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读后感

笔构网

2025-09-04读后感

请欣赏红岩读后感(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岩读后感 篇1

要是有人问:“你心中的偶像是谁?”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多答案:也许,是周杰伦那样的歌星;也许,是姚明那样的球星;也许,是何炅那样的主持人……以前的我和大家一样,同样把这些家喻户晓的明星作为自己心中的偶像。今天,我则会响亮地告诉你:我心中的偶像,是《红岩》中的革命英雄!

今年暑期,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这本书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我一捧到这本书,就被那惊心动魄的故事吸引住了。小说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革命者的狱中斗争。多么感人肺腑的故事啊:狱中绝食斗争,为龙光华烈士举行追悼会,江雪琴从容就义,许云峰在地牢里同徐鹏飞的最后一次交锋,武装越狱斗争……

读完整本书,书中那一个个形象鲜明的革命英雄,成为了我心中真正的偶像。

书中的江姐,是我的一个英雄偶像。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我一边读一边想:生活中,我们哪怕手指不小心扎了一根刺,都会疼得难以承受。可江姐呢?面对十指连心的钻心的疼痛,她居然顽强地挺了过去。这,需要多么惊人的毅力!

书中的许云峰,也是我心中的`英雄。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秘密杀害的那段描写。书中这样写到:“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我一边读一边想,尽管面对的是步步逼近的鬼门关,可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这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

这本书中,英雄还有很多: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我特意查阅了资料,小说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坚韧不拔的英勇斗争和壮烈牺牲的场面,于是,写下了这样一部具有震撼力的小说。

《红岩》中的革命者们——永远是我心中的英雄!

红岩读后感 篇2

走进历史的大门,追寻烈士们的脚步,五星红旗飘扬在蓝天之下,耳畔回荡着气壮山河的国歌。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鲜红的红旗冉冉升起,背后蕴藏了多少故事。翻开一本本描写革命题材的书籍,革命烈士们的事迹我们历历在目。《红岩》更是这些小说中的佼佼者。

暑假里,我从书店里买来一本《红岩》,书中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深深吸引了我,回到家后,我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

《红岩》这本革命小说大概讲的是: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滓洞和白公馆中的囚牢生活,敌人为了获取更多关于共产党的秘密,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可是,在江姐等共产党员的钢铁铸成的意志面前,敌人的阴谋诡计没能得逞。

《红岩》中有不少的英雄,比如:许云峰、江姐、齐晓轩、刘思扬、成岗等等。江姐的事例令我十分震撼,国民党军统特务用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电刑、甚至用竹签插进十指等酷刑迫害她,企图从她口中套出他们想知道的秘密,但江姐全身心地忠于党的革命事业,宁死不屈,自始至终没有对敌人说半个字,最后英雄就义!读着读着,我不由得泪流满面,为江姐所受到不人对待,更为江姐钢铁般的意志!

《红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每个英雄的事迹也铭刻于我们心间。一本好书能使人进步,使人陶醉。《红岩》这本书记载了许多英雄事迹,它引领着我在成长的道路上航行,时刻提醒着我要坚强、要坚定、要“爱国”。

五星红旗正在飘扬,那鲜艳的`红色正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五颗金星格外耀眼。仰望国旗,我们心血澎湃。是革命烈士们的献身,才有了我们和平的今天。现在,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得更自由、更自在、更灵动了,人民也得到了幸福、安定的生活。我想:不只是《红岩》,不止是江姐、许云峰他们,中国还有许多革命的小说,还有成千上万的革命先辈们,他们的铮铮铁骨,他们的铿锵话语,已经变成了一个个坚定的风向标,引领着我们正确、健康地成长。“爱国”这两个字烙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红岩读后感 篇3

小时候就听爷爷讲过关于江姐的故事,她在监狱里和敌人作出视死如归的斗争,个性是她所说的:“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句话一向深深烙在我心中。正是有了我们伟大的共产党和敌人作出顽强拼搏,才换来幸福生活。前段时刻妈妈给买了本《红岩》的书,书中感人的事迹和共产党员顽强不屈的精神深深吸引了我,我怀着十分崇敬的情绪,如饥似渴地读了三四遍。

《红岩》描述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忙,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我最钦佩江雪琴江姐。当她看到自己的丈夫人头被血淋淋地挂在城门口时,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

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那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最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要求把自己派到丈夫工作过的地方继续革命。之后由于叛徒的告密她不幸被捕,在渣滓洞里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宁死不屈的精神鼓舞着所有受难的狱友,他们将斗争的火焰燃烧得更旺,迎之后新中国的解放。江姐作为一名女子,她具备了共产党员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爱戴这位英雄。

在现实生活中,尽管没有硝烟,但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冲在第一线的总是我们敬爱的解放军、共产党。他们继承革命先辈的精神,为人类的平安和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生还者,全然不顾自己身处险境。在灾后的建设中也到处是他们的身影。他们总是出此刻最危险的地方,洪涝灾害、泥石流发生时,战士们奋不顾身,和时刻赛跑抢救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种英勇事迹处处可见。

我们沐浴着党的光辉,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想想自己就应怎样为周围人作一份贡献?我们要不怕苦不怕累,从小事做起,关心爱护身边人。暑假里参加社区举办的铲除牛皮癣活动,天气那么热我干得汗流浃背。还有一次,妈妈给我和弟弟每人10元钱去买玩具,在路上看到一个残疾老人乞讨,想起书中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事迹,我赶忙劝说弟弟将钱递给老人家。大爷连声道谢,我说:“不用谢,比起雷锋叔叔差远啦!”在学校里我竭尽全力帮忙同学,是教师的小帮手。

此刻,我们要继承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并发扬广大。正如《少年先锋队队歌》中唱道:“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我们要为建设强大的祖国时刻准备着!

红岩读后感 篇4

《红岩》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都是当年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这本书反映了重庆解放前夕敌人的种种野蛮行径和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生活。

书中的许多人物都是我们熟知的:忠贞的江姐,对胜利有着坚定信念的许云峰,坚持气节的成岗,做秘密工作的小萝卜头,为越狱做出巨大贡献的“疯老头”华子良……在潮湿黑暗的渣滓洞里,他们吃着发馊的饭,喝着不干净的水;受完酷刑后,虚脱的身体只能躺在冰凉的地上。但他们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

一段让人无法忘却的历史,一个个让人撕心裂肺的场面,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告诉我们,窗外明媚的阳光,曾经是怎样从重重黑暗中穿透出来的。读完这本书我在纸上写下了“铭记过去”这四个大字,以此激励自己。

铭记过去,铭记江姐说的那句话,竹签子是竹做的,而我们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敌人听到这句话时,也不禁打了个冷战,他们被惊吓到了。正因为有这样钢铁般的意志,江姐面对丈夫的首级才越发坚强。

铭记过去,铭记成岗的自白。在地下监狱白公馆里,受尽非人折磨的他依然顽强不屈,壮志凌云地写下了自白书,表明自己的'决心。

铭记过去,铭记监狱之花的诞生。在那样一个受苦受难时刻被监视的恶劣环境下,如果没有全体狱友的悉心帮助,没有满怀胜利的信心,又怎么能让反动派对这事不管不问呢?

读《红岩》,一个个英雄人物走到我的面前,他们身上那种坚强的意志,不懈的斗争精神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心里油然而生的敬佩,也陷入深深的沉思。天真懵懂的我们,曾经憧憬着未来,规划着人生,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可在实现的过程中,谁又会想到,会是如此艰辛!但是,恰恰如此,那段残酷的岁月才值得铭记,那段过往记录了梦想实现的点点滴滴,那种鼓舞人心的斗志就是你遇到坎坷时不放弃的精神支柱,是你不知所措时的力量源泉。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当你有了一点值得骄傲的成绩时,不要忘了,最初的你想要的是什么,当初的你曾经为此付出的努力。只有坚持不忘初心,持之以恒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才不辜负这最美好的青春岁月。

我会一直品读这本我最喜欢的书,因为我知道,每次读它,我都有不同于之前的理解和体会,收获满满的精神食粮。

红岩读后感 篇5

手捧着《红岩》,我用最虔诚的心拜读,革命先烈们火一样的热情和钢一样的坚强撞击着我的心,直至合上最后一页,我依然无法平静,深深地感动于那个年代里那些高尚的英雄!

重庆解放战争时期,反动派疯狂地打压我们的地下工作人员,妄想阻止全中国人民追求和平和幸福,但是,人民的战士坚定不移地捍卫着群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只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红岩》就是为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们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

《红岩》中我最崇敬的是江姐,她是充满了感情的女性,更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谨慎小心,敏锐果断,虽是女流之辈,却有着优秀的指挥能力。当她在城楼前看到丈夫彭松涛的血淋淋的人头时,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那布告的第一行里丈夫的名字提醒她,被敌人残忍杀害的就是她多少年来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战友,同志,丈夫啊!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无力站稳脚跟。她定定神,一种自责的情绪突然涌上她的心头,她觉得自己肩负着党的任务没有权利逗留,毅然要求到丈夫战斗过的地方继续战斗。我能想到江姐心中的悲愤和哀痛,她把私人感情放到了国家和人民的后面,坚决服从党的利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更丰富,更高尚的感情。

在渣滓洞的监狱中,我再一次看到了江姐一如既往的坚强。深沉的暗夜,夜风吹来带着萧瑟的寒意,江姐被半夜刑讯,墙壁上,血迹斑斑,匪徒们狼嚎似得狂吼和毒辣的笑声充斥着刑讯室。残忍的敌人将削尖的竹签钉入了江姐的指尖,血水飞溅,十指连心,江姐痛得昏死过去,却没有发出半点屈服的呻吟,接着又是令人心悸的泼水声!江姐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还有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成岗,他在就义前的“自白书”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让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他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迎着胜利的曙光,看着共产主义的红日出现在东方!

这些英雄们为人民服务时,有着如火的热情,面对敌人的酷刑时,又是如钢的坚强,而叛徒甫志高,特务徐鹏飞的丑恶嘴脸被千万人鄙视和唾弃,与人民为敌的人终会遗臭万年。和江姐他们为党为人民不惜献出生命的.精神比起来,在当代中国的某些地区仍有一些知法犯法,不为民办事的国家工作人员,他们贪污受贿,不体恤民情,庄严的制服下包藏着一颗用金钱堆砌的罪恶的心,还依旧虚伪地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这是多么可耻啊!

读完《红岩》,我自己也感到深深的愧疚,生活中,我缺少了先烈们面对一切都不屈服的坚强,赶不上早班车时,做不出复杂的数学题时,都会沮丧地想要放弃,我要学习江姐他们,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苦难,勇敢地向前走。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仍然需要革命先烈们崇高的精神,虽然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勇于奉献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不应消失,要让先烈们用顽强的精神和不屈的气节煮成的“红岩”永不褪色!

红岩读后感 篇6

《红岩》是一部中国著名的革命题材的小说,暑假里,我读了这本《红岩》,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有着对国民党的满腔愤慨,也有着对中共地下党的无限敬佩。

《红岩》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这部小说叙述了1948年重庆地下党和国民党之间的激烈斗争。敌人为了得到口供,使用毒刑逼迫地下党员说出党的机密,可在意志坚强的共产党员面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这部小说中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有视死如归的成岗,临危不惧的许云峰,面对种种折磨仍然坚贞不屈的江姐……

最令我难忘的是对许云峰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

最令我敬佩的'是意志坚强的江姐,她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敌人为了让她说出党的秘密,用竹签深深的钉进她的手指,那可是十指连心呀,可为了保守他们的秘密和越狱计划,她毫不动摇。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所有这一切,让人多么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对于这些可歌可泣的共产党员,敌人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而他们的意志却像钢铁一样,无论怎么也丝毫不会动摇,反而使他们更有斗争精神。在渣滓洞的对抗中,敌人的计划一次次落空。

书读完了,但江姐那掷地有声的话语还在我耳边回荡:“竹签是竹子做的,但是我们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联想到自己身上,有时无法想象,动不动就偷懒,缺少拼搏精神,上个月在大连的全国机器人比赛上,我就是这样失败的!看了《红岩》,使我明白了:遇到困难不能知难而退,要去勇敢面对,做一个像江姐那意志坚强的人!《红岩》为我树立了榜样,使我对人生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将指引着我做一个正直、勇敢、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红岩读后感 篇7

昏暗的牢狱,四周墙面满是时光留下来沧桑的刀痕,远方月光透过高高的老铁窗,落在门角凌厉的阴暗侧,斑驳了冰凉的地面。

很安静,仿佛什么都睡着了,什么都黯淡了,四下只听的见呼吸交错沉睡的声音,像在彼此安慰。然后突然的,黑暗里突然睁开了几双眼眸,它们用力撑开沉重夜幕,瞳孔募的反射出夺人的彩芒。

那是黑夜里除去月光,唯一清晰的光亮。

是啊,黎明是来了,但是他们呢?那些善良勇敢而坚毅的英雄们,他们本该站在夕阳下,接受光明的洗礼,他们本该拥有无限无限美好的未来不是吗?

但是他们没有,他们为解放付出了所有的爱与热情,却也因此失去了珍贵的性命。

刘思杨,一个资产阶级出身的三少爷,他原本吃穿不愁家庭富裕,他本来可以去美国留学前途一片光明。但是他为了他的信仰,他信仰的共产主义,他追求的马克思主义,他放弃了他原本拥有的一切,他奉献了他的光和热。无一丝残余。

还有江姐,这个明亮坚毅的女子,这个无法让人不敬佩的巾帼英雄。当那锋利的竹签钉进她十指的时候,血如泉涌。鲜红的颜色,那么刺目,她的双眸却亮如星光,傲气坚定。没有丝毫泪光。

余新江、许云峰、成岗……一个又一个热烈如风的青年,却都在敌人枪下,牺牲了自己。

太沉重,那个黎明的到来太沉重。以至于连我这个无关紧要的看客,都有一种浓浓的哭意,甚至,再也没敢去碰那本沉甸甸的书。

然后过了好几年,直到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一部同名电视剧时,才想起来这本书。于是又把它翻了出来,再次捧在手上,竟然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小心翼翼地翻开封面,我一字一句认真地看了起来,是第一次,以一颗虔诚的心去读阅一本书。

终于又一次看完结局,我关上书,终于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莫名地。依旧是复杂的情绪,却不再感到不甘。而是一种被岁月雕琢后的释然和平静。

终于理解了。

党就是他们的生命。无数像他们一样的伟大英雄,他们的血肉早就融在了一起。他们的信仰,他们的希望,他们如红日一样炽热的心脏,早就汇聚成一个生命。就是共产党。

他们死去,逝去的是肉体。只要党还在,心脏就还在,信仰就还在,希望就还在。所以他们不惧畏死亡,不惧畏肉体的'消失离去。

因为他们的灵魂,早就融着党。永恒不灭。

我凝视着手中的书,有一种敬意缓缓升起。

《红岩》。多少时光沉积,在它身上留下凝重醇韵。几寸的距离,却是千百年都无法穿透的沉厚。

读不懂他们的人,亦读不懂它的深蕴。只有一颗真挚希望的心,才足以分享他们的热血阳刚、坚定的信仰与希望。

才足以分享,它无数岁月沉积下来的凝厚。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鲜血!

染红了那块岩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