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干法》有感

笔构网

2025-09-03读后感

请欣赏读《干法》有感(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干法》有感 篇1

初次阅读《干法》,看了好几遍,都没有将第一章阅读完,如今看完了这一章,真感觉受益颇多。作者稻盛和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让自己人生中的工作不再乏味无趣。

想想工作了两年的自己,简简单单地认为工作就是为了生活。对工作没有专属的感情,也没有独到的一些见解,更没有自己工作上的领悟。每天都是日复一日地机械化式上班,节假日休息,这种千篇一律的生活,就是我们的工作现状。而每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不选择逃避的方式解决,要不就选择极不情愿的工作态度勉强完成工作任务。对工作,谈不上会有一份真挚的认真,更谈不上会有一份专属的执着。

木匠师傅的一句话:“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龄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这不仅感动了稻盛和夫,也感动了我,应该也感动了许多对工作定义模糊的工作者。我们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完成分配的任务,也不仅仅是为了施展我们的才华与能力,我们更应该在工作中磨练自己的心志,塑造自己的灵魂。在工作中,我们应该秉承“不好逸恶劳,不逃避困难”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达到勤奋工作、潜心钻研、锻炼人性、磨砺心志的效果。

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未开化部落的村民们用行动证明了这一句话的意义,他们通过对工作的追求,勤恳地劳作,实现他们对人格的独特定义。我们为何还要对工作一副无关痛痒的态度呢?我们虽然没有伟人们的丰功伟绩,但是我们也可以有我们自己的小成功,只要我们每一天都认真踏实地工作,就可以逐步铸成自己独立的、优秀的人格,拥有属于自己人生中的成功。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我们不求功成名就,我们只要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相信我们也可以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工作中,我们难免不会遇到迷惑与烦恼的时候。如果我们遇到了,不妨学习一下成功人士的执着,对工作多一些认真与坚持,兴许我们也可以有意外的收获。稻盛和夫原本也不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而且他曾经也认为自己接受不了在劳动中遭受的苦难考验。但是他在松风工业的转变与成就还是作为了一个非常好的正面教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教育。我们可以不用通过道德说教来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我们可以通过许多成功人士的真实故事纠正我们的工作方向。

然而如今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对工作有种别样的感情,虽然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但是我们也不会一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与放弃,还是会选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解决这些困难与挫折的。当我们处于困难与挫折时,不见得一定会是坏事,它可以磨砺我们的意志,也可以塑造我们的人性。稻盛和夫告诉我们不管自己处在何种境遇,都要抱着积极的心态向前看,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认真工作,持续努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经历困难与挫折,我们的人生肯定缺失了一种别样的美丽。

然而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但是这不是要我们每天吃喝玩乐,没有目标,不思进取,懒懒散散地过日子。而是要我们认清一个事实,如果长期持续一种没有目标的生活,我们不但不会成长,而且会丧失自己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我们只有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才可以磨炼自己的灵魂,才可以铸就美好的心灵。有了美好的心灵,就会很自然地去想好事,做好事,为社会、为他人着想,并落实在行动中,你的命运就一定会向好的方向转变。我们一心一意投身于工作,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本身就是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做才能磨炼我们的心志,促进我们成长。而通过这种心志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也能随之提升。

读《干法》有感 篇2

稻盛和夫的《干法》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书。“干法”的中文意思是“行动做事的方法”,但是作者在书中并没有按照字面的意思来写处事的技巧或者待人的要点,而是带给我们一种态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态度。

稻盛和夫先生的工作观就是认为工作效率,或者说工作的结果,不是取决于人的能力高低,而更多取决于人的态度问题。因此他给出了一个公式: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从该公式可以看到:热情和能力的效应大致相当。社会上却有很多人仗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视甚高,妄想付出较少的努力来获取成功,但是基于这个公式,这样的人反而会很容易落后于那些被认为是愚蠢迟钝却发挥极大热情加倍努力的人之后。《干法》是在向人强调勤能补拙这一事实,一些高明的“勤”往往能远胜过“巧”。

当然,光有热情和能力还是不够的。如何看待工作,为了什么而工作,才是干法的精髓,也就是之前公式中的“思维方式”这一项,是最重要的。稻盛和夫先生自称能“跟工作谈恋爱”、能“抱着产品睡”、能“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跑马拉松”,这个能量不是稍纵即逝的激情就能解释、就能维持的,而是要有正向的思维方式,爱工作,为社会为世人做贡献。为什么要爱工作?因为它就是你的人生;对待工作要坚持努力、要精益求精。思维方式有正有负,如果一开始人的思维方式是负的,能力再高、热情再大,也是危害社会,比如一些高智能的犯罪分子。而把工作当作痛苦的事,把工作当成达到“刚刚好”的目的,那么其思维方式也是有问题的,带着有问题的思维方式,获得的工作结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反作用的。要创造一个好的思维方式,首先要树立起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认真践行自己的价值观,将其落实在自己点点滴滴的工作上,最后在践行价值观的道路上,要确认所做的事就是自己愿意做的,也同时是对别人、对集体有利的,即所谓“自利利他,敬天爱人”。以积极的“思维方式”,满怀“热情”,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人生就一定会硕果累累、幸福美满。

我们应该珍惜工作的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自己的价值,活出人的精彩。只要我们少一些抱怨,努力把握现在,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来,成功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我认为,坚忍不拔,勤勤恳恳是做事的起码原则。无论事情多么简单,多么不值一提,都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上面,认真地完成它。如学校一直提倡我们要学会做小事,通过做小事不断提高我们的素质。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而成,当我们做小事时,给别人的是一种态度和信任。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此刻付出的努力,将来一定会有所回报的。

也许上天会眷顾某些人,但是我们这些更多的平凡人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我们最大的的财富。珍惜现在的工作,做好身边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勇于开拓进取,相信自己,这才是实现成功的途径。

读《干法》有感 篇3

通过学习稻盛和夫的《干法》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触动,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工,不屈服于命运,通过自己的拼搏改写了命运的篇幅,最后通过不断努力走到人生巅峰,读完这本书我对比了一下自己现在的生活工作自愧不如。我们是否也像稻盛和夫先生说的一样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如果没有,那么请停止抱怨,以行动起来,改变现在的生活,努力的工作!通过这本书的学习,也感受到这本书跟我们阐述了很多哲学思想,比如“天道酬勤”“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敬天爱人”的人生观,接下来我通过几方面来阐述一下我对这本是的理解,也是通过总结成为自己的智慧,运用到工作生活中。

首先是稻盛和夫先生自问自答中的一个经典问题“为什么要工作?”,我们也可以问一下我们自己,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每天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对自己为什么工作有着不同的认识。有时候经常听到有朋友对自己工作的怨言,而对别人的工作是多么的羡慕。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工作是多少人也在羡慕的?同样我们大部分人认为工作是为了吃饭生存获取报酬。难道拼命的工作,仅仅是为了吃饭吗?稻盛和夫先生认为: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工作是锻炼人性,磨练心志的修行。所以调整心态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对于工作的态度不一样也决定了,每个人对工作的热爱和付出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工作和事业的一个根本性的区别。

工作目标对于我们工作的重要意义,其实工作与人生一样,都是在不断超越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很多人都会给自己在一段时间内树立一个目标的,但是这个目标是否正确、是否能够实现,到最后只能把目标变为一个美好的憧憬。所以我们制定目标一定要实际可行,通过努力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才能完成最后的大目标。从现在起为自己设立一个个递进性的小目标,当目标实现后,继续更新增进目标,以此类推孜孜不倦。要勇于创新,敢走别人走不通的路,要相信任何事物都还可以有创新的阶梯,充满热情对待身边的每一件大事小事,只要信念还在,梦想就在。

在人生低谷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要把它当成是磨炼我们的修炼。人生与工作同样的道理,每个人都希望每天都是顺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人生的轨迹就是一条快速爬升的坦途。但现实确实很现实,每个人都像海浪一样起起伏伏,不要在顺境时沾沾自喜,读后感也不要在逆境时怨天尤人,我们的工作与人生相同,当在一个环境里,你和身边的其他人都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当大家产生绝望的时候,我们能否依旧坚持,保持“抱着产品睡”的投入?当我们做到的那个时候,相信成功就不远了。

对待自己的产品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为了研发工作,他把锅碗瓢盆都搬到了公司,吃喝拉撒全都在公司里,经常一边吃饭一边做实验他果然独立研发出了镁橄榄石新型陶瓷材料,当时只有最出名的通用电气公司有这个技术。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灵魂吗,稻盛和夫认为,充满形式感、精进的工作之后,你的产品就有生命力,如果你听到他们在哭泣,就能感知到他们身上存在缺憾,从而去改善他们,让他们变得完美无缺。我们在生产制造产品如果同样的用心,相信我们的产品也一定更具有生命力!

读书就是对比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干法》这本书教给我们的核心是让自己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再去用心做。其实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人生最难回答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首先要心怀感恩的去热爱自己工作,然后要设定高目标,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工作,不断的创新改进,并且要一直的追求完美。持续的力量能将“平凡”变为“非凡”!

读《干法》有感 篇4

知识和思想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开拓我们的眼界,净化我们的心灵,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所有的知识并不是表面的文字所带来的感受,而是对于我们内在的完善和影响,对于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

这几天读稻盛和夫《干法》一书读了好几遍了,每读一遍就有着不同的感受。《干法》一书并不仅仅告知我们最浅显的道理,如何去做工作、去干事情,而是告诉我们的是一种生活观、价值观和工作观,蕴含着一个非常不简单的道理:人为什么要工作?我们工作的方法是什么?要努力的去工作,在工作中成长并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如此,工作亦是如此,我们所有经历的困难和挫折、磨砺都是生活和工作对我们的考验,要么战胜它,要么被它打败,唯有战胜它才能成就自己。很喜欢稻盛先生的几句话,对于工作而言的,只有流过汗的工作获取的财富和快乐,才是最实在的。在工作中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它,我们收获的也都是快乐,对于这几句话我是深有体会的。

我是刚入职不到四个月的新员工,记得刚来公司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对一些技术业务又不熟悉,在学习氩弧焊业务时被弧光灼伤了眼睛不停的流泪,脸也被烤的很疼,扒了一层皮,好几天都不开心,心情很压抑,都有了很厌恶这份工作的情绪,但随着后来老员工不厌其烦的手把手教的教和我努力的学,尤其在焊接巴长的“严肃逼迫”和亲自给我示范下,我的业务技能开始慢慢提升上来,并能较好的独立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和任务,心里也开始慢慢的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压抑的心情也舒展开来。

大家都知道炉灶炮台打磨拉丝是一个又脏又累而且要求比较严格的工作,刚开始接触时,我一天只能打磨拉丝四件,效率低了,质量还不保证,但现在我一天能打磨拉丝十四五个了,虽然一天下来很累,大冷的天都出一身汗,浑身还脏,但我并没有厌恶这项工作,反而心里觉得很开心,因为我从这项工作中学到了技能,得到了友情,收获了开心。

工作开心了,享受到了工作中的快乐,在工作中你就会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用心的工作,这样你就会在工作当中会不时地闪现出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和良好建议的灵感。打磨炮台要用拉丝布进行拉丝改丝,一天活干完下来第二天手指关节僵硬,酸楚疼,我就从干装修的打磨墙面用的那种纱布支架得到灵感,自己制作了一个把拉丝布放上,用起来效果很好,节省了时间,手指关节也不疼了,心里也是挺开心的,当然这只是我在工作实践中用心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的一个感受。

另外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焊接巴的卫生经常做不好,挨领导点名批评,于是巴长让我在他们拖完地板后再仔细检查一下,不干净的地方我用抹布蹲在地上再擦一下,每次打擦完腿脚都麻了,还出身热汗,后来我自己买了一个家庭用的拖把而且买了3个红颜色的,也有点寓意,对工作要热情似火的意思吧,巴长还开玩笑的封了我一个“卫生委员”的头衔;还有一件就是装配班组改造老式的用耐火土材料做的炉膛,要把耐火土砖敲了去,耐火土砖很硬,他们用锤子钎子一点点的往外抠,很费时费力,我曾提议他们用冲击电锤会更快一些,虽然他们当时没有采纳,但再后来不知采纳了谁的建议,他们还是用的冲击电锤抠的耐火土砖材料,较快的完成了任务。

不管采纳了谁的建议最起码应验了我最初提到的方法,心里当然也是很开心的,以上点点滴滴通过读了稻盛和夫《干法》真的是更加感受到了这本书中的一些精髓,既然我们半生都在工作,那为何不如像谈恋爱那样找一个真心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把“不得不干的事”转换成“真心喜欢的事”带着爱去工作,用心去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呢!

读《干法》有感 篇5

2020年的寒假,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我们没有办法回到学校学习,只能进行线上学习,在学习的空余时间,选择了一本书,名字是《干法》,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也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了许多作者本身对于工作的态度,也让我明白了以后在职场中该有一个什么态度。

《干法》的作者是日本经营之父稻盛和夫先生,1932年在日本鹿儿岛出生。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曾在1959年和1984年分别创办了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和第二垫垫株式会社。这两个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在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并创设“京都奖”,被誉为“亚洲诺贝尔奖”。在1983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目前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12000人。

其实,并非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天才,也并非每个人在创业的时候有着良好的基础。稻盛和夫先生也是如此,他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也面临着许多的困境,但是稻盛和夫先生对于工作的态度是值得的我们学习的。在书中的一节,“抱着产品睡”,他对于自己的产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用对待孩子的爱来对待自己的产品,由于产品的问题不断出现,稻盛和夫先生通宵守护者自己的产品,随时解决产品出现的问题,以至于最后困到将产品包在自己的胸前就睡着了。

书中还有一节的名称是成为“自然型”的人,所谓“自然型”指的就是拥有自己的想法,拥有自己的目标,我们对于工作需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也就是说,对于工作,不要等到老板或者领导给了我们明确的任务时才去做,我们要对于任务要提前认知,对于任务先做到熟悉一切,也就是说要主动积极。只有这样,才会使得我们的工作做到更好。

有些人一看到《干法》这本书,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可能是一本讲述如何有效工作的方法,但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讲具体的工作方法,而是论述于工作方法之前的问题,注重阐述的是“劳动观”“工作观”。而对于工作,无非就是要保持着一种热爱的态度,不是因为单纯的工作而工作,而是因为我们热爱这一份工作,把工作当成是一种乐趣。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是这样,在最开始的时候,不会一帆风顺,而我们只有克服一些困难,才会使得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利。所以说,拥有一颗热爱工作的心,是我们在工作中获得好业绩的基础。

马上我们就要面临着毕业,而这些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要热爱工作,保持一颗炙热的心。(李腾飞)

读《干法》有感 篇6

公司发的书,我心想唐总能看上,既然那么大老板都推荐,那必然是有可取之处的。说实话,以前看书的时候从不在意前言和序的,但是在阴差阳错的看完这本书的前言和序之后,我打算花心思去仔细研读这本书。稻盛和夫通过几十年的醉心工作想让浮夸的年轻人记住一句话:“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就是把工作当成一种修行,能修成什么样的“果”,那真是要看个人了。

过年值班的时候开始看的第一遍,愚昧的感觉他所写的拼命工作,甚至只有遁入空门的人才能做到。但我合上书静静体会后,想到这本书想让读者学会的,仅仅是一种心态,积极的心态,健康的心态,可以改变命运扭转人生的心态。

我一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实习生,涉世未深,如何在一本记载几十年心路历程的书中寻找出路?也只有一字一句的细细品味,与现实慢慢结合。到现在,书里写到稻盛和夫和他所在的公司面对困难和逆境的时候表现出的“弹力”使我敬佩不已。我感觉如果我能领悟这本书的一小部分,那对于我的未来也是有很大的助力的。所以,我还是得继续学习,争取能达到“顿悟”!就像我们的公司自主研发新品——醍酒

在此也提一下我从《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提炼的一句话:

醍酒,如甘露入心,醍醐灌顶也。

读《干法》有感 篇7

文字,是人类发展至今取得骄人成绩的首席功臣,正因为有文字,人类祖先们遗留下来的各个领域的宝贵经验才得以传承。书本,则是把浩瀚知识海洋中的精要以一种分类的方式记载。难能可贵,稻盛先生作为一位成功的先行者,他以他自己的人生书写着传奇般的经历与信念,指导我们做人做事的真谛。

人们为什么要工作?这个问题在当代的年轻人口中大概只能得出几种荒唐的答案。赚钱生存、打发他多余的青春、努力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恰恰相反稻盛先生则认为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工作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如果一味的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总想着山的另一面有更好的差事,就这样在痛苦中徘徊,到最后青春燃尽,终将一事无成。

《干法》一书教导我们,首先要喜欢并爱上自己的工作、改变自己原有的心态、不管工作差异、职位高低。都必须喜欢上,就如你喜欢女孩子一样喜欢,爱上了,她在你心中就是最美的,旁人无可取代。当工作遇到困难时,一定不能放弃,放弃了就等于前面所做的一切都白做了;当工作进展顺利时,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工作中所获得的欢乐;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来获得更多的快乐;当工作做到有人褒奖时,就要诚心的表示感谢。把这种快乐和感动当做前进路上的精神粮食,然后继续全心声地投入到艰苦的工作中去。从现在起为自己设立一个高的目标,当目标实现后,继续更新增进目标,以此类推孜孜不倦。要勇于创新,敢走别人走不通的路,要相信任何事物都还可以有创新的阶梯,充满热情对待身边的每一件大事小事,只要信念还在,梦想就在。

只可惜,大多数年轻人已经被现有的复杂生活圈感染玷污了圣洁的心灵。无法摆脱金钱、名利、爱慕虚荣所下的圈套。依赖、攀比这些都是阻挡人进步的最大恶魔。也许会有那么些时候触动灵魂认真想到过要改变一下自己。可现实还是现实,那美好的想法就这么被它摧毁。导读中的一段话写得很透彻“稻盛先生开出的药方虽好,但这个药方好像只对一小部分人管用。”对于这一小部分人来说《干法》只是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动力,因为他们本来就这么想。而对于至今尚未明白认真工作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的人,如果他们看懂并能运用好《干法》,则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之前的我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并不了解日本文化,只知道日本有一流的电子产品、和强势的经济产业。读完干法以后,不得不对日本人的经济头脑、哲学典故所震撼。相比之下,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简直就是一团糟,真为自己汗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