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斑羚飞渡教案(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斑羚飞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及重点]
1、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珍视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3、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的精神和品质。
[指导思想]: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3、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一段动画导入(①播放《保护藏羚羊》Flash影片)。
问: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藏羚羊被屠杀。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一种很可爱的小动物,(②教师出示斑羚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这是斑羚,它是羚羊的一种,因为喉部有一块白斑,所以叫斑羚,它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非常珍贵。斑羚生性温顺,非常讨人喜欢。但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动物,有一天却遇到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沈石溪的《斑羚飞渡》。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③:限每分钟500字(约2500字)
三、合上书快速回忆课文内容,然后进行抢答。
④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
讨论并归纳:一群斑羚被狩猎队所追杀,被逼到了戛洛山的伤心崖上。当“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时,一片惊慌,胡乱蹿跳。但后来,斑羚群凭借娴熟的跳跃技巧,以牺牲老斑羚的生命为代价,成功地完成了山涧上的飞渡,赢得了种群的生存机会。
四、⑤研读: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满感情的朗读你最喜欢的课文片段。
大声读、投入读、自由读、动情读等等。
问:你读的是哪一段,为什么?
五、⑥品读:不管你选择的是哪一段,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斑羚飞渡是一种什么情景,为了种群的延续,斑羚群想出了牺牲一半拯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生存的机会,那它们又是如何飞渡悬崖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课文第九段。
1、先请同学们放声自读课文第九段。
质疑:在自读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可以在词语、语句的含义、修辞及作用等方面,发挥自己的感悟能力,领悟文章的妙处。如果有疑问的话,在文字旁边做上记号,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3分钟,之后全班讨论。)
2、刚好我今天准备了一盘斑羚飞渡的动画,大家想不想看?
⑦播放斑羚飞渡Flash动画。
3、⑧从时间上说,飞渡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了大段的文字细细叙述和描写,产生了惊心动魄的效果。点名朗读课文第九段(配上《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其他同学再次用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及飞渡场面的悲壮。
六、⑨体验反思:学习本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从中获得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畅谈自己的感受,不必拘泥于某一种观点。
七、小结:
⑩斑羚飞渡惊心动魄,斑羚所表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是我们人类需要发扬的,但斑羚飞渡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在环境日益恶化,许多动物濒临灭绝的今天,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人类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利。请记住并转告你周围的人:善待动物,善待生命!
八、布置作业:
○11假如你是一只小斑羚,在成功飞渡后,会怎样想?怎样做?
请以“假如”为题,写篇心理活动片段。要求:说真话,诉真情。
九、○12再见
注:文中的①、②、③……指PowerPoint课件中幻灯张数。
斑羚飞渡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了解斑羚在危机关头的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2、 通过圈划、朗读体会文章的主题
3、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激发学生珍视生命、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生动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通过圈划、朗读体会文章蕴含的强烈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查找关于斑羚的相关资料
2、预习生字新词
进退维谷 蹿跳 逞能 骚动 迥然不同
悲怆 磐石 眼花缭乱 心甘情愿 绚丽
一、 导入
1、 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是与动物有关的?这些动物有何特点?
《狼》 《狐假虎威》
在这两篇课文中,我们了解到的动物不是狡猾的就是愚蠢的。我们今天将来学习一篇课外的文章《斑羚飞渡》,我们将从中了解到动物美好崇高的一面。
2、 谁能向大家介绍斑羚的相关知识?
斑羚,它是羚羊的一种,因为喉部有一块白斑,所以叫斑羚。斑羚生性温顺,非常讨人喜欢,且善于跳跃。它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非常珍贵。
3、“飞渡”是什么意思?斑羚为什么要飞渡?
二、 整体感知
1、 文章里哪个词概括了斑羚当时的处境?(进退维谷)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进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
哪个词能代替它?进退两难
2、 面对进退两难的处境,斑羚群有何反应?
一片惊慌,胡乱窜跳
3、 为什么会这样?进退两难,难在何处?
进:6米宽的山涧
退:狩猎队
4、 这群充满活性的斑羚在绝境面前是不是束手待毙呢?
显然不是,它们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飞渡
它们是如何飞渡的呢?请大家阅读全文,找出文中的精彩段落
三、 再读课文
(一)分析动作描写
1、 你认为文中那个段落最精彩? 7、8
2、 散读第七段,圈划出关键的动词
少 飞奔 升高
对接 蹬
老 助跑 坠落
3、 这一老一少两只斑羚为斑羚群做出了成功的示范,第八段描写了整个斑羚群集体飞渡的场面,请有感情地朗读
4、 哪位同学来给大家示范朗读?其余同学注意圈划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
凌空跃起 眼花缭乱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整然,快速飞渡
心甘情愿
你是怎样理解“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每一只小斑羚的获救都是以一只老斑羚的生命为代价
“我”为什么感到震惊?
斑羚这种勇于牺牲的精神是人类也自愧不如的
(二)分析头羊的形象
1、 危急关头成功自救,那么是谁策划了这个奇迹般的行动呢?
镰刀头羊
2、 谁能说出镰刀头羊的名字来历?头上的角像两把镰刀
从哪些地方可看出它是头羊?
身材特别高大,毛色深棕油光水滑
所有的目光集中在它身上
3、 当整个斑羚群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它身上时,头羊有何反映?
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抬头仰望苍穹,悲哀地咩了数声
4、 文中一共有三处地方写到头羊的叫声,请大家找出来,并讨论它们各有何含义?
(1) 在危难时刻,所有的斑羚都注视着这只头羊,而头羊沿着悬崖巡视一圈之后,知道前面是绝路,而后面又有狩猎队的追击。头羊一时想不出拯救这群斑羚的办法,只好仰望苍穹,悲鸣数声,表现了内心的绝望。
(2) “咩――咩――”发出吼叫,意味着头羊想到了办法,兴奋、激动,透露出坚定不移的决心
(3斑羚群分为两拨之后,头羊发现老年斑羚那拔少十来只,为了使自救方案取得成功,必须使两拨斑羚数量一致,于是头羊从年轻的行列走出,归入年老的队伍中,其他中年斑羚也随着归入年老的队伍中,然而,选择老年斑羚那拨,即是选择了死亡,因此头羊“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表达了它沉重而悲壮的心情。
5、羊在关键时刻体现出怎样的品质?
临危不乱、富有智慧、勇于牺牲
6、头羊使斑羚群避免了全军覆没之灾,它自己的结局如何呢?
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你是怎样理解“灿烂”的?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四、 提炼主题
在这群斑羚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迫切学习的金子般的东西呢?
对种群的灭绝,这群进退维谷的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它们的智慧、才能,胆识,特别是从容镇定,舍已为人的情操,可贵的整体精神,为自己、也为人类唱响了一曲悲壮的生命赞歌,放射灿烂无比的人生光彩。
五、 拓展
1、 如果你当时是狩猎队的一员,看到这震撼人心的一幕后,你会有何感想?你会怎样做?
2、 学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何启示?
动物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应该善待每一个生命
六、 作业
1、 课后收集有关动物的感人故事
2、 给狩猎队写封信,谈谈你的看法
斑羚飞渡教案 篇3
一、导入新课。
以《不要再来伤害我》导入。
同学们,这首歌的名字叫《不要再来伤害我》,但是歌手张振宇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却把名字改成了《爱护动物的歌》,来呼吁人们关爱动物。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或许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二、明确学习目标。
1、感悟深刻的主旨
2、品味精妙的语言
三、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速读,思考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回答明确:
一群被逼至绝境的老斑羚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挽救了另一半的生命。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话是什么?(飞渡)
作者就是围绕飞渡描写了“飞渡前------飞渡中---------飞渡后”的几个主要情节。
飞渡前斑羚陷入了怎样的境地呢?阅读文章的1-4段回答。
学生回答补充。
一面是荷枪实弹的猎人、虎视眈眈的猎狗;一面是六米宽的山涧,而斑羚只有五米宽的.跳跃能力。斑羚群的命运看来是凶多吉少。斑羚能不能死里逃生,让我们来看一段动画。
斑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成功脱险。这段动画,表现的是全文的内容,哪个场面最让你感到震撼?
同学回答。
四、我来设计
文章第几段,描写了第一对斑羚试跳的过程啊。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文章有一部分被隐藏起来了。现在我们来补充这一部分。
要求:根据动画和自己的想象,描写第一对斑羚飞渡的过程。
四人为一个小组,共同创作,一人执笔。边说边写。
为了让大家写得更准确、细致,我们再看一遍动画。
四人为一个小组,共同创作,一人执笔。边说边写。
交流作品:
要求:1、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出作品。
2、从第二组开始不但要读出自己的作品。还要说出和上一组作品相比,你们作品的闪光点在哪里?
同学们的作品各有千秋,其实作者也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写了这震撼人心的场面。发下去后,仍然是小组合作。任务:1、朗读。2、和自己的作品比较,作者的创作又好在哪里?
丰富准确的动词。
老师发现在作者的描写中有两个动词,刚才我们小组创作中都没有用过的。一个是小斑羚的“猛蹬”,一个是老斑羚的“钩”。这两个词写得怎么样?
我们也在我们的创作里,加上一两句比喻,让我们文字鲜活起来。
总结:作者就是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和丰富准确的动词把第一对斑羚飞渡的过程,写的详细和震撼人心。文段是融于文章的,看看文章还有其它段落描写了关于斑羚飞渡的过程吗?和第一对斑羚飞渡相比在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找出你喜欢的几句,有感情的读一读。
五、感悟主题
再体会文章语言的同时,除了震撼,这群斑羚你带给你什么感悟?
句式:从老斑羚身上,我看到了自我牺牲的团队精神。
从年轻斑羚身上,我看到了对生命的珍视。
从人类身上,我看到了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行为,珍爱动物。
文章当中也有点明中心的句子。阅读11-14找出来.
齐读。
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六、拓展迁移
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
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
第一个:武文斌。
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看到了一种感情至真至纯,经得起磨练,这也是一种爱啊。我们人类有,他们动物也有,那我们和他们之间呢?
文中的人类充当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能引起我们怎样的反思。
结束语:《斑羚飞渡》是一篇凝聚着人类良知的警世之作。我们惊叹动物面临生存危机,生命受到摧残时团结一致,不惜代价把生的希望留给年青一代的崇高的牺牲精神;我们也更加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爱护抢救一切野生动物就是拯救人类自己,这是我们缤纷世界中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
斑羚飞渡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复述课文,体会文章叙述条理性强的特点。
2.理解作品的主旨,从斑羚飞渡中得到启示,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精神——舍生取义、视死如归。
3.观照人性亮点的失落,探究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不能妄自尊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精神:斑羚群舍生取义、勇于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
难点:探究人和动物的关系:珍视生命,关爱动物,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与它们和谐相处。
(本文把动物的行为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来认识,这是非常新颖和动人的。作者的意图非常明确:让我们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要我们在探究和反思中,摆正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善待动物,善待生命。这正是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学激思
在广袤的星球上,在神奇的自然界中,有许多具有种种情感和可贵精神的生灵。斑羚就是其中的一员。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让我们一起学习沈石溪的《斑羚飞渡》,用心感受伤心崖上那惨烈的一幕,读出斑羚的可贵品质,反思人类的种种行为。
二、整体感知
1.速读全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2.自读课文,思考作答。
文章为我们展现了哪两个场景?哪个详写?哪个略写?
3.用自己的话复述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文中详写部分一第9自然段。)不超出200字。
(1)幻灯出示复述要求。
自读,记住主要内容,思考把握重点,抓主要动词。
(2)齐读第9自然段。
(3)多媒体课件展示飞渡画面。
(4)结合动画,同桌相互复述课文有关内容。
(5)推荐两名学生上台复述。
(6)师生作出评价。
(本文描写斑羚飞渡的场面完整而有条理,而且详略得当。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就是为了让学生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和脉络;设计复述课文内容与生动的画面相结合,更能产生强烈的震撼效果。)
三、合作探究
1.出示思考题。
(1)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从镰刀头羊最后的悲壮献身中,你有何感悟?
(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它的叫声和行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它最后的悲壮献身,不仅展现了动物的特征,而且艺术地折射出人性的亮点,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它在呼唤已开始失落的人性亮点,意在张扬人性中自然、纯净的本色。)
(2)从斑羚飞渡的事件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动物身上折射出的哪些可贵品质?
(牺牲精神、团队精神、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智慧、尊严,对生存权利的渴求……)
(3)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文章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机会。)
(4)人类与动物共同拥有许多可贵的精神和品质,然而为什么会发生斑羚飞渡的悲剧?人性的亮点和生命的光彩为什么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地失落?人类和动物之间究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人类与动物冲突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在原始部落时代,人们追求猎物是为了生存,而人类发展到今天,人们肆意捕杀野生动物却只是为了金钱,为了欲望。人的无休止的欲望,造成了人与动物之间最大的矛盾。文章会让每个读它的人受到精神的震撼,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珍爱动物,善待生命,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
(以上几题的设计,都是为了探讨作品主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主旨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小结。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多年以前发生在西南山区动物间的凄美故事,阅读时,我们无不被那壮烈的场景所震惊。从中我们读出了斑羚的自我牺牲和对生命的礼赞,我们懂得任何生物都有它生存的权利,我们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请记住动物世界拍摄者金·沃尔哈特的话吧: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
四、品味语言
1.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或最让你震撼的语段,体味其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含义。
2.说说文中几次描绘了美丽的“彩虹”,是为真实地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吗?这里的“彩虹”有怎样的意义?
(本文写彩虹的地方一共有三处。作者笔下的彩虹,并不仅仅是大自然真实景色的再现。作者通过对“彩虹”浓墨重彩地反复显现,是为了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可以给人带来幻想、希望——镰刀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也是向往投身于美好的理想世界吧。)
五、课后练习
1.积累词语。
2.用规范、简洁的语言表述本文的内容和主题。
(提示形式:本文描写了……,表现了……,告诫……)
3.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斑羚飞渡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感知斑羚飞渡的过程,体悟飞渡场面的悲壮。
2、反思人类行为,学习斑羚在飞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学会感恩。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有情朗读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联想拓展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合作探究斑羚精神。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学会感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联想想象, 创设情景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近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生死关头,为我们上演了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那一群悲壮的生灵让我们震撼,那一个个陨落的身躯,让我们泪流满面,那一幕生死的抉择,将永驻你我心间。”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回忆,在那个雨后彩虹高悬的日子里,在险峻的伤心崖上,一群斑羚进退维谷,后面猎*、猎狗,前面万丈深渊,涧下水流湍急------他们……
二、经典朗读, 锁定飞渡
温馨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第9段。
1、圈画动词,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斑羚飞渡的'画面。
半大斑羚 朝前(飞奔),同时,老年斑羚也快速(起跑),到悬崖边缘,半大斑羚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年斑羚(紧跟)在后面,头一(钩),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背上(猛蹬)一下,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也再 度(升 高),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则笔直(坠落)山崖.
2、圈画动词,发挥想象,画出飞渡的情景。(我参与,我展示)
3、试着利用手势比划飞渡的情景。(结合文字,尝试动手,同伴交流,体验 快乐)(我比划,我快乐)
三、分析形象, 突破重点(老斑羚的形象)
我们现在根据文意,完成这样一个比喻:(我仿写,我接龙)
老斑羚像跳板,助同伴跨越了死亡之崖;
老斑羚像——---,---同伴----------------;
老斑羚像——---,---同伴----------------;
老斑羚像——---,---同伴----------------;
老斑羚像——---,---同伴----------------;
四、联想拓展, 激活情感
本文中的斑羚已经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斑羚,而是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的化身。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斑羚”?请向同伴讲述你所知道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我讲述,我聆听)
五、回味畅想,盘点收获
在甘萍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中结束。
斑羚飞渡教案 篇6
1.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2.引导朗读,感知课文。
3.复述概括,探讨主旨。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
1.播放《动物世界》有关动物在危难时刻做出牺牲保护幼仔和同伴的影像资料。
2.结合影像资料点拨:
在神奇的动物世界中,常常有动物做出一些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至深的举动,当我们在观赏这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场景时,你除了震惊,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活动
1.进入情景,引发共鸣。
2.认真朗读,感知课文。
3.活动参与,把握中心。
学生活动
学生观赏,进入情景。
学生深思,引发共鸣。
设问导入:
斑羚生性温顺,在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它们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取呢?
二、引导朗读,感知课文
教师活动
1.请学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2.出示投影片,让学生结合注释查工具书给以下字词注音、释义。
狩(shòu)猎对峙(zhì)
湛(zhàn)蓝斑斓(lán)
磐(pán)石蹿(cuān)跳
迥(jiǒng)然不同悲怆(chuàng)
娴(xián)熟眼花缭(liáo)乱
请学生回答导入设问:
生性温顺的斑羚做出了怎样的选取?
4.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1)斑羚飞渡的全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斑羚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取?
5.引导学生明确以上问题:
(1)斑羚飞渡的全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身陷绝境→峰回路转→斑羚飞渡→走向深渊
(2)斑羚做出这样的选取一是环境所迫,二是斑羚对生命的渴求,斑羚群所固有的牺牲精神、团队精神的自然之举。
三、复述概括,探究主旨
教师活动
1.请学生细看课文插图,速读课文,抓主要信息,做复述课文的准备。
2.请学生复述课文,并安排学生点评。
3.在复述的基础上,按时间顺序将课
文结构层次划分出来。
3.学生带着问题打开书。
学生活动
1.学生朗读,勾画。
2.学生查工具书,交流。
3.学生回答。
4.学生默读课文,先自主探究,再合作讨论。
5.讨论的基础上自主发言表达对这两个问题的见解。
学生活动
学生看插图,速读课文,做准备。
2.学生复述课文,同学点评或补充。
3.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课文结构层次:
4.学生重点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再看文中插图,感受斑羚飞渡的悲壮,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一部分(1、2段):(飞渡前)一群斑羚被逼到悲哀崖的绝境上。
第二部分(3-16段):(飞渡时)镰刀头羊带领种群用牺牲老的一半换取年轻的一半生存的方法成功飞渡。
第三部分(17段):(飞渡后)镰刀头羊悲壮地走向死亡。
4.学生重点阅读,同桌交流感受。
四、本课小结
课文描述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赢得种群生存的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来摆脱困境的壮举,向我们展示了动物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令人震撼。
五、板书设计
面临绝境(飞渡前)
↓
毅然决定
↓(飞渡时)
试跳成功
↓(飞渡后)
走向彩虹
六、作业设计
智慧、勇气、自我牺牲
写出课文故事梗概,不超过300字。
第二课时
教师指导
1.引导重点朗读,感情形象本质。
2.学习传神描述,积累优美语言。
3.比较阅读,巩固延伸。
一、引导重点朗读,感悟形象本质
教师活动
1.请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在斑羚群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镰刀头羊,请重点阅读文中描述镰刀头羊的句子,从它的神态、动作、声音等方面的描述中,你读出了哪些本质内涵。
学生活动
1.精读重点句段。
2.分析形象描述。
3.拓展延伸探究。
学生活动
1.学生研读,
自主探究。
(2)彩虹在文中出现了很多次,有何深意呢?
2.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悟。
3.教师引导明确:
镰刀头羊的形象本质: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
4.对镰刀头羊的描述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三次叫声,你能结合上下文说出这三次叫声的`不同含义吗?
5.引导学生明确:
(1)第一次,当发现斑羚羊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并告诉种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的同类了。
(2)彩虹给危难中的人带来幻想、期望;秀丽的彩虹和残酷的现实构成鲜明的比较;结尾彩虹象征完美的理想境界,象征镰刀头羊的精神闪光。
二、学习传神描述,积累优美语言
教师活动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段。
2.请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点理由。
3.本文描述生动、形象,十分传神,请找出二三处,同桌交流,体会其妙处。
4.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透过投影片明确。
(1)第2段中的景物描述“悲哀崖是戛洛山上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写出了山势的险峻,暗示斑羚已身处绝境,为下文的飞渡作铺垫。
2.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笔记。
4.学生研读、思考。
学生活动
1.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
2.学生交流、展示。
3.学生勾画、讨论交流。
4.学生适当笔记。
(2)第3段中对坠落的老年斑羚的描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运用比喻修辞写出山涧之深,突出斑羚群面临的形势之严峻。
(3)第9段中对斑羚飞渡的描述“老斑羚的跳跃潜力……”其中“蹬”、“踏”、
“跳”、“坠落”等动词,突出地刻画了老年斑羚们的智慧、勇气和牺牲精神。
三、比较阅读,巩固延伸
教师活动
1.教师发阅读材料《家鸡·火狐·猎人》(见资料宝藏2),请学生阅读思考:
(1)火狐和斑羚在面临危难时,表现有何异同?
(2)斑羚群牺牲自救,给你怎样的深思?火狐被猎人无情地猎杀又给你怎样的反思?
2.安排写作小练习:
请以斑羚和火狐的身份,给人类写一封信,呼吁人们正确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
学生活动
1.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回答。
(1)相同点:都有对生活的渴求和行动;不同点:斑羚群突现了智慧、勇气和牺牲精神。
(2)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神圣的精神力量;反观人类,当危难来临时,我们都有智慧、勇气和牺牲精神吗?火狐的杯具命运再一次呼呼人类:尊重动物,尊重生命。
2.学生写作。
四、本课小结
珍视生命、关爱动物,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时刻牢记的。斑羚飞渡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使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渺小。
五、板书设计
镰刀头羊:智慧、镇定、从容
彩虹:期望、完美境界、精神闪光
六、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
2.学完课文,你心中必须有许多话想给斑羚说,请给斑羚写一封信,诉你心中所想。
【资料宝藏故事很惊险,可读性很强,故事本身就是动物世界的一种奇观。在写作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1.给斑羚分别命名,便于叙述清楚。
这个种群有七八十只斑羚,动物不像人有姓名,叙述起来就比较困难。
作者分类起了名目,又给个体起了名目,有了这些名目,就便于叙述了。分类的名目有“老年斑羚”“公斑羚”“母斑羚”“年轻斑羚”“中年斑羚”“大斑羚”“小斑羚”。
个体的名目有“镰刀头羊”“灰黑色母斑羚”,或者加上“一只”“一头”,特指某一个体,如“一只公斑羚”“一只半大的斑羚”“一头衰老的母斑羚”“一只小斑羚”。
有了这些名目,故事才叙述得清清楚楚。这一点看起来是小事,其实在写作上很重要。
2.故事叙述得既有重点,又首尾完整。
飞渡是重点,写得最细,最精彩,但故事并不是直奔主题。飞渡前,飞渡后,都有必要的叙述。故事完整,重点就是高潮。所以这篇文章像一般叙事文学作品一样,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局。
3.有详有略的写法。
七八十只斑羚,三四十对,详写一对,略写其他,就足以写出飞渡的情景。详写的个性详,从时间上说,但是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细细叙述。叙述中又加进作者的悬念,再写飞渡情景,更出人意料,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
斑羚飞渡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理清文章故事情节,理解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特点;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体会言之有序的叙事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老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动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树立“珍惜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斑羚群在生死抉择中表现出来的美德。
教学难点
让学生各抒已见,阐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讨论羚羊群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理解羚羊群表现出来的美德。 探究法:探究镰刀羚羊头羊的心里活动,从而把握镰刀头羊的性格特点。
教学步骤和过程:
场景一:
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最重要的一段,并说明理由
(设计此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写作的重点,体会作者详略的安排。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生一:课文的第九自然段,因为这个段落是点题的段落,是文章写作的重点,是写斑羚飞度过程的,是故事的高潮部分。
师:那你能不能分一下文章的其它部分:
生一:好的,九自然段往后是故事的结尾部分。九自然段前面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生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课文的第九自然段,因为这个段落最长。
师:是啊同学们,我们刚才一个同学说九自然段最重要,一个同学说九自然段最长,在文章中这两者应该是统一的,这就是文章的详略。那个同学总结一下在文章中应如何注意和把握详略。
生三:很简单吗,重要的部分就写长、写详一些,其它部分可略一些。
点评:
场景二:
教师过度:好,下来我们集体朗读一下这个文章的最重要段落,朗读完了要求大家到讲台上复述这个情节。
(设计此题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掌握和口头表达能力)
生一:(画图并讲解) 这是伤心崖和对面山崖,两只羚羊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年龄大的调的低,让年轻羚羊踏着他的背跳到对面,自己却笔直的落下了悬崖。
教师:大家来点评一下这个同学的复述。
生二:优点是说清了飞度的过程,缺点是复述似乎过于简单了。
生三:对飞度过程说的不够详细。两只羚羊的中接点应该在离伤心崖远,离对崖近,他没有复述清楚,也没有从图画中写出来。
教师:这个同学观察的很认真啊,应该有这种认真的精神啊。
教师过度:这次惊心动魄的飞度是由镰刀头羊组织的,镰刀头羊的叫声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请大家找出这三次叫声,并且把叫声翻译成话语,话语要符合当时羚羊群的处境和镰刀头羊的性格特点。
(设计此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镰刀头羊的性格特点)
第一次叫声:
生一:我也没有办法了,这周围都是绝壁。
生二:我看过了,周围没有别的路了。
生三:没有别我路了,我们想别的办法吧。
老师总结:表现了镰刀头羊的无奈、无能为力。失望和悲痛之情。
第二次叫声:
生一:笨蛋,那不是桥,我还有办法,不要去送死。
生二:回来,我想到了一个飞度的办法。
生三:笨蛋,我们羚羊不能在这里绝种,回来想想办法。
教师总结:表现了镰刀头羊对那只羚羊的责备和爱护。
第三次叫声:
生一:只有这个办法了,为了羚羊的未来,你们必须牺牲了。
生二:我会陪你们***,我们的死是值得的。
生三:对不起了,只有用你们的生命换取另一半的生命了。保重。
教师总结:看到那么多斑羚要牺牲时的悲伤之情。
教师:通过刚才同学的回答,大家能不能说说镰刀头羊是一只怎样的羚羊?
生一:镰刀头羊是一只聪明的羚羊,因为它在生死关头想到了一个能让羚羊种族得以继续延伸的唯一的办法。
生二:镰刀头羊是一只冷静的羚羊,在生死关头,它没有慌乱,积极的想办法,终于想到了一个牺牲一半拯救另一半的办法。
生三:镰刀头羊是一只有领导力的羚羊,在生死关头,所有的羚羊都听从它的指挥,这可不容易。
生四:镰刀头羊是一只有责任心的羚羊,当发现羚羊的数字是奇数时,它毅然站到了老斑羚一边。
生五:镰刀头羊是一只勇敢的羚羊,只有勇敢者才能想到那个办法,一般人根本想不到。
教师过度:大家恨不得把所有的好词都用在镰刀头羊的身上,下来请大家找一下文中关于彩虹的描写,看三次彩虹描写对文章情节的作用。
第一次彩虹描写:
生一:在羚羊们需要一座桥的时候出现了一座彩虹,一座虚幻的桥更衬托出了羚羊群对桥的渴望。
生二:彩虹在羚羊们走投无路是出现,它也许促使镰刀头羊想到了飞度的办法,对情节的发展起推动的作用。
第二次彩虹的描写:
生一:彩虹象征着希望的桥,这座桥正是老斑羚为小斑羚假设的生命之桥。
生二:我觉得这个环境描写的景象很美,两座桥一远一近,以彩虹五彩斑斓的桥为背景,羚羊们架起了另一座生命的桥梁。
生三:的确,作者为我们表现的画面很美,而且是一种悲壮的没,应为老斑羚用自己的生命做桥墩。
生四:应该说,画面是美的,斑羚群的精神在作者的心中更美,是斑羚的精神令这幅画面变美的。
第三次彩虹的描写。
生一:弯弯的彩虹代表了镰刀头羊的心理,它是羚羊得以生存的桥。
生二:镰刀头羊的精神感动了作者,它的形象在作者的心中“灿烂”无比。
生三:彩虹的描写十分的巧妙,是镰刀头羊、整个羚羊群美的精神的表露。
教师总结:文中三次彩虹的出现,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结果,这个环境描写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还使斑羚飞度显得更加壮美,同时代表了斑羚们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格,我们应该在作文中学习这中写法。
教师过度:下来大家说一说学完本文的体会。
生一:要想生存有时就要做出必要牺牲,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不真是老一辈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吗?我们也要有这种精神。如果羚羊群个个想生存,就一个也活不了。
生二:遇到危险,要保持头脑的清醒,不能慌张恐惧。只要有勇气,一定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三:我们要学习斑羚群的集体主意精神。一切利益从集体出发。
生四:我们写作要注意环境描写,好的环境描写,可以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生五:为了在强敌面前赢得生存的机会,斑羚们选择了牺牲一半拯救另一半,必要的舍弃是获得的前提。
生六:其实斑羚们是无法自己选择生与死的,在那个危急的时刻,只能牺牲老的存活小的,他们顺应了自己的命运。
斑羚飞渡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主旨。
(2) 掌握文中生动描写和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
(3)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4) 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质疑问难、小组讨论、交流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学习斑羚无私、忘我的崇高精神,培养“关爱动物,善待动物”的情感。
(2) 深入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立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关系。
重点、难点
1、 重点
(1)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美德。
(2) 理解课文主旨。
(3) 学习简洁、准确的用词进行生动的描写。
2、 难点
(1)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2)理解文中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收集的故事中,有感动人的动物故事吗?哪位同学用概述的方法讲给大家听?是啊!多感人的故事啊!那么,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带上这份激情,来学习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的沈石溪的作品——斑羚飞渡(板书)(二)整体感知: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学生质疑:斑羚为什么要飞渡?斑羚怎样飞渡?飞渡的结果如何?
速读浏览,复述课文内容。
提示:抓住小说思路特点 ; 交待有关的记叙要素 ;语言简洁介绍明了
复述要点:
(1)斑羚群被狩猎队逼到伤心崖进退维谷的绝境上。(飞渡的原因)
(2)老斑羚为半大斑羚做再次起跳的空中跳板,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飞渡的办法)
(3)绝大不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一老一小飞渡失败,成功指挥飞渡的镰刀头羊最后也只身悲壮地走向死亡。(飞渡的结果)
(三)精读赏析:
通过刚才的浏览,一定有一些内容震撼了你、打动了你,请你情绪饱满地读出来,并大胆地分析自己被打动的原因 。(可以结合文中出现的具体词语、句子、修辞方法及思想内容等方面分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各抒己见。
例如:
1、 第一对羚羊试跳的经过:
“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 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
此句用词准确,成功描写了半大斑羚获得重生的场面。“蹬”“跳”“升”三个动词写出了半大斑羚的空中动作,动作轻巧连贯。而两个“再度”则描写了半大斑羚得以重生的.条件。
“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
这句用了两个比喻。
开始把下坠的老斑羚比作“火箭的残壳”。“火箭的残壳”是完成使命后的写照,写出了老斑羚悲惨的结局。
后来又把下坠的老斑羚比作“断翅的鸟”,鸟无翅膀则无法飞翔,毫无生还能力。第二个比喻更突出了老斑羚死的悲壮。
2、 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它的表现同样让人感动:
(1)“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悬崖巡视了一圈,抬头仰望雨后湛蓝的苍穹,悲哀地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在危难时刻,所有的斑羚都注视着这只头羊,“似乎在等待这只公羚拿出使整个种群能免遭灭绝的好办法来”,而头羊巡视后知道,前有宽谷,后有追兵,只好悲鸣数声,表现了自己也无能为力,失望和悲痛之情。
(2)当一头灰黑色的母斑羚就要踏进深渊时,头羊“咩——咩”地发出吼叫,表现出它的责备和爱护。它在指挥斑羚分成老幼两拨,决定让老斑羚以自己的身体为跳板协助小斑羚顺利飞渡山涧。
(3)当看见两拨队伍中,老斑羚的数量比小斑羚的数量少十来只时,“它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的轻‘咩’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为了自救成功,必须使两拨斑羚数量一致,在头羊以身作则的带领下,其他中年斑羚也归入老年斑羚的队伍。然而,选择了老斑羚那拨,即是选择了死亡。多么可贵的团队精神,多么震撼人心的自我牺牲精神!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镰刀头羊在危急关头沉着、镇定、果断、临危不乱,迅速组织这场有序的飞渡,它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同时,它又能以身作则,勇于牺牲,由于它的带头作用,才保证了种群的保存。
(四)合作探究:
可贵的斑羚精神令我们深深感动,带着这种感动,继续我们的探究之旅。
1、文中多次写到了“彩虹”,似乎同“飞渡”的情节无关,可以删去吗?
(1)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渲染神秘的色彩;为写头羊受彩虹的启示,作出飞渡的壮举,埋下了伏笔。)
(2)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飞渡的悲壮美。)
(3)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为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2、文中提到的斑羚群有七八十只、三四十对,作者如何来写这次飞渡的?
作者采用详写一对,略写其他的方法,点面结合、清楚而重点突出地写出了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即详写了“老斑羚”和“半大斑羚”的试跳情景。用大段文字细细描述不过是几秒钟的试跳,又加进作者的悬念,再略写其他斑羚飞渡情景,更是出人意料,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
(五)体验反思
动物世界拍摄者金·沃尔哈特说,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狩猎队的叔叔们说些什么,也用丰富而深刻的语言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例如: 生: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长辈对下一代的深沉的爱。 生:人们啊,请你们不要再伤害动物,不要让这一幕悲剧重演。 生:斑羚的团结协作精神值得人类学习。生:生命固然可贵,但为了下一代牺牲的精神的价值更高。
斑羚飞渡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梗概,理清文章思路。
2、赏析关于斑羚飞渡过程的细腻描写,体会本文具体生动的描写。
3、感悟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生动的故事情节,感悟斑羚飞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自我牺牲的精神。
难点:品味语言,感悟主旨。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师: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预设:生命的活力、生命的可贵……
师:当我们直面这鲜活跳动、充满张力的生命时,我们不由升起对生命的无限热爱,生命诚可贵,然而有贵于生命者!那会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斑羚飞渡》。(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讲述的故事。(ppt)
预设:斑羚在面临绝境时为了种族的生存不得已牺牲部分斑羚的方式飞渡山涧的故事。
三、细读文本
1、文章从哪些地方看出斑羚已经陷入绝境?
预设:“逼”“绝境”“进退维谷”情况危急,前有绝壁悬崖,后有围攻而来的狩猎队,气氛非常紧张,我们为这群可爱的动物捏了一把汗。
追问:你能描述一下山涧吗?
师:当斑羚群陷入进退维谷的时分,它们做了什么?
预设:有的惊慌、蹿跳……
2、面对这样的困境,骚动和不安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危险,那么它们是怎样化解困境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奇迹的发生,感受这一壮举。请一位同学们饱含感情朗读第9自然段。请用“我从(某句话,某个词)感受到了这是一个 的画面,它 。”的句式表达出来。(要求引导学生读出感情)
示例:这是一个悲壮的瞬间,我从笔直坠落感受,原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斑羚比喻成断翅的鸟,给人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把老斑羚的命运描绘的悲壮而又灿烂。不仅如此,作者还把老斑羚比喻成跳板、已燃烧尽的火箭残壳,将坠落深谷的老斑羚的命运描绘得悲壮而且灿烂,表达了作者对老斑羚悲壮献身的无限痛惜和赞叹之情。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应该知道了,这群斑羚以生命换生命的举动令人感动,除此之外,你还找到了哪些让你感动的画面。
生复述一老一少飞渡的情形,上台板书关键性动词。
师生共同品味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
师:同样的动作描写,过程也一样完整,请有比较地读一读,说一说有什么不一样?
明确:原句更准确、生动
师小结: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准确生动的`词语让我们见证了奇迹的发生,给我们带来强大的心灵震撼,这对斑羚凌空飞渡的英姿将深刻的定格在我们心中!可以说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是他们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斑羚种群生存的一大步。
3、师过渡:我想这个故事让人感动的肯定不止这一处,请大家再从文章中寻找最令你感动的文字,动情朗读,并说说打动你的理由。
PPT:寻找能够打动你内心的情节,用 “让我最感动的是第 自然段 句,因为 ” 的句式回答,并说说打动你的理由。(温馨提示:可以从关键词语、修辞手法等方面考虑)
预设:11自然段“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改句:但让我震惊的是,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对比朗读,体会老斑羚从容面对死亡,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并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团结、舍己为人、自我牺牲、奉献精神……
四、探究主旨
1、师:说得真好,在种族灭绝的时刻,老斑羚们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小斑羚。这就是斑羚精神。文中猎人们早已为他们亲眼目睹的悲壮景象所震惊,作为读者的我们的心灵也为之震颤,而作者的字里行间也饱蘸着对斑羚深深的敬意。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动是恒久的,带给我们的感悟是丰富的。同学们,现在你能说说比生命更可贵的是什么?
生:精神、品质
2、师:斑羚们慷慨赴死,死的悲壮,死的无怨无悔,令人敬佩,为我们唱响了一曲悲壮的生命赞歌,那么作者为什么用如此笔力描绘这样一个故事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ppt)
师:兽犹如此,我们人又怎么做呢?
学生发言。
3、齐读名言,加深感悟。
五、结束语:《斑羚飞渡》带给我们的远不只是简单的同情、敬佩与感动,它为我们实现了一次心灵的飞渡!带着洁净的心灵上路,我们必将看到生活的美丽彩虹!
斑羚飞渡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感知斑羚飞渡的过程,体悟飞渡场面的悲壮。
2、反思人类行为,学习斑羚在飞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学会感恩。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有情朗读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联想拓展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合作探究斑羚精神。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学会感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联想想象, 创设情景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近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生死关头,为我们上演了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那一群悲壮的生灵让我们震撼,那一个个陨落的身躯,让我们泪流满面,那一幕生死的抉择,将永驻你我心间。”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回忆,在那个雨后彩虹高悬的日子里,在险峻的伤心崖上,一群斑羚进退维谷,后面猎*、猎狗,前面万丈深渊,涧下水流湍急------他们……
二、经典朗读, 锁定飞渡
温馨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第9段。
1、圈画动词,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斑羚飞渡的画面。
半大斑羚 朝前(飞奔),同时,老年斑羚也快速(起跑),到悬崖边缘,半大斑羚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年斑羚(紧跟)在后面,头一(钩),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背上(猛蹬)一下,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也再 度(升 高),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则笔直(坠落)山崖.
2、圈画动词,发挥想象,画出飞渡的情景。(我参与,我展示)
3、试着利用手势比划飞渡的情景。(结合文字,尝试动手,同伴交流,体验 快乐)(我比划,我快乐)
三、分析形象, 突破重点(老斑羚的形象)
我们现在根据文意,完成这样一个比喻:(我仿写,我接龙)
老斑羚像跳板,助同伴跨越了死亡之崖;
老斑羚像——---,---同伴----------------;
老斑羚像——---,---同伴----------------;
老斑羚像——---,---同伴----------------;
老斑羚像——---,---同伴----------------;
四、联想拓展, 激活情感
本文中的斑羚已经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斑羚,而是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的化身。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斑羚”?请向同伴讲述你所知道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我讲述,我聆听)
五、回味畅想,盘点收获
在甘萍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