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活动策划(精选9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策划 篇1
一、活动主题:
庆祝父亲节+销售
二、活动目的:
1、关爱顾客家人,感动顾客,提升公司品牌;
2、启动休停顾客,拉动消费,稳固老顾客;、开发新资源。
三、活动内容:
1、找出目标顾客,分析如何出单;
2、前期准备:条幅,气球,水果,场地,礼品等;
3、员工做好邀约顾客工作,邀约内容:时间、地点、主题,目标顾客务必请到;
4、请好讲师,讲课以健康和产品为主;
5、制定销售方案,优惠政策,每个员工都必须会讲会宣传;
6、会前培训。
四、活动流程:
1、顾客入场;
2、主持人互动:做养生操,玩游戏送礼品;
3、介绍专家上台讲课;
4、感恩父亲节环节(力求让顾客感动);
5、况总上台发表感言并宣布回馈政策;
6、员工跟单。
活动策划 篇2
一、活动主题:
狂欢圣诞,喜迎新年
二、活动对象:
高一、高二全体师生
三、主办单位:
学生会校团委
四、晚会地点:
学校报告厅
五、晚会时间:
20xx年12月28日(星期五)(6:00进场)
六、活动内容和形式
1、形式不限,可单人或团组表演均可,节目类型包括大合唱、独唱、独舞、民族舞蹈/现代舞蹈(组合式)、模特表演、歌曲串烧、相声、小品、杂技、演奏、朗诵等;节目题材力求体现新颖、活泼、生动、感人、搞笑、优美、意义深刻、发人深思等不同风格。
2、具体的节目编排由广播台,学生会,校团委负责。所有节目需提前彩排,经过校方审查之后,合格的节目方可在晚会上表演。节目演出次序由抽签决定。
3、节目来源:
高一高二每班负责编排1~2个节目
音乐社,街舞社1~2个节目
其他社团节目
学生会一个节目
(大约25个节目,节目汇报到陈路跃处,由学生会策划部和文体部审核、调整)
七、节目排练、彩排安排时间:
20xx年12月15号(星期六下午12:30~1:00准备开始)
八、各阶段任务及工作分配:
外联部任务:
a、协调各组织,或进行指导,并进行活动经费的调配,解决疑难问题
b、确定晚会邀请的嘉宾
c、负责礼仪事物,如到校嘉宾的礼仪,会场服务物品,如水等。
文体部任务:
负责安排组织一个节目代表学生会演出并帮助布置晚会舞台
宣传部任务:
1.负责布置晚会舞台,制作活动有关的道具(抽奖箱等)
2.元旦海报的制作张贴
策划(学习)部任务:
负责节目的安排工作,及节目之中出现的问题,一节目演出时,保证后台至少五个节目准备完毕与主控室老师协调好,为老师提供节目单
摄影社任务:
会现场的拍摄,摄影任务
劳卫部、纪检部任务:
a、负责会场的纪律维持紧急情况的处理
b、近期负责晚会物品
c、止进入后台,进出报告厅问题(课间不允许出入)
广播台任务:
节目中主持人的串词,和服装帮助与节目组密切配合,高效处理节目准备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与学生会沟通,及时解决问题.根据节目单,保证节目音乐的正确播放,响设备的调试工作,与学生会做好沟通协调及节目播放播放突发问题
办公室部任务:
负责节目单的编辑和打印(每个级段100张);负责此次活动所有打印文件和需电脑制作任务
团委任务:
1.在晚会抽奖、颁奖环节协助相关领导颁发礼品
2.奖品礼物的购买并支付所有此次晚会有关的费用
3.分数的计算与公布黑板上成绩的记录
九、其他
1、晚会大约150分钟,节目表演中间将增加互动环节,暂定为有奖问答和有奖游戏;
2、各节目的.排练,学生会要派人跟踪指导,登记好表演的内容、音乐,通知及时准备,所要物品道具各班自行准备;
3、12月15号前,节目组要确定晚会的节目主持人,并进行培训。17日前确定互动环节的内容,完成主持串词的编写,发给主持人练习。
4、嘉宾的邀请:
5、节目应急方案:
(1)上一个节目演出时,其后的两个节目在后台准备,前一节目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按时出演时,下一个节目即时跟进。
(2)任一节目在演出过程中发生失误或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时,由节目的领演人迅速组织演员重演此节目;若重演仍出现问题,则该节目立即退场,视具体情况决定其再次重演或取消。
6、晚会开始
1)提前三天或五天对老师发出邀请函
2)提前两天使一切设备到位,(影音设备,服装,道具,及备用设备)。
3)提前一天对影音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如投影仪,音响,麦克等)。
4)提前一天对舞台,进行安检,尽量使演员安全。
5)提前一小时一切工作人员到场,开始准备,开启影音,或提前使用的道具,演员到场,准备衣着,及台词的巩固。
活动策划 篇3
一、活动主题:
我的青春,我做主
二、活动目的:
培养班级同学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的能力,提高班集体凝聚力,增进班级间的友谊,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
三、活动时间
xx
四、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1104
五、活动内容:
1、活动主持人致活动开幕词,活动开始。介绍班级相关负责人,班委。
2、娱乐游戏环节
节目一:常规娱乐节目
事先找好一些有才艺表演经验的'同学,准备好娱乐节目,例如:吉他,街舞,独唱等。
节目二:脑筋急转弯有奖大抢答
对象:两班班级成员
道具:脑筋急转弯问题,奖品
六、游戏规则:
1. 将每班平均每组有两到三个问题。
2. 主持人提问,各组抢答,第一个抢到的组派代表回答。
3. 回答错误的谜题可以再度作答。
4. 每组答对问题,主持人发放奖品。
活动策划 篇4
一、活动目的
在父亲节来临之际,通过号召型活动让正处豆蔻年华的大学生多留意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简单而细微的`方式学会珍惜、感念、回馈父母的关爱。让大学生在快乐无忧的生活中思考谁是我们最应该去关爱的人,懂得关爱的含义,明白爱的沉静与伟大,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
二、主办及协办主办同行旅游协会协办:
xx旅游管理
三、活动主题
关心父母健康,让关爱升级
四、活动时间
父亲节
五、活动范围
淮北师范大学
六、参加方式
自愿报名参与户外活动,全体同学响应号召
七、活动流程:
海报+网络海报:
1、关心父母健康状况实际意义;
2、宣传提供父母健康保健方法;
3、发起历史与社会学院关爱父母倡议、发起学校论坛活动。
4、让同学告诉父母学部论坛网址,让父母也看到这些孩子们对广大父母的关切,也看到自己儿女的孝心。
户外活动:由旅游管理专业班组织一个团队,于下午18:10各团队出发至南湖边汇合。开展以下活动:
①拉歌颂父母,感召同学关爱父母
②开展游戏互动用游戏拉进同学关系并激发同学关爱父母的心,例:绕口令;有领队,带队并带动氛围,衔接活动
③发倡议:关心父母健康状况
活动策划 篇5
一、主要负责人:
xx
二、活动目的
通过该开幕式,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引领广大师生走进名著,倡导良好的.读书方式和阅读习惯,在同学们中间形成“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理念,为本学期语文读书月打开一个良好的局面。
三、活动方式
开幕式主要是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引导同学们认识名著,走近名著,进而走进名著。开幕式的形式应该是活泼新颖,全员参与。
四、活动相关内容
主要内容有课本剧展示、经典名著朗诵、有关名著经典歌曲传唱、名著相关时装秀展示。
课本剧:
经典名著朗诵:
经典歌曲传唱:
名著时装秀:
五、图书超市
各班自己制作宣传海报,在操场自己找区域,每人准备至少五本书作为出售或交换用。
六、活动时间
本周六(九月十四号)上午
七、活动地点
二号楼楼前
八、参与人员
初二全体学生及相关负责老师
九、具体实施方案
1、有活动主要负责人协调各班级选送节目和组织训练相关节目,把好质量关,注意内容高雅,思想健康。
2、各节目训练后,集中在周四午间自习和周五午间自习进行彩排,确保万无一失。
3、表演节目所需相关道具及音乐材料应在周五下午放学前交音响负责老师处。
4、节目主持人有关艳玲、王海霞老师主持,主持人写好串词,做好台上下互动准备工作。
5、舞台布置及相关工作责任到每个人。
音响:徐毅舞台布置(设计方案待定):语文组全体老师
演员上下台安排:
标语横幅:
会场组织:
活动策划 篇6
一、设计意图: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班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活动内容:
活动一:社会领域《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使幼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3.知道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进行过端午节的调查。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自带各种口味的煮熟的粽子。
活动过程: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介绍端午与屈原的故事。提问:今天是什么节?大家一起念儿歌《五月五是端午》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撒白糖,门插艾香满堂,龙船下水喜洋洋。
2.老师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屈原是如何爱他的国家,又是怎样投江的。
3.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棗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4.组织幼儿品尝粽子,观察粽子外形、讲述粽子的口感味道。
5.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活动二:艺术领域《包粽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以捏橡皮泥的形式学习包粽子,使幼儿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2.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增强幼儿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来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粽子,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粽子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橡皮泥做粽子?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怎样包粽子、特别是粽子的形态。
3.幼儿分组制作粽子,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活动。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做粽子的形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粽子。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粽子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粽子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6.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活动策划 篇7
【活动目标】
1、在熟悉包粽子过程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并随音乐合拍地进行表演。
2、能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
1、音乐。
2、幼儿观察过包粽子,了解包粽子的过程。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激发创编兴趣。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你想干什么?
(2)随着音乐自由地表现包粽子的过程。
这段音乐表现了包粽子的过程,怎么包呢?我们听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2、迁移包粽子经验,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
包粽子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用什么动作表现洗叶?用什么动作表现装米?
3、尝试随音乐合拍地表演包粽子。
(1)听音乐自由匹配动作。
(2)交流随音乐表演时的'经验与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动作。)
(3)听音乐,完整进行表演。
活动策划 篇8
【设计思路】
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严,孩子与爸爸接触交换的机会甚少。为此,上中路幼儿园展开了“快乐父亲节”活动,提供孩子和爸爸沟通交换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活动目的】
1、使幼儿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知道爸爸的艰辛。
2、通过亲子游戏给父子提供交换的机会,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活动预备】
袋鼠跳袋6个、皮球四个轮胎两个幼儿制作好的礼物——领带
场地,院子里
【活动进程】
1、送给爸爸礼物
2、亲亲爸爸说说静静话
亲子游戏:
1、亲子接力赛。
游戏方法:每个爸爸背着自己的宝贝,全班分成两组。跑到终点绕轮胎回来拍手继续跑,先完者为胜。
2、袋鼠跳
六个幼儿一组,爸爸在对面等待。跳到终点的幼儿爸爸背着跑回出发点,点到者为胜。
3、顶球走
游戏方法:幼儿用头顶着皮球在爸爸的肚子部位。横着走向终点。
4、集体亲子舞蹈《火把节》
4、全体合影
5、活动结束
活动策划 篇9
一、背景材料: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五、活动安排:
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艾草和菖蒲
目标:
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幼儿表现:
班上有四个幼儿特地让家长去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挂在教室内外。孩子们感到很新鲜,他们以前看到过,但是却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以都纷纷问我。我向他们解释和介绍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和端午节用来辟邪的用意。对于辟邪孩子们都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这肯定是一种挺厉害的东西,就象一把剑一样。关于名称,有一个幼儿问我:哪一样是艾草?哪一样是菖蒲?我当时一下子蒙住了,的确课前我没仔细去查过资料,于是我就请小朋友帮忙去问问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乐意地接受了任务,下午当大人来接孩子时,他们都急着询问,但当时家长们也都被问住了。
活动三粽子香袋
目标: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幼儿表现: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