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笔构网

2025-08-31教案

请欣赏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爱杨梅、爱故乡之情。

3、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和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读课题。课前,我们预习了14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再默读课文,画出自然段,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杨梅的?

三、学习第一段。

1、 写杨梅,是怎样开头的呢?请齐读第一段。

2、 思考:你知道了些什么?

3、 再读。请带着和作者一样的浓浓的思乡情,饱含深情地再读第一段。

四、学习第二段。

1、(作者每当想起故乡,就想起了那可爱的杨梅,杨梅那生机勃勃的身姿便出现在作者的眼前,我们也借作者的眼睛一起去看看那可爱的杨梅树吧。)抽读。

2、你听了,有什么感觉?

3、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吗?

4、杨梅树欢笑,笑什么?为什么笑?到底谁在笑?

5、如果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去听,你会发现杨梅是什么样的?

6、感情朗读第二段。杨梅树不仅在作者的眼里可爱,在我们的眼里同样可爱,让我们带着作者和自己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感情朗读这一段吧。读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感受,找到重音、轻音、快音、慢音,自由练读——展示读——评价——范读——齐读。

五、学习第三段。

1、作者写树的可爱,又是怎么样过渡到写果的呢?齐读第四段。

2、是呀,作者用一个“端午节”就从春写到了夏,用一个“挂”就从树写到了果,一个“满”字,也回应了作者和我们的期待——又是丰收年。作者笔墨精炼,真是不一般啊!

3、请再齐读第四段。

六、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

2、找出最喜欢的.句子品读。(画——自读——同桌互读)

3、品读展示。

4、议。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杨梅果的形状有些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能把杨梅果的形状写得这样具体而生动?(引导学生从观察方法——眼看、手摸、嘴尝、用词生动、融入自己的感情)

七、学习第5、6段。

1、作者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并描写了杨梅果的色、味的可爱。请大家运用同样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第5、6段。(读——品——议)

2、展示:品读展示杨梅果的色和味各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写牙齿被酸倒的事?

八、总结。

1、课文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内容、观察方法、写作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去思考。)

2、你想给自己留一道什么作业?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杨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初步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理念: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

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许多有特色的水果,河北有苹果、鸭梨,新疆有葡萄、哈密瓜,海南岛有香蕉、椰子,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特色水果吗?其中,有一种水果被誉为“江南奇珍、百果”,猜猜它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梅”)

2、你们喜欢杨梅吗?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喜爱它的理由。

3、杨梅色鲜、味美,难怪有这么多人对它爱不释手。其中有一位作家,名字叫王鲁彦,他也和我们一样喜爱杨梅,还特地写了一篇以此为题的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一起把课题读一读。想一想课题中哪个字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感情?

(1)小小的杨梅到底有何魅力能让作者如此喜爱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轻轻地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通顺,并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段序。

(2)反馈交流: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与大家一起分享。(随机正音)

学生举例说(金柑、杨梅、桑果……)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齐读课题

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做记号

个别读

三、再读课文

感悟情感、升华主题

四、三读课文

梳理文脉、指导写作

1、过渡:通过第一遍的朗读,我们解决了生字的读音问题,并且能把课文读通顺了。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能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用笔划出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或体会。(学生自读感悟)

2、反馈交流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杨梅果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第三自然段)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

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的杨梅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第六自然段)

3、感情朗读:品读了课文,我们发现整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情意读一读整篇课文。

4、重回课题:学完课文我们发现课文写的是杨梅,那么课题该叫《我爱杨梅》而课文却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为题,再读读课题你有新的体会吗?

(1)有自己特别喜欢吃的水果吗?想不想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介绍给大家吗?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他喜爱的杨梅的?(再读课文理文脉)

(2)根据回答形成板书,理清文章思路。

(3)作者按一定的`顺序,通过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嘴品尝等方法向我们介绍了他最爱的故乡的杨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喜欢写作的你,学着课文的样写一写你最爱的水果。

喜欢积累的你,摘抄本文的好词好句。

喜欢画画的你,画出你心中江南的杨梅。

喜欢朗读的你,可以配乐朗读课文。

喜欢背诵的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交流;这句话最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

感情朗读。

读中感悟,重点体会:细雨如丝、贪婪、吮吸。

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理解“欢笑”。

闭眼想象画面。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体会“挂满”的丰收喜人景象)

用朗读体会。

交流:哪个词最让你体会到杨梅的可爱?

感情朗读。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发现杨梅的颜色随着慢慢成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多形式美读这一句

多形式美读这一句

交流:这是一种怎样的味道(又酸又甜、甜津津、越吃越爱吃)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学生齐读全文。

学生体会作者爱故乡的感情

回顾全文

五、作业超市

学生自主作业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本节课的设计力求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读促悟,科学的将事物 、生活与语文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不断的感知中积累知识。提高素养。

设计意图

人教版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课文写了动物、植物和人物,《我爱故乡的杨梅》为其中一篇。学过后,学生会有较丰富的知识积累、语言积累和情感积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口头表达和朗读等多方面的能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故乡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吃过杨梅吗?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言]

杨梅生长在我国长江以南各地,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到江南去看看故乡的杨梅。

[幻灯出示课文背景图,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故乡的杨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读后请你告诉大家。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把句子读通顺,读通课文

2、指名学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读中悟情

1、让学生读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一下作者的感受。

[学生轻声读课文]

2、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可爱]

3、作者“我”为什么爱杨梅?杨梅有哪些可爱之处呢?请你默读课文,结合预习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杨梅的?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杨梅树 杨梅果]

2、让我们先来看看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投影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1)让学生轻声读这段话,思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结合重点词语理解,谈谈你的体会(引导学生抓住“贪婪”“吮吸”“伸展”“欢笑”等词语,体会雨中杨梅树生长旺盛和可爱的样子)

(3)小组交流、汇报

3、杨梅果哪些地方特别惹人喜爱呢?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杨梅果可爱的语句。

(1)学生读句子,体会

(2)把自己的体会在小组里和同学们互相说说,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

[随着学生的发言顺序继续学习,体会到一点说一点]

(3)作者从形状、颜色、味道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杨梅果 ,你最喜欢哪一方面就读哪一方面

[学生自由朗读]

四、看录像,激发情感

看录像片,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让杨梅的香甜渗入每个学生的心中——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看视频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4、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一种水果,以文字的形式写下来。

教学重点

理解杨梅果的惹人喜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杨梅视频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贪婪、吮吸、细腻”等词义。

2、学生能根据事物的几方面给课文分段。

3、理解杨梅果的惹人喜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师:炎炎夏日,西瓜就成了这一季节广受人们欢迎的水果之一。老师就最爱吃西瓜,不知道同学们最爱吃哪中水果?

2、学生各自发表看法。

3、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江南的特产——杨梅。(出示课题)

二、看视频,感知杨梅果的惹人喜爱

1、出示视频。看了以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写了杨梅树?

(3)课文除了写杨梅树,还写了什么?

(4)根据事物的几方面给课文分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学生领读生字。

(2)指名读生字。

(3)齐读生字。

(4)指名学生说说分段结果。

(5)集体评定。

四、学习第三段,深入体会(以自选形式开展)

1、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杨梅果的?

2、学生汇报 (板书: 杨梅果 形状 颜色 味道 )

3、明确各方面所在自然段

4、出示分组情况

五、具体深入

1、出示各组应完成的学习任务形状组

(1)划出第4自然段中你认为描写得具体细致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么

感觉到杨梅果形状的特点的?

(2)动动手:用手中的笔画出杨梅果的形状。

颜色组

(1)划出第5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2)找出杨梅果成熟过程中写杨梅颜色的词语,用彩色笔画一画不同颜

色的杨梅果。

味道组

(1)认真读读第6自然段,划出不懂的地方。

(2)你吃过杨梅吗?吃杨梅时是什么表情?请你上来表演一下。

(教师随机板书)

六、作 业

从形、色、味三方面观察一种水果。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深入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2、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一种水果,以文字的形式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过渡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中的杨梅果。它是多么的惹

人喜爱。那么,可爱的杨梅果长在什么上呢?(杨梅树)

今天,我们就再一起去看看作者故乡的杨梅树。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齐读第2自然段。

2、比较学习语段,体会课文用词的优美。

3、分男、女生读第2自然段。

4、学生自由背诵第2自然段中喜欢的句子。

5、由全体同学合作背诵第2自然段。

三、 学习第1段,.总结全文

1、作者题目是《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是爱杨梅还是爱故乡呢?

(学生讨论,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之情)。

2、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四、 观察仿写

1、回顾课文的.写作方法。

(从形、色、味三方面按按由外到里的顺序写具体。)

2、先指名说说。(西瓜等水果)

五、作 业

选择一种水果,仿照课文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

杨梅树 枝 叶

形 圆圆的 生小刺 外 ( 手摸 )

杨梅果 色 淡红 深红 几乎变黑 ( 眼看 )

味 又酸又甜 甜津津 里 ( 口尝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篇5

(一)课前自读,感知“观察”

常言道:“有的放矢”。学生课前自读,不能没有目的地读,应该是心中有“的”。可设计如下问题:

1课文是写什么的?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

2哪一段是课文的重点段?杨梅果有什么特征?

3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和记叙的?

4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二)课内自读,学会“观察”

1抓住特点观察

作者为了赞美杨梅树,抓住它的枝、叶、果的特征进行观察。

如写杨梅树的枝和叶,用了“四季常绿”、“一片片”、“狭长”等词语,以及“吮吸”、“舒展”、“欢笑”等人格化的动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杨梅树的外形美。

再如为了赞美杨梅果,作者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经过多次细致入微的观察,从形状、颜色、滋味三方面突出了它的特征。

形状: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柔软

颜色:淡红→深红→黑红。

滋味:又酸又甜→甜津津。

2突出重点观察

作者写了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其中重点观察了杨梅果,这段内容写得十分详细,是课文的重点段,而写杨梅树仅用几笔带过,做到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按顺序观察

作者观察杨梅,先从整体上观察(杨梅树),后从部分(杨梅果)进行重点观察。根据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文章的思路,全文可分三段:

作者赞美故乡的杨梅,是为了表达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因为作者在观察和描绘时,能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并做到了“言之有序”,才使得文章“言之有物”,很好地表达了中心。这样,学生不但领会了课文的思想内容,还学到了不少的写作知识。

(三)课后习作,指导观察

在学生领悟了课文的观察方法后,应该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进行实物观察和写作训练,更好地巩固、运用“观察”,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习作训练时应该注意:

①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果树进行观察并仿写。

②在仿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如既可写植物,也可写动物,还可以状物。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

2、了解杨梅的可爱特点,学习作者把事物观察仔细、把事物写细致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描写杨梅树、果的特点的方法。

教学时数预计:二教时

第一教时

学习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程序:

一、板书课题

1、读题,想:你是怎么理解题目中爱字的意思的?(引导学生用爱字组出适合题目的词语)

2、议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汇报后,教师作小结。

二、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哪些内容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写的是什么?)

(2)点画课文的生字词语。

(3)遇到不懂问题在书中打上?,或学习课文还想知道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体会。

3、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小结后指导学习课文生字。

三、齐读课文,巩固认知,指导学生解决下面问题:

1、哪一节写的是杨梅树?哪几节写的是杨梅果?

2、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指导学生认识课文详写的是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心得后作汇报。

四、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情况后,进行语言文字巩固训练。

1、你对课文内容了解了什么?

2、组词练习、读读写写重点词语。

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教时

学习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程序:

一、简述上节的学习内容,点明本节的学习要求。

二、学习第一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讨论:这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或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小结,投影开头的方法和作用。

三、学习第二节

1、投影本节内容,指导学生朗读后思考问题:你读懂了(或知道)什么?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读书体会。

3、指名汇报读书心得后,教师板书:树枝绿叶长。让学生思考:感受的杨梅树怎样?(引导学生说出可爱)。

4、小结和归纳后,投影课文句子和词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四、学习三六节

1、投影杨梅果图片和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3-6节的课文内容。

2、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中认识的杨梅果是怎么样的?

3、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杨梅果的形状、味道、颜色等方面作汇报。

4、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后作板书:形状、味道、颜色,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果的形状、味感、颜色等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要求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点画在关的句子、词语)。

5、加深对杨梅颜色变化的了解,投影颜色变化过程。

6、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7、学与用。让学生观察和介绍他们熟悉的一种水果,进行说话训练。

8、总结这部分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谈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五、总结全文的学习要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的是杨梅,表达的是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板书:表达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附板书:

枝绿叶长

形状

表达作者

热爱故乡的

味感

思想感情

颜色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了解杨梅树和杨梅果的可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3、拓展阅读,用学文中积累的语言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

了解杨梅的形状、颜色、滋味惹人喜爱之处,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打出杨梅果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你知道杨梅生长在哪儿吗?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家鲁彦一起,走入那如诗如画的江南,同他一起去品味他的故乡的杨梅。

二、轻声读全文。

课文围绕杨梅,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杨梅树、杨梅果(形、色、味)

三、看课件(杨梅树)。

师: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春天的杨梅树吧(播放课件)。

投影片打出第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

师:一片片狭长的叶子怎么会在雨雾中欢笑呢?(引导学生想像风吹叶动、雨落枝摇、嫩叶如洗的情境,体会枝叶舒服、高兴的心情。)

如果你是春雨中的杨梅树,请做一做舒展的动作,体会杨梅树的快乐。

指名感情朗读。

配乐背诵(或用给音乐片配音的方式试背。)

教师过渡:看书上插图,你观察到了什么?

杨梅树枝叶茂盛,果实累累。

四、自学4-6自然段(杨梅果)。

默读、画批,说说你从哪儿体会出杨梅果惹人喜爱?读读这些句子。

自学后,小组交流。

五、全班学习交流。

1、形状:

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时,教师加以引导点拨,如:一个浑身长满小刺的家伙怎么会可爱呢?(让学生抓住软软的、平平的、细腻而柔软来体会杨梅果形状的可爱。)

有了感受读一读。

补充原文节选再让学生读一读:

只要等它渐渐长熟,它的刺也渐渐软了,平了。那时放到嘴里,软滑之外还带着什么感觉呢?没有人能想得到,它还保存着它的特点,每一根刺平滑地在舌尖上触了过去,细腻柔软而且亲切这好比最甜蜜的吻,使人迷醉呵。

2、颜色:

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时,教师插播课件,看一看杨梅颜色的变化。

用上先是随后最后说一说杨梅颜色的变化。

感情朗读,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3、味道:

引发讨论:酸倒了牙齿怎么还可爱呢?

读一读,用朗读让听者体会到杨梅甜美的味道。

补充原文一段,再读一读:

呵,相思的杨梅!它有着多么惊异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多么甜美的滋味呀!

六、品尝杨梅。

教师取出备好的杨梅果(取自北方的杨梅罐头),请同学们细细品味,暂且不要说出自己的感觉。待全班同学都尝过之后,师问:什么滋味?甜不甜?和我们刚刚读到的杨梅果一样吗?

师:这是北方种植的杨梅(或告诉学生取自超市买的罐头),请你想一想,此时的作者身在异乡,又在病中,望着窗外和故乡一样的绵绵春雨,如果你是作者,会怎样?

补充读原文的最后一段:

唉,唉,故乡的杨梅呵。(用读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

七、选择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读。

八、再一次齐读课题: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