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山寺》优秀教学设计

笔构网

2025-09-04教案

请欣赏《夜宿山寺》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夜宿山寺》优秀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古诗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之一,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古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在把文学欣赏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文化知识教学相结合的同时,充分挖掘古诗的人文内涵,引领学生融入古诗蕴含的文化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洗涤心灵,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设计特色

挖掘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生活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诗中情境,引起共鸣。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引领学生自主、生动地走进文本。

教学目标

★学会诗中的4个生字和3个认读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能说出从哪里看出山寺很高。体会古诗的意境,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山寺很高。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危”及两个“高”字的意思。

★在了解诗句意思的同时,引领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及诗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几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老师可要考考你们,行吗?(师生对诗)

2、对话导入:大家会背这么多的古诗,真了不起!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你们愿意吗?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介绍诗人

刚才我们一起背诵了一首《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出示李白的图片

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也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山河的诗句,他的诗有的十分夸张充满想象力,有的充满豪情令人感动。人们都爱读。故此,人们称他诗仙。

2、揭示课题

⑴这一天,诗仙来到一座大山前,他抬头一看,啊!好高的山,一眼望不到顶,如插入云里一般。此时,天色已晚,李白决定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中。他奋力向山顶爬去。爬到了山顶,呀!眼前竟然是这样一番景象,于是他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写成了一首古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课题

⑵读准字音,读准题意

师:(给宿注音)《夜宿山寺》中“宿”,就是住的意思。‘寺’就是庙宇,和尚住的地方。‘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呢?”李白在诗的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呢?(他夜晚住在山上的寺院之中,点出了时间、地点,多巧妙呀!手指板书:时间——夜宿、地点——山寺)

来,再读一读,把题目中的意思清清楚楚地读出来。(教师可以用手势,指导学生读准重音、停顿)

接下来,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先理解单个的字词,再把意思连起来。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把这称为学习古诗的“秘诀”。在理解整首诗的意思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运用这个“秘诀”,试着去理解其中一句。

三、新课

1.师:李白在诗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来学习古诗。

2、出示古诗,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2)小伙伴互相读一读古诗,看谁读的正确、流利。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方式:以学生读做为检查的方式,达到正确、流利

诗中的生字,都认识了吗?想读读古诗吗?

指名读

评价:正确(出示课件——诗中的这几个生字,他读得多准确呀!你们也像他这样看准拼音,再读一读!)

读音不准(哪个字音还不准确,你们也再练一练)

再指名读,评读:你最欣赏他哪里?你再读一读!(结合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情况,适时提问:

尺——高百尺(尺,长度单位同学们在数学课上认识了米和厘米,用手比一比米有多长?厘米有多长?老师告诉你一尺有这么长!那高百尺有多高呢?在古时候可真得是太高了!)

星辰——摘星辰(星辰是指什么?诗中说可以摘到什么?来,大家做一个摘星星的动作。(瞧,有的同学手伸得可高了,看样子,要摘到天上的星星可不容易!)

百尺,虚指,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我趁机告诉学生李白其他的诗中也有这样的写

《夜宿山寺》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和诗人所表达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和语言美。 2、培养幼儿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理解故事的内容及所表达的含义。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和语言美。活动准备:幼儿用书、配乐朗读视频活动过程:一、导入

1、唱歌曲《小星星》。

2、提问:星星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呀它在哪里呀它们高不高你们够不够得到星星呀为什么抓不到

3、小朋友们想不想来和老师比一下高矮呀黑板高一点还是凳子高一点小朋友们知不知道天上的什么很高

4、出示图片,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什么东西又高又大这是一座寺庙,这座寺庙又高又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诗人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里时写的`,所以诗名字叫做《夜宿山寺》。(教读题目)二、新授

1、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好不好(放朗读)

2、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呀寺庙在什么上面啊山已经很高了,寺庙还在山的上面,寺庙高不高啊所以诗人说“危楼高百尺”

3、表演“危楼高百尺”。这句是是什么意思呢(山上的楼有百尺高) 4、老是要读第二句诗,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有问题要问哦“手可摘星辰”。小朋友们想一想描述图上会有什么呀(星星)还有什么呀?(人)这个人在干什么呀星星离他这么近他摘得到星星吗教读。

5、小朋友们想不想摘星星啊你们怎么摘星星呢(表演教读)这句诗又是什么意思呢

6、出示图片:这幅图上有什么呀图上有几个人啊他们在干什么么图上有两个小和尚,一个小和尚再大声有说有笑,另一个小和尚给他比了这个动作(嘘),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呀(让他不要大声说话—不敢高声语)敢不敢大声说话呀7、现在我请小朋友来表演表演不敢大声说话是怎么样啊(表演)

8、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呀天上出现星星是什么时候呀晚上大家都要干什么呀住在天上的人呢所以我们敢不敢大声说话呀

9、谁来学一学非常害怕是什么样子的天上的人是睡在哪里的天在哪里呀(表演朗读)

10、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什么古诗啊老师来给大家读一次好不好(表演) 11、教学生表演。 12、多种方式读古诗。 13、唱古诗。

《夜宿山寺》优秀教学设计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夜宿山寺》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夜宿山寺》优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之高耸人云霄。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惊人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教学目标]

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百、尺、声、语。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声”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夜宿山寺》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夜宿山寺》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夜宿山寺》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四个生字,会写两个生字。

2朗读古诗,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准备:

1、看课件。

2、写字卡片。

教学过程:

1、看看、说说。

(1)故事引入,创设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2)观察交流,你觉得山寺怎么样?

(3)揭示课题,学生读题,说题意。

(4)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2、拼拼、读读。

(1)自由的拼读音节,试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提出不认识的字请同桌想办法帮你解决。

(3)指名试读古诗。

(4)互帮互学,同桌拼读。

(5)请一组同桌读,读后评价。

(6)齐读古诗,要求读准确。

3、认认、写写。

(1)课件出示生字。

(2)指名读。你是怎么认识这些生字宝宝的?

(3)生字去掉音节后,怎指名读。

(4)指名带读。

(5)齐读生字。

(6)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样子?

(7)同桌先说,后指名汇报。

(8)游戏——《猜字谜》。

(9)齐读古诗。要求读流利。

(10)学习生词,学生读生词,用生词组词。

(11)利用课件指导书写“危”、“尺”。

4、读读、议议。

(1)再读古诗,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讨论后汇报。

(3)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中所描写的楼吗?

(4)指导读出感情,读出节奏。

(5)学生自由体会读。

(6)学生个人比赛读,小组比赛读。

(7)齐声朗读古诗,要求读出感情。

5、背背、赛赛。

(1)创设情境。

(2)指名试背古诗。

(3)自由背。

(4)比赛背——看谁记性好。

(5)除了这首诗,你还能背哪些诗?

(6)比赛背——看谁能当小诗人。

板书设计:

夜宿山寺

【李白】

楼高

教学反思:

1、借助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感受,形象感知诗中的景象,从而让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中。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自主读和互动听读相结合,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课文,使学生逐步达到读得准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在读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学生通过开火车、抢读、猜谜语等形式巩固了生字。使学生注意力感高度集中,活跃了课堂气氛。

4、读读背背,重在培养语感。二年级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因此,在指导朗读时,采用教师带表情范,学生听后直观感悟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然后让学生模仿表情与语气朗读来体会文感,培养语感。

5、在学生背诵课外学会的古诗时,把课堂上学到的朗读方法运用到其它古诗的朗诵上,进一步巩固了古诗的朗读方法,也使学生感觉到朗读古诗与别的文章是不一样的。

6、本节课融视听、认读、朗诵于一体,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使学生在民主、可怜的气氛中学懂古诗,增长技能。

《夜宿山寺》优秀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会读“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

2、学习古诗,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古诗,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3、体会山寺的雄伟、高耸入云的特点,知道诗人李白站在高楼上不敢说话的原因。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山寺的雄伟。

教学难点:

体会山寺的高耸入云,明白诗人站在高楼上不敢说话的原因。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由寺的图片

预习要求:

借助拼音朗读古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懂课题

1、同学们,在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叫李白,相信大家很熟悉,大家背过李白的诗吗?谁来背一背李白写的诗?

学生背诵李白的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题目叫《夜宿山寺》。

板书课题:夜宿山寺

3、读准平舌音“宿、寺”,这两个字是生字,引导学生读一读,读准字音。

理解“宿”的意思“住”。

4、全班交流题目《夜宿山寺》的意思。

“夜宿山寺”的意思是一天夜里,诗人借宿在深山里的一个寺庙中。

教师小结:据说,李白夜里借宿在深山里的一个寺庙中,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他登上去凭栏远眺,只见天空星光闪烁,诗人李白诗兴大发,写下了《夜宿山寺》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

1、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

2、指生朗读,注意字音。

“辰”是前鼻音,第二声。

“惊”是后鼻音。

3、出示古诗,标好朗读的节奏,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注意读准节奏。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古诗的节奏。

三、理解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每句诗的大概意思。

2、出示第一、二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理解“危”的意思。

学生说一说“危”的意思,教师小结:“危”的本意是指人在山巅或者高崖,因此,“危”的意思是高,“危楼”的意思就是高楼。

(2)这座楼有多高呢?(有百尺高。)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体会危楼之高。

(3)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里的“高百尺”只是一个夸张的写法,形容楼非常的高,而不是说这座楼有一百尺高。以前我们也学过类似的句子,比如说“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话中的“三千尺”并不是说就是三千尺,而是指瀑布非常非常的长。

(4)作者为了说明这座楼非常高,还写了一句“手可摘星辰”。引导学生说一说“手可摘星辰”的大概意思。(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

(5)是不是真的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在这里却形象的表现出了这座楼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呢?高到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6)引导学生读一读诗的前两句,体会山寺之高。

3、过渡: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这么高的地方,诗人本应该高声的吟诵一番,可是他却——

(1)出示古诗的第三、四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的朗读古诗第三、四两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2)全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站在高楼之上,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3)教师引导:李白是一个很浪漫的`诗人,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宫,天宫里住着许多神仙,所以他不敢高声语,担心惊动天上的神仙。

(4)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第三、四两句,引导学生读这两句话的时候,要读得轻一点,把作者“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心情读出来。

(5)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三、四两句。

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小结:在《夜宿山寺》这首诗中,李白通过站在高楼之上之所见,借助大胆的想象,把一座高百尺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形象的写出了山寺楼阁的雄伟。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这首诗要求书写的“危、敢、惊”三个生字。

2、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三个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全班交流讨论:

“敢”是左右结构,左右宽窄相当,左低右高。右边是反文旁,四画,不能写成三画。

“惊”也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竖心旁的笔顺是点、点、竖。

3、教师示范书写“敢、惊”两个字,边书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4、学生练习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5、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交流评价。

六、课后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2、抄写本节课学习的三个生字,每个生字加上拼音抄写四遍。

《夜宿山寺》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夜宿山寺》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夜宿山寺》优秀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恐、危、辰、惊、敢”7个生字,正确书写“危”。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并能背诵积累。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初步理解古诗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2、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引导观察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引导谈话法,品味语言、诵读体会法。

学法:朗读法,观察法,图文对照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一首唐代诗人李白的古诗《夜宿山寺》。

(1)读课题,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2)解题意

a、从课题中你能看出这首诗所写的时间是———,地点是———。理解“宿”的意思。

B、说说课题的意思。(晚上“我”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c、请大家心里想着题目的意思再读一遍课题。

二、初读感知,感受节奏

1、师:请大家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地朗读一遍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师: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检查字音是不是都读准了。

3、逐句检查朗读,认识生字“宿、寺、恐、危、辰、惊、敢”。

(我看见小朋友们都坐得端端正正,说明大家已经读好了。老师要检查了,谁来挑战呢?)

(1)出示“危楼”。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危楼高百尺”。

(2)出示“星辰”。读好前鼻音和后鼻音。通过图片理解“辰”就是太阳、月亮、星星的总称。——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手可摘星辰”。

(3)出示“不敢”。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敢高声语。”

(4)出示“恐、惊”。读准字音。正确朗读诗句“恐惊天上人。”

4、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5、教师范读、学生再读,读出诗的节奏。

(1)师:看你们读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师配音范读)

(2)师: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给老师一点掌声吧!告诉你们一个读好古诗的窍门:读得时候要注意停顿。老师刚才就是在这些地方注意了停顿,而且读得声断气连,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味。

(3)现在大家试着再来齐读一遍古诗。

三、图文结合,展开想象,初知大意

1、学习第一、二句

(真是聪明的小朋友,一下子就掌握了读诗的诀窍。你们读得这么好,诗中有一个字急切的想来和大家打招呼。出示“危”的小篆)

(1)字理识字“危”

(猜猜它是哪个字?它是“危”的小篆体,上面是一个人,中间是山崖。本义指人站在山崖上心里很害怕,说明这个山崖怎么样?所以“危”就是高的意思)

(2)指导书写

a、观察

b、范写

c、学生练写

d、展评

2、我们已经知道了危就是高的意思。现在请同桌合作交流,看看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楼的高。

(1)高百尺:“高百尺”是不是说这座楼真的有一百尺高呢?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这两首诗学过没有,是谁写的?你能从中找出运用夸张手法的诗句吗?

(2)摘星辰如果你站在这么高的楼上,看着满天一闪一闪的星星近在眼前,你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小结: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辰,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却形象的表现出了楼之高。多么奇特的想法啊!

(3)让我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带着动作读一读这两句诗。

2、学习第三四句

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李白本应该高声吟诵一番,可他却……

(1)出示第三四句。学习生字“恐、惊”。谁能用“恐”和“惊”各组一个词语。(老师最欣赏刚才几位同学组的词语。给“恐”组的是“恐怕”,给“惊”组的是“惊动”。其实和“惊动”相似的还有一个词“惊扰”,今天我把这个词送给大家。)(看看老师给它们组的词语。老师给“恐”组的是“恐怕”,给“惊”组的是“惊动、惊扰”。今天老师就把这些词送给大家。)这也是“恐”和“惊”在这首诗中的.意思。让我们齐声把这些词语读一遍。

(2)朗读指导。(李白是个很浪漫的诗人,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宫,天宫中住着许多神仙,所以他“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怎么读才不会惊扰到他们呢?)

(3)生齐读这两句诗

四、诵读积累

1、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与老师的配合默契程度。老师描述一个画面,看看你们能不能从这首诗中找出一句与这个画面相对应。

2、师:大家找得可真准啊!可是调皮的星宝宝还想进一步考考大家。他们把这首诗中的一些字藏起来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3、师:现在星宝宝把所有的字都带走了,你能根据这幅图,把他们全部找回来?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配音乐读)

(设计意图:难度递增的填词游戏能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降低背诵的难度,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背诵古诗,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五、拓展

“诗仙”李白很擅长运用夸张的手法作诗。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他的诗,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吧!

出示古诗《秋浦歌》

1、找出运用夸张手法的诗句。

2、在拼音的帮助下生齐读。

(设计意图:《夜宿山寺》和《秋浦歌》这两首古诗都是李白写的,都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拓展这首古诗增加学生同一作者的古诗积累。)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夜宿山寺》,今天回去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背会,并把它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七、作业

板书:

18、夜宿山寺

(唐)李白

高百尺

摘星辰

《夜宿山寺》优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小擂台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唐朝大诗人李白。(相同的内容不重复)

二、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三、学习新课

1、教师用投影出示插图,请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画的内容。

在一座很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云雾萦绕在山腰,星星在寺庙周围眨着眼睛。

2、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3、学生自己读古诗,对照生字表自学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

4、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宿 寺 危 摘 辰 敢 恐 惊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危:上面是?,第三笔是横。

辰:部首是厂字头,第五笔是竖提。

摘:左右结构的字,同字框里是古。

敢:注意与取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宿:住宿。

寺:庙。

危:高。

辰:天上的星星。

恐:害怕。

惊:惊动。

语:说话。

百尺:泛指很高很高。

天上人:天上的神仙。

(5)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危楼高百尺:这座高高的寺庙高不可测。

手可摘星辰:伸出手去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在这里不敢大声说话。

恐惊天上人: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6)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5、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6、体会诗中出现的两个高字,结合诗句内容谈出自己的感受。

(危楼高百尺中的高是形象的描绘了寺庙的高耸入天,伸手即可摘到星星的景象,以此说明这座寺的高度;不敢高声语描写诗人说话时声音的大小,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这两个字用得巧妙。)

三、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摘:左窄右宽, 同字框里是古 。

敢:左右宽窄, 高低一样,右边是四笔写成。

寺:第三笔横要长一些。

惊:左窄右宽。

恐:上下结构,上面的巩字要写得紧凑些。

宿、危、辰三个字让学生说说应注意的问题。

2、填写诗句

( )( )高百尺,

手可( )( )( )。

( )( )高声语,

( )( )天上人。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李白其它的诗,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3 (李白)

难字: 宿 危 摘 辰 敢

点评: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他们对于古诗《夜宿山寺》已很熟悉,有部分学生在课前已经能读、能背了。通过调查发现,他们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还不认识,字音读不准,字形不清楚,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方面的学情,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抓好学生的古诗朗读。朗读古诗,一是每个字都要读得正确、清楚,速度稍慢一些;二是要读出节奏、韵脚,五字一句的诗一般都是前两个字连起来读,后三个字中按词语稍有停顿,句末的字要读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