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大班大雪节气语言教案(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大雪节气语言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不怕冬天的寒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体验冬天里体育锻炼前后的身体感受。
二、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三、活动过程
1、结合体育活动,古诗律动操,幼儿感受运动前后的变化。
老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律动操吧!(可组织幼儿连做两遍,让幼儿能明显感受身体的变化。)
老师:小朋友们做完律动操后,感受身体和做操前有什么不同?
老师小结:做操前我们的身体觉得有点冷,刚刚锻炼身体后觉得身体有点热了,是因为我们运动了,所以身体就有点热了。
2、谈谈冬天有哪些御寒的方法
老师:现在的天气,我们身体有什么感觉?哪些方面的'改变让你觉得天气已经很冷了呢?
老师:“书上的小朋友是如何抵御寒冷的呢,我们平时用哪些方式抵御寒冷呢?”
引导小朋友观看视频,说一说视频中的小狐狸怎么了?最后怎么解决的?
老师小结:平时在室内的时候,感觉不会冷,就是在外出的时候觉得天气特别的冷,这时候我们可以多穿一些保暖的衣服,或者是戴上保暖用具:帽子、围巾、手套。
大班大雪节气语言教案范文(通用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大雪节气语言教案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大雪节气语言教案模板(通用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大雪节气语言教案模板(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大雪节气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帮助、分享,提升与不同年龄幼儿共同活动的体验,增强幼儿善于合作的意识。
2.了解大寒的由来及各地习俗。
3.能背诵关于大雪的古诗,积极主动参与大雪的艺术活动。
4.感受艺术活动的魅力,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大雪的习俗,积极参与大雪的艺术活动。
难点:感受艺术活动的魅力,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鸡蛋盘、颜料、卡纸、海绵棒、排笔、音乐、剪刀
2.经验准备:中大班幼儿有一定的动手操作经验,并认识操作过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你们来幼儿园的时候,为什么穿这么厚,有的小朋友还戴了帽子、围巾、手套等保暖设施?
2.对,现在已经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大雪,天气越来越冷了。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大雪节气吧!
二、基本部分—游戏体验
1.了解大雪的由来和习俗。(观看视频)
2.大雪都有哪些习俗那?
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的信息。
3.有一首古诗很好的描述了大雪时节,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
4.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范读《江雪》。
5.大雪节气还可以用很美的手势舞来展示,我们一起来做一下吧。请大班的宝宝找一名小班的宝宝,一起做,并跟着老师的动作帮忙给小班的弟弟妹妹纠正动作。中班的小朋友两个人一组,互相帮忙学习手势舞。
6.出示作画工具,请小朋友想想可以做哪些和大雪节气有关的创意画?
7.将中大班幼儿按照年级分开,围着桌子坐,每个桌子坐两名幼儿。出示作画工具,并请幼儿讨论工具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8.请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9.展示幼儿作品。
10.评价、小结。
三、结束部分—拓展延伸
幼儿按照年级组站队,共同展示大雪手势舞《大雪》。
大班大雪节气语言教案 篇3
活动领域:
科学领域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实验制作活动,通过操作体验成功带来的成就感。
2、通过操作初步体验雾凇的'美丽。
3、愿意探索空气遇冷会凝结成冰的现象。
家长指导建议:
1、跟孩子一起欣赏美丽的雾凇景色,并进行雾凇是怎么形成的猜想。
2、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设计景色图,画出自己喜欢的场景。
3、跟孩子一起寻找适合的自然物、日常物品作为制作材料,鼓励并支持孩子的大胆创意。
大班大雪节气语言教案 篇4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雪花飘飘,大雪来到”为主题,旨在通过开展科学和艺术领域的趣味活动,帮助大班幼儿感受冬季天变化。上海很少下雪,通过课程增加对“雪节”和雪花的相关认知,了解小雪节气的相关习俗,增加科学小常识,提升语言表达、艺术创作、精细动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属语言、社会、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目标】
1、知识方面:
了解大雪这一节气的含义;了解大雪的习俗;了解雪花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2、技能方面:
能够利用画笔绘制雪花;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完成科学小实验“制作雪花”;提升观察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3、情感方面:
深化对二十四节气这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提升弘扬并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课程内容】
1、了解大雪节气(10分钟)
所需材料:视频动画《大雪时节,我们应该怎么吃?如何穿?》
活动过程:
(1)播放大雪节气的趣味科普视频;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视频中看到学到了什么,教师简要总结。
2、认识雪花(10分钟)
所需材料:各种雪花的图片、雪花科普视频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自由讲述他们印象中的雪花,引导幼儿说出雪花的颜色和形状;
(2)展示各种雪花图,让幼儿仔细观察,说出这些雪花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教师结合视频《雪花是如何形成的'》,向幼儿讲解雪花的分子组成及形成过程。
3、科学小实验《制作雪花》(25分钟)
所需材料:吸水树脂,色素,清水,一次性水杯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2)教师简单讲解实验原理:吸水树脂有非常强的吸水性,吸水后会膨胀成水凝胶,像雪花一样。
4、绘画活动:制作五彩雪花口罩清凉贴(20分钟)
所需材料:纯白色口罩清凉贴;水彩笔(安全无毒)
活动过程:
教师给每位幼儿发放一版纯白口罩清凉贴,幼儿利用不同颜色水彩笔,在口罩清凉贴上绘制各种形状的雪花。
大班大雪节气语言教案 篇5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节气大雪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下雪的可能性大增。大雪,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大雪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感受大雪
教师们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图片等形式引导孩子们认识了大雪节气的特点,了解了节气与天气、农事之间的.关系。
大雪气候特点
大雪(暴雪)
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形成较大范围降雪或局地暴雪,但雪量并不是全年最大。如我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降雪量最大是是在2月下旬的春季雨水节气,其原因与“小雪雪比大雪大”是类似的,即2月下旬已过全年最冷时期,初春天气,南方暖空气开始活跃,水汽开始丰富,而此时北方冷空气势力仍强,强强对峙,暖气流在密度较大的冷气流背上强烈、持久上升,遂可能降下大雪。
冻雨(雨凇)
强冷空气到达南方,特别是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容易出现冻雨。冻雨是从高空冷层降落的雪花,到中层有时融化成雨,到低空冷层,又成为温度虽低于0℃,但仍然是雨滴的过冷却水。过冷却水滴从空中下降,当它到达地面,碰到地面上的任何物体时,立刻发生冻结,就形成了冻雨。出现冻雨时,地面及物体上出现一层不平的冰壳,对交通、电力、通讯都会造成极大影响,还会造成果树损毁。根据《长江中下游气候》一书中统计,每年12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在–3~0℃时,容易出现冻雨,冻雨出现几率占到76%。
雾凇
据统计,一般每年11月开始到次年2月,西北、东北以及长江流域大部,先后会有雾凇出现,湿度大的山区比较多见。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我国冬季雾凇日数多的地方有:黑龙江、吉林、新疆北部、陕西北部。雾凇是受到人们普遍欣赏的一种自然美景,但是它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自然灾害,严重时会将电线、树木压断,影响交通、供电和通信等。
大雪饮食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
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官西柚子、脐橙雪橙都是的当家水果。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
大雪习俗
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
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大班大雪节气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大雪的寒冷,体验制作糯米美食的快乐。
2、初步了解大雪食糯的习俗,知道食用糯米可以驱寒保暖。
3、选择喜欢的材料尝试制作糯米美食。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美味的大雪》故事音频及图片;“糯米美食”组图。
纸面教具:《新年装饰》。
材料准备:“美味的糯米”(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蒸熟的糯米饭、糯米面团、红糖粉、不同的坚果碎或馅料,如芋泥、花生、芝麻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大雪节气“冷”的特点
今天真冷啊,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暖和一点吗?
活动身体后,你们有没有更暖和一些呢?
二、播放音频/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大雪食糯的习俗
寒冷的大雪来了,熊猫奇奇、熊猫妙妙又有什么保暖的好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奇奇和妙妙的好办法是什么?
三、出示组图引导幼儿感受糯米美食的丰富性
奇奇和妙妙吃了美食,还拍了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些美食你们都吃过吗?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四、出示材料制作糯米美食体会制作享用美食的快乐
1、出示材料,请幼儿观察并大胆表达自己的制作想法。
2、根据幼儿兴趣,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制作糯米饭/八宝饭、一组制作红糖糍粑,教师巡回指导。
3、成果展示,幼儿品尝糯米美食,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大雪节气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愿意通过儿歌理解大雪的节气特征,喜欢朗读儿歌。
2、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能够较熟练的朗诵儿歌。
3、通过学习大雪儿歌,知道大雪节气里河水、动物天气变化的明显特征。
《大雪》
小雪小雪刚刚过,
大雪大雪要封河。
小兔小兔毛毛厚,
大熊大熊躲进窝。
北风婆婆来巡逻,
太阳公公不敢惹。
乌云哥哥把天遮,
雪花姑娘好做客。
小提问:
1、儿歌里都有谁呢?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呢?
2、太阳公公为什么不敢惹北风婆婆呢?
3、雪花飘落的时候,天空什么样子?大地会是什么样子?
4、雪花姑娘长什么样子?下雪的时候,你试着接上一朵小雪花在手心,仔细地观察观察她吧。
家长指导建议:
1、我们可以把儿歌的每一句歌词都想象成画面,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孩子理解内容。
2、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对各种事物进行联想和想象,比如河面结冰或大雪覆盖的`情景;毛茸茸的兔子会是什么样;大熊怎么躲在洞里睡觉……爸爸妈妈可以进行这样的提问,如:北风婆婆太阳公公乌云哥哥雪花妹妹会是什么样子呢?引导孩子把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是提高记忆力的好方法。
大班大雪节气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帮助、分享,提升与不同年龄幼儿共同活动的体验,增强幼儿善于合作的意识。
2.了解大寒的由来及各地习俗。
3.能背诵关于大雪的古诗,积极主动参与大雪的艺术活动。
4.感受艺术活动的魅力,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大雪的习俗,积极参与大雪的艺术活动。
难点:感受艺术活动的魅力,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鸡蛋盘、颜料、卡纸、海绵棒、排笔、音乐、剪刀
2.经验准备:中大班幼儿有一定的动手操作经验,并认识操作过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你们来幼儿园的时候,为什么穿这么厚,有的小朋友还戴了帽子、围巾、手套等保暖设施?
2.对,现在已经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大雪,天气越来越冷了。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大雪节气吧!
二、基本部分—游戏体验
1.了解大雪的由来和习俗。(观看视频)
2.大雪都有哪些习俗那?
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的信息。
3.有一首古诗很好的描述了大雪时节,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
4.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范读《江雪》。
5.大雪节气还可以用很美的.手势舞来展示,我们一起来做一下吧。请大班的宝宝找一名小班的宝宝,一起做,并跟着老师的动作帮忙给小班的弟弟妹妹纠正动作。中班的小朋友两个人一组,互相帮忙学习手势舞。
6.出示作画工具,请小朋友想想可以做哪些和大雪节气有关的创意画?
7.将中大班幼儿按照年级分开,围着桌子坐,每个桌子坐两名幼儿。出示作画工具,并请幼儿讨论工具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8.请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9.展示幼儿作品。
10.评价、小结。
三、结束部分—拓展延伸
幼儿按照年级组站队,共同展示大雪手势舞《大雪》。
大班大雪节气语言教案 篇9
一、一日活动
晨接:播放有关雪的音乐(晨接、吃早餐、户外活动、吃午餐、睡觉、起床、都是不同的有关雪的音乐)
引导孩子观察早晨、中午和下午的天气,说出有什么变化
日常提醒(多穿衣服,吃温热食物,喝温水,不要赤脚等)
二、主题活动
读有关雪的绘本,诗歌
安静游戏让孩子用五官感受冰块并说出来
主题课说有关下雪天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三、户外活动
让大组的孩子当护林使者,爱护园里的树木
让小组的孩子在园里收集冬天的.自然物回来进行美创
午餐:播放吃饭音乐
吃腊肉饭和饭团雪球
播放睡觉音乐
四、下午文化课
语言(学习新的词汇,比如大雪、降温、初雪、寒冷等)
家政(剪雪花工作、贴雪花工作等)
音乐(节气儿歌、诗歌等)
美术(绘画雪及雪花、手工制作雪及雪花、冻冰花等)
科学(大雪的由来,节气的习俗,天气的特点等)
蒙氏(点数雪花,雪花与数字对应等)
五、亲子活动
父母带着宝宝腌菜/腌肉(食材自备或者园里准备)
体验腌菜/腌肉的过程
大班大雪节气语言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了解大雪节气后,南北方气候的变化。
2、了解各地相应的习俗(给树木保温、腌腊肉、吃糍粑等)。
3、知道冬季树木保温的方法。
4、体验串山楂,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用草秸包裹树木的图片、腌制腊肉、制作糍粑的过程图、草秸草绳(或薄膜纸、绳子)、山楂、木签。
2、谚语:节到大雪天下雪;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瑞雪兆丰年;大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等。
活动过程
1、通过图片简单了解大雪节气时各地的习俗。
2、一起学习几个谚语,理解谚语的意思。
3、户外实践:到户外帮助树木保暖。
4、室内实践:串山楂活动。
活动延伸
了解有制作腌菜习惯的幼儿家庭,请幼儿回家与父母共同制作腊肉,并带来幼儿园观察腊肉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