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会罕见名场面心得体会

笔构网

2025-09-04心得

请欣赏冬残奥会罕见名场面心得体会(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冬残奥会罕见名场面心得体会 篇1

冬残奥会是各国(地区)残疾人运动员展示竞技水平和精神风貌的舞台,也是亲人之间鼎力支持、情感交融的纽带。北京冬残奥会上多个鲜活故事都生动诠释了中国这句谚语——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英国残奥高山滑雪选手尼尔·辛普森今年19岁,患有眼球震颤病症,是视障运动员,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冬残奥会。尼尔的领滑员是他21岁的哥哥安德鲁。比赛中,两人通过植入头盔的蓝牙耳机交流信息,安德鲁的主要工作是把雪道的准确信息提供给尼尔,确保他能够以上百公里时速完赛。高山视障滑雪需要选手对领滑员绝对信任。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目前辛普森兄弟已经在超级大回转(视障)项目上为英国队摘得北京冬残奥会首金,两人还在全能(视障)项目斩获铜牌。

北京冬残奥会另一对兄弟组合出现在越野滑雪赛场。加拿大麦基弗兄弟目前已经有两金入账,分别来自残奥越野滑雪男子长距离传统技术(视障)和短距离自由技术(视障)。至此,布赖恩·麦基弗的冬残奥会金牌总数已经达到15金,距离冬残奥会历史男子第一人、德国高山滑雪选手格尔德·舍恩菲尔德的“16金之最”只差一步。与英国辛普森兄弟组合不同,哥哥罗宾这次是作为布赖恩的教练参赛,而不是领滑员。在布赖恩的残奥会生涯中,罗宾曾担任过他的领滑员,但由于还身兼加拿大国家队教练一职,罗宾目前只能以教练身份帮助弟弟。

布赖恩可谓冬残奥会越野滑雪“常青树”。盐湖城和都灵两届冬残奥会,他各有两金入账;此后温哥华、索契、平昌连续三届冬残奥会,他更是惊人地各夺三金。麦基弗兄弟在冬残奥会赛场的卓越表现为他们赢得了广泛赞誉,在2018年加拿大年度体育奖评选中,布赖恩被授予冬季体育年度最佳男运动员奖;2016年,加拿大授予麦基弗兄弟“功勋奖章”。在今年2月的“超级碗”转播中,播放了讲述麦基弗兄弟成长故事的公益广告,布赖恩一直以能为更多人带来正能量而感到骄傲。

在高山滑雪视障项目上,一对母女组合也颇受关注。比利时老将琳达·勒邦尽管已经是57岁“高龄”,但出于热爱,她仍来到了冬残奥会赛场。由于她的领滑员因个人原因缺席本届冬残奥会,勒邦不得不临时征用女儿吉洛特客串领滑员角色。尽管在全能、滑降和超级大回转三个项目上都没能获得奖牌,分别排名第五、第六和第七,勒邦仍为能与女儿并肩作战而感到欣慰。“当她(吉洛特)3岁时,我是她的领滑员。现在22岁的她,是我的领滑员。难以置信,现在我们转换了角色,这次经历终生难忘,能跟她一起比赛这就够了,一切都值得。”勒邦因能跟女儿并肩完赛而兴奋不已。对于女儿吉洛特来说,无缘奖牌还是留有遗憾:“赛前我和妈妈搭档训练只有一周时间,如果她(勒邦)的领滑员这次能来参赛,她的成绩肯定会更好。不过能来到这里还是感觉很棒,如果她的领滑员能来就更棒了。”

作为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荷兰代表团双旗手,残奥单板伉俪克里斯·福斯和莉萨·宾斯霍滕都已在单板项目亮相。福斯和宾斯霍滕已经结婚8年,两人共同生活,共同训练,切磋技术,共同参赛。两人在平昌冬残奥会上都收获了银牌,妻子宾斯霍滕更胜一筹,还有一枚铜牌入账。在北京冬残奥会赛场,两人目前还没有奖牌进账。此前,两人分别跻身残奥单板滑雪男、女障碍追逐决赛,福斯最终排名第四,宾斯霍滕决赛中与对手发生碰撞未能完赛。两人11日将转战残奥单板滑雪坡面回转项目,向奖牌再次发起冲击。24岁的福斯,还有一个载入残奥史册的记录——八年前在索契冬残奥会上,他成为冬残奥会历史上第一个完成残奥单板滑雪比赛的选手。除了滑雪,两人还有其他爱好,宾斯霍滕喜欢骑马,福斯考取了飞行员驾照,滑雪让他爱上了“飞”的感觉。

冬残奥会罕见名场面心得体会 篇2

在国际残奥委会和冬奥组委联合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际残奥委会新闻发言人克莱格·斯宾塞为运动员们尤其是年轻人点赞,他们在最大的舞台上比赛,表现令人惊叹,也展示了运动带来的改变。

克莱格·斯宾塞说,2008年北京夏季残奥会时,中国提高了残奥运动的水准,2022年,中国再次将冬残奥运动带到了新的高度。“已经有18个国家或地区残奥委会获奖,还有非常多精彩的、坚强不屈运动员的`故事。”克莱格·斯宾塞举例,来自斯洛伐克的亨列塔·法尔卡索娃,已经获得了两枚金牌,但其实她的引导员在一个月前受伤了,与引导员建立合作关系,需要极高水平的相互信任,所以能获奖非常了不起。还有一名22岁的挪威选手,获得了两枚金牌、一枚银牌,而他的父亲刚刚去世。两枚奖牌,既是对父亲的致敬,也象征着赛场上坚强不屈的精神。

“每一届冬残奥会都能够激励新一代运动员的成长。北京冬残奥会是连续第三届在亚洲举办的残奥会,从平昌到东京,再到北京,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才涌现出来。为什么人们更多开始关注残奥会,一方面因为运动是关乎比赛成绩,但同时也是为了展示残疾人的风采。”克莱格·斯宾塞直言,很多运动员可能是初次登上北京冬残奥会的竞技场,那么4年后他们去米兰冬奥会,可以想象一下他们的实力会有多强。

“这些年轻人来到冬残奥会,在最大的舞台上比赛。他们的表现不仅让我们感到惊叹,也能改变全球上亿的残疾人,这是我们的目的,通过运动来进行改变。”克莱格·斯宾塞说

冬残奥会罕见名场面心得体会 篇3

在7日下午以9:4战胜韩国队后,卫冕冠军中国轮椅冰壶队迎来两连胜,前4场比赛2胜2负。北京时间7日晚,一日双赛的中国轮椅冰壶队还将对阵瑞士队,8日将迎战美国队。

中国残奥冰球队6日晚以5:2战胜捷克队,同样获得两连胜。在经过7日的休整后,中国残奥冰球队8日将迎战B组最后一个对手意大利队。

中国残奥冰球队虽于2016年才成立,但进步神速,2018年首次参加世锦赛就获得C组冠军进入B组,2021年又在世锦赛B组以五战全胜的战绩夺冠,跻身A组,本届冬奥会将力争奖牌。

因原本于8日进行的高山滑雪6场全能决赛提前至7日进行,8日的北京冬残奥会仅将在冬季两项赛场决出男女中距离-站姿、坐姿、视障的6枚金牌。

北京残奥会场地自行车男子项目的比赛正在进行。澳大利亚的电视台解说员语速越来越快,甚至来不及喘气,语速堪比运动员车轮旋转的速度。随着两组运动员几乎同时冲过终点线,解说员的声音终于平缓下来,屏息的观众也终于可以跟着喘口气了。

残奥会带给人们的是同样吸引人的.体育比赛,观众可以从中获得同样的快感。这样精彩的体育比赛,与健全人参加的比赛别无二致。澳大利亚残奥会运动员卡特里娜·维博日前在北京说:“我希望大家都能看看残奥会比赛,有人认为残奥会重在参与,竞赛次之,但我要说,残奥会跟其他任何运动一样,每个运动员只有奋力拼搏才能成为佼佼者,残奥会一样有兴奋和失望。”

今年31岁的澳大利亚田径运动员卡特里娜,18岁时被当作有前途的球类选手进行培养。但不久后她患了轻度脑瘫,便转战田径赛场,至今已在三届残奥会上获得3枚金牌、3枚银牌和1枚铜牌。从健全人到残疾人,从奥运会到残奥会,卡特里娜体会更多。她说,残奥会是真正的体育比赛,只不过运动员碰巧身有残疾而已,但他们训练的艰苦比以前更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残奥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澳大利亚,20年前残奥运动员甚至没有队服,而且要自己支付旅费。现在运动员们不仅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量资金支持,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好的教练指导。媒体也比以前更关注残奥会,电视转播时长增加了,报纸特写也是栩栩如生。这一切,都与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献给世界同样精彩的比赛密不可分。

冬残奥会罕见名场面心得体会 篇4

3月7日,北京冬残奥会迎来第3个比赛日,原定8日进行的高山滑雪全能项目男女子所有分项比赛,因天气原因提前至7日进行。在刚刚结束的女子全能视障组比赛中,中国选手朱大庆以2分04秒25的成绩获得银牌,这是朱大庆在冬残奥会上获得的个人第3枚奖牌。

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全能项目进行竞速和竞技两项比赛,综合两项成绩确定最终的胜者。前两个比赛日已经获得了1银1铜的朱大庆,今天的比赛中延续了良好表现。

在上午进行的女子超级大回转比赛中,朱大庆以1分16秒65的成绩暂列小组第一。下午的女子回转比赛,她以47秒60的成绩排在小组第4。综合两项成绩,朱大庆获得个人在冬残奥会上的第2枚银牌。

来自斯洛伐克的运动员亨列塔·法尔卡索娃以2分03秒39获得金牌,英国运动员门娜·菲茨帕特里克以2分05秒98获得铜牌。

冬残奥会罕见名场面心得体会 篇5

在国际残奥委会和冬奥组委联合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际残奥委会新闻发言人克莱格·斯宾塞为运动员们尤其是年轻人点赞,他们在最大的舞台上比赛,表现令人惊叹,也展示了运动带来的改变。

克莱格·斯宾塞说,2008年北京夏季残奥会时,中国提高了残奥运动的水准,2022年, 中国再次将冬残奥运动带到了新的高度。“已经有18个国家或地区残奥委会获奖,还有非常多精彩的、坚强不屈运动员的故事。”克莱格·斯宾塞举例, 来自斯洛伐克的亨列塔·法尔卡索娃, 已经获得了两枚金牌,但其实她的引导员在一个月前受伤了, 与引导员建立合作关系,需要极高水平的相互信任,所以能获奖非常了不起。 还有一名22岁的挪威选手,获得了两枚金牌、一枚银牌,而他的父亲刚刚去世。 两枚奖牌,既是对父亲的致敬,也象征着赛场上坚强不屈的精神。

“每一届冬残奥会都能够激励新一代运动员的成长。北京冬残奥会是连续第三届在亚洲举办的残奥会,从平昌到东京,再到北京,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才涌现出来。为什么人们更多开始关注残奥会,一方面因为运动是关乎比赛成绩,但同时也是为了展示残疾人的风采。”克莱格·斯宾塞直言,很多运动员可能是初次登上北京冬残奥会的竞技场,那么4年后他们去米兰冬奥会,可以想象一下他们的实力会有多强。

“这些年轻人来到冬残奥会,在最大的舞台上比赛。他们的表现不仅让我们感到惊叹,也能改变全球上亿的残疾人,这是我们的目的.,通过运动来进行改变。 ”克莱格·斯宾塞说

冬残奥会罕见名场面心得体会 篇6

在7日下午以9:4战胜韩国队后,卫冕冠军中国轮椅冰壶队迎来两连胜,前4场比赛2胜2负。北京时间7日晚,一日双赛的中国轮椅冰壶队还将对阵瑞士队,8日将迎战美国队。

中国残奥冰球队6日晚以5:2战胜捷克队,同样获得两连胜。在经过7日的休整后,中国残奥冰球队8日将迎战B组最后一个对手意大利队。

中国残奥冰球队虽于2016年才成立,但进步神速,2018年首次参加世锦赛就获得C组冠军进入B组,2021年又在世锦赛B组以五战全胜的战绩夺冠,跻身A组,本届冬奥会将力争奖牌。

因原本于8日进行的高山滑雪6场全能决赛提前至7日进行,8日的北京冬残奥会仅将在冬季两项赛场决出男女中距离-站姿、坐姿、视障的6枚金牌。

北京残奥会场地自行车男子项目的比赛正在进行。澳大利亚的电视台解说员语速越来越快,甚至来不及喘气,语速堪比运动员车轮旋转的.速度。随着两组运动员几乎同时冲过终点线,解说员的声音终于平缓下来,屏息的观众也终于可以跟着喘口气了。

残奥会带给人们的是同样吸引人的体育比赛,观众可以从中获得同样的快感。这样精彩的体育比赛,与健全人参加的比赛别无二致。澳大利亚残奥会运动员卡特里娜·维博日前在北京说:“我希望大家都能看看残奥会比赛,有人认为残奥会重在参与,竞赛次之,但我要说,残奥会跟其他任何运动一样,每个运动员只有奋力拼搏才能成为佼佼者,残奥会一样有兴奋和失望。”

今年31岁的澳大利亚田径运动员卡特里娜,18岁时被当作有前途的球类选手进行培养。但不久后她患了轻度脑瘫,便转战田径赛场,至今已在三届残奥会上获得3枚金牌、3枚银牌和1枚铜牌。从健全人到残疾人,从奥运会到残奥会,卡特里娜体会更多。她说,残奥会是真正的体育比赛,只不过运动员碰巧身有残疾而已,但他们训练的艰苦比以前更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残奥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澳大利亚,20年前残奥运动员甚至没有队服,而且要自己支付旅费。现在运动员们不仅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量资金支持,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好的教练指导。媒体也比以前更关注残奥会,电视转播时长增加了,报纸特写也是栩栩如生。这一切,都与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献给世界同样精彩的比赛密不可分。

冬残奥会罕见名场面心得体会 篇7

3月7日,北京冬残奥会迎来第3个比赛日,原定8日进行的高山滑雪全能项目男女子所有分项比赛,因天气原因提前至7日进行。在刚刚结束的女子全能视障组比赛中,中国选手朱大庆以2分04秒25的.成绩获得银牌,这是朱大庆在冬残奥会上获得的个人第3枚奖牌。

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全能项目进行竞速和竞技两项比赛,综合两项成绩确定最终的胜者。前两个比赛日已经获得了1银1铜的朱大庆,今天的比赛中延续了良好表现。

在上午进行的女子超级大回转比赛中,朱大庆以1分16秒65的成绩暂列小组第一。下午的女子回转比赛,她以47秒60的成绩排在小组第4。综合两项成绩,朱大庆获得个人在冬残奥会上的第2枚银牌。

来自斯洛伐克的运动员亨列塔·法尔卡索娃以2分03秒39获得金牌,英国运动员门娜·菲茨帕特里克以2分05秒98获得铜牌。

冬残奥会罕见名场面心得体会 篇8

冬残奥会是各国(地区)残疾人运动员展示竞技水平和精神风貌的舞台,也是亲人之间鼎力支持、情感交融的纽带。北京冬残奥会上多个鲜活故事都生动诠释了中国这句谚语——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英国残奥高山滑雪选手尼尔·辛普森今年19岁,患有眼球震颤病症,是视障运动员,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冬残奥会。尼尔的领滑员是他21岁的哥哥安德鲁。比赛中,两人通过植入头盔的蓝牙耳机交流信息,安德鲁的主要工作是把雪道的`准确信息提供给尼尔,确保他能够以上百公里时速完赛。高山视障滑雪需要选手对领滑员绝对信任。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目前辛普森兄弟已经在超级大回转(视障)项目上为英国队摘得北京冬残奥会首金,两人还在全能(视障)项目斩获铜牌。

北京冬残奥会另一对兄弟组合出现在越野滑雪赛场。加拿大麦基弗兄弟目前已经有两金入账,分别来自残奥越野滑雪男子长距离传统技术(视障)和短距离自由技术(视障)。至此,布赖恩·麦基弗的冬残奥会金牌总数已经达到15金,距离冬残奥会历史男子第一人、德国高山滑雪选手格尔德·舍恩菲尔德的“16金之最”只差一步。与英国辛普森兄弟组合不同,哥哥罗宾这次是作为布赖恩的教练参赛,而不是领滑员。在布赖恩的残奥会生涯中,罗宾曾担任过他的领滑员,但由于还身兼加拿大国家队教练一职,罗宾目前只能以教练身份帮助弟弟。

布赖恩可谓冬残奥会越野滑雪“常青树”。盐湖城和都灵两届冬残奥会,他各有两金入账;此后温哥华、索契、平昌连续三届冬残奥会,他更是惊人地各夺三金。麦基弗兄弟在冬残奥会赛场的卓越表现为他们赢得了广泛赞誉,在2018年加拿大年度体育奖评选中,布赖恩被授予冬季体育年度最佳男运动员奖;2016年,加拿大授予麦基弗兄弟“功勋奖章”。在今年2月的“超级碗”转播中,播放了讲述麦基弗兄弟成长故事的公益广告,布赖恩一直以能为更多人带来正能量而感到骄傲。

在高山滑雪视障项目上,一对母女组合也颇受关注。比利时老将琳达·勒邦尽管已经是57岁“高龄”,但出于热爱,她仍来到了冬残奥会赛场。由于她的领滑员因个人原因缺席本届冬残奥会,勒邦不得不临时征用女儿吉洛特客串领滑员角色。尽管在全能、滑降和超级大回转三个项目上都没能获得奖牌,分别排名第五、第六和第七,勒邦仍为能与女儿并肩作战而感到欣慰。“当她(吉洛特)3岁时,我是她的领滑员。现在22岁的她,是我的领滑员。难以置信,现在我们转换了角色,这次经历终生难忘,能跟她一起比赛这就够了,一切都值得。”勒邦因能跟女儿并肩完赛而兴奋不已。对于女儿吉洛特来说,无缘奖牌还是留有遗憾:“赛前我和妈妈搭档训练只有一周时间,如果她(勒邦)的领滑员这次能来参赛,她的成绩肯定会更好。不过能来到这里还是感觉很棒,如果她的领滑员能来就更棒了。”

作为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荷兰代表团双旗手,残奥单板伉俪克里斯·福斯和莉萨·宾斯霍滕都已在单板项目亮相。福斯和宾斯霍滕已经结婚8年,两人共同生活,共同训练,切磋技术,共同参赛。两人在平昌冬残奥会上都收获了银牌,妻子宾斯霍滕更胜一筹,还有一枚铜牌入账。在北京冬残奥会赛场,两人目前还没有奖牌进账。此前,两人分别跻身残奥单板滑雪男、女障碍追逐决赛,福斯最终排名第四,宾斯霍滕决赛中与对手发生碰撞未能完赛。两人11日将转战残奥单板滑雪坡面回转项目,向奖牌再次发起冲击。24岁的福斯,还有一个载入残奥史册的记录——八年前在索契冬残奥会上,他成为冬残奥会历史上第一个完成残奥单板滑雪比赛的选手。除了滑雪,两人还有其他爱好,宾斯霍滕喜欢骑马,福斯考取了飞行员驾照,滑雪让他爱上了“飞”的感觉。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