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救母》教案

笔构网

2025-09-04教案

请欣赏《沉香救母》教案(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沉香救母》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会用"协助"造句。

3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和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热诚之心。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学习默读课文;会用"协助"造句。

三、教学难点:指导朗读复述课文;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里的字词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和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热诚之心。

四、教学准备:《宝莲灯》的碟片、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时间:6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求:认真观看动画片《宝莲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我们刚学过的《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表达的是唐朝诗人孟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今天我们要观看一部动画片《宝莲灯》,讲的是一个男孩练好武功解救母亲的故事。

2 提出观看要求:观看时注意力集中,不插嘴,不议论。

3 同学观看《宝莲灯》

二《宝莲灯》就是依照《劈山救母》这篇课文改编的,回去熟读《劈山救母》(一)(二)这篇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学会《劈山救母》(一)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观看了动画片《宝莲灯》,今天,我们在来学习由《宝莲灯》改编的课文《劈山救母》。这个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来学。先学第一局部。

二齐读课题,学习题中生字。

三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1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 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讨论。

3 齐读课文。

4 通过观看《宝莲灯》和熟读课文《劈山救母》(一)这篇课文,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5 交流: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小朋友?他是怎么习武练功的?

出示第四自然段

圈出: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腰酸背疼

四学习生字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指名分析识记字型

3 教师范写生字。

4 同学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四课时

教学要求:

巩固字词,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复述课文,完成局部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写《劈山救母》(一)中的词语

二默读课文,考虑每段告诉我们什么?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沉香没有见到妈妈

听爸爸说妈妈善良被二郎神(心狠手辣)压华山

习武练功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

练就一身武艺

三利用板书复述故事。

1 自由练说

2 同桌两人交替说、听,互评。

3 指名同学复述故事。

四课堂练习

1 读句子(见课文练习4)

2 照样子,用" 一......就......"的句式说一句话,再写下来。

3 指导完成语文练习册。

第五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劈山救母》(二)中的生字。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热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继续学习《劈山救母》的第二局部

二读课文,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热诚之心。

1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 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讨论。

3 齐读课文。

4 通过观看《宝莲灯》和熟读课文《劈山救母》(二)这篇课文,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5 交流: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学习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圈出:

翻过高山跨过身涧野果充饥泉水喝喝

磨出血泡划下血痕(不在乎)

他是怎么解救母亲的?

学习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三同学字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指名分析识记字型

3 教师范写生字。

4 同学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六课时

教学要求:

巩固字词,会用"协助"造句。复述课文,完成局部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默读课文,

指名说说每段主要讲什么?

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救母心切

厉尽千心万苦:

翻过高山跨过深涧野果充饥泉水解渴

磨出血泡划下血痕

沉香仙人送神斧

协助他打败二郎神

劈山救母举起劈去

一声巨响劈成两半

重见天日扑进怀抱

三、利用板书复述故事。

1 自由练说

2 同桌两人交替说、听,互评。

3 指名同学复述故事。

四、课堂练习

1 读句子(见课文后练习四)

2 用"协助"造句,先口述,再写下来。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了高山 ( )了仙人

( )了深涧 ( )了二郎神

( )了血泡 ( )了天日

( )了血痕 ( )了怀抱

4 完成语文练习册

《沉香救母》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导入新课

1、(放歌曲《宝莲灯》插曲)这首歌曲好听吗?知道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插曲吗?请学生讲讲《宝莲灯》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故事。

2、检查生字新词。

三、学习第1—2段

1、指读第1段。

2、听了他的朗读,小朋友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呢?

3、自由读读第2段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1)指读,沉香怎么没有妈妈呢?请学生交流。

(2)投影句子: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

(3)这个真实的情况是谁告诉沉香的?

4、(板书:了解真情)听到了这个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现呢?

(1)投影:沉香听了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2)指读,齐读。

5、俗话说的好“知子莫如父”,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又说:……

(1)投影:二郎神心狠手辣……

(2)小声读读爸爸的话。

(3)想想看,爸爸说这话时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说的?

6、听着爸爸的分析,望着苍老的爸爸,沉香要解救妈妈的决心有没有动摇?对,沉香默默地攥紧了拳头。此时,沉香心里会想什么呢?

(1)板书:决心救母

(2)小结

四、学习第3—5段

1、沉香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板书:拜师学艺

2、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练功的呢?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把令你感动的句子划下来。

3、讨论:

句子一: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

(1)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2)点出三个词语,理解意思。

(3)朗读练习。

句子二:有时累的腰酸背疼,但是只要……

(1)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2)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为什么能吃这么大的苦呢?

(3)点出:一……就……

(4)小结。板书:刻苦练功

(5)此时,小朋友,你们想对沉香说什么呢?

(6)功夫不负有有心人。几年的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7)让我们带着对沉香的敬佩,一起把第4—5段来读读。

(8)小沉香又是怎样去救母亲的呢?下节课再学习。

五、学习生字

1、出示:叹 泪 付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说说沉香为什么要去解救妈妈?

2、沉香是怎么刻苦练功的?

3、分段朗读课文,评议。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剩余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指导描红,临写。

三、完成书后练习

1、朗读词语。

2、在生活中,小朋友肯定有很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1)说话练习:我一看到动画片,就。

我一闻到肯得基的味道,就。

一,就。

(2)学生练说,评议。

3、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了解真情 决心救母

拜师学艺 刻苦练功

教学反思:

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而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想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更是以具体体形象思维为主,思考问题更是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

《沉香救母》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正确认读、理解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用一······就······说一句话。

4、学习小沉香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你们听到哪些神话故事?(进入神话故事页面)

2、你们知道哪些神话人物?(进入神话人物页面)

3、《沉香救母》这个故事是根据哪个神话故事改编的?你们怎么知道的?你们还了解到了什么?(以此体现网络教学的优越性)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自学课文。

学生根据电脑老师的要求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进入考考你

(2)齐读课文。

三、精读理解课文: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分析老师的读法,并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这么做。

4、学生个别试读课文。

5、齐读课文。

第二小节

过渡:第个孩子都有妈妈,沉香却从小没有见过妈妈,他心里肯定有疑问,于是他就怎样做了呢?请小朋友自学课文的第二小节。

1、生自学课文的第二小节。

2、分析理解第二小节的内容和一些词语的意思。

3、读一读。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读得最好、最得意的句子读一读,并且说一说自己什么地方读得比较好,为什么这么读。

4、齐读这一小节。

第三小节

1、指名读。

2、分析词、句、段的意思。

如:心狠手辣、神通广大等词语的意思。沉香爸爸说的那句话的意思,以及能否将这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思相同等等。

3、再读这一小节。让学生对比一下谁读得更好,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4、齐读这一小节。

第四小节

过渡:沉香他非常想立刻去救自己的妈妈,但她有没有这样做呢?这说明了什么?请同学们将课文的第四小节读一读。读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1、学生自读课文。

2、回答问题。

3、教师领读。并在领读的过程中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4、问:学了这一小节,让你想起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成语或俗语?

5、再次读这一小节。

四、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学的《沉香救母》(一)主要讲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2、齐读课文。

3、沉香经过勤学苦练,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他最终有没有救出自己的妈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沉香救母》(二)。

教后感:

下面再来谈谈上了这堂课后受到的一些启发:

上了这堂课我发现,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帮助学生自学方面效果比较明显。譬如:学生在理解词语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只要轻轻点一上就轻松解决了,有些甚至可以配上相关的图片,如华山,我们可以配上华山的图片,学生学起来就更轻松,同时也可以省略许多老师讲解的时间。当然今天我做的这个网页因为时间和水平的关系很多都没能做到,刚才只是我的一个设想,或者说是我上了这堂课以后受到的一点儿启发。

《沉香救母》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2、 学习默读课文,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为了救自己的妈妈,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现在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救母心切的沉香,好吗?(贴“沉香”图片),那么沉香究竟怎样去救母亲,又是否救出了母亲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沉香救母》这个故事(板书:救母)

(二)、初读指导

1、默读课文,看看沉香是怎样解救母亲的?(指生答)

板书默读,教给方法:默读是一种很常见的读书方法默读时嘴不出声,用眼睛看,用脑子想。

2、交流:你觉得默读有哪些优点?

3、 师:沉香告诉我,要读书首先要解决生字,现在自由轻声读课文,并把预习时标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4、 同座互读课后生字,不会读的请教同座(互相帮一帮教一教)

5、 师:都会读了吗?现在沉香可要来检查了,你们有信心读给他听吗?出示字、词认读(带音节的词指生当小老师领读)(出示字卡开火车读抢读)

6、 师:把字、词放在课文中再读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流利更通顺,并且标然段序号

7、 分段指名读(指名你认为自己哪段最有把握读好就读哪段)

师:课文读得不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同沉香去救母好吗?

(三)、精读课文:

(一) 1-2自然段

1、 自读,划出表现沉香有孝心的词和句子找出后读一读,再小组讨论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

2、 交流汇报。(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相机指导:

(1)“他救母心切,便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

A、“救母心切”奔去可以看出沉香着急的心情

B、把“拜别”换成“告别”行吗?为什么?

指导朗读:

把沉香着急的心情读出来

(2)看图,比较句子:

a、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b、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几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几道深涧

师: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相机指导朗读

(3)比较句子

a、脚下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也不在乎

b、脚下磨出了一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血痕,他一点也不在乎

他一点也不在乎什么?为什么不在乎?指导朗读

想象说话:

(3)沉香一路上还会碰到哪些困难?

拓展思维:

师:是啊|,为了救妈妈,沉香吃再多的苦也不在乎,你现在最想对沉香说什么?

3、指导朗读:这样有孝心的沉香实在让人感动,你佩服他吗?能读好这一段吗?(自读、指读、齐读、比赛读)

:沉香的孝心不但感动了我们,连仙人也被他深深感动了,仙人送他一把神斧,他终于打败了凶恶的二郎神,他即将跟他的妈妈见面了,那将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

(二) 3-4段

1、自读3、4段体会沉香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高兴、幸福)。

2、大声、自由读这一段,体验沉香的这种心情。

3、选择你喜欢读的句子读听,说说你读这句话时的心情怎么样?

4、看图想象:沉香终于要和妈妈团聚了,他和妈妈分别会说什么?

(1)、同桌互相表演

(2)、指名汇报表演

(3)、师生合作表演

5、指导朗读:我们都为这对母子的团聚感到高兴,带着这种心情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三) 全文、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讲故事,可分段讲,也可以分角色演,下节课交流。

《沉香救母》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这一篇课文叙写了沉香不畏艰险,奔向华山,他一心救母的诚意感动了仙人,获得了赠斧之助,打败了二郎神,劈开大山,救出母亲。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按照救母经过展开故事情节:拜别师傅,奔向华山;历经艰险,一往直前;感动仙人,得到帮助;劈开大山,救出母亲。故事环环相生,衔接紧凑。

学情分析

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回忆《母亲的恩情》、《陈毅探母》等课文引出课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然后要求大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指名逐段读课文,及时正音,通过朗读回答提出的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刀。学会用帮助造句。

2.学习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3.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说说沉香刻苦学武艺的故事

2、沉香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后,是怎样解救母亲的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生字词,标小节号。

3、出示词语:救母

血痕

在乎

诚心

打败

凶恶

激动

浑身

巨响

怀抱

师傅

转身

(1)自读这些生字词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诚读翘舌音

奔痕读前鼻音

捧诚读后鼻音

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带读,指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在读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指名比赛读书

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导写字

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

激:中间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写得紧些,左中右依次放开宽度。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正确美观地临写生字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帮助造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词语。打败凶恶诚心激动

2、把默写的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

(2)从该段,你有读懂了什么?

(3)出示: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

有感情地读读

(4)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千辛万苦?(板书:一个个一道道)你还能说出类似的量词吗?

(5)齐读第2自然段

3、教学第3自然段

(1)从沉香这些做法,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2)是啊,诚心感动了仙人。

4、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此时沉香心情怎样?

(3)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

(5)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6)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

5、齐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小结

四、作业

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一件件一针针一个个一线线一道道

母亲在灯下()()地为我补衣裳。

沉香身上划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来。

沉香脚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

2、会用帮助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2、再次让学生默读要求

二、指导复述

1、自己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

2、看挂图,想情节,说说这个故事

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4、把两部分故事一起合起来说说。

三、指导造句

1、读读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

2、你能仿照句子,也来用帮助造句吗?

3、你能用帮助造句时,把帮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吗?

学生说,师生共同纠正。

四、作业

1、造句(两个位置不同的句子)

帮助

帮助

2、把两课的故事连起来说一说,说给爸爸妈妈或弟弟妹妹听。

《沉香救母》教案 篇6

一、教学要求: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会用"协助"造句。

3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和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热诚之心。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学习默读课文;会用"协助"造句。

三、教学难点:指导朗读复述课文;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里的字词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和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热诚之心。

四、教学准备:《宝莲灯》的碟片、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时间:6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求:认真观看动画片《宝莲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我们刚学过的《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表达的是唐朝诗人孟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今天我们要观看一部动画片《宝莲灯》,讲的是一个男孩练好武功解救母亲的故事。

2 提出观看要求:观看时注意力集中,不插嘴,不议论。

3 同学观看《宝莲灯》

二《宝莲灯》就是依照《劈山救母》这篇课文改编的,回去熟读《劈山救母》(一)(二)这篇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学会《劈山救母》(一)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观看了动画片《宝莲灯》,今天,我们在来学习由《宝莲灯》改编的`课文《劈山救母》。这个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来学。先学第一局部。

二齐读课题,学习题中生字。

三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1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 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讨论。

3 齐读课文。

4 通过观看《宝莲灯》和熟读课文《劈山救母》(一)这篇课文,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5 交流: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小朋友?他是怎么习武练功的?

出示第四自然段

圈出: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腰酸背疼

四学习生字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指名分析识记字型

3 教师范写生字。

4 同学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四课时

教学要求:

巩固字词,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复述课文,完成局部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写《劈山救母》(一)中的词语

二默读课文,考虑每段告诉我们什么?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沉香没有见到妈妈

听爸爸说妈妈善良被二郎神(心狠手辣)压华山

习武练功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

练就一身武艺

三利用板书复述故事。

1 自由练说

2 同桌两人交替说、听,互评。

3 指名同学复述故事。

四课堂练习

1 读句子(见课文练习4)

2 照样子,用" 一......就......"的句式说一句话,再写下来。

3 指导完成语文练习册。

第五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劈山救母》(二)中的生字。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热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继续学习《劈山救母》的第二局部

二读课文,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热诚之心。

1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 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讨论。

3 齐读课文。

4 通过观看《宝莲灯》和熟读课文《劈山救母》(二)这篇课文,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5 交流: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学习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圈出:

翻过高山跨过身涧野果充饥泉水喝喝

磨出血泡划下血痕(不在乎)

他是怎么解救母亲的?

学习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三同学字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指名分析识记字型

3 教师范写生字。

4 同学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六课时

教学要求:

巩固字词,会用"协助"造句。复述课文,完成局部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默读课文,

指名说说每段主要讲什么?

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救母心切

厉尽千心万苦:

翻过高山跨过深涧野果充饥泉水解渴

磨出血泡划下血痕

沉香仙人送神斧

协助他打败二郎神

劈山救母举起劈去

一声巨响劈成两半

重见天日扑进怀抱

三、利用板书复述故事。

1 自由练说

2 同桌两人交替说、听,互评。

3 指名同学复述故事。

四、课堂练习

1 读句子(见课文后练习四)

2 用"协助"造句,先口述,再写下来。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了高山 ( )了仙人

( )了深涧 ( )了二郎神

( )了血泡 ( )了天日

( )了血痕 ( )了怀抱

4 完成语文练习册

《沉香救母》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2、 学习默读课文,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为了救自己的妈妈,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现在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救母心切的沉香,好吗?(贴“沉香”图片),那么沉香究竟怎样去救母亲,又是否救出了母亲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沉香救母》这个故事(板书:救母)

(二)、初读指导

1、默读课文,看看沉香是怎样解救母亲的?(指生答)

板书默读,教给方法:默读是一种很常见的读书方法默读时嘴不出声,用眼睛看,用脑子想。

2、交流:你觉得默读有哪些优点?

3、 师:沉香告诉我,要读书首先要解决生字,现在自由轻声读课文,并把预习时标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4、 同座互读课后生字,不会读的请教同座(互相帮一帮教一教)

5、 师:都会读了吗?现在沉香可要来检查了,你们有信心读给他听吗?出示字、词认读(带音节的词指生当小老师领读)(出示字卡开火车读抢读)

6、 师:把字、词放在课文中再读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流利更通顺,并且标然段序号

7、 分段指名读(指名你认为自己哪段最有把握读好就读哪段)

师:课文读得不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同沉香去救母好吗?

(三)、精读课文:

(一) 1-2自然段

1、 自读,划出表现沉香有孝心的词和句子找出后读一读,再小组讨论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

2、 交流汇报。(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相机指导:

(1)“他救母心切,便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

A、“救母心切”奔去可以看出沉香着急的心情

B、把“拜别”换成“告别”行吗?为什么?

指导朗读:

把沉香着急的心情读出来

(2)看图,比较句子:

a、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b、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几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几道深涧

师: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相机指导朗读

(3)比较句子

a、脚下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也不在乎

b、脚下磨出了一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血痕,他一点也不在乎

他一点也不在乎什么?为什么不在乎?指导朗读

想象说话:

(3)沉香一路上还会碰到哪些困难?

拓展思维:

师:是啊|,为了救妈妈,沉香吃再多的苦也不在乎,你现在最想对沉香说什么?

3、指导朗读:这样有孝心的沉香实在让人感动,你佩服他吗?能读好这一段吗?(自读、指读、齐读、比赛读)

:沉香的孝心不但感动了我们,连仙人也被他深深感动了,仙人送他一把神斧,他终于打败了凶恶的二郎神,他即将跟他的妈妈见面了,那将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

(二) 3-4段

1、自读3、4段体会沉香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高兴、幸福)。

2、大声、自由读这一段,体验沉香的这种心情。

3、选择你喜欢读的句子读听,说说你读这句话时的心情怎么样?

4、看图想象:沉香终于要和妈妈团聚了,他和妈妈分别会说什么?

(1)、同桌互相表演

(2)、指名汇报表演

(3)、师生合作表演

5、指导朗读:我们都为这对母子的团聚感到高兴,带着这种心情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三) 全文、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讲故事,可分段讲,也可以分角色演,下节课交流。

《沉香救母》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沉香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艺后,又是怎样救母的呢?

板书课题:沉香救母(二)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绿线和田字格里的字组词读。

2、组词读绿线和田字格里的字。

3、出示词语:救母心切 血痕 在乎 诚心 打败 凶恶 激动

浑身 巨响 怀抱 师傅 跨 转身 高耸入云 日思夜想

(1)自读这些生字词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诚”读翘舌音

“奔、痕”读前鼻音

“捧、诚”读后鼻音

“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带读,指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在读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指名比赛读书

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导写字

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

败:贝字旁要写得长些。

恶:强调点撇的方向朝里。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字词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体会“奔”与“走”的区别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

(2)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沉香历尽艰难,可他一点也不在乎。)

(3)理解“不在乎”

不在乎是什么意思?沉香不在乎哪些?

(4)出示:

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这两句话的不同,你能体会出来吗?

有感情地读读

(5)还有哪些语句写出了路途遥远沉香历经千辛万苦?

饿了就……渴了就……脚上……手上……

(板书:一个个一道道)你还能说出类似的量词吗?

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一路上,沉香历尽——(引述)千辛万苦。这些苦难,我们谁受得了,可沉香却——不在乎

他为什么不在乎?他现在心里只在乎的是什么?

(6)指导朗读

为了早日解救受苦受难的母亲,沉香不在乎走多少路,不在乎吃多少苦,不在乎遇多少险, 能读好这段话吗?

是啊,沉香心里只有——妈妈,为了妈妈,他什么都——不怕,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沉香真是一个——孝顺的(有孝心)的孩子。齐读。

3、引读第3自然段

沉香的`心感动了——仙人,仙人送给他——一把神斧。他打败了——二郎神,来到了——华山脚下。

4、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

望着高耸入云的华山,此时此刻,沉香心里会想些什么?书上用了哪一个词形容了他此时的心情。

(3)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

(5)受苦多年的妈妈终于重见天日,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孩子,沉香也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妈妈,此时的心情怎样?

指导读好最后两句

说话:从未见过妈妈的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6)看到这个感人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7)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小结

四、作业

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一件件一针针一个个一线线一道道

母亲在灯下()()地为我补衣裳。

沉香身上划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来。

沉香脚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

2、会用“帮助”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2、再次让学生默读要求

二、指导复述

1、自己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

2、看挂图,想情节,说说这个故事

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4、把两部分故事一起合起来说说。

三、作业

1、抄词

2、扩词

果:野果、水果、果子、果然

充:充分、充满、充足、画饼充饥

3、填合适的词。

( )的华山 ( )的女神

( )的生活 ( )的武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