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教学活动方案策划(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1
活动目标:
1、能在掌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诗歌的寓意。
2、能大胆地朗读诗歌。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户外散步时观察牵牛花,狗尾巴草,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主题:“你知道的牵牛花,狗尾巴草是什么样子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2、结合教学挂图,教师朗读诗歌,提问:
(1)、为什么“我”喜欢牵牛花,牵牛花是怎样的?
(2)、为什么“我”爱狗尾巴草,尾巴草是怎样的?
3、幼儿学习朗诵诗歌,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组织幼儿讨论,牵牛花,狗尾巴草都是十分平凡的花草,可它们都有不平凡的地方,我们可以向它们学习些什么?
教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2
一、学情分析:
五班级同学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进展,体验、感受与探究制造的活动力量增加,但音乐观赏课还是缺乏耐烦的倾听,同学最喜爱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特别好,乐谱学问的学习部分同学仍不是很感爱好。三个班的同学状况有所差异,一班乐感较好,学习力量强,仿照力量好;二班上课纪律差,表演时不活跃;三班性格内向,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同学的培育,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舞他们参加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育、进展他们的爱好。
二、教材分析:
五班级第九册的音乐教学内容人为八个单元:朝夕、农家乐、痕迹、可爱的家、家乡、快乐的少年、雨花、冬雪。这八个单元包括了人文、地理、风景等各方面的内容,使同学能全面地体会到不同的审美意识。这学期的教学主要以唱歌为主,同时结合观赏、乐理学问。在此基础上能进行歌曲创编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三、教学目标
1、要求学会唱课本上的8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同学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乐理学问:下滑音、前倚音、拍号等。
3、上好观赏课,通过观赏,扩高校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同学。
四、教学措施:
1、仔细备课,仔细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同学、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仔细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楚,结构严谨,符合同学的熟悉规律,教同学动形象,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让孩子们听起来兴致勃勃,学而不厌。
3、主动参与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特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力量。
4、主动大胆地用法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亲密联系同学,常常征求同学对老师的看法,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学校教学方案音乐
教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3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热情颂歌、作者通过一群朴实得像红高粱一样的茂腾腾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的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显示了生命的活跃和强盛、抒发了中华民族挣脱了束缚与羁绊、闭塞与保守后的欢乐和痛快、思索和追求、
文章语言如诗如画,极富音乐美、在内容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统一、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显得铿锵激昂,同时还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间的排比,交错出现,一个接一个,使内容表达得更加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发表见解、
2、品味排比句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本文既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又用更多的笔墨写意、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教学重点、
教学设想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南方或现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教学设计
1、朗读(设计说明:通过读能感受到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动、)
2、揣摩(设计说明:对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关键语句,应当仔细揣摩品味、)
3、迁移练习(设计说明:模仿课文大量使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一、教师
1、腰鼓的表演片段;
2、课文朗读录音、
二、学生
1、掌握生字词;
2、搜集安塞腰鼓的有关知识及作者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播放腰鼓的表演片段)同学们,欣赏了这幅精彩的表演场面,你的心中必然会有所触动,那么请用语言描绘一下这场表演、(交流评议)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要形象地描绘出来,确实有困难、不妨让我们一同欣赏刘成章是怎么把安塞腰鼓写得有声有色有气势,竟至于使我们如痴如醉、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提问:这是……的安塞腰鼓,用文中的词句来回答、
说明:如“亢奋”、“豪迈”、“惊心动魄”、“震撼”、“火烈”等等、
2、自由大声地朗读:
找出描写“腰鼓”部分、
三、研读全文
1、理请结构(师生齐读)
说明:文章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止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学生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明确: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2、内容赏析:
⑴布置分组朗读,分组寻找“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哪儿?请用“好在……,你看(听)……”句式叙述、如:
①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②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③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④好在变幻的舞姿、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⑵提问:这样“好”的安塞腰鼓使你联想到什么?
关于这篇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
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有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
歌颂阳刚之美,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不必患得患失、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无须面面俱到,只要有所体会、领悟即可、)
3、品味语言:
⑴学生寻找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三次、请用“我喜欢句子,因为”的句式进行评点、
(教师提示:可以从用词、句式、修辞等角度入手)
教师举例:我喜欢“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句子,因为反义词用得好,在强烈的对比中,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⑵学生间互相交流、
⑶教师作适当的归纳:
句式上:作者多用简洁有力、脆生响亮的短句、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修辞上: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句,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偶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还有排比层层递进,如:“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排比句的大量使用,使语句汪洋恣肆,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山河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小结:这一切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造成了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炽热灼人的氛围,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恰与作者所要歌之颂之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辅相契、
4、配乐朗读,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四、作业(迁移练习)
1、积累词语,收集文中好字好词、
2、背诵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摘抄笔记本上、
3、模仿课文的排比句,仿写句子、
教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看情景图列出10的加法算式并运算。
2.尝试编简单的应用题。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习10的组成
师:今天小兔邀请我们去他的花园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10次列车(出示数字10)出发吧。(复习3、4个就行)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点开?
幼:嘿嘿,你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9)点开。
二、看图学习10的加法
1.出示第一幅背景图,看图提问:
师:看,小鸟在大树上里藏了许多的问题。小兔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去看看,大树上有几只小鸟?又来了几只?一共有几只呢?(请个别幼儿回答,列加法算式1+9=10,再问算式中数字和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在根据算式创编两道左右应用题。)
2.出示第二幅背景图,看图提问:
师:天空中原来有几只蝴蝶?又飞来了几只?一共有几只蝴蝶呢?(请个别幼儿回答,列加法算式9+1=10,再问算式中数字和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在根据算式创编两道左右应用题。)请你们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小结:加号左右两边的数字交换位置,等于号后面的得数不变,这样的算式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
3.出示第三幅图,看图提问:
师:花园里很美很香,吸引了2只小蜜蜂,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了?你能看着图片来讲讲这个场景呀?(幼儿回答2+8=10,教师出示算式。)
师:你真棒!看到2+8=10,你还想到了什么算式?(8+2=10)你能看着这个算式编一道应用题吗?
4.出示第四幅图,看图提问:
师:小兔玩累了,肚子饿了,就在菜地上采蘑菇,你能看着图片来讲讲这个场景呀?回答出来后就可以去她的另一个美丽的地方了!(幼儿回答3+7=10,教师出示算式。)
师:你真棒!看到3+7=10,你还想到了什么算式?(7+3=10)你能看着这个算式编一道应用题吗?
5.出示第五幅图,看图提问:
师:小兔说你们太聪明了,所以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在这儿你看到了什么?你会说说吗?(幼儿回答4+6=10,教师出示算式)
师:同样看到4+6=10,你想到了什么算式呀?(6+4=10,出示算式)谁能创编一道应用题?
教师小结:说的真好!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10,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10的加法算式。
6.出示第六幅图,看图提问:
师:小兔说请你们吃水果,在这儿你看到了什么?你会说说吗?(幼儿回答5+5=10,教师出示算式)看到5+5=10,你想到了什么算式呀?
小结:5+5=10是一个特殊的算式,和别的'算式不一样,它的朋友题就是它自己。谁能根据这个算式题创编一道应用题?
反思:
这节活动充分发掘并利用故事中的数学元素,让幼儿在故事的情境中创编应用题,而且PPT设计有创意,能关注幼儿造句中“一共”,“还有”的区别。在数学教学中关注不同层次的幼儿的兴趣、能力。游戏开火车中,教师的表述可以再精炼些,也可以用竞赛的方法提高幼儿兴趣;也可以给予幼儿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自己创编,在操作中晒晒自己的表述,让幼儿小组归纳记录自己创编列式的方法。让幼儿自己归纳前三种创编句式,自己举一反三,寻找接下去的句式,看算式编题。在活动中,创编应用题时,不需要每个算式都编题。最后数学课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掌握方法,教师要思考怎样引导幼儿?语言准确、到位,要有起伏让幼儿重点关注,在教研课中要寻找挑战性,教师与孩子共同成长。教学资源无处不有,只要适时适事地利用,就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学习,让幼儿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语言深化他们对加法的认知,使他们加深了对加法的意义的理解,又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数学意识,又培养了应用意识,为今后学习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教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辩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借助辩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
能摸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感受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一)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方向?
生:东、南、西、北。我们用你是怎样分辨出来的呢?
生:我面向北方、可以用前北后南左西右东的口诀就可以分辨出来。
活动1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小红来到一所学校,妈妈告诉她体育馆的那一面是北,可是她找不到医院、商场、邮局都往哪儿走,你们能帮帮她吗?(课件出示:图片。)
生:能!
师:谁能来?
生:医院位于学校的西面,商场位于学校的南面,邮局位于学校的东面。(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分别显示出四个方向词:东、西、南、北)
图书馆体育馆动物园
医院学校邮局
少年宫商场电影院
2.调动原有经验,初步感知新方向
师:除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以外,在生活中你们还听说过哪些新的方向?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1:我知道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师:你是在哪儿听到的呢?
生2:我知道西北方向,因为我听过西北风。
生3:我还知道东南方向,我看天气预报时听到过东南风。
师:(指大屏幕的图)以学校为中心,东北方向是指什么地方?
生:动物园在世纪门的东北方向。
师:大家同意她的意见吗?为什么?
生:我同意,因为饭店几既世纪门的东面,又在世纪门的北面,所以它是在世纪门的东北方向。
3.用新的方向词说一说,图上的其他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师:在小组里说一说,图上的其他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活动2制作方向板
师:同学们不仅认识了东、南、西、北,还通过努力认识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新的方向。我们来比赛,给你一个方向,你能不能很快地认出其他的七个方向,把他写在方向板上,看谁的动作最快?标示有北面的空白方向板,请前七位同学来填写其他空出的方向。)
北
活动3辨认方向1.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的'八个方向
(1)讨论:x什么辨认方向。
师:如果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连一个方向都不知道,同学们会怎么办?
生1:可以利用指南针帮助我们。
生2:还可以请教别人。
生3:可以看早上的太阳,太阳从东边生起。
生4:可以观察树木,长得茂密的一边是南边。
生5:还可以看傍晚的太阳,是西边。师:同学们真棒,碰到问题就会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而且办法还真不少。
(2)根据一个方向辨认教室的其他方向。
师:大家试试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你能辨认出教室的八个方向吗?(每个学生都在尝试辨认)
师:教室的黑板位于教室中心的北方。其他的方向同学们能说出来吗?你和你的同桌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利用方向板来帮忙。
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这间教室的各个方向?
生1:柜子在教室中心的西北方向。
生2:后门在教室中心的西南方向。 ……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又慢到快)。
师:同学们这么能干,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做个关于方向的游戏,好吗?
生:好!面向南——点点头,转向西——拍拍肩,面向北——拍拍手,转向东——扭扭腰。向着东北——点点头,向着西北——伸伸手,向着西南——拍拍肩,转到东南——扭扭腰。
2.找出自己身边把个方向的同学
(1)体会方向的相对性。
师:我们来玩第二个游戏,请第三排的同学站起来一起做游戏。
师:请于博文同学东边的同学冲他点头。
师:在他西边的同学招手。
师:再来一次!请王希凡同学东边的同学冲他点头……(学生再次经历思考、判断、调整、修正的过程。)
师:玩了两次,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沉默)
师:为什么同样是洪烨,一会说他在王希凡的东边,一会又说他在于博文的西边呢?
生1:我们刚才搞错了吧?生2:因为我们每一次的中心不同,第一次是以王希凡为中心,第二次是以于博文为中心,所以我们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观察和判断方向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确定以什么为中心。
(2)同桌活动:向同桌介绍自己身边八个方向的同学。
师:你能不能向你的同桌介绍你的八个方向分别有谁?在玩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先由一个同学说,另一个同学当小裁判评一评,然后再交换。当小伙伴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帮帮他。(同桌活动。)
教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进一步体会理解加法的意义,正确计算6以内的加法,复习加法交换律。
活动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理解加法的意义,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幼儿学具:数字卡片1——6、+、=,6元纸币
教具:数字卡片若干、算式卡片若干、价格标签若干、音乐
环境创设:超市一角:饮品专柜
活动进程:
一、布置“超市饮品专柜”————创设游戏情境,导入活动:
1、出示各种饮品,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有什么;
2、引导幼儿分类放置饮品,并请幼儿介绍分类的方法;
二、统计饮品数量————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的加法解决问题,复习加法交换律,体会加法的意义;
1、引导幼儿提出问题;
2、引导幼儿分析解决问题;
(1)按颜色不同列算式
a发现营养快线的不同(颜色不同)
b点数记录橙色、蓝色的数量
c引导幼儿列加法算式,并说说列示的`原因;
4+2=6
2+4=6
(2)按大小不同列加法算式
1+5=6
5+1=6
(3)按名称不同列加法算式
3+3=6
(4)观察第一组、第二组算式,引导幼儿复习加法交换律
a发现两组算式的相同及不同之处;
b用手势表示
三、看算式口述加法应用题——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引导结合生活经验,口述加法应用题,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四、购物游戏————学以致用,体会数学的乐趣
1、出示物品价格,了解各种物品的价格;
2、说一说6元钱可以买什么,发散幼儿思维:可以2种物品,可以3种,可以更多(突破2步加法的模式,熟练运用加法,举一反三)
3、分配游戏角色,讲解游戏规则:所购饮品价格总和必须为6元,多于或少于6元的必须及时调整货物,否则不予结账。(渗透排队交费的社会教育)
4、师幼共同游戏,个别指导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小超市
教学活动方案策划 篇7
活动目标:
1、向幼儿介绍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扩展幼儿的知识。
2、帮助幼儿了解动物与季节的关系。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人小动物卡片五张;幼儿用书画面“它们怎样过冬(一)(二)”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动物过冬的不同方法。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感觉怎样?”(冬天,天气寒冷)“看一看,冬天人们是怎样过冬的?”(穿棉衣、安装取暖设备、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教师重点讲解,冬眠过冬的有蛇、乌龟、青蛙、刺猬;换上了厚厚的'毛过冬的有兔子、松鼠;贮食过冬的有蚂蚁)“你还知道其它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狗熊是冬眠过冬,大雁和候鸟是南飞过冬的等)
2、巩固对动物过冬方式的认识。
“每人有五张卡片,看看它是什么动物?它是怎样过冬的?如果有你不知道的,请问老师和小朋友。”幼儿自由讨论、讲述图片内容。
“我们现在来做个游戏,看谁又快又正确,当老师说‘冬眠过冬的动物’后,请你在卡片种找出并举起,比一比看谁举得又快又正确。”(游戏重复数次:如换厚毛过冬的动物;贮食过冬的;南飞过冬的等等)
3、了解动物与季节的关系,知道动物有各种方法过冬,这是保护自己生存的最好方式。
“动物们为什么会有各自不同的过冬方法?”(保护自己生存,适应季节的变化)“假如这些动物不想法过冬,那将会怎样?”(冻死、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