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见参考85页
教学重点:
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
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
电教媒体、葡萄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人们都说,秋到葡萄沟,珠宝满沟流,亭亭座座珍珠塔,层层叠叠翡翠楼。今天,让我们一起乘空中快车奔向美丽的新疆,踏上吐鲁番那块神奇的土地,到葡萄沟去亲眼目睹一番。
二、自由读课文,生说说对葡萄沟有哪些了解。
三、引导生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一)葡萄五光十色:(板:葡萄五光十色)
1、生介绍,师随机指导朗读:读出枝繁叶茂。
2、指导朗读,渗透写作:
出示:
比较句子,你更喜欢哪句?为什么?
①到了秋季,葡萄挂在绿叶底下,美丽极了。
②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生说一说,读一读,初步理解“一大串一大串”和“五光十色”)
3、引导生理解“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的区别。
4、欣赏“五光十色”的葡萄图片,指导朗读。
5、试背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老乡热情好客:(板:老乡热情好客)
指导读出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三)葡萄干色鲜味甜:
1、默读课文,小组自学讨论后集体交流:
(1)试提出问题并解答。
(2)说说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2、品尝葡萄干。(板:葡萄干色鲜味甜)
3、阅读资料,进一步了解葡萄沟。
四、课堂小结:
即将离开这美丽的地方,你特别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动笔写出来,指名读。齐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真是个好地方!)
五、布置作业:向家人介绍葡萄沟。
六、板书设计:
21葡萄沟
葡萄五光十色
葡萄干色鲜味甜
老乡热情好客
真是个好地方!
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3: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一、激励
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板书生字带出来的词语:最喜爱、山坡、梯田修在、留着、味道、茂密。这样,为下一步借助词语定位联想生字做铺垫,注意指导第二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
3、采用猜字、定位联想等游戏识字,重点指导“最”的结构和最后一笔,同时趁热打铁指导书写。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沙果、蜜桃,到九十月份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以上环节从兴趣入手,总体上把握全文,认识生字。)
二、体验
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
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1)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
(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1)用图片,让孩子到前面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并让孩子“挂”在葡萄架下(教师已经画出茂密的葡萄架)(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3)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5、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新疆老乡,谁愿意到前面表演?
看,新疆老乡来了!(教师戴上新疆帽,微笑着走来)
(1)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的真可爱,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知道就让他们介绍,不知道教师就介绍:维吾尔就是联合协作的意思,我们新疆还有哈萨克,回族,汉族,这些民族联合协作团结向上。)对我们新疆的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训练学生口语交际时,有意指黑板的画面,适当鼓励引导学生用上刚才学习的好词佳句)
(2)“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是怎么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体会悟这个词)
(3)我们新疆老乡能歌善舞,让你们把葡萄吃个够,还要跟我们跳一跳舞2师生共同跳新疆舞,并送给学生小新疆帽。)
(4)请送给老乡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通过表演和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感悟老乡的热情好客……)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嘛。(版书热情好客)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6、是呀,我们新疆人就是热情好客,你们就要离开葡萄园,还想不想亲眼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想看的请举手。我再给你们放一段录象。(放音乐朗诵,让学生闭眼想象画面。把“看”到的互相讲讲,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整体感悟这段。)
7、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这段语言,背诵了这段语言,这还不够,我们学语言更重要的目的是用语言。这里正好需要导游,而且这段话就是很好的导游词。谁愿意当导游小姐或者导游先生?用书上的语言或者创造语言介绍介绍葡萄沟的葡萄?注意要向别人介绍葡萄沟不能光背诵这段话,还要想想开头和结尾怎么说,还要注意态度亲切,礼貌和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老师相机表扬学生。例如,这个词你用的真好;我们一定把你这句用上,你态度温和,适度等等)
8、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想想阴房是什么样。(发散思维,让学生异想天开)不过。他还有个问题要考者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读课文,看录象悟,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
9、观察、品尝葡萄干。(让学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根据学生的感悟书:色鲜味甜)
三、升华
1、看出来,同学们参观游览的真心。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就要离开葡萄沟了,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动动笔,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感悟、交际的训练)
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句号改成叹号)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2、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自评:
本课是学习新大纲感悟新大纲的基础上设计的。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1、情感。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
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葡萄沟的喜爱,甚至到依依不舍。一句话,让语文焕发生命活力。
2、交际。交际是新世纪人们生存与发展的本领。语文的性质之一就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可见交际性要处处体现在语文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渠道之中,不一定专门设置交际课。所以这堂课里首先做到教师和学生语言的融合,教师的语言是谈话式的,不是问答式的,不是生硬的,是亲切的师生无拘无束,平等的对话。其次创设各种情境进行交际(见教学设计),把以往的语言,本课学习的语言,加以运用和创造,这正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3、感悟。“悟”从左边看是思考的我,从右边看是我的思考。感悟的过程正是理解和发现的过程。教师要适当的搀扶和点化,让孩子“感”一定有个过程,“悟”一定有个过程。因此感悟不是告诉,而是激励、唤醒、刺激、探究、体验。首先从整体上感悟,没有把课文肢解,逐段的分析讲解,而是以导游的形式走进去,走出来。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特点,采用演示、表演节目、画图、朗读、比较,即看、读、听、想、吃、唱、演等手段让孩子感悟词语、句子、意境……也许给了孩子感悟这个支点,孩子就能撬起语文这个地球。
葡萄沟
葡萄五光十色
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色鲜味甜
真是个好地方
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篇3
课文特点
这篇课文介绍俺这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葡萄,表达了作者热情赞美葡萄沟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知道俺国新疆吐鲁番怎样的好地方,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
2、学习理解自然段,抓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训练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第二自然段,在理解各句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第三自然段,协助同学在理解句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俺国新疆有一个好地方,这个地方出产水果,被称为瓜果之乡,你们想知道是哪个地方吗?今天,俺们就到这个地方游览一番。
二、配乐范读课文
边听边考虑:你喜欢这个地方吗?为什么?
读后提示不懂的问题。
三、通过同学的质疑引出目标
带着这些问题俺们来深入学习课文,同时俺们还要学习分清主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比一比谁朗读得最好,谁背的最快。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
考虑: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2、看图或投影:突出人们对葡萄的喜爱。
3、怎样读才干读出这种喜爱呢?
(练读──指读──齐读)
过渡:葡萄沟出产那么多的水果,其中葡萄著名中外,为人们所喜爱,人们为什么喜爱葡萄呢?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
考虑:第二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同学讨论明确:
(投影)
第一句: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句:葡萄的枝叶茂密。
第三句:到了秋季,葡萄结和又多又好。
第四句:维尔吾尔族才乡拿葡萄热情待客。
2、比较句意,用取主舍次法找出段的主要内容:
⑴让俺们来看看这4句话讲了几个意思?
(几句话算一个意思)
⑵同学讨论明确两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个意思:葡萄枝繁叶茂且又多又好。
讨论过程中引导同学重点理解3、4句:
⑶这两个意思中,哪是主要的呢?
⑷俺们的归纳段的主要内容时要注意:在一个自然段当中会有几个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作用大的就是主要的,仅仅是次要的,留下主要的,舍掉次的就是取主舍次,所以有主舍次的方法很容易概括出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⑸谁能用取主舍次法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抓词语,谈理解:
你人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
先谈枝繁叶茂:像……绿色的凉棚。
再谈:
一大串……一大串
有……有……
五光十色
4、作者把葡萄的长势喜人,数量多,品种多写得栩栩如生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你喜爱葡萄吗?
下面俺人来看一段录相,一起欣赏这诱人的葡萄吧!
请你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5、你们愿意,把这段背下来吗?
打出投影;填空形辅助同学背诵。
6、小结学法:刚才俺们是依照怎样的读方法学懂这一段的呢?
投影打出:
一读:标句子,讲句意。
二读:哪几个句子讲同一个意思,共有几个意思。
三读:比较句意,有取主舍次的方法找出段的主要内容。
四读:抓词语,谈理解。
五读:有语气。
过渡:这么好的葡萄收下以后怎么办呢?下面俺们就依照这个学习方法学习么三自然段。
六、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标句子,想句意:
第一句: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有的运到阴房制成葡萄干。
第二句: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像碉堡。
第三句:利用流动的热空气蒸发掉葡萄的水分,制成葡萄干。
第四句:这里的葡萄干色鲜,味甜,非常有名。
2、比较句:取主舍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联系上文和这段的几句话之间的关系来看,正是因为葡萄沟的葡萄又大又甜,又是用阴房把它制成葡萄干的,所以葡萄干的颜色,味道甜,非常有名,因此第四句是第一段主要内容。有取主舍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是:葡萄沟的葡萄干色鲜,味甜,非常有名。
3、有语气地朗读第三段:
(练读──指读──评读──练读)
过渡:面对这样一个地方,人想说什么呢?
你们看看书上怎样说?
七、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联系上文考虑:
为什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八、小结全文
今天,俺们通过取主舍次确定了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领略了瓜果之乡葡萄沟的风光,尤其是那令人馋涎欲滴的葡萄和葡萄干,让俺们感受到了葡萄沟的魅力,对于这样一个好地方俺们怎么能不赞美它,喜欢它呢?
九、让俺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有语气地朗读全文
盛产葡萄
枝繁叶茂
葡萄沟葡萄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干色鲜味甜。有名
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pútáomàomìwèidàotītiá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éngshúzhēngfāxīnjiāngshānp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正确读音后面打“√”
好客:hǎo________水:fēn________
hào________fèn________
钉着:dīng_______阴:yīn________
dìng_______yìn________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_的枝叶________的葡萄
________的凉棚________的老乡
________的葡萄干________的沙果
四、按原文填空
葡萄种在________的梯田里,________的枝叶向________,就像搭起了________,到了秋季,葡萄________挂在绿叶底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________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_______的葡萄,让你吃外够。
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茂密、喜爱、好客、五光十色“等词语。能用”好客、五光十色“造句。
2、背诵第2自然段。
3、学习分层次介绍葡萄沟的方法。
4、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分层次介绍葡萄沟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分层次介绍后葡萄沟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言、接题、激发兴趣。
1、(出示中国地图,)教师简介吐鲁番。
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2、初读课文,捕捉文章主要内容。
(自由读)想: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过渡: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哪些方面?为什么好?这节来理解。)
3、学习第1自然段。
(默读)思考:葡萄沟在什么地方?生产什么水果?最著名的是什么?理解“喜爱“一词。举例说说都什么事物是你喜爱。
指导朗读,水果的.名字要读得一高一低,重点指导“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一句重音‘喜爱、成熟了’”。
4、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为什么人们喜爱葡萄沟的葡萄?
(2)(轻声读)这段有几句话?哪句是讲葡萄的?用“----”划出,再理解句意。
(3)理解“茂密、凉棚”,说明什么?
又讲到了什么?
(4)(出示图片)深入理解葡萄长得好。
(5)指导朗读:喜爱的语气。
(6)指导背诵:(出示背诵提示:葡萄种在哪----枝叶----果实----人好客)
5、学习第3自然段。
(1)小组自学讨论:A.这段主要写什么?B.先写了------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按提示有条理的讲述)
(2)集中学习,看投影片讲述,重点知道学生记住荫房的构造特点及为什么能制成葡萄干有什么特点?
6、总结全文。所以人们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为什么好?
请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7、分段指名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自由读全文)练习背诵第2自然段,然后指名背诵。
二、学习生字。
1、自由写字5分钟。
2、认准字音、分析字形、扩词。
3、竞赛:看谁记得清。(教师听写)
4、指导书写。
5、用“五光十色、好客”造句。
6、写出下面字的偏旁部首,再数数每个字各几画。
新( )---- 坡( )---- 阴( )----
孔( )---- 味( )---- 蜜( )----
7、做课堂练习,并检查指导。
8、课外阅读17、18课。
板书设计:葡萄沟
杏子、香梨、蜜桃、沙果
葡萄沟出产水果: 葡萄:大、多
(好地方) 五光十色(颜色美)
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篇5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语言障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
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
11、葡萄沟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桑葚,六月有杏子、无花果,到了七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
(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
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
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b)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2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c)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3组朗读第三自然段。
4、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不可以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师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四、生字词教学。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葡萄沟》是介绍我们祖国一个美丽地方的文章。文章文字优美,图文并茂,读过之后,令人陶醉,是一篇符合儿童心理的游记式文章。文中先整体介绍了葡萄沟的特点,然后从葡萄的枝叶、葡萄、老乡、阴房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等字,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
3.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并读好长句。
课前准备:
葡萄沟的课文录像、多媒体或图出示中国行政区分布图、新疆政区图和葡萄沟系列、浓郁新疆风情的乐曲,课文插图和贴图,贴图一:图上的枝叶稀少,贴图二:图上葡萄的枝叶茂密。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猜谜: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出示“葡萄”请生念。
“葡萄”这两个都是生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请小朋友拿出小手在桌子上写一写,记住这两个字。
2.师:你们爱吃葡萄吗?香甜的葡萄是多么诱人啊,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但是产量最多、吃起来最甜的,要数我们新疆葡萄沟出产的葡萄。你们想去那儿看看吗?
出示:疆:读准后鼻音(新疆)
3.播放一段有着浓郁新疆风情的乐曲,然后深情叙述:在金秋九月,我们踏上了开往新疆葡萄沟的旅程。啊!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让我们心旷神怡;一阵动听的新疆音乐响起,让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新疆。
4.出示中国行政区分布图,让学生找一找新疆在什么地方。
新疆在我国的西北部,然后多媒体(或图)放大新疆政区图,出现吐鲁番的位置
(读好“n、l”音:鲁吐鲁番)
师:新疆吐鲁番离我们宁波大约有6000多公里。坐飞机去得花六七个小时。请大家再看一看地图,就在新疆的吐鲁番里面有一个葡萄沟。
(板书补充课题)
沟:读准音(葡萄沟)
那诱人的葡萄就在那儿,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
多媒体(或音乐、图片)播放《葡萄沟》一文的配套录像。
二、进入情境,主动探究
1.欣赏完了葡萄沟,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1)抓住学生讲到的葡萄沟是个盛产水果的地方。
(师:你从哪里看出那里的'水果很多呢?随机理解“盛产”尽管水果多,但人们最喜欢的是葡萄。)……(板:葡萄:五光十色)
(2)师:葡萄沟盛产水果,五光十色的葡萄使葡萄沟的景色更加优美,所以课文中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指导读好这句话。(可以分别用赞美的、骄傲的、高兴的语气读)
2.那么课文是怎么写这么美、这么好的地方的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
(1)读准“串” “棚”等音。
(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4.再读课文,读通句子,边读边划出:葡萄沟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三、深入学习,领悟精华
1.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你觉得葡萄沟的什么最吸引你呢?(指着板书讲)
2.学习梯田葡萄这一段:抓住几个语段学习。
(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象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为什么吸引你?
①夏季葡萄的枝叶很多。
②茂密的枝叶是怎么样的:是密密麻麻的,叶子之间看不到一点儿缝隙的……
③师出示图一:图上的枝叶稀少:这是别的班同学学了这篇课文后画的,你觉得这是你看到的、想像中的绿色凉棚吗?……那凉棚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④生回答后老师贴图,图上葡萄的枝叶茂密。(指导朗读)
⑤一个个:说明凉棚很多。
⑥引导想象:老师查过资料,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那里的最高气温可达到49度,如果这时候你来到葡萄沟,钻进这茂密的枝叶搭起来的绿色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凉快、凉爽、舒服……)
指导朗读,读出这种感觉。
⑦这茂密的枝叶预示着什么呢?(秋天葡萄的丰收)所以这绿叶,这凉棚,带着一种希望,有一种希望的美。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
(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为什么吸引你?
①葡萄很美,葡萄颜色多样: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分别出示这些颜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下。
师:书上用一个词来形容:五光十色。哪位同学还会用别的词语来表达?(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绚丽多彩、五颜六色……)
②比较:
“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呢?想一想“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都写出了颜色的多和美,但“五光十色”还写出颜色有光亮,这样就更美了,因为成熟的葡萄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所以这儿不能换“五颜六色”。)
是啊,葡萄不仅颜色多样,而且颗粒饱满、有光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爱不释手。(板书:美)
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板书:多)
这葡萄这么大,颜色这么美,数量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3、出示辅助句子指导背诵: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里。()的枝叶向()展开,就像搭起了()绿色的()。到了(),葡萄()挂在()底下,有()、()、()、()、(),()美丽极了。
四、拓展思维,随机练说
小结:第二段作者在写葡萄生长过程时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葡萄的样子、数量、颜色等方面写具体。那你能不能学着作者写葡萄的方法介绍你所熟悉的一种水果或物品呢?
四人合作小组先说一说。生介绍。
(如:家乡的梨子。春天,满山的梨花一片雪白,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家乡仿佛成了一座生产高级香料的工厂。一阵阵香气迎来了一只只酿蜜师——小蜜蜂。它们为酿造又香又甜的蜜而奔忙。初夏,一个个青青的果实躲在翠绿的叶子中间,好像在捉迷藏。到了秋天,在人们辛勤劳动下,梨子成熟了,像一个个黄色的小灯笼。)
(家乡的桃子。阳春三月,桃花开得正艳,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桃花的香气沁人心脾,家乡仿佛成了一座生产高级香料的工厂。阵阵清香迎来了一个个酿蜜师小蜜蜂,他们也嗡嗡地歌唱着,为酿造又香又甜的蜜而奔忙。到了五月,桃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小的青果,远远望去,有的像玛瑙,有的像翡翠,如果你走进那桃园,就像置身于王母娘娘的蟠桃园似的。农民伯伯在辛勤地为桃树浇水、施肥、捉虫,汗水洒在片片桃树林里。六、七月份,青中透红的桃子挂在枝头,微风吹来,像在对客人点头微笑。)
五、书写指导、完成作业
1.书写:吾、季、留、杏、密、蜜
留:上下结构,上下相等,写得扁些,田字的一竖在书中线上。
蜜密:上中下结构,下面分别是山和虫。中间的必写在横中线上,撇要长。
2.完成课堂作业本2、3题。
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那里的葡萄品种多,味道甜,葡萄干也色鲜味甜,而且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让学生充分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及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认字、写字,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采用多种教学法,让学生感悟并积累好词佳句,理解“梯田”“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阴房”等词的意思。
4.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
2.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百度搜索】中国地图图片
2.你能从地图中找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吗?
中国地大物博,有许多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去游览一番,好吗?
这就是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百度搜索】葡萄沟图片想去的伸出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让我们一起用热情的声音来呼唤这个让我们向往的地方吧!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1.初读课文,同桌合作认读生字词
想知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吗?请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2.检查生字词:
教师借助互联网搜索,制成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己指读生字,并说出怎样记住的这个字;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识字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学生会根据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寻找符合自己个性的识字方法,这样学生对于学会的生字不仅不容易遗忘,而且还会在教师的鼓励和激发下,变成可贵的学习动力。)
课件出示词语:分组读;男女生接读。
3.读了课文,你觉得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葡萄沟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板书: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
葡萄干有名。
(三)精读感悟
1.体会葡萄沟物产丰富
(1)葡萄沟出产什么水果?(抽读;齐读。)
(2)利用互联网搜索图片,学生认识实物。
【百度搜索】杏子图片
【百度搜索】香梨图片
【百度搜索】蜜桃图片
【百度搜索】沙果图片
【百度搜索】葡萄图片
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学生赛读)葡萄沟有这么多的水果,让我们大声地夸一夸葡萄沟(学生齐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体会景美、人美
(1)这么惹人喜爱的葡萄种在什么地方?长什么样呢?
【百度搜索】梯田图片
(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枝叶长得很茂密?用“茂密”造句。
【百度搜索】葡萄茂密的枝叶图片
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凉快、惬意)多美呀!请同学们带着凉快、惬意的感觉,美美地把这句话齐读一遍吧!
(3)如此茂盛的枝叶结出了怎样的葡萄呢?学生各抒己见。
借助互联网搜索图片,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并用词造句。
【百度搜索】五光十色的葡萄图片
谁能把葡萄的美读出来?(学生赛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正捧着那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老师仿佛正捧着那五光十色的葡萄,这么美的葡萄你想吃吗?(想)你们的愿望肯定会实现的,因为--(指名学生接读)
【百度搜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图片
你从文中哪些词感到老乡的热情好客?
理解“准会”和“吃个够”的意思。
让我们再一次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吧!(女生齐读)
葡萄沟不仅景美,人更美,让我们由衷地夸一夸葡萄沟吧!(学生齐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体会葡萄干有名
葡萄沟的葡萄这么多,吃不完怎么办呢?(制成葡萄干)
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百度搜索】阴房图片1阴房图片2
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学生读,再齐读)谁愿意做葡萄干的推销员,用生动的话语来打动每位顾客.?(学生自主发挥)
葡萄沟的葡萄干既鲜又甜,让我们用甜甜的语气再夸一夸葡萄沟吧!(学生齐赞: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总结延伸:
其实,不仅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整个新疆都是个好地方,那里牛羊成群,瓜果遍地,相信同学们以后一定会有机会到美丽的新疆去看看,到美丽的葡萄沟去看看。
(五)书写生字
1.观字议字
请同学们看着我会写中的生字,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四个上下结构的字:吾、杏、季、留
两个上中下结构的字:密、蜜(疏密匀称)
六个左右结构的字:坡、搭、摘、沟(左窄右宽)钉、够(左右等分)
2.按分类书写
(六)作业
回家当一次小导游,把葡萄沟这个好地方介绍给你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