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说岳全传优秀读后感(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岳全传优秀读后感 篇1
寒假时,我们一家到杭州西湖游玩,在宋城我们观赏了一台舞台剧,是讲述宋朝时岳飞大败金国完颜兀术的故事。我看完以后,感觉意犹未尽,便在家中爸爸那装满古今名著的书柜里,翻江倒海地寻觅《说岳全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便如获至宝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我看了第一回后,爱不释手,看得如痴如醉,跟着书中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沉迷当中。
《说岳全传》是讲述精忠岳飞抗金的故事。岳飞生下来就聪敏过人,武艺高强,又结识了牛皋、王贵等一班好兄弟,渐渐有了名声。后来,金兵来犯,皇上就封岳飞为元帅,去攻打金兀术。但岳飞父子遭奸臣陷害,屈死在风波亭。最后岳飞次子岳雷带领军将继承岳飞遗志,打败金兵,也就有了笑死牛皋,气死兀术的佳话。
接着,卑鄙无耻、卖国求荣的奸臣秦桧夫妇和张俊等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作者又在小说的开头结尾加上了神话色彩,增强传奇韵味。
一本荡气回肠的《说岳全传》终于翻到了最后一页,而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一边为岳家军击败外敌暗自喜庆,一边又为奸臣残害忠良气愤填胸。我为岳飞的精忠报国感动,我们也要发扬岳飞的爱国精神。
说岳全传优秀读后感 篇2
《说岳全传》中所写的忠奸斗争是在南宋立国未稳、金兵大举进兵中原的特殊历史背景之下展开的。岳飞等爱国将领,力主抗战,收复失地。而秦桧为首的权奸集团,则竭力主张求和。因此,爱国与、抗战与投降,便成为作品中反映的忠奸斗争的具体内容。由于最高者站在投降派一方,这就使作者和作品的主人公面临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一方面颂抗战是说岳故事固有的中心内容,也是符合作者思想的;另一方面,忠君是封建最高的准则,是“三纲之首”,作者逾越不了这个认识。
本来,在本人就是投降派的情况下,忠君与爱国二者是不可得兼的。但在《说岳全传》里,作者要尽力将两者起来,结果造成了作品主题思想和岳飞性格的复杂性。作者解释不了现实的悲剧,便在岳飞故事之外,加上了一个给人以安慰的尾巴。
因此,《说岳全传》八十回,自然分成相对的两大部分:前六十一回,是岳飞的“英雄谱”和“创业史”;后十九回,是岳飞死后的故事——岳飞得伸并被谥为“精忠武穆王”。
《说岳全传》充满了色彩。岳飞单枪闯敌营、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牛皋将金兀术骑于胯下大笑而死等情节,都写得有声有色,富于感染力。《说岳全传》的情节安排,有自己的特色。以岳飞为中心,形成众星拱月之势。
总的来说《说岳全传》通篇都是说书人口气,语言通俗流畅、简洁明快,情节精彩动人,是一部值得阅读的佳作。
说岳全传优秀读后感 篇3
《说岳全传》这本书讲得是岳氏一门精忠报国的事情。《说岳全传》比《岳飞传》多了岳飞死后岳雷、岳霆、岳霖、岳震、岳申、岳甫以及牛皋和王贵、张显等人之子再次阻击番兵的事情。
岳飞精忠报国,带领牛皋、王贵等人多次打番兵,岳飞做事情三思而后行,不鲁莽。秦桧害死岳飞在风波亭上,是个奸诈、狡猾的卖国贼。高宗残害忠良,不分是非,是个昏君。
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习岳飞的爱国精神,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报答国家!
说岳全传优秀读后感 篇4
今天,我读完了《说岳全传》这本书。读这本书,我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因为这本书是白话文,虽然有些地方不太容易理解,但我觉得非常有意思,读起来让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讲述了岳飞的一生。“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后人泪满襟。”这四句足以说明岳飞的一生。岳飞从小习武,有勇有谋,一片忠心,精忠报国。他率领岳家军同金军打了几十场战役,所向披靡。后来又挥师北伐,大败金军,到了朱仙镇,马上就要直捣黄龙,取得胜利,宋高宗却连下十二道金牌,被迫班师。后来遭到秦桧等人的陷害,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杀死在风波亭。一个英雄就这样被残害了!
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十七回《岳飞大战爱华山》。岳飞让吉青将金兀术引到爱华山,又命大军埋伏在山上,等到金兀术等人进入埋伏圈,岳飞一声令下,万箭齐发,将金军杀了个片甲不留。
岳飞的爱国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说岳全传优秀读后感 篇5
在南宋的历史上,有一位名垂千古的大将,他一生追求“忠孝义”,可却被小人陷害。但即使是在奸臣当道、国难当头的逆境中,他也依然坚守“精忠报国”的初心。
这个人姓岳,名飞,字鹏举。是南宋时期不折不扣的大忠臣,大孝子,好兄弟。在这本书中,还穿插了神话,更增添了故事的奇幻色彩。
传说岳飞以前是如来头上的一只大鹏鸟,因为触犯如来而被贬下人间。在投胎之前啄死了几只妖怪,所以在出生之后接连被害。经神人指点,才不被淹死,王员外收养,拜周侗为师,结识了一帮好友。科考时,岳飞枪挑小梁王,归途中又回到救宗泽于敌营。而此时,金兀术正大举进攻中原,已经攻下了不少城池。岳飞前去阻挡,眼看就要胜利时,却被秦桧用十二道金牌召回,害死于风波亭上……之后高宗驾崩,孝宗即位,秦桧夫妇暴死,此冤情才得已昭雪。而“东窗事发”的典故也出于此。小说以岳飞之灵由佛爷启迪顿悟因果,遂复为佛顶大鹏,而忠臣烈士均得封赠为结尾,虽反映着群众“幻将奇语慰忠魂”的愿望,却不免有些俗套。
像秦桧这样的奸臣,都能把持朝政,那世间又何来的公道呢?而朝廷又如此昏庸无能,任由奸臣横行拔邑,玩弄国家命运。岳飞、岳云等三人枉死,被秦桧“秉公”办理,朝廷却连问都不问一声,任由奸臣胡作非为,帮敌人除掉了一个百姓称赞、有勇有谋的爱国将才岳飞。这对敌方来说是大快人心、求之不得的好事,而对我们国家来说,却是令人痛心疾首的。纵观整个事件,我发现,岳飞的杯具其实不仅仅仅仅是他个人的杯具,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悲哀。我们应从中吸取古人教训,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秀丽富强!
《说岳全传》实际上写了以岳飞为首的人民的抗战,其部队的主要战将都是各地起义的绿林好汉。这是本小说不同以往的地方,也是他最主要的特点。而此小说以叙述为主,粗线条描述,使得其未免有些美中不足。但仍描绘出一位在国难当头时,置个人得失荣辱于度外,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驰骋疆场,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我仿佛又看到一位武艺高强,韬略精通的统帅驰骋沙场,继续着他未完成的梦想……
说岳全传优秀读后感 篇6
在我国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英雄,只要提起“精忠报国”这四个字人们便会想起他,你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岳飞。
岳飞,字鹏举,南宋人。他从小就是个非常勤奋刻苦的小孩。自从有了周桐这位武艺高强的老师之后,岳飞武艺提升得很快。有一次岳飞和兄弟们考射箭。平常人箭靶只有六十步远,而岳飞箭靶有两百四十步远!他连发九只箭,全部射穿靶心,而且九只箭均从同一个孔里穿过。台下的人掌声如雷,全体喝彩,这足以说明岳飞的箭术十分高强。后来在宗泽大将军的推荐下,岳飞力压群雄,考取了武状元。
当然,岳飞最重要的标记是精忠报国!当时宋朝受到来自北方女真族的侵犯,金兀术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攻宋,把宋朝分成南北两半,以黄河为界,北面是金兀术的地盘,南面是南宋。南宋皇帝派岳飞去抵抗金兵。因为有岳飞这样的英雄,金兀术始终攻不破黄河。岳飞尽心尽力保卫国家,深得老百姓爱戴。
不幸的是,在奸臣秦桧的陷害下,岳飞惨死在风波亭,而南宋也因为奸臣当道,皇帝无能,很快就灭亡了,但岳飞的事迹永远流传在人们心中。在杭州西湖边有一座岳王庙,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前来祭拜岳飞。我也经常去岳王庙,因为我十分崇拜岳飞,我想像岳飞一样刻苦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说岳全传优秀读后感 篇7
将军勇敢士争先,番寇忙忙去若烟。
失鹿得马相倚伏,空擒巫术献军前。
岳飞是因为精忠报国的大元帅,他为国家誓死效忠,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爱华山大战,岳飞为了抓住金兀术,在金屋住上山的必经之路,埋下了重重机关。以免金兀术再找机会逃跑。于是岳飞就在下山的路上摆下了一排石车。命令王贵和牛皋看守,结果,两位手将没有看护好自己的岗位,把石车推到一边,然后去杀那些小喽啰了。结果巫术下山的时候绕着小道成功的逃离了岳飞布置的陷阱,逃离了危险。岳飞发现两名将领没有守住自己的阵地,于是就带自己的同伴们骑上马飞快的追赶,结果没有追上。金兀术回到了老巢。
我很喜欢,两位将领大战那个情节,双方互相挥舞着自己的武器,一边快速地躲闪,一边激烈地进攻。元帅与兀朮大战七八十个回合。兀朮招架不住啦,岳飞从腰间拔出银锏,正射中兀朮的肩膀,兀朮招架不住,开马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