来的新期待。

1.师:除了大家之前说到的怎么爱护新书,新书有一个移动的家,那就是书包。你喜欢你的书包吗?

2.师:和同桌说说,你的书包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3.师:谁能拿着自己的书包来说说?

(1)预设:你的书包样子真可爱!

(2)预设:你的书包里面有分层,这样可以把物品摆放更整齐。

(3)预设:你的书包还有拉杆,等东西多的时候,还可以拖呢!

4.师:刚才大家都说了喜欢书包的理由,那么,你的书包是谁送给你的?

(1)预设:你和爸爸妈妈一起挑选书包的时候,爸爸妈妈和你说了什么?

(2)预设:舅舅送你书包的时候,对你有什么嘱咐?

(3)预设:奶奶亲手给你做了书包,她有什么话对你说?

5.师:是啊,你看大家都很喜欢自己的书包。不管是爸妈买的,舅舅送的,奶奶做的,都体现了家人、亲戚,、朋友对你的期待!我们要爱惜新书包,体会他们对我们的爱。

6.板贴(书):爱书包

(二)我会理书包

1.哪些东西不该带?

设计意图:讨论书包中需要装哪些东西,引导学生思考:幼儿园与小学生活有哪些不一样。在讨论、辨析中,进一步认同自己是小学生的身份。

(1)师:那让我们来看看书包里,还有些什么吧?

(2)师:请小朋友把书包里的其他东西放在桌上。

(3)师:同桌相互看看,哪些东西该带,哪些不该带?

(4)师:先来说说哪些该带的?

(5)师:小朋友带了水壶、毛巾。这些用品你在学校生活中,用得上!

(6)师:老师还发现了小糖果,小玩具。你们觉得这些还能带吗?

(7)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幼儿园和小学生活不一样,这些啊,明天就不能再带到学校来了!今天先放在老师这里,放学记得来拿哦!

2.我会理书包

设计意图: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差距。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并针对重点,进行微课教学。开展游戏与竞赛,进行课堂练习,达成人人动手参与目标。

(1)师:这几天上学,书包是谁整理的呢?

(2)师:有的小朋友很能干,已经会自己整理了,有的小朋友是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共同整理的。那么,你有没有整理书包的好办法呢?

(3)师:真能干!再来看看老师推荐给你的整理书包的方法。

(4)播放微课。

(5)师:看明白了吗?那咱们来一场整理书包比赛!

(6)师:四人小组,比一比,你想夸夸谁的书包?为什么?

(7)师:在刚才整理书包的时候,丁老师也发现还有这样的书包。看了这样的书包,你想对书包的主人说些什么?

预设:你说得太对了,水杯要放在指定的位置,这样书包就不会弄湿了。

预设:是啊,绳子要卷好,放进书包!

预设:大书、小书要分类,这样书包才整洁!

(8)师:大家说得太对了!老师希望你们别犯这样的错误,也能和刚才夸过的同学一样,把书包理得整整齐齐。

(三)我会背书包

设计意图:以教材中呈现的儿歌,作为课的结束。诵读中,巩固技能。诵读中,升华情感。

1.师:大家的表现太棒了!整理完之后,要记得自己背书包。谁来背背?

2.师:真神气!哪些同学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做?请你在位置上试一试。自己的书包自己背!

3.师:祝贺你们,你们又长大了!希望你们能从今天晚上开始整理书包,从明天开始自己背着书包开开心心上学来!

4.师:这节课,大家的表现很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

5.读读书本第五页的儿歌。

三、我能坚持做

设计意图:课外拓展练习,让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巩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指导家庭教育,为好习惯的形成打好基础。

(一)师:理书包,背书包,这两项本领要掌握好,还需要坚持练习一段时间,你能坚持吗?

(二)出示表格。

(三)师:如果你能做到,就给五角星涂上颜色。一周都能做到,就能得到24颗五角星呢!

(四)师:请把这张评比表贴在你的书上,下一周的《道德与法治》课,我们来比比谁坚持做得最好,咱们再来一场整理书包比赛,好吗?

(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新书,学会了整理书包。我们还知道了书本、书包是我们的好伙伴。它们啊,将伴随着我们开启快乐的小学生活。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认识新朋友,适应新的作息,走走校园。相信大家一定不会辜负家人的期望,开开心心来上学,收获满满回家去!下课!

板书设计:

开开心心上学去

爱新书

爱书包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 篇6

课题

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1课时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翻书到5页,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三、动手制作课程表。

1、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看,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老师示范做课程表。

3、学生动手制作。

四、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2、拉拉手,交朋友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二、认识课程表。

1、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认识课程表

3、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三、总结全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