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朝花夕拾》的读后感(精选9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 篇1
清露沾衣,我走在海边。茫茫野草中绽放着一朵清香四溢的花朵。因为喜爱,想要摘下;因为喜爱,怎能采取。思前想后,思前想后,只能待得日落胭脂红,海鸥齐飞天之时,悄悄地拾起这陨落的美丽。把这迷人的笑靥放在书桌之前,双手托着脸蛋观赏她。看肥胖的黄蜂,飞舞的白蝶悠悠地从窗外飞来。
那又酸又甜的覆盆子,那碧绿的菜畦,那光滑的石井栏,还有那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唉,早知就不寻那什么人形的的何首乌,不从石井栏上跳下来,不把砖头扔到隔壁家,不,我惬意的生活,我欢快的乐园。终究还是被送到了那个最严的书塾,什么古人云:“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三味书屋啊,真是之乎者也!这儿的老先生有着一套严厉的规矩,但也不尝用过,却总是瞪上大家几眼,大声道:“读书!”大家也便小和尚念经一样读起了“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在那苍绿的老树下,在那褐黄的竹凳上,伴着鸣蝉的长吟,蟋蟀的琴瑟,油蚙的低唱,安详地附在阿妈宽大的怀中,阿妈一边摇着蒲扇,一遍讲着“美女蛇”,“长毛”。但阿妈你总要教我一堆麻烦的礼节,什么人死了不能说死了,要说老掉了的,晒裤子的竹竿地下不能钻过去的,生了孩子的房子不能进去的。阿妈,有时我真的很讨厌你,因为你把我的隐鼠踩死后却不已为然!直到那正月间的一天,你对我说:“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要不然我真的不会原谅你的。
漫长的冬天是几分无聊的。都怪那沈四太太把我们吃冰的事给告发了,害得我们只能禁足家中,倘若是衍太太肯定不会如此做的,她对别家孩子总是很好,无论出什么乱子,也绝不告诉各人的父母,所以我们最爱在衍太太家旁塑雪罗汉,捉小鸟了,但衍太太却也爱胡说八道,说什么我偷了我家里的首饰,心中开始产生对她的厌恶。
门口的小草发出嫩芽,我背上书包和许许多多的行囊走向了朝阳,身后是母亲一遍一遍的嘱咐。风波涌起,才知鉴真的伟立。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樱花之下也不过是那些顶着富士山的清国留学生。乘上火车,几经波折,才得以到达仙台。“我就是叫藤野严九郎的。”一个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男人站在讲台说着。他的穿衣总是模糊的,却能在我的图上找出那微小的错误。藤野先生对我倒也是不错的,每次都会从头到尾的给我标出讲义的错误,传授知识时却也还会问我是不是违背了我的思想观念,直到我说没有他才放下心来。冷风袭身,谁知那日码头的诀别是永别。你挥着双手,我却内含无限愧疚,因为我不能去医治人们的肉体了。
如今十余年已过,我却还改不了小盹的习惯,醒了,就继续战斗吧!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 篇2
今日我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本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儿时到老了的事。本文写出了写出了一个以笔代枪,同恶势力不屈抗争的伟大斗士,此刻成了一个远游归来的慈爱温和的长者,在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和心灵的家园中轻轻拂去岁月的积尘,而后,气定神闲地娓娓道出一个个生动清晰的故事,一个个鲜活形象的人物——长妈妈、衍四太太、五猖会上的无常、百草园中的美女蛇……
本文中还多次写出了鲁迅先生在国外的教师,如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比较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构成了鲜明的比较,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用自己那有没的笔法,写出了自己儿时的见解与感悟。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 篇3
偶然收到一条朋友的短信,才发现已许久没有联系,突如其来的关心让人觉得温暖。不自觉地想起初中的生活,彼此形影不离的那段日子,平凡而冗长,却依然清晰无比,甚至是每个细节。
很早就读过鲁迅的《朝花夕拾》,文中描绘了许多他童年的生活以及早年的经历。当读到《范爱农》中的一段:“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在书上踌躇满志的鲁迅,原来也像我一样,在那个纠结的年龄里,对范爱农又爱又厌,正如我们那年为一颗糖而与好朋友争吵,继而又在好友安慰中与她深深拥抱。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当这些字句映入眼帘,我仿佛回到了自己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小时候也许就是这样吧,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不管什么都会触动我们甜甜的笑。或许每个人都在回忆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时光吧。即使是曾经的不开心,也会因为时间的流逝,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色,仿佛当下的生活永远比不上过往的岁月。
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过去。正如黄磊说,“你在某个午后看见一位老人,很老很老,阳光下,坐在街角。你哪能知道他经历过什么,你哪能知道他的一生。”《朝花夕拾》或许不仅是鲁迅写给读者看的,更是写给他自己看的。可读着读着,又觉得它不仅指引我们体会鲁迅,更让我们回味自己。
于是本不该是朝花夕拾的年纪,却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片段。
然而,总有人说人不能活在过去,活在回忆里。我也懂得,人应活在当下,活在今朝,活在自己的阳光里。所以,“朝花夕拾”过后,能做的,只有把握当下的时光!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 篇4
我对着这个题目沉思了好久。《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大部分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回味无穷。
虽然我还年轻,只有十几岁,可总喜欢回忆儿时的往事。我会一动不动的凝视着天空,房顶,或随便什么地方,长久的踱着步……我的灵感深处会突然爆发出一阵奇异的颤抖,血涌上我的脸,快乐,那样神奇的回到了我的身上……在迷人和眩晕之中,我仿佛又变成了小学四年级是学生,在学校宽阔的训练场上挥拍打球;盛夏,在池塘上泼水玩耍;金秋,在玉米地里欢快起舞……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一件件永久难忘怀的事情,这一切构成了我整个童年时代的回忆。
小时候,我会因捡到一枚硬币而欣喜若狂,理由是终于当了一次儿歌中的那位捡到一分钱的小朋友;而今,长大的我也会捡起路上的硬币,理由是——那上面有国徽。
小时候,我会在课堂上因为老师的一个错别字而举手,不到老师“投降”决不罢休;而如今,即使老师写了一黑板的错别字,我除了在底下翻翻字典外,决不会有其他动作。
在这漫长的十几个年头中,许多记忆已随着岁月的侵蚀而悄然逝去,唯有成长的足迹——那记录着你的所得和所失的足迹——永远不会磨灭。我希望永远不要失去童年时代的那种快乐、天真、朝气蓬勃、不知疲倦……
童年像一杯浓郁可口的咖啡,品味的时候很甜美,但甜美中带有一点苦涩;而成长则像一杯芳香四溢的茶,入口也许很苦——因为你失去了童稚,失去了那份坚持“真理”的勇气,失去了一份“崇拜”的心灵依托;但随即你会发现者茶的醇美、芳香、回味悠长——你的确得到了很多;民族的自尊心,恬静而悠长自得的处世态度,决不盲目的理性(也许有点偏执)一颗日臻成熟的“仁爱之心”。
当一个人“冥然兀坐”时,不妨品品成长这杯茶,你会惊奇的发现;自己得到了很多。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 篇5
手捧着鲁迅的《朝花夕拾》,品味着那年少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飘向了那份属于我们的逍遥日子。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百草园,以虫草为乐,听那朴实、善良的长妈妈讲故事,又有那寿先生的严厉教诲,有了这些事件的发生,使鲁迅的童年生活充满趣味和无暇,而在这些片段中,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位日本老师,是鲁迅当时在日本学医的老师,记得他第一次与鲁迅见面时,他竟忘带领结,穿得很朴素。他是以为严肃、教学严谨、没有种族偏见的人,从文中他把鲁迅的讲义用了红笔修改,教鲁迅血管移动的位置,更加显示了他的和蔼可亲,文章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鲁迅对他的景仰心情。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丰富而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让人可从这细小的情节中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让我可对中国旧社会有了更一步的了解,也让我所知道的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童年已渐渐遥远,岁月已无情的流逝。然而心灵的童年都是永存的。读读鲁迅的《朝花夕拾》,一起去感悟人生,享受自然吧!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 篇6
书题中“朝花”是指散文记述的对象——孩童时期和青年时期,“夕拾”是指鲁迅主体的写作时间与方式。这本“朝花夕拾”每篇都带有导读,能让读者更深层的邻略文章的精华。
《狗·猫·鼠》中表达了鲁迅对猫的仇视,书中有一段道“此刻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并且光明正大。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一样,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从那里面能够看出鲁迅仇恨猫是因为猫对弱小的欺凌。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以猫的特质讽刺某些人一旦抓住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折磨别人。
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是《风筝》,讲述的是鲁迅小时候不太懂童心,认为玩风筝的小孩长大后没出息,从而折断了弟弟辛辛苦苦做的蝴蝶风筝。长大以后在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籍上看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悔及想去弥补时,可他却也长出了胡子。问及此事,他已全然不知,不怨了。遗憾深深地埋在鲁迅心里。此刻也有这样的事情,大人认为对学习无用的东西都是垃圾,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
《朝花夕拾》是一部很棒的散文集,我买的是同心出版社,封面很美,能让人静下来慢慢品味书香。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 篇7
初识《朝花夕拾》,我便被其优美的文字,热烈而深沉的情感所吸引。这部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文笔深沉隽永,完整地记录了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道路。仔细品读,就像品尝一杯香醇的酒,唇齿留香,让人回味无穷。此时,往昔生活的美好回忆在我的眼前蔓延开来,我重新嗅到了童年的芬芳。
提起朝花夕拾,我印象最深刻的情节要数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玩乐、学习生活了。我也如同作者一样,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情感,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面。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与他的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许多。他又常听长妈妈讲故事,因而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中,寿镜吾老先生虽教导严厉,但仍耐不住孩子们心中的稚气。当寿老先生读书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而小鲁迅此时正在聚精会神地画画……
在乏味的学习生活中,这也是孩子们当时极大的乐趣了,一切感受都是那样的天真烂漫,令人回味无穷。我不懂自己为何那么喜欢鲁迅先生这一段时期的经历,或许是唤起了我对童年的美好记忆吧,亦或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总之,用孩子的角度来观世界,真的令人感到无比亲切呢。
鲁迅先生在文章当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憧憬着美好的童年,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束缚着,而这正是儿童的天性。曾几何时,我已经远离了童年,步入了少年时代,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学习,纷纷扰扰的生活已激不起我心中的涟漪。但我自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有时还做着甜美的少年梦。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
犹记我家附近还有一大片田野,小时候总去那里听闻春日里悦耳的鸟声,感受夏日清风的热烈,沉醉于秋日淡淡的果香,享受着冬日暖阳的沐浴。还有那片总被我采的一朵不剩的油菜花地。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常常忘了归途。也还记得小时候每天一吃完饭,嘴都不擦就去邻家串门儿,和小伙伴一起去吃豆腐花,一起去田野里嬉戏,还时不时地跌进泥潭,变成个小泥人儿。在田野里,我和小伙伴采了各式各样的花,又生怕主人找来就把花藏进了树洞中,等到折回去,花早就枯萎了,但我却仍沉醉在这无拘无束的自由快乐中。而不知从何时起,田野上造起了楼房,我和小伙伴也都在为前程奔波着,如今,已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些许的自由,但我仍然向往自由,热爱自然,无论此时能否实现这个微小的心愿,而童年的这段散发着芳香的记忆将永远封存在我心底。或许也正是因为我和幼年鲁迅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才使得我读完他的文章有如此多的感慨。
一朵朵花瓣,一缕缕香气,构筑了我整个童年,而现在,童年虽已渐渐消逝,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但是当我捧起《朝花夕拾》的时候,我内心的记忆就如潮涌般袭来。体味鲁迅先生那个时期的童年之梦,我就会和鲁迅先生一起重温童年的记忆,重新嗅到童年的芬芳,重新和鲁迅先生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拥抱美好的幸福生活。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 篇8
打开Word文档的时候有些陌生,毕竟三个月没写些什么了。看来也并非是离开写字就活不下去的人。所谓的,只要生命在,生活就继续的下去。我一直认为我是以爱和生活为主题的写手,除了这些我写不出什么,除非是课堂上被迫挤出的所谓作文。你看我在发表的文章,要么是日常琐碎,要么是朋友贺文。虽然写的不尽人意,但确确实实是爱与生活的写照。大概要被说虚伪与神经病了,真话与假话不过是作者和读者的事了,不必争出个什么来。现在只是因为久未执笔,而要说的太多,才逼着自己写了下来。
如今已是冬天,还记得早先在夏天大汗淋漓的时候,还说真希望冬天快些到啊。竟然悄悄的就来了,广东是直接从夏天过渡到冬天的吧。我躲在被窝里听母亲一声一声的呼唤我,却也迟迟睁不开眼,只道是再让我多睡一秒钟,一秒钟就可以。然后一秒钟一秒钟在闹钟的滴滴答答中消失了,我才拖着我睡的腰酸背痛的身子爬起来。当然,迟到是常见的事。有一天中午上学的路上,已经是快要上课的时间,背后一阵跑步声,是那个就要面临高考的邻家哥哥的同学。忽然觉得心疼,又很是悲哀,好似从那个疲惫的身影里看见了自己。生活就是这样拿着匕首指着你,你一停下来,就给你一刀。
大概是时间长了,锻炼出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我心甘情愿的坐在教室里为自己延长一节课的时间做练习,哪怕我与父母相处的时间除开睡觉只有三个多钟头。节奏猛然紧张了许些,就好像总是有一种要被别人超出一大截的感觉。夸张的说,这是我人生以来最得以称之为生活的日子,如同面对迷茫的大海发现了可以靠岸的地方,并且努力航行。
开学之后的一段时间,都觉得压力很大,好在物理考试和英语考试都取得了不错的分数,可是也算不得什么。真正的意识到发奋的重要性,是从第二次物理考试挂了开始,我自己安慰的能力还真是节节高升啊。老师也只是让我去办公室讲解了一下,班主任也只是说了句:王曦,加油啊。我却像是得到了什么救命良药一般,虽是不到欲语泪先流的地步,却也实在感动的很。那么多人给予我厚望,所以应该为着他们的希望和自己的未来,尽自己所能的去画好一幅蓝图。我即使多么累,多么辛苦,都将用我的一生来爱你们,所有给予我爱的人,你们的温暖将照亮我的一生。
虽然每天还是二十四个小时,却多少有些不同的经历。第一次进化学实验室的时候,打翻了酒精灯,虽然知道不慎起火要用湿布盖起来,却一紧张什么都忘了,只是手忙脚乱的喊老师,老师。也很烧破了前面男生的校服,好在没什么大碍。真的是恐惧极了,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好像下一秒大火就要烧起来了,以至于好一阵子都回不过神来。其实有时候灾难离我们并不远。还有前不久的校运会,不知道为什么拍集体照的那一刻偏偏固执的不肯去。于是被人指责说你不是一班的人。自己也觉得矛盾,平时在家里自拍个不停,到了公众场合反而羞于那一两张合照么?其实不是,我需要的不是你们定格在照片上的笑脸,而是活生生的人,因为我这样的人对着那些死的照片,感情是澎湃不起来的。可是又想,这大概只是事后的借口罢。
偶尔也会涌现出一股子美丽的少女情怀,但都被理智的压了下去。我并不是觉得恋爱会阻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只是如今都还不够成熟,即使现在爱的死去活来,为我们的青春抹上了美丽的色彩。到头来不过是悲剧散场,甚至沉浸在昔日的美好里不能自拔。再说,经历了小学的那些分分合合,总归是有些大彻大悟,一些杂念也都沉淀了下来。人总是要成长的,尽管我还称不上得道高僧,但多少要比孩子时期要明白透彻的多。太罗曼蒂克并不一定是好事。只能默默的说,亲爱的男孩我们再等等。记得看过一篇影评,题目是这样的:暗恋是一场纯真的闷骚。真是恰当至极啊。
秋冬交际也就是十月末的时候病了一场,至今不知道是病因。长了满身的红疹子,现在想起来都惊心,虽然只持续两三天,却折磨了我两三天。就算我在深夜静下心来,两个大拇趾缠过来缠过去,仍然因为奇痒而辗反侧无法入眠。我倒是总结出一个办法,失眠的时候只要念叨着什么都别想,总归会睡着的,反而会有点作用。两三天不是很长,可是接下来却不幸的患上了感冒,每天就要顶着一个不通的鼻孔过日子了。擦鼻子的时候总是要被旁边的男生嘲笑,也懒得理他。我犹记得去年大概也这个时候,也是患了很重的感冒,在桌子边挂一个塑料袋,不到半天时间就装了满满的擦过鼻涕的纸巾。难道生病也是有规律的么?
周六也要返校做些试卷,上网时间减少许多,却终不及杨言那般决绝。周日的早上一般是睡过去的,这么一来,好像只过了半天的周末,一点也不过瘾。但是周六补课还是喜欢的,因为若是我在家学习,又懒散效率又低,还时时抵不住电脑的诱惑。初三当然要抓紧些嘛,学校补充了我这方面的不足。
在这里我不禁要恶俗的说句时间过的真快了。朝花夕拾的时候,真的感觉好像是昨天的事情,竟过了好些月了。可我总在这里怀古伤今,唠叨的话就集中在这里说了。
未来像是黑夜中迎面而来却从不擦身的汽车,车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却始终不给我们看清他的模样……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 篇9
鲁迅的文笔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和一位平易近人的爷爷交谈。于是,今日我向姐姐借来鲁迅的《朝花夕拾》,闷了自己一天,品味了一番。
在此书中,当然也有鲁迅先生一贯的讽刺辛辣,但更多的,却是一位老年人回忆往事时的脉脉温情。
书中的十则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当我看到《藤野先生》中的那一段话,便没有来由地心痛起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
可是,日本人也不是都不明白“尊重”二为何意。作者在此则中更着力描述的,是藤野先生严谨的教学作风,对作者真诚的关怀。作品的里行间,无不洋溢着鲁迅对这位恩师的赞扬与牵挂。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耐心辅导,是期望将日本精湛的医学技术传入中国,为中国的人们治疗疾病。为了所有人的健康而学医,着实可敬!
《朝花夕拾》是对逝去岁月的回忆,有真挚的情怀,有无奈的感伤。欢快的时候,有沁人的馨香袭来;郁闷不乐的时候,有无名的寂寞前来吞噬。这一切,在鲁迅笔下确实能真切的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