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精选11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的原理,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
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算法的探究。
对策:1、从复习十的分与合,从凑十法入手,为算法探究作铺垫。
2、让学生通过摆学具来想算法。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算法。
教学准备:
投影、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师:小朋友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10的分与合,现在你还能说得出来吗?
学生按照顺序说说10的分成。(边说,师电脑演示)
二、新授
1、导入
师:星期天,小强、小红和小林来到了公园里,你们想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师出示情境图:
学生简要回答小朋友们在做什么(玩画片)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可以把你知道的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新授
师:小朋友们,你能根据图上小朋友的这三句话,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思考并交流(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
(四种情况)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2)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3)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
(4)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交流时候,教师简单板书。
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解决问题一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些问题中哪个问题最容易解决?
师出示问题一: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自主列式并计算。
交流算法
师小结凑十法。
解决问题二
师: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好不好?
师:请小朋友先把式子列出来。
学生列式,简单说说算式的意思。
师:怎样算24+6呢?我们先来用小棒摆一摆好不好。
学生先自主用小棒摆一摆。(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应该怎样想,怎样算?你有什么好办法。先想一想,再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板书算法过程:
先把24分成20和4,4+6=10,20+10=30。(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多说说对算法的理解)
练习:师:小朋友们,你能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吗?
师出示:8+42=
学生自己算一算并交流算法。
解决问题三
师:小朋友们,下面该算什么了?
师出示问题三:
小明和小亮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先列式
问:怎样想,怎样算?
学生交流:
方法一:先把24分成20和4,4+9=13,20+13=33。
方法二:先把9分成6和3,24+6=30,30+3=33。(师要问一下,为什么把9分成6和3)
师板书算法过程
(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算法)
练习: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题目吗?
师出示:5+39=
学生自主算一算并交流算法。
三、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新知识,你们愿意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
师出示:
1、想想做做第一题:学生先自己圈一圈,算一算,再进行交流。
2、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观察后,列式解答并交流。
3、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观察后,自己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解答并交流。
师: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
学生计算并交流。
四、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许多新知识,大家又可以解决很多新问题。对了,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是什么?
这个问题留到下课后,小朋友们自己来解决,你们能行吗?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交流与比较优化出适合于自己的算法。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感觉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智慧小学有许多的课外书,我们来看看其中有些什么书,多少本呢?
说出各种书名与数量。
创设情景,引入学习。
新授
1、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什么书,各是多少本?
2、它们合起来又有多少本书呢?求的是什么?
学生先看图,然后再在全班说
对《汪汪东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进行讲座得到”28+4“。然后,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方法。讨论与交流。可以摆小棒、竖式,口算。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练习巩固
1、试一试,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解答。
2、P49第一题
3、第二题
4、第三题,口算,限定时间计算
(1)求总数,用加法。列式计算。
(2)写出自己提出的问题的式子(小组内提,小组集体解决)
先圈,然后再算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区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5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个十和()个一组成37。
34=30+()57=7+()
2、口算:40+1= 3+60= 20+5=
40+10= 30+60= 20+50=
5+3+40= 20+70+6=
问:5+3+40和20+70+6你是怎样口算的?
(5+3+40=?先算5加3等于8,再算8加40等于48。)
(20+70+6=?先算20+70等于90,再算90加6等于96。)
3、小结导入
同学们对于以前学习的口算掌握得非常好,那么,你们想不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研究一个难题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的34+2=
(1)【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师:小猴子给我们出了一道什么题目?(板书:34+2=)
下面就请你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2)学生集体讨论。
(3)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做的。(可以边演示学具边说明)
教师板书:
①用数数的方法(在34的后面再数两个数:35、36。)
②先算4+2=6,再算30+6=36。
问:为什么要先把4和2相加?3加2行不行?为什么?
(因为4和2都是单根的,表示几个一,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不能和几个十直接加。)
随学生的发言,老师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问: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第二种方法比较好,如果34加上的数比较大,再用数数的方法就太麻烦了。)
师:请你自己说一说34加2的计算过程。
(34加2等于几?先算4加2等于6,再算30加6等于36。)
2、教学例1的.34+20=
(1)师:刚才,同学们帮助小猴子研究出了34+2的计算方法,现在小猴子又遇到问题了,如果把题目中的2改成20,该怎样计算呢?
【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小猴子再研究一下这道题。
(2)学生试算(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
集体交流后,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①用数数的方法(十个十个地数:44、54。)
②先算30加20等于50,再算50加4等于54。
问:这道题中的2为什么要和3相加,不和4相加了?
随学生说明理由,老师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3)问:谁再来说一说34+20的计算过程?
(34+20=?先算30加20等于50,再算50加4等于54。)
师: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解决了这样的计算问题,你们确实很会学习,小猴子都在谢谢你们了。【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3、教学想一想
师:你们还想不想再算两道题?板书:2+34= 20+34=
学生试着独立口算,然后指名说一说口算过程。
4、比较:
(1)比较一下,34+2和34+20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相同点:两道题都要把加数34分成30和4。
不同点:加2要在个位上加,加20就要在十位上加。)
强调:计算时要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2)比较34+2和2+34,34+20和20+34,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41+7= 53+30=
5+24= 40+25=
指名说口算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的1、2、3题,然后订正。
3、游戏:分类(在乐曲声中进行)
每人一张口算卡片(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要根据口算的结果放到相应的盒子里,一盒是蔬菜(上面写着:小于50的数)另一盒是水果(上面写着:大于60的数)。
全部放完之后,集体检查每张卡片放的位置是否正确。
游戏结束后小结:计算要认真。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问:做这样的题目要注意什么?(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五、作业
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十二的1题、2题。
练习十二
1、53+4= 64+3= 1+47=
53+40= 64+30= 10+47=
2+76= 20+76= 60+23=
2、50+35= 3+26= 13+40=
44+5= 78+20= 29+30=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交流与比较优化出适合于自己的算法。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感觉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智慧小学有许多的课外书,我们来看看其中有些什么书,多少本呢?
说出各种书名与数量。
创设情景,引入学习。
新授
1、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什么书,各是多少本?
2、它们合起来又有多少本书呢?求的是什么?
学生先看图,然后再在全班说
对《汪汪东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进行讲座得到”28+4“。然后,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方法。讨论与交流。可以摆小棒、竖式,口算。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练习巩固
1、试一试,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解答。
2、P49第一题
3、第二题
4、第三题,口算,限定时间计算
(1)求总数,用加法。列式计算。
(2)写出自己提出的问题的式子(小组内提,小组集体解决)
先圈,然后再算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计算过程。
2、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的能力以及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能力。用“倒推法”的策略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是创新性的思维。本课着重安排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感受、探索策略的运用。
一、情境导入,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周末,小明、小亮和小红到郊外游玩,休息时,他们打算互相欣赏各自所带的画片。你能找到三个小朋友所说的数学信息么?(出示课件)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试着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2、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3、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4、他们三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能试着写出算式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9+6,24+6,24+9,24+6+9
师:上面几道算式,哪一道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准。(学生回答,教师擦去第一个问题和算式)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第2和第3个问题。
2.教学24+6。
师:24+6=30,你是怎样算的?请四人小组拿出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计算方法。(师巡视指导)
小组交流方法:(投影)说说你们的.方法。其他同学可以随时对他们进行提问。有问题要问他们么?那我来问:你们先算的几加几?你们是怎么想到先算4+6的?让投影前的同学带领大家够10根捆起来。
让我们跟着课件再来回顾一下这个计算过程。(课件)够了10我们就捆起来,这又是1个十,2个十加1个十就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教师板书:4+6=1020+10=30
教师提醒:这是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写完得数后别忘记写出单位名称。
师:这个方法你学会了么?请同桌俩快速的互相说说这个方法。
3.教学24+9。
师: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能赛选出有关的信息列出算式么?请试着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
师一边用课件演示一边板书:24+6=3030+3=33请生再说说这个方法。
4+9=1320+13=33找另一生说说这个方法。
师: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尽管计算过程中拆分的加数不同,但是他们都是为了把一个数拆开后变成整十数再相加,这就把新的加法算式转化成了前面学过的加法算式。计算24+9的几种方法中,你喜欢哪种方法?(算法优化)
教师小结:今天的加法题,我们可以用摆小棒的办法解决问题,将整捆的小棒和单根的小棒分开摆,并将单根的小棒凑成10根捆成一捆,再计算。
4.对比总结。
师:观察比较24+6=30,24+9=33这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我们都是先算什么?刚才这两道题都是先把哪两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呢?再怎么办?
学生:都是个位和个位相加,加得的得数再和整十数相加。
师:再来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也就是说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板书),前面我们学过的二十几加一位数都得到的是二十几,今天学习的二十几加一位数怎么变成了三十几呢?十位上多的这1个十是哪里来的?生回答后教师规范语言“个位满10向十位进1”板书(进位)
师:进位加法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多了1个十。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师:今天学习的口算方法同学们掌握了么?下面我们就通过练习来检验一下你的
1.想想做做2
师:先口算第一组题中的三题。
从这组相似的题目中,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都是先算3+7=10。也就是说这三道题都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把加得的得数与整十数相加。用这种方法,快速算算第二组、第三组。(左边同学第2组,右边同学第3组比赛)
2、游戏:摘苹果。
师:的确,我们班的同学不仅聪明而且学习非常扎实。这节课,到底是男生学得好还是女生学得好,孙老师也分不清了,所以我想通过《摘苹果》的游戏来赛一赛你们的水平,敢于挑战么?我先来说一下游戏规则:课件上会出现6道算式,算式的得数就藏在黑板上的大苹果中,请同学们推选出男女同学代表各一名,到黑板前摘苹果,男生摘得多,就是男生获胜,相反则是女生获胜。其他的同学不准喊出答案,要在心里给自己的队伍加油。准备好了么?
四、畅谈收获
师公布结果,现在我作为我们学校的爱学习广播电台的小记者采访一下这位同学,请问你获胜的秘诀是什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应该怎样计算?
五、拓展延伸
1、有奖竞答。
为了奖励同学们这节课的优秀表现,孙老师特意邀请了小红和小明这两位特邀嘉宾和同学们一起玩一个大转盘的游戏,他们都转了两次,你能猜猜他们转中的各是什么玩具么?说说你有什么高招一下子就猜中了?能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分享一下你的思路么?
2、智慧城堡。
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后,同学们就顺利地闯入智慧城堡。接下来,还有更难的问题要考验我们,有信心挑战么?
想一想:35+□=3□,□里都可能是哪些一位数?其中最大应该填几?
35+□=4□,□里都可能是哪些一位数?其中最大应该填几?
其实,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多动脑筋,用心去思考,你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做学习的小主人,生活中的有心人!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的原理,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
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算法的.探究。
对策:1、从复习十的分与合,从凑十法入手,为算法探究作铺垫。
2、让学生通过摆学具来想算法。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算法。
教学准备:
投影、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师:小朋友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10的分与合,现在你还能说得出来吗?
学生按照顺序说说10的分成。(边说,师电脑演示)
二、新授
1、导入
师:星期天,小强、小红和小林来到了公园里,你们想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师出示情境图:
学生简要回答小朋友们在做什么(玩画片)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可以把你知道的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新授
师:小朋友们,你能根据图上小朋友的这三句话,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思考并交流(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
(四种情况)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2)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3)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
(4)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交流时候,教师简单板书。
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解决问题一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些问题中哪个问题最容易解决?
师出示问题一: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自主列式并计算。
交流算法
师小结凑十法。
解决问题二
师: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好不好?
师:请小朋友先把式子列出来。
学生列式,简单说说算式的意思。
师:怎样算24+6呢?我们先来用小棒摆一摆好不好。
学生先自主用小棒摆一摆。(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应该怎样想,怎样算?你有什么好办法。先想一想,再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板书算法过程:
先把24分成20和4,4+6=10,20+10=30。(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多说说对算法的理解)
练习:师:小朋友们,你能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吗?
师出示:8+42=
学生自己算一算并交流算法。
解决问题三
师:小朋友们,下面该算什么了?
师出示问题三:
小明和小亮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先列式
问:怎样想,怎样算?
学生交流:
方法一:先把24分成20和4,4+9=13,20+13=33。
方法二:先把9分成6和3,24+6=30,30+3=33。(师要问一下,为什么把9分成6和3)
师板书算法过程
(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算法)
练习: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题目吗?
师出示:5+39=
学生自主算一算并交流算法。
三、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新知识,你们愿意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
师出示:
1、想想做做第一题:学生先自己圈一圈,算一算,再进行交流。
2、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观察后,列式解答并交流。
3、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观察后,自己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解答并交流。
师: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
学生计算并交流。
四、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许多新知识,大家又可以解决很多新问题。对了,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是什么?
这个问题留到下课后,小朋友们自己来解决,你们能行吗?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40
32+10
40+48
56+30
42+7
5+23
4+64
8+51
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二、新课:
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和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联欢会挂图。班上开联欢会,小红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他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具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明确要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2、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2)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讨论怎样计算
(3)请小组的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
先把24揍成30,再算30+3得33。
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
3、练习:出示“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和同学讨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4、小结: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
然后,小结:进行两面三刀位数加一位数时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和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练习:
1、练习十一第5题。让学一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材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练习十一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区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52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个十和()个一组成37。
34=30+()57=7+()
2、口算:40+1= 3+60= 20+5=
40+10= 30+60= 20+50=
5+3+40= 20+70+6=
问:5+3+40和20+70+6你是怎样口算的?
(5+3+40=?先算5加3等于8,再算8加40等于48。)
(20+70+6=?先算20+70等于90,再算90加6等于96。)
3、小结导入
同学们对于以前学习的口算掌握得非常好,那么,你们想不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研究一个难题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的34+2=
(1)【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师:小猴子给我们出了一道什么题目?(板书:34+2=)
下面就请你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2)学生集体讨论。
(3)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做的。(可以边演示学具边说明)
教师板书:
①用数数的方法(在34的后面再数两个数:35、36。)
②先算4+2=6,再算30+6=36。
问:为什么要先把4和2相加?3加2行不行?为什么?
(因为4和2都是单根的,表示几个一,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不能和几个十直接加。)
随学生的发言,老师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问: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第二种方法比较好,如果34加上的数比较大,再用数数的方法就太麻烦了。)
师:请你自己说一说34加2的计算过程。
(34加2等于几?先算4加2等于6,再算30加6等于36。)
2、教学例1的34+20=
(1)师:刚才,同学们帮助小猴子研究出了34+2的计算方法,现在小猴子又遇到问题了,如果把题目中的2改成20,该怎样计算呢?
【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小猴子再研究一下这道题。
(2)学生试算(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
集体交流后,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①用数数的方法(十个十个地数:44、54。)
②先算30加20等于50,再算50加4等于54。
问:这道题中的2为什么要和3相加,不和4相加了?
随学生说明理由,老师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3)问:谁再来说一说34+20的`计算过程?
(34+20=?先算30加20等于50,再算50加4等于54。)
师: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解决了这样的计算问题,你们确实很会学习,小猴子都在谢谢你们了。【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3、教学想一想
师:你们还想不想再算两道题?板书:2+34= 20+34=
学生试着独立口算,然后指名说一说口算过程。
4、比较:
(1)比较一下,34+2和34+20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相同点:两道题都要把加数34分成30和4。
不同点:加2要在个位上加,加20就要在十位上加。)
强调:计算时要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2)比较34+2和2+34,34+20和20+34,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41+7= 53+30=
5+24= 40+25=
指名说口算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的1、2、3题,然后订正。
3、游戏:分类(在乐曲声中进行)
每人一张口算卡片(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要根据口算的结果放到相应的盒子里,一盒是蔬菜(上面写着:小于50的数)另一盒是水果(上面写着:大于60的数)。
全部放完之后,集体检查每张卡片放的位置是否正确。
游戏结束后小结:计算要认真。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问:做这样的题目要注意什么?(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五、作业
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十二的1题、2题。
练习十二
1、53+4= 64+3= 1+47=
53+40= 64+30= 10+47=
2+76= 20+76= 60+23=
2、50+35= 3+26= 13+40=
44+5= 78+20= 29+30=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课本P11---P12例1
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的知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正确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认识到相同数位相加。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谈话法等。
教具:口算卡片,小黑板,捆扎好的练习本,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
5+20= 30+6= 60+3= 5+40= 50+20=
30+60= 60+30= 50+40= 3+50= 40+10=
(二)、谈话导入
1、老师:假如我们班一起去参观博物馆。问:我们班学生多少人?答:67人 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一共多少人? 答:2人
合作探究:
2、根据这些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 小组讨论一下。
3、如果不会算,可以摆小棒,拨珠,想一想,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看谁的方法好。
(三)、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
2、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4、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要加在十位上,先从个位算起!
(四)、练习,实践应用
1、堂上练习
2、黑板做题
3、评讲巩固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六)、随堂练习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交流与比较优化出适合于自己的算法。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感觉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智慧小学有许多的课外书,我们来看看其中有些什么书,多少本呢?
说出各种书名与数量。
创设情景,引入学习。
新授
1、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什么书,各是多少本?
2、它们合起来又有多少本书呢?求的是什么?
学生先看图,然后再在全班说
对《汪汪东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进行讲座得到”28+4“。然后,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方法。讨论与交流。可以摆小棒、竖式,口算。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练习巩固
1、试一试,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解答。
2、P49第一题
3、第二题
4、第三题,口算,限定时间计算
(1)求总数,用加法。列式计算。
(2)写出自己提出的问题的式子(小组内提,小组集体解决)
先圈,然后再算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索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算理。
2.建立数位的概念,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教学突破:
在教学时,多让学生口述算理算法。
教具准备:
课件、计数器、小棒、口算题卡、习题卡等。
教法学法:
引导探究法,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事先下发的口算题卡。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给其他成员检查结果,统计正确率。
3.奖励正确率高的小组(奖励形式:胜利苹果)。
二、游戏激趣,复习旧知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爱做游戏,于是就想在课前和大家玩一个“问答游戏”,老规矩,我来问你来答,看一看咱班谁的反应快,说的对,大家准备好了吗?
幻灯片出示口算题:
20+20= 20+7= 60+30= 40+5=30+50= 30+8=
我们班的同学反应可真快,口算小能手可真多呀!你们的口算能力这么强,不知道你们的观察能力怎么样?老师在来考考你们(幻灯片出示)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指名回答
若学生说不出来,及时引导:以20+20为例,20就是2个十,那么20+20就是2个十加2个十等于4个十,也就是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可以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以20+7为例,
20就是2个十,7就是7个1,那么20+7就是2个十、7个1和在一起,就是27,即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
过渡:大家不仅口算能力强,而且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老师希望大家运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和聪明的大脑能够自己探索出本节课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整十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幻灯片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和同桌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指名答)
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那你能根据你所得到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可以同桌交流)哪位小老师来提问?(指名答)
谁能解答这位小老师的问题?(生回答,师板书列式)
同学们可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好的一个数学问题,旁边的女同学着急了,她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条数学信息,大家瞧,她说“我才写了20个字”,你们能根据它提供的数学信息,再来提一个问题吗?(给学生时间考虑)哪位小老师想好了,请提问?(指名答)谁能解答这位小老师的问题?
(生回答,师板书列式)
(二)解决问题,动手操作,讨论算法
1、两位数加一位数
(1)布置活动任务:“25+2”的结果是多少呢?该怎么算?请同学们选择你所喜欢的方式算一算,可以利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利用计数器拨一拨,算完之后请与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想出好的解决办法,开始吧!
(同学们活动交流)
(2)感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计算的好方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呢?
(学生台前演示)
交流展示:(预设)
①摆小棒,理解口算的方法。
(先摆25根小棒,再摆2根,一共有27根小棒)
②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
(先拨出25,再在个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7个一,结果是27)
③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
(把25分成20和5,先算5+2=7,再算20+7=27)
④从25往上数2个,等于27。
(3)引导发现:同学们的表现很出色,经过你们自己的努力计算出了25+2=27,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我们在计算时都有一个相同点,你们发现了吗?都是先算5+2(幻灯片演示),为什么5和2要加在一起呢?然后再算20+7(幻灯片演示)。
(4)形象转为抽象,数形结合
不摆小棒你能说说25+2的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方法:25+2=27,25是两位数,2是一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那么在计算两位数数加一位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过渡:刚才你们运用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已经顺利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第二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2、两位数加整十数
(1)布置活动任务:这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有什么不同?25+2我们已经会计算了,那么,25+20又该如何计算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算一算,算完以后,同桌间交流一下你的计算好方法?
(2)感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计算的好方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呢?(学生台前演示)
交流展示:(预设)
①摆小棒,理解口算的方法。25用2捆5根表示,20用2捆小棒表示,先算2捆+2捆=4捆也就是40根,再算40+5=45)
②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
(先拨出25,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2个十,结果是45)
③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
(把25分成20和5,先算20+20=40,再算40+5=45)
(3)引导发现:同学们又经过自己的努力计算出了25+20=45,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我们在计算时又都有一个相同点,你们发现了吗?那就是先算20+20(幻灯片演示),为什么20和20要加在一起呢?然后再算40+5(幻灯片演示)。
(4)形象转为抽象,数形结合
不摆小棒你能说说25+20的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方法:25+20=45,25是两位数,20是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那么在计算两位数数加整十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
3.观察比较,小结算法;
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跟同桌说说。
(25+2是先把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加再跟十位上的数加;第二个算式是先把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加再跟个位上的数加,也就是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这两个算式在算法上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即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
(三)知识运用
同学们真聪明,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很快就学会了,下面就让我们应用学会的本领去解决问题吧!
1.算一算
幻灯片出示2组算式,学生将答案接在练习卡上,交流汇报计算结果,通过观察每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总结:
(1)左边的题目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要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右边的题目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要注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2、开锁游戏
在数学王国里到处都有挑战,你们想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迎接挑战吗?那么就请大家先找到打开数学王国大门的钥匙吧?
(幻灯片出示开锁游戏)
四、挑战数学王国
第一关:找朋友
在茂密的达森林里,有三位动物朋友被巫师施了魔法,只有聪明的小朋友们才能解救他们,请大家认真细心计算出下面各题的答案解救出那三位动物朋友吧!
谁来解救第一位动物朋友?
谁来解救第二位动物朋友?
谁来解救第三位动物朋友?
第二关:夺星游戏
出示练习题卡,赛一赛谁最先做完所有习题,并且做对,为他点亮小星星。
第三关:口算我最棒
出示练习题卡,赛一赛谁最先做完所有习题,并且做对,展示最优作品。
第四关:争当小老师
下面是一位叫马小虎的小朋友交上来的答卷,请各位小老师为他判一判作业,并说出他们错在哪?
(指名答)
这几位小老师判作业真认真,那么希望大家在以后做练习时都能认真仔细,千万不要做“马小虎”呀!
第五关:解决问题我在行(打开数学书66页看第三题)
出示情境图,交流数学信息,独立完成习题,展示最优作品。
五、总结本课
回忆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