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法布尔的《昆虫记》读后感及笔记(精选9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法布尔的《昆虫记》读后感及笔记 篇1
这几周,我们读了《昆虫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的亨利·法布尔,是著名的文学家、科普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昆虫学家。写了许多关于昆虫的事情与实验,表达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其中,有两个昆虫让我印象深刻,它们是粪金龟和红蚂蚁,先说说粪金龟吧!
粪金龟又名食粪虫;特点是边吃粪球边排泄,而且直到吃完为止;它的爱好是滚粪球,它可以把粪球滚得象皮球那么大。再说说红蚂蚁吧!
你猜红蚂蚁会不会记得回家的路?告诉你吧,因为它们走过的路会留下一种味道,所以它们就会找到自己的家;它们的特点是偷黑蚂蚁的蛹,并让黑蚂蚁给它们当仆人,更可恶的是它们还抢夺黑蚂蚁的食物。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昆虫的奥秘,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有趣的实验过程,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许多有趣的昆虫,这本书让我赞叹无比!
这本书就像老师的嘴巴,告诉我们许多关于昆虫的知识!
这本“会说话”的书,让我非常喜欢!
法布尔的《昆虫记》读后感及笔记 篇2
今天我读了昆虫记螳螂捕食,我觉得昆虫的世界是弱肉强食,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来。
螳螂典雅优美,体型矫健,小小的嘴巴,三角形的头,两只前腿,可以说是两只胳膊,伸向天空,一副祈祷的架势,它的种种祈祷似的神态掩藏着许多残忍的习性,它那两只祈求的,翅膀是可怕的劫掠工具,人们怎么也没想到?螳螂竟然是直翅目食草昆虫中的一个例外,他专门吃活食,它是昆虫界和平居民的老虎,是埋伏着捕捉新鲜肉食的妖魔,他力大无穷,又嗜肉成性,外加他那完美而可怕的捕捉器,使他可能成为野地上的一霸。
螳螂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螳螂为露西捕食昆虫,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如苍蝇,蚂蝗鹅铁累的卵,幼虫裸露的成虫都是他的捕猎对象。
法布尔的《昆虫记》读后感及笔记 篇3
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用一生的精力,观察、收集成千上万种昆虫的资料,撰写成《昆虫记》。《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作者“似哲学家一般地思考,似艺术家一般地观赏,像诗人一般地表达”所吸引,我被作者的文笔深深吸引。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著作,更是一部科学巨作。这本书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法布尔对昆虫生命的热爱与尊重,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书中记载的是生物界中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昆虫,描述了昆虫们是如何在大自然中生活的,让我们了解了昆虫们吃什么样的食物,怎样捕猎食物,如何繁衍后代。
在这本书中,我认为最有趣的就是蟋蟀。蟋蟀舒服的洞穴十分宽敞,十分隐蔽,内部很清洁,墙壁很光滑。但它是一种不肯随遇而安的动物,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这个洞穴可以随这天气的变化和它身体的增长进行修正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泡泥出来。
可见蟋蟀是一位勤劳的工程师,我也应该勤劳一点,平时做不出来的题要多练习。我想对自己说;“我要向小蟋蟀学习做一个勤劳上进的人”。
昆虫的世界真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前,我都不知道萤火虫是一个凶猛的食肉动物。你别看它外表善良,事实上它十常心狠手辣。它的美餐是蜗牛,它吃食物的方法很特别。萤火虫吃蜗牛颇有章法,每次先扭动一下,然后总要停一会儿,似乎要看一下这次扭动产生了何等效果一般。萤火虫在吃蜗牛前,先把蜗牛弄成流食才食用。感谢《昆虫记》,让我懂得昆虫的世界是多么的丰富神奇!
法布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原来我认为平常的小昆虫竟有那么多的不熟悉,不了解的内幕。读了这本书,我了解到了许多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捕食的方式,我要向法布尔学习,做一个善于观察,认真总结的人。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这是我读完《昆虫记》这本书深刻体会到的。
法布尔的《昆虫记》读后感及笔记 篇4
这是一本有着“昆虫的史诗”的美誉,书中具有无数昆虫的珍贵资料。这书就是法布尔著作一《昆虫记》。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所称”昆虫界的荷马”。他本出生在一户农家里,却被乡间的蝴蝶与萤火虫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所以他用了足足三十年时间期写就了十卷的科普巨著。
《昆虫记》在法布尔的笔下,昆虫被描写的生动活泼,包括昆虫的婚姻出生再到死亡,繁行,习性….写得栩栩如生,每次阅读这本书我好像身临其境,不光是赞美法布尔的文笔,更多是感受大自然的美!我本不喜欢昆虫,但看完《昆虫记》后,发现我不再那么抗拒,其中关于蜘蛛的那一章让我影响深刻!
身体呈灰色,胸有两条宽阔的黑色饰带,饰带中间夹着白道子和褐色的斑点——圆网珠,它是昆虫界的建筑大师。每到九月中旬,它门将迎来最忙碌的时光,因为小蜘蛛孵化了,它们来到了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可岁月是无情的,蜘蛛妈妈为了孩子,不吃不喝,不睡,捕捉到的猎物也会先给孩子们吃,自己只吃些剩下的猎物尸骸,蜘蛛妈妈无时无刻不警惕着,只要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它都会被惊醒,在这种情况下,蜘蛛妈妈的身体就会累垮,好像随时都要死去,可在这样的情况,它在思考,思考为孩子们打开巢穴,但也只是一点,让孩子们出去,自己也完成这个任务安静的去世了。有人说蜘蛛是冷血动物,我以前也赞成这个说法,可看完这卷,我的想法改变了。书中有好多生动的昆虫:闪闪发光的萤火虫,善于利用“心理战术”的螳螂,把粪便滚成圆球的蜣螂虫……
就像法布尔本人所说“学习这件事不在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有没有觉悟和恒心”,做任何事前都要定目标,实现目标,并且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力。
法布尔的《昆虫记》读后感及笔记 篇5
前些天,看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我觉得我们身边的昆虫也有许多优点,许多优点是我们人类应该去学习的。
比如,就拿最不起眼的蜘蛛来说,我们通常所知道的蜘蛛,都是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结一个大网,等待食物"自投罗网"。所以,这些蜘蛛总是把网结在小昆虫经常飞过的地方,它们也要学会观察。有时,就算许多天没有捕捉到食物,蜘蛛仍然一动不动,它们知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忍耐和等待。
忍耐和等待,就是要严格约束和管理自己,这是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应该好好学习的品质。
妖面蛛也是一种蜘蛛,它个子矮小,可捕食生存的本领一点都不亚于其它大型动物。它结的网很小,所以妖面蛛自己知道"守株待兔"的可能性也小,于是它把自己的网用四肢举起,等待猎物从旁边经过时,就用力罩下去,这样就增加了捕食的可能性,有时甚至还要追上一段距离。一天下来,如果还是没有捕到食物,妖面蛛就吃掉自己的网,这样可以减少浪费,增加能量。到第二天又重新织一个小网,重新捕食猎物。
减少浪费,节约能量,连小昆虫都知道,我们人类现在浪费的东西实在太多,真应该好好学习这些小昆虫。
法布尔的《昆虫记》读后感及笔记 篇6
不同于一般的昆虫学者,法布尔是一个热爱生命和自然的昆虫学家,这也是他做为不是个标准的昆虫学者的理由。他的语言生动有趣,像是为动物专门而写的故事,真心的写出它们的故事。他说那些捕捉昆虫,研究标本的是冰冷的昆虫学家,而他只是热爱观察和喜欢昆虫。他告诉我们的不是昆虫的结构,不是昆虫的药物价值。而是昆虫的生活和行为。
在这个昆虫的世界中,他们勤劳、刻苦、勇敢、坚定,是一群优秀的昆虫。他们就像人一样的,在大地上生活,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规律。他们也有喜欢和讨厌的,他们是人性化的动物。
我喜欢什么昆虫呢?我不喜欢小强、西瓜虫、蚂蚁,所以我注定不能成为一个昆虫学者。他们在我的生命中并不是特别的愉快。小强好大,他就像两个硬币并排的大小,也有很小的和瓜子差不多。不过不管它大还是小,爬起来的速度却极其的快,让人望而生畏。因为小强可以爬的地方很多,8条腿的小家伙,墙上床上地上,爬上爬下。可是如果在你睡觉的地方,旁边突然出现一只小强,你会不会觉得十分的惊悚!我觉得答案必定是肯定的。
西瓜虫也十分相似,因为他喜欢湿润和阴暗的地方,搬开砖,在一个阴暗的地方就能看到他了。他趴在地上和蜗牛差不多,就是小了些,和刺猬更是相差无几,但是放在人的手背中,用手指搓它,它就变成一个球:刚刚一戳,他只是收缩自己的身子,之后便是把自己越缩越小,变成了个圆球。
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改变了很多,就像法布尔自己说的,他希望不是那些胡说八道,但又说不出道理,而是通俗易懂的讲述道理。我变得了解昆虫和明白昆虫,虽然我和昆虫依然水火不容,但是我却感受到了他们的可爱之处。
一个大萤火虫爱吃,还爱吃肉,吃的是蜗牛,那吃的过程实在是太残忍了!他的幼体还爱美,别的昆虫都不爱穿衣服,像是蠕虫,他的幼体还非要有一层坚硬的外壳,还非常的漂亮。他还聪明,还善解人意,为了不让自己的食物痛苦,还带点添加剂——麻醉剂。是不是很贴心!而且他们的卵也是可以发光的。
法布尔说的“大萤火虫的一生自始至终是一场光明的盛宴。卵能发光,幼虫也能;成年雌萤拥有明亮而华丽的灯笼,雄萤也保留着从幼时起就有的小灯。”他的一生是美丽的,快乐的。不留遗憾!
法布尔的《昆虫记》读后感及笔记 篇7
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叫《昆虫记》,它是由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和博物学家,被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法布尔写的。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观察动物和昆虫,但他的父母不同意,看见他拿昆虫就不停地责骂,但这并没有让法布尔改变自己的喜好,在这本《昆虫让》中,写的就是法布尔接触的昆虫。
在《昆虫记》的描述中,大家一定都知道蝉和蚂蚁的故事,那是由于蝉一个夏天都在唱歌,冬天没有粮食去向,受到一顿不好的待遇被轰出门的故事,而读了《昆虫记》后,我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蝉在树上钻孔,把吸管伸进洞里去吸取汁液。蚂蚁被吸引来了,便一拥而上,咬着蝉的腿,托着暗里的翼,爬上蝉的背,蝉被这些小人惹地心烦,放弃了自己的水井,蚂蚁成了井的主人。”在《伊索寓言》中,蝉总是好吃懒做的形象出现,而蚂蚁则是吃苦耐劳的象征。在这段话中,说明了无恶不作,好吃懒做的是蚂蚁,而甘愿与人分享,勤劳生产的是蝉啊!
我小的时候,有一本独特的书吸引了我——《昆虫记》。当时还不太能理解里面的内容。而今,当我再翻出这本书,便开始细细品读起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书中写了许多有关昆虫的奇闻异事。在这些数不清的故事中,我最难忘的是有关萤火虫的。
原来小小的萤火虫蕴藏这么大的奥妙!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动物,也可能有许多我们未知的科学秘密。生活真是处处皆学问啊!
法布尔的《昆虫记》读后感及笔记 篇8
夏日午后的蝉鸣甚是聒噪,室外枝娅疯长却总也挡不住烈阳。在阳光的催促下,我拉开散满墨色的书柜,捧出一本《昆虫记》。坐在软的沙发上,我轻轻地翻动书页,飘浮的目光终于落在黑色字体上。
当我拿起这本书后,我便被这里有趣的情节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保壳朗如何滚屎球;了解了蝉的习性;蟋蟀如何捕食的松毛虫的“家’在哪儿,蜘蛛常见的种类..……还有勤劳的蜜蜂,愚笨的毛毛虫,漂亮的孔雀蛾.……这里介绍了几十种昆虫,每一篇都是那么精彩。
蝉,是一种神奇的昆虫,它在夏天的夜晚就会悄悄爬出来换上华丽的新装,然后开始它的歌唱生涯。但我怎么也想不到,蝉居然是一种害虫!七月时节,当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朵上寻找饮料时,蝉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为什么?因为它有一个奇特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藏在它的胸部,能刺穿树皮,吸树的汁液。它坐在树上唱歌。渴的时候只要钻通树皮,吸树的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以饮个饱了。
屎壳郎在我的印象里是一种恶心的昆虫,但我发现其实它是一种有趣的昆虫,力了更了解屎壳郎,我还专门调出了屎壳郎滚屎球的录像。看着视频中跌跌撞撞地滚屎球的屎壳郎,我不禁发现屎壳郎的意志力多么强。
孔雀蛾是一种很漂亮的蛾。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红棕的绒毛,脖子上有白色的领结,翅膀上洒着灰色和褐色的小点儿。中间的是一条淡淡的锯齿形的线。翅膀周围有灰白的边,中央有一个大眼睛,有黑得发亮的瞳孔和许多色彩镶成的眼帘,它括黑色,白色,栗色和紫色弧形的线条。这种蛾是由一种长得极力漂亮的毛毛虫变来的,它们的身体以黄色为底色,上面嵌着蓝色的珠子。它们靠吃杏叶为主。这种蛾子不懂得吃,寿命只有两三天的时候。我真为它惋惜。
……
阳光从脚尖爬到膝盖,弹鸣声微弱,我慢慢地合上书。《昆虫记》是法布尔用毕生的心血和研究成的世界名著,这里聚集了法布尔智慧的结晶。真想不到,昆虫的世界是如此丰富!昆虫,如此微小的生命也能这样精彩。我们应该保护昆虫,爱护大自然,多读名著,收获意想不倒的惊喜。
书中没有多少故事,却处处是故事。
法布尔的《昆虫记》读后感及笔记 篇9
曾经有一个人,他有一块地,一块打拼了40年来之不易的地,他没有用这块地打造豪华的房屋,让自己得以平静;没有用这块地盖高耸入云的大楼,让自己得到回报。
他用这块地保护了大自然的一切生物,同时探索着昆虫的奥秘,写下了一部作品————《昆虫记》,而那个人就是亨利。法布尔。
法布尔先生用他那双细致入微的眼睛和拥有想象力的手,把一个个不起眼的昆虫写成了和人一样灵动的生物。
似乎这些昆虫也会哭,也能笑,也能过着和人一样的生活,都有着自己的生命价值和个性。如:勤劳能干的蝉、乐观阳光的蟋蟀、凶残的螳螂。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蝉是怎么脱壳,屎壳郎是如何滚粪球,蚂蚁是如何吃蚜虫的分泌物…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螳螂产卵。我惊呆了,雌性螳螂需要吃掉自己的丈夫才能产卵,因此小螳螂一出生就没有父亲,只能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真是可怜啊!
《昆虫记》让我了解了昆虫,也知道了生命。《昆虫记》虽然看起来平平淡淡的,但是却蕴含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对大自然的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