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师德报告心得体会(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篇1
学生怎样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呢?听了四位教师的师德报告后,我深有感触,并深受启发,更是深受教育。四位老师年龄各异,经历有别,但有一个共同的情感——爱心——使他们走到了一起。爱心,成为他们塑造崇高师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杨维泽和吕宜民两位老师不远千里,克服种种困难,在条件艰苦、余震不断的灾区支教。承载着组织的信任,同事的关心,家人的支持,这是一种大爱,是一种真爱;李雪梅老师每天面对不同的学生满含微笑,帮残扶弱,尽心竭力,吴顺峰老师十几年如一日任劳任怨,超负荷工作,展现给学生的是挚情,是真情。不可否认,如果说名师的造就离不开一定的机遇和条件的话,即使有,也只会垂青于那些一贯勤奋与努力的.人身上。
决心以这次报告为契机,强化主人翁责任感,深入扎实、有创造性地落实好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也引发了几点思考。
一、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管是师德标兵还是优秀教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因此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加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进一步研究《新课程标准》,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更新自己的观念,提高教学效率。
二、要加强师德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
三、要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更加高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要勇于承认,勤于创新。通过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提高素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篇2
今天听了四位师德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报告,让我受益匪浅,说受益匪浅太老套了,但是四位教师的人格魅力及那种榜样的精神力量,将成为我今后工作中的楷模。
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四位教师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爱、去帮助班级里的弱势群体。学生生病了,是老师嘘寒问暖带他们去医院;下雨了,是老师叮咛他们不要着凉,将自己干爽的鞋送给孩子穿。为了班级里那一张张充满渴望的小脸,老师们放弃了陪孩子一生一次的高考,放弃了自己的节假日,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为了能让学生多学一点知识,老师们是出了浑身的解数;为了能让学生迷途知返,他们更是付出了超出父母给予的关心和爱护,这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这都是真真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身为一名课任教师,我也甘愿当一片衬托红花的绿叶。将自己的每一节音乐课都上得充实、生动,让我的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小音乐家。让我做一棵树吧,播洒绿茵的同时也壮大着自己;让我做一条河,灌溉田地的同时也丰富着自我;让我做一条路,虽然千压万踏,也能延伸自我。
当“爱”成为生活的主题,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爱自己,才会爱他人,让我们不断丰富自己,我了更好的去生活;让我们珍惜自己,我了更好的去拼搏。
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篇3
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人是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德、智、体、美也是不可分割的,正如人们所说的“木桶原理”一桶水的容量,取决于木桶全部木板的长度,一块短板对于木桶的容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有时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成长和成才。
在教学中,我认为教师的个性品质是教师在学生中赢得威信的基础,是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精神力量。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中,对教师的定义是授业解惑,也不曾提及如何育人之说。但在现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老师如果只忙于教学、只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于学生的成长过程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至少不能说他(她)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老师或者说他(她)缺少爱心,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样的老师也代不出好的班级。如果一个班集体没有凝聚力,一个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如果对所有的学生没有爱心,没有较强的个人人格魅力,那么这个班级到头来必然会人心涣散,纪律涣散,更谈不上教学成绩。
从相反的角度讲,一个老师不管他代不代班主任,只要他有爱心(注意我说的是真心地去爱孩子而不是假意地去敷衍他们甚至讨厌他们),真正地关心学生的生活身体心理健康、爱护学生的爱好兴趣、尊重学生的人格、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心声,急学生家长之所急,说学生家长之想说而又不敢说,做学生家长欲做而又不便做,都能在班级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树立较高的威望,这样以来当你在班级里上课时学生无论是听课状态还是听课注意力集中程度都是空前的,如有人在课上违反纪律,就会像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样,受到同学们群起而攻之。在这样的班级里课堂气氛轻松,师生基本上是对等的,师生关系融洽,合作默契,感情沟通尽在细微处;有时候一个提问,一个手势,甚至一个眼神,都将会永远地印记在学生在心灵中,这也许会成为他进步的动力,或许会成为他从一个落后生转变成一个先进生的转折点,因为他知道:老师在关注着我!
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篇4
今天在乐东中学听了五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报告,受益匪浅。 “教师”一个多么贴切的名字,遥指一算它已陪我整整走过了15个春秋,里头有艰辛,有泪水,也有欢笑,有甜蜜。
钟老师25年如一日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用他的爱和渊博的知识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我是一颗星,注定要镶在自己的空间,默默地散发出那一点点的光芒。”三尺讲台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断充实学生的知识成为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语却令无数学生为之动容“有困难找警察,有心事找钟老师”…….
“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钟老师选择了做叶的事业,平凡而谦逊的。”做一片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杜培全老师,身患重病,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永不停歇,他深知农村的孩子上学不容易,是啊!尤其是在农村孩子们能遇上这样一位好老师更是不容易!他把孩子们看做是生命的全部,只要离开这些孩子,他就会感到无限的痛苦和孤独,他始终没有离开孩子们,他为教育事业燃烧着自己的生命,用生命谱写着一曲动人的歌谣。在此,我默默地祈祷:愿好人一生平安!
杨德聪老师,面对突如其来的学生溺水,不晓得自己水性的他毫不犹豫地纵身跳入河中,奋力救起这名学生,过后不肯留名,在他心中,老师身如父母,是老师都会这样去做的,整个报告会场他半句不提自己的英雄壮举。杨德聪老师让我想起了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十九岁的年轻女教师,在突如其来的地震中她本能地用自己娇小的身躯贪婪地护着自己面前的四名学生,四名孩子存活下来了,然而她却如花一般的凋谢了。是啊!老师就是这样,在自己的学生面前,永远是那么的无私,永远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们甘愿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美丽、热情,直到耗尽生命中的最后一丝余热。永远无怨无悔!
樊晓静老师,静静地在大山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她深深地爱着这座大山及大山里的孩子们,“信念是不值钱的,但一旦认定它就立即升值。”在繁多的工作中,她完全可以选择更好的,但她却偏偏选择了教师的平凡,本着平和的心态,用她的爱她的热情谱写着一曲伟大的山之歌。在大山里,她不忘以知识充实自己,饰华自己,知识成为了大山里的她最美的衣裳,孩子们在她身上看到了五彩的光芒。
何凌云老师,他一样选择了大山,默默地在大山里用青春履行着自己的诺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直到桃李满天下,他在丛中笑。他始终坚信着:只要用心浇灌,山区同样可以迎来明媚的春天!
老师,一个多么平凡的名字,却在祖国大地上谱写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故事中凝聚着老师们的青春、汗水和热情,他们在平凡中用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共同撑起了一片蓝天0春蚕至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无悔我选择了当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曾经有人这样对我说:“当一名老师真好!整天就和这些孩子混在一起,即轻松又快乐,还有两三个月的假期可以旅游,多舒服啊1然而身为老师的我只是淡淡一笑,我深知这些苦只有真正当老师的我们才能体会到,曾经面对着一个个来自乡村的有些自卑心理的孩子,为了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我一次次地俯下过身子告诉他们,老师也曾经在农村生活过,插秧、锄草、赛牛、捉鱼样样都行,看着我一脸的诚恳,孩子们终于露出了甜蜜的笑容;有时为了做好这些贫困家庭里后进生孩子的工作,从不嫌弃饭桌上仅有一碟黄花菜的邀请,也不会心疼那件新买的白色裤子是否会沾染了木凳上的灰尘,为的就是能赢得学生家长的信任;放学的路上,明知孩子们不常洗澡,可也会真诚地牵起那双的小手走上一程…….老师,就是这样,永远为了这些孩子默默地奉献着,无私、无怨、无悔。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师,但我会永远坚守着这一片热土,默默地耕耘、播种,浇灌,我愿待到山花灿漫时,只在丛中笑!
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篇5
8月21日下午,区教育局特邀请山东师范大学任者春教授为全区中小学教师作了一场题为“不如乐业”专题报告。任者春教授的报告以乐业为主题,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与会教师深受启迪。任教授在报告过程中不断与教师开展互动交流,讨论敬业、乐业和课堂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问题,整场报告生动活泼,令人耳目一新。老师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气氛热烈。
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存的途径。为什么当老师呢因为崇拜、模仿偶像或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个人能力才选择教师职业,树立起为学生成才而就当“蜡烛”、当“人梯”、当“铺路石”的职业理想。我想作为特殊教育战线上的一员,不论当初是何原因,让你踏上了这方净土,你就有了业。既然选择了,我们就要敬业和乐业。
一、痛并快乐着。
作为教师我们可能因为清贫,因别人的不理解,因心理压力大,而发“当教师苦,当特教教师更难”的叹息,是的,不论寒假冬夏,有时为了纠正一个小问题,我们会喊干嗓子,收获甚微,可是我们和那些无业人土比起来,他们有时真不知把自己身置何处,心摆向何方才好,他们的日子那才真是难。,人们常说,笑着也是一天,哭着也是一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努力,趣味自然会”。我们为何不在一步步的奋斗中前进,从刻苦中将快乐分享。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二、“乐而忘忧”,做学生最爱欢迎的教师。
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教师那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他们喜欢渊博知识型的老师,更希望自己的教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在亲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倡导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给予“无限关爱”,这也需要乐业,“无限关爱”表达的是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心爱护,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既包括了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又包括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平的、公正对待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更不能讽刺、挖苦乃至体罚或相体罚学生,对待学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甚至比对待自己的子女更耐心,这种“无限关爱”学生的行为,如果作为一名教师你不乐业,你不愿与你的学生同行,你能做得到吗?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我相信我的同行和我同行,在特殊教育这方乐土上默默耕耘,尽职尽责,敬业乐业。
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篇6
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有爱心有知识的教师才是“好教师”。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在教育中,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才是“好教师”。师生间真挚的情感,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更多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篇7
九月,我在洮南市教育局组织的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聆听了几位教师的事迹报告。几名师德标兵用自己精彩的报告展示着教师的人格魅力,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中的小故事,现身说法,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节课。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在他们的身上得到诠释。几位师德标兵典型的故事,平凡中见伟大,简朴中见真情,体现了他们对教育、对生活、对学生的挚爱,折射出他们高尚的师德。听了师德标兵们精彩的报告,感动之余,感触颇多。结合自己的工作环境,我觉得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水平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师德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学校有众多的制度措施,但我认为,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此次演讲报告团成员之一陈志平老师就对师德师风作了很好的诠释。
二、关爱每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要想当一名好教师,首先要有爱心,不关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好教师,学生们也决不会喜欢的'。关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此次报告团成员白城市文化小学优秀教师单晶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之举可以说为我们广大教师做出了榜样!
三、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今后,我们要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时刻谨记:孩子的眼睛就像摄象机,耳朵就像录音机,他们会把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记在心里。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要做给学生看,而不是说给学生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每一个学生。
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篇8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
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教师应该具有的一种职业意识、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是对现实自我的自觉超越,是一种向着理想的教师形象拼搏进取的精神,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人文精神。其价值取向是更加重视全体学生包括教师自身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向高层次提高,体现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念,它是以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为背景,以人文精神为渊源的。
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一是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师德的方向;二是要爱岗敬业,这是师德的核心;三是要教书育人,这是师德的重点;四是要为人师表,这是师德的基础。
因此,学习本专题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教育理论和业务的学习。
要自觉加强业务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以尽快使自己成为新课程的合格实施者和教育创新的实践者。
二是要学习身边的.先进教师的典型事迹与学习身边的先进教师的典型事迹相结合,找出差距,不断进取;学习本书与自身的教育科研相结合,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严格履行《规范》要求,不断修炼自己的职业精神,向着高层次的人生目标前进。
总之,在学习贯彻《规范》中进行高层次的人生追求,不断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修炼自己的职业精神,使自己成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廉洁自律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民主与法制精神的忠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篇9
与其说是听师德报告,不如说是学习来自均安其它学校的这些老师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听报告之前,我心理在想这个报告会是不是请了哪个教授来给我们来规定一些条条框框的,告诉我们老师应该如何如何去做,如何如何去提高师德等等,就好像是法官在宣布宣判结果一样。那么这个报告会肯定没有什么味道,所以我心里一直在猜想这个报告会的内容。
一进到会场我发现会议室的前排坐了一些其他学校的老师,后来听主持人介绍才知道她们是均安其他学校的一线老师,大部分是班主任,我就觉得这个报告会应该是蛮有含金量的,我的教龄已经有7年了,但担任班主任的年龄却只有3年,是一个不择不扣的浅资历的班主任,所以我抱着十分渴望的心情来听这场报告会。
随着报告的继续,我被这些优秀班主任的感人事迹和先进事迹所感动,更多的是我从这些优秀班主任的身上看到了她们为学生的发展所付出的艰辛和劳累,以及为了更好的管理好学生,管理好班级,她们勤于思考,想出各种符合学生实际的好办法、好做法,从她们身上我能看到智慧与勤劳的结合所释放出的光芒。
报告会的内容和事迹非常的丰富,我在这里只想就其中一点来谈谈自己的想法。我想谈的是关于如何更好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班级制度,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我是一个“年轻”的班主任,以前总是认为,做一个班主任有什么难的,不就是管理好一个班那么几十个人吗?制定一个管理制度公布出来,让大家照着制度做,犯错误了就好好地教育一番,适当地进行处罚,不就行了吗?但是我做了2年的班主任后,我渐渐地发现要管理好一个班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开始的那些想法有些太“独裁”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以学生为本,而是一种粗浅而且粗暴的管理模式,是十分低级的管理方法,是一种让自己很累,学生十分感觉枯燥乏味的管理制度。听了四位先进班主任的现身说法,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工作是多么的不负责任,感觉到对不起那帮学生。但是我内心却是有着十分强烈的一种愿望,一种想带领好一个班,让全班同学都能进步的愿望。
但是我也深深地意识到,光有这种愿望还不行,还要有实际的行动,还要好好的去动一动脑筋,深刻地思考一下具体的做法。因此我在不断地学习和尝试,阅读一些关于班级管理的书籍,观看一些优秀班主任的视频,学习他们的一些好的做法,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实践一些改革的措施和做法,不断的学习和改进。我有信心能我也能象这些优秀的班主任一样,将班级管理好,让学生喜欢上我这个班主任。
听这个报告会给我心灵很大的感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努力创新,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方法来,无愧于班主任这个称号。
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篇10
我于5月27日赴野川听XX市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本次的学习,我深有感触,本次报告会中的报告团有3个人,分别是特殊教育的杜燕梅,河西中学的焦香花和东方红小学的靳淑艳。
三个值得我们敬重,值得我们学习的教师,她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负出了自己真挚的情感,为教育事业牺牲了家庭,孩子,为别人的孩子负出。她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发扬光大,更需要流传于每个学校。
杜燕梅老师,她的工作比较特殊,每天照顾的是残疾儿童,她用自己的爱承起了残疾儿童的蓝天,承起了残疾儿童的希望,为特教事业做出了努力和贡献,听了她的事迹我们不由得流下了眼泪。焦香花老师靠着对工作的执著和坚守将教育事业进行到底,靳淑艳老师在工作期间严谨认真,兢兢业业,虽然她对自己的儿子和父亲没有做到尽心尽力地照顾,但他为了教育事业无诲于自己的选择。
我们要把这三位老师的爱心,执著,坚守,认真,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精神加大宣传,让她们的精神流淌于每个教师的血液中,严格遵守师德师风,加强日常管理,争取做一位像以上三位模范教师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